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新加坡是前车之鉴: 13%与冠病确诊病例同住的密切接触者感染冠病,比不同住的密切接触者中只有1%染病高出许多。 [打印本页]

作者: sohu95118932    时间: 2021-11-3 14:37:23     标题: 新加坡是前车之鉴: 13%与冠病确诊病例同住的密切接触者感染冠病,比不同住的密切接触者中只有1%染病高出许多。

本帖最后由 sohu95118932 于 2021-11-5 19:30 编辑

信息来源: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11103-1209618

13%与冠病确诊病例同住的密切接触者感染冠病,比不同住的密切接触者中只有1%染病高出许多。

针对多名议员提问居家康复计划的冠病确诊者是否会传给家人,卫生部长王乙康前天通过书面答复解释说,若确诊者的房子不适合居家康复,例如太过拥挤,当局会将患者送到社区护理设施休养。

作者: 吃草的狮子    时间: 2021-11-3 15:09:50

在家康复都是扯淡,说白了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作者: sohu95118932    时间: 2021-11-3 15:34:59

其实可以考虑方舱医院,可能就是他们说的“社区康复设施”
作者: sohu95118932    时间: 2021-11-3 15:37:01

方舱医院起源于美国,1960年代,美军为适应越南战争的需要,率先开展医用方舱的研究与应用。方舱最初被应用于美军,方舱都配有载车、机动性高,而且能根据需求在方舱内部设计相应结构或安装相关设备。中国大陆早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及2010年玉树地震时就建立过方舱医院。中国大陆最早提到医疗方舱的文献可以最早追溯到1989年。除了医疗方舱,常见的方舱还包括集装箱、集装箱房、专用车厢、军用方舱、气象方舱、移动组合房等。

中国大陆、香港及台部分人士均将此类医院称为“方舱医院”。但在香港,此类医院正式名称是“临时医院”或“社区医疗设施”,而非“方舱医院”
作者: 图帝@-@    时间: 2021-11-3 15:41:30


美国海军方舱医院,有一千张床位,隶属太平洋第三舰队。







作者: corydon    时间: 2021-11-3 15:49:53

图帝@-@ 发表于 2021-11-3 16:41
美国海军方舱医院,有一千张床位,隶属太平洋第三舰队。

川普用过, 貌似不合适传染病。
作者: zks    时间: 2021-11-4 05:01:55

本帖最后由 zks 于 2021-11-4 06:03 编辑
吃草的狮子 发表于 2021-11-3 16:09
在家康复都是扯淡,说白了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超过98%的确诊的都是无症状或者轻微的感冒发烧的症状,让每天这确诊的两三千人都去医院隔离吗?浪费医疗资源!不是哪个国家都能像中国十几天就盖好医院。我现在在新加坡,身边很多朋友同事都确诊!大部分没有症状,一小部分轻微的感冒发烧,自己居家隔离两三天多喝水休息就自愈了!只关注每天的确诊数字就是耍流氓!每年流感的死亡率比新冠死亡率要高!今年新西兰死于车祸的人数比总的死于新冠的人数还多,怎么没见你们怕上路怕开车呢!什么病都得小心是对的!但是把新冠妖魔化把自己逼出来的心理疾病比得新冠还要命!
作者: sohu95118932    时间: 2021-11-4 11:31:33

zks 发表于 2021-11-4 06:01
超过98%的确诊的都是无症状或者轻微的感冒发烧的症状,让每天这确诊的两三千人都去医院隔离吗?浪费医疗 ...

请问20万确诊者的2%有多少人?
500万人都确诊呢?2%又有多少?
作为交通枢纽国家,养蛊为患,把病毒带到全世界,让其他国家的无辜民众受到病毒侵害,是不是?


作者: sohu95118932    时间: 2021-11-4 11:35:53

zks 发表于 2021-11-4 06:01
超过98%的确诊的都是无症状或者轻微的感冒发烧的症状,让每天这确诊的两三千人都去医院隔离吗?浪费医疗 ...

他们不是一串数字



作者: 吃草的狮子    时间: 2021-11-4 11:43:49

zks 发表于 2021-11-4 06:01
超过98%的确诊的都是无症状或者轻微的感冒发烧的症状,让每天这确诊的两三千人都去医院隔离吗?浪费医疗 ...

在家康复都是扯淡,说白了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另外新加坡现在怎么样你自己心里没数吗?
作者: zks    时间: 2021-11-4 11:46:58

本帖最后由 zks 于 2021-11-4 12:50 编辑
sohu95118932 发表于 2021-11-4 12:31
请问20万确诊者的2%有多少人?
500万人都确诊呢?2%又有多少?
作为交通枢纽国家,养蛊为患,把病毒带到 ...


与病毒共存就是这样啊,北欧现在都不报确诊数字了,新加坡有足够的医疗条件应对这些需要住院的。我不懂你发自灵魂的问20万的2%是多少人的用意何在?并不是这20万人同时确诊,并不是确诊了住了院就赖在医院不走了。还是那句话,你们过于担心了,你开车上路还会出车祸死掉呢、你怎么没有吓到你开车不上路呢。
作者: zks    时间: 2021-11-4 11:50:01

本帖最后由 zks 于 2021-11-4 12:51 编辑
sohu95118932 发表于 2021-11-4 12:35
他们不是一串数字


不是一串数字那是什么?
新西兰死亡率是很低很低的,但是也是生命对吧,估计你会这样来怼我,但是流感的死亡率都要比新冠的死亡率高,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比死于新冠的人还要多,怎么没进你们流感季叽歪,怎么没见你们不开车不上路。
作者: sohu95118932    时间: 2021-11-4 12:09:16

本帖最后由 sohu95118932 于 2021-11-4 13:24 编辑
zks 发表于 2021-11-4 12:50
不是一串数字那是什么?
新西兰死亡率是很低很低的,但是也是生命对吧,估计你会这样来怼我,但是流感的 ...


如果新加坡政府防控措施得当,染病人数和死亡人数,绝对可以降低很多。。。请参考一下台湾地区,没封城,缺疫苗,依然可以做到社区病例零新增。


兵熊,熊一个

将熊,熊一窝

根本指导思想错误,才导致那么多(打了两针疫苗,但是,有基础疾病的)老人们过世

作者: keepower    时间: 2021-11-4 14:06:33

sohu95118932 发表于 2021-11-4 13:09
如果新加坡政府防控措施得当,染病人数和死亡人数,绝对可以降低很多。。。请参考一下台湾地区,没封城, ...

这是呼吸道传染疾病懂不懂...

新加坡73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挤了570万人。1.1%重症率,0.2%死亡率在全面放开的条件下控制得非常好了,至今医疗系统也承受住了压力。

无知者无畏。
作者: sohu95118932    时间: 2021-11-4 14:09:39

keepower 发表于 2021-11-4 15:06
这是呼吸道传染疾病懂不懂...

新加坡73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挤了570万人。1.1%重症率,0.2%死亡率在全面 ...

12:22 编辑
Marill 发表于 2021-11-4 10:24
新加坡怎么还这么高,日本已经暴跌,新州也开始下降了。。。

1 城市国家,人口密度大
2 老龄化社会,绝大多少年长人士都有基础疾病
3 居家康复计划,导致13%病患家属染疫
4.大部分人在半年前就完成了两针接种,  (疫苗有效保护期在四个月到半年之间)
   目前第三针只有24%
作者: keepower    时间: 2021-11-4 14:40:23

sohu95118932 发表于 2021-11-4 15:09
12:22 编辑
Marill 发表于 2021-11-4 10:24
新加坡怎么还这么高,日本已经暴跌,新州也开始下降了。。。 ...

你这些不利条件东恰恰说明新加坡已经控制的非常好。

新加坡最值得看的东西就是疫苗,特别是Pfizer mRNA在华裔身上的效果。其他都是参考而已。

台湾在本轮疫情爆发初期的高死亡率侧面证明了人体自然免疫面对新冠时的不足。其他的也都是参考。
作者: Bearonrun    时间: 2021-11-4 14:43:43

sohu95118932 发表于 2021-11-4 15:09
12:22 编辑
Marill 发表于 2021-11-4 10:24
新加坡怎么还这么高,日本已经暴跌,新州也开始下降了。。。 ...

日本的人口密度比新加坡还是低,除了东京市中心外, 住house 和town house 的人很多。 日本人的防疫自觉性也较好,传统上就有戴口罩的习惯。 还有一点就是,可能很多人的症状较轻。
作者: zks    时间: 2021-11-5 00:17:08

keepower 发表于 2021-11-4 15:06
这是呼吸道传染疾病懂不懂...

新加坡73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挤了570万人。1.1%重症率,0.2%死亡率在全面 ...

今天重症率已经降到1%以下了
作者: sohu95118932    时间: 2021-11-5 07:17:32

zks 发表于 2021-11-5 01:17
今天重症率已经降到1%以下了

基数太大了,20万+


作者: keepower    时间: 2021-11-5 11:30:47

sohu95118932 发表于 2021-11-5 08:17
基数太大了,20万+

这个东西不是这么算的。

有人入院,就有人出医院。入院人数不是一个单方向的叠加,而是个动态的东西。

过去24小时新加坡有1600多人继续留在正式医院治疗;但同时有5800多人完成治疗或者观察,离开医院或者社区康复中心(CTF)。

就新加坡的面临的种种不利条件,他们控制的很不错了。目前医疗系统承受住了冲击,感染扩散率已经从10天前1.18下降到了昨天的0.93。如果这个势头可以进行下去,新加坡最快在这一个28天周期控制疫情,渡过最艰难的第一轮冲击。以后对他们来说就轻松很多。
作者: sohu95118932    时间: 2021-11-5 11:34:55

本帖最后由 sohu95118932 于 2021-11-5 12:38 编辑
keepower 发表于 2021-11-5 12:30
这个东西不是这么算的。

有人入院,就有人出医院。入院人数不是一个单方向的叠加,而是个动态的东西。

还有去世的。。。新加坡完全可以控制的更好,
死亡病例和染疫人数,是现在的十分之一
目前几乎是失控状态

每天死亡一两个人,而不是十几个人

希望能接受生命的教训,一两个月内控制住社区传播
居家康复计划,绝对是个重大的决策失误




作者: keepower    时间: 2021-11-5 11:51:08

sohu95118932 发表于 2021-11-5 12:34
还有去世的。。。新加坡完全可以控制的更好,
死亡病例和染疫人数,是现在的十分之一
目前几乎是失控状态

又说到去世的....

新加坡自然年死亡率大概是每一千人5人。开放后产生的94000病例去套用自然死亡率来计算,死亡人数应该是470人。 新加坡把新冠人数控制的比自然死亡率还低怎么叫失控状态?




作者: sohu95118932    时间: 2021-11-5 11:53:45

keepower 发表于 2021-11-5 12:51
又说到去世的....

新加坡自然年死亡率大概是每一千人5人。开放后产生的94000病例去套用自然死亡率来计算 ...

无辜往生的老人。。。。。有基础疾病的,打了两针疫苗的,只是并发症。。。病毒本身不致命
作者: keepower    时间: 2021-11-5 11:58:08

sohu95118932 发表于 2021-11-5 12:53
无辜往生的老人。。。。。有基础疾病的,打了两针疫苗的,只是并发症。。。病毒本身不致命 ...

病毒本身不致命...你从哪里得出的这个结论???

新加坡卫生部11月1号的简报例明确提到

60岁以上长者入住ICU中完全接种疫苗的和没有接种疫苗的比例是1.9对35.9;

死亡率上更是0.3对8.2.
作者: 肉肉妈    时间: 2021-11-5 13:11:39

keepower 发表于 2021-11-5 12:51
又说到去世的....

新加坡自然年死亡率大概是每一千人5人。开放后产生的94000病例去套用自然死亡率来计算 ...

自然死亡率包括交通意外吗?人都在家,交通意外一般是自然死亡的主要部分,这部分不该计入。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