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18岁的英国华裔美网冠军的思想比这里很多老油条高多了 [打印本页]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9-13 09:55:15 标题: 18岁的英国华裔美网冠军的思想比这里很多老油条高多了
https://mp.weixin.qq.com/s/xup92xzJWVXsJxn6cti7mQ
看到这个帖子,18岁的英国华裔夺得美网冠军。她说:
“我的动力和纪律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母亲,自信是来自内心的信念;我的妈妈就是中国人,中国人都拥有很强的文化自信;不一定是告诉别人能有多好,而是要相信自己”。(“I think the confidence comes from just inner belief,” she tells Vogue’s October edition. “My mum comes from a Chinese background, they have very good self-belief. It’s not necessarily about telling everyone how good you are, but it’s about believing it within yourself. I really respect that about the culture.”)
但是来新西兰这么多年却总是在各种群聊中看到一堆跪舔狗,天天舔它们的洋大人舔得让人恶心。。一自己看这些老油条干嘛的,要么领福利的、要么搞清洁的、餐馆端盘子的、店员啥的。。绝大多数为一些没有啥技能和本事的货。。
当然也发现很多华人很bold,对自己的民族有清醒的认识,为自己的身份感到自信,身边的这些人大多混得都很好。。。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9-13 09:59:24
等我拿到美网冠军,我也可以这么说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9-13 10:00: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9-13 10:02:09
匿名者 发表于 2021-9-13 09:59 
等我拿到美网冠军,我也可以这么说
这就是最简单的蛋生鸡还是鸡生蛋的问题。
但是很显然,你如果没有对自己的自信的话,你怎么可能成为冠军?而不是你成为冠军之后才自信。。。
如果你没自信,你不知道自己的优越,你就一直是底层屌丝。。。哈哈哈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9-13 10:03:13
匿名者 发表于 2021-9-13 10:00 
只是你的群太low了
确实,也只有来新西兰之后才能领略到如此low的群。。。
跟我很多朋友讲的一样,这里是开眼界的地方哈哈哈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9-13 10:04:49
用英国人教育华人,还是你不自信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9-13 10:06:27
一个人成功了说什么都是对的,说什么都是励志的,如果你是个nobody你就是说出天大的道理也没人搭理你,哈哈哈当然我认同这位冠军说的,我觉得他说的非常对!
作者: godirty12 时间: 2021-9-13 10:09:25
自己匿名发帖有什么资格大谈自信??
作者: 我爱兄弟连 时间: 2021-9-13 10:14:36
德约科维奇药丸。。。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9-13 10:16:54
哈哈,Emma表达她的自信是在她夺冠之前。。有自信,你可能是冠军。
看到一些没自信的,我看他们一份正儿八经的稳定工作都找不到。。。。
作者: 留下足迹 时间: 2021-9-13 10:18:32
你不觉得自己活得蛮吃力吗?
难道人家马斯克的妈还教孩子爱国吗?
作者: bintoo 时间: 2021-9-13 10:18:50
世界都是取向所谓的“自由”, 现代人既然连天生的自身生理性别都能不认同, 那不认同精神文化层面的国家民族也只是小事一桩而已。
作者: 猩猩都叫兽 时间: 2021-9-13 10:19:10
不能怪新西兰,在华人冷门的体育行业取得成就的,过去50年来数来数去也就这么几个,国内的李娜姚明刘翔丁俊晖,70年代的1/4华裔的球星林球立,90年代的美籍华裔张德培。。。算是亿分之一的概率吧。新西兰才20万华人,天才没那么多。
作者: ybc16 时间: 2021-9-13 10:19:31
都是些匿名贴。怎么了现在都见不得人吗?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9-13 10:22:22
留下足迹 发表于 2021-9-13 10:18 
你不觉得自己活得蛮吃力吗?
难道人家马斯克的妈还教孩子爱国吗?
是的,马斯克从南非到加拿大再去美国。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9-13 10:25:14
匿名者 发表于 2021-9-13 10:03 
确实,也只有来新西兰之后才能领略到如此low的群。。。
跟我很多朋友讲的一样,这里是开眼界的地方哈哈 ...
那是因为来了新西兰,由于一些原因,比如人少这种原因,把本来在原居地可能永远不会有交集的人聚在一起。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9-13 10:28:41
匿名者 发表于 2021-9-13 10:25 
那是因为来了新西兰,由于一些原因,比如人少这种原因,把本来在原居地可能永远不会有交集的人聚在一起。 ...
哈哈,比如我本来就不可能和你这种有交集,然后就有了交集。。。。你真需要自信点,真的对你有很多帮助,加油哦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9-13 10:29:25
匿名者 发表于 2021-9-13 10:28 
哈哈,比如我本来就不可能和你这种有交集,然后就有了交集。。。。你真需要自信点,真的对你有很多帮助, ...
我可不是楼主,你认错人了,我很自信,谢谢
作者: yakitori 时间: 2021-9-13 10:32:30
人长的丑就算了,话还不会说。活该被抵制!
[attach]2527799[/attach]
[color=rgba(0, 0, 0, 0.78)]刘思慕在访谈中称,“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父母会给我讲,他们在共产主义中国的统治下长大的故事,说有很多人死于饥饿,他们生存于第三世界,然后他们会觉得加拿大是一个,他们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还可以给他们的孩子创造更美好未来的地方。”
[color=rgba(0, 0, 0, 0.78)]
图片附件: 33.jpg (2021-9-13 10:28:02, 123.06 KB) / 下载次数 26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UyNzgwMHwwNzQ0ZWJmZnwxNzU1Nzg4MjcwfDB8MA%3D%3D

作者: kazama2007 时间: 2021-9-13 10:36:57
这是因为新西兰的社会还没到美国那种层度而已,而再过一段时间这种思维会很普遍的
人们大多不理解所谓的多元文化,其实就是提倡各族裔要对自己的文化自信,不要搞一种单一文化
在所谓的“种族大熔炉”美国
各个族裔之间都是泾渭分明的
你过你的,我过我的,相互之间基本不会怎么有深度的接触
当然这也和美国本身不同时期的移民政策有关,以及它每年都保持较高的新增移民人口(也包括大量非法的)
所以放眼种族大熔炉美国,虽然大家都说英语,在公开的场合也都认同所谓的“美国价值观”
但其实私下里其实都还是认同自己本族裔的文化,所以西班牙语,和各种亚洲语种在美国大有在将来超过英语的趋势
这种情况不只是发生在第一代,而且也普遍存在于第二代,
因为不同种族之间没有发生所谓大量的互相通婚,而且后继的新移民也保持每年增加,所以不存在所谓的一个大族群“同化掉”另外一个小族群的事情,最后形成了坚固的基于种族和第二文化构成的壁垒。
最早时,美国是不搞多元化的,提倡异族“同化”,当然那时的新移民也以欧裔为主
后来慢慢的欧裔新移民消失了,拉美裔和亚裔渐渐成为主导时,加上种族隔离政策的加强,各个族裔就开始形成实质性的“多元化”了
那时美国的主体WASP在融合了各种不同欧裔后,虽然认识到不可能在种族人数上彻底同化这些拉美裔和亚裔非裔,但是至少可以尝试在文化上“融合”他们形成一个“美国文化”
但后来由于这些族裔的新增人口(出生和移民)增加实在是太快了,最后连让大家认同一个“美国文化”的单一文化的努力也失败了,所以最后才不得不在大概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搞出个“多元化文化”出来
多元化其实就是等于间接承认了将来谁都无法再同化谁了,大家只要保持自己本族裔的文化,不要互相侵略其他族裔的文化就好了
所以美国就是现在的这么一个样子,种族之间形成鲜明的壁垒,虽然之间相处还算融合,但大家认同一种“大一统的单一文化“是已经不可能的了
英国也有类似的情况,所以才会出现楼主所说的一幕。这种情况其实不是特例,一方面是每个人因家庭环境很自然而然形成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原因,另外就是这些西方国家提倡的文化”多元化“的政策和多元化的移民政策,人口构成这些大的基本面所在推动"认同你自己的文化”的原因。
反观在它美国南面的那些拉美国家,从一开始就实行大量的跨族通婚,而且新增移民的种族和本土种族的构成比骄稳定,最后形成了欧裔+土著+非裔的血统大融合,在这个基础上就形成了大家对单一文化认同上的统一,而这个单一文化也不是简单的欧洲文化,而是一个基于本土的新产生的认同文化。当然整个过程是长达几百年。拉美的这种情况和那些 WASP 的移民国家(如美国,英国,澳新加等) 形成鲜明的对比。
所以,所谓的跪舔狗
是他们其实不懂得所谓“多元化”的真正含义而已
等他们真正懂得的那一天时,他们也可能已经很老了
美国的现在就将是澳新的未来,这点是肯定的
而且也不能说美国模式就一定比拉美模式要好或坏,只是大家方法不同,并且也有历史原因导致的不同现象和做法而已
所以这种移民二代普遍认同本族裔的文化(不只是华裔)在 WASP 的移民国家里非常普遍
不用提升到爱国不爱国的层面,这只是一种很正常的社会现象
作者: paulwood 时间: 2021-9-13 10:42:45
yakitori 发表于 2021-9-13 10:32 
人长的丑就算了,话还不会说。活该被抵制!
62年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追问安徽饿死了多少人,第一次报40万,后来追问紧了,报到400万。实际上约有500万人。一些地区规定死人后不准浅埋;不准哭不准戴孝。
作者: rzrljb 时间: 2021-9-13 10:46:13
因为去英国的是精英
作者: Pltr 时间: 2021-9-13 10:46:32
yakitori 发表于 2021-9-13 10:32 
人长的丑就算了,话还不会说。活该被抵制!
哈 以后他教育自己的孩子,2020~2021 我们伟光正灯塔国70万死于大号流感
作者: yakitori 时间: 2021-9-13 10:47:17
paulwood 发表于 2021-9-13 10:42 
62年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追问安徽饿死了多少人,第一次报40万,后来追问紧了,报到400万。实际上约有500 ...
不要瞎扯淡,这个乳化尚气演员,30年前他妈教育他的时候,难道不应该说 “中国没有人死于饥饿,中国不是第三世界国家”? 还长了个笑眯眯眼,现在被抵制,就是活该!
作者: anzbank 时间: 2021-9-13 10:48:56
他的父母当时为什么不移民新西兰???是不是不知道有永久回头签这么牛逼的东西?
作者: bintoo 时间: 2021-9-13 10:49:41
Pltr 发表于 2021-9-13 10:46 
哈 以后他教育自己的孩子,2020~2021 我们伟光正灯塔国70万死于大号流感
不对, 这明明是死于“武汉肺炎”, 病毒来源于中国, 这个必须要谨记, 然后死多少人都算中国头上就好。
作者: 小逗比专治老军医 时间: 2021-9-13 10:49: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akitori 时间: 2021-9-13 10:50:47
Pltr 发表于 2021-9-13 10:46 
哈 以后他教育自己的孩子,2020~2021 我们伟光正灯塔国70万死于大号流感
人家加拿大国籍,怎会啥事必须提到“我们灯塔国”,难到补习了小粉红手册?
作者: kazama2007 时间: 2021-9-13 10:51:06
yakitori 发表于 2021-9-13 10:32 
人长的丑就算了,话还不会说。活该被抵制!
美国那一代早期移民确实有很多是这样的
那时的父母也不是所谓爱不爱国,只是那时中国就是落后贫穷
但不管怎么说,其实他们的因对共产主义的不认同和对更好的生活条件的追求而移民美加的原因
其实还是一种“因为我在经济上和意识形态上需要更好的,所以我要移民"的实质
这些人虽然嘴上这么说,后来还是在底层的文化认同上无法跳出内心深处认同本族文化的现象
因为没有产生大量的跨族通婚,美国大多的婚姻其实都是同族内部之间的通婚,多元化的提倡其实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助推力
所以美国这些非 WASP 的不同族裔基本上都是表面认同”美国价值观”,利益上大家一起在国家的框架下组成利益共同体,但在深层的文化认同方面,则是”认同本族的文化“。而且政府也提倡这么做,所谓文化"多元化”。
所以这些人都不会说“我在文化上认同自己是 WASP 的一员”,他们大多只是认同美国的国家和美国的意识形态,但这些比起文化层面的东西,都还是很表面的。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9-13 10:53:51
小逗比专治老军医 发表于 2021-9-13 10:49 
新西兰华人有几个可以混到刘思慕这个水平的人啊?为什么他不在乎中国抵制,说明人家不在乎你那点钱,人家 ...
2万纽币垫底,扎心了
作者: Pltr 时间: 2021-9-13 10:55:22
bintoo 发表于 2021-9-13 10:49 
不对, 这明明是死于“武汉肺炎”, 病毒来源于中国, 这个必须要谨记, 然后死多少人都算中国头上就好。 ...
哈 都2021年了,感染率和死亡人数,居然和印度巴西比肩,哈
作者: kazama2007 时间: 2021-9-13 10:57:14
请大家不要上升到政治的高度上去
不然这个帖子很快就会被关了
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种存在于 WASP 移民国家里很正常普遍的社会现象
是完全可以解释的
任何事情,现象都有原因
大家只需关注它形成的原因就可以了,不必站队
作者: Pltr 时间: 2021-9-13 10:57:45
yakitori 发表于 2021-9-13 10:50 
人家加拿大国籍,怎会啥事必须提到“我们灯塔国”,难到补习了小粉红手册? ...
灯塔国是世界明灯,*我们 不是更显情切吗?我们华人,我们人类。。。。
作者: yakitori 时间: 2021-9-13 10:59:51
Pltr 发表于 2021-9-13 10:57 
灯塔国是世界明灯,*我们 不是更显情切吗?我们华人,我们人类。。。。
哎呦,你这又来了,你又代表华人,我们人类了。我不用你代表哈。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9-13 11:02:52
这女孩是个混血儿不?人家爹是东欧人,最多也就是沾点华人血统而已,值得大肆宣扬她那半个华人的身份吗?
作者: Pltr 时间: 2021-9-13 11:03:57
yakitori 发表于 2021-9-13 10:59 
哎呦,你这又来了,你又代表华人,我们人类了。我不用你代表哈。
“我们华人,我们人类,” 我没有包括你呀……你放心吧!j
作者: kazama2007 时间: 2021-9-13 11:07:26
现在中国相对于以前明显“崛起”了
比如现在在国外出手的华裔孩子
如果父母带他们回国玩时
他们肯定都会觉得很新鲜和诧异
毕竟国内的城市,和新西兰的不是同一种风格的,而且生活水平上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所以他们长大后,肯定不可能还会有“中国是贫穷落后的”的观念,然后心理暗示自己“华裔的文化都是落后的“的这种情况出现了
所以我也没有去刻意灌输给他们什么想法和观念
只是他们根据自身的经历,因为客观现实的改变
而导致了他们对自身本源文化的认识的形成
当然其实这都只是表面上的东西
不然怎么看待那些大量在美国的拉美裔,一心向往发达的美国,但文化上却只认同拉美的文化,造成美国的墨西哥语现在在很多南方州已经成为第二大语种,大有后来居上赶超英语的势头。
所以,
就如我说的,如果没有长期的大量的异族通婚,继续保持多元化的话,那么种族壁垒和基于种族壁垒而产生的文化多元化是会不断加强的,这是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无需过多的认为这是因为所谓的”爱国教育“或者是”恨国教育“的问题
补充内容 (2021-9-13 11:11):
美国的拉美裔的情况,其实和新西兰的毛利裔和岛裔有很大的相似的地方,就是在文化上仍然非常认同本族的文化,并多代继承下来
作者: yakitori 时间: 2021-9-13 11:14:39
Pltr 发表于 2021-9-13 11:03 
“我们华人,我们人类,” 我没有包括你呀……你放心吧!j
小妮妮,名声在外,你真是 改不了吃,吐不出象牙啊。
作者: Pltr 时间: 2021-9-13 11:21:59
yakitori 发表于 2021-9-13 11:14 
小妮妮,名声在外,你真是 改不了吃,吐不出象牙啊。
大哥!2021年了,我真心为灯塔国难受!来!我们走一个。。。。。
作者: andrew68686 时间: 2021-9-13 11:24:17
Pltr 发表于 2021-9-13 11:21
大哥!2021年了,我真心为灯塔国难受!来!我们走一个。。。。。
嘿嘿,好样的灯塔国。不过很多舔狗确实被所谓的灯塔骗得不浅。脑子是个好东西嘻嘻嘻嘻
作者: yakitori 时间: 2021-9-13 11:30:31
图片附件: 22222 (2).jpg (2021-9-13 11:30:20, 27.08 KB) / 下载次数 26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UyNzgxM3wzNDE0M2NiZnwxNzU1Nzg4Mjc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unnamed.jpg (2021-9-13 11:29:52, 48.86 KB) / 下载次数 26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UyNzgxMnxiZWYzYzFiN3wxNzU1Nzg4MjcwfDB8MA%3D%3D

作者: kazama2007 时间: 2021-9-13 11:35:18
好了,大家不要再围绕政治去争论下去了,其实这都是社会现象
简单的说
就是在一个移民国家里
当跨族通婚率大于不同族裔各自内部的通婚率+不同族裔新移民的人口增长率时,则多元化会慢慢减弱,最终将导致血统和种族的大融合,并形成对一个新的单一文化的认同,政府也会因此推动单一文化认同的政策
而当跨族通婚率小于不同族裔各自内部的通婚率+不同族裔新移民的人口增长率时,则多元化会逐渐增强,最终将导致种族的壁垒形成,并形成文化上的多元化和对多元化文化的认同,政府也会而因此推动多元文化认同的政策
拉美国家是第一个例子
而 WASP 国家则是第二个例子
这是一种正常的人类社会的社会现象
作者: lily2020 时间: 2021-9-13 11:35:45
“我的动力和纪律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母亲,自信是来自内心的信念;我的妈妈就是中国人,中国人都拥有很强的文化自信;不一定是告诉别人能有多好,而是要相信自己”。(“I think the confidence comes from just inner belief,” she tells Vogue’s October edition. “My mum comes from a Chinese background, they have very good self-belief. It’s not necessarily about telling everyone how good you are, but it’s about believing it within yourself. I really respect that about the culture.”)
经过翻译润色加工,说得好像夺冠归功于中国文化和中国母亲似的。
作者: Pltr 时间: 2021-9-13 11:43:51
andrew68686 发表于 2021-9-13 11:24 
嘿嘿,好样的灯塔国。不过很多舔狗确实被所谓的灯塔骗得不浅。脑子是个好东西嘻嘻嘻嘻 ...
哈哈哈 只允许他提50多年前的大陆,我就不能仰慕一下今天2021的灯塔?哈哈哈 礼尚往来一下,还不乐意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9-13 11:46:47
说的真好,感觉中国人又赢了。
作者: yakitori 时间: 2021-9-13 11:47:55
lily2020 发表于 2021-9-13 11:35 
“我的动力和纪律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母亲,自信是来自内心的信念;我的妈妈就是中国人,中国人都拥有很强的文 ...
华人血统取得成绩,就得添油加醋归公于中国文化。
华人血统说了中国的现实,就得乳化打压抵制。
论坛上若有人不认同以上两点,就是添狗,老油条,段牌子,搞清洁。
自信?自卑?
作者: JXFJXF1001 时间: 2021-9-13 11:58:11
lily2020 发表于 2021-9-13 11:35
“我的动力和纪律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母亲,自信是来自内心的信念;我的妈妈就是中国人,中国人都拥有很强的文 ...
仔细一看确实如此。要不再进一步延伸下:父母自小离异,完全由妈妈带大,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彻底碾压罗马尼亚基因,长到15岁的时候,医生在体检时惊讶地发现,在她的身上只能找到纯粹的中国血统,这才为三年后她在美网,这个现在被中国彻底超越的垃圾国家举行的比赛中夺冠奠定了坚实的种族基础。这也是英国在多利羊之后,完全依靠中国力量在生物科学上再一次发光发亮。
做个中国人,太光荣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9-13 12:03:25
JXFJXF1001 发表于 2021-9-13 11:58 
仔细一看确实如此。要不再进一步延伸下:父母自小离异,完全由妈妈带大,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彻底碾压罗马 ...
FML又来了一个被洗脑洗到疯疯颠颠的强国二货!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9-13 12:20:57
小女孩没拿冠军,小孩妈妈就是“扛洋枪”,小女孩拿冠军,小孩妈妈就是“自信中国人”,尼玛这“自信”太看运气了
作者: kazama2007 时间: 2021-9-13 12:35:50
好了
大家不要再吵了
其实小女孩说的这些话是反映了一种普遍存在于多元文化的 WASP 国家里的社会现象,
就好像新西兰的毛利人和岛裔很多时候都把他们各自的毛利文化和岛文化作为排在国家之后的第一文化认同一样。
都很正常
还有那些在美国的人口大量的拉美裔(主要是墨西哥裔),美国大选时出来游行示威居然都是打着墨西哥的国旗出来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当然比较有意思的是,
以美国来说,不同欧裔之间反而是不分你我,同视自己为美国白人和认同美国的传统 WASP 文化,同样,不同的拉美裔,非裔,和不同的中东裔,不同的亚裔之间也出现了这种跨越了民族,基于相似文明文化的抱团。
澳新也有类似的趋势,比如说 Asians,基本认为就是华人+日裔+韩裔+东南亚裔,而巴基斯坦和印度裔则被称为 Indians,至于白人,也不分那么清什么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的,就是统称 White,而不同国家的岛裔,也没有区分的那么细,基本就是称为 Islanders。至于大量的中东的不同国家的移民,则被统称为 Arabs,或 Muslims。
这其实就是多元文化最生动的体现,即不同种族大家可以生活在同一国家的框架里,有相同的意识形态认同,但却保持各自族裔不同的文化认同,大家可以互相欣赏,保持多元化,这样想其实也挺好的
作者: 小逗比专治老军医 时间: 2021-9-13 12:45: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azama2007 时间: 2021-9-13 12:59:00
小逗比专治老军医 发表于 2021-9-13 12:45 
说的很好,我告诉你在新西兰这五大类种族人均收入排行
WHITE>INDIAN>ARABS>ISLANDER>ASIAN
其中asian里华 ...
嗯,多谢
这个收入的现象也是正常的
其实数据背后也有原因
据我所知,华人的工薪收入一般都比洋人和印度裔和东南亚裔要低,基本和岛裔差不多
但华人中热衷于炒房的人的比例则明显高于其他族裔
所以感觉上好像华人似乎挺中产偏上的感觉,虽然不至于超过白人,但却比岛裔和印度裔等要富有
其实还是资产增长收入远大于工作收入的问题
刚好又赶上这个资本比劳动力挣得多的大时代
所以很多华人其实收入并不高,都是靠房产升值而变得富有,尤其是那些十年前之前买了一些房产的人
作者: anzbank 时间: 2021-9-13 13:00:03
JXFJXF1001 发表于 2021-9-13 11:58 
仔细一看确实如此。要不再进一步延伸下:父母自小离异,完全由妈妈带大,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彻底碾压罗马 ...
整套墙国逻辑,你还是回国吧
作者: anzbank 时间: 2021-9-13 13:01:26
kazama2007 发表于 2021-9-13 12:59 
嗯,多谢
这个收入的现象也是正常的
08年之后就是资本收入高于工作的“时代”了,拒绝赶上时代的不配埋怨时代的“不公”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9-13 13:07:44
paulwood 发表于 2021-9-13 10:42 
62年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追问安徽饿死了多少人,第一次报40万,后来追问紧了,报到400万。实际上约有500 ...
可以读一下Frank Dikötter的Mao's Great Famine: The History of China's Most Devastating Catastrophe, 1958-62,可以认识到西方敌对势力的恶毒攻击,也有中文版的,不过是另一股敌对势力翻译的
作者: 酷猴 时间: 2021-9-13 13:07:52
本身不是人才,再自信也没用。。。
作者: hell-men 时间: 2021-9-13 13:13: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azama2007 时间: 2021-9-13 13:19:08
anzbank 发表于 2021-9-13 13:01 
08年之后就是资本收入高于工作的“时代”了,拒绝赶上时代的不配埋怨时代的“不公” ...
其实在西方国家应该是上个世界80年代开始就进入这个“资本回报大于劳动力回报”的时代了
不过最近这些年开始越来越突显了
作者: 小小星走天涯 时间: 2021-9-13 13:19:54
正常,证明中国牛逼了他才觉得这个所谓的文化传统是个不错的梗,如果是90年代,他又会怎么说呢?
作者: anzbank 时间: 2021-9-13 13:20:59
kazama2007 发表于 2021-9-13 13:19 
其实在西方国家应该是上个世界80年代开始就进入这个“资本回报大于劳动力回报”的时代了
不过最近这些年 ...
是的,对于中国人来说08年是个分水岭。之前国外怎么样跟绝大部分国内人来说无感
作者: JXFJXF1001 时间: 2021-9-13 13:28:47
anzbank 发表于 2021-9-13 13:00 
整套墙国逻辑,你还是回国吧
至少你比前面那个回我的强,看懂我在说什么。
作者: trdeyoualbert 时间: 2021-9-13 13:41:52
kazama2007 发表于 2021-9-13 10:36
这是因为新西兰的社会还没到美国那种层度而已,而再过一段时间这种思维会很普遍的
人们大多不理解所谓的多 ...
太到位了哥,哈哈哈,各人自扫门前雪
作者: kazama2007 时间: 2021-9-13 13:59:33
trdeyoualbert 发表于 2021-9-13 13:41 
太到位了哥,哈哈哈,各人自扫门前雪
嗯,确实如此
多元化有利也有弊,不过既然国家力推多元化,我们就应该支持
补充内容 (2021-9-13 14:04):
大家都各自把本族的文化搞好了,时不时通过各自民族文化节的方式展示出来,因不同而可以互相欣赏,共同推动多元化的发展,响应国家的号召
作者: kazama2007 时间: 2021-9-13 14:07:55
同时大家也要尊重其他不同的种族和文化,以及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
这样多元化才能和谐并进,百花齐放
共同尊重,保护多元文化,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好
作者: kazama2007 时间: 2021-9-13 14:18:03
You need to be diverse in your diversityOne of the benefits of diversity is that it helps avoid a monoculture. Diverse people will bring their diverse backgrounds and life experiences into their work thinking and decision-making

作者: sallycantskate 时间: 2021-9-13 15:36:54
爽, news上铺天盖地报道那个 laylah, 原来天才在这里!
作者: godirty12 时间: 2021-9-14 16:55:08
匿名者 发表于 2021-9-13 10:02
这就是最简单的蛋生鸡还是鸡生蛋的问题。
但是很显然,你如果没有对自己的自信的话,你怎么可能成为冠军 ...
很多人并不自信却一样拿冠军或者行业顶级。只不过性格不同而已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