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有没有报道,昨天是死者是在家还是在医院去世的? [打印本页]

作者: asusual    时间: 2021-11-12 12:50:42     标题: 有没有报道,昨天是死者是在家还是在医院去世的?

如题,有知道的同学麻烦说一下。
今天新闻说奥克兰还有很多ICU床位空着,There are more than 100 ICU beds available in Auckland. 70 per cent for ICU occupancy in Auckland.
这样情况下,过去一周有3人(5分之3)死在家里,就很难理解了。难道都是恶化快到来不及送医院?

作者: hotfish    时间: 2021-11-12 12:57:40

新冠血氧含量说掉就掉的很快的...没有氧气检测,补氧,很容易缺氧致死的,政府还把这次病毒当第一次一样让大家在家隔离,不监测病人血氧含量,病人在家缺氧了也不知道只会拼命呼吸咳嗽....直到....
作者: anzbank    时间: 2021-11-12 12:58:17

总要留点ICU给别的病?
作者: asusual    时间: 2021-11-12 13:01:43

anzbank 发表于 2021-11-12 13:58
总要留点ICU给别的病?

但这也留得太多了,100个,只用了10个左右。
另外,干吗要留,已经是抢救了,不是哪个发生了哪个就赶紧进吗?
作者: screwloose180    时间: 2021-11-12 13:02:43

医院不收的钱自己回家隔离自己扛
作者: 吃草的狮子    时间: 2021-11-12 13:07:44

新冠最恐怖的是隐性缺氧,Silent Hypoxia,开始人一点也不觉得呼吸困难,正常吃饭睡觉,还能玩手机,其实肺早就不行了,吸入的氧气已经严重低于正常水平,血氧越来越低,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只有在很短的时间内上氧气才能保命,这个时候再叫救护车根本来不及。

作者: asusual    时间: 2021-11-12 13:09:13

hotfish 发表于 2021-11-12 13:57
新冠血氧含量说掉就掉的很快的...没有氧气检测,补氧,很容易缺氧致死的,政府还把这次病毒当第一次一样让 ...

如果这个病的特点是这样,那么在家隔离就是不对的措施,应该的方舱医院之类的集中隔离监护啊。新西兰疫情总是比别的国家晚了几个月,有足够时间抄到作业的啊
作者: harrisonowen    时间: 2021-11-12 13:09:37

hotfish 发表于 2021-11-12 13:57
新冠血氧含量说掉就掉的很快的...没有氧气检测,补氧,很容易缺氧致死的,政府还把这次病毒当第一次一样让 ...

听说一个打了疫苗再家隔离的人情况越来越差 后来直接吐血了 饭也吃不下太可怕了
作者: corydon    时间: 2021-11-12 13:29:07

asusual 发表于 2021-11-12 14:09
如果这个病的特点是这样,那么在家隔离就是不对的措施,应该的方舱医院之类的集中隔离监护啊。新西兰疫情 ...

抄作业也要看学生的基础的。
作者: maomao968    时间: 2021-11-12 13:38:25

hotfish 发表于 2021-11-12 13:57
新冠血氧含量说掉就掉的很快的...没有氧气检测,补氧,很容易缺氧致死的,政府还把这次病毒当第一次一样让 ...

人上了40谁没有个小毛病,50以上都有基础病

政府不让这些人去icu吸氧,等于是政府拿着手掐着这些人脖子!让他们慢慢缺氧,又让器官衰竭,人肺部一没有氧气,头也疼代表脑缺氧,肝肾没有几个小时就衰竭而死!
政府再甩锅人的基础病!

真是人心可诸啊!!!
作者: lodn    时间: 2021-11-12 13:42:34

hotfish 发表于 2021-11-12 13:57
新冠血氧含量说掉就掉的很快的...没有氧气检测,补氧,很容易缺氧致死的,政府还把这次病毒当第一次一样让 ...

打疫苗已经造成了90多人死亡,打疫苗后导致身体出现异常情况,例如缺氧死亡,不属于打针当场死亡,所以才说与打疫苗没有关系
作者: corydon    时间: 2021-11-12 13:43:19

hotfish 发表于 2021-11-12 13:57
新冠血氧含量说掉就掉的很快的...没有氧气检测,补氧,很容易缺氧致死的,政府还把这次病毒当第一次一样让 ...

也不至于, 17年从成都自驾到拉萨, 同行的大学同学高反, 在左贡卫生院(就是电影《刚仁波齐》 生娃的那个医院)血氧 66% 躺了2天, 第三天从邦达机场回内地。
作者: fszt    时间: 2021-11-12 14:01:38

新西兰的医疗水平只能让新冠病人在家自我康复或等死
作者: flezda    时间: 2021-11-12 14:02:08

lodn 发表于 2021-11-12 14:42
打疫苗已经造成了90多人死亡,打疫苗后导致身体出现异常情况,例如缺氧死亡,不属于打针当场死亡,所以才 ...

有基础病可以打吗?可以!打完死亡原因:基础病
作者: sohu95118932    时间: 2021-11-12 14:08:58

hotfish 发表于 2021-11-12 13:57
新冠血氧含量说掉就掉的很快的...没有氧气检测,补氧,很容易缺氧致死的,政府还把这次病毒当第一次一样让 ...

病毒已经变异了,更强大,更快发病和猝死。

2020年初的原始病毒比较温和


作者: sohu95118932    时间: 2021-11-12 14:10:19

corydon 发表于 2021-11-12 14:29
抄作业也要看学生的基础的。

基础知识太差了,都是体育老师教的
作者: hjftxy    时间: 2021-11-12 14:15:34

sohu95118932 发表于 2021-11-12 15:08
病毒已经变异了,更强大,更快发病和猝死。

2020年初的原始病毒比较温和

还是早点感染好
作者: corydon    时间: 2021-11-12 14:23:21

hjftxy 发表于 2021-11-12 15:15
还是早点感染好

好像有重复感染的。
作者: asusual    时间: 2021-11-12 14:30:19

corydon 发表于 2021-11-12 14:29
抄作业也要看学生的基础的。

无能,但比起别的西方国家还算好啦
作者: 留学研究生    时间: 2021-11-12 14:45:01

flezda 发表于 2021-11-12 15:02
有基础病可以打吗?可以!打完死亡原因:基础病

哈哈哈哈,妙才
作者: 雪2003    时间: 2021-11-12 15:24:54

flezda 发表于 2021-11-12 15:02
有基础病可以打吗?可以!打完死亡原因:基础病


作者: hotfish    时间: 2021-11-12 15:50:38

corydon 发表于 2021-11-12 14:43
也不至于, 17年从成都自驾到拉萨, 同行的大学同学高反, 在左贡卫生院(就是电影《刚仁波齐》 生娃的那 ...

我这个例子是icu 的病例,新冠病毒攻击的可不只是肺部一个器官,和高原反应的例子可不是一个病例类型。 50-66%血氧含量,不立马上呼吸机给身体补氧气,很快就会挂掉的。这是一个系列化学反应。呼吸科常见
作者: ybc16    时间: 2021-11-12 16:07:56

在家里那不太可怕了?
作者: kirua    时间: 2021-11-12 16:11:26

少部分床位留给急危重病人是没错。但楼主这新闻哪儿来的?怎么可能有100床位空着?
Thursday, 11 November 2021, 10:43 am
Press Release: New Zealand National Party
New information on ICU bed occupancy during the current outbreak shows the very slim margins district health boards are running with ICU beds, says National’s Health spokesperson Dr Shane Reti.

“On October 22, New Zealand’s largest number of ICU beds at Auckland DHB were down from 94 standing beds to just nine.

现在奥克兰的icu占用率在80%-90%还差不多
作者: 图帝@-@    时间: 2021-11-12 16:27:11

感覺政府在草菅人命啊!








http://news.skykiwi.com/na/sh/2021-11-12/439078.shtml


作者: asusual    时间: 2021-11-12 16:27:12

kirua 发表于 2021-11-12 17:11
少部分床位留给急危重病人是没错。但楼主这新闻哪儿来的?怎么可能有100床位空着?
Thursday, 11 November  ...

从stuff网站看到的,不是说有100个ICU空着,而是说奥克兰有这么多ICU床位。
我们从每天报道知道,现在ICU里每天10人左右。
作者: corydon    时间: 2021-11-12 16:33:20

hotfish 发表于 2021-11-12 13:57
新冠血氧含量说掉就掉的很快的...没有氧气检测,补氧,很容易缺氧致死的,政府还把这次病毒当第一次一样让 ...

这是要在家里准备呼吸机吗? 国产有啥靠谱可以买的?
作者: 包不同    时间: 2021-11-12 17:22:46

flezda 发表于 2021-11-12 15:02
有基础病可以打吗?可以!打完死亡原因:基础病

金句!
稍微详细一点是
有基础病可以打吗?必须打, 不打我们就批斗!打完死亡原因:基础病, 和疫苗无关
作者: 包不同    时间: 2021-11-12 17:23:31

corydon 发表于 2021-11-12 17:33
这是要在家里准备呼吸机吗? 国产有啥靠谱可以买的?

没用的, 便宜的用不上, 专业的要专业的安装
作者: 肉肉妈    时间: 2021-11-12 17:41:56

sohu95118932 发表于 2021-11-12 15:08
病毒已经变异了,更强大,更快发病和猝死。

2020年初的原始病毒比较温和

这个这个,我必须反驳一下了,最开始的病毒,远远毒过目前的变种。2020年初那是闻风丧胆呐
作者: 20080428    时间: 2021-11-12 22:56:59

包不同 发表于 2021-11-12 18:23
没用的, 便宜的用不上, 专业的要专业的安装

我刚刚下单一个,飞利浦的制氧仪,$5744.25 inl gst
作者: sohu95118932    时间: 2021-11-13 04:08:29

肉肉妈 发表于 2021-11-12 18:41
这个这个,我必须反驳一下了,最开始的病毒,远远毒过目前的变种。2020年初那是闻风丧胆呐 ...

那时候是更害怕而已,现在人类都麻木了



作者: sohu95118932    时间: 2021-11-13 04:12:05

肉肉妈 发表于 2021-11-12 18:41
这个这个,我必须反驳一下了,最开始的病毒,远远毒过目前的变种。2020年初那是闻风丧胆呐 ...

病毒的变异符合达尔文进化论中偶然性和必要性的原则。达尔文假设认为,一些基因突变(例如这些病毒的变异)是偶然的,是由于基因错误的复制而造成的。但是这些基因突变如果对病毒有利(比如可以增强其传播能力和传染性),它们则会保留下来,并繁殖传播。
作者: 雪2003    时间: 2021-11-13 05:58:38

sohu95118932 发表于 2021-11-13 05:12
病毒的变异符合达尔文进化论中偶然性和必要性的原则。达尔文假设认为,一些基因突变(例如这些病毒的变异 ...

达尔文的进化论现在看有很多地方是有争议的 需要进一步修正 就比如突变不一定就是偶然性的 对于RNA在复制的过程中 病毒本身也有很多蛋白酶是防止病毒转录时出错 病毒之所以不停变异 是因为病毒也在往如何能逃逸目前的疫苗进化 它是有很明显的目的性
作者: 261874939    时间: 2021-11-13 06:26:23

20080428 发表于 2021-11-12 23:56
我刚刚下单一个,飞利浦的制氧仪,$5744.25 inl gst

limks

cheers
作者: judo    时间: 2021-11-13 07:44:15

想进ICU必须得先去医院,现在医院都不收人真么进ICU.

现在几乎所有在家隔离年纪大一点的,都千方百计的想进医院拿保险,医院也不可能全收,所以就看各位英文能力怎么样去表达,让打电话的卫视官批准可以去医院。我公司有一次培训feedback,发现有些白人女用语真的很厉害,很小的事然后然而背后用语可以这么恐怖,怪不得经理都不敢管她们。
作者: wesley_l23    时间: 2021-11-13 07:52:07

雪2003 发表于 2021-11-13 06:58
达尔文的进化论现在看有很多地方是有争议的 需要进一步修正 就比如突变不一定就是偶然性的 对于RNA在复制 ...

目的性倒不一定。。。但可以肯定的是病毒和人在相互进行优胜略汰。。战胜人类的病毒继续流行,败于人类的病毒消失。。。战胜病毒的人活下去,不能战胜病毒的人离去。。地球对人类的大清洗
作者: 留学研究生    时间: 2021-11-13 08:36:05

20080428 发表于 2021-11-12 23:56
我刚刚下单一个,飞利浦的制氧仪,$5744.25 inl gst

没用的,你都不能呼吸了要氧气干嘛?只有叶克莫人工肺有用,但是这个东西的维护费和价格不是各人可以拥有的
作者: 20080428    时间: 2021-11-14 14:20:32

261874939 发表于 2021-11-13 07:26
limks

cheers

https://www.boc.co.nz/shop/en/nz/medical-equipment/oxygen-concentrators-and-accessories/philips-simplygo-portable-oxygen-concentrator-1069058-p
作者: 新马甸甸    时间: 2021-11-14 17:00:31

20080428 发表于 2021-11-14 15:20
https://www.boc.co.nz/shop/en/nz/medical-equipment/oxygen-concentrators-and-accessories/philips-si ...

你买的这款飞利浦的,有那种吸氧面罩,还是氧气通过插在鼻孔里的管子进去的?
作者: 20080428    时间: 2021-11-15 09:02:49

新马甸甸 发表于 2021-11-14 18:00
你买的这款飞利浦的,有那种吸氧面罩,还是氧气通过插在鼻孔里的管子进去的? ...

氧气面罩要单独买哦, 自带的只是简易鼻管, 我最近研究了一下这个制氧机, 真的要有效果的必须lpm (liters per minute) 达到5, 而且是需要氧气纯度93 以上的高纯度, 能够持续工作24 小时以上

网上很多产品混淆概念, 说lpm 在1-5区间, 氧气纯度在30-93之间, 这一种没啥用处, 平时打游戏累了用用装装逼还行, 真正需要的是在93以上氧气纯度也能达到5 lpm, 而且可以持续供养24小时以上不间断

TM上面很多卖的2500左右价位的也都达不到, 国内认为lpm达到3就算家庭医用标准, 但国外一般需要达到5才能算家庭医用, lpm 在3以内的都只能算娱乐
作者: 20080428    时间: 2021-11-15 09:05:09

留学研究生 发表于 2021-11-13 09:36
没用的,你都不能呼吸了要氧气干嘛?只有叶克莫人工肺有用,但是这个东西的维护费和价格不是各人可以拥有 ...

这个只是买来缓解一下, 真的需要动用人工肺 那在新西兰就死定了
作者: corydon    时间: 2021-11-15 10:52:25

20080428 发表于 2021-11-15 10:02
氧气面罩要单独买哦, 自带的只是简易鼻管, 我最近研究了一下这个制氧机, 真的要有效果的必须lpm (lite ...

记得中学时老师说过, 人不能吸浓度太高的氧气, 会中毒的。 而且工业氧和医用氧是有区别的。
医学问题还是留给专业人士吧。
作者: 20080428    时间: 2021-11-15 11:06:58

corydon 发表于 2021-11-15 11:52
记得中学时老师说过, 人不能吸浓度太高的氧气, 会中毒的。 而且工业氧和医用氧是有区别的。
医学问题还 ...

对的, 过纯会中毒, 所以家用制氧机器只做到93%+—3%,就是为了避免中毒, 至于具体用多少还是要咨询医生
作者: 新马甸甸    时间: 2021-11-15 11:35:37

本帖最后由 新马甸甸 于 2021-11-15 16:57 编辑
20080428 发表于 2021-11-15 10:02
氧气面罩要单独买哦, 自带的只是简易鼻管, 我最近研究了一下这个制氧机, 真的要有效果的必须lpm (lite ...

谢谢你的建议,非常好的建议!

我们再看看。

我也不懂,我老公非要买带面罩的,他说万一鼻子堵了,可以用嘴吸氧,我说他鼻子堵了用嘴吸氧,不就是只能进气不出气了吗?
作者: 20080428    时间: 2021-11-15 13:42:05

新马甸甸 发表于 2021-11-15 12:35
谢谢你的建议,非常好的建议!

我们再看看。

面罩可以单独购买的, 也不贵, 属于正常耗材, 一个4块多好像, 需要定期更换防止交叉感染

我在网上找的这个仅供参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052978

吸氧浓度与实际到达肺部氧浓度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区分吸氧浓度和到达肺部的氧浓度。

总有患者提出来我们吸氧氧浓度这么高是不是会出现氧中毒的问题,这可以说是一个误区: 现在的氧疗氧保健设备大致分为:氧浓度30%--60%的保健用氧气机、90%以上的分子筛医用制氧机以及氧气浓度更高的氧气钢瓶和便携式氧气瓶一类。

这些设备基本是靠氧气面罩或鼻氧管吸氧,属于开放式吸氧,即当人吸入一口气时,氧气量供应不上,旁边还会吸入一些空气(21%氧浓度),而实际到达肺部的氧气浓度是混合空气后的氧气浓度,即为吸入氧浓度。吸入氧浓度与氧浓度的公式为:吸入氧浓度(FiO2)=21+4*氧流量。计算如下图,即使是99%浓度的氧气吸入,真正到达的肺部的氧浓度只有33%,离中毒浓度70%还差很多。


所以长期吸氧,如果是采用鼻氧管形式在常压下进行,即使每天持续十几小时的吸氧, 也不会发生氧气中毒。可以说,多数患者关于氧中毒的顾虑都是多余的。
作者: 新马甸甸    时间: 2021-11-15 14:10:31

本帖最后由 新马甸甸 于 2021-11-15 15:27 编辑
20080428 发表于 2021-11-15 14:42
面罩可以单独购买的, 也不贵, 属于正常耗材, 一个4块多好像, 需要定期更换防止交叉感染

我在网上找 ...

谢谢你的建议!

我们之前在trademe上面看到的这个本来想买的 https://www.trademe.co.nz/a/mark ... 745447?bof=dXxHIwuV

按照你解释的,估计不够对吧?我今晚跟家属研究一下你发的飞利浦的那个,之前不知道那个网站。

有听朋友说家庭医生可以给开药方买氧气机,或者帮助租,但是今早问过家医说不知道这种事情。


作者: 20080428    时间: 2021-11-15 14:31:27

新马甸甸 发表于 2021-11-15 15:10
谢谢你的建议!

我们之前在trademe上面看到的这个本来想买的 https://www.trademe.co.nz/a/mark ... 7454 ...

这个TM的我看过了, 这种杂牌在国内连1k人民币都不用, 他敢卖这个价钱和抢钱没区别, 93%纯度时的lpm应该只有1左右, 我发的那个是便携性的所以贵一点, 如果只是家用的2k多纽币就能搞定啦
作者: 20080428    时间: 2021-11-15 14:33:07

新马甸甸 发表于 2021-11-15 15:10
谢谢你的建议!

我们之前在trademe上面看到的这个本来想买的 https://www.trademe.co.nz/a/mark ... 7454 ...

在新西兰买医疗设备还是尽量选择大的本地供货商, 一旦有问题也容易协调维护, 哪怕价格稍微贵一些
作者: 20080428    时间: 2021-11-15 14:37:11

新马甸甸 发表于 2021-11-15 15:10
谢谢你的建议!

我们之前在trademe上面看到的这个本来想买的 https://www.trademe.co.nz/a/mark ... 7454 ...

刚刚看了一下这个TM账号, 2020年4月份注册的,卖的东西都和covid有关, 还真的是靠疫情发财, 鄙视..................
作者: 新马甸甸    时间: 2021-11-15 14:46:11

20080428 发表于 2021-11-15 15:33
在新西兰买医疗设备还是尽量选择大的本地供货商, 一旦有问题也容易协调维护, 哪怕价格稍微贵一些 ...

是的,我也是这样想,买便宜的万一不能保修,其实也是浪费钱。

谢谢!
作者: 新马甸甸    时间: 2021-11-15 14:47:06

20080428 发表于 2021-11-15 15:31
这个TM的我看过了, 这种杂牌在国内连1k人民币都不用, 他敢卖这个价钱和抢钱没区别, 93%纯度时的lpm应 ...

‘我发的那个是便携性的所以贵一点, 如果只是家用的2k多纽币就能搞定啦’

-- 你说家用2k就够,为什么你买5千多的?难道不是家用?
作者: 20080428    时间: 2021-11-15 14:57:49

新马甸甸 发表于 2021-11-15 15:47
‘我发的那个是便携性的所以贵一点, 如果只是家用的2k多纽币就能搞定啦’

-- 你说家用2k就够,为什么 ...

如果有一天要回国可以随身携带, 而且身边朋友家如果有老人有需要也方便带, 自己不中头奖别人不一定不中哦, 岁数大了都会有不同的基础病, 和车一样, 正常损耗...
作者: doctor G    时间: 2021-11-15 15:28:13

20080428 发表于 2021-11-15 15:57
如果有一天要回国可以随身携带, 而且身边朋友家如果有老人有需要也方便带, 自己不中头奖别人不一定不中 ...

您能给推荐一个2k多的家用的链接吗?看您自己研究的深入一些,帮忙推荐一下做个参考,也是打算买一段时间了,无从下手。谢谢。
作者: 新马甸甸    时间: 2021-11-15 15:44:27

doctor G 发表于 2021-11-15 16:28
您能给推荐一个2k多的家用的链接吗?看您自己研究的深入一些,帮忙推荐一下做个参考,也是打算买一段时间 ...

刚打电话问这家公司。2k的明年二月底到,5k的5-6周
作者: 20080428    时间: 2021-11-15 15:44:50

doctor G 发表于 2021-11-15 16:28
您能给推荐一个2k多的家用的链接吗?看您自己研究的深入一些,帮忙推荐一下做个参考,也是打算买一段时间 ...

https://www.boc.co.nz/shop/en/nz ... centrator-1039370-p

这个不错, 我看网上评价也不错, 国产的其实也有很好的牌子, 可惜新西兰没有发现
作者: doctor G    时间: 2021-11-15 17:08:45

20080428 发表于 2021-11-15 16:44
https://www.boc.co.nz/shop/en/nz/everflo-oxygen-concentrator-1039370-p

这个不错, 我看网上评价也 ...

谢谢,谢谢。没想到这么快回复我了。我看下这款。也想过从国内买,但是如果运输中出什么问题,或者质量本身不过关的话,退换太长时间也太麻烦了。不过,您觉得国产哪款还可以呢?想给父母在国内买一台有备无患。
作者: doctor G    时间: 2021-11-15 17:12:27

新马甸甸 发表于 2021-11-15 16:44
刚打电话问这家公司。2k的明年二月底到,5k的5-6周

时间好长啊,岂不是国内买海运也到了。我一直是在纠结如果在国内买,运过来运输中出什么问题,或者质量本身不过关的话,退换太长时间也太麻烦了。不过,你有没有研究觉得国产哪款还可以呢?方便推荐下吗?想给父母在国内买一台有备无患。
作者: 新马甸甸    时间: 2021-11-15 20:51:49

doctor G 发表于 2021-11-15 18:12
时间好长啊,岂不是国内买海运也到了。我一直是在纠结如果在国内买,运过来运输中出什么问题,或者质量本 ...

没研究啊,电器一般我都不从国内买。
作者: sillyboy6    时间: 2021-11-15 20:57:22

就这还在天天扯疫苗覆盖率呢,弄得好像都打了疫苗就会没有事了一样,拿爹妈换解封,这思路真可以的。
作者: 20080428    时间: 2021-11-16 09:11:15

sillyboy6 发表于 2021-11-15 21:57
就这还在天天扯疫苗覆盖率呢,弄得好像都打了疫苗就会没有事了一样,拿爹妈换解封,这思路真可以的。 ...

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covid的看法, 首先,这个病毒比平常的流感要厉害很多, 所以需要特别的重视, 好在死亡率不是很高, 但是如果症状严重那即便不死后遗症也很严重。 如果是有基础病的中老年人, 那就需要格外小心, 根据自身情况接种疫苗但是防护仍然是首要的, 换句话说如果你真的有基础病会引发其他严重反应, 打疫苗与不打疫苗都是凶多吉少, 特别是在新西兰这种ICU人均如此之低的农村, 家里会是唯一的归宿。对于疫苗, 不管哪一种都有利有弊, 没有完美的事物, 辩证法也好, 哲学也罢, 这应该是每个成年人已经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知。 既然如此, 如果大概率会被感染, 瑞辉疫苗在新西兰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哪怕没有完整的数据, 造假与否, 这都是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 总的来说利大于弊, 我们可以骑驴等马看看后面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当然, 有很多别国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需要我们自己去用心, 譬如AZ疫苗, 台湾高端疫苗, 这些都属于弊大于利的疫苗, 我对新西兰防疫的政治凌驾于科学非常失望, 也正与此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我个人暂时没有打疫苗因为我所处的环境感染率还是很低的, 所以对于我瑞辉就是弊大于利, 但是随着新西兰彻底沦陷瑞辉就会变成利大于弊我也会主动去接种疫苗。 新西兰不做全民检测, 不做抗体测试, 疫苗接种率岂不是笑谈。 打疫苗的意义是什么? 人与人体质不同, 抗体必然不同, 不去检测抗体岂不是变成形而上学, 所以新西兰对于疫苗从根本上就是错的, 表现出对科学的无知。这样的后果只会是增加社会内部矛盾, 瑞辉疫苗目前有效时间据说是6个月, 哪怕把新西兰每个人都接种, 能控制住吗? 痴人说梦!作为屁民改变不了现状只能适应, 做好防护, 少聚集, 讲卫生, 打不打疫苗属于个人选择, 大家把居家隔离的东西准备好。打了疫苗有更大概率变成无症状感染者, 对于新西兰下一代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注意防护才是王道. 工作期间仓促写了点自己的看法, 请各位见谅, 勿喷, 因为没有意义。
作者: kazama2007    时间: 2021-11-16 10:11:13

本帖最后由 kazama2007 于 2021-11-16 12:12 编辑
20080428 发表于 2021-11-16 10:11
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covid的看法, 首先,这个病毒比平常的流感要厉害很多, 所以需要特别的 ...

新西兰政府总体来说态度还算端正,但就是很多事情办的马马虎虎,比如之前的边境防疫措施,提早订疫苗,疫苗来源的多元化,和大量增加ICU病床和相关医疗资源的准备工作,等等问题,都做很马虎或者是因工作疏忽而没有安排去做。所以经常被媒体抓到把柄,和被人不断吐槽,但其实并不是原则上或认识上的大错误。

另外社会上有小部分“民智未开”的聚众抗议人士,这些人的所作所为(虽然人数不算多),但对整个防疫工作而言是个巨大的负资产,不断的拖整个社会的后腿,在这点上,新加坡和中国,日本,台湾等这些东亚国家和地区就没有这个劣根性的过分主张自我主义的“文化基因”的问题。当然,NZ在这方面的问题还不是很严重,民众和政府也远没有到喜欢把一切问题都政治化去处理(对比参考这几年的美国)。毕竟 NZ 社会目前贫富差距不算大,也没有像美国社会那样的两种非常对立的意识形态在所有问题上非理性的撕裂社会。所以,因为没有这种社会土壤,NZ 政府也就没有太多政治化抗疫问题的需要,最多就是做事有点马虎罢了。

所以,防疫工作还是得靠自己,疫苗尽早打上,然后等熬到特效药普及后,情况才会慢慢好转。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