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为啥新西兰就没美国这种能把屋顶充分利用起来的房子? [打印本页]

作者: aragornknt    时间: 2021-11-25 20:08:01     标题: 为啥新西兰就没美国这种能把屋顶充分利用起来的房子?

为啥新西兰基本看不见美国这种把屋顶圈起来的房子?屋顶起码也有100-200平吧,都建斜着的屋顶不是浪费吗?四面用墙围起来,开个可以上屋顶的洞,再搬几个沙滩椅和烧烤架上去,爽歪歪。
别跟我说下午,洛杉矶雨水也不少。

[attach]2552760[/attach]


补充内容 (2021-11-25 20:08):
别跟我说下雨哈,洛杉矶雨水也不少的。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11-25 20:11: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366232446    时间: 2021-11-25 20:12:17

新西兰有啊,结果不是变成漏水房了么
作者: 巴依老爷    时间: 2021-11-25 20:24:56

新西兰是海洋季风气候
潮湿多雨
最要命是建筑施工技术,和建筑流程属于全球第3或第4序列,没事就漏水,所以根本不敢做平层屋顶

新西兰也有平层屋顶,但都是按商业标准施工建造的房屋,成本比住宅标准要高的多,你去富人区看看有人盖这种平层屋顶的房子,就是不计成本的盖不会有问题的
但你要让普通老百姓住的起80万150万的平层屋顶房子,就可以洗洗睡了

作者: salesonline    时间: 2021-11-25 20:44:49

楼主的想法不错,盖一个楼顶带泳池的            
作者: 119900    时间: 2021-11-25 20:45:55

容易漏。。。
作者: Bob Wang    时间: 2021-11-25 20:50:25

这活要是能接下来,那得用多少袋水泥啊!
作者: 剑客浪心    时间: 2021-11-25 20:50:48

1. CHINESE SOUNDING NAME不维护房子
2. 这种顶,每年都要检查,每五年要重新弄防水。容易漏
3. 老外不喜欢被偷窥
4. 如果暴雨时候,DOWNPIPE堵了,你就等着在顶楼游泳吧

作者: talkaboutvision    时间: 2021-11-25 20:52:01

洛杉矶平均降水量大概是奥克兰的1/3不到

还是有差距的
作者: 笑看人生 ^O^    时间: 2021-11-25 21:12:56

这里的建筑水平
还未达到这水平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11-25 21:27:52

超实用,搭几个帐篷又能出租了,还不限煮食
作者: Fishing-man    时间: 2021-11-25 22:07:06

新西兰的建筑标准比美国落后30年都不止,看看洛杉矶开发规划的新区,那叫一个大气 宽阔的马路 漂亮的建筑相互融合 还有绿化 社区会所 泳池等设施 绝壁是高大上。看看奥克兰Flatbush pinehill long bay  hobsonvill 那叫啥玩意啊 马路细的像蛔虫,房子千篇一律廉价感十足。
作者: anzbank    时间: 2021-11-25 22:24:00

kiwi的工艺这么搞100%漏水呀!!!国会大厦都是漏水房
作者: judo    时间: 2021-11-25 22:49:36

这不是中国农村楼吗? 买水泥,砖然后一大家人加几个村民就自己建好了,都没见多少漏水的。

这边有工程设计,还有监工,也有政府质量检查,最后还是漏水。
作者: Fishing-man    时间: 2021-11-25 23:07:38

judo 发表于 2021-11-25 22:49
这不是中国农村楼吗? 买水泥,砖然后一大家人加几个村民就自己建好了,都没见多少漏水的。

这边有工程设计 ...

国内高层建筑顶层平顶设计照样漏水,至于农村 很少有农民会把自家屋顶漏水的事发网上啊。
作者: 房奴甲    时间: 2021-11-25 23:21:30

Fishing-man 发表于 2021-11-25 23:07
国内高层建筑顶层平顶设计照样漏水,至于农村 很少有农民会把自家屋顶漏水的事发网上啊。 ...

漏的,国内我们家原来有一个就漏过两次。后来不漏了,因为补漏的技术和材料进步很快,现在维修的材料很便宜又寿命长。这边不行,好像不知道世界上有防水材料一样。防水涂料贵得不像话。不知道在保护谁。
作者: Fishing-man    时间: 2021-11-26 00:24:04

房奴甲 发表于 2021-11-25 23:21
漏的,国内我们家原来有一个就漏过两次。后来不漏了,因为补漏的技术和材料进步很快,现在维修的材料很便 ...

北京相对于奥克兰干燥多啦,奥克兰除了短暂的夏季干燥之外 雨水冲刷厉害 还有海洋上空的咸湿水汽腐蚀材料加强烈紫外线,再好的材料也顶不住这么恶劣的环境。
作者: 四文鱼哥    时间: 2021-11-26 09:21:32

新加坡别墅式复式公寓。。羡慕
作者: 狂奔的蜗牛!!!    时间: 2021-11-26 09:30:30

我看也有很多尖顶的,不都是平顶。
作者: charlesrao    时间: 2021-11-26 09:33:24

洛杉矶的雨量能和奥克兰比吗? 楼主去过洛杉矶吗? 那是有名的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300多,奥克兰有600-700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11-26 10:01:49

匿名者 发表于 2021-11-25 21:27
超实用,搭几个帐篷又能出租了,还不限煮食

经典友善房东

作者: carrier29    时间: 2021-11-26 10:28:52

就你这图里旁边的房子也是斜式屋顶啊
作者: 如玉    时间: 2021-11-26 21:31:35

因为新西兰地皮多。哈哈。不差那点地皮。扒那么高干嘛呢
作者: 如玉    时间: 2021-11-26 21:33:06

Fishing-man 发表于 2021-11-25 22:07
新西兰的建筑标准比美国落后30年都不止,看看洛杉矶开发规划的新区,那叫一个大气 宽阔的马路 漂亮的建筑相 ...

flatbush的房子快赶上新农村了
作者: shaodaozi    时间: 2021-11-26 21:34:51

新西兰都是二把刀盖房,council里都是印度村里考关系进去的人,别说平顶了,斜顶都能给你整漏水
作者: 剑客浪心    时间: 2021-11-26 21:38:28

council 里面审核图的,有的连BUILDING CODE还没搞清楚,你说你还搞平顶?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11-26 21:44: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ishing-man    时间: 2021-11-26 21:50:17

shaodaozi 发表于 2021-11-26 21:34
新西兰都是二把刀盖房,council里都是印度村里考关系进去的人,别说平顶了,斜顶都能给你整漏水 ...

二把刀 哈哈哈 连NZAT也是,一群中国人干苦力,一群印度人装模作样地审核签字,这个国家真是没救了,政府拼命维护房地产,盖一堆垃圾房子炒上天。
作者: shaodaozi    时间: 2021-11-26 22:03:19

匿名者 发表于 2021-11-26 21:44
嗯 呆久了就知道这边搞建筑的全是垃圾 从设计到审核到盖房的
Unitec野鸡都能当专家
想要好房子隔壁澳洲就一 ...

unitec建筑设计不专家不知道,车震方面绝对专家
作者: shaodaozi    时间: 2021-11-26 22:04:24

Fishing-man 发表于 2021-11-26 21:50
二把刀 哈哈哈 连NZAT也是,一群中国人干苦力,一群印度人装模作样地审核签字,这个国家真是没救了,政府 ...

还好我上个月高价出掉一套投资房,大把脑子不好使的接盘,现在财务自由了,等开放,跟着100w kiwi一起去澳洲
作者: 261874939    时间: 2021-11-26 22:35:39

就凭新西兰的建筑团队能力不行。。。。。

新西兰的房子就是木头搭起来 而已。。没有什么真正的地基。。。

作者: Fishing-man    时间: 2021-11-26 23:37:56

261874939 发表于 2021-11-26 22:35
就凭新西兰的建筑团队能力不行。。。。。

新西兰的房子就是木头搭起来 而已。。没有什么真正的地基。。。

澳洲加拿大美国的民房也是木头框架,输在建筑标准比人家落后几十年,还有从业者的专业能力和东南亚国家差不多,华人盖房的都是二把刀 什么厨子导游剃毛的都成了专业人士,大把大把国内的三教九流来这里混一年野鸡学校开始设计房子,政府审核规划的人来自咖喱国农村泥腿子 也是一堆造假买身份的混进来变成了主管机关人员。艾玛 要多low就多low, 不用十年就是大号斐济。开发的新区简直就是中国农村,现在又开始折腾老城区,原来好好的社区搞得面目全非。
作者: shaodaozi    时间: 2021-11-26 23:51:29

Fishing-man 发表于 2021-11-26 23:37
澳洲加拿大美国的民房也是木头框架,输在建筑标准比人家落后几十年,还有从业者的专业能力和东南亚国家差 ...

没事,大把大把大赦侠接盘,反正挨踢萝拉艹烂了,就去澳洲没有毛病,使劲折腾
作者: 我要办PR    时间: 2021-11-27 00:04:05

Fishing-man 发表于 2021-11-25 22:07
新西兰的建筑标准比美国落后30年都不止,看看洛杉矶开发规划的新区,那叫一个大气 宽阔的马路 漂亮的建筑相 ...

flat bush这边的马路还叫细?你有空看看西区那边的 动不动就来个bumper 有空去惠灵顿看看那些路 那种路才是真正考车技的
作者: 261874939    时间: 2021-11-27 00:04:17

Fishing-man 发表于 2021-11-26 23:37
澳洲加拿大美国的民房也是木头框架,输在建筑标准比人家落后几十年,还有从业者的专业能力和东南亚国家差 ...

确实是那么个回事,啊哈哈哈。

落后几十年,物价人工房价却领先全球。。你说扭曲不扭曲。哈哈

工地老是能遇到厨子和it拿到pr来转行的,就是乱套呗

作者: 261874939    时间: 2021-11-27 00:07:13

我要办PR 发表于 2021-11-27 00:04
flat bush这边的马路还叫细?你有空看看西区那边的 动不动就来个bumper 有空去惠灵顿看看那些路 那种路才 ...

不好意思,我们奥克兰人最窄的路就是南区的flat bush了。。。
作者: 我要办PR    时间: 2021-11-27 00:07:21

Fishing-man 发表于 2021-11-25 23:07
国内高层建筑顶层平顶设计照样漏水,至于农村 很少有农民会把自家屋顶漏水的事发网上啊。 ...

我看真是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我国内家里的房子就是顶层 以前有过小小的渗漏 不过后面弄好了 真心的2021年了 给平顶的房子防水的这事情没那么难  

补充内容 (2021-11-27 00:07):
我所知道的沥青就可以很好的防水 现在出了各种更多的防水技术我就不懂了
作者: Fishing-man    时间: 2021-11-27 00:09:42

我要办PR 发表于 2021-11-27 00:04
flat bush这边的马路还叫细?你有空看看西区那边的 动不动就来个bumper 有空去惠灵顿看看那些路 那种路才 ...

Flatbush去过一次 印象中马路都是单行道 房子拥挤的机会盖到马路上去了,房子的造型简直就是一个个集装箱。花园草坪那是不存在的。人少地多的国家却要朝密集化香港新加坡那样发展 不是傻就是坏。
作者: 我要办PR    时间: 2021-11-27 00:17:23

楼上很多把LA雨量和AKL比然后扯漏水 我是服了这样的逻辑 中国南方那么多雨量 按这逻辑这些地区都别弄平顶算了!然后说到什么成本的 奥克兰的房价比肩中国一线城市了 这还有什么成本说的?

其实根源就是管理混乱松散 没高标准所以没高质量的产品 和国内以前的国企大锅饭总是亏钱 做出的东西还垃圾是一回事  
作者: 261874939    时间: 2021-11-27 00:25:30

我要办PR 发表于 2021-11-27 00:17
楼上很多把LA雨量和AKL比然后扯漏水 我是服了这样的逻辑 中国南方那么多雨量 按这逻辑这些地区都别弄平顶算 ...

懂王你pass了,请去康嫂报道领取PR一张。
作者: 我要办PR    时间: 2021-11-27 00:30:33

Fishing-man 发表于 2021-11-27 00:09
Flatbush去过一次 印象中马路都是单行道 房子拥挤的机会盖到马路上去了,房子的造型简直就是一个个集装箱 ...

有些小路是单行道 会车要互相让 akl不算人少哦 我倒觉得地少是真的  密集住宅是趋势 是任何一个地方经济发展人口到一定程度,城市化的必然
作者: 我要办PR    时间: 2021-11-27 00:33:30

261874939 发表于 2021-11-27 00:04
确实是那么个回事,啊哈哈哈。

落后几十年,物价人工房价却领先全球。。你说扭曲不扭曲。哈哈

你还别说 大工真的很赚钱 我认识有的移民二代都来做这个
作者: vickiliu1974    时间: 2021-11-27 06:41:38

我要办PR 发表于 2021-11-27 00:17
楼上很多把LA雨量和AKL比然后扯漏水 我是服了这样的逻辑 中国南方那么多雨量 按这逻辑这些地区都别弄平顶算 ...

中国特别是南方城市的那些70-80年代建的平顶单元楼2000年起开始大搞过平改坡/平改斜工程。就是因为尼这些平顶楼漏水问题根本解决不了,而且不防热。只不过但是大搞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投资巨大,无利可图牵扯到安全隐患而且需要政府带头就没有那么吸人眼球了。
作者: 房奴甲    时间: 2021-11-27 09:37:50

也不能直接比较降水量。屋顶漏水这个事情主要跟短时间暴雨有关,比如郑州这种。北京也是经常下大暴雨的,北京的雨天非常少,沙漠性气候嘛,一旦下雨那是不得了,我小时候就知道夏天下雨以后要趟水的。一年到头细雨霏霏的中国南方反而很少需要趟水的。奥克兰是海洋城市,也是会短时间下大雨的。这边我有过一个平顶而且开天窗的老房子,不漏,但是是铁皮顶。我感觉你要是想要屋顶空间可以自己弄一个房子啊,预备好中国那些防漏维修材料,漏了就自己修一下,估计问题不大。屋顶用预制板好了。我觉得这真不是什么大事,各种漏水里,屋顶漏水是最不要紧的了。

Flat bush那些房子还不光是路窄得没法会车,主要是院子小到了,车库前面的车道上停不了车的程度,车库门离马路三四米远,这个样子的密集程度跟伦敦市中心区差不多,居民下班回家得转悠着先找车位,然后一楼朝街这一面完全没有隐私。
作者: 陌生的香港人    时间: 2021-11-27 10:52:15

Fishing-man 发表于 2021-11-27 00:09
Flatbush去过一次 印象中马路都是单行道 房子拥挤的机会盖到马路上去了,房子的造型简直就是一个个集装箱 ...

弄得這些住宅小區那麼窄都是council 故意的  就是讓你們非減速不可  這是住宅區啊 所以他們覺得行人安全是優先的 弄窄馬路這個策略叫road diet 就是要強制駕車者減慢

還有搞到很難停車也是逼大家盡量不要買車坐公交 甚至walking and cycling 的陰招 不要和我說他們沒有公交啊這些 反正就是council /AT 都喜歡的做法 也是西方城市越來越多採用的標準了  
作者: 陌生的香港人    时间: 2021-11-27 10:54:08

我有點懷疑為什麼這個帖子竟然容許放在FML? 之前好像任何有關房子甚至是那個建3層新政的二話不說就給封了 說應該發到房產版呢......
作者: 陌生的香港人    时间: 2021-11-27 11:06:13

其實何須用美國做例子  這不過就是在屋頂弄個天台吧  國內(甚至香港新界那些村屋)不也都這樣嗎?當然人家都是水泥的 這裡則是木屋 ....
作者: 261874939    时间: 2021-11-27 11:15:26

陌生的香港人 发表于 2021-11-27 11:06
其實何須用美國做例子  這不過就是在屋頂弄個天台吧  國內(甚至香港新界那些村屋)不也都這樣嗎?當然人家 ...

什么时候新西兰建房可以用水泥啊。。哈哈,以后能三层如果是能拿水泥砌。。会很爽。。低维护,结实。。木房子实在是太潮湿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去维护。。
作者: Fishing-man    时间: 2021-11-27 11:16:44

261874939 发表于 2021-11-27 11:15
什么时候新西兰建房可以用水泥啊。。哈哈,以后能三层如果是能拿水泥砌。。会很爽。。低维护,结实。。木 ...

地震高发地 不适合水泥砖瓦类
作者: Bob Wang    时间: 2021-11-27 11:31:28

261874939 发表于 2021-11-27 11:15
什么时候新西兰建房可以用水泥啊。。哈哈,以后能三层如果是能拿水泥砌。。会很爽。。低维护,结实。。木 ...

真的有可能么?那我岂不是要发财了
作者: ZYC123    时间: 2021-11-27 11:47:59

匿名者 发表于 2021-11-25 20:11
对 这种房子超实用的,90年洛杉矶暴动时韩国人就是利用这种平房顶扫射反击黑鬼暴民


作者: moonIlight2013    时间: 2021-11-27 12:55:15

巴依老爷 发表于 2021-11-25 20:24
新西兰是海洋季风气候
潮湿多雨
最要命是建筑施工技术,和建筑流程属于全球第3或第4序列,没事就漏水,所以 ...

新西兰还是先学会怎么盖房子吧,新西兰很多房子放在美国就是铁皮屋,移动板房的标准,新西兰两年年前才要求做隔温保暖,人家美国一百年的建筑标准就有了,还有加装空调,取暖,美国房子这都是标配。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1-11-27 13:15:09

不是盖不了是没技术也不愿意引进新技术。新西兰的建筑市场都是被垄断的。外来的新公司和新技术都无法进入这个市场。垄断的结果就是过时的材料和技术来割一波又一波的韭菜。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1-11-27 13:18:19

Fishing-man 发表于 2021-11-25 22:07
新西兰的建筑标准比美国落后30年都不止,看看洛杉矶开发规划的新区,那叫一个大气 宽阔的马路 漂亮的建筑相 ...

奥克兰新开发地区的马路太窄了。
作者: Fishing-man    时间: 2021-11-27 13:21:34

nzrover 发表于 2021-11-27 13:15
不是盖不了是没技术也不愿意引进新技术。新西兰的建筑市场都是被垄断的。外来的新公司和新技术都无法进入这 ...

盖房这玩意也没多少技术,新西兰的标准确实落后,但很多人更是挖空心思偷工减料。
作者: Fishing-man    时间: 2021-11-27 13:22:06

nzrover 发表于 2021-11-27 13:18
奥克兰新开发地区的马路太窄了。

每一寸土地都拿来卖钱 那么宽的马路多浪费
作者: 我要办PR    时间: 2021-11-27 13:23:15

vickiliu1974 发表于 2021-11-27 06:41
中国特别是南方城市的那些70-80年代建的平顶单元楼2000年起开始大搞过平改坡/平改斜工程。就是因为尼这些 ...

我就是南方的 我从来没听说过要平改坡 平顶房的隔热 隔水在20世纪的技术就不是什么很难的问题 只不过看建筑商要不要做 会不会偷工减料而已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1-11-27 14:01:32

Fishing-man 发表于 2021-11-27 13:22
每一寸土地都拿来卖钱 那么宽的马路多浪费

那就学日本盖低层公寓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11-27 14:31:08

地质勘查的这种松散地基,加屋顶的承重设计,只能考虑巨大的水泥slab加巨宽footing,估计造价实在太高。密集居民区你这个泳池溢水处理不好就对邻居房子flood风险巨大,无人敢承担责任。



作者: 如玉    时间: 2021-11-27 22:04:01

nzrover 发表于 2021-11-27 13:15
不是盖不了是没技术也不愿意引进新技术。新西兰的建筑市场都是被垄断的。外来的新公司和新技术都无法进入这 ...

对,所以我们看见修路得都是大毛毛
作者: 如玉    时间: 2021-11-27 22:06:43

Fishing-man 发表于 2021-11-27 00:09
Flatbush去过一次 印象中马路都是单行道 房子拥挤的机会盖到马路上去了,房子的造型简直就是一个个集装箱 ...

flatbush在没有开发之前是很美的,都是一片片的农场。我以前还在那片住过一段时间。特别美好得田园生活。后来不知道为什么那些开放商把房子都盖成了新农村。
作者: 房奴甲    时间: 2021-11-27 22:11:55

如玉 发表于 2021-11-27 22:06
flatbush在没有开发之前是很美的,都是一片片的农场。我以前还在那片住过一段时间。特别美好得田园生活。 ...

是的是的,我曾经住在danemara去papakura上班,每天早上经过flatfush,真是美好的经历,每天都像画中游一样。而且不flat,有很多坡。现在那些都没了么?
作者: 如玉    时间: 2021-11-27 22:13:00

房奴甲 发表于 2021-11-27 22:11
是的是的,我曾经住在danemara去papakura上班,每天早上经过flatfush,真是美好的经历,每天都像画中游一 ...

现在房子盖的太密集了,看不出有坡了。如果在自己家院子里多走几步就不小心到邻居家了。
作者: 归去来兮一世    时间: 2021-11-27 22:18:48

Bob Wang 发表于 2021-11-25 20:50
这活要是能接下来,那得用多少袋水泥啊!

果然是做地基的,首先想到的就是水泥
作者: Bob Wang    时间: 2021-11-27 22:20:31

归去来兮一世 发表于 2021-11-27 22:18
果然是做地基的,首先想到的就是水泥

职业习惯,我真的是在基督城做水泥地基和车道,咋就经常有人把我认成别人呢
作者: 归去来兮一世    时间: 2021-11-27 22:20:48

笑看人生 ^O^ 发表于 2021-11-25 21:12
这里的建筑水平
还未达到这水平

这水平不难,难的是得多花钱
作者: 归去来兮一世    时间: 2021-11-27 22:22:18

Bob Wang 发表于 2021-11-27 22:20
职业习惯,我真的是在基督城做水泥地基和车道,咋就经常有人把我认成别人呢 ...

好吧,相信你。              
作者: Fishing-man    时间: 2021-11-27 23:12:53

如玉 发表于 2021-11-27 22:06
flatbush在没有开发之前是很美的,都是一片片的农场。我以前还在那片住过一段时间。特别美好得田园生活。 ...

政商勾结,利欲熏心。恨不得马路也拿来卖钱。奥克兰那些新区几乎都一个鸟样,舍不得建大马路 房子盖密度越来越大,更奇葩的是连停车位要求都取消了。奥克兰人口有洛杉矶多吗?人家新开发的社区马路很豪放 绝不可能像奥克兰这样的羊肠小道。
作者: 我要办PR    时间: 2021-11-28 00:01:02

归去来兮一世 发表于 2021-11-27 22:18
果然是做地基的,首先想到的就是水泥

在新西兰做水泥和在发达国家做水泥感觉是完全不同的级别 国内建筑基本都是钢筋混凝土 直接几百吨这样通过泵车打到框架里 这边做水泥。。。。。对比起来像小孩过家家啊 哈哈
作者: 陌生的香港人    时间: 2021-11-28 10:06:09

Fishing-man 发表于 2021-11-27 23:12
政商勾结,利欲熏心。恨不得马路也拿来卖钱。奥克兰那些新区几乎都一个鸟样,舍不得建大马路 房子盖密度 ...

這裡不建大馬路的原因上面說過了  住宅區裡你覺得非要都建每邊三條線高速公路才好嗎?問題是 有必要嗎?

不過Flat Bush 也不是沒有大馬路啊 像Chapel Road, Te Irirangi Drive, Ormiston Road 這些不夠大氣嗎? 還是你想連住宅小區裡每個里弄裡每條路都這樣(先不說行人安全了 上面住的話 不吵啊?)才合適? 嗯....你知道道路其實是有分等級的嗎?
作者: Fishing-man    时间: 2021-11-28 10:14:14

陌生的香港人 发表于 2021-11-28 10:06
這裡不建大馬路的原因上面說過了  住宅區裡你覺得非要都建每邊三條線高速公路才好嗎?問題是 有必要嗎?
...

你比较下2000年初建的小区以及配套道路和现在的新社区看看。
作者: 陌生的香港人    时间: 2021-11-28 10:20:45

Fishing-man 发表于 2021-11-28 10:14
你比较下2000年初建的小区以及配套道路和现在的新社区看看。

2000年那些也是住宅小區馬路而已 不是你說的“大馬路”呢 更不是國內那些XX大街的標準 - 我以為你是說那些呢

不過同意 現在這些新區的確是有點走火入魔了  

补充内容 (2021-11-28 10:44):
看你之前說的 “马路都是单行道” - 2000年那些住宅小區也是單車道啊 甚至很多主幹道其實也是單車道呢....中間就一條flush median (影線?) 而已
作者: vickiliu1974    时间: 2021-11-28 13:32:11

我要办PR 发表于 2021-11-27 13:23
我就是南方的 我从来没听说过要平改坡 平顶房的隔热 隔水在20世纪的技术就不是什么很难的问题 只不过看 ...

居然没听过平改坡。当年上海开始搞,然后像武汉一大堆沿江大中城市针对老平房特别是70-80年代平顶房实行改造。只不过这是只投钱没回报,还要政府牵头搞。热了一阵温度就下去了。毕竟后来中国房市大爆发拆房子建新的更来钱。谁尼玛还管漏水
作者: 根本英俊    时间: 2021-11-28 13:35:00

judo 发表于 2021-11-25 22:49
这不是中国农村楼吗? 买水泥,砖然后一大家人加几个村民就自己建好了,都没见多少漏水的。

这边有工程设计 ...

国内高楼住过顶层吗? 农村最躲住到二楼,顶楼漏不漏没人在乎。
作者: 3691011    时间: 2021-11-28 15:34:10

这种水泥结构的房子少, NZ地震多, 木房子多, 水泥的屋也许中国成熟一点.材料也好找.
作者: 新马甸甸    时间: 2021-11-28 17:56:35

新西兰冬夏和昼夜温差大,热胀冷缩个几年,这种屋顶就开裂

一旦漏水,漏水点都不好找,修起来花费巨大



补充内容 (2021-11-28 17:57):
还有这边的雨季,这种屋顶再好的排水设施也handle不了
作者: 笑看人生 ^O^    时间: 2021-11-28 22:10:54

归去来兮一世 发表于 2021-11-27 22:20
这水平不难,难的是得多花钱

多花钱又能怎样?
还不是造漏水房!

作者: 归去来兮一世    时间: 2021-11-29 15:19:52

我要办PR 发表于 2021-11-28 00:01
在新西兰做水泥和在发达国家做水泥感觉是完全不同的级别 国内建筑基本都是钢筋混凝土 直接几百吨这样通过 ...

哈哈哈,还懂多少???介绍介绍呗????
作者: 归去来兮一世    时间: 2021-11-29 15:24:05

笑看人生 ^O^ 发表于 2021-11-28 22:10
多花钱又能怎样?
还不是造漏水房!

要不漏水也不难,关键是思维跟不上
作者: 笑看人生 ^O^    时间: 2021-11-29 21:22:46

归去来兮一世 发表于 2021-11-29 15:24
要不漏水也不难,关键是思维跟不上

现在工地什么人都敢用
无需经验只要愿意来干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11-30 00:36:41

笑看人生 ^O^ 发表于 2021-11-29 21:22
现在工地什么人都敢用
无需经验只要愿意来干

以后盖的全是漏水房?
作者: stacyzhao1986    时间: 2021-11-30 10:07:56

主要就是漏水风险,平房顶,屋檐不超过外墙,阳台不经过建造处理都容易造成漏水的隐患。
作者: 友朋远方来    时间: 2021-11-30 12:36:13

哈哈哈哈
好好的接地气 不享受非要上 上面
风吹 雨打日晒
图说法?
作者: kikilulu    时间: 2021-11-30 12:52:14

还屋顶呢,根本顾不上。看隔壁2个帖子都是地基出现问题,先把基础弄好,再整屋顶吧
作者: Itsnull    时间: 2021-11-30 13:14:12

Fishing-man 发表于 2021-11-25 22:07
新西兰的建筑标准比美国落后30年都不止,看看洛杉矶开发规划的新区,那叫一个大气 宽阔的马路 漂亮的建筑相 ...

你可以选择去美国定居啊 没人拦着你
作者: 红叶疯了    时间: 2021-11-30 13:51:19

Itsnull 发表于 2021-11-30 13:14
你可以选择去美国定居啊 没人拦着你

美国子弹满天飞啊
作者: Fishing-man    时间: 2021-11-30 14:21:25

Itsnull 发表于 2021-11-30 13:14
你可以选择去美国定居啊 没人拦着你

杠精你好 杠精再见。
作者: Fishing-man    时间: 2021-11-30 14:22:05

红叶疯了 发表于 2021-11-30 13:51
美国子弹满天飞啊

那回国呢?安全又放心
作者: moonIlight2013    时间: 2021-12-1 05:58:21

新马甸甸 发表于 2021-11-28 17:56
新西兰冬夏和昼夜温差大,热胀冷缩个几年,这种屋顶就开裂

一旦漏水,漏水点都不好找,修起来花费巨大

其实没这么夸张,美国有些州,冬天很冷,夏天很热,温差比这里大和降雨不比这里少。

其实是建筑业水平问题,换句话,如果别人能做,就说明是建筑水平和质量问题。还有美国同一个城市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有人喜欢尖的屋顶,可以有阁楼,而且隔温好,有人喜欢这种平的。好像这种平的你家要装太阳能电池板,比较容易一点。
作者: 归去来兮一世    时间: 2021-12-1 11:46:47

笑看人生 ^O^ 发表于 2021-11-29 21:22
现在工地什么人都敢用
无需经验只要愿意来干

一个嘴炮的都能做地基,就知道有啥不能了?
作者: 新马甸甸    时间: 2021-12-1 12:17:35

moonIlight2013 发表于 2021-12-1 05:58
其实没这么夸张,美国有些州,冬天很冷,夏天很热,温差比这里大和降雨不比这里少。

其实是建筑业水平问 ...

你要是在新西兰,特别是海边,住平顶房,10年+的房龄,就知道漏水+修+花费有多麻烦了,这种平顶大概率是逃不掉这些麻烦的
作者: moonIlight2013    时间: 2021-12-1 12:20:19

新马甸甸 发表于 2021-12-1 12:17
你要是在新西兰,特别是海边,住平顶房,10年+的房龄,就知道漏水+修+花费有多麻烦了,这种平顶大概率是 ...

住海边的大别墅,都是有钱人,这么点维修保养费,毛毛雨,不在话下。
作者: 新马甸甸    时间: 2021-12-1 12:38:42

moonIlight2013 发表于 2021-12-1 12:20
住海边的大别墅,都是有钱人,这么点维修保养费,毛毛雨,不在话下。 ...

花费真的不少,有钱人也会肉疼的那种,毕竟他们房子也大。

海边街区很多之前做平顶的,10年+的那种街区,你站在房顶看周围这种平顶房,都会发现一定程度的deteriorate, 这跟其它材料相比维修真的是超级贵又麻烦的。即便是漏水小修,漏水点也不好找。


设计还是会体现出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你提到美国,美国冬季下雪多的地方,如果你注意观察,都是沥青材料超尖顶的,方便厚厚的雪顺着房顶滑下去。如果是平顶或者角度低的水泥顶,就压塌了。飓风多发区,也不会有角度低的铁皮屋顶。。。

新西兰所在的地理纬度决定了昼夜和冬夏温差这些就比美国所处的位置要大,还有紫外线更强也会对材料多造成损坏。

补充内容 (2021-12-1 12:47):
再加上咸咸碱碱的海风雨水。。。对材料的腐蚀
作者: Scofield    时间: 2021-12-1 12:46:50

The average rainfall here is around 1114 mm | 43.9 inch per year.

vs

How many inches of rain did Los Angeles get?
2020: 11.72 inches*

作者: moonIlight2013    时间: 2021-12-1 12:48:48

新马甸甸 发表于 2021-12-1 12:38
花费真的不少,有钱人也会肉疼的那种,毕竟他们房子也大。

海边街区很多之前做平顶的,10年+的那种街区 ...

好吧,你是做这方面的专家。不过要是真图时间久,那么屋顶换成铝皮那种金属的,不过感觉很傻,像移动板房。
作者: 新马甸甸    时间: 2021-12-1 12:52:48

moonIlight2013 发表于 2021-12-1 12:48
好吧,你是做这方面的专家。不过要是真图时间久,那么屋顶换成铝皮那种金属的,不过感觉很傻,像移动 ...

我也不是专家,只是见得多听的多。

相对与一整个面积的平顶,小片叠加的灵活的材料最起码维修和更新要容易多也便宜很多。
作者: 笑看人生 ^O^    时间: 2021-12-2 21:33:17

归去来兮一世 发表于 2021-12-1 11:46
一个嘴炮的都能做地基,就知道有啥不能了?

只有用泡沫塑料造地基
这个是新西兰建筑特色
为以后修补创造就业哦

作者: 房奴甲    时间: 2021-12-2 22:38:49

笑看人生 ^O^ 发表于 2021-12-2 21:33
只有用泡沫塑料造地基
这个是新西兰建筑特色
为以后修补创造就业哦

那个是泡沫水泥,有气泡但是还是水泥啊!
作者: 归去来兮一世    时间: 2021-12-2 23:25:27

笑看人生 ^O^ 发表于 2021-12-2 21:33
只有用泡沫塑料造地基
这个是新西兰建筑特色
为以后修补创造就业哦

人家满堂基础,泡沫只是起填充作业,根本不靠它受力。你担心什么?
作者: 笑看人生 ^O^    时间: 2021-12-3 21:17:19

归去来兮一世 发表于 2021-12-2 23:25
人家满堂基础,泡沫只是起填充作业,根本不靠它受力。你担心什么?


有什么好怕
一切由政府
验收埋单哦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