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马自达压燃发动机的意义是什么呢?? [打印本页]

作者: 烂泥再生    时间: 2020-12-9 23:22:12     标题: 马自达压燃发动机的意义是什么呢??

油耗低一点, 但是干不过混动, 动力没明显提升, 发动机构造复杂, 以后保养维修估计不会便宜,
车价贵了那么多, mazda3 要5万2, 这车除了颜指还有啥?  马自达压燃发动机的意义是什么呢??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0-12-9 23:43:50

一个有火花塞和点火系统的压燃发动机能有啥意义?噱头呗。多卖钱而已。还不如小排量加涡轮更实惠。
作者: alike0932    时间: 2020-12-10 00:08:23

马自达还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公司,想给同质化严重半死不活的内燃机市场注入最后一剂强心针,做最后的挣扎。不管是不是营销噱头至少行为是值得尊敬的,就好像大家都在吃四川火锅,忽然有一家牛瘪火锅的出现给火锅产业带来一阵清新空气。
作者: keepower    时间: 2020-12-10 06:50:08

估计要等到接下来直六的版本出来才行。

作者: hj_win_1    时间: 2020-12-10 09:31:39

5万2的马三哦。。。。。。有这钱我为啥要买这货。。。。。。
作者: liyunhao0107    时间: 2020-12-10 10:11:25

就像现在卖3k多的折叠屏手机一样,厂商秀肌肉的产品
作者: ilmaro    时间: 2020-12-10 14:35:43



为他人所不能,就是这么屌,咋滴吧……。
作者: keepower    时间: 2020-12-10 14:57:09

ilmaro 发表于 2020-12-10 15:35
为他人所不能,就是这么屌,咋滴吧……。

他要能搞出340i的马力+Corolla的油耗+Mazda6的价格 我就买一台
作者: ilmaro    时间: 2020-12-10 15:42:25

keepower 发表于 2020-12-10 15:57
他要能搞出340i的马力+Corolla的油耗+Mazda6的价格 我就买一台



要是能搞出来,我也搞一台……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0-12-10 17:57:10

keepower 发表于 2020-12-10 15:57
他要能搞出340i的马力+Corolla的油耗+Mazda6的价格 我就买一台

那要等到马自达搞混动性能车了。要么直接上电动机没有油耗这么一说了。搞压燃实际上就是在想办法给汽油机自吸续命而已。马自达搞这个是在逆潮流而动。关键还卖得死贵。如果想学韩国车玩高端,那就要先砸十年钱。
作者: ilmaro    时间: 2020-12-10 19:53:58

nzrover 发表于 2020-12-10 18:57
那要等到马自达搞混动性能车了。要么直接上电动机没有油耗这么一说了。搞压燃实际上就是在想办法给汽油机 ...


砸钱,那得看确保,不搞砸,赚到钱才行……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0-12-10 22:00:53

ilmaro 发表于 2020-12-10 20:53
砸钱,那得看确保,不搞砸,赚到钱才行……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韩国人在美国提携下是如何一步步把家电,半导体和汽车工业建立起来从而最后成为日本的强有力的竞争者。尽管日本还掌握了不少关键技术。但看看韩国人在这些领域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提高。在新西兰现在能挑战丰田的也就只有现代集团了。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0-12-10 22:19:11

ilmaro 发表于 2020-12-10 20:53
砸钱,那得看确保,不搞砸,赚到钱才行……

韩国基本上就是国家资本主义,在经济上也算是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日本却没有像韩国那样的垄断型公司。日企没有团结起来却还在相互竞争。在汽车领域日企应该进一步并购将汽车厂商缩减到5个以内。这样才能进一步减少成本扩大利润。只要有利润才有能力投资到新的研发中去。这一点日企应该学三星学华为。日本那种固执的“匠人”阻碍了发展。
作者: ilmaro    时间: 2020-12-10 22:40:08

nzrover 发表于 2020-12-10 23:19
韩国基本上就是国家资本主义,在经济上也算是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日本却没有像韩国那样的垄断型公司。日企 ...



韩国就是个寡头政治国家……
作者: WellyRover    时间: 2020-12-11 09:47:03

我估计马自达就是要用丰田的TNGA平台加eCVT的变速装置加上转子发动机来搞油电混合的车。肯定不是今天老车拉新皮这种状态。所以再电气化智能化的大潮下,下一代马自达估计可靠性会腰斩。

马3那个销魂的torsion bar suspension,是实在没法子的法子了。
作者: 烂泥再生    时间: 2020-12-11 10:43:09

马3减配成板车悬挂, 还加价, 马自达现在这么飘了?
作者: keepower    时间: 2020-12-11 11:04:39

nzrover 发表于 2020-12-10 18:57
那要等到马自达搞混动性能车了。要么直接上电动机没有油耗这么一说了。搞压燃实际上就是在想办法给汽油机 ...

Mazda没啥其他拿得出手可以帮他们撑过这过渡的十年。

现在的Skyactiv G和G turbo无论动力还是油耗都已经占不到什么便宜了。Skyactiv D在欧洲也下市了。他不搞这个Skyactiv X的话,连发展EV的钱都赚不到。
作者: aj_scofield    时间: 2020-12-11 12:57:58

真是墙倒众人推啊
作者: WellyRover    时间: 2020-12-11 13:19:24

keepower 发表于 2020-12-11 12:04
Mazda没啥其他拿得出手可以帮他们撑过这过渡的十年。

现在的Skyactiv G和G turbo无论动力还是油耗都已经 ...

是的,这边马自达现在是欧5的排放标准,严格意义上在国内国六排放标准的地方是连牌子都上不了的。如果马自达不走清洁能源或者提升排放,就要面临未来巨大的罚款。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0-12-11 13:55:27

aj_scofield 发表于 2020-12-11 13:57
真是墙倒众人推啊

说的事新车。二手车马自达还是有优势的
作者: aj_scofield    时间: 2020-12-11 14:18:39

nzrover 发表于 2020-12-11 14:55
说的事新车。二手车马自达还是有优势的

那请问,对比其它日系,二手马自达优势在哪里呢?丰田是有路必有丰田车,本田是买发动机送车,日产是买沙发送车,不会是因为东瀛宝马吧
作者: ilmaro    时间: 2020-12-11 15:10:04

本帖最后由 ilmaro 于 2020-12-11 16:12 编辑
aj_scofield 发表于 2020-12-11 13:57
真是墙倒众人推啊



马自达还没倒……只要压燃发动机可靠性不出问题,它就倒不了……

在新西兰,更是一时半会儿倒不了……因为这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可靠性会让它在二手市场上再硬几年……



不是马自达有多强,是这几年来,其它几家太虚弱……




作者: 261874939    时间: 2020-12-11 15:13:09

ilmaro 发表于 2020-12-11 16:10
马自达还没倒……只要压燃发动机可靠性不出问题,它就倒不了……

马自达买二手的 可靠性比丰田强多了。。。。乐趣也多就是油耗不友善。。

新车马自达太贵了。。。不如买斯巴鲁。。。真香
作者: ilmaro    时间: 2020-12-11 15:15:55

本帖最后由 ilmaro 于 2020-12-11 16:29 编辑
261874939 发表于 2020-12-11 16:13
马自达买二手的 可靠性比丰田强多了。。。。乐趣也多就是油耗不友善。。

新车马自达太贵了。。。不如买 ...

skyactiv G 油耗还行了……


我的 2.5 AWD CX5 ,天天重载着,平均油耗 8.5 L 以下百公里,烧 91 号,我很满足了……

SUBAUR 新车是挺好的,就是水平对置到大公里数以后无解的烧机油问题嘛,如今,又全线是 CVT ,多了一个可靠寿命的问题,特别是 SUV 等大型车型……这二手市场上怕是要输给马自达自然吸气 + AT 的……



如今,这 自然吸气发动机 +AT 或是 MT 组合的车,越来越少了,且行且珍惜吧……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0-12-11 17:31:14

本帖最后由 nzrover 于 2020-12-11 18:50 编辑
aj_scofield 发表于 2020-12-11 15:18
那请问,对比其它日系,二手马自达优势在哪里呢?丰田是有路必有丰田车,本田是买发动机送车,日产是买沙 ...


你说的这些只不过是90年代的日本车。日本进口的二手丰田大把CVT。本田发动机是也大量使用CVT吗?尼桑沙发是舒服CVT基本上覆盖绝大部分车型,唯独马自达坚持全系AT。
作者: ilmaro    时间: 2020-12-11 19:02:01

本帖最后由 ilmaro 于 2020-12-11 20:06 编辑
nzrover 发表于 2020-12-11 18:31
你说的这些只不过是90年代的日本车。日本进口的二手丰田大把CVT。本田发动机是也大量使用CVT吗?尼桑沙发 ...

做为中小型轿车车型,CVT 只要靠谱的设计,寿命还是可以的……

丰田的 CVT 中,只有混动上面的 HSD 是最可靠的,它的结构,实际上就是 AT 上用的 行星齿轮系统……当然,它也有一部分车型是用 钢带传动的 CVT 的……

本田 CVT 实在不怎么样,现在很少有 AT 车款了,MT 也相当少……

SUBARU 全系都是 CVT ,AT 和 MT 更少……尼桑也是,不多了……

唯独马自达,还在坚持 AT 和 MT ,这点很可贵……在新西兰这种环境中,更是重要……

要知道,这 AT 的造价成本,几乎是三倍于 CVT ,AT 寿命长远,更靠谱,这车价高点,不是没有道理的……要是马自达也全系用 CVT ,那 skyactiv G 的经济性,还会更好……不是吗?……可很多人,看不懂这点……


作者: WellyRover    时间: 2020-12-11 19:18:16

日系车里的CVT有两个主要Tier 1 供应商,aisin和JATCO。我们一般意义上低寿命的CVT是JATCO生产的,丰田的CVT是aisin生产的。丰田混动的eCVT和CVT没有一点儿关系,相反是属于非常可靠的传动系统之一。AT传动效率太低了,而且模块重,占体积大,不符合未来趋势。采埃孚都已经停止研发9AT以上的传动。

实际上,汽车大部分部件就从来没有按20年以上设计和生产过的,即使像20年前的车,比如约束系统这些只有最多15年的使用寿命,我记得大部分设计寿命是10年(可能更少,8年)。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0-12-12 05:40:36

WellyRover 发表于 2020-12-11 20:18
日系车里的CVT有两个主要Tier 1 供应商,aisin和JATCO。我们一般意义上低寿命的CVT是JATCO生产的,丰田的CV ...

看来现在买新车最多也就考虑10年使用期的稳定性。以后二手车越来越难买到可靠的车了。
作者: aj_scofield    时间: 2020-12-12 06:59:03

ilmaro 发表于 2020-12-11 16:10
马自达还没倒……只要压燃发动机可靠性不出问题,它就倒不了……

在新西兰,更是一时半会儿倒不了 ...

新西兰市场有多大,保有量400万已经很牛逼了。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2.4亿。你看看马自达市场占有率是多少。
作者: aj_scofield    时间: 2020-12-12 07:04:55

nzrover 发表于 2020-12-11 18:31
你说的这些只不过是90年代的日本车。日本进口的二手丰田大把CVT。本田发动机是也大量使用CVT吗?尼桑沙发 ...

你知道为什么除了丰田,别的日系车喜欢用CVT吗?AT很多专利都是爱信拥有的,作为丰田控股的企业, 爱信是会限制竞争对手使用自家的变速箱的。那你在想想为什么马自达全系使用AT和车价那么贵有什么关系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0-12-12 08:06:59

本帖最后由 nzrover 于 2020-12-12 09:13 编辑
aj_scofield 发表于 2020-12-12 07:59
新西兰市场有多大,保有量400万已经很牛逼了。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2.4亿。你看看马自达市场占有率是多 ...


全球马自达也才150万辆汽车的销量。斯巴鲁100万台。这在日本车里算不算小众品牌啊!哈哈
作者: aj_scofield    时间: 2020-12-12 08:22:36

nzrover 发表于 2020-12-12 09:06
全球马自达也才150万辆汽车的销量。斯巴鲁100万台。这在日本车里算不算小众品牌啊!哈哈 ...

2019年 丰田全球年销售量900万辆,本田 日产也将近500万辆,奔驰宝马200万辆。100万算不上小众,但也算不上大众,毕竟大众是马自达+斯巴鲁的3倍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0-12-12 08:27:54

aj_scofield 发表于 2020-12-12 09:22
2019年 丰田全球年销售量900万辆,本田 日产也将近500万辆,奔驰宝马200万辆。100万算不上小众,但也算不 ...

日企没有500万台不算大品牌。哈哈
作者: ilmaro    时间: 2020-12-12 13:26:17

本帖最后由 ilmaro 于 2020-12-12 14:49 编辑
aj_scofield 发表于 2020-12-12 07:59
新西兰市场有多大,保有量400万已经很牛逼了。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2.4亿。你看看马自达市场占有率是多 ...


市场保有量,代表着一个车厂在市场上长期积下来的地位……

不过它并不代表全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更是只能代表过去,它是滞后的……

更有很多时候,它并不反映什么技术水准和质量水平……

最有意义的是当下的市场销售状态,它代表着一个企业的真实状态……很明显,就目前而言,马自达是在上升期……

至于中国市场嘛,你懂的……你见过 丰田迷 、德粉、宝马粉 吧?国人是很容易 痴迷 于什么的,尤其是 痴迷 于 欧美产品……


所以,我一直提倡的是 就车论车,就事论事,就本质而论本质……所以我从来不迷恋任何品牌,任何产地,我只认可好的东西本身……

作者: ilmaro    时间: 2020-12-12 13:37:02

本帖最后由 ilmaro 于 2020-12-12 15:18 编辑
aj_scofield 发表于 2020-12-12 08:04
你知道为什么除了丰田,别的日系车喜欢用CVT吗?AT很多专利都是爱信拥有的,作为丰田控股的企业, 爱信是 ...

马自达用的 6AT 是自有技术,自已研发,自已生产+爱信代工,从技术上来讲,与爱信无关……


马自达是一直都有自己的变速箱研发部门、自己的变速箱生产厂的,它是日本最早进入 AT 变速箱研发与生产的日企之一,它的 AT 变速箱一直很稳定的……日本,不是只有爱信……事实上,它只是如今知名的专业变速箱生产商而已,它的部分技术都来源于其它技术研发企业或是其它车企研发部门,它们相互技术交流相互参股的……当然,我不是指它没有自研的技术哈,它也是很有技术的变速箱研发企业之一……

这个故事有点长,写起来太累……这样吧,我试试找一篇文章给你看吧……
作者: ilmaro    时间: 2020-12-12 13:43:03

本帖最后由 ilmaro 于 2020-12-12 14:45 编辑
aj_scofield 发表于 2020-12-12 08:04
你知道为什么除了丰田,别的日系车喜欢用CVT吗?AT很多专利都是爱信拥有的,作为丰田控股的企业, 爱信是 ...


这篇文章未必全对,比如有些细节,我就知道是错的,也并不全面,但大体上是正确的,客观的……


希望对你有用……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848248
作者: vickiliu1974    时间: 2020-12-12 16:50:51

ilmaro 发表于 2020-12-12 14:26
市场保有量,代表着一个车厂在市场上长期积下来的地位……

不过它并不代表全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更 ...

对于你的说法我有点不以为然。虽然我刚定了一辆cx8,我也不否认马车真的像你说不错。但决定买的主要因还是因为现在马自达的Deal不错,比丰田,本田还有大众的要好。

马自达在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惨不忍睹和第二市场美国销售量基本是一年不如一年,2019年跌了7.2%.如果不是战份额最大的CX5还能保持一点成长,拉低了一些下降比例。马3,马6这种跌破20-30%的主力车型销量真有点难看。而且今年肯定还会降。你这个基于当下的市场销售状态是基于卖不了一年卖不了几辆车的毫无代表性纽澳市场,还是哪个市场我很想知道?

车再好也是要适合市场,像我这样90%以上不懂车帝消费者不会去纠结什么毛AT,CVT还是DSG,价格,空间,油耗外形,配置加上品牌信仰才是买车的主因。


什么丰田迷,本田粉,大众高级车然道不都是几十年中国市场集下的良好品牌口杯,变相贬低中国消费者并不能改变人家人家因为信仰愿意掏钱。在中国森马东瀛宝马,操控,AT在一个破CVT +1. 5T的本田法拉域面前都是浮云。
上一个在中国市场被吹死的我记得是法系车,当年懂车帝把法系车吹得天花乱坠,卖得不好就是大家因为不懂车。




作者: keepower    时间: 2020-12-12 17:08:06

vickiliu1974 发表于 2020-12-12 17:50
对于你的说法我有点不以为然。虽然我刚定了一辆cx8,我也不否认马车真的像你说不错。但决定买的主要因还 ...

Mazda这种规模的厂要想生存下去就要跟大厂合作甚至合并。所以他现在抱丰田大腿,未来Mazda可能会把自己定位在一个丰田和Lexus之间的位置。
作者: ilmaro    时间: 2020-12-12 18:37:08

本帖最后由 ilmaro 于 2020-12-12 22:45 编辑
vickiliu1974 发表于 2020-12-12 17:50
对于你的说法我有点不以为然。虽然我刚定了一辆cx8,我也不否认马车真的像你说不错。但决定买的主要因还 ...

哈,我不是要说这市场口碑不重要,这市场占有率不重要……我只是提倡要客观对待……

有时,这口碑和市场占有率,也会误导消费者,不是吗?比如那 十几年 烧机油的 丰田 大众  宝马 时代?难不成这 丰田  大众 宝马  烧机油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吗?

关于这市场,目前因为疫情问题,一片混沌,我无意去和你争论什么……

至于 马自达,我更没有吹棒他的意思……甚至,我都数次说过,不是它马自达太强,而是当下其它几家有点太虚弱,或是新款技术平台发展滞后了……如此而已……

我也是一个消费者,但我不是什么追求品牌,盲信品牌的人,我说过了,我只认可好的东西……这,没什么错吧?

这两年,我认可马自达,实际上就是因为它这代技术还不错,该有的品质也还有……而其它各家车厂,同样也有我认可的东西,我依然推崇……比如 丰田 混动技术……比如 本田 部分车款,我也喜欢啊……这几年我更喜欢马自达,开马自达,都是我个人选择,我选择 它的 自然吸气发动机 + AT 变速箱的组合……可以吗?同时,我也爱开 丰田混动,你不反对吧?我还接受 尼桑 ,SUZUKI 等等各种品牌的一些车款呢……而且,看到没有?我还对 马自达的压燃发动机可靠性疑虑重重呢……我没说它一定好吧?

当然,我不反对你按你的买车方式去买车……我也无意非得去改变你的观念……

至于你说的:

“什么丰田迷,本田粉,大众高级车然道不都是几十年中国市场集下的良好品牌口杯,变相贬低中国消费者并不能改变人家人家因为信仰愿意掏钱。在中国森马东瀛宝马,操控,AT在一个破CVT +1. 5T的本田法拉域面前都是浮云。”

首先,我没有贬低中国消费者的意思……我也是中国人,我只是说出了中国人的一些现状,特性……难道不存在吗?

其次,如果你认为,为了信仰愿意掏钱,一切都可是浮云,那我也没有意见啊……我也认为可以有,常言道,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是事儿嘛……值了就行……

但我也算是活在中国四十年的人吧?我相信你也是生活在中国多年的人,你敢说中国人没有那种盲目的痴迷吗?那真的是百分百的在中国市场集下的良好品牌口碑?中国一些人,不是连月亮都觉得美国更圆?空气都觉得美国更香甜的吗?难道不是?其实何止是中国人,全世界哪个国家都一样,都有这种人,不是吗?

这不,你就在努力告诉我:

“车再好也是要适合市场,像我这样90%以上不懂车帝消费者不会去纠结什么毛AT,CVT还是DSG,价格,空间,油耗外形,配置加上品牌信仰才是买车的主因。”

既然“不懂”,又单靠品牌信仰买东西,难道不具有一定盲目性吗?这不正是论坛这种东西存在的必要性吗?让大家可以多交流,相互学习,加深了解,去除那种品牌信仰中的盲目性,不好吗?

什么叫车再好也要适合市场?你是想说 法拉利 再好,也得适合 穷人市场吗?兄弟,法拉利不是这么想的……当然,我不是指马自达也是法拉利这种品牌哈……我只是想说,车厂并不一定需要去适合市场,或者说是某种市场……

法系车,在中国发展好不好,这有很多种因素在里面……其实在一些贴子里,我有提及过……我喜欢 法国 PSA 集团的 HDI 柴油发动机不假,但,难道它 HDI 不好吗?影响它销售情况好不好的因素很多的,特别是国际贸易中……有时,卖的不好,并不等于它东西不好……这很客观吧?看看当年美国对日本企业的打压,比如丰田……看看如今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打压,比如华为……我想我这说法不难理解吧?


兄弟,本田 CIVIC 肯定没有 丰田 卡罗拉 卖的好,你认为是因为 本田 不好吗?试问,丰田十几年数款发动机烧机油,一直没召回,更没解决,难道说丰田就应该?就没问题了?就是最好的了?那你又让 本田 发动机置在什么位置上好呢?难道,你真认为,那种 丰田 永不坏的思想是正常人的思维吗?

当然,你我可以各自保留自己的想法……

祝你开 CX8 愉快,多年后不会后悔,上来骂我就好……



作者: 330503418    时间: 2020-12-13 10:23:26

nzrover 发表于 2020-12-10 23:00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韩国人在美国提携下是如何一步步把家电,半导体和汽车工业建立起来从而最后成为日本 ...

说实话现在韩国车还能卖的动只不过是国内小车的车企没有来而已 来的话那性价比分分钟吊打 在中国现在标致 现代 起亚 包括福特都被挤的快没市场了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0-12-13 18:19:10

330503418 发表于 2020-12-13 11:23
说实话现在韩国车还能卖的动只不过是国内小车的车企没有来而已 来的话那性价比分分钟吊打 在中国现在标致 ...

汽车这个商品不是说任何品牌都能在欧美这种成熟市场上一夜爆红的。中国品牌现在主要还是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口汽车。想要进入欧美市场路太漫长。主要是太烧钱。现在吉利和沃尔沃的合资品牌领克算是另辟蹊径了。中国车想要走出技术瓶颈,现在看来主要大力开发EV技术。只有电动车才能让汽车制造真正模块化。到时候拼的就是工业能力而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三大件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0-12-13 18:24:16

vickiliu1974 发表于 2020-12-12 17:50
对于你的说法我有点不以为然。虽然我刚定了一辆cx8,我也不否认马车真的像你说不错。但决定买的主要因还 ...

你买CX8的钱能买大众tiguan 2.0T all space R-line 吗?
作者: keepower    时间: 2020-12-13 19:16:44

nzrover 发表于 2020-12-13 19:19
汽车这个商品不是说任何品牌都能在欧美这种成熟市场上一夜爆红的。中国品牌现在主要还是向第三世界国家出 ...

中国市场,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市场,还是处在解决0到1的阶段。这些地方不会在意你是i30N还是Stinger的。

电动车还是要讲核心技术,现在领先的还是欧美。日韩也在全速赶上。弯道超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有难度啊。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0-12-13 20:03:47

keepower 发表于 2020-12-13 20:16
中国市场,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市场,还是处在解决0到1的阶段。这些地方不会在意你是i30N还是Stinger的。

...


弯道超车不知道是谁脑洞大开想出来的谬论。之所以能弯道超车必须是两台车性能差不多。中国的汽车工业和西方的这些汽车工业从来就没有在同一个层次上。想要弯道超车必须要中国的科学界在基础科学上要有突破才能推动应用技术的革新。现在普遍都是拿来主义,买国外的技术和设计。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初期拿来主义的确是最省钱的办法。后来都赚钱了,又有多少企业像华为一样大力研发自己的技术和专利呢?国产品牌的发动机要受制于很多专利限制。就涡轮都没办法自己生产。变速箱这种高科技就别提了。外观设计都是找欧洲的公司来搞。感觉国产车只是在内饰和车机这种没啥技术的地方一直搞得不错。既然三大件搞不过欧美日。那就赶紧去研究电机,电池 ,材料和控制系统为以后能赶上欧美日做技术储备。以后的EV一定会是模块化,机械装置会消亡。一切都是靠数据线连接。而且以后不分左右方向盘。方向盘可以根据需求左右调节。驱动方式也可轻松选配。让什么传动轴和差速器见鬼去吧!哈哈
作者: keepower    时间: 2020-12-13 20:49:18

nzrover 发表于 2020-12-13 21:03
弯道超车不知道是谁脑洞大开想出来的谬论。之所以能弯道超车必须是两台车性能差不多。中国的汽车工业和西 ...

我也是觉得弯道超车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就像F1比赛,你车子首先性能水平要差不多,然后是车手的水平,才有可能实现。

丰田刚放出了挑战Model X的全电动车型。就像你说的,根据用户的需求,可以以前驱,后驱和AWD的形式贩售。但电动车也是车子,悬挂,刹车,车轴等等这些机械的东西还是需要的。底盘的调试也是继续存在的。内燃机时代的积累很多都是可以沿用的。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0-12-13 21:03:03

keepower 发表于 2020-12-13 21:49
我也是觉得弯道超车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就像F1比赛,你车子首先性能水平要差不多,然后是车手的水平,才有 ...

沿用以前的技术实际上就是为了降低研发成本。造车牵扯到无数供应商也牵扯太多人的饭碗了。传统车企船太大想要掉头是在太难。如果技术和材料上没有任何问题,今后能够搅局汽车业的一定是个没有历史包袱的新电动车公司。
作者: alike0932    时间: 2020-12-14 11:16:38

ilmaro 发表于 2020-12-12 14:26
市场保有量,代表着一个车厂在市场上长期积下来的地位……

不过它并不代表全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更 ...

新西兰的汽车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首选的是性价比,后期维护(维修油耗配件),然后才是品牌忠诚度服务设计技术等等问题,几乎没有什么汽车文化。这也能差不多解释大众在欧洲和国内属于中甚至低端车型,很多出租车都在用而在新西兰摇身一变成了“欧洲车”装逼神器。
作者: alike0932    时间: 2020-12-14 11:23:19

ilmaro 发表于 2020-12-12 14:37
马自达用的 6AT 是自有技术,自已研发,自已生产+爱信代工,从技术上来讲,与爱信无关……

大神能不能评测一下美国车比如福特或者通用的自研AT变速箱,我一直觉得论坛里大家都在讨论日本车欧洲车,忽视了老美的车型,也是因为美系车在新西兰市场占比太低的原因。我上学的时候在美国生活过几年,回到新西兰也是很喜欢美国车,我自己之前也是开福特,后来趁Holden倒闭捡漏入手了Acadia,开来开去还是喜欢老美车型的低地盘,软避震,大排量自然吸气的声浪和动力。
作者: ilmaro    时间: 2020-12-14 11:38:07

alike0932 发表于 2020-12-14 12:16
新西兰的汽车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首选的是性价比,后期维护(维修油耗配件),然后才是品牌忠诚度服务设计 ...



新西兰市场有着很明显的特殊性……这国家没有汽车工业,而且经济上也是一个二手车接收市场的命……

在新西兰,买全新车的,基本上就是有公司抵税的人群,以及公司用车……前者可以把它当作是纳税人的福利,后者当然也是因为退税,以及求公司运作可靠性的原因了……

对于普罗大众而言,车也只是个交通工具,是不太在意开全新车,还是二手车的……当然这里肯定也有不少人在意,洋人也有面子问题,也有追求的,也想炫一下自己财力的……只是大部分人出于经济压力,选择不在意而已……但不得不说,相对中国人而言,他们要务实的多,也确实是真把车当个交通工具而已……没像中国人那样看的高,当身份,当地位象征,当财富实力……

新西兰还是有自己的汽车文化的,洋人群体并不少,要不然,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赛车道,也不会有那些老爷车展,也不会有那些定制车公司存在了……只是,他们玩的,和我们中国人不同……论汽车文化,我觉得新西兰人的汽车文化,比当前我们中国群体而言,更具有文化性……我们在玩什么?我们只是在玩钱而已,年轻人玩玩放纵而已……而不是文化……

至于你说的装逼神器嘛,哈哈……谁都年轻过,谁都有装逼时代的,倒也无可厚非……只是这没有汽车工业的国家,年轻人也就只能玩玩这些了,还能玩啥呢?
作者: ilmaro    时间: 2020-12-14 12:01:54

本帖最后由 ilmaro 于 2020-12-14 14:43 编辑
alike0932 发表于 2020-12-14 12:23
大神能不能评测一下美国车比如福特或者通用的自研AT变速箱,我一直觉得论坛里大家都在讨论日本车欧洲车, ...

美国汽车崛起,主要是在二战后,强大而完善的科技体系、工业格局及规模……在二战前,它实际上是落后追赶状态……二战啊,对全球的科学技术、社会产业变革啊,影响巨大……历史上所从未有过的……

美国汽车工业最辉煌的时代,就是一国独强的那几十年,它资源丰富,要啥有啥,想发展啥就发展啥……那个时代的美国汽车工业,是先进的,先进处不光在科技性上,更多的是在于那巨大而又完善的汽车工业格局上,还有那引领世界的经济能力……毕竟,没有消费力,又哪来的汽车文化?又哪来的技术工业发展?


当年的美国人是骄傲的,他们造车真的是 傻大黑粗,暴力美学的很……成为一种文化,深深刻入美国人的汽车文化历史中……你说美国当年的发动机,变速箱好不好?呃……很难说……它们真的很有设计冗余,很经得起操,很暴力,还真很可靠……但它们是真重、体积真大、自身功耗真大……

时代会变的……这样的消费观在其它国家是做不到的,这样的发展方向也无法存活于其它国家的……那体积、重量、功耗、排放等等,放在全世界去应用,放在当今世界去应用,那是完全不合适的……所以,也可以说,美国汽车工业并不完全是因为其它国家的经济恢复,科技发展,或是工业崛起而被打死的……实际上也是自身发展方向上产生的错误而引发的……

随着欧洲经济、科技与工业恢复,特别是日本科技、工业崛起,它美国汽车工业就无法在一个特别讲求成本控制,精细化工业技术的全球市场时代存活下来……首先失去的是国际市场,然后被这些国家侵占国内市场,这是必然的结果,慢慢的汽车工业也进入死局了,悔之晚矣……甚至到现在,也有不少美国人谈不上悔呢……80 年代开始,特别是 90年代,美国汽车工业一直在努力再融入全球市场格局,但晚了,走到今天,底特律 都城市破产了……唉……汽车工业人才与精神都不再有那辉煌时期的规模了……


美国是个很有汽车文化的国家,只是这个汽车文化有点误入歧途,而不再能存于当世了……

现在美国的汽车工业,基本上也是不得不向 欧、日汽车技术工业格局靠拢,甚至技术上还得向他们学习……特别是在民用低价车型上……但还是具有很强的美国汽车文化特色的……总体上来说,技术上,它已失先机,但还是有底蕴的,但已不再能引导汽车工业发展方向了,属于被动期了……

话说,这 特斯拉 的出现,其实就是美国版的汽车工业 “弯道超车” ,想走出当前困局的一种努力……

我是很喜欢美国汽车的,早年开原装进口的别克,那种高速上的性能、舒适性、稳定性,真的会让人难忘……



作者: keepower    时间: 2020-12-14 13:24:35

ilmaro 发表于 2020-12-14 13:01
美国汽车崛起,主要是在二战后,强大而完善的科技体系、工业格局及规模……在二战前,它实际上是落后追赶 ...

美帝眼里排量即正义
作者: ilmaro    时间: 2020-12-14 13:33:28

keepower 发表于 2020-12-14 14:24
美帝眼里排量即正义


是的……

美国汽车工业衰败,其实这种汽车文化也是有关系的……
作者: alike0932    时间: 2020-12-14 14:11:25

本帖最后由 alike0932 于 2020-12-14 15:15 编辑
ilmaro 发表于 2020-12-14 13:01
美国汽车崛起,主要是在二战后,强大而完善的科技体系、工业格局及规模……在二战前,它实际上是落后追赶 ...

美国汽车工业在全球范围内衰退是不争的事实,现在美系车在欧洲基本上已经被排除在边缘了,日韩市场美系车从来就没正经进入过,这下有丢了奥新市场。不过美国汽车工业确实还是有底蕴的,现在感觉美系车只能在北美称王,不过市场也一步步被日韩系蚕食,但是有中国大陆的市场作依托,日子依然过的挺滋润。国内的美系车日子依然好过,别克现在常年在销量榜前几名。
开过几辆美国车以后我觉得美系车适合在澳洲美国这种大面积国土的国家,自然吸气大排量外加低底盘软避震开高速非常舒服,而新西兰这种多山多弯道冬季湿滑路面的情况下马自达或者德系精于操控,低扭力爆发性好的车个合适这边的条件,两者各有所长吧。

作者: ilmaro    时间: 2020-12-14 14:14:59

本帖最后由 ilmaro 于 2020-12-14 15:17 编辑
alike0932 发表于 2020-12-14 15:11
美国汽车工业在全球范围内衰退是不争的事实,现在美系车在欧洲基本上已经被排除在边缘了,日韩市场美系车 ...


是的,技术底蕴还是有的,产业规模还是有一点的……


不说别的,就 北美、南美、加上中国等美国车接受度较高的国家,就足够让它生存了……


我一直希望美国车型能更多的进新西兰,不过目前看来,也就只有那点了,不会再增加了……甚至,都有可能还要减少……

我一直认为,全球应当统一化交通规则……全球要么一块儿右驾,要么一块儿左驾……这一步越早越好,对汽车工业,对全球国家,都是有利的事儿……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0-12-14 19:25:43

ilmaro 发表于 2020-12-14 15:14
是的,技术底蕴还是有的,产业规模还是有一点的……



所以我让你去加拿大。加拿大是左驾。
作者: ilmaro    时间: 2020-12-14 19:55:02

nzrover 发表于 2020-12-14 20:25
所以我让你去加拿大。加拿大是左驾。



加拿大?没兴趣……。
作者: keepower    时间: 2020-12-15 07:27:16

alike0932 发表于 2020-12-14 15:11
美国汽车工业在全球范围内衰退是不争的事实,现在美系车在欧洲基本上已经被排除在边缘了,日韩市场美系车 ...

也不能这美国汽车工业全球内衰退。只能说Ford,GM这帮不与时俱进的很有可能被大浪淘沙掉。尤其是GM。

但你看Tesla绝对是新世代的领军者,美帝算是在EV时代先得头筹。
作者: WellyRover    时间: 2020-12-15 09:38:40

汽车首先是用来运输的,这点儿肯定没错。但是不是唯一的。所谓弯道超车是万钢的主意,他以前在Audi是主管NVH这些仿真设计计算的。但是万钢的主意不是说只超车悬挂和传动这些,现在汽车70%的利润和增长价值是来自电子系统,不是传统三大件。宝马,奔驰,大众等等一票欧系公司正在全力电动化,大陆,采埃孚等等一票超级供应商早就开始完全电动化智能化发展。

不要拿燃油车的思路来看今天的发展。举例采埃孚都停止研发自己最厉害的变速了,全力搞智能化和电动化转变。我们新西兰一票热血网友还在讨论柴油车多有劲儿。
作者: ilmaro    时间: 2020-12-15 17:59:04

WellyRover 发表于 2020-12-15 10:38
汽车首先是用来运输的,这点儿肯定没错。但是不是唯一的。所谓弯道超车是万钢的主意,他以前在Audi是主管NV ...



那兄弟你认为应当用什么样的思路来看今天的汽车工业发展呢?


你有何见解愿分享一下不?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0-12-15 19:36:03

WellyRover 发表于 2020-12-15 10:38
汽车首先是用来运输的,这点儿肯定没错。但是不是唯一的。所谓弯道超车是万钢的主意,他以前在Audi是主管NV ...

汽油车也就还能卖10年。柴油乘用车也会在5年内消亡。皮卡用的柴油机可能会卖得长一些。电动车肯定会慢慢发展起来的。现阶段新西兰的国情只能发展市内通勤的EV因为充电桩太少基本还是靠在家充电。所以电池续航里程也就300公里就足够了。等Tesla把车价下拉到3万美元就会让EV爆炸式增长。想要跟上这个趋势赶紧想办法多赚钱吧!下一台争取买个EV。
作者: ilmaro    时间: 2020-12-15 20:12:07

本帖最后由 ilmaro 于 2020-12-15 22:00 编辑
nzrover 发表于 2020-12-15 20:36
汽油车也就还能卖10年。柴油乘用车也会在5年内消亡。皮卡用的柴油机可能会卖得长一些。电动车肯定会慢慢 ...

汽油十年?柴油五年?有点太乐观了,兄弟……。

纯电不解决充电效率之前,是难全球全面应用的……

新西兰嘛,还有基础建设,电池成本,废物后处理,以及 电 从哪里来 等等的问题……它的发展还得滞后一些……你看看那些山区农场,连生活用电都未能全面电网到位呢,这种社会结构就决定了,它发展还要慢……十年?十年能全面普及、应用混动,就算不错了……

之前不是有一篇文章嘛, NZ 车主抱怨 nissan leaf 电池更换费用等问题的……

未来十年里,纯电车,怕只是一部分市场的补充,主要以城市应用为主,替代一部分日常短途通勤车而已……不会成为交通运输主力,更不会全面应用,消亡内燃机车的……柴油机更是有独特的应用环境,它只会比汽油机更慢消亡……而不是更早……

另外,兄弟不妨算一笔账,按每纯电车每天运行 50 公里计算,如果全新西兰有 400 万辆民用车改用纯电,你算算这需要的发电量是多少……新西兰有那发电能力了吗?那电能费用与燃油车相比,真的省吗?

具有极强大的发电能力的国家,才具备全面推广纯电车的可能性,而且从应用需求上来讲,也仅仅只是一种补充而已,能源种类多样化,尽量减慢石油的消耗而已,电机无法完全替代内燃机的……

试想一下,要在蛮荒之地搞个基础建设,需要电力,内燃机可以发电,用油料就行……可没有电网支持的情况之下,难道靠蓄电池组供电不成?小型移动式核能供电站,才是出路……可是核材料也是稀缺……很多农场主,到现在都只能使用小型柴油发电机组以保障农场用电用能需求的……

根本意义上来讲,人类存活着,就是消耗着资源……我们能做的,只是让资源更多的开发、利用 以及 节省……这样有利于人类长远发展,如此而已……

就是所谓的 可持续发展 ……



作者: hj_win_1    时间: 2020-12-15 21:46:37

ilmaro 发表于 2020-12-15 21:12
汽油十年?柴油五年?有点太乐观了,兄弟……。

纯电不解决充电效率之前,是难全球全面应用的……

NZ这地方连leaf换个电池都找不到地方,更别指望近期能普及全民电动了。。。短期的未来可见的是混动肯定是王道,不管油电混动还是氢电混动。。。电车能普及的基础首先就是电池的技术革新。。。现阶段的电池技术支撑不了那么大的愿景。
作者: ilmaro    时间: 2020-12-15 21:56:22

本帖最后由 ilmaro 于 2020-12-15 23:44 编辑
hj_win_1 发表于 2020-12-15 22:46
NZ这地方连leaf换个电池都找不到地方,更别指望近期能普及全民电动了。。。短期的未来可见的是混动肯定是 ...

是的,将来的总体方向,应当是有纯电车的世界的……但不是现在,或是将近的未来十年……

新西兰更是滞后……光这电从哪里来,它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算每天每车跑 50 公里用 10度电好了,这新西兰算 400 万辆民用交通车好了……这一天要求的发电量就是 4000 万度……就是 4000万 千瓦时 ,40000000 千瓦时,40 吉瓦时一天的消耗量!

新西兰 2020 年一季度发电总量才 11592 吉瓦时……也就是 128 吉瓦时一天的发电总量……

相对于 1980 年新西兰发电总量,用了 40 年建设,到现在才翻了一番……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0-12-16 06:00:02

hj_win_1 发表于 2020-12-15 22:46
NZ这地方连leaf换个电池都找不到地方,更别指望近期能普及全民电动了。。。短期的未来可见的是混动肯定是 ...

特斯拉6年前就开放了所有的专利。技术开源会有更多新兴的电动车企业冒出来。电动车的市场会越来越大。这和安卓系统开源一样会导致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局面。氢燃料段时间内看不到商用的希望。Nissan Leaf大多是进口二手日本车。在我看来这就是日本人出口的工业废料。传统车企在专利技术是封闭的,技术也不公开这阻碍了EV的发展。传统车企最大的毛病就是用专利铸起一层层的壁垒既不让别人学习也不让自己突破。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0-12-16 06:22:01

ilmaro 发表于 2020-12-15 22:56
是的,将来的总体方向,应当是有纯电车的世界的……但不是现在,或是将近的未来十年……

新西兰更是滞后 ...

新西兰是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65个国家之一,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将这一目标写入法律。新西兰还承诺到2035年实现100%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这都是政府承诺实现巴黎协定所作出规划。这也就意味新西兰人今后会在石化燃料上必须缴纳更多的税。政府已经通过零排放法案来确保新西兰的承诺得以实施。10年前大多数人还在用功能手机,现在人手一个智能机。当今世界的科技发展已经脱离了传统模式。只要有人有新点子风投就会进来让其商用化。这样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10年后是不是大多数人都开上EV,那就10年后见。

作者: aj_scofield    时间: 2020-12-16 11:58:14

nzrover 发表于 2020-12-16 07:22
新西兰是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65个国家之一,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将这一目标写入法律。新西兰还承 ...

这个很简单,只要上调柴油车的道路交通使用费RUC 100%,然后电车路税减一半。其实新西兰很适合搞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新西兰也不大,输电不是很大问题,也可以从中国引进特高压远程输电。只要政策到位了,不用十年
作者: ilmaro    时间: 2020-12-16 12:02:02

本帖最后由 ilmaro 于 2020-12-16 14:02 编辑
nzrover 发表于 2020-12-16 07:22
新西兰是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65个国家之一,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将这一目标写入法律。新西兰还承 ...

10 年前,我写贴介绍 丰田混动、CVT 车型,被人骂的像狗一样……


10 年后的今天,大家开始接受混动了,甚至居然有人说我太固执、不接受混动啊,CVT 啊这种新技术……


但依然,不接受的占比不是小数,谈混动全面普及更是遥远……


这纯电车,会更难更复杂……因为它要求基础建设配套的……


兄弟应该知道,我很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但在这纯电普及上,我不太乐观,特别是 新西兰……


十年,我觉得太短,没那么快……能做到 十年 内,民用交通一半是纯电,对新西兰国情来说,都已经很了不起了呢……


我粗算了一下,要满足那点用电需求,新西兰最起码要再建 30 座水力发电厂(有没有这么多水力资源都成问题,这是个连生活用水都保障不了的国家)+ 30 个海上风力发电场,或是 10 座核电厂……这得多少钱?破产政府哪来钱?

十年不行滴,希望三十年能行吧……



作者: WellyRover    时间: 2020-12-16 13:05:36

本帖最后由 WellyRover 于 2020-12-16 14:24 编辑

EV 的意义在于动力结构的的极大改变,是简化了机械和系统复杂程度。所以在自动控制上有更大的可操作性,更容易开发。数字化不是加两块儿中控大屏就叫数字化,是整车的数字化控制程度。比如主动式约束系统,要从刹车盘压和车身本身状态搜集传感器信息,然后汇总到CAN总线,然后把控制决策分布会安全带。同理传统燃油发动机这种控制要多麻烦,要多少区域性的ECU来做控制和数据汇总,数据延迟怎么解决,控制模型参数怎么设定和校调等等等等。

再举个驾驶感受的例子,途锐的adapative cruise control和Subaru的eyesight区别。虽然都是L2级别的辅助驾驶,但是本质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途锐是综合毫米波雷达和高精地图上的路线调成最佳驾驶速度,不是单纯的按一个速度来跟车,这是最初级的车路协同。Subaru的camera 只要弯儿大了,自己都拐不过去。这本质上说明Subaru的控制校调水平只能说一般,做了最保守的设置。
再补充一点,我挺担心将来NZ这些遍地的Garage的。大部分这些Garage的基础是固定机械结构燃油系统的。随着汽车行业的电动化和智能化,他们存在的意义是越来越低了,因为从诊断到修复全和以前不一样的。所以我和我的岛毛朋友说不要单纯干Mechanic,多学学汽车电子电气的诊断和修理。

作者: aj_scofield    时间: 2020-12-16 13:25:23

ilmaro 发表于 2020-12-16 13:02
10 年前,我写贴介绍 丰田混动、CVT 车型,被人骂的像狗一样……

CVT不是新技术,已经出现一百多年了。。。而且就算100个人,有99个人说CVT不好又怎样,我就是第100个那个用CVT的,别人是别人,自己感受才是最重要,动力的平顺性,省油家用车就足够了。

而且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算出新西兰一个500万人口,400万全电车的国家需要10座核电厂的,又不是玩红警。如果是中国那还得了,全屏核电站了
作者: ilmaro    时间: 2020-12-16 13:33:25

本帖最后由 ilmaro 于 2020-12-16 14:47 编辑
aj_scofield 发表于 2020-12-16 14:25
CVT不是新技术,已经出现一百多年了。。。而且就算100个人,有99个人说CVT不好又怎样,我就是第100个那个 ...

是的 ,CVT 并不是新技术,只是现在技术发展到可以满足那承载需求了,而且可靠性还行……


其实,它的原理和我们早就开过的 踏板摩托 常用传动系统是一样的……我之前在国内就有一辆,YAMAHA GY6 125 踏板……用 CVT 结构传动的摩托车,特别是踏板车,很多的……


哦,我那个是粗算的,按现在国际市场上常见中小型商用核能发电机组的发电量来算的……

中国现运行核能发电机组有 47台,2019 年全年 核能发电量为3481.31亿千瓦时……

其实核能发电厂不适合新西兰的……水力发电再发展空间有限,太阳能只能做家庭供电节能改造,还是海上风能发电较靠谱,又较现实的资源利用方式……但无论是哪一个,那技术要求,高啊……那实施难度,大啊……那投入嘛……不提也罢了……新西兰无一具备……



作者: aj_scofield    时间: 2020-12-16 13:47:44

ilmaro 发表于 2020-12-16 14:33
是的 ,CVT 并不是新技术,只是现在技术发展到可以满足那承载需求了,而且可靠性还行……

新西兰有无核政策,核发电站是不可能了。风力发电有巨大潜力,太阳能也不错的选择,甚至有可能自家产电并入国家电网,相当于卖电给国家,这也是国内一种扶贫政策。
作者: ilmaro    时间: 2020-12-16 13:54:35

本帖最后由 ilmaro 于 2020-12-16 15:34 编辑
aj_scofield 发表于 2020-12-16 14:47
新西兰有无核政策,核发电站是不可能了。风力发电有巨大潜力,太阳能也不错的选择,甚至有可能自家产电并 ...

是的,核能是不适合的……风力发电是最佳选择……新西兰海上风力发电资源是真心好……


太阳能,因为新西兰气候的关系,也因为是 世界上最后一块净土 ,农牧业国家的关系,大面积商业太阳能塔这种方式是不适合的……但完全可以把住房改造成 太阳能 这种新能源方式供电……


可这都需要大量的国家级规划,国家级投入哇……

海上平台,石油能源开采最靠谱,最现实……但不符合政治婊的政治理念……


所以啊,还是努力利用 风能 和 民房太阳能改造 吧……可输送电网是个问题……希望这国家能有这规划准备……可自己跟本没有那核心技术、生产能力,全得靠高价买啊……唉……


摸摸裤兜……。好吧……。慢慢来吧……。

但我们始终要相信: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作者: aj_scofield    时间: 2020-12-16 15:04:26

ilmaro 发表于 2020-12-16 14:54
是的,核能是不适合的……风力发电是最佳选择……新西兰海上风力发电资源是真心好……

只要不要跟着澳洲一起作死,好好混一路一带,啥技术没有,中国啥都帮你搞掂了。


作者: ilmaro    时间: 2020-12-16 18:10:01

aj_scofield 发表于 2020-12-16 16:04
只要不要跟着澳洲一起作死,好好混一路一带,啥技术没有,中国啥都帮你搞掂了。

...



这个是真可以有……


就怕那婊子气一上来,呵呵,搞砸了……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0-12-16 19:17:50

本帖最后由 nzrover 于 2020-12-16 20:19 编辑
ilmaro 发表于 2020-12-16 19:10
这个是真可以有……




南岛那个耗电大户的铝厂明年关闭。一天能省15000度电。以后这些耗电大户会慢慢都搬走了。新西兰是巴黎协定国里12个碳排放增加国家中排第二名。不要小看现任政府结局碳排放的决心。新西兰如果真要去国际上购买碳排放配额。你认为政府不会把这笔钱算在燃油车主头上吗?
作者: ilmaro    时间: 2020-12-16 19:51:29

本帖最后由 ilmaro 于 2020-12-16 20:52 编辑
nzrover 发表于 2020-12-16 20:17
南岛那个耗电大户的铝厂明年关闭。一天能省15000度电。以后这些耗电大户会慢慢都搬走了。新西兰是巴黎协 ...



兄弟,这 15000 度 和 40 吉度,差远了哇……


有决心是一回事,有没有能力做到又是一回事哇……


你说的最后一点,我绝对相信……这政府,除了收税,还会干啥?我甚至相信,要是大搞纯电车了,还得收个电力税……
作者: nzrover    时间: 2020-12-16 21:38:56

ilmaro 发表于 2020-12-16 20:51
兄弟,这 15000 度 和 40 吉度,差远了哇……



电动车也就在城市通勤能最先普及,没有400万辆那么多最多有一半因为新西兰不到一半人在工作。一台车每天10度电200万辆就是20吉瓦。一年是7300吉瓦. 新西兰现在年电力消耗是40000吉瓦。10年后不需要建你说的那么多核电站也够用了。
作者: ilmaro    时间: 2020-12-17 16:07:08

nzrover 发表于 2020-12-16 22:38
电动车也就在城市通勤能最先普及,没有400万辆那么多最多有一半因为新西兰不到一半人在工作。一台车每天1 ...



唉……。希望吧……。


2010 年新西兰发电总量,和今年的,是一样多……最高值是 2011 年,11739 吉瓦时,关了火电厂,发电总量反而在减少……



作者: 大雪压青松    时间: 2021-1-9 10:06:45

vickiliu1974 发表于 2020-12-12 17:50
对于你的说法我有点不以为然。虽然我刚定了一辆cx8,我也不否认马车真的像你说不错。但决定买的主要因还 ...

你平时开得多吗?一年2万以上?如果没有,最好不要买cx8.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