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future urban zone是不是要完蛋了 [打印本页]

作者: rzrljb    时间: 2021-7-2 12:52:36     标题: future urban zone是不是要完蛋了

政府想再rezone到处盖公寓是不是代表future urban zone完蛋了, 说明土地释放全从老城区改造来,这么算奥克兰完全不扩张,也可以承受数倍的人口了future urban zone = 一辈子rural?

作者: vowoov    时间: 2021-7-2 12:57:55

绝大多数开发商并不会盖公寓
作者: 猩猩都叫兽    时间: 2021-7-2 13:33:22

vowoov 发表于 2021-7-2 11:57
绝大多数开发商并不会盖公寓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供给依然上不去。公寓区,Urban, suburban, 都是盖2层联排的多。。。以后应该是公寓区要至少4层或者以上,urban必须3层这种才行。
作者: 陌生的香港人    时间: 2021-7-2 14:07:26

Future Urban Zone 根本就是過度的  有什麼完蛋不完蛋的 只是‘Future ’這個早可以帶來無限想像 同時也可以解讀為一天世界沒末日 一天都是future

6 層也是中央政府的死指令 不一定說要改zone  現在Council還要去改UP來迎合這班無腦政客而已
作者: 党中央    时间: 2021-7-2 14:46: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党中央    时间: 2021-7-2 14:48: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猩猩都叫兽    时间: 2021-7-2 17:24:17

党中央 发表于 2021-7-2 13:46
问题主要出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如果有短平快稳赚的项目,为什么要蛋疼的搞公寓? ...

是啊。但是政府想扩展密度啊。如果都买THAB最后盖联排,没达到目的啊。应该硬性规定,各个区的最低密度,而不是只有最高密度没有最低要求。这样可能还能降低土地价格,比如THAB没准不如普通的sururban地价高还,或者整体降低价格。现在主要是地的成本太高,房子盖出来价格便宜不了。如果很多联排或者公寓出来,造成压价,没利润,那么也没人开发了就。反正是死结无解,别的不说,带地的再等跌价的,真的是不现实了。18-19年是最后一波带地房子的低点了,以后没有了。。。
作者: 党中央    时间: 2021-7-2 18:37: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陌生的香港人    时间: 2021-7-2 23:32:07

猩猩都叫兽 发表于 2021-7-2 16:24
是啊。但是政府想扩展密度啊。如果都买THAB最后盖联排,没达到目的啊。应该硬性规定,各个区的最低密度, ...

THAB 沒有什麼最低密度 也沒有最高密度 (唯一有的是空地分割面積) 一切都是看設計  但卻開宗明義有政策目標說這個區是鼓勵建5-7層  可是這裡不是朝鮮 政府不可能拿著槍強逼開發商要建多建高 反正又不能補貼開發 所以只要政策'容許'而已 而建不建 一切都只能看市場
作者: 同一个人    时间: 2021-7-2 23:39:17

党中央 发表于 2021-7-2 17:37
地贵是一方面啊,建筑成本也是不便宜啊,关键周期还真的长,那么问题出在哪个环节?还是每个环节都有问题 ...

我看政府是终于想明白了,城市不断向外围扩展根本行不通,奥克兰交通问题根本无解,随着城市向外扩展只会越来越恶化。尤其新西兰这个穷逼政府,钱都拿去发福利讨好他们票仓去了,修条路从规划到能修好都快半个世纪了,前提还是中途不取消。
作者: 陌生的香港人    时间: 2021-7-2 23:39:24

本帖最后由 陌生的香港人 于 2021-7-2 22:52 编辑
党中央 发表于 2021-7-2 17:37
地贵是一方面啊,建筑成本也是不便宜啊,关键周期还真的长,那么问题出在哪个环节?还是每个环节都有问题 ...


把現行市區高密度化就是用來讓人們非坐公交不可  形成規劃行說的所謂 ‘critical mass' (不知道中文怎麼翻譯) 來替公交造成一個足夠龐大和持久的市場  來支持其營運  之前網友說的TOD 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這些在亞洲來的都住慣apartment 小區 到樓下就可以坐公交到處去的當然不覺得是什麼回事  可是對西方世界 尤其是所謂的新世界(美國加拿大澳洲和這裡) 人們從小到大到是每家一塊地一個房子出門就開車的這種城市生活卻是個新奇事物  也是外國城市規劃的一大主流思想甚至是'理想' (當然我們也知道是什麼回事 反正世事哪有完美)   同時靠在現行市區建多建高來壓抑城市不斷擴張  以免它變得越來越大 繼續破壞自然生態 而城市越變越大又沒有公交的話讓出行時間更長等 變成一個死循環.... - 當然你說的這些後遺症也是問題  但和發展現行市中心相比 好像說無論如何都比開發新區起橋建路鋪新水管的便宜
作者: gawen1972@gmail.com    时间: 2021-7-2 23:44:28

陌生的香港人 发表于 2021-7-2 22:39
把現行市區高密度化就是用來讓人們非坐公交不可  形成規劃行說的所謂 ‘critical mass' (不知道中文怎麼 ...

我倒希望去哪都有公交车。现在找个停车位太难了。大家都乘公交车,生活成本反而降低了。
作者: iamzning    时间: 2021-7-2 23:46:05

越来越少人做公共交通啦,不方便是一部分,现在还令人觉得不安全,很难
作者: 261874939    时间: 2021-7-2 23:50:23

人口增长啊。。。中区房子都涨得多么离谱了,肯定会放宽的,以后可以随便建7层平房,想想就觉得美。。


把阳光角取消了就能跟国内一个镜像,一线天。。哈哈



作者: iamzning    时间: 2021-7-3 00:02:00

国内都无人驾驶啦,以后汽车满天飞,lol
作者: ATAE    时间: 2021-7-3 00:05:09

只要新西兰的基建没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不管多高多密,倔强的奥克兰人是不会坐公交的。这个城市只会越来越堵。
作者: anyang_lee    时间: 2021-7-3 00:21:13

社会体制造成的基建落后,美国也很落后。但是他们有大城市,因为人口够多,而且和世界交流很频繁。nz不具备,而且这边的人眼皮子都比较浅。公共交通不发展好,谈何城市高密度发展。
作者: 猩猩都叫兽    时间: 2021-7-3 08:34:25

党中央 发表于 2021-7-2 17:37
地贵是一方面啊,建筑成本也是不便宜啊,关键周期还真的长,那么问题出在哪个环节?还是每个环节都有问题 ...

我前几年也差点被Future Urban的概念忽悠了哈哈。不过Whenuapai那边居住体验应该不错,我反正挺喜欢那边的感觉。要是自住的话,就等着,既享受,又为围栏投资,也行了。不过如果纯投资的话,还是尽早抛了吧哈哈,时间成本有点高。kumeu那边太堵了,再开发大片的土地,真是要憋死住里面的人了。归根结底还是基建哪哪都不行,只能相较取更好的,所以也只能发展现在有基建的地方了,哪怕再堵,好歹也是近点算。

其实要我说根本不用修太多路。把公车站位置改改,让公车停车时别挡路。把学校校舍改成高层,让家长接送都进去校园内停车。学校附近都架起来天桥,让过马路的家长孩子走天桥别设置路障,交通自然就顺畅了,投入比修路还低,受影响的人还少。
作者: 猩猩都叫兽    时间: 2021-7-3 08:38:51

陌生的香港人 发表于 2021-7-2 22:39
把現行市區高密度化就是用來讓人們非坐公交不可  形成規劃行說的所謂 ‘critical mass' (不知道中文怎麼 ...

您是规划方面的专家,我只是从个人体验出发哈哈。总的来说已经不对这个城市的交通改善抱有希望了,而且事实就是只能越来越烂。前几年还抱有幻想能否回到早年那种不堵车的感觉,现在看到所谓的修路其实是在堵路, 2条变1条,1条路还修个公车站或者割出来点地做人行道自行车道啥的,就不再幻想了。除非未来交通工具能升级,更小更窄更安全的类似于摩托车那样但是全封闭的交通工具普及了,等于从另一个角度拓宽了道路,否则真的看不到希望。。。
作者: zwanything    时间: 2021-7-3 10:31:45

猩猩都叫兽 发表于 2021-7-3 07:38
您是规划方面的专家,我只是从个人体验出发哈哈。总的来说已经不对这个城市的交通改善抱有希望了,而且事 ...

别放弃,还有自动驾驶的理想在。全面自动驾驶之后,只有极个别富豪才会有私家车,别的都是共享车。效率提高无数倍。当然,目前还处于幻想阶段。
作者: 陌生的香港人    时间: 2021-7-3 10:56:49

本帖最后由 陌生的香港人 于 2021-7-3 10:06 编辑
猩猩都叫兽 发表于 2021-7-3 07:38
您是规划方面的专家,我只是从个人体验出发哈哈。总的来说已经不对这个城市的交通改善抱有希望了,而且事 ...

這裡的修窄路面是所謂的road diet 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用來限制車速的  用來保護其他道路使用者云云 所以是和國內反其道而行之的 因為他們覺得主幹道不只是給私人汽車 還要給其他交通工具  (所以任何道理改善工程必加人行道自行车道啥的)  甚至是能livable - 用來住人的  所以和你以為修路就是純粹為了解決交通堵塞的問題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唉 哈
作者: 党中央    时间: 2021-7-3 13:28: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党中央    时间: 2021-7-3 14:10: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党中央    时间: 2021-7-3 14:13: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1-7-4 00:08:04

党中央 发表于 2021-7-2 17:37
地贵是一方面啊,建筑成本也是不便宜啊,关键周期还真的长,那么问题出在哪个环节?还是每个环节都有问题 ...

高密度唯一的好处就是让市政府能节约大笔基础建设投资。如果将农场变成住宅用地政府要投入大笔资金搞基础设施建设。等新社区人口数量上来后,中央政府又要投资搞医疗中心,学校等设施。 无论是中央还是市政府都没钱烧。当然就打起提高现有社区的容积率的主意了。最多投资把下水管道换个粗点的就行了。道路基本上不用拓宽。反正堵车多了人们就会去座公车。 人口密度上来以后,社区里很多设施就不想以前那样人少了。最明显的就是GP不再注册新病人,游泳池人满为患。 大家的房子价值的确是涨了不少。但生活品质却不如10年前了。在精神上每个房主都是百万富翁,但在生活上精打细算活得还不如拿福利躺平的人洒脱。
作者: king_of_cut_gir    时间: 2021-7-4 06:41:13

nzrover 发表于 2021-7-3 23:08
高密度唯一的好处就是让市政府能节约大笔基础建设投资。如果将农场变成住宅用地政府要投入大笔资金搞基础 ...

同意高密度可實行集中管理
不過生活質素可能會有影響  在現在的情況下也可能是無可口非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1-7-4 07:43:00

本帖最后由 nzrover 于 2021-7-4 06:59 编辑
king_of_cut_gir 发表于 2021-7-4 05:41
同意高密度可實行集中管理
不過生活質素可能會有影響  在現在的情況下也可能是無可口非 ...


新西兰除了奥克兰没有一个城市搞高密度的。原因就是奥克兰的新移入人口主要是移民。大多数移民之前的生活水平没有奥克兰的高所以这些人对当前的生活品质不会有抱怨。但在奥克兰长期生活的人就会觉得越来越不如从前。以前一块全副地差不多最少要600平米。前院后院都有足够的空间给孩子玩给狗玩。现在呢?一个stand alone 的house占地也就250平左右。前院也停不了几辆车。家里办个party停车都费劲。不愿意住那么挤的人但又无法离开奥克兰的人只好往奥克兰边缘迁移。这就是早晚高速堵车的原因。另外有些洋人公司5年前就开始让一些搬出奥克兰的中层管理人员测试Working From Home。到了去年直接就把市中心的办公室退租让绝大部分人回家办公。这可能是服务型企业对当前奥克兰市政的控诉吧!
作者: trdeyoualbert    时间: 2021-7-4 07:50:47

nzrover 发表于 2021-7-4 06:43
新西兰除了奥克兰没有一个城市搞高密度的。原因就是奥克兰的新移入人口主要是移民。大多数移民之前的生活 ...

一早办party 哈哈哈
作者: 陌生的香港人    时间: 2021-7-4 11:55:42

本帖最后由 陌生的香港人 于 2021-7-4 11:20 编辑
nzrover 发表于 2021-7-4 06:43
新西兰除了奥克兰没有一个城市搞高密度的。原因就是奥克兰的新移入人口主要是移民。大多数移民之前的生活 ...

這個當然了 你看看其他城市的人口就知道 其他兩個主要城市威靈頓(41萬)和基督城(38萬)也不過3 40 萬人 (Dunedin 這些就更不用提 就十多萬人(13萬)而已)  而奧克蘭則是163 萬 是威靈頓和基督城兩個加起來還要多兩倍以上  所以其他城市確實沒太大必要搞高密度 (但這次National Policy Statemet - Urban Develpment 卻不只針對奧克蘭 而也要求這些其他城市甚至Tauranga 也是十多萬人口也要跟著這樣做)  可這卻是奧克蘭必須要採取的發展模式 (當然你說房子為什麼都建得那麼小 反差是不是太大又是另一回事 相比幾年前 350/300 已經是高密度   250 甚至150 是非常極端 印像中前朝時就只有Glen Innes 有容許150 一戶的 (當年是Residential 8c zone  而GI是什麼地區?) 當時已經是見過的最高密度了  可到今天比這個更小的卻已經是家常便飯)  而這些移民有海外也有國內的 地理學上是所謂 pull and push factors  就是工作品種和機會都多的必然結果吧  - 誰叫奧克蘭是新西蘭唯一最國際化的“大”城市呢?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1-7-4 19:52:02

本帖最后由 nzrover 于 2021-7-4 19:22 编辑
陌生的香港人 发表于 2021-7-4 10:55
這個當然了 你看看其他城市的人口就知道 其他兩個主要城市威靈頓(41萬)和基督城(38萬)也不過3 40 萬人 ...


新西兰有好几个城市都有潜力发展成百万人口的规模。可惜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奥克兰市政府没有任何作为任由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当奥克兰变成庞然大物之后就会变成一个大磁石将全国的资源都吸引过来。这就导致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奥克兰的房价会慢慢变得越来越不可负担。最终结果就是迫使中年人和年轻人出走海外。
作者: skyjustin    时间: 2021-7-4 21:03:57

kumue那边通火车会好很多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1-7-4 21:55:51

skyjustin 发表于 2021-7-4 20:03
kumue那边通火车会好很多

啥时候能通火车啊?通了又怎样呢?铁路不能全封闭电气化也没法提速。AT的脑子都被门挤了。现在只有落后国家的铁路还和公里有交流道。只要有交流道城市轨道交通就不可能高效快速。以前动不动火车就撞到人。然后就全市火车大混乱。很难以想象人是怎么跑到铁路上去的?完全是第三世界国家的铁路系统。
作者: 陌生的香港人    时间: 2021-7-4 22:31:35

nzrover 发表于 2021-7-4 18:52
新西兰有好几个城市都有潜力发展成百万人口的规模。可惜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奥克兰市政府没有任何作为任由 ...

就是四大城市的三個和奧克蘭的人口都可以差那麼遠  你說有哪個有什麼潛力變成百萬人口呢? 西方國家不可能有太多作為去驅散人口  又不能用戶籍 更不能強逼 奧克蘭地方政府更不能左右什麼  它不能關大門叫人不要來 或者叫移民部不批人進來  唯一可以這樣做就是之前的 lockdown 了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1-7-4 23:56:26

本帖最后由 nzrover 于 2021-7-4 22:58 编辑
陌生的香港人 发表于 2021-7-4 21:31
就是四大城市的三個和奧克蘭的人口都可以差那麼遠  你說有哪個有什麼潛力變成百萬人口呢? 西方國家不可 ...


地势平坦且有丰富水资源的城市都有潜力。政府可推动高校的转移,还有基础设施投资,甚至新建医院养老院等民生工程。当新西兰出现一个有国际机场,完备的交通设施,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新兴工业园区和购物中心的50万人口级别的城市。难道还不能吸引一些奥克兰人搬过去吗?
作者: 陌生的香港人    时间: 2021-7-5 00:16:07

本帖最后由 陌生的香港人 于 2021-7-5 16:39 编辑
nzrover 发表于 2021-7-4 22:56
地势平坦且有丰富水资源的城市都有潜力。政府可推动高校的转移,还有基础设施投资,甚至新建医院养老院等 ...

試問你覺得這四個中哪一個有這樣的潛力(地勢平坦 有豐富水資源 - 地勢平坦方面 基督城本來不錯 但可惜不斷地震)呢? 還是你其實在說再做新城? 這些國內地方政府才有的野心勃勃的舉動  對新西蘭這個地方政府是基本要錢沒錢 要權沒權但中央政府則只會先立法然後就把什麼責任都拋給地方政府 卻不提供相關資源指引什麼都你自己搞定的農業國家  再不然就霸王硬上弓我不管你市中心先給我都建6層再說 。。。要他們做這些實在有點強人所難了 更何況 憑什麼有這些主要是硬件/基建類的東西 奧克蘭人們就一定會過去呢? 這種假設不是有點太想當然了?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1-7-5 00:29:46

陌生的香港人 发表于 2021-7-4 23:16
試問你覺得這四個中哪一個有這樣的潛力(地勢平坦 有豐富水資源 - 地勢平坦方面 基督城本來不錯 但可惜不 ...

基督城重建的时候就应该重新规划然后重建。国家应该成立保险公司接收AMI。将受损的房产买下来给HNZ搞开发。
作者: 党中央    时间: 2021-7-5 11:46: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党中央    时间: 2021-7-5 11:47: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党中央    时间: 2021-7-5 11:48: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房奴甲    时间: 2021-7-5 12:01:35

nzrover 发表于 2021-7-4 20:55
啥时候能通火车啊?通了又怎样呢?铁路不能全封闭电气化也没法提速。AT的脑子都被门挤了。现在只有落后国 ...

我模模糊糊记得第一世界的英国那些火车(伦敦?)也是跟公路有交流道的,市内铁路要那么高速干什么,刚开起来就到站了,只要班次多就是效率很高的公交,看看伦敦巴黎就知道了,堵车都没有中国那些高端现代城市严重。车子都是开的起来的。没事就有人吹嘘中国的管道交通,其实人别的国家用一百年了,中国才刚有比较完整的网络。人家一百年前做的东西用到现在,还运转良好,说明了什么。
作者: V7    时间: 2021-7-5 12:26:27

future有多远,谁都不知道
作者: skyjustin    时间: 2021-7-5 17:28:26

党中央 发表于 2021-7-5 10:48
通了又怎么样?谁会去坐?坐去CBD那得多少钱?况且公共交通只适合两手空空的人去坐啊。 ...

可以开两班车 上午去上班,下午回家
作者: godirty12    时间: 2021-7-6 07:57:04

看看市中心公寓吧,价格百年不变,漏水占了一半,澳洲公寓漏水率更是高的吓人。公寓不管在哪,没市场
作者: bodyhaven    时间: 2021-7-6 09:47:48

房奴甲 发表于 2021-7-5 11:01
我模模糊糊记得第一世界的英国那些火车(伦敦?)也是跟公路有交流道的,市内铁路要那么高速干什么,刚开 ...

那是因为西方城市人口增速很慢,中国大都市近10年人口能增50-80%,不是国内管道交通不好,相反如果国内没有管道交通那问题就大了去了。国内交通做的不管怎么样,比AT是牛逼太多了,AT就是个弟弟,是个渣,你知道henderson中心搞道路升级他们怎么做的吗?他们给马路上涂蓝色油漆,假装焕然一新,以前两车道堵上一条做自行车道,跟汽车道之间摆上桶状的小花坛,努力降低人们想通过这里的欲望。他们不想着怎么把一个town centre发展起来,他们就想让你不要来。
作者: hoolee    时间: 2021-7-6 10:13:23

政府想干啥就干啥,想改啥就改啥,所以除了换执政党,一切都是徒劳~
作者: 陌生的香港人    时间: 2021-7-6 10:40:28

本帖最后由 陌生的香港人 于 2021-7-6 10:18 编辑
bodyhaven 发表于 2021-7-6 08:47
那是因为西方城市人口增速很慢,中国大都市近10年人口能增50-80%,不是国内管道交通不好,相反如果国内没 ...

這就是這裡transport planners 最愛做的  國內是plan 高鐵地鐵  這裡是plan 在各主幹道畫一下線   然後就覺得大家都會高高興興騎自行車出行了  大街大巷換點磚做所謂人車共用的shared space (因為人家歐洲都這樣做 我們是歐洲人 當然也應該這樣做....) 還要把這裡分崩離折的交通佈局用國內四通八達的鐵路系統圖般連接起來看起來整個城市非常connected 一起叫Hooray 才讓人吐血
作者: 党中央    时间: 2021-7-6 10:51: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陌生的香港人    时间: 2021-7-6 11:06:54

本帖最后由 陌生的香港人 于 2021-7-6 10:15 编辑
党中央 发表于 2021-7-6 09:51
planner工资挺高的吧........

當然不算低  (尤其那些大型顧問公司和市政府/AT 高層)  整天離地做夢寫報告  大事做不到 小事做不好的一群....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