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40出头,祖上积德,没有中年危机 [打印本页]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0 20:43:40     标题: 40出头,祖上积德,没有中年危机

今年42,从小来自贫困破碎家庭。从小没梦想发达,只想有家庭有工作,到老时能还清贷款,有个安身之处。

奥大IT本课毕业, 至今20年工作经验,工作基本从不加班,追求work life balance 至上。因为自己英文不够好,也从来没有想当管理层。从不搞办公室政治,送来不参加workplace social networking, 下班準点走人回家打电动带小小孩健身等等,单纯安守本份搞技术,但技术也不特别强,就属可以混口饭吃的水平。

职业生涯运气好,换了很多次工作后,现在年薪,配股,福利总package 超过40万。(美国独角兽科技公司).

运气好赶上了过去十年房產增值,现在总资產一千万,净资產5百万。现在住lifestyle property, 土地3000米+,室内面积450米+,家庭年收入70万+,扣除各种税,房贷等开销,一年还剩15万。每天早上起床一望无际的青山绿水(就是家裡虫特别多...)
一周三天work from home,有老婆有两小孩,这一生值了

上周有猎头找我,说有一家全球规模科技公司要进军新西兰,他们领导层指名要找我聊聊有没有有意愿当他们在本地的head of practice. 我礼貌回绝了。他们还不死心,劝我跟他们来个no obligation no commitment conversation 聊聊有什麼样的条件会让我跳槽。我心想....我现况已经很好了... don't fix if it ain't broken.
所以还是回绝了。

为什麼发这篇文呢,可能只是想给年轻人一个忠告。

选择比努力重要。
选择对的专业,风口上猪都能飞。

我可能赚的钱比有些朋友多
但不是我比较努力优秀
只是我站到风口上了
钱赚比我多的大有人在,但他们不一定是比我更强更优秀,他们可能只是站在比我更大的风口。

还有,作重要选择的时候,看远一点。
跟我同期有一个同学,一度发展比我好,赚的钱比我多,但常常见利忘义,得罪了很多個前老闆(burnt too many bridges)。现在中年危机,工作都找不到了 从年入30-40万的IT contractor沦落到當清洁工


(隔壁有个40岁找工作的兄弟
我绝对不是说他
我连他是谁都不知道怎可能说他?)



作者: 鯇魚    时间: 2025-3-30 20:48:47

老王现在水平越来越高了
作者: 我是轮子    时间: 2025-3-30 21:07:10

吃winz吃出幻觉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0 21:11:17

立党老师说当初你要选择去美国做码农35不到总包就能80个还是美刀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0 21:12:07

刚开始还是信的,毕竟高华有各式各样的,林子大了啥鸟都有。不过后来感觉到,您这收入比总理的还高呀。唉,还是相信吧,嫉妒眼红没用的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0 21:13:35

匿名用户 发表于 2025-03-30 22:11
立党老师说当初你要选择去美国做码农35不到总包就能80个还是美刀

楼主在美国??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0 21:30:33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3-30 22:12
刚开始还是信的,毕竟高华有各式各样的,林子大了啥鸟都有。不过后来感觉到,您这收入比总理的还高呀。唉, ...

这收入其实不罕见
IT contractor时薪 $100NZD 起跳
$120-150 都算正常
$150-200才算高
扣掉public holiday sick leave etcc, contractor 一年通常工作48-50周
IT contractor的range 一年20万 - 40万
而且税低
行内人都知道很正常

但我不是contractor有这薪水算比较罕见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0 21:31:23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3-30 22:13
楼主在美国??

公司是美国公司

工作在新西兰


作者: 新马甸甸    时间: 2025-3-30 21:57:20

小时候把苦都吃了,成年后就过的顺利了
作者: whoknowsa    时间: 2025-3-30 22:05:31

你还不行,看我的,从不工作,吃福利,有一天买了20刀骆驼,中了两千万。你们努力有啥用?
作者: 鯇魚    时间: 2025-3-30 23:59:07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3-30 22:30
这收入其实不罕见
IT contractor时薪 $100NZD 起跳
$120-150 都算正常

你这个故事是挺可信的,其实还有不少人情况类似于你但是财务状况更好,主要是通过炒币或者房产增值。美国硅谷公司在新西兰的职员大包也的确是差不多新西兰币40万左右,比美国低一些,同时有不少的深夜开会需求。不知道你需要深夜开会不?

42岁的年纪,刚好赶上了国内外资产增值的黄金时代。
作者: pategao    时间: 2025-3-31 03:32:34

这个是要和红雷老师看齐吗
作者: moonIlight2013    时间: 2025-3-31 08:56:04

楼主,上次陈伯啥时候来你家串门?如果很久没有联系,还是多加提防中年危机吧。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1 09:39:15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3-30 22:30
这收入其实不罕见
IT contractor时薪 $100NZD 起跳
$120-150 都算正常

Contractor 要自己缴税、支付ACC和Kiwisaver,还包含了一年20个工作天有薪年假和10天有薪病假(按40h/w算),你算的账没减掉这些呢,税是最大的部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1 11:01:35

贫困破碎家庭出身的人,能奥大本科毕业就可以说是祖上积了大德了。

作者: 风雨之后无所谓拥有    时间: 2025-3-31 11:18:29

看出来了,你歧视清洁工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1 11:29:18

如你真正的是有钱, 也不需要在这里显摆吧? 从你这篇文章的逻辑, 也看出你的人品是怎么样的, 你真的富裕吗?说明一下我以前穷, 登陆二十多年还买不起房子, 现在也不算富裕。我算是有点文化, 在中国和新西兰打过30年工, 从认识的的工友, 或者朋友、亲戚里面, 像你这样的人品personality, 我孤陋寡闻, 却实很少见。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1 11:33:26

可信度百分之50吧,40万收入可以相信,但是资产我觉得需要打个问号,如果是家庭贫困,说明家里不能提供一毛钱的帮助,完全需要靠自己打拼,再顺利也只有自己15年左右的积累,之前工资很低,根本不可能存钱有大的资产积累,只可能是2010左右开始到现在的积累,你得把你买房时间点,价格说出来,才知道是不是真的

作者: Jim20190901    时间: 2025-3-31 11:54:11

从小贫穷家庭 20 年前奥大读书?20 年前我家连机票都买不起
作者: 毒舌纽西兰    时间: 2025-3-31 12:09:00

我为楼主感到不值。这学霸成就放到知乎,水木和mitbbs,整个华语圈,都是妥妥人生赢家,却遭到本地low逼的无端指责,冷嘲热讽。

可见新西兰华人普遍并不倾心敬慕学霸,而更羡慕开发商老板们。
大概自己知道自己不是念书那块料,包括自家孩子也不行,智商或者说学习能力是高度遗传的。
怎么着?就因为你读书不行,所以你就更可能成为开发商大老板了?这种逻辑能力…
再剖析就更诛心,他的头脑确实无法辨别以下两件事:时代红利大背景下房地产的蒸腾日上,这点普通人无法逆转时空,无从复制。另一点,学霸养成是可以复制可以预期的成功路径,但他和他家宝儿不行。
两样都不行,所以干脆抬出开发商上等马,来震一震学霸上等马们。
获得一种虚假的,调兵遣将似的满足感。不写了,再写就欺负人了。

这也印证了对这个人口模型的粗判,学渣居多,普遍缺乏逻辑思维能力。

补充内容 (2025-3-31 13:09):
fml,为啥不能改匿名呢,这得得罪多少人
作者: ~~奇异鸟鸟~~    时间: 2025-3-31 12:28:14

棒!楼主真的是优秀人才!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1 12:43:27

凤凰男,还是不看好。当然30年后能爱上做保洁的大妈那人生精彩度还算可以。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1 12:44:59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3-31 12:33
可信度百分之50吧,40万收入可以相信,但是资产我觉得需要打个问号,如果是家庭贫困,说明家里不能提供一毛 ...


我完全理解你
我自己也没料到我会有这麽一天。
我说过,我小时候只求长大有工作,到老时能还清房贷。




我小时候不能理解为什麽有人会花一万以上买个沙发。现在我家两套沙发的上万。


我就是单纯的赶上了资产升值的风口。


2005
2房一厅+study,26万,当时买房可全额贷款。刚毕业不久,我和当时女友(後来的老婆)两个都找到工作後一起买的。当时我们两加起来年收入8万。买26万的房没难度。我後来改成的3房。这栋现在大概值80万。

2011
5房,买68万。当我家庭年收入14-15万。这栋2014卖了88万。

2011年-2014年我去澳洲IT tractor, 当时澳币跟美金差不多大。当时税前几乎一周一万NZD, 当时澳洲还有fly in fly out 的税务漏洞可避税。现在这洞补上了。

2014回新西兰,卖了一栋,买了两栋房. 2014年时我家庭收入大概是23-24万

2014
3房一厅,买41万。现在大概值90万。

2014
6房,买112万。现在值大概170万

2018
6房,买151万,现在值大概170万。家庭年收入大概30万

2022
7房,买158万。当时利率只有2.5%.因为底利率买的。现在大概值180万。家庭年收入大概40万

2022年买房不久後就换到我现在的工作。薪水,配股一年多了近20万。

2024
Lifstyl 8房,当时利率太高,有一个朋友认识的开发商资金炼断了,一栋豪宅挂半年卖不出去。我捡漏250万买的。现在大概值270-280

80+90+170+170+180+280=970
好吧,我说谎了,总资产970万,不是1千万

我後来买的基本上都是大房,租金一年7万+。所以每换一次房,上一栋就可出租,多6-7万年收入

作者: a249614119    时间: 2025-3-31 14:23:14

970万的房产,不还房贷吗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1 14:34:31

a249614119 发表于 2025-3-31 15:23
970万的房产,不还房贷吗

5百万房贷
一年利息25万
自住房不算,剩下的房产租金一年差不多25万。还好国家党选上,利息又可以抵税了。

要自己要还地税,保险,本金(虽然有些贷款是intrst only) 等等。加起来也每年快十万了。

夫妻俩没几十万薪水也负担不起。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1 14:47:16

我说谎了,我年收入1000万纽币,总资产20个亿,净资产5个亿。我在奥克兰45个房子,在皇后镇还有5个度假屋。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1 14:53:35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3-31 12:01
贫困破碎家庭出身的人,能奥大本科毕业就可以说是祖上积了大德了。

我那年代物价没这麽高
学生津贴一周有$180nzd, 学生贷款再给你每周$50. 当时租單人房一周$100, Mcdonald Big Mac $2, chs burg$1.
BurgerKing studnt woopper combo $5. 那个年代的学生一定都记得。


一年有三个月假期可以打工,毕业前两年跟教授混熟了也帮教授打工,一周10-15小时。时薪$25,生活很好过的,每周可以跟朋友打网咖,偶尔还可以跟女朋友看电影。

作者: zhong5487    时间: 2025-3-31 15:23:31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3-31 15:53
我那年代物价没这麽高
学生津贴一周有$180nzd, 学生贷款再给你每周$50. 当时租單人房一周$100, Mcdonald  ...

这是来了就有pr的啊,那妥妥赢在起跑线上啊,你这说到底,还是自己收入够高,那个年代,买几个房子captial gain 2-300万的并不少,但是夫妻收入加起来30-50万的很少,感觉你得幸福感很大来源于2022后,疫情带动了一波it猛加薪潮,这多出来的20万每年非常关键,才有了后面的大房子和每年15万的结余
总之,恭喜你,很好的人生轨迹,对于家里丝毫不能帮助的80后孩子来说,基本是天花板或者接近天花板的结果了
作者: rzrljb    时间: 2025-3-31 15:45:52

lz房贷基本拉的挺满的,500w贷款70w dti7倍比较满,而且可以算出lz老婆不工作,剩15不错的,接下来混着混着就把贷款还完了可以退休了挺好。
作者: zhong5487    时间: 2025-3-31 15:51:35

rzrljb 发表于 2025-3-31 16:45
lz房贷基本拉的挺满的,500w贷款70w dti7倍比较满,而且可以算出lz老婆不工作,剩15不错的,接下来混着混着 ...

他媳妇应该工作的,一直都是两个人收入去做贷款,只是楼主收入高挺多罢了,一直工作的人,真的在家一直待着,多无聊啊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1 15:59:11

啥?还有500万房贷??这不是高端华人,这是高端韭黄(黄皮韭菜)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1 16:56:53

我和楼猪的经历差不多,出身贫困家庭,从小梦想很单纯:只要有家庭、有工作,老了能还清贷款,有个安身之处就知足了。我在MIT(奥克兰最高学府,和麻省的给世人称为龙兄鼠弟)读完本科,并投身技术行业,开始了20年的平凡职场生涯。我追求绝对的Work-Life Balance,从不加班、不争当管理层,也从不参与职场社交,准点下班回家打电动、健身、陪孩子。技术虽平平,却足够让他混口饭吃。

命运转折:偶遇“比特币传道者”
我的前半生生看似平静,但一个偶然的事件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在2011年,我在一次技术展览中遇到了一位另类程序员,后者热情洋溢地向他讲述比特币——一种当时无人问津、甚至略显荒诞的虚拟货币。我当时对区块链技术的原理一知半解,但我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前所未见的机会。

虽然对比特币不甚了解,但我决定试试看。我花了100纽币买了1000个比特币,当时它的单价仅0.10纽币。我心想:“就当买了一堆虚拟游戏币吧,反正不会亏太多。”买了比特币后,我把钱包私钥记在一张纸上,随手塞进家里的旧鞋盒里。

奇迹开始显现
比特币的发展初期起伏剧烈,但我几乎没有注意,因为他已经把这笔“玩笑般的投资”忘得一干二净。直到2017年,我听到同事讨论比特币暴涨,才猛然想起自己的那1000枚比特币。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到那个旧鞋盒,当他看着自己的比特币钱包余额时,瞬间愣住了——这些比特币现在值1500万纽币!

在激动之余,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继续持有! 我并没有卖掉,而是坚定地相信比特币还会涨。我开始研究加密货币技术,甚至用业余时间设计了一款自动比特币交易算法,巧妙避开了市场的剧烈波动。

离谱的财富爆发
2024年,比特币价格突破10万纽币时,我的持仓已经超过1亿纽币。我终于在这时卖掉了部分比特币,变现了5000万纽币,并将这些资金投资到多个新兴加密货币项目。我的离谱“运气”逐渐成了科技圈的传说,各路媒体纷纷报道我的故事。我被邀请参加全球加密货币峰会,与有机会和知名人士如Vitalik Buterin、Changpeng Zhao同台,但都给我拒绝了,还不如和孩子一起去健身。

与此同时,我依旧保持低调的生活方式。我用一部分资金购买了奥克兰南区的一“lifestyle block”,并等着它日后能升值。

拒绝诱惑,专注简单生活
就在上周,一家全球科技巨头找到我,邀请我担任其新西兰区加密货币部门的负责人。尽管待遇丰厚,但我却礼貌拒绝了这次机会。我心里想着:“现况已经很好,没必要冒险去改变它。Don't fix if it ain't broken.”

给年轻人的忠告
我深思熟虑后发表了一篇文章:“我这前半生生,并不是靠技术优秀或努力拼搏,而是选择了正确的风口。我站在了比特币的风口上,从而实现了财富飞跃。记住,人生的关键在于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我还想补充一点:“看远一点,找到未来的趋势。永远不要烧掉桥梁,因为你无法预料那些桥梁什么时候会成为你的机会。就像我当初用玩笑般的心态买比特币一样,抓住风口,你可能会飞得比你想象的还高。”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1 17:18:40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3-31 12:01
贫困破碎家庭出身的人,能奥大本科毕业就可以说是祖上积了大德了。

我也发现这个点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1 17:19:42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3-31 17:56
我和楼猪的经历差不多,出身贫困家庭,从小梦想很单纯:只要有家庭、有工作,老了能还清贷款,有个安身之处 ...

看着你就是楼主啊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1 18:06:10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3-31 13:44
我完全理解你
我自己也没料到我会有这麽一天。
我说过,我小时候只求长大有工作,到老时能还清房贷。

我感兴趣的是,来自贫困破碎家庭的你,如何上奥大本科的?这一步挺值得人研究学习的。来,说说,我洗耳恭听。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1 18:19:21

好不容易出来一个像样的,正能量的,却是就职于美国人的公司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1 18:33:50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3-31 19:06
我感兴趣的是,来自贫困破碎家庭的你,如何上奥大本科的?这一步挺值得人研究学习的。来,说说,我洗耳恭 ...

我那个年代,高中F7 Bursaries 成绩,5课里只要3课里有C ( 考试超过45%就有C 了).
5课加起来超过300分(平均60%)就有Bursaries A, 可以进除了医学院以外其他所有课目。

当时全校亚洲人至少一半都是Bursaries A. 如果是名校,7-8成都是Bursaries A 很正常。

当时大学学费一年两千,可以全额学生贷款(免利息,毕业後没工作不用还。找到工作再还)。我当时申请了全部我有资格申请的奖学金,拿到了一个,3-4千吧,具体不记得了。当时很多人都学费全额学生贷款,一毛钱都不用花 。很正常。

叫你5课目里面3课拿超过45分不难吧?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1 21:14:24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3-31 19:33
我那个年代,高中F7 Bursaries 成绩,5课里只要3课里有C ( 考试超过45%就有C 了).
5课加起来超过30 ...

请问一下贫困破碎家庭如何在千禧年左右或者是更早的时候移民新西兰的?老华侨?还是来这以后家庭才贫困破碎了?要知道2000年留学潮的那一批留学生家庭都是条件非常好的,那时候读一个预科或者语言班加本科要接近百万人民币,那时候货币还没贬值,对于普通家庭可是一笔天文数字啊。而且那时候国内房市也还没起来,即使是卖房也没很多钱。我是楼主同龄人,虽然不是那批留学潮来的,但是我认识很多千禧年来的留学生。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1 21:29:14

哈哈哈,要不是我混迹IT圈多年我就真信了你了。
不说没用的 敢不敢把你linkedin放出来给大家瞻仰瞻仰 看看什么牛人英语不行技术一般又不卷一年能40万

作者: xli422    时间: 2025-3-31 22:05:21

中年危机里最大的 莫过于脱发啊 兄弟 尤其是搞挨踢的。。。。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1 22:08:23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3-31 22:14
请问一下贫困破碎家庭如何在千禧年左右或者是更早的时候移民新西兰的?老华侨?还是来这以后家庭才贫困破 ...

看那个LZ描述,似乎是单亲靠福利的家庭,似乎是老华侨后代了。这样的家庭就是NZ大多数普通家庭之一,我觉得算不上贫困破碎。事业起点也会比大多数留学生要好,毕竟很多大公司招管培生/应届生时会要求公民/PR身份的,普通留学生根本没机会玩这个事业天花板会高一些的游戏。
希望那个LZ别推荐玩币,哈哈哈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1 22:19:09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3-31 23:08
看那个LZ描述,似乎是单亲靠福利的家庭,似乎是老华侨后代了。这样的家庭就是NZ大多数普通家庭之一,我觉 ...

那个年代本科毕业open 工签只有半年,如果找不到工作还得转旅游签证,要不然就得回国。楼主如果一直都有pr, 其实凭这在找工作的时候已经秒杀当时一众留学生了。至于千禧年到2005年左右那时候新西兰pr 含金量多高就不说了。只能感慨一下,此一时彼一时。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1 23:17:52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3-31 22:14
请问一下贫困破碎家庭如何在千禧年左右或者是更早的时候移民新西兰的?老华侨?还是来这以后家庭才贫困破 ...

千禧年左右那批中国留学生确实都有点钱
但我不是那批


我是1991年跟爸爸来的
具体我爸怎麽拿到PR的我也不知道
那时我还小
只知道是技术移民


但我家就是典型的长期吃福利单亲家庭
全家靠政府养活的
这种家庭直到现在新西兰还是很多
你不知道而已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1 23:22:02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3-31 23:19
那个年代本科毕业open 工签只有半年,如果找不到工作还得转旅游签证,要不然就得回国。楼主如果一直都有p ...

是啊,即使是江河日下的现在,好些有澳洲、欧美背景的大型基建公司招培训生时也是明确要求有澳新身份的。想想也是,招普通留学生的话,根本没办法很方便的轮派到澳洲、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基建项目上锻炼,总不能指望在NZ本地项目上锻炼吧,那NZ将来的基建水平指定江河日下。比如某大公司2026 Graduate Program明确要求:
Australian or New Zealand citizens or those who have Australian Permanent Residency status at the time of application. (Passport or evidence of permanent residency is be required).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1 23:30:00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00:17
千禧年左右那批中国留学生确实都有点钱
但我不是那批

似乎我猜对了单亲福利家庭。不过,抱歉,这种家庭并不算贫困、破碎。
另外,你格局小了,大家基本都知道这种家庭在NZ有很多,当下更甚。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3-31 23:59:12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3-31 22:29
哈哈哈,要不是我混迹IT圈多年我就真信了你了。
不说没用的 敢不敢把你linkedin放出来给大家瞻仰瞻仰 看看 ...

你多年IT白混了

公开linkdin 就免了吧
你不信与我何干?

但我可以大概说一下我的生涯经历

22岁毕业
第一份工作在Datacom当程序员 起薪4万
当时我公司把我送到客户时charge rate大概 $100/hr

2ˊ4岁跳槽到一家顾问公司当consultant 年薪7万
当时我公司把我送到客户时charge rate大概 $200/hr

我当时想 为什麽$200/hr让老板赚不自己赚?
27岁去澳洲自己接it contracting 接了三年  charge rate $120-180/hr (澳币) 每份活 charge rate不同

30岁回新西兰 进入architcture领域
第一份年薪15万(NZD)

後来每3年跳一次槽
每跳一次起至少3万
(随着资历越来越高 每次跳都升级 solution architct -> senior solution architct -> Entrprise Architct )
後来到了Entrprise Architct, 几乎公司每个大项目都要我签名
每个企业软件产品的licnce cost, licnse modle,  每个IT professional service / consultant 的 charge rate我都知道
但这些钱都不是我赚 我只看的到赚不到

直到疫情时代IT全球抢人抢疯了
我就运气好被美国公司猎头了
既然是他来猎我
听说美国IT公司 毕业生都能开到20万美刀
我要40万NZD不过分吧
反正你们向客户的charge rate也是$300+/hr (NZD)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赚多少

其实这些软件公司向客户的charge rate都很高的
差别是这些钱公司全赚
还是你有本事让公司分一些出来
有些时候
他们要找的ideal candidate所需的技术和industry exprince 全国只有几个人
那麽资方的选择是
1. 赚少一点
2. 整个项目黄了
资方会怎麽选?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00:23:08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00:30
似乎我猜对了单亲福利家庭。不过,抱歉,这种家庭并不算贫困、破碎。
另外,你格局小了,大家基本都知道 ...

你以为每个领福利的家庭父母拿了钱都花在家里?
你以为赌场最大客户群是那些人?

我15岁前未到合法打工年龄时
每天只有晚餐是固定有的
从来都没早餐
上学时午餐基本也没吃
不过当时倒也不觉得特别饿
小时候一开始玩就忘了饿了

当时超市晚上关门前会把没卖完的面包特别便宜卖
一大包里面10+便包才$2-3块
因此也不至於挨饿

在学校饿了回家吃面包就好了
主要是父母不管的话
小孩没这麽懂事自己带午餐
至少我没这麽懂事

我15岁後可以合法打工後
每个暑假都能赚几千块
以当时物价 可以给我花整年了
当时bakery  crame doughnut $1.50 Apple Pie $2是我的最爱
几千块我基本可以吃一年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00:48:52

我跟你差不多年纪。资产六百多,还有三十多贷款。千禧年留学,家里总共资助了30多万人民币。已经还给父母一两百多万人民币。这辈子很幸运,踩对了几个点。对我来说,已经很知足。我这种屌丝逆袭的例子不多见。我投资方面比较保守,基本每年会还20多个贷款,不想自己贷款拉太满。每天工作算比较轻松,晚上还可以玩玩游戏,过的还是挺惬意的。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07:28:26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01:48
我跟你差不多年纪。资产六百多,还有三十多贷款。千禧年留学,家里总共资助了30多万人民币。已经还给父母一 ...

没错 就是人生中踩对了几个点
有些转择点在当下的时候我们也不可能知道这决定未来是好是坏

我自己来说
我有一个在这裡年龄差不多的亲戚
人生轨跡一直到2014年都跟我差不多
当时我们都要把自己的没贷款自住房卖了
当时房价已经涨一波了
我当时决定把卖房的钱分开拿去买两栋
一栋自住 一栋投资
他当时坚信房价被炒太高了 接下来一定会跌
所以卖房后现金拿手上租房住 (那几年有一个很火的本地阿叁经济学家 Shamubeel Eaqub 引经据典的呼吁租房比买房好
因为房价已涨很高 没甚麼再涨的空间了 不如把钱拿去做其他的投资)

我们事后用上帝视角回头看很轻鬆
但是那个时间点
没人知道未来会发生甚麼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08:17:15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00:17
千禧年左右那批中国留学生确实都有点钱
但我不是那批

1991年可以技术移民的家庭,作为50后60后,达到技术移民门槛已经不容易。你家只是暂时在你儿时贫困,家长的学历还是很好的,基因也可传承的,时机行业都踩在点子上,同龄人祝福你,在一片80后触犯天条的倒霉蛋里,还有幸存者偏差出现,实属不易 。我是05年之后那批青黄不接时期来的,认识的80/90年代老移民和千禧年留学生都有,但是不算深入了解。

作者: zhong5487    时间: 2025-4-1 08:23:58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01:23
你以为每个领福利的家庭父母拿了钱都花在家里?
你以为赌场最大客户群是那些人?


你非要说家庭支离破碎贫困,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有pr这个已经秒杀了好多人了,1991年父亲带你过来就意味着英文基本是你母语,所以不要说自己英文不好,毕竟你随便去澳洲工作的时候,同时期的留学生不要说跳槽,好多人还在苦苦拿pr,也不要说自己不优秀。虽然我不懂IT,但是能签字,被猎头挖,肯定是某个专业业务够硬,哪怕大学时候学业一般,工作的时候也肯定是上进有规划的,有不可替代的一技之长,努力和幸运都有吧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08:26:39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01:48
我跟你差不多年纪。资产六百多,还有三十多贷款。千禧年留学,家里总共资助了30多万人民币。已经还给父母一 ...

其实我也算很保守了
我身边几个比较激进的
起跑点也跟我差不多
工作收入只有我一半
我们年轻时每晚都一起打游戏的
从一开始star craft 到 CS, 到war craft, 到dota, 到call of duty
大家都是都是一路上边玩边累积资產
但早期银行审批没这麼严
他们入手的房產是我的两叁倍
主要是那个年代因为equity涨不停
每一两年多的equity又够当down payment再买一栋
房產越多equity涨越多
他们还搞过同时跟两家银行申请贷款
两家pre approval 都拿到後同时买两栋
pre approval 后没事银行也不会再审批第二次


但我也不怎麼后悔
被必要跟别人攀比
永远有人过得比你好
也永远有人过得比你差
自己过得自在最重要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08:31:39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09:17
1991年可以技术移民的家庭,作为50后60后,达到技术移民门槛已经不容易。你家只是暂时在你儿时贫困,家长 ...

完全同意
我爸爸早期本来满手好牌自己玩砸了

但首先他已经走了

再来我自己结婚有小孩后我后来也慢慢体会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不管如何
最重要的是他把我带出来了
我才有今天

为此我还是感激他的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08:32:30

zhong5487 发表于 2025-4-1 09:23
你非要说家庭支离破碎贫困,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有pr这个已经秒杀了好多人了,1991年父亲带你过来就意味 ...

我和楼主同龄人,那个年代的父母很多去了上山下乡从而没有读书,别说技术移民的门槛大学学历了,好多家长连中学都没读完 。他这种父母的学历,还有1991年可以知道技术移民并成功实施的,基本上是国内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的为主。他说贫困只是暂时的。和广大农村地区的80后比,哪怕是省会城市的,都是在学历高,见识广的家庭。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08:33:37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09:31
完全同意
我爸爸早期本来满手好牌自己玩砸了

非常可以理解你说的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08:39:43

zhong5487 发表于 2025-4-1 09:23
你非要说家庭支离破碎贫困,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有pr这个已经秒杀了好多人了,1991年父亲带你过来就意味 ...

我的英文差不多这水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uSv1jjAels
沟通没问题
但一听就知道英文不是我母语
而且比较难的字我发音很生硬

我一开始来的时候比较自卑内向
基本前3-4年在学校裡不跟任何人说话
也没朋友
我爸爸当时也没钱找别人教我英语
所以他自己教我英语
所以我学了他一口破英语
语言这东西
口音一旦养成就改不掉了出来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08:44:12

贫困家庭出来的,咋凑的奥大学费?
不过奥大IT每年只毕业25个左右,要读4年。
能读出来的都是学霸,我们那年毕业的,成绩中下的才留在新西兰本地。
成绩好的去美国硅谷的,早就财富自由了

作者: zhong5487    时间: 2025-4-1 08:47:39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09:26
其实我也算很保守了
我身边几个比较激进的
起跑点也跟我差不多

其实不用跟别人比,除非是2013年以前买够了多你2倍的房子,要不然,收入没你多,到现在付房贷都是问题,15年到现在入手的,如果没有高点卖掉,没啥大用,涨幅并不大,地税保险维修管理出租,够喝一壶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08:52:30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09:44
贫困家庭出来的,咋凑的奥大学费?
不过奥大IT每年只毕业25个左右,要读4年。
能读出来的都是学霸,我们那 ...

当时学费一年两千
但我也没两千
我和当时几乎所有人一样都是用政府学生贷款还的学费

对了
我说得IT只是一个统称
当时有
Computer Science (BSci), Software Engineering (B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Tech), Information Systems (BCom)
还有其他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你说的每年25个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 (BTech)其实不是最难进的
当时Busaries B (五科总分250 每科平均50分)就能进BTech了
最难进其实是Software Engineering (BE)
要进BE要Busaries A (五科总分300 每科平均60分)

其实当时五科总分过400才算学霸
很多人都能拿Busaries A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09:08:48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09:44
贫困家庭出来的,咋凑的奥大学费?
不过奥大IT每年只毕业25个左右,要读4年。
能读出来的都是学霸,我们那 ...

他1991年移民就有本地pr or citizen 身份,那个时候楼主已经是本地生的学费,又不是留学生,当时可以申请免息学生贷款。如果家庭收入低于某个标准,政府还提供不需要归还的学生生活津贴。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09:11:53

zhong5487 发表于 2025-4-1 09:47
其实不用跟别人比,除非是2013年以前买够了多你2倍的房子,要不然,收入没你多,到现在付房贷都是问题,1 ...

的确,从2003年开始,最后2013年收手的还能有不少capital gain, 之后尤其是2016年买,又没在21年抛的,capital gains 有限


补充内容 (2025-4-1 10:20):
2016之后买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09:24:43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10:08
他1991年移民就有本地pr or citizen 身份,那个时候楼主已经是本地生的学费,又不是留学生,当时可以申请 ...

100% 正解
我就是因为有student allowance 和 student loan
以当时的物价 这些钱可以让你生活了
所以有机会读完大学
而且暑假也可以打工
要出国玩是不可能
但每年一次放假和朋友去个road trip 还是可以的
新西兰本地人像我这种情况很多啊
我高中(decile 1的学校)几乎每个进大学都是这情况



作者: nanaBB    时间: 2025-4-1 09:56:02

看完全文感觉楼主前一段还是谦虚了,英文不咋样,业务技术一般,下班就回家,从来不社交。如果你后来说的都是真的,仅靠运气是不可能拿到这个大包且还有猎头一直缠你的。

所以是否能真诚一点,分享一下你的经验?除了运气外,英文,技术和会来事起码要有一个吧。
作者: gawen1972@gmail.com    时间: 2025-4-1 09:57:55

华人吃苦耐劳到退休有套房没多大问题。楼主搞IT加踩上房地产,净资产500万也不是吹牛。2000年左右移民的,不少华人净资产也有500万,还是移民第一代。说明新西兰只要肯熬,都是有希望的。
作者: nanaBB    时间: 2025-4-1 09:58:53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3-31 22:29
哈哈哈,要不是我混迹IT圈多年我就真信了你了。
不说没用的 敢不敢把你linkedin放出来给大家瞻仰瞻仰 看看 ...

我不敢说楼主说的是假的,但是根据我在新西兰职场的经验,英文一般技术一般又不社交还有猎头追,还不是contractor,全靠运气能到这个薪水,不太可能。
作者: nanaBB    时间: 2025-4-1 10:12:23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10:24
100% 正解
我就是因为有student allowance 和 student loan
以当时的物价 这些钱可以让你生活了

你做得挺不错了,你现在年薪400k绝不只是因为运气好。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有时候承认自己很棒也没什么。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0:26:11

nanaBB 发表于 2025-4-1 10:58
我不敢说楼主说的是假的,但是根据我在新西兰职场的经验,英文一般技术一般又不社交还有猎头追,还不是co ...

他是1991年小学时来新西兰,英文再差也不会太差。技术吗,是2000年初在奥大计算机毕业的,也不会太差,至于性格方面职场情商就不知道了,这个东西不像是英文和技术,很难量化。


补充内容 (2025-4-1 11:26):
应该是2005/6左右毕业的,2000年初入学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0:28:28

楼主再优秀,还不是进的美国人的公司,靠美国人吃饭。只是肉身在新西兰而已。

补充内容 (2025-04-01 11:29)
至少现在是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0:32:42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11:28
楼主再优秀,还不是进的美国人的公司,靠美国人吃饭。只是肉身在新西兰而已。

补充内容 (2025-04-01 11:29 ...

it是这样的。本地给不出那么多钱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0:33:36

匿名用户 发表于 2025-04-01 11:32
it是这样的。本地给不出那么多钱

楼主倒是炒高了新西兰的本地房价

补充内容 (2025-04-01 11:33)
从美国企业赚钱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0:45:29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11:33
楼主倒是炒高了新西兰的本地房价

补充内容 (2025-04-01 11:33)

他一个人没有这么大的本事,新西兰是一个移民国家,全世界各地的人带着各地的钱进来买房,推高房价,依靠本地的工资税收和如此高的基础物价是无法支撑这个价位的。


补充内容 (2025-4-1 11:45):
主要是说奥克兰,其他地方好一些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0:55:13

nanaBB 发表于 2025-4-1 10:56
看完全文感觉楼主前一段还是谦虚了,英文不咋样,业务技术一般,下班就回家,从来不社交。如果你后来说的都 ...

怎麼说呢

猎头跟我讲话之前不知道我英文不好
而起猎头只是仲介靠佣金吃饭
猎头不会因为你英文不好看不起你
最后拍板决定的是资方

那为什麼资方要我呢?
我猜只有一个原因
我当时是唯一达到了资方要求的条件一个人
而且那个时间点国际航班都lock down
只能在当地找人
所以运气站很大成分

我自己的背景可能也关键
我有多年architecture的经验
各种云端 SaaS 常用的企业软件 也有经验
刚好又是他们需要的industry expereince

新西兰圈圈很小
我也不排除他们透过别人推荐找到我


但你可能也看出来了
像我这种甚麼都会的人一定同时也甚麼都不专
我没有一样技术是过硬的
只是很多方面都略懂

刚好资方急需要这样的人
刚好资方又找不到其他人
(可能他们已经找很久了?)
可能就是right time at right place 吧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1:02:13

nanaBB 发表于 2025-4-1 11:12
你做得挺不错了,你现在年薪400k绝不只是因为运气好。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有时候承认自己很棒也没什么。 ...

是total package 400k
不是年薪400k

有些package不是钱 是福利
而且配股的价值会随股价和匯率变动

整体大概是
6成底薪
3成配股和獎金
1成福利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1:03:45

小家子气, 真是没见过什么大世面。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1:08:07

楼主能力心态眼界都不是大部分能比的。Covid那几年IT热潮确实让不少人工资暴涨了一波,但是这两年市场已经转冷,没真材实料的很多都被打回原形了。楼主能逆势上个大台阶肯定不是一般人。我算是楼主的师弟,2010年毕业的。也在IT也摸爬滚打十几年了,周围同龄人年入15-25,一到两套投资房算是正常水平。楼主做到这个程度,基本上摸到打工人天花板了。我觉得有几个因素,首先是很早就有投资理念,但不激进,而且收入一直稳定增长能支撑得起investment portfolio。还有就是楼主爱人也贡献了相当的收入,对冲了风险。另外也不得不承认楼主毕业时机还比较好,房价还没有大涨。
楼主最关键的两个工资burst都是靠海外工作,又印证了一个道理,新西兰不适合打工,只适合炒房。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1:10:39

china key 持有 637个比特币都没说什么, MINING IS EVERYTHING.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1:34:02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12:10
china key 持有 637个比特币都没说什么, MINING IS EVERYTHING.

他之前可没少说。


补充内容 (2025-4-1 12:34):
否则你咋知道他有多少比特币呢!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1:36:54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12:34
他之前可没少说。

等他膨胀的时候,你私信问他,都说!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1:36:56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12:03
小家子气, 真是没见过什么大世面。

楼主1991年就来新西兰了,他说读书的时候也没钱出国旅游,有什么机会见大世面,我请问呢?

作者: zhong5487    时间: 2025-4-1 11:44:01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12:10
china key 持有 637个比特币都没说什么, MINING IS EVERYTHING.

中国钥匙,637个等于6000万美元资产啊,最近怎么没看见他出来说话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1:56:44

zhong5487 发表于 2025-4-1 12:44
中国钥匙,637个等于6000万美元资产啊,最近怎么没看见他出来说话了

好像是没什么发言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2:00:07

楼主世界范围内,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美国,41岁小扎早就财富自由,国内,同样是42岁的it 人,张一鸣刚刚登顶中国首富 。楼主这样的,在新西兰it打工人里面绝对是天花板了。即使在新西兰it创业的人最高峰也就这意思了,没什么异议。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2:03:48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13:00
楼主世界范围内,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美国,41岁小扎早就财富自由,国内,同样是42岁的it 人,张一鸣刚 ...

后代能成功离开新西兰就圆满了



作者: Quad    时间: 2025-4-1 12:04:40

zhong5487 发表于 2025-4-1 12:44
中国钥匙,637个等于6000万美元资产啊,最近怎么没看见他出来说话了

大概 已经退休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2:06:46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13:03
后代能成功离开新西兰就圆满了

大概率吧,楼主这经济条件送娃去澳洲甚至欧美读书不成问题。


补充内容 (2025-4-1 13:08):
按照楼主的说法,1991年贫困破碎家庭的父辈都把他带来新西兰移民了,他这条件又不贫困也不破碎,给娃托举到澳洲欧美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2:10:01

zhong5487 发表于 2025-4-1 12:44
中国钥匙,637个等于6000万美元资产啊,最近怎么没看见他出来说话了

估计抛售完了,润了,6000多万的身价还来这B论坛玩????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2:11:56

Quad 发表于 2025-4-1 13:04
大概 已经退休了

还他妈工作就是傻逼了,这货估计在海外CASH OUT了,不回来了,也不用交税。 我知道很多KIWI就这样做,跑泰国,新加坡那边CASH OUT。 但人家都是5-30个比特币那种,不会他这样夸张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2:19:05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13:10
估计抛售完了,润了,6000多万的身价还来这B论坛玩????

就是啊,来这干嘛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2:20:42

他们搞IT的容易发财,很多都有大量比特币,局外人根本不懂这些技术上的东西。他们年薪又高,又扣又省,还炒房,你就说几个搞IT的不炒房吧!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2:24:50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13:06
大概率吧,楼主这经济条件送娃去澳洲甚至欧美读书不成问题。

你知道1991年时候新西兰移民政策有多松吗?没工作都能被批准PR,只要你申请啊!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2:30:13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13:24
你知道1991年时候新西兰移民政策有多松吗?没工作都能被批准PR,只要你申请啊!
...

亲戚是1994年来的,技术移民,夫妻双985工科 。当然那时候叫重点高校,还没985的说法,我是按照现在的说法,那学校属于985。我一直以为技术移民一直都对学历要求很高。你说的是技术移民还是其他类?我2000年之后才来,不了解90年代的移民政策。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2:48:56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13:20
他们搞IT的容易发财,很多都有大量比特币,局外人根本不懂这些技术上的东西。他们年薪又高,又扣又省,还炒 ...

以前投资房贷款利息可以抵税,房屋折旧可以抵税,it 工资高,贷款额度高,而且税高,为了抵税。现在只有利息可以抵税,折旧不能了

作者: moonIlight2013    时间: 2025-4-1 12:55:37

吹,接着吹,二十年前来奥大留学,还贫困家庭,你爹不是李刚,也是做大生意的,fml,都是人均月薪四十万的,你觉得你这么容易能忽悠大家,还美国独角兽,你不会就是兽桑吧。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2:58:42

moonIlight2013 发表于 2025-4-1 13:55
吹,接着吹,二十年前来奥大留学,还贫困家庭,你爹不是李刚,也是做大生意的,fml,都是人均月薪四十 ...

人家是跟家长移民,不是留学。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4:08:42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13:48
以前投资房贷款利息可以抵税,房屋折旧可以抵税,it 工资高,贷款额度高,而且税高,为了抵税。现在只有 ...

投资房?搞IT的多是盖新房,再卖那种。炒房!他们贷款额度和医生一个级别!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4:19:07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15:08
投资房?搞IT的多是盖新房,再卖那种。炒房!他们贷款额度和医生一个级别!
...

家庭医生gp 吧?专家级别医生可比it 赚的多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4:22:36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15:19
家庭医生gp 吧?专家级别医生可比it 赚的多

专科医生已经不是打工仔了
要不自己开业
要不是一家医院的镇院之宝
老了就当院长科主任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4:29:44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 13:30
亲戚是1994年来的,技术移民,夫妻双985工科 。当然那时候叫重点高校,还没985的说法,我是按照现在的说 ...

1991-1995年技术移民只看分数 (point based assessment)
https://teara.govt.nz/en/immigration-regulation/page-5
分数够就可以了
甚至没有任何考试或最低英文标準的要求
只要有合适的文凭就可以了
甚麼985 重点学校 新西兰根本不管
1991年连互联网 全球大学排名都还不存在
新西兰根本不知道外国哪个大学好不好?


最低英文标準的要求1995年才开始
https://teara.govt.nz/en/immigration-regulation/page-5


作者: matm    时间: 2025-4-1 14:58:09

现在42岁,1991年到新西兰的时候也就是8岁。结果现在英语不行,中文读写还怎么溜,好吧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 15:04:37

matm 发表于 2025-4-1 15:58
现在42岁,1991年到新西兰的时候也就是8岁。结果现在英语不行,中文读写还怎么溜,好吧 ...

八岁来的打字一般没什么问题,家里好几个亲戚都是8岁来的,中文很好的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