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国内一个事情,哮喘病人去世,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争议话题 [打印本页]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22-4-1 19:52:53     标题: 国内一个事情,哮喘病人去世,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争议话题

首先声明,这个帖子和政治真没什么关系,救护车到达现场,是要严格执行条条板板,还是可以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临场决策权,底下网友的评论也都很亮,这个事件比较有争议,不是那种孕妇流产在医院门口,心脏病人几个小时死在医院门口舆论几乎一边倒的事件。大家看完原贴,一定要看看链接下面的网民回复。

http://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sourceFrom=reyi_redian&nid=dt_5647819924392448884

我父亲已经逝世无法挽回,今天看到了浦东卫健委发的调查情况通报,但是我没有接到过任何相关单位的沟通,所以报告和实际内容还有不符,再此请容我说明事实。
8点发现父亲的病症马上拨打110/120,同时开始自救。
8:30左右,小区大白上楼抢救我父亲。
8:45当第一辆救护车到达现场的时候,邻居已经等在楼下,立马上前告知了804情况危重。但是救援人员回答车子是202叫的,不能给我们使用。我们又问能不能借AED,也是不同意。此时202还没有下楼。等202下来了,我母亲和邻居们看到202夫妻俩还可以自主走路,情况看上去没有那么严重。也马上问能不能让我们先用救护车?我们也叫了救护车,在路上了,我父亲已经不行了!202邻居听后表示理解和同意!但是救援人员表示,不能更改病人。我们和第一辆救援人员协商了半天还是不同意,他们催促202邻居快点上车走,并且依旧不肯借AED。最后202无奈坐上车要离开了。
车子开到小区居委旁进行出入登记,志愿者小唐看到车停下来,又奔过去和他们再次协商,再三央求能不能借AED,视频就是在这个时候拍摄的。真的非常感谢小唐,她拼尽全力为我父亲找AED!
说我母亲拦车,就是在这个时候。此时车内没有患者,他们正在居委登记出入。救护人员还不断催促202快点上车。他们开车走,我母亲也未阻拦。
我所说的都是事实,我也只想还原事实,小区里有很多邻居和志愿者在场,窗口也有很多居民看着。整个过程,我母亲还是保持理智的。
回看整件事情,并不是要把我们老百姓和医生放到对立面。因为在这件事情中,还是有很多热心负责的医护出现的,比如来支援替我父亲急救的大白。我遇到过很多非常好的医生,我也一直非常相信医生,毕竟他们都是经过高等教育怀抱着理想而穿上白衣,治病救人。
在这里,我们是要探讨面对这种突发情况,面对轻重缓急的病情时,医疗资源如何分配,相关人员如何判断。因为我相信,在接下来的疫情期间,还是会遇到同样医疗资源紧张而造成重症不能马上得到救治的情况。我就是想问问,我们还能做的更好吗?大家还可以做的更好吗?
大家在讨论门口110为何不能出警送我父亲,我后来了解到是因为封控需要,他的岗位就在小区门口。我很无奈。
看到通告,120的医生已经被停职。其实我不想看到的就是在疫情期间医疗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还有医生因为这种事无法在一线去救助更多的人,给更多的人带去生的希望。我很难过。毕竟属于我父亲的120等了1个半小时才来。
我父亲的悲剧已经无可逆转,我希望他的离开能让整个体系得到优化,更加完善,让每个病人都可以得到妥善的救助。
我们376弄经历了一场生命救助的接力,虽然结果并不完美,但是也体现了人间有真情,疫情期间的守望相助。感谢所有救助过我父亲的人,谢谢大家!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22-4-1 19:54:48

https://haokan.baidu.com/v?pd=wi ... 8418168590059449666

另一篇评论

导语:一哮喘病人因120拒绝救援而死亡,网友发出声讨,看看官方怎么回应。

近日,上海网友发布了某小区120急救医生未向患者施救的情况,今天上海改变了,不再护犊子,不再纵容低级红高级黑,据死者家属称,已与邻居协商,邻居也善良同意先救急,先让出120车救急哮喘老人,不同意也罢了,退而求其次,出借下除颤仪会影响这张死鱼脸吗?医生的冷酷无情,导致老人离世,亲人痛不欲生。官方经手查询,已给出此事的最好结果。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得知该病人出现紧急情况后,现场核酸检测的医务人员已奔赴其家中进行了数十分钟的紧急抢救,后因抢救无效而死亡。该急救车当时对同一小区另一住户的进行急救的任务,且急救车已准备前往医院。由于哮喘病人在自己家中,救护车上的急救医生现场无法判断间接导致老人死亡。上海浦东新区卫健委称当事医生当时虽然有紧急救治任务在身,但处置实属不当,已作出停职处理。


视频一经发布,便引起了网友热议。一位网友说:“这不是一个人的错误 是一个系统的问题。 如果今天我是那个医护人员,我也极有可能担心问责 追责 而“坚守我的岗位” 坚守我作为一名合格的救护人员的服从性。 我跟设定程序的机器没有区别。 我会忘记我要救人,而只记得我要服从。”还有网友表示:“但我其实想问,他如果下车救了没救回来,又耽误了他本身工单的发车任务,是不是两笔账都算在他头上?”


谁的命不是命呢,有时得分轻重缓急先救病重,这便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对此,你怎么看呢?
作者: yakitori    时间: 2022-4-1 19:59:08

当华人给当地KIWI骄傲的展示祖国的高楼大厦,高铁轻轨,网上支付,快捷网购,那种大国崛起的骄傲。。。。


但这种新闻敢给当地kiwi知道吗?这是那个大国发生的事吗?


作为华人,还有颜面吗?还看得到人性吗?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dlT7K_Zkys[/youtube]

作者: 耍猴12    时间: 2022-4-1 20:01:06

比躺在停尸间的100万美国人呢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22-4-1 20:02:53

yakitori 发表于 2022-4-1 20:59
当华人给当地KIWI骄傲的展示祖国的高楼大厦,高铁轻轨,网上支付,快捷网购,那种大国崛起的骄傲。。。。

...

这个事件,其实有一定争议性

昨天看到那些上门把人家的宠物狗活活打死,把猫活埋的才叫惊悚,引发怒骂声一片
作者: 风雨之后无所谓拥有    时间: 2022-4-1 20:14:07

本帖最后由 风雨之后无所谓拥有 于 2022-4-1 21:15 编辑

有什么好争议的,老人摔倒需不需要被扶起来需要辩论吗?你路过该不该去扶需要辩论吗?有一个老人摔倒没人扶结果死了,以后就会有人扶老人了吗?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22-4-1 20:15:13

风雨之后无所谓拥有 发表于 2022-4-1 21:14
有什么好争议的,老人摔倒需不需要被扶起来需要辩论吗?你路过该不该去扶需要辩论吗?

...

网民争议的是一个责任划分问题,是这套制度的问题
作者: ericego    时间: 2022-4-1 20:20:47

严格来说,这些例子里面,每个人每个岗位都遵从了相关的规定,但是得不到一个最好的效果。

其实出错是难免的,所有的进步都是通过从错误中学习取得的。但现在可怕的是没有一个合理的纠错机制,所以相同的事情不停地发生,却没有人知道要怎么改进。比如说是不是对救护车上的救护员的训练不足够,没有接受过处理突发情况的训练?是不是车上的器材和药物不足以应付突发的情况?人员配备是不是合理,例如是不是救护车司机不是合格的救护员?等等。

很多东西实际上根本没有东西之分,只是资源如何分配,是用于搞硬件还是搞软件,是要面子还是里子的问题。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能把所有方面都做到完美,那是乌托邦,不存在的愿景而已
作者: lxz1990    时间: 2022-4-1 20:21:41

“美国死一百万人”可能会迟到,但是一定会出现
作者: yakitori    时间: 2022-4-1 20:21:55

Clark1129 发表于 2022-4-1 20:02
这个事件,其实有一定争议性

昨天看到那些上门把人家的宠物狗活活打死,把猫活埋的才叫惊悚,引发怒骂声 ...

这个救护车司机是否有能力和权利下车救治的确是值得探讨,可是这次疫情以来,多少医院因为那个核酸证明的规定,导致见死不救,知道的最少有6,7个了吧。医院医生的职责是什么,职业道德是什么?可以看着病人没有那个核酸检测,导致医院里不给予救治而死亡?
作者: lxz1990    时间: 2022-4-1 20:26:11

yakitori 发表于 2022-4-1 20:59
当华人给当地KIWI骄傲的展示祖国的高楼大厦,高铁轻轨,网上支付,快捷网购,那种大国崛起的骄傲。。。。

...

我记得前两天看到一个回复说他们公司的kiwi觉得中国的隔离政策是好政策

不知道他有没有告诉他的kiwi同事中国的隔离同样要要焊死门,打死宠物,一栋楼有一个病例整栋楼拉到外地隔离,个人和公司也没有任何政府的补助,失业是你自己的事情,等等

不知道kiwi同事听到这些细节以后还会羡慕中国防疫不
作者: lxz1990    时间: 2022-4-1 20:33:24

yakitori 发表于 2022-4-1 21:21
这个救护车司机是否有能力和权利下车救治的确是值得探讨,可是这次疫情以来,多少医院因为那个核酸证明的 ...

救护车的医生也为难,帮忙了不一定讨好,万一出什么差错还是自己的责任,难啊难啊
作者: 风雨之后无所谓拥有    时间: 2022-4-1 20:33:28

Clark1129 发表于 2022-4-1 21:15
网民争议的是一个责任划分问题,是这套制度的问题

为什么总觉得是别人的问题,还扯什么制度。在国内又要快,又要好,又要花钱少,又要灵活,还要道德高尚,可能吗?自己考公务员,至少当个市级干部,保证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一个电话,医生上门服务。
这就是国情。什么是国情,就是别人不想改变的现实。
作者: ericego    时间: 2022-4-1 20:39:14

yakitori 发表于 2022-4-1 21:21
这个救护车司机是否有能力和权利下车救治的确是值得探讨,可是这次疫情以来,多少医院因为那个核酸证明的 ...

其实邪恶的西方在救护车服务这一块有相当完整的系统和流程,泱泱大国每年派那么多各行业的交流团,最后不知道学到了什么,看起来就是什么都没学到。
作者: lavinia    时间: 2022-4-1 20:43:58

yakitori 发表于 2022-4-1 21:21
这个救护车司机是否有能力和权利下车救治的确是值得探讨,可是这次疫情以来,多少医院因为那个核酸证明的 ...

不止六七个
六七个那是上了热搜或者有一定转发量的
其他还有没有水花的
那些羡慕国内防疫好的
可能真的是不工作也有钱
家里也没有谁有需要洗肾或者哮喘离不开医疗的吧
(还有人跑过来说我尬黑,呵呵)
作者: ericego    时间: 2022-4-1 20:52:09

本帖最后由 ericego 于 2022-4-1 21:53 编辑
lxz1990 发表于 2022-4-1 21:21
“美国死一百万人”可能会迟到,但是一定会出现



我来喊:“美国死了一百万。那些说要共存的独轮运,慕洋犬,跪族,喷子,递刀子,50万,来电了,1450就是想中国老百姓死。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穷国,医疗资源匮乏,人口基数大,共存的话会造成巨大的人命损失,那就阻碍了建设人类命运共穷体的进程了。有中药有终南山,咬咬牙就过去了。责任都在美方。”
作者: yakitori    时间: 2022-4-1 20:53:52

ericego 发表于 2022-4-1 20:39
其实邪恶的西方在救护车服务这一块有相当完整的系统和流程,泱泱大国每年派那么多各行业的交流团,最后不 ...

每次看到老百姓和穿白衣服的之间关于人类最基本需求的争论气就不打一处来,可能是在这个国家待久了,无法接受。

你看视频里这个司机,可能他责任在身,可能他无法抽身帮忙,可能还有更重要的任务,但是你看不到那种 有人就要死了,可自己有条件帮忙却责任在身左右为难的焦急,完全是一种不关我事的态度。

还有交流团? 新西兰的救护车司机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应该不难交流了解到吧

这就是现在岗位责任制的体现,就怕摊责任,一点人性化都没有。楼上说的对,对一个老人摔了都不扶的社会有什么期望。

作者: ericego    时间: 2022-4-1 21:04:29

yakitori 发表于 2022-4-1 21:53
每次看到老百姓和穿白衣服的之间关于人类最基本需求的争论气就不打一处来,可能是在这个国家待久了,无法 ...

上海这种被称为大陆文明的天花板也搞成这样,真的很尴尬。的确,能被外界知道的都是相对处于当地中等以上的案例,更多穷人根本连发声的机会都没有,只能下跪磕头求做管理的有一点点恻隐之心,才可能有一线生机。

知道自己痛,只能代表自己还活着;能感受到别人的痛,才算是一个人。可惜这在某些地方已经成为奢侈品之一
作者: ericego    时间: 2022-4-1 21:17:18

yakitori 发表于 2022-4-1 21:21
这个救护车司机是否有能力和权利下车救治的确是值得探讨,可是这次疫情以来,多少医院因为那个核酸证明的 ...

鲍曼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一书中有言:当一个任务被分解成若干个步骤,每个人只是机器中的一个齿轮,没有具体的人承担具体的责任,每个人都不为最终结果负责,这时,“道德消失点”产生了。
作者: 豆豆的毛球    时间: 2022-4-1 21:17:37

风雨之后无所谓拥有 发表于 2022-4-1 21:14
有什么好争议的,老人摔倒需不需要被扶起来需要辩论吗?你路过该不该去扶需要辩论吗?有一个老人摔倒没人扶 ...

请你仔细看完全部内容再出来说话。里面有个细节是:救护车原本就是去救死者领居家的一个急症患者,他们需要把这个急症病人迅速送到医院。同时死者家属请随车医生帮忙救治,在遭拒绝后请求把AED除颤仪留在死者家里-但仍遭拒绝。这里最大的争议点就在于:随车医生原本就有任务在身,他需要迅速把救护车上的急症病人送到医院,防止情况恶化。同时在这段时间里,没人能保证完全不需要除颤仪 - 一旦中间出了事情,两边的责任都是随车医生的。我个人认为,规章制度并没有问题,医生行为也没有问题 - 现在唯一出了问题的反而是医院,两点情况:
1. 为什么在死者家属拨打120,一个半小时候120车才到?
2. 医生所在医院应该站出来力挺医生,因为他完全没有做错任何事情,这件事原本也不该由他背锅。
作者: ericego    时间: 2022-4-1 21:28:05

豆豆的毛球 发表于 2022-4-1 22:17
请你仔细看完全部内容再出来说话。里面有个细节是:救护车原本就是去救死者领居家的一个急症患者,他们需 ...

那问题就来了,这个副驾驶的工作是什么?理论上后面车厢里面的孕妇是有医生照顾的,那这位副驾驶在现场的职责是什么?他有没有急救员的资格?如果有,是不是可以留在现场处理那个哮喘病人的情况,如果没有,他跟车的意义是什么?指挥吗?这不就是资源的错配的结果?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22-4-1 21:34:05

ericego 发表于 2022-4-1 22:17
鲍曼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一书中有言:当一个任务被分解成若干个步骤,每个人只是机器中的一个齿轮,没有 ...

这就是个特别尴尬的现象:

明明是一个大错误的事情,拆分成各个环节,好像每个环节都没错,都是在“照章办事”,但是这个章的错误,谁也不能改变,甚至不能公开提及,每个人都只能期望自己不要成为那个被卡断的齿轮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22-4-1 21:35:59

豆豆的毛球 发表于 2022-4-1 22:17
请你仔细看完全部内容再出来说话。里面有个细节是:救护车原本就是去救死者领居家的一个急症患者,他们需 ...

恰恰相反,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规章制度
作者: ericego    时间: 2022-4-1 21:46:56

Clark1129 发表于 2022-4-1 22:34
这就是个特别尴尬的现象:

明明是一个大错误的事情,拆分成各个环节,好像每个环节都没错,都是在“照章 ...

国内救护车的人员配置看起来是有问题的,这个副驾驶就是一个奇怪的存在。后面理论上还有一个医生和一个护士。这就是我说的资源错配,实际上一个成熟的急救系统,是不需要4个人一台救护车的,2个急救员基本上就是标配。急救员的工作给医生和护士有重叠,但专业性更强,他们的培训流程和资格认证是不应该跟医生护士用同一个系统的。这些跟车的医生护士更应该留在急救室里处理病例。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资源错配的问题,摸着石头摸了20年的一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作者: 雪2003    时间: 2022-4-1 21:53:54

呵呵 又是这些人和这个版主 还身在中国  终于找到点茅屎坑的东西  然后就又全盘否定中国的体制了
赶紧回来吧 别再中国 那地方独裁 太黑暗了
作者: 雪2003    时间: 2022-4-1 21:54:19

这个长篇大论哦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22-4-1 21:56:08

一股令人作呕的酸臭味,一股浓浓的文革风,自己继续造谣编假新闻就行了,别来别人的帖子里恶心人,我邀请你来了?
作者: 耍猴12    时间: 2022-4-1 22:02:15

雪2003 发表于 2022-4-1 22:53
呵呵 又是这些人和这个版主 还身在中国  终于找到点茅屎坑的东西  然后就又全盘否定中国的体制了
赶紧 ...


作者: 雪2003    时间: 2022-4-1 22:06:28

Clark1129 发表于 2022-4-1 22:56
一股令人作呕的酸臭味,一股浓浓的文革风,自己继续造谣编假新闻就行了,别来别人的帖子里恶心人,我邀请你 ...

你说到文革 现在西方才是标准的文革 一言堂 没有任何中国的正面肯定 全是负面的
作者: yimi329    时间: 2022-4-1 22:07:42

Clark1129 发表于 2022-4-1 22:35
恰恰相反,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规章制度

急救中间遇到另外一个求救案例而没有相应的指导准则,那么这个规章制度我认为确实有问题,至少要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评估这个新的急救,比如随车医生需要快速做出判断,车上病例耽误几分钟的影响有多大,以及极端情况下是否允许直接一同载上新的病人去医院(不能保证能百分百使用车上急救资源,因为要优先给现有急救病人)。

如果急救失败,如果任意一方有异议,则医生在当时做出的判断需要被同行评审,在没有明显的失误情况下不应该处罚当事人。
作者: yimi329    时间: 2022-4-1 22:09:04

雪2003 发表于 2022-4-1 23:06
你说到文革 现在西方才是标准的文革 一言堂 没有任何中国的正面肯定 全是负面的  ...

你不想想为什么没有中国的正面言论?

当然我没有检查你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作者: 雪2003    时间: 2022-4-1 22:11:41

yimi329 发表于 2022-4-1 23:09
你不想想为什么没有中国的正面言论?

当然我没有检查你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

因为中国做了西方不想让你做的事 因为中国不想只做衣服和鞋子 想做高端产品 动了这些洋大人的奶酪
作者: ericego    时间: 2022-4-1 22:12:05

yimi329 发表于 2022-4-1 23:07
急救中间遇到另外一个求救案例而没有相应的指导准则,那么这个规章制度我认为确实有问题,至少要规定在什 ...

一台救护车上不了2个病人的,没有那么大的空间。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22-4-1 22:12:22

雪2003 发表于 2022-4-1 23:06
你说到文革 现在西方才是标准的文革 一言堂 没有任何中国的正面肯定 全是负面的  ...

继续好好编你的假新闻造你的谣吧,都发了多少被人现场打脸的山寨新闻了,怎么?脸皮越磨越厚越打越肿?我这个帖子是真心想和人讨论,你要不能好好说话,就麻烦你做到眼不见为净,既然互相看不顺眼,你癫癫进来为啥?不就是成心挑事吗呵呵,当然我无权赶你走,言论自由,有人有这种脸皮厚度我确实也没辙,最多当个自说自话的空气
作者: 雪2003    时间: 2022-4-1 22:15:47

Clark1129 发表于 2022-4-1 23:12
继续好好编你的假新闻造你的谣吧,都发了多少被人现场打脸的山寨新闻了,怎么?脸皮越磨越厚越打越肿?我 ...

嗯 我的是假新闻 对 你说的都对 其实西方很需要你这些言论 可以麻痹这些洋大人 也是好事 可以让中国继续快速发展

作者: 耍猴12    时间: 2022-4-1 22:18:51

雪2003 发表于 2022-4-1 23:06
你说到文革 现在西方才是标准的文革 一言堂 没有任何中国的正面肯定 全是负面的  ...

你懂什么 人家在讨论民主
作者: 耍猴12    时间: 2022-4-1 22:20:10

yimi329 发表于 2022-4-1 23:09
你不想想为什么没有中国的正面言论?

当然我没有检查你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

呵呵 有脑子都得知道 如果gcd很烂 很没用 把中国搞得又穷又落后 美国才不会天天盯着中国了。。。。
gcd执政一千年才好
作者: 耍猴12    时间: 2022-4-1 22:20:59

雪2003 发表于 2022-4-1 23:15
嗯 我的是假新闻 对 你说的都对 其实西方很需要你这些言论 可以麻痹这些洋大人 也是好事 可以让中国继续 ...

干嘛告诉他们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22-4-1 22:22:45

雪2003 发表于 2022-4-1 23:15
嗯 我的是假新闻 对 你说的都对 其实西方很需要你这些言论 可以麻痹这些洋大人 也是好事 可以让中国继续 ...

得得得,你这种人就别天天唱什么爱国的高调,看得我一阵鸡皮疙瘩直想吐,有人说引进国内农民工,看给你吓的赶紧反对就怕这些低端人口拉低你老的光辉形象,说好的爱国爱人民呢,不过就是个为特权阶层站台吹水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农民工就不是中国人了?你素质很高吗,我看农民工素质都比你强,至少农民工纯朴不会自以为是去歧视比他们更弱势的群体,成天除了造谣胡扯编新闻四处反美,还会点啥?偶尔也希望你能说出点干货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22-4-1 22:24:23

yimi329 发表于 2022-4-1 23:07
急救中间遇到另外一个求救案例而没有相应的指导准则,那么这个规章制度我认为确实有问题,至少要规定在什 ...

想好好说话,愣是被俩人进来瞎搅和,真是恶心
作者: yimi329    时间: 2022-4-1 22:25:37

ericego 发表于 2022-4-1 23:12
一台救护车上不了2个病人的,没有那么大的空间。

真装不了那就只能放弃了,这个就由制度问题变成装备问题了。
作者: ericego    时间: 2022-4-1 22:32:18

yimi329 发表于 2022-4-1 23:25
真装不了那就只能放弃了,这个就由制度问题变成装备问题了。

但是全世界都没有可以装2个病人的救护车。邪恶的西方正常配置就是2个急救员,任务就是紧急处置,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医院急救室。没有专门的司机,专门的抬担架,专门的护士和专门的医生。

不过国内还有很多没有电梯的大楼,可能还是需要抬担架的人手,但是如果这些人也有救护员的资格,在紧急情况下就派上用场了。

抬担架这种事情,在国内,其实真的要临时找帮手,是不难的,街坊街里的,很少会不愿意帮这个忙的
作者: yimi329    时间: 2022-4-1 22:32:41

Clark1129 发表于 2022-4-1 23:24
想好好说话,愣是被俩人进来瞎搅和,真是恶心

是啊,任何问题只要能正经地讨论,哪怕意见不一致,也无妨。我提出的观点如果有人指正,我也欣然接受。我就是个普通人,必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有人帮我分析,帮我扩展思维,免费上课,那是好事儿啊。
作者: 汤姆猫杰瑞鼠    时间: 2022-4-1 22:34:49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不是那个不同意换人的医生,而是第二辆姗姗来迟的救护车,而且这个医生虽然是遵守规则,但明显也缺乏身为医生的职业素养,我只要不违规,你死了也没我的责任,但是可惜,最后还是上了热搜被停职,搞不好被社死
作者: yimi329    时间: 2022-4-1 22:35:59

ericego 发表于 2022-4-1 23:32
但是全世界都没有可以装2个病人的救护车。邪恶的西方正常配置就是2个急救员,任务就是紧急处置,以最快的 ...

哎,国内不给你快速送到急救车自家医院就已经不错了。急救车直接抢病人,只送自己医院的例子也不是没有(多不多不确定)。
作者: ericego    时间: 2022-4-1 22:37:30

汤姆猫杰瑞鼠 发表于 2022-4-1 23:34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不是那个不同意换人的医生,而是第二辆姗姗来迟的救护车,而且这个医生虽然是遵守规则,但 ...

副驾驶那个是医生?那后面车厢里的孕妇谁负责监测从现场到医院这段时间的维生指数和紧急状况?
作者: 汤姆猫杰瑞鼠    时间: 2022-4-1 22:37:40

Clark1129 发表于 2022-4-1 23:24
想好好说话,愣是被俩人进来瞎搅和,真是恶心

哈哈,版主别动气,您刚刚还劝我不要搭理一些人,怎么自己也上火了,坛子里确实有几个人天天说没人性的话,看着也确实生气,我不想诅咒人,但我真的好奇当他们的亲人成为抗疫中那个被牺牲的个体时,他们那副山呼万岁感恩戴德大义灭亲同时怒斥美国的英伟形象,当然只是戏言,愿所有人幸福健康
作者: 汤姆猫杰瑞鼠    时间: 2022-4-1 22:39:39

yimi329 发表于 2022-4-1 23:09
你不想想为什么没有中国的正面言论?

当然我没有检查你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

那位网友,怎么看怎么像统战部的,话风太单一太规律,而且天天翻过来掉过去全是同样的话
作者: 汤姆猫杰瑞鼠    时间: 2022-4-1 22:40:52

ericego 发表于 2022-4-1 23:37
副驾驶那个是医生?那后面车厢里的孕妇谁负责监测从现场到医院这段时间的维生指数和紧急状况? ...

确实是个死结,我同意您的人员配置问题
作者: yimi329    时间: 2022-4-1 22:42:56

汤姆猫杰瑞鼠 发表于 2022-4-1 23:34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不是那个不同意换人的医生,而是第二辆姗姗来迟的救护车,而且这个医生虽然是遵守规则,但 ...

如果自己是那个医生,我也不敢说我就会救另外一个:因为万一车上的出问题了我肯定要倒霉,再加上如果制度只允许我救助当前这个病人,我确实没有勇气去救另外一个。

所以还是那个:救与不救,我都受罚。那就是制度问题,最起码制度不应该把这个责任推卸到医生一人身上。就像领导人,封城影响经济是我的错,不封防不住传染也是我的错,都追究我责任那我没办法干了。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22-4-1 22:46:49

本帖最后由 Clark1129 于 2022-4-1 23:48 编辑
yimi329 发表于 2022-4-1 23:32
是啊,任何问题只要能正经地讨论,哪怕意见不一致,也无妨。我提出的观点如果有人指正,我也欣然接受。我 ...

就是,你看看那人进来后那副阴阳怪气的酸臭味,自己发那么多被打脸的假新闻,连mrna的概念都一脑袋浆糊,天天乌拉哇啦爱国爱人民自己带头歧视农民工,我要是这种人我早就羞臊的没脸没皮找个地洞钻进去不再丢人现眼了,我是没脸还继续去别人的帖子阴阳怪气大放厥词
作者: ericego    时间: 2022-4-1 22:47:17

yimi329 发表于 2022-4-1 23:42
如果自己是那个医生,我也不敢说我就会救另外一个:因为万一车上的出问题了我肯定要倒霉,再加上如果制度 ...

如果一台救护车有2个医生,那留一个在现场救哮喘病的那个才是合理的做法。如果只有一个医生,他坐在副驾驶是怎么回事?后面孕妇在途中有什么状况的话,要先找地方停车,再跑到后面去?急救不一定能救回来,但这么面无表情的做法,在哪里可以被接受?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22-4-1 22:47:44

汤姆猫杰瑞鼠 发表于 2022-4-1 23:37
哈哈,版主别动气,您刚刚还劝我不要搭理一些人,怎么自己也上火了,坛子里确实有几个人天天说没人性的话 ...

嗯嗯,我的,一瞬间确实有点上头,一不小心连我也酸臭了
作者: yakitori    时间: 2022-4-1 22:54:48

等202下来了,我母亲和邻居们看到202夫妻俩还可以自主走路,情况看上去没有那么严重。也马上问能不能让我们先用救护车?我们也叫了救护车,在路上了,我父亲已经不行了!202邻居听后表示理解和同意!但是救援人员表示,不能更改病人。我们和第一辆救援人员协商了半天还是不同意,他们催促202邻居快点上车走,并且依旧不肯借AED。最后202无奈坐上车要离开了。


仔细看了一边,具体怎么回事也不清楚。

这车是202叫的,202不是很严重,同意等哮喘老人叫的下一辆车,而视频车上的医生不同意。才有了视频那一段。

这真的不能变通吗?先救严重有生命危险的,不应该是急救医生基本的救助原则吗?结果无法预料,可这紧急状况的抉择是正确的吧?



作者: yimi329    时间: 2022-4-1 22:56:54

ericego 发表于 2022-4-1 23:47
如果一台救护车有2个医生,那留一个在现场救哮喘病的那个才是合理的做法。如果只有一个医生,他坐在副驾 ...

我没仔细看,真是有两个医生啊?那确实,还是制度问题:制度为什么要规定两个医生呢。

还有人家第一个病人同意先接走老人,急救车竟然不同意。我觉得这个有点儿说不过去了,当事人如果确实同意了,那就是这个延迟的风险已经由病人自己承担了,如果制度没有禁止这种情况,那么确实也是可以先拉走老人的。
作者: yimi329    时间: 2022-4-1 22:59:37

yakitori 发表于 2022-4-1 23:54
等202下来了,我母亲和邻居们看到202夫妻俩还可以自主走路,情况看上去没有那么严重。也马上问能不能让我们 ...

我看了这个后认为实际上孕妇那边同意后已经自担延迟的风险了,医生除了“口说无凭”外理论上没有风险了。当然“口说无凭”这个在国内也挺不好说的,谁也保不齐到时候孕妇那边有状况了反咬一口。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22-4-1 23:00:10

yimi329 发表于 2022-4-1 23:56
我没仔细看,真是有两个医生啊?那确实,还是制度问题:制度为什么要规定两个医生呢。

还有人家第一个病 ...

好像不是,就算另一个当事人同意,问责还是要看系统
作者: yimi329    时间: 2022-4-1 23:03:21

Clark1129 发表于 2022-4-2 00:00
好像不是,就算另一个当事人同意,问责还是要看系统

这事儿有这么复杂?我感觉当事人都同意的事情,应该可以执行的。除非医生认为当事人意识不清楚不足以做出理性的判断。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22-4-1 23:04:33

yimi329 发表于 2022-4-2 00:03
这事儿有这么复杂?我感觉当事人都同意的事情,应该可以执行的。除非医生认为当事人意识不清楚不足以做出 ...

原帖下面有网友的评论也很现实,万一那个感觉不严重的病人突然恶化出事了,责任算谁的,恐怕还是那个医生的
作者: yimi329    时间: 2022-4-1 23:09:40

Clark1129 发表于 2022-4-2 00:04
原帖下面有网友的评论也很现实,万一那个感觉不严重的病人突然恶化出事了,责任算谁的,恐怕还是那个医生 ...

好吧,我考虑不周了。这时候如果制度规定需要当事人签字,声明万一后面有意外责任自负,我估计孕妇就可能不签了。
作者: yakitori    时间: 2022-4-1 23:10:44

yimi329 发表于 2022-4-1 22:59
我看了这个后认为实际上孕妇那边同意后已经自担延迟的风险了,医生除了“口说无凭”外理论上没有风险了。 ...

在新西兰住时间长了,思想会和中国脱节。我们认为对的应该做的事,在国内会复杂很多,不能用咱们的常理推算。
新西兰救护车上的急救人员会以救人为首任,而国内是保住饭碗别违规。
作者: yimi329    时间: 2022-4-1 23:12:27

yakitori 发表于 2022-4-2 00:10
在新西兰住时间长了,思想会和中国脱节。我们认为对的应该做的事,在国内会复杂很多,不能用咱们的常理推 ...

还有一个和稀泥,甭管医生有没有违规或责任,为了平民愤,需要停职。
作者: chorasmian    时间: 2022-4-1 23:12:31

国内的院前急救系统设计有缺陷,救护车之间根本没有资源调配互相支援。最大问题是发生事件之后的处理只是把那个医生扔出去做替罪羊维稳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家属要求借AED全属多余兼添乱,AED对重症哮喘完全一点用都没有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22-4-1 23:14:00

yimi329 发表于 2022-4-2 00:09
好吧,我考虑不周了。这时候如果制度规定需要当事人签字,声明万一后面有意外责任自负,我估计孕妇就可能 ...

所以我觉得,医生处理没有问题,态度看着有点漠然,这个制度环节才是问题多多,至少得有个程度的放权,另外就是紧急医疗资源的配给问题,救护车一个半小时才来,是个大问题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22-4-1 23:14:35

chorasmian 发表于 2022-4-2 00:12
国内的院前急救系统设计有缺陷,救护车之间根本没有资源调配互相支援。最大问题是发生事件之后的处理只是把 ...

同意这个
作者: yimi329    时间: 2022-4-1 23:19:25

chorasmian 发表于 2022-4-2 00:12
国内的院前急救系统设计有缺陷,救护车之间根本没有资源调配互相支援。最大问题是发生事件之后的处理只是把 ...

说得有道理。真正负责还是应该吸取教训修正系统。
作者: chorasmian    时间: 2022-4-1 23:26:53

本帖最后由 chorasmian 于 2022-4-2 00:28 编辑
yakitori 发表于 2022-4-2 00:10
在新西兰住时间长了,思想会和中国脱节。我们认为对的应该做的事,在国内会复杂很多,不能用咱们的常理推 ...

新西兰救护车上的急救人员会以救人为首任,而国内是保住饭碗别违规。
------------

不能这么说,救人为首任跟保住饭碗是互不冲突的。假如这件事发生在新西兰,一辆救护车在接送病人的时候见到另外有一个急救病人,他们会继续照顾自己原先的病人,并不会停下来照顾两个病人,而是用电台通报总部调度,会把距离最近的一辆救护车divert过来。
作者: Ramzan Kadyrov    时间: 2022-4-1 23:31:30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goalcpu    时间: 2022-4-1 23:55:44

Clark1129 发表于 2022-4-1 22:35
恰恰相反,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规章制度

他说的也没错,谁能确保那个病患路上不用AED,万一出事了家属还会找随车医生。反正遇这事儿的不是自己,怎么站道德立场都对。可目前没有法律还未出台相关条例,选择明哲保身没有什么不对的。
刚你说的制度问题,但凡人修订的就会有漏洞,所以才只能像软件一样不停的有补丁升级之类的。希望能加速修改相关条例吧
作者: Yalisu    时间: 2022-4-2 00:05:14

凡事不能以一概全。
作者: 绝版阿甘    时间: 2022-4-2 00:32:05

救护车的车载AED是专业设备,不是公共场所那种简易型的,要急救医生操作,一般医生都不会用,用错还会有反效果,怎么借? 急救本来就是要严格操作规范,哪儿能随意换人拆装备,当出租车吗?就算在新西兰,你拦个正在出勤的救护车试试?
要怪就怪第二辆救护车来得太晚,要怪小区物业没有配备简易AED,怎么就逮了个路过的撒气。
作者: yimi329    时间: 2022-4-2 09:26:35

本帖最后由 yimi329 于 2022-4-2 10:27 编辑
Ramzan Kadyrov 发表于 2022-4-2 00:31
一群键盘侠,虚拟制度制定者,还有煞笔反共份子。

咱能就事论事不?

讨论是有意义的,之前你认为的观点,可能经过讨论后发现有疏忽,然后进一步了解了这个行业。同时也为你以后判断其他事物提供了经验。

参考此帖子里某些人的节奏就是:长了脑子。

作者: 耍猴12    时间: 2022-4-2 10:41:26

你跟他讲道理 他跟你讲科学 你跟他讲科学 他跟你讲道理
没办法 一般学历和层次比较低的人就这德行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22-4-2 12:15:27

yimi329 发表于 2022-4-2 10:26
讨论是有意义的,之前你认为的观点,可能经过讨论后发现有疏忽,然后进一步了解了这个行业。同时也为你以 ...

手机未绑定用户,一共两个帖子,通稿氏废话内容,你还回他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22-4-2 12:16:48

goalcpu 发表于 2022-4-2 00:55
他说的也没错,谁能确保那个病患路上不用AED,万一出事了家属还会找随车医生。反正遇这事儿的不是自己, ...

你楼上那位网友说的在点,就是具体的救护车调度制度,以及小区内是否常备急救资源
作者: 耍猴12    时间: 2022-4-2 12:33:04

以事论事 不同意见可以反驳 但是和你不同意见就说人家没脑子 是分红。。。。
作者: yimi329    时间: 2022-4-2 13:13:05

Clark1129 发表于 2022-4-2 13:15
手机未绑定用户,一共两个帖子,通稿氏废话内容,你还回他

精力有限来不及鉴别各色人等。

哎我也是闲的,来论坛就是换一下思维结果也不得轻松啊。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22-4-2 13:27:55

yimi329 发表于 2022-4-2 14:13
精力有限来不及鉴别各色人等。

哎我也是闲的,来论坛就是换一下思维结果也不得轻松啊。 ...

本来就是,这个帖子本来好好的,挡不住几个搅屎棍贱兮兮的不请自来还愤愤不平阴阳怪气,我现在一般懒得搭理他们,憋着劲想和人对喷对骂的,无视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蔑视,毕竟言论自由不能随便封人嘴,人家脸皮厚,我们就要学会眼不见为净
作者: 耍猴12    时间: 2022-4-2 13:32:48

某些人睁眼说瞎话 黑的非要说成白的 白的非要说成黑的 实在是做人没底线
作者: 耍猴12    时间: 2022-4-2 13:35:16

也不知道谁愿意搭理谁
作者: 耍猴12    时间: 2022-4-2 13:36:09

一个打工的也不知道精力都放哪里了 哈哈 肾亏得吃汇仁肾宝
作者: 汤姆猫杰瑞鼠    时间: 2022-4-2 19:31:41

yimi329 发表于 2022-4-1 23:42
如果自己是那个医生,我也不敢说我就会救另外一个:因为万一车上的出问题了我肯定要倒霉,再加上如果制度 ...

对,这套制度体系本来就漏洞很多,所以人们不应该过多的苛责当事医生(虽然他已经很惨了)而是应该反思,在中国的社会当下,如何更恰当的调配资源,有更多的紧急预案准备
作者: 偶凸你凹    时间: 2022-4-2 19:36:44

这家人太太怂。。直接拿刀砍死。。坐在旁边的。。你看司机还送不送
作者: keepower    时间: 2022-4-2 20:26:15

这是个医疗资源透不足的例子。说一千,道一万,第二台救护车按时赶来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了。

St John这几天一直在呼吁民众不要什么事都111叫白车,因为救护车系统现在压力很大。几周前卫生部也宣布把非紧急治疗都停止,给新冠治疗让路。但这是在NZ已经"躺平"的情况下才发生的情况。




作者: 白云之下    时间: 2022-4-2 20:47:25

Clark1129 发表于 2022-4-2 13:27
本来就是,这个帖子本来好好的,挡不住几个搅屎棍贱兮兮的不请自来还愤愤不平阴阳怪气,我现在一般懒得搭 ...

“无视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蔑视”!









作者: 白云之下    时间: 2022-4-2 20:50:04

yimi329 发表于 2022-4-1 22:32
是啊,任何问题只要能正经地讨论,哪怕意见不一致,也无妨。我提出的观点如果有人指正,我也欣然接受。我 ...

+10086


                 

作者: moonIlight2013    时间: 2022-4-3 05:35:23

Clark1129 发表于 2022-4-1 19:54
https://haokan.baidu.com/v?pd=wi ... 8418168590059449666

另一篇评论

这人哮喘是新冠引发的?还是老哮喘患者?如果是老患者,哮喘病人不是都有那种喷剂吗?这个跟什么速效救心丸一样应该随身携带,就算不封城,临时找救护车也不是一定可以。救命药还是要多备一点。
作者: yimi329    时间: 2022-4-3 10:49:09

keepower 发表于 2022-4-2 20:26
这是个医疗资源透不足的例子。说一千,道一万,第二台救护车按时赶来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了。

St John这几 ...

这么一对比,那确实是制度有严重问题啊。你看上海那边不管重不重症,只要阳性都强制收治,这一刀切地是相当狠。上海人口是我们五倍多,医疗资源比我们也强很多吧,检测做得比我们到位吧,民众比我们更配合吧,日增是我们的几分之一医疗资源就要拒接病人了,这确实比较打脸。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22-4-3 11:51:05

moonIlight2013 发表于 2022-4-3 05:35
这人哮喘是新冠引发的?还是老哮喘患者?如果是老患者,哮喘病人不是都有那种喷剂吗?这个跟什么速效救心 ...

这个明显是重症,常规药物没用了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22-4-3 11:51:49

keepower 发表于 2022-4-2 20:26
这是个医疗资源透不足的例子。说一千,道一万,第二台救护车按时赶来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了。

St John这几 ...

第二台救护车没有及时到,可能最后还是牵扯到消毒问题
作者: keepower    时间: 2022-4-3 12:08:41

Clark1129 发表于 2022-4-3 11:51
第二台救护车没有及时到,可能最后还是牵扯到消毒问题

那就不清楚了。

英国2020最差的时候,救护车排队在医院门口等。因为急诊室病例太多处理不过来,急救员只好把病患留在车里简单处理延续生命。也很惨。

这是为啥NZ从2021年开始一个劲鼓励疫苗接种,就是想尽可能在上游避免医疗资源挤兑。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22-4-3 12:14:08

keepower 发表于 2022-4-3 12:08
那就不清楚了。

英国2020最差的时候,救护车排队在医院门口等。因为急诊室病例太多处理不过来,急救员只 ...

错别字,是调度,不是消毒
作者: moonIlight2013    时间: 2022-4-3 12:29:24

Clark1129 发表于 2022-4-3 11:51
这个明显是重症,常规药物没用了

哦,不过我估计上海至少要封城一个月,原计划封七天肯定不行。

现在每日几千无症状,其实就是新冠阳性,这要降下来好几周。
作者: 康夫12    时间: 2022-4-3 13:30: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unzcy    时间: 2022-4-3 17:57:26

本帖最后由 yunzcy 于 2022-5-14 09:11 编辑

噢着哪里说啥啊
作者: 康夫12    时间: 2022-4-3 19:09: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orasmian    时间: 2022-4-3 23:29:22

yunzcy 发表于 2022-4-3 17:57
没有了怜悯心,同理心和同情心,人如行尸走肉,进而沦为规则的奴隶。
人都不是机器,用规则来搪塞人类的怜 ...

我们应该改变那个制造机器的规定,而不是谴责那个所谓杀人机器
作者: nanaBB    时间: 2022-4-4 07:39:32

本帖最后由 nanaBB 于 2022-4-4 12:22 编辑
yimi329 发表于 2022-4-3 10:49
这么一对比,那确实是制度有严重问题啊。你看上海那边不管重不重症,只要阳性都强制收治,这一刀切地是相 ...

有没有症状,症状不管轻重都接受,再多的医疗资源也不够用啊,制度和程序的确有问题。
毕竟除了新冠以外,还有很多非新冠病人需要治疗。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22-4-4 11:46:49

nanaBB 发表于 2022-4-4 07:39
有没有症状,症状不管轻重都接受,再多的医疗资源也不够用啊,制度和程序的确有问题。
毕竟除了新冠以后 ...

老朋友,我记得你家好像是上海的,不知道有没有记错
作者: nanaBB    时间: 2022-4-4 12:20:32

Clark1129 发表于 2022-4-4 11:46
老朋友,我记得你家好像是上海的,不知道有没有记错

记错了,四川的。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