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以后别叫急救车了,自己去医院吧,还不让进 [打印本页]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2-7-31 22:47:13     标题: 以后别叫急救车了,自己去医院吧,还不让进

https://www.nzherald.co.nz/nz/to ... X4UXTBPEO36UEXTN4I/

这熊孩子的头撞了玻璃,叫救护车,但是被告知会被DELAY, 然后孩子妈奔溃了,直接闯红灯开去医院。但医院又有COVID 政策,不让进什么的。。。。。。孩子妈奔溃地在医院门口大哭了半小时,孩子头上流血,毛巾全是红。。。。。最后有员工可怜她让进了,孩子封了10针。。。。

没事别生病,如果有不可控制的事故发生,只能奔溃坐医院门口闹,才能解决问题了

作者: 261874939    时间: 2022-7-31 22:52:50

无法想象这是发生在纯净新西兰100%的事。。。

希望这只是一些抹黑的新闻。。。不然实在是太惨啦!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2-7-31 22:56:08

261874939 发表于 2022-7-31 21:52
无法想象这是发生在纯净新西兰100%的事。。。

希望这只是一些抹黑的新闻。。。不然实在是太惨啦! ...

有个澳洲来的老太,站在马路上,无缘无故居然被粪坑给炸进医院了。

我真的很担心来新西兰的游客。。。。。。。。。。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2-7-31 22:56:37

没事,我一定不会转发这条新闻到朋友圈的,请大家也这么做,为了100% pure NZ 而出一份力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2-7-31 22:59: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bc16    时间: 2022-7-31 23:21:58

匿名者 发表于 2022-7-31 21:56
有个澳洲来的老太,站在马路上,无缘无故居然被粪坑给炸进医院了。

我真的很担心来新西兰的游客。。。。 ...

那太不走运了。
作者: ybc16    时间: 2022-7-31 23:22:42

可怜的孩子,大人为啥这时候看不好孩子。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2-7-31 23:46:13

不信谣,不传谣
作者: xiaohong1234    时间: 2022-8-1 00:01:32

看你离救护车站多远。。那时候我出车祸路人 报警,5分钟救护车到了 。。。。
作者: 119900    时间: 2022-8-1 00:15:46

门口哭。。。
作者: yakitori    时间: 2022-8-1 00:22:23

楼主这新闻的翻译明显是有意误导咯。

这个新闻让人联想到国内奇葩防疫:病人就在救护车面前,却不拉病人;无新冠检测证明不让医院接受治疗,导致延误致死。而新西兰也一样。

可这件事的事实是:
新西兰救护车在需求量高的时段,会做出先后优先的处理,不急的情况会有delay,而这个被玻璃刮破头就不是priority. 相比心脏病,交通事故,的确不应该首要处理对象。

这个受伤的baby并没用被医院因为新冠管控而拒绝治疗!而是让父亲和孩子入院治疗,而只是母亲没有进入。

新闻里一家人离开医院后也并没有表示对救护车和医院系统有任何不满,反而感受到被医院照顾的不错。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2-8-1 00:30:38

yakitori 发表于 2022-7-31 23:22
楼主这新闻的翻译明显是有意误导咯。

这个新闻让人联想到国内奇葩防疫:病人就在救护车面前,却不拉病人; ...

恶意翻译,你的洗地行为会被喷的

作者: bintoo    时间: 2022-8-1 00:33:32

有没有"朝鲜人民劳动英雄留学移民合作社"的老板出来喊人移民朝鲜啊?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2-8-1 00:35:40

崩溃崩溃崩溃,每次看到奔溃都很崩溃

作者: rzrljb    时间: 2022-8-1 00:42:40

新西兰就是爱哭的孩子有奶喝
作者: alike0932    时间: 2022-8-1 00:42:55

解决方法很简单:把GST提高到20%,多出来的钱投入到全民医疗,就能建更多医院招更多医生护士,解决这个问题,就看大家舍得不舍得了。

By the way, 本来新西兰的石油天然气钻探收入是用来支撑NZ得到更好的医疗和教育,绿党环保婊强迫停止了,现在大量的外汇进口燃料,幸亏工党还有明白人没把新西兰的露天煤矿给停掉,冤有头债有主,骂政府骂医院的选票可是你自己投的,绿党也是你们自己选出来的蚴

补充内容 (2022-7-31 23:45):
纵观现今的世界格局,除中美以外,凡生活过得滋润的国家,无一例外都是资源/能源出口大国,像NZ这种放着资源不开采

补充内容 (2022-7-31 23:45):
有想法拯救地球的国家已经不多了,大家且过且珍惜吧
作者: bondbunny    时间: 2022-8-1 01:10:58

应该不至于。朋友的孩子几个月前在AKL Domain参加学校活动,与同学打闹穿过车道时被汽车撞了,马上送到医院,诊断是手臂骨折,现在已经痊愈了。

医院有COVID政策不让进也不会。
去年封城期间我家小孩总说腹部有个部位一直痛,我们不放心,小孩有保险,但封城期间联系家医很难,我决定直接送小孩去AKL医院急诊中心。
病人进入候诊室前要先在门口帐篷里进行病毒测试,护士说不让家人进,我只好先回家。本来预计小孩会等很久,但我车子开出10多分钟就接到孩子电话,说已经进病房等候检查了。全面检查后无大碍第2天就把小孩接回来了。

作者: judo    时间: 2022-8-1 08:20:16

很多人没看原新闻。

原新闻说开车到医院后,父亲跟孩子马上直接可以进去。

然后母亲去找停车位,停好车后回来不让进去,在外面哭了半个小时才被护士带进去找到丈夫儿子。

医院本来就有policy一个病人只能一个人陪,拒接全家人陪一个病人。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2-8-1 08:35:17

judo 发表于 2022-8-1 07:20
很多人没看原新闻。

原新闻说开车到医院后,父亲跟孩子马上直接可以进去。

楼主有误导群众,有趁机抹黑纽村的嫌疑?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2-8-1 09:12:41

我是刚新注册的sky kiwi 会员,在这论坛发现负能量满满的,太影响心情了,不是抹黑与吵架,就是各种投诉,我的妈呀,年纪大了,想生活阳光一点的必须远离skykiwi 论坛。
作者: nanaBB    时间: 2022-8-1 09:14:23

yakitori 发表于 2022-7-31 23:22
楼主这新闻的翻译明显是有意误导咯。

这个新闻让人联想到国内奇葩防疫:病人就在救护车面前,却不拉病人; ...

楼主就是有意误导。

原文写的是一到医院孩子他爸爸就立即把孩子送进去了,但是因为COVID政策所以妈妈无法进去,然后在门外哭了30分钟,后来被护士给领进去。

熊孩子碰破头是真,家长被告知要等救护车是真,妈妈无法进医院是真,熊孩子流了很多血缝了10针也是真,但是楼主故意遗漏了很多细节,把信息拼凑起来,有意无意的觉得救护车不救,医院不让进,熊孩子在医院外呆了30分钟流了很多血。
作者: LAZIE    时间: 2022-8-1 09:18:44

現在covid 所以 得先在帳篷待 著 等護士 檢查完 上報 才讓近
我前幾個月 剛去完急診
作者: bintoo    时间: 2022-8-1 09:20:07

误导,片面报道等等,带倾向的引导等等,不就是媒体惯用手法吗?
作者: nanaBB    时间: 2022-8-1 09:21:35

judo 发表于 2022-8-1 07:20
很多人没看原新闻。

原新闻说开车到医院后,父亲跟孩子马上直接可以进去。

虽然说需要等待救护车这件事不理想,的确有很大的改进的空间。

但是一码归一码,原新闻也说了接线生先问了他家的地址,是在医院附近,让确定了孩子是否有呼吸(结论是肯定的,因为熊孩子在哭),然后确认了血不是从头里飙出来的,接着才告知有个等待时间。

可以想象当时做父母的有多焦急,如果这事发生在我身上也没办法保持冷箭,但是我觉得St Johns当时肯定是觉得小孩情况并不危及,孩子一家离医院近,可能不符合立即出车的标准?

至于St Johns,我们这种老百姓也没什么能做的,这几年也只能给他们捐钱,希望以后状况也有所改善。
作者: 代达罗斯之殇    时间: 2022-8-1 09:43:05

匿名者 发表于 2022-7-31 21:56
有个澳洲来的老太,站在马路上,无缘无故居然被粪坑给炸进医院了。

我真的很担心来新西兰的游客。。。。 ...

不是有澳洲游客在rotorua走着走着掉坑里面了么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2-8-1 10:29:03

代达罗斯之殇 发表于 2022-8-1 08:43
不是有澳洲游客在rotorua走着走着掉坑里面了么

那个基础路面全都大坑,也不修,那个坑如果在拐弯处存在,车都看见,太危险了

作者: anzbank    时间: 2022-8-1 10:39:23

bintoo 发表于 2022-7-31 23:33
有没有"朝鲜人民劳动英雄留学移民合作社"的老板出来喊人移民朝鲜啊?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 ... ;page=3#pid80842751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2-8-1 12:01:41

同意大部分网友说的,楼主是误导









作者: yimi329    时间: 2022-8-1 17:51:29

楼主误导,建议解除匿名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2-8-1 18:26:34

楼主误导,建议解除匿名

作者: 留下足迹    时间: 2022-8-1 18:33:17

话说,现在要顺利进入急诊室并入住病床,还真的花那个救命车钱。。没有任何阻拦,估计表格都帮你填写吧
作者: LLVV    时间: 2022-8-1 18:36:19

要給政府知道啊~~
作者: judo    时间: 2022-8-1 19:28:25

nanaBB 发表于 2022-8-1 08:14
楼主就是有意误导。

原文写的是一到医院孩子他爸爸就立即把孩子送进去了,但是因为COVID政策所以妈妈无 ...


不是熊孩子,这孩子名字很特别,叫 Bear Warburton

Bear - 熊
War -战争
burton - 去死的意思 (go for a burton)



作者: 健忘    时间: 2022-8-1 19:39:27

请解除匿名,看看是谁故意抹黑!原新闻说的是因为医院很近,孩子也不是动脉出血,救护车没法立刻到达.家属自己开车去的医院,而且父亲和孩子被立刻送进了resus,孩子妈停车又没带手机联系不上父亲,又因为管控进不去所以大哭,还是医院护士专门来找到她的,人家一家人也没有太大不满,还很理解救护车部门.LZ这个心太坏了
作者: ilmaro    时间: 2022-8-1 19:58:50



新西兰医疗,世界 No.1 ……
作者: 图帝@-@    时间: 2022-8-1 20:07:18

bondbunny 发表于 2022-8-1 00:10
应该不至于。朋友的孩子几个月前在AKL Domain参加学校活动,与同学打闹穿过车道时被汽车撞了,马上送到医院 ...

楼主有点断章取义了,正如你所说,不管是叫救护车或者自己去看急诊,哪怕是已经有专科医生转介并且和医院约好,进急诊室哪一刻还是要经过你所说的白帐蓬新冠检测哪一关,大约二十分钟左右,所以,不存在叫急救车和自己去医院有分别对待的问题,因为始终要经过插鼻子检测那一关,所有人都一样,这是我本人几个月的親身经历。
作者: 吃草的狮子    时间: 2022-8-1 20:15:06

anzbank 发表于 2022-8-1 09:39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128017&page=3#pid80842751

果然是精英中介
作者: 我是黑中介    时间: 2022-8-1 20:25:35

带人去急救室躺过一晚,人没事,白花了1000刀好像。。。。
作者: 笑看人生 ^O^    时间: 2022-8-1 21:45:58

我是黑中介 发表于 2022-8-1 19:25
带人去急救室躺过一晚,人没事,白花了1000刀好像。。。。

你带的人没PR吧
这里居民入医院
有吃有喝有医护
一分钱都不用花
作者: 我是黑中介    时间: 2022-8-1 21:54:11

笑看人生 ^O^ 发表于 2022-8-1 20:45
你带的人没PR吧
这里居民入医院
有吃有喝有医护

是的旅游签。。。自己吓自己给吓到医院去了。
以为这里跟国内一样有事没事医院溜一圈。。。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2-8-1 21:55:31

健忘 发表于 2022-8-1 18:39
请解除匿名,看看是谁故意抹黑!原新闻说的是因为医院很近,孩子也不是动脉出血,救护车没法立刻到达.家属 ...

+10086。。。。。。

作者: 笑看人生 ^O^    时间: 2022-8-1 22:39:07

我是黑中介 发表于 2022-8-1 20:54
是的旅游签。。。自己吓自己给吓到医院去了。
以为这里跟国内一样有事没事医院溜一圈。。。 ...

没买旅行险吗?
出国还是买旅行险
生病、延误旅程、失窃都能赔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