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打印本页]

作者: 三 少爷    时间: 2023-7-11 10:44:37     标题: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鹬鸵圣者    时间: 2023-7-13 21:27:31

但是这样做不免缺乏狼性。就好似三国讲的刘琮投降曹操。虽然刘琮与曹操如果真的斗,八成刘琮会输给曹操。只是命令三十多万将士不占而降,难免被后人诟病。反例是当年苦守即墨的田丹,他的很多做法当时看起来似乎是无用功,但是因为他的坚持,齐得复七十城。

下棋出于劣势时,更应该谨慎思考,寻找对手的破绽。看棋局,白尚有双马一车,足够在合适配合中,造成可观杀伤力。不该就此放弃。
作者: 酷猴    时间: 2023-7-14 16:00:44

我也喜欢下棋。等我教教儿子五子棋。
作者: 三 少爷    时间: 2023-7-18 10:23: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鹬鸵圣者    时间: 2023-7-18 11:59:34

三 少爷 发表于 2023-7-18 10:23
你那是性命攸关我这是游戏不可相提并论。像常见实力伯仲间的围棋赛,中局若大龙被屠的一方明知翻盘无望就 ...

星爷说的也是 1982年的,不是1983,这个年份很关键要记得住。

1982年是波尔多的一个非常好的年份,但是并非最优年份。其实后继的一些年份的优质程度已经超越它了,只是这个年份很有文化代表性。美国当时还未出名的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在1982年后,提前预言,这个年份的波尔多酒非常值得投资、珍藏。随着时间的推移,证明了帕克的专业,一方面在美国炒火了法国波尔多,另外一方面也给帕克封了神,它的 Wine Advocate 一直是最有影响力的评酒方。好评谁,谁就卖得火。
美国影响力一直领导世界。

至于新西兰的酒,它的质量在于综合质量。说简单点就是很平民的酒也没有太差的。

以拉菲(全名应该是罗斯柴尔德男爵拉菲城堡庄园,法国波尔多1855分级制度的一级庄之一)为首的这类酒属于投资型酒。它们作为名庄本身自带价值,品鉴价值只是它们市场价的一小部分。世界上很多人确实投资这类酒作为理财的一部分,因为很多时候它们的增值速度比金融产品快。

最显赫的可投资的酒包括:波尔多1855列级庄;圣埃美隆最高级别的四个庄园;波尔多1855苏岱列级庄;勃艮第夜丘的特级园;北罗讷河谷最显赫的几家庄园;以巴罗洛、芭芭雷斯克为中心的皮埃蒙特内比奥罗;顶级的超级托斯卡纳(例如西施佳雅);顶级的布鲁奈罗、基安蒂;匈牙利的顶级托卡伊;德国VDP GG级别的贵腐;美国纳帕的几家膜拜酒。

这类酒很多时候更多是巨富的财富炫耀,积累这类窖藏,比如卢森堡大公爵的私人珍藏,有机会了得去看看。如果是真的开瓶去喝,我很少对我的客人,哪怕非常有钱的推荐这种酒。性价比不是他们所在。
作者: 三 少爷    时间: 2023-7-18 12:27: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顧先生    时间: 2023-7-18 12:34:23

好一部大棋
作者: 鹬鸵圣者    时间: 2023-7-18 15:11:06

三 少爷 发表于 2023-7-18 12:27
哈,圣者不愧是做这行的,年份果然记得清楚!:)

当时脑里想的是82,但不知怎的写出的却是83。:)你这 ...

法国平均每年葡萄酒产量在大约四百万吨,是新西兰的大约八到九倍。它的平均质量并不高,不能跟新西兰的平均档次比较。欧盟为了消费者比较好鉴别欧洲酒的良莠,对所有欧盟成员国规则将酒分为 PDO(法定产区级别),IGT(大区级别),GI(餐酒)。法国对应的是 AOC,PGI 和 VT,如果法国酒要质量好的,必须选AOC级别法定产区的。酒标上会有法语写清楚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ôlée,或者 Appellation d'(产区名) contrôlée ,这个级别质量比较有保证。
波尔多除外。波尔多大区的AOC也有非常差的酒。总之需要学习的信息量很大。
选新西兰酒优秀的,看 The Real Review 就挺好。有一些偏见,好多好酒并不一定在上面,但是推荐的都不差。

至于酒的存放。绝大多数酒(90%以上)需要尽快喝,随着年龄增长,它们的果味会褪去,出现不良的气味。总酸一般不会变化。葡萄酒通常有六种酸性物质存在,最重要的柠檬酸与苹果酸都是有益的,可以帮助葡萄酒的长期保存。你说的可能是出现醋酸,这是氧化的一种现象。少量存在无伤大雅,多了算出错。

剩下不到10%的酒可以多放的,它们适饮期各异。有些可能几年后好喝,有些十几年后,甚至有一些会几十年后更好的。但是几乎所有酒都有大限。除非是非常甜的甜品配餐酒,以及加强型。
作者: 119900    时间: 2023-7-18 16:21:10

不会。。。
作者: 三 少爷    时间: 2023-7-18 17:18: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三 少爷    时间: 2023-7-18 17:20: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鹬鸵圣者    时间: 2023-7-18 18:10:13

三 少爷 发表于 2023-7-18 17:18
涨知识了。给个赞!:)

国内新西兰的红酒好像不好卖。上星期见到很久没见的一个上司,他十多年前就辞职 ...

世界葡萄酒市场从成熟阶段上分为四种:1. 成熟市场,欧洲为主,喝葡萄酒属于生活的一部分;2. 潮流市场,美国为首,凡是有钱有闲者必然需要有它才能在名流里有一席之地;3.启蒙市场,例如中国这种,习惯喝葡萄酒仅仅是万分之一的人群,大部分把它当做普通酒精饮品或者身份象征;4.待启蒙市场,例如印度,这个不用说。

中国的城市里有钱人的生意很多,所以投资的酒、进口的酒很多。然后都在抢万分之一市场,或者普通酒精饮品平替的市场。便宜酒平替市场也不好做,因为当前全球葡萄酒产量略大于消费,来自阿根廷、智利、南非、西班牙、葡萄牙的酒大多太便宜,其中很多也都堆在中国。(这些国家的均价都不超每升4美金进口价格,最便宜的是阿根廷,均价只有一块多美酒每升。)

即便有钱人,大部分中国消费者也对拉丁字母并不来电,所以这些年贴牌货都喜欢用数字做酒标。重点还是没有做到生活化,没有习惯,自然没有有追求的消费。即便很多已经移民到新西兰多年的华人也一样,不然奥克兰的华人餐厅早就开始重视酒水利润了。

新西兰酒对中国出口额大概在接近四千万纽币一年,大趋势还是缓缓增长。对于中国这个不怎么喝白葡萄酒的国家来说,已经可以了。
作者: 三 少爷    时间: 2023-7-19 10:34: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鹬鸵圣者    时间: 2023-7-19 13:57:01

三 少爷 发表于 2023-7-19 10:34
不是打击圣者,我觉得中国年轻一代喜欢喝葡萄酒的人不会比现在多。他们更倾向选择“带能量”的饮料多点, ...

我已经说了,我们寻找的仅仅是万分之一。不过中国也有十四万消费者,够了。
作者: 三 少爷    时间: 2023-7-19 16:16: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鹬鸵圣者    时间: 2023-7-19 16:33:52

三 少爷 发表于 2023-7-19 16:16
哈,其实当年我也想过跟他混的,不过抛弃这里一切去找个未知的未来风险有点大还是放弃了。

十四万也是一 ...

我太太其实一直希望我在中国做这个,因为中国境内的资深人士比较少。并且很多国家,尤其欧洲国家会出比较高的顾问费,提供合同给能够做专业推广的公司。例如法国任何一个产区,经费都会比新西兰葡萄酒协会在中国市场充足。

只是我自己觉得学业未成,不太想急于开始做这些。另外一方面也比较依赖新西兰境内的生活状态。可能我的心态未来如果真的帮欧洲酒顾问中国市场,也会选个小众国家。比如奥地利、希腊、匈牙利、捷克之类的。
作者: 三 少爷    时间: 2023-7-19 17:20: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鹬鸵圣者    时间: 2023-7-19 18:50:10

三 少爷 发表于 2023-7-19 17:20
中国虽然喝葡萄酒人不多,但毕竟人的基数多,相比成熟的欧洲市场更有可为,我觉得你太太的方向没错。至于 ...

一定的人脉其实我都有,做市场的方法也都会,合同可以谈,学业可以进修。
但是总觉得放弃新西兰的市场不对,毕竟很多客人跟我这边喝酒这么多年了。没法随便就忽略了。
作者: 三 少爷    时间: 2023-7-20 10:51: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鹬鸵圣者    时间: 2023-7-20 15:28:39

三 少爷 发表于 2023-7-20 10:51
单位餐会,喝红酒的基本都是些上了年纪的,年轻人大多拿软饮料。圣者能想办法在本地扭转这观念这已是不错 ...

中国海关允许每人每次携带2瓶750毫升装葡萄酒入境免税,不论年龄。
超过的部分,以奢侈品处理,要按照货值 60% 进行缴纳税款(罚金)。至于货值,如果携带者没有证明,海关将会以网络普遍出现价格处理。至于网上查不到的,则会默认为 100 人民币每瓶处理。

至于喝酒和年龄这个是文化问题。法国、意大利,尤其偏僻点的位置,大部分人十五岁左右开始,晚餐都需要一杯酒。新西兰早些年(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继承了很多卫理公会的思想,对酒精饮品抵制。直到二战后,老兵从欧洲回来,这个主流情绪才改变。Ata Rangi 的庄主 Clive Paton (可以搜一下),曾经跟我说,他父亲就是二战老兵。从意大利回来之后,就总是念叨着要种葡萄,要做奶酪什么的。新西兰的饮食一对比,变得平淡无味了。
但是新西兰超市直到90年代初才允许销售酒水,所以真正开始接触到很多葡萄酒的都是生活习惯从90年代往后养成的。所以新西兰境内习惯喝葡萄酒的人群普遍比较年轻,以 70 后开始,80后为主。
作者: 三 少爷    时间: 2023-7-21 16:27: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