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北岸大桥自行车道的一些想法和工程背景 [打印本页]
作者: Bearonrun 时间: 2021-6-2 12:41:02 标题: 北岸大桥自行车道的一些想法和工程背景
本帖最后由 Bearonrun 于 2021-6-2 16:17 编辑
最近北岸大桥自行车道的事情闹得厉害,骑手们抗议示威,也冲破了警察的封锁线。新西兰,尤其是当前政府,对于此类事件还是很宽容的,如果在美国,警察可能已经动用暴力了。
北岸大桥是英国工程师设计并监督建造的,1959年开始时只有4道。 后来的结构升级和扩展是由日本公司设计的,非常的精准也没留什么余量。 所以已经不能够再承受,在外端加上新的自行车道。 而且从结构工程师的角度看, 这种悬臂梁式的加重对于原结构是最不利的。
因此,加建自行车道是不可行的,所以要么把现行的机动车道改成自行车道,要么再建大桥或者海底隧道。
把现行的两个机动车道改成自行车道。机动车道无疑会更堵。 现在交通高峰期其实已经很堵,大桥也被戏称为新西兰最大的停车场。 奥克兰交通署也安排了变道措施,人工放置水泥墩子,早上南下的车道多于北上, 晚上就反过来。这样做可以避免交通瘫痪。 如果把两个机动车道改成自行车道,估计早上1号公路堵停会从Manukau 直到大桥,晚上会从大桥直到Orewa.
其次自行车的流量远远不及汽车的流量, 就算只开两条道, 自行车行使占用率也很低. 基于目前的自行车普及率, 如果挪用两条机动车道作为自行车道, 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南北交通会堵得近乎瘫痪, 而自行车道却非常冷清. 这在最近奥克兰市中心的新自行车道已经可以看出来了。
那么加一条大桥或者隧道是否可行呢。 其实实际上这也几乎不可能,在当前政府的管理下,可能性为0。 首先是缺钱。 其次当前工绿政府是不鼓励机动车的,尤其不鼓励私家车。原因有几个, 1高碳。 2不公平: 有人开车, 有人只能坐公车。 3理论上私家车不安全,撞上人的话,会出人命。但现在很多自行车的速度已经是30km+, 甚至有些人因为超过50km,被警察开罚单,而且自行车对骑手保护甚少,也没有机动车的制动系统避免冲撞行人,所以自行车的实际安全性有待商榷。总而言之,新建大桥或隧道是望梅止渴,尤其是基于当前政府的理念。
所以,如果要让自行车 通行南北,占用机动车道几乎是唯一,花费少的,能马上执行的方案。但值得吗?会不会有开车人士抗议?
图片附件: cycle way.jpg (2021-6-2 12:44:45, 63.63 KB) / 下载次数 15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Q5ODM3NXxlMzA1MDZiOHwxNzUyOTI0OTEyfDB8MA%3D%3D

图片附件: 02.jpg (2021-6-2 16:16:05, 80.64 KB) / 下载次数 13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Q5ODQ2OHxjZjY3MjI2Y3wxNzUyOTI0OTEyfDB8MA%3D%3D

图片附件: 01.jpg (2021-6-2 16:15:58, 105.77 KB) / 下载次数 14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Q5ODQ2N3w4ODRhNzYzMHwxNzUyOTI0OTEyfDB8MA%3D%3D

图片附件: 04.jpg (2021-6-2 16:17:23, 95.96 KB) / 下载次数 15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Q5ODQ2OXxlZWM4YTM3MXwxNzUyOTI0OTEyfDB8MA%3D%3D

作者: Bob Wang 时间: 2021-6-2 12:47:20
大家投资我当总理,我做主让楼主当这个项目的总工程师!
作者: angelee123 时间: 2021-6-2 12:48:53
Bob Wang 发表于 2021-6-2 12:47 
大家投资我当总理,我做主让楼主当这个项目的总工程师!
我当你们的白手套
作者: bintoo 时间: 2021-6-2 12:49:48
最实际最省事的做法是, 允许那群刁民继续抗议, 别否决他们, 但也别赞同真的建造, 放凉他们做冷处理就好>
作者: 图帝@-@ 时间: 2021-6-2 12:50:24
什麼也不說了,再堵下去,我明天開始游水過去,不給北岸大橋添堵添亂,更加符合環保的理念。
作者: 党中央 时间: 2021-6-2 12:50: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imi329 时间: 2021-6-2 12:53:51
Bob Wang 发表于 2021-6-2 12:47 
大家投资我当总理,我做主让楼主当这个项目的总工程师!
到时候别忘了喊我举个Stop牌子,这事儿我擅长。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6-2 12:58: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imi329 时间: 2021-6-2 12:58:35
本帖最后由 yimi329 于 2021-6-2 13:00 编辑
党中央 发表于 2021-6-2 12:50 
给自行车上牌,收入上路费,牌照费,wof费用,税。
别忘了自行车骑照,没照的不允许骑。需要开设自行车骑行培训机构,教练坐后座考试,骑照每五年一更新,体检不过的不行,腰不行的也不行。海外骑照不行,必须NZ本地考。考试需要翻译的,必须使用三人同骑的车子!
作者: Bob Wang 时间: 2021-6-2 13:06:51
yimi329 发表于 2021-6-2 12:53 
到时候别忘了喊我举个Stop牌子,这事儿我擅长。
好的,给你配四个对讲机,负责Stop举牌的总指挥!
作者: 陌生的香港人 时间: 2021-6-2 13:16:29
本帖最后由 陌生的香港人 于 2021-6-2 13:19 编辑
第二條跨海通道(不管是橋還是隧道)說了很多很多年 研究也做了N 個 始終是個願景 最新好像是說2030 甚至之後會開始?(當然 也是聽過就算) 不過新西蘭任何重大交通基建現在都幾乎不可能只行私家車 都是公共交通, walking and cycling 一起來的 (不管是不是工黨政府 當然工黨政府會push得更厲害) 不然council (和坊間)那幫反汽車的 urban designers 還有這些walking and cycling groups 可不會放過 NZTA
作者: 悦享奇城 时间: 2021-6-2 13:19:59
听说举举 GO and Stop 牌子的工作一小时30多呢
作者: Bearonrun 时间: 2021-6-2 13:24:50
陌生的香港人 发表于 2021-6-2 13:16 
第二條跨海通道(不管是橋還是隧道)說了很多很多年 研究也做了N 個 始終是個願景 最新好像是說2030 甚至 ...
这第二条通道,商议了超过20年。资金,政治,环保因素太多,估计除非奥克兰交通出大问题,否则没有政府愿意干这种吃力不讨好,而且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事。
这条通道,肯定是有cycle道。
作者: Bearonrun 时间: 2021-6-2 13:28:49
Bob Wang 发表于 2021-6-2 12:47 
大家投资我当总理,我做主让楼主当这个项目的总工程师!
谢谢啊,不过我还是做我的房屋,厂房,高楼吧。
作者: anzbank 时间: 2021-6-2 13:30:47
其实现在每天下午下班时间进城方向堵的一点不亚于早高峰
作者: 党中央 时间: 2021-6-2 13:39: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j_win_1 时间: 2021-6-2 13:50:19
本帖最后由 hj_win_1 于 2021-6-2 13:53 编辑
看看city那些狗屁自行车道,建了还是没人用。。。还把city堵得民不聊生
我不支持挪部分车道建自行车道,但是我支持全奥克兰禁止私家车出行,所有公路全部变成自行车道,全TMD坐公交,骑自行车,跑步,游泳上班去。。。
作者: trdeyoualbert 时间: 2021-6-2 13:52:51
其实平心静气的讲,骑自行车在奥克兰上下班本身就是不现实的,因为首先本身道路设计很窄,到现在是无法改变的,第二地形因素。
所以现在推动自行车完全是一种政治因素,不过当初推动的是国家党的钥匙,只是工绿为了所谓环保更大力推动。
由于以上两个先天条件缺陷再加上政治因素力推,更让真正使用者不多,所以更显示民主社会特点,就是一小部分人的意见被无限放大并通过极端手段推动,以至于大多数人被迫服从极少数人。
楼主所讲骑自行车人违章行为最近一个多月本人在市中心某重要进出口在下班高峰看见不理红绿灯冲红灯的自行车人占绝大部分,可以这样子讲在明明红灯期间,十个骑车的有八个冲,不是在转换灯期间目睹多次如果不是汽车紧急刹停,那后果不用讲
作者: a366232446 时间: 2021-6-2 13:57:45
最经济的方法,放个船在两边,十分钟一班,只准骑自行车的人上,上去也不准停下,一人一个动感单车继续骑,单车还要带发电的那种。
作者: 小小星走天涯 时间: 2021-6-2 14:01:02
政府敢这么弄自行车道,就有人敢撞,你信不信?所以这是多余的抗议,特别讨厌资本主义那种自私的小团体,没有大局观,从大局上看当然再建一条桥是为最优解,问题政府有这个能耐吗?
作者: ACEpilot 时间: 2021-6-2 14:09:05
我在另一个贴提过的:
我在疫情前也是经常 火车+单车 这样通勤的确实是方便,其实可以参考一下 巴士+单车 的方法,在大桥两边最近的巴士站,专门有辆载骑单车的人往返大桥的巴士,里面没有座位的,全部放自行车和站人。
说白了,AT和康嫂就喜欢把开车和骑车走北岸大桥的搞零和博弈,然后AT和康嫂从中得到好处
作者: Bearonrun 时间: 2021-6-2 14:11:45
图帝@-@ 发表于 2021-6-2 12:50 
什麼也不說了,再堵下去,我明天開始游水過去,不給北岸大橋添堵添亂,更加符合環保的理念。 ...
朋友, 要横跨一公里多的海域,你的身材够好吗?
作者: Bob Wang 时间: 2021-6-2 14:30:07
angelee123 发表于 2021-6-2 12:48 
我当你们的白手套
快,组织起来!让我们一起建设和谐友爱的具有新西兰特色的社会主义!
作者: 图帝@-@ 时间: 2021-6-2 14:38:55
Bearonrun 发表于 2021-6-2 14:11 
朋友, 要横跨一公里多的海域,你的身材够好吗?
剛剛游上岸,累死我了。


作者: 261874939 时间: 2021-6-2 14:42:37
说句老实话,不如把北岸大桥关闭了吧。。。别来往了。。
要么出一本北岸通行证。。。按时段,次数收费。
作者: 图帝@-@ 时间: 2021-6-2 14:49:02
用手机掃一下就可以騎走,每月10元人民币,还是回國吧。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6-2 15:30:33
自行车再放进来 更多事故发生 ACC又有更多claim出来了 表面上省了这几部车的钱 实际上更多的钱花在别的地方 这就是新西兰......
作者: Bearonrun 时间: 2021-6-2 16:11:34
本帖最后由 Bearonrun 于 2021-6-2 16:19 编辑
图帝@-@ 发表于 2021-6-2 14:38 
剛剛游上岸,累死我了。
瞧你这身材,怎么有能力低碳出行。 不要吃junkfood, 得多吃鱼罐头。
作者: 三 少爷 时间: 2021-6-2 16:21: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图帝@-@ 时间: 2021-6-2 16:38:22
Bearonrun 发表于 2021-6-2 16:11 
瞧你这身材,怎么有能力低碳出行。 不要吃junkfood, 得多吃鱼罐头。
我天天都吃50C魚罐頭的,連太陽眼鏡都是在紅房子買的,2元一副。

作者: Bob Wang 时间: 2021-6-2 17:10:34
图帝@-@ 发表于 2021-6-2 16:38 
我天天都吃50C魚罐頭的,連太陽眼鏡都是在紅房子買的,2元一副。
过一次桥收5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觉得可以把车停桥上,然后坐公交车去上班!
作者: Bearonrun 时间: 2021-6-2 17:17:55
图帝@-@ 发表于 2021-6-2 16:38 
我天天都吃50C魚罐頭的,連太陽眼鏡都是在紅房子買的,2元一副。
10c 吧?
作者: rabbit 时间: 2021-6-2 18:21:47
我作为一个良好市民高峰时段坚决不去北岸,不给政府和人民”添堵“。
作者: Bearonrun 时间: 2021-6-3 14:52:26
Bob Wang 发表于 2021-6-2 17:10 
过一次桥收5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觉得可以把车停桥上,然后坐公交车去上班! ...
toll road的话,需要有alternative才可以。 不能在唯一的通道上收钱。
作者: Domani 时间: 2021-6-3 14:53:58
Bearonrun 发表于 2021-6-3 14:52 
toll road的话,需要有alternative才可以。 不能在唯一的通道上收钱。
SH16-18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1-6-3 14:57: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earonrun 时间: 2021-6-3 16:17:29
Domani 发表于 2021-6-3 14:53 
SH16-18
理论上算是。 但距离太远, 实际上不会被用作 alternative.
作者: Domani 时间: 2021-6-3 16:41:00
Bearonrun 发表于 2021-6-3 16:17 
理论上算是。 但距离太远, 实际上不会被用作 alternative.
不收费的alternative必然会比收费的远,但是多远才算太远呢?其实并没有一个标准,可以是很主观的事情,能被一小部分人的主观意识左右。
作者: Jan90 时间: 2021-6-3 17:04:01
原来玻璃心说的热度是这个啊,唉,说明北岸人因为交通多焦虑,又有人要玻璃心一地了
作者: Beau English 时间: 2021-6-4 07:14:57
陌生的香港人 发表于 2021-6-2 13:16
第二條跨海通道(不管是橋還是隧道)說了很多很多年 研究也做了N 個 始終是個願景 最新好像是說2030 甚至 ...
地铁都造不出来能指望他能造出来跨海隧道?
作者: Bearonrun 时间: 2021-6-23 11:07:28
好像真的要做。 把whargarei 修路取消了, 抽出资金来盖桥。
作者: 巴依老爷 时间: 2021-6-23 11:14:25
北岸大桥应该收费,而且收费昂贵,这样会逼迫私家车主乘坐公交车
提高公交车的发车数量
把私家车通过数量降低80%,同时提高公交车发车数量20%,这样就能预留两条自行车道出来。差不多就能解决大桥通过问题
现在的问题不是大桥不堪重负,而是公共交通系统太傻逼,等个车要1小时,来回走到公交站又30分钟,太不方便了,每3分钟发一趟车,空车也发,让公交车连城串的开,让老百姓出门抬腿就上公交,而且公交0拥堵,上车刷手机,下车就到公司。这样的话鬼他妈愿意开车去CITY。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