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说枪】枪下的国殇;国殇下的枪 [打印本页]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8 18:25:44     标题: 【说枪】枪下的国殇;国殇下的枪

本帖最后由 0222999999 于 2019-3-18 19:54 编辑

3月15日,中午接孩子放学,突然朋友给我打电话,跟我说基督城出事了,有人持枪扫射。我当时心中的两个反应是

1)枪法要收紧了;2)对事件的描述肯定是夸大其词了。

然后,随着我收到朋友发来的各种现场照片,甚至是后来的视频直播后,在痛心下只有目瞪口呆,难以置信。然后就是气得近乎发抖,口里念着各种脏话 ---- 这1天我爆的粗口比我过去2年说的脏话都要多 ...


近20年来,我一直跟身边玩枪的朋友们说,要对枪支和枪法敬畏、敬畏、敬畏。遵纪守法,与枪支违法违规行为做斗争是保卫我们来之不易的持枪权的最好方法。


我们枪友间也一直说,最怕哪天有个神经病,拿着枪去干傻事。然后所有持枪者们就都一起倒霉。

终于,这个神经病出现了。我发在朋友圈的第一句话就是,“怕什么来什么”。


此次出了大篓子。禁枪说一定会再次被摆上台面,也一定会就此再掀起一场大辩论。既然辩论会来,作为一名有近20年枪龄的老人,我也希望分享一下我的观察与观点:





枪在新西兰


出了事后,我很惊讶。惊讶在于,新西兰本土的枪只文化非常健康。民风温和自律,造就了民间持枪者间自发的遵纪守法、相互监督。从历史上看,新西兰也的确极少有合法持枪者持枪犯罪的案件发生。我很难置信会有新西兰人干出这种疯狂的事情来。后来知道了原来TMD是个澳洲王八蛋干的(对不起,我又说脏话了)。这个澳洲畜生真的把新西兰坑苦了。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绍过,新西兰的枪支牌照,分成好几个类别。最基本的是A-CAT。A-CAT的枪证只能够购买A-CAT的枪支。此枪证申请简单,监管宽松。持证者,只需要出示自己的证件就可以随意、立刻在枪店或私人手上购买到A-CAT的枪支,而无需上报注册。


此外还有E-CAT (军用半自动步枪), B-CAT(手枪)以及 C-CAT(收藏枪支。这一级别基本可以包括如全自动的机枪之类的所有武器)。

以上的E/B/C三类枪械都被称位限制性枪支(Restricted Firearms)。申请这三类枪牌,需要申请者有更高级别的枪支存放安保措施。牌照申请也相对复杂困难。比如,需要有正当充分的申请理由,需要有相应牌照的持有人担保推荐,等。


以B-CAT手枪牌照为例。申请牌照必须要在手枪俱乐部接受6-12个月的学习与考察,然后由手枪俱乐部推荐才能申请。并且,拿到牌照后,还要保证每年最少去俱乐部12次,否则枪证会被随时吊销。B-CAT枪证下,持有人最多只能拥有12把手枪。每次购买手枪时,都需要俱乐部出具证明才能去警察局申请购枪许可。


对限制性牌照的持有人,警察会定期家访,检查安保条件,检查枪支及序列号以及相应的买卖记录。过去2年间我就被检查了4回。


限制性武器的买卖也受到警察的严格监控:如果要购买限制性枪支,买家首先要去警察局提交买枪申请。购买手枪还需要俱乐部出支持证明。然后拿着许可再去买枪并找卖家签字填表。拿到枪后,需要带着枪以及卖家签字的表格返回警察局接受校验检查,这一切手续做完后,警察这才会把这把枪从卖家名下注销,注册在买家名下。


新西兰对这类限制类枪械的管理堪称典范。从审核人到管理枪,从监控交易到检查存储,都非常严谨。在我的记忆中,新西兰就没有发生过涉及限制性枪支的恶性案件。


更重要的是,新西兰本土枪支文化非常健康。大家除了自己都非常自律外,大家对身边涉枪的违法违规现象大多不会听之仍之。我自己就曾经亲自打电话报警,让警察拷走过一个在靶场不守规矩的人。用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必须要阻止一切违法违规行为,来保护我们来之不易的持枪权。包括此次大屠杀后,各枪店都主动下架了众多A-CAT半自动步枪,各个射击俱乐部也主动宣布暂时关闭,Trademe把所有半自动的枪支广告都下架了,连每年一次的枪展活动也主动宣布取消 ---- 新西兰枪支群体展现出来的责任感,正是新西兰负责任的枪支文化深入人心的结果。


但我必须承认,这一良好的枪支文化正在受到外来的腐蚀。比如有些华人朋友,可能是刚买到枪很兴奋,带着一大堆男女老少的朋友去打枪、去拍照,对各种安全规则并没有严格地放在心上。





枪法黑洞


新西兰的枪支管理虽然很好,但的确有两个黑洞

1)大量军用枪只被钻法律空子的人定为A-CAT,而现有枪法下,对A-CAT的枪支几乎没有有力监控;

2)新西兰对大容量弹夹几乎不设限制,哪怕是没有枪证的人也可以随便购买。


先讲讲什么是A-CAT。

如上介绍,A-CAT是最基本的枪支牌照。可以购买及使用A-CAT的枪支。就现在的解释来说,A-CAT枪支主要有以下硬性限制,否则就是E-CAT枪支:

1)不可有折叠或伸缩枪托                                 

2)半自动步枪,不得有可安装刺刀的功能

3)不可有独立的手柄

4)不得有消炎器(Flash Hider),但可以有枪口抑制器(Muzzle Brake)

5)不可有超过7发弹夹(如果是rimfire的步枪,限制提高到15发)


在我的眼中,除了1/2外,3/4/5这些要求都是BUG。


首先就是独立的手柄。独立手柄是几乎所有军用枪支的共同特征。这条法律的本意是,A-CAT的枪应该是这样的。




从视频和照片中可以看到,次此大屠杀的枪手使用的是安装了HERA ARMS枪托的AR15。HERA ARMS的枪托其实就是钻法律空子的产物。的确,这个枪托把手柄及枪托连接在了一起,在表述上说,已经不存独立的手柄了。于是乎,所有手持A-CAT枪牌的人都可以合法地、光明正大地买到装有这类枪托的半自动军用步枪。如下图,上下两把枪,上面是安装了HERA ARMS枪托的A-CAT,下面是有独立手柄的E-CAT。这两件枪支之间能有多大不同?





然后是消炎器 (Flash Hider) vs 枪口抑制器(Muzzle Brake)。其本意也是因为消焰器是大多军用步枪的特征。可是,把消焰器改成枪口抑制器,又能有多大区别呢?



最可笑的是关于弹夹的限制。因为,在新西兰购买弹夹是不受限制的。任何人,哪怕是没有任何枪证的人都可以去合法购买弹夹甚至弹鼓作为“收藏”。其理论是,弹夹不是武器,最多只能被当作飞镖,杀伤力连板砖都不及。可是,当这个人畜无害的弹夹与A-CAT枪支碰撞在一起了之后呢?

从视频和照片中,我看到枪手有使用30发的标准Magpul P-MAG弹夹,有40发的Magpul 长弹夹,有60发的Surefire宽弹夹,还有Magpul D-60 60发弹鼓,此外还有把两个弹夹固定在一起的coupler。所有这些设备都是随时随地无需任何枪证就可以轻易获得的,所以对所谓7发弹夹的限制,基本上就是形同虚设。


于是乎,枪手光明正大地获得了两把大杀伤力的AR-15。


雪上加霜的是,在现行枪法下,不像买卖E/B/C-CAT枪支那样,警察对A-CAT的交易几乎是不主动监管的,而只要求所有人在买卖枪支的时候自行记录信息。理论上说,这样的体制是可以回溯追责的。比如,一把编号 12345 的枪。警察可以根据记录,追查到进口商,再查到销售枪店,然后通过枪店销售记录查到这把枪卖给了谁,再通过这个买家,追查到下一个买家。。。这样一直追下去,直到追到最后一个枪主。而现实中,很有可能追着追着就断了,因为许多人并不会做或保存记录。警察能做的,也就是给没有保存好记录的人一个警告,或吊销枪证。而枪可能就永远成谜了。

就算一切记录都齐备,最多也只能从枪找人,无法从人找枪。换句话说,警察无法掌控任何人的A-CAT持枪情况。这也是为什么警察可以非常精确地告诉你新西兰有多少把限制性枪支,但对民间有多少把A-CAT枪支毫无头绪。


我们必须要承认。新西兰的枪法的确有待完善。这些问题在自律的新西兰本土枪支文化圈内本无伤大雅。可是,疯子总是会出现的。如果能够借这次的悲剧,重新审视完善一下我们的枪支管理制度,也算是亡羊补牢。





前车之鉴



现在对禁枪的呼声很高。而我们的邻居,澳洲, 这个禁枪的样板国家,肯定会被拿出来做比较。


我们先来看看澳洲的禁枪历程:在90年代前,澳洲的枪只管理相对非常宽松。而枪只暴力也一直不断。比较严重的枪支屠杀案件有:


1987年1月,被称为Kimberley Killer的德国人Joseph Schwab用Ruger Mini 14射杀5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seph_Schwab


8月,墨尔本Hoddle Street,前军官Julian Knight 用一把 .22 Ruger,一把Mossberg 散弹枪,以及一把7.62的M14半自动步枪射杀7人,伤19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ddle_Street_massacre


12月,还是墨尔本,Frank Vitkovic 一青年以一把M1 卡宾枪大开杀戒,打死8人,伤10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Queen_Street_massacre


1991年,Wade Frankum携带一把中国产SKS在Strathfield Plaza杀死7人,伤6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rathfield_massacre


砸死骆驼的最后一棵大树是1996年,4月28日,著名的Port Arthur大屠杀。Martin Bryant 以一把Colt AR15 以及L1A1 SLR 屠戮了整整35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rt_Arthur_massacre_(Australia)


Port Arthur大屠杀是澳洲自1928年以来最惨重的大屠杀。凸显了澳洲枪只管理的失败。在沸腾的民怨下,时任澳大利亚总理John Howard推动各党派达成协议,迅速通过新的枪只法律,禁止半自动步枪。


同时,澳洲出台 National Agreement on firearms。此协议禁止了自动及半自动攻击性步枪,并且制定了非常强硬的政策。同时,根据1996 "National Firearms Buyback Program" 澳洲耗资5亿澳币从私人手中购回了 660,959把枪只。


澳洲一直被誉为禁枪的典范国家。事实上,自禁枪后,澳洲的涉枪案件的确有所减少,这本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美国每10万人中,枪支相关死亡人数是11.96。而澳洲,作为禁枪国家的典范,每10万人中的枪支相关死亡人数只有1.04,仅为美国的8.7%。而枪支杀人的比率更是只有美国的3.9% (0.18 vs 4.62 / 每10万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firearm-related_death_rate


但有趣的是,纽西兰,一个枪法宽松的国家,每10万人中的枪支相关死亡人数只有1.07,与严格禁枪的澳洲几乎持平。

而枪支杀人(Homicide) 数字,澳洲是每10万人0.18,新西兰是每10万人0.11。这个数字不及澳洲的2/3,只有美国的1/42。换句话说,世界禁枪典范国家澳大利亚,每10万人中枪支杀人人数比枪法宽松有黑洞的新西兰还要高出64%!!由此可见,关键的问题真不在枪上,而是在人。由此更可见新西兰本土枪支文化的健康。






亡羊补牢



国殇之后,禁枪呼声大起。在谈禁枪前,我们就必须要谈谈一个文明的法制社会下的其中两个重要基石

----   1)自由;2)物权。


首先说“自由” ---- 有朋友会说,不管怎么说,禁枪肯定会更安全。且对比利弊,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的确,我必须承认,禁枪的好处显而易见,而对社会照成的坏处,除了会让拥枪者们感到失望外,几乎没有什么坏处。

事实上,世界上的任何事务,如果禁了,都只会对该事物的爱好及参与者产生影响。

比如,有人放狗咬死了人,那我们是否应该要禁狗?禁狗,只会让爱狗人士痛心。但,对于不养狗或不喜欢狗的人来说毫无影响,百利而无一害。同样,禁枪除了让爱枪人士伤心外,对社会几乎也没有多少负面影响。

可是,今天如果我们以公共利益为名禁枪,明天也就可以以公共利益为名禁别的任何事务 ---- 为了消灭醉汉禁酒吧,为了防止溺水而封闭海滩,为了交通安全禁自行车,为了避免爆炸禁煤气罐。此例一开,其对“自由”的危害深远。


有人又会说,自由也是相对的。我们要禁毒,总不能说禁毒侵犯了毒品自由吧?

毒品的危害是必然的,而枪支的危害是可避免的、是偶发的、是人为的。我们常说“枪不杀人,人杀人”就是这个道理。枪支,跟刀具、煤气罐、汽车一样,是一种工具,本身无罪,而罪在使用的人身上。如同我们不会因为911的发生而禁飞机一样。


再说“物权” ---- “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物权制度被认为是西方社会制度的基础。枪支,作为私人财产,在物权法下,任何一届政府,都不可能去没收他人合法购买的枪支。


澳洲20年前花费了5亿澳币购回了60余万支枪。20年后的新西兰如果想仿效,面对全国近200万支枪,开销很可能超过20亿,对这个国家的财政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


我不认为禁枪是正确的亡羊补牢,而更像是亡羊杀羊 ---- 禁枪的逻辑是,把羊都杀了,那就不会再亡羊了。把枪都禁了,就不会再有涉枪的案件了。


可问题是,枪真的是罪魁祸首吗?


根据枪手的自述,他为此次袭击筹备了2年。整整2年的时间,纵使在禁枪的国家,估计也足够让枪手去买到黑市的非法枪支了。据说枪手还在车内安装有自制的汽油炸弹,难道我们还要去禁汽油?禁汽车?


一个一心想要屠杀的人,纵使他没有枪,用2年的时间筹备,他也会用一切可以获得的工具来实现目标 --- 煤气/汽油炸弹,大面积投毒,汽车冲撞,哪一样都可以照成巨大伤亡,何必要独独把罪过怪到枪的身上?难道只要禁了枪,这个屠夫就会立地成佛了?如果我们真的要把矛头对准了枪支,那就真的是找错了方向和目标。


更何况,新西兰的自然和农业环境注定了不可能全面禁枪。不像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新西兰没有猛兽,许多动物没有天敌。打猎几乎是最有效的控制自然生态平衡的工具。

其次,新西兰有24万合法持枪者。枪支是这个国家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何况,新西兰本土枪支文化非常良好健康。如果因为一个澳洲疯子而禁枪,而陪葬新西兰24万人的合法拥枪权,那就是这个疯子的胜利。


枪不能禁,但必须要管!


如文章开头所述。新西兰的枪法的确有漏洞,且监管力度不够。这种漏洞在拥有健康枪支文化的新西兰本不是什么大事情,奈何一个澳洲来的疯子如同一条毒蛇般破坏了这个国家原本的平静与平衡。


我反对禁枪,但,我认为枪法必须要改。我个人的建议是:

1)所有事实上的军用步枪都必须被注册为E-CAT。

2)只有限制性牌照持有人才可以购买大容量弹夹。

3)所有限制性枪支的买卖申请不再免费,而需要缴纳过户费,用以支付巨大的管理成本。

4)海外及暂住人士都只能申请临时枪证。在临时枪证下,允许他们使用枪支(比如参加新西兰的打猎旅游项目),但不允许购买枪支。

5)加强对枪证申请者(包括A-CAT)的背景审查。如果一个人有激进思想,你总能找得到蛛丝马迹。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8 18:29:00

发现帖子发到时事辩论是浏览不到的。。。 浏览不到,还怎么辩论啊。。。
作者: autonomae    时间: 2019-3-18 18:30:18

加强对枪证申请者(包括A-CAT)的背景审查。如果一个人有激进思想,你总能找得到蛛丝马迹。

==================================

呵呵,连移民局对假结婚的都难审查出来。你要政府去审查枪证申请者是否有激进思想?
这恐怕要等读心术被发明出来才有可能吧?
作者: chorasmian    时间: 2019-3-18 18:49:55

1)所有事实上的军用步枪都必须被注册为E-CAT。
-----------------------------

我很认同新西兰的枪支文化相当健康。个人对枪并不感冒,也就玩过两三次。只是在户外徒步的时候经常都会跟那些打猎的相遇,都是对安全相当注重的。我赞成对枪支不需要禁止,但要加强管理。
作者: 直面异议    时间: 2019-3-18 18:50:31

除非回购,否则就是白瞎。问题是有心留枪的人,是不会交出来的。而且黑市价格暴涨,会刺激走私。相比较毒品,枪可能还更容易走私。试想如果清真寺里有人碰巧也有枪,恐怕,就不会死这么多人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9-3-18 18:50:57





我个人觉得说的还是很有道理

就像大禹治水 重点在于 疏 而不是 堵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8 19:08:55

autonomae 发表于 2019-3-18 18:30
加强对枪证申请者(包括A-CAT)的背景审查。如果一个人有激进思想,你总能找得到蛛丝马迹。

============= ...

总能找出来的。比如这个人的facebook。

现在申请枪证,是必须要与你的家人,朋友闭门interview的。一般人申请枪证还都必须要老婆认可,这个单身的外国游客,短期居住,无家无业,反而就适合持枪了?

我感到很奇怪的是,这个货,是如何做这些背景调查的? 警察又是如何批准这个人的枪证申请的?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8 19:15:14

直面异议 发表于 2019-3-18 18:50
除非回购,否则就是白瞎。问题是有心留枪的人,是不会交出来的。而且黑市价格暴涨,会刺激走私。相比较毒品 ...

就算回购,其结果,只会是市面上的黑枪井喷式爆增。

我不想强调用枪支以暴抑暴,但当一个人一心想作恶的时候,就算没有枪,他也会找到别的杀人手段。

问题的核心是极端主义,以及政府情报部门的失职。用枪还是用刀,下毒、爆炸、还是开车冲撞,区别最多就是死多少人及怎么死的问题。牺牲了50条生命是悲剧,难道死了5个人就是喜事了?????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8 19:16:40

匿名者 发表于 2019-3-18 18:50
我个人觉得说的还是很有道理

就像大禹治水 重点在于 疏 而不是 堵

现有法律的确有漏洞,但千万不要矫枉过正。否则,那就是这个恐怖分子的胜利。
作者: ilmaro    时间: 2019-3-18 19:19:28


相当棒的贴子!!!!
作者: 直面异议    时间: 2019-3-18 19:30:39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18 19:15
就算回购,其结果,只会是市面上的黑枪井喷式爆增。

我不想强调用枪支以暴抑暴,但当一个人一心想作恶的 ...

枪只是表象。我觉得是多元文化本身的问题。

多元文化不能是照搬各自文化。等于在这里复制原居地文化。那当地人如何来看?文化冲击是双向的。归根结底,这个国家是白人和毛利人通过战争和协议建立。故有的文化已经建立许久了。双方文化有着相当的融合。

之后来的人,不能只讲让别人宽容,自己不做改变。我有天去机场某处,发现一个大清真寺,让我想不到的是,在那条路的头上还有一个学校。穆斯林学校。如果我是当地人,如何来看待这种情况?

不说别的,在国内宁夏、云南、新疆穆斯林阿拉伯化是很明显的。那在这里呢?就更明显了。包着头巾的那些,如果这么珍爱伊斯兰文化,何不回到故国!

而且伊斯兰教本身就是政教合一的。多元文化如果不强调各自的妥协和共同的价值观,最终就是血与火的斗争!
作者: paulwood    时间: 2019-3-18 19:34:11

1994年的卢旺达内战和种族大屠杀,10美分一把甘蔗刀用于种族灭绝。 历时三个月的大屠杀,近百万卢旺达人死于刀之下,平均5分钟就有一人被杀,超过纳粹在集中营屠杀犹太人的速度。
作者: linjiawei0108    时间: 2019-3-18 19:47:38

早就说过,禁枪是没用的,只是政府需要一个台阶下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8 19:57:09

linjiawei0108 发表于 2019-3-18 19:47
早就说过,禁枪是没用的,只是政府需要一个台阶下

把罪责推给枪支是最好的借口。

情报失败,反应迟钝,法律宽松,监管不力 ---- 这些才是真正的原因。
作者: autonomae    时间: 2019-3-18 20:00:27

本帖最后由 autonomae 于 2019-3-18 20:11 编辑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18 19:15
就算回购,其结果,只会是市面上的黑枪井喷式爆增。

我不想强调用枪支以暴抑暴,但当一个人一心想作恶的 ...

你如果有时间,请去了解一下澳洲在阿瑟港惨案后的禁枪行动和强制性枪支回购。
作者: 浪漫复仇    时间: 2019-3-18 20:04:32

中国枪支管制那么严,黑社会照样有枪;
新西兰本地的黑帮,有几个有枪证的?有几个没有枪的?

问题的本身不是法律,是管理。法律没什么大问题,监管如何决定了结果。
作者: anzac_corp    时间: 2019-3-18 20:09:10

很棒的文章

一个澳洲疯子属于孤立事件

但最近有一个新闻引起我的注意

有一位退伍军人指称,他曾经参加Tarrant所在的gun club,他发现这个俱乐部里几乎每个人的观念都很疯狂,充满了白人至上主义的危险思想,去年他向警方提出举报,但是警方完全没有重视。所以才酿成周五的惨剧。

LZ怎么看?
作者: 三叶虫    时间: 2019-3-18 20:09:30

帖子太好了
作者: rzrljb    时间: 2019-3-18 20:15:16

lz是懂行的人,有理有据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8 20:18:07

autonomae 发表于 2019-3-18 20:00
你如果有时间,请去了解一下澳洲在阿瑟港惨案后的禁枪行动和强制性枪支回购。 ...

我对澳洲的枪支历史还算了解,在“前车之鉴” 中也有做简单介绍。

事实是,在枪支安全上,没有禁枪的新西兰比禁枪的澳洲表现得更好。
作者: 浪漫复仇    时间: 2019-3-18 20:20:42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18 20:18
我对澳洲的枪支历史还算了解,在“前车之鉴” 中也有做简单介绍。

事实是,在枪支安全上,没有禁枪的新 ...

我最烦的一类人就是动不动让别人了解这个了解那个的。

你有话你说就完了呗。我去了解了,然后呢?

顶你一下。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8 20:29:48

anzac_corp 发表于 2019-3-18 20:09
很棒的文章

一个澳洲疯子属于孤立事件

还是监管的问题。

一个人的疯狂思想不可能不被察觉。尤其在俱乐部内,我不相信同俱乐部的别的会员会没有任何察觉。
我专门去研究了一下枪手接受训练的Bruce Rifle Club。发现这个靶场有许多不妥的地方。有消息说,这个俱乐部本身就是白人至上的一群人组成的。如果真的是这样,警察完全有权将其取缔。


比如,他们非常热衷于用人像靶,及穿迷彩服。而在大多数俱乐部中,尤其是打正规比赛,人像靶是被严格禁止使用的。此外,也不允许会员身穿任何军装、迷彩服、或有标语的服装出现在靶场内。其目的,就是为了把枪支与暴力、军事、杀人、政治等尽可能地剥离开来。

在申请枪证的调查中,其中就有是否有暴力倾向这一条。对于热衷使用人像靶的行为,本身就可以看作有一定的暴力暗示。

新西兰的手枪俱乐部由新西兰手枪协会监管。可以说非常成功规范。
但这些步枪协会是没有什么管理机构的,警察就应该肩负起管理监督的任务来。

images.jpg
images (1).jpg


ti9TkqUKFyYvxNho4MKZ.jpg



图片附件: ti9TkqUKFyYvxNho4MKZ.jpg (2019-3-18 20:23:42, 174.95 KB) / 下载次数 12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A5MTYyMHxkYjkyY2JhYnwxNzM4NTYzMzMyfDB8MA%3D%3D



图片附件: images.jpg (2019-3-18 20:20:13, 17.13 KB) / 下载次数 12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A5MTYxOXw4Njc5ODk5ZXwxNzM4NTYzMzMyfDB8MA%3D%3D



图片附件: images (1).jpg (2019-3-18 20:20:13, 17.23 KB) / 下载次数 14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A5MTYxOHxjZGU2YWY1ZHwxNzM4NTYzMzMyfDB8MA%3D%3D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8 20:45:45

浪漫复仇 发表于 2019-3-18 20:04
中国枪支管制那么严,黑社会照样有枪;
新西兰本地的黑帮,有几个有枪证的?有几个没有枪的?

我以前曾经好多次跟警察聊过这个事情,我说,黑洞就是A-CAT及大弹夹,为什么不管?警察说,实在管不过来。
现在一切手续都是免费的。所以,我建议要收费。起码也要像养狗一样,每年交费。这样警察才能聘用更多的firearm officer来进行监管。

话说,这次枪证的审批,我认为是有缺陷的。一个短期旅游的澳洲单身汉,无家无工作,怎么就能发给枪证呢?
作者: autonomae    时间: 2019-3-18 20:47:08

浪漫复仇 发表于 2019-3-18 20:20
我最烦的一类人就是动不动让别人了解这个了解那个的。

你有话你说就完了呗。我去了解了,然后呢?

你自己要有点自知之明好不?
什么背景知识都没有上来就无脑选边站。
作者: 笑看人生 ^O^    时间: 2019-3-18 20:47:54

本帖最后由 笑看人生 ^O^ 于 2019-3-18 19:50 编辑

~~~很好的贴子~~枪械管理很重要~~~看看日本的管理~~~可以借鉴哦~~~~


日本是枪支犯罪率垫底的国家之一。2014年日本仅有6人枪下丧命,美国却是33,599人!日本枪声鲜闻,秘诀是什么?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0月3日报道,在日本,如果你想买枪,一定要有耐心、决心。首先需要全天去上课,参加书面考试,通过射击场实弹测验(最低95%分)。



此外,你还要接受精神健康和毒品检查,犯罪记录也要翻出来,警察会搞清楚你是否和极端组织有关联。然后,还要调查你的亲戚、甚至同事。除了有权不给你发持枪执照之外,警察还有权搜查、没收武器。

这还没完呢。想持手枪是彻底没门,全面被禁,能有的只是猎枪和气枪。

法律限制出售枪支商店的数量。日本大约40来个州,卖枪的商店可能不超过3家。另外,你上次来时如果买了子弹,下次只有把用完的弹夹交回来才能买新的。

保存枪支、弹药的地点必须知会警方,枪支、子弹必须加锁、单独保存;警察每年检查一次。三年后,持枪人执照作废。想继续持枪,还要从头再来:上课、考试……

这也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枪击事件在日本极为罕见。出现死伤惨重的攻击事件,绝大多数凶犯用的是刀。

日本目前的控枪法是在1958年推出的,但政策背后的理念可以向前追溯几百年。一位于伦敦的非政府组织“反武装暴力”负责人奥佛顿(Iain Overton)说,“自从枪支引入以来,日本一直有严格的法律;日本是全世界第一个实行控枪法的国家。”



日本人持枪率非常低,2007年的数字是每100人中有0.6杆枪;英格兰和威尔士是6.2,美国则是88.8。

奥佛顿说,枪一旦进入社会,必然会发生枪支暴力。但也要看数量,社会中枪支数量非常少,暴力也就会很少。日本警察很少用枪,但非常重视练武术,需要拿到柔道黑带,用在学剑道上的时间超过学开枪。

一位记者表示,永远不该以暴制暴,2015年,日本全国范围内,警察只开过6枪!大多数日本警察采用的做法是,拿个大被子把发飙的、喝醉的人卷起来、抬回警署,等他冷静恢复。

奥佛顿将此与美国模式加以对比,他说,美国把警察军事化,如果警察总是立刻掏枪,就好像在警察和犯罪分子之间发起军备竞赛。

举个例子,“不正使用武器”在日本仍是大忌。若一名警察用自己的枪自杀,死后仍将被控犯罪。他是上班期间自杀的,而警察下班后从来不带枪,要把枪留在警署。

警察对枪支管制的谨慎态度在日本自卫队中也可以看到。一位记者曾经参加过一次自卫队的射击练习。按规定,训练结束后,所有的子弹壳都要收好。那次发现有一枚子弹壳失踪了,大家相当重视。直到找到子弹为止,所有的人都不许离开射击场。



日本没有要求放松枪支管制的呼吁。主要原因可能是战后产生的和平主义心态,日本人认为战争很残酷,永远不希望再重演。

事实上,日本考虑自卫队加强参与海外维和行动在国内还引出一些担忧。

奥佛顿说,持枪几乎成禁忌意味着日本逐步走向完美国度,不过他也指出,冰岛尽管持枪比例要比日本高很多,枪支犯罪率仍然非常低。


作者: autonomae    时间: 2019-3-18 20:50:26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18 20:18
我对澳洲的枪支历史还算了解,在“前车之鉴” 中也有做简单介绍。

事实是,在枪支安全上,没有禁枪的新 ...

我不赞同。
新西兰在枪支安全上比较好是因为民风,是因为民间自发的自我监管。
在这样日益恶化的环境下,还能依赖民间的自我监管吗?
作者: 吃草的狮子    时间: 2019-3-18 20:52:30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18 20:45
我以前曾经好多次跟警察聊过这个事情,我说,黑洞就是A-CAT及大弹夹,为什么不管?警察说,实在管不过来 ...

新西兰的这这个临时枪证规定很白痴

短期的入境的人可以使用原国籍的枪证申请新西兰的临时枪证
凶手就是申请的临时枪证

Visitors

Visitors to New Zealand may be issued a temporary visitor's licence. "B" or "E" endorsements may be included on the licence when appropriate (e.g. an overseas competitor in a pistol shooting competition).

作者: XiaoFaye    时间: 2019-3-18 20:54:13

谢谢楼主的知识普及!!!

问个问题:如果想考A类枪证,但是不打算买枪,家里需要安装柜子吗?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8 20:55:15

autonomae 发表于 2019-3-18 20:47
你自己要有点自知之明好不?
什么背景知识都没有上来就无脑选边站。

这些背景知识就算不知道,网上查查也就都知道了。

我相信这位朋友想说的是,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观点?

也让新西兰强制购枪吗?我解释过,当年澳洲花费了5亿元买60万把枪。20年后,考虑通货膨胀及新西兰枪支的数目,这个金额估计不是新西兰财政能够负担的。
作者: XiaoFaye    时间: 2019-3-18 20:56:31

anzac_corp 发表于 2019-3-18 19:09
很棒的文章

一个澳洲疯子属于孤立事件

哪里都一样,没真正发生大事之前,都不会重视。
作者: XiaoFaye    时间: 2019-3-18 20:57:12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18 18:57
把罪责推给枪支是最好的借口。

情报失败,反应迟钝,法律宽松,监管不力 ---- 这些才是真正的原因。 ...

就好像国内禁摩一样。。。
作者: autonomae    时间: 2019-3-18 20:59:38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18 20:55
这些背景知识就算不知道,网上查查也就都知道了。

我相信这位朋友想说的是,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观点?

那人绝对连查都没查。

我的观点就是学澳洲。
支持禁枪,支持强制回购。
连接受安置三倍难民的钱都有,就是没有禁枪的财力。
好吧,那继续这样吧。

作者: autonomae    时间: 2019-3-18 21:02:16

另外补充,监管的费用也不是新西兰财政能负担的。所以事实是缺乏有效监管。
我敢打赌。
一次性强制回购的花费不会比加强监管的长期费用高。
作者: dichn    时间: 2019-3-18 21:04:09

希望进行公投,我觉得这边文章是很好的玉文,引起大家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作者: sky-horse    时间: 2019-3-18 21:07:55

笔基本兄说得很好,可惜禁枪令将如期而至,从此以后半自动自动步枪将被禁止,对于总理来说,现在推行禁枪令阻力将最小,拜那几个枪手所赐,谁也无法改变,这就是事件推动历史。。。。。就比如911推动美国反恐一样,都有个触发点,
作者: autonomae    时间: 2019-3-18 21:12:48

我支持禁枪。
但禁枪绝对绝对是个次要的事。
在枪支监管上,新西兰政府够烂。懒政的情况下,成本最低就是禁枪,所以讨论禁枪的成本这个方向错了。

这个帖子,我暂时不跟,免得把观点带歪。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8 21:13:01

autonomae 发表于 2019-3-18 20:59
那人绝对连查都没查。

我的观点就是学澳洲。

禁枪简单粗暴,但真的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本来事情的关键节点就不在枪上。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8 21:13:50

sky-horse 发表于 2019-3-18 21:07
笔基本兄说得很好,可惜禁枪令将如期而至,从此以后半自动自动步枪将被禁止,对于总理来说,现在推行禁枪令 ...

据说周一就要出方案。
一个如此匆忙拉出来当替罪羊的方案,怎么可能科学有效?
作者: autonomae    时间: 2019-3-18 21:14:01

本帖最后由 autonomae 于 2019-3-18 21:18 编辑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18 21:13
禁枪简单粗暴,但真的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本来事情的关键节点就不在枪上。 ...

这个同意。
看我36楼。
禁枪最简单,成本最低。

个人不认同目前的枪支管理。

关于枪支管理,可能三个选项。
要么加强监管,要么禁枪,不然就是维持原样。

你们认为政府会选哪个?
恐怕会选2,或者3,绝对不会选1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8 21:15:16

autonomae 发表于 2019-3-18 21:02
另外补充,监管的费用也不是新西兰财政能负担的。所以事实是缺乏有效监管。
我敢打赌。
一次性强制回购的花 ...

我提出的5点建议中,其中一条就是收取管理费用。
作者: sky-horse    时间: 2019-3-18 21:19:43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18 21:13
禁枪简单粗暴,但真的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本来事情的关键节点就不在枪上。 ...

说得很好,确实不是枪杀人,是人要杀人,没有枪同样有别的,比如刀,自制炸弹,投毒等都可以做到。。。。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8 21:26:52

autonomae 发表于 2019-3-18 21:14
这个同意。
看我36楼。
禁枪最简单,成本最低。

其实这些枪法中的黑洞并非不可缝补。况且,新西兰本土枪支文化非常健康,枪支杀人率比禁枪的澳洲还要低64%。

只是不理解,为什么会发给非新西兰居民枪证?如我上面所说,这个畜生是个暂时旅居的单身外国人。无家无业。怎么可以被认定为是负责任的持枪者呢?

如果我们收紧对外国人的枪证发放,其实就可以很大范围减少隐患。
作者: autonomae    时间: 2019-3-18 21:33:18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18 21:26
其实这些枪法中的黑洞并非不可缝补。况且,新西兰本土枪支文化非常健康,枪支杀人率比禁枪的澳洲还要低64 ...

首先,新西兰本土也有很多畜生啦。
收紧对外国人的枪证发放,那么,有PR算外国人吗?有工签算外国人吗?澳洲公民算外国人吗?

单身?呵呵,那离婚的话要收回枪证么?
你这个缝补方法比姐心大的方案还要心大。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8 21:50:09

autonomae 发表于 2019-3-18 21:33
首先,新西兰本土也有很多畜生啦。
收紧对外国人的枪证发放,那么,有PR算外国人吗?有工签算外国人吗?澳 ...

数据和历史说话,新西兰本土的枪支文化是非常健康的,现行制度,也说得上是行之有效。

有PR的算是本地居民,但发福利都要等几年,更何况是发枪?
工签、学生签、旅游签的,都应当谨慎发放。

把大容量弹夹管理起来,将一些事实上的军用枪支归为E-CAT,都会是可行有效的改革方案。
作者: autonomae    时间: 2019-3-18 22:00:30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18 21:50
数据和历史说话,新西兰本土的枪支文化是非常健康的,现行制度,也说得上是行之有效。

有PR的算是本地居 ...

新西兰本土的枪支文化是非常健康的
同意

现行制度,也说得上是行之有效。
呵呵。你很敢说。


另外,再重复观点,不认同政府粗暴禁枪。但,同时,也不信任政府有能力加强枪支监管。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8 22:19:13

autonomae 发表于 2019-3-18 22:00
新西兰本土的枪支文化是非常健康的
同意

称其行之有效,有两个原因:
一,E/B/C 类枪支枪证的监管可谓之模范。
二,现行系统在现有的枪支文化中被历史证明了是有效的。

现在面临了新的挑战。其实只需要将军用步枪归为E-CAT枪支,就也能够纳入良好的监管系统。

禁枪购枪的成本太高。并且,也并非恐怖袭击的核心问题所在。与其花20个亿购枪,不如增加2个亿投入在情报工作中。

枪手筹备了2年。如果这样的人想犯案,在任何禁枪国家,2年都可以让枪手找到黑枪,或者找到毒药、炸药等别的行凶工具。禁枪,其实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把国家资源砸在禁枪购枪上,恐怕只是浪费国家资源而无法阻碍下一次的恐怖袭击。
作者: CathayQD    时间: 2019-3-18 22:20:12

sky-horse 发表于 2019-3-18 21:19
说得很好,确实不是枪杀人,是人要杀人,没有枪同样有别的,比如刀,自制炸弹,投毒等都可以做到。。。。 ...

你这完全是偷换概念,枪的范围很广,栓动单发是“枪”,加特林多管转轮机枪也是“枪”,不是枪杀人,那大家应该随意拥有加特林机枪。同理,炮也不杀人,人人可拥有火箭炮、导弹、坦克,这样狡辩还有完吗?要死多少人?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9-3-18 22:25:12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18 20:18
我对澳洲的枪支历史还算了解,在“前车之鉴” 中也有做简单介绍。

事实是,在枪支安全上,没有禁枪的新 ...

在枪支安全上,没有禁枪的新西兰比禁枪的澳洲表现得更好。

——但是,禁枪前后的澳洲,哪个表现更好?

同理,禁枪前后的新西兰呢?

我觉得你的其他的要点说的都有理,但这个横向澳洲和新西兰比较说服力比较弱——我们比澳洲强,so what,我们今天需要比昨天强,这才是进步。
作者: sky-horse    时间: 2019-3-18 22:30:54

CathayQD 发表于 2019-3-18 22:20
你这完全是偷换概念,枪的范围很广,栓动单发是“枪”,加特林多管转轮机枪也是“枪”,不是枪杀人,那大 ...

不急,我的心情与你一样,我不解释我说过的话。

政府的禁枪令草案马上就要发布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据估计将禁止半主动自动步枪,希望能达到你的预期。。。。。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9-3-18 22:33:25

CathayQD 发表于 2019-3-18 22:20
你这完全是偷换概念,枪的范围很广,栓动单发是“枪”,加特林多管转轮机枪也是“枪”,不是枪杀人,那大 ...

同意。

制造炸弹或者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难多了。

如果用刀,到公众地方去砍人,我觉得很快被路人制止。会有伤亡,但绝对没这么大。

半自动枪禁掉,我觉得没问题

就当是lz所说的类别,把A类的一部分转到其他类别去。
作者: autonomae    时间: 2019-3-18 22:38:21

算了,不讨论了。
提醒你们一点,引发禁枪的讨论也是枪手的目的之一。
不要在控枪的技术细节浪费精力而让枪手的意愿达成。被枪手牵着鼻子走太丢人了。

1.JPG

2.JPG


图片附件: 2.JPG (2019-3-18 22:38:15, 57.69 KB) / 下载次数 11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A5MTc3MnxiNTNiZGYxY3wxNzM4NTYzMzMyfDB8MA%3D%3D



图片附件: 1.JPG (2019-3-18 22:37:04, 100.51 KB) / 下载次数 11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A5MTc3MXxmOGFjNjZkMXwxNzM4NTYzMzMyfDB8MA%3D%3D


作者: p2p    时间: 2019-3-18 22:49:18

枪击事件以来全网关于枪最好的帖子。希望有个英文版能让媒体或者cabinet看到,这是持枪者最后的机会。。
作者: skysadness    时间: 2019-3-19 00:43:34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18 22:19
称其行之有效,有两个原因:
一,E/B/C 类枪支枪证的监管可谓之模范。
二,现行系统在现有的枪支文化中被 ...

回购想多了,到时候来个持枪税,这才是阿登姐的套路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9 01:17:40

skysadness 发表于 2019-3-19 00:43
回购想多了,到时候来个持枪税,这才是阿登姐的套路

这个我还真的支持。
我在5点建议中就提议应当增加收取费税。养狗还要交年费的,枪支管理占用了警察的公共资源,凭什么不用交?
然后用这个收到的费税,增加firearm officer的人手,强化管理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9 01:38:20

love_3_month 发表于 2019-3-18 22:25
在枪支安全上,没有禁枪的新西兰比禁枪的澳洲表现得更好。

——但是,禁枪前后的澳洲,哪个表现更好?

我在文中已经叙述了这方面的观点。

禁枪肯定会让涉枪案件减少。但并不见得会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安全。

还是以澳洲为例,1996年禁枪后到2018年的22年间,共发生屠杀案件24起,死120人。而1996年禁枪前的22年间发生屠杀案件的数目是18起,死131人(包括Port Arthur大屠杀的35人)。涉枪杀人的数目降低了,其它手段杀人的数目增加了 ---- 一个人如果想杀人,他是可以找到各种手段及工具的。总体的大屠杀案件并没有因为禁枪而变得更少。

这个澳洲的王八蛋就希望让我们把焦点转移到禁枪的辩论中,从而忘记了造就惨案的真正原因。国家真正应当投入资源亡羊补牢的领域绝对不是禁枪。
作者: liyiqian    时间: 2019-3-19 03:48:17

autonomae 发表于 2019-3-18 22:38
算了,不讨论了。
提醒你们一点,引发禁枪的讨论也是枪手的目的之一。
不要在控枪的技术细节浪费精力而让枪 ...

枪手直播中说了,希望引发美国禁枪讨论,左派和右派内战,然后右派夺取政权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9-3-19 07:37:25

谢楼主科普,好多内容慢慢消化。。。
再次感谢

作者: 豆腐教徒    时间: 2019-3-19 07:45:42

枪是必须禁的,要不舆论会说政府没人性。其他的其实都不重要。
作者: 房奴甲    时间: 2019-3-19 09:23:44

直面异议 发表于 2019-3-18 19:30
枪只是表象。我觉得是多元文化本身的问题。

多元文化不能是照搬各自文化。等于在这里复制原居地文化。那 ...

多元化就是一颗糖衣毒药。融合才是大道理。成功的国家都是融合的。过去欧洲那些强国都是混得乱七八糟的,然后认同一样的文化。美国也是一样的路子。中国,过的好的时候也是。唐太宗是胡人吧?他是皇帝吧?他不也融合了,汉化了。
作者: 房奴甲    时间: 2019-3-19 09:32:19

love_3_month 发表于 2019-3-18 22:25
在枪支安全上,没有禁枪的新西兰比禁枪的澳洲表现得更好。

——但是,禁枪前后的澳洲,哪个表现更好?

还有楼上提到民风问题,我认为是新西兰目前为止没有严重枪支问题的根本原因。我们本来就是跟澳洲不一样的国家,没有那么多社会矛盾,我们要和谐得多。但是随着难民增加和国际大环境变化,还有本土经济发展恶化,人心不古是可以预见的。那现有的枪支管理办法就跟不上时代了。
作者: 呼啸寒风    时间: 2019-3-19 09:35:23

拿枪做文章就是转移视线,下回歹徒用刀怎么控制?用汽油怎么控制??
文明精致完善的社会管治需要政府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等等资源的全方面投入,新西兰还是靠大家自觉,出问题举报,然后给个警告了事。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小洞其实太多,没资源的去补,都发福利发掉了
作者: paulwood    时间: 2019-3-19 10:24:51

当年工党提案要收紧枪械管理,但遭到国家党反对没通过。

1983年:新西兰通过《武器法》

1990年:发生拉莫阿娜惨案

1992年:新西兰修改《武器法》,全面实行枪支持有人注册制度

1997年:最全面的控枪《Thorp报告》发布,但大部分建议因政治原因无法实施

2005年:工党政府引入《武器法修正案》第3号提案

2010年:《武器法修正案》第4号提案开始启动

2012年:国家党政府撤销《武器法修正案》第3号提案

2013-2016:起草《武器法修正案》第4号提案没有任何进展

2016年:法律和秩序委员会开始调查枪支非法持有问题

2017年:委员会报告建议对《武器法》进行17项修改,但提议被搁置

2019年:基督城爆发清真寺枪击案,政府表示将收紧枪支立法
作者: xiha13    时间: 2019-3-19 11:25:13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18 18:29
发现帖子发到时事辩论是浏览不到的。。。 浏览不到,还怎么辩论啊。。。

还是那句话,枪不会杀人,人杀人。只有自律才能有好的环境。
作者: 微苦蓝山    时间: 2019-3-19 11:44:18

持枪者这点乐趣
who the fuck cares!
新西兰有什么猛兽,新西兰人啥时候需要持枪保护家园?
那么喜欢打靶?玩电脑游戏去!
作者: 微苦蓝山    时间: 2019-3-19 11:45:27

xiha13 发表于 2019-3-19 11:25
还是那句话,枪不会杀人,人杀人。只有自律才能有好的环境。

核武器也不杀人,导弹也不杀人,氢化物也不杀人,都放开好了
每家一个核弹头,全部靠自律
持刀能一下杀五十个人吗?
作者: tonyxgh    时间: 2019-3-19 11:49:36

我觉得你们说的 “枪支,跟刀具、煤气罐、汽车一样,是一种工具,本身无罪” 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汽车生产出来的主要用途是用来交通的,煤气罐生产出来主要用途是做饭或者取暖,厨房刀具的主要用途是切菜做饭,而枪生产出来的主要用途是干嘛的?是给你们玩的?还是给其他东西造成伤害的?枪支和汽车,煤气罐,刀具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作者: 微苦蓝山    时间: 2019-3-19 11:53:09

tonyxgh 发表于 2019-3-19 11:49
我觉得你们说的 “枪支,跟刀具、煤气罐、汽车一样,是一种工具,本身无罪” 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汽车生产出 ...

没错,还说控枪是转移视线,我看这帮Loser才是在转移视线。。。。
枪的主要作用是杀伤,而且是严重杀伤!
枪的确自己不会杀人
那炮也不会!
还有,自己搞把枪玩,装B还装出优越感来了。
你们那点乐趣,和社会稳定相比算个屁!
新西兰不是美国,枪背后的势力没那么大,这次禁枪禁定了!
作者: xnw1890    时间: 2019-3-19 11:57:15

楼主真棒!

必须手动点赞!
作者: 261874939    时间: 2019-3-19 12:42:28

不是facebook的责任吗???
作者: xiha13    时间: 2019-3-19 12:42:43

微苦蓝山 发表于 2019-3-19 11:45
核武器也不杀人,导弹也不杀人,氢化物也不杀人,都放开好了
每家一个核弹头,全部靠自律
持刀能一下杀五 ...

杠精,给你个核武器和导弹你会用?给把枪你第一次你都不一定会用。
作者: 微苦蓝山    时间: 2019-3-19 13:38:41

xiha13 发表于 2019-3-19 12:42
杠精,给你个核武器和导弹你会用?给把枪你第一次你都不一定会用。

杠精,你有吗你就给?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9 13:43:30

微苦蓝山 发表于 2019-3-19 11:44
持枪者这点乐趣
who the fuck cares!
新西兰有什么猛兽,新西兰人啥时候需要持枪保护家园?

这个理论跟我举例的养狗问题。不养狗或讨厌狗的人会说,狗咬人了,要禁狗。因为禁狗对他们来说 "who the fuck cares". 但对爱狗养狗的人来说,就是侵犯了他们的自由和权力。

枪也是一样。

并且,作为农业国家,枪支在新西兰是不可或缺的,这个就没有必要辩论了。否则这个国家也不会有24万枪证持有者及近200万只枪。
枪支的作用,一是农业狩猎工具,另外也是作为一种运动器材。奥运会也有射击比赛。IPSC的比赛就一直办得有声有色。

新西兰允许民众有枪,但不允许有手榴弹。因为枪支是的确有正规合法用途的工具,而手榴弹及你所说的核弹、大炮、毒品一样,是没有合法合理用途的。当然不一样。
作者: 微苦蓝山    时间: 2019-3-19 13:58:28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19 13:43
这个理论跟我举例的养狗问题。不养狗或讨厌狗的人会说,狗咬人了,要禁狗。因为禁狗对他们来说 "who the  ...

不一样,如果养狗能同时咬死50人,我绝对支持禁止养狗
新西兰作为农业国家需要猎枪,我没有问题,但半自动步枪就算了
相信没有一个家庭离开半自动步枪就生活不下去了
至于体育比赛,可以采取有组织有控制的进行,枪支统一管理的话,问题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
而如果这种体育比赛需要用到军用半自动步枪的话,那就不要再玩了吧。。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9 14:00:41

tonyxgh 发表于 2019-3-19 11:49
我觉得你们说的 “枪支,跟刀具、煤气罐、汽车一样,是一种工具,本身无罪” 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汽车生产出 ...

在新西兰,枪支其实就是一种工具及运动器材。法律上,新西兰是不允许将枪支作为自卫武器的。在靶场,连使用人型靶,穿迷彩服都是违规行为。目的,就是要将作为农业工具及运动器材的枪,与军用的杀人武器区别开来。

对于禁枪这个话题,我们分两部分说。

第一,必要性
作为一个筹划了2年的恐怖分子。如果想要弄到枪,2年事间足够他在任何禁枪国家弄到枪和爆炸物。再不济也能投毒。问题的关键是极端主义,而不是枪。

第二,可行性
禁枪两个字说得很轻松,做起来不容易。你说禁酒好不好?当然百利而无一害,可美国二三十年代禁酒令的结果,就是黑市酒庄与帮派仇杀。现在的警方来民间有多少把枪都没有概念,一旦禁枪,结果一定是黑枪横行。更何况,以政府的财力,连管都管不好,禁根本就不可能禁得住。

枪不能禁,只能管。我主张加强管理。

另外,我们的确是被转移视线了。现在得主流媒体,有50%的篇幅是在批评枪,却没有人去检讨和反思白人极端主义。难道没有枪极端主义就立地成佛了? 难道死亡人数就一定能减少?在911中,恐怖份子用的就是飞机而不是枪。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9 14:03:41

呼啸寒风 发表于 2019-3-19 09:35
拿枪做文章就是转移视线,下回歹徒用刀怎么控制?用汽油怎么控制??
文明精致完善的社会管治需要政府大量 ...

“小洞其实太多,没资源的去补” 这句话说得太对了。

我曾经跟firearm officer聊过。我说,新西兰枪支管理非常好,但大量没有登记的A-CAT枪支是个大黑洞啊,为什么不能像E/C/B一样管起来呢?警察叔叔说,实在是没有资源去管。

如果通过这次事件,能够多分派些资源给枪支管理,倒也算是一个进步。
作者: 微苦蓝山    时间: 2019-3-19 14:04:28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19 14:00
在新西兰,枪支其实就是一种工具及运动器材。法律上,新西兰是不允许将枪支作为自卫武器的。在靶场,连使 ...

1 2年时间如果他无法在合法渠道拿到枪,那只能去黑市,被追踪和发现的几率就大增
2 有啥难的,澳洲都办到了,新西兰人是比较蠢吗?然后就算不能完全有效,至少是一个开始
也不用全面禁枪,但杀伤性太强的枪一定要禁!半自动首当其冲
主流媒体在讨论枪,是因为枪是最直接,最先需要考虑,也是解决起来相对比较简单的问题
至于反思人性,反思社群融合,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最希望的是华社也要反思,别满口绿教绿教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9 14:14:22

微苦蓝山 发表于 2019-3-19 13:58
不一样,如果养狗能同时咬死50人,我绝对支持禁止养狗
新西兰作为农业国家需要猎枪,我没有问题,但半自 ...

同时咬死50人不可能,但过去10年内因狗造成的伤亡一定比枪多。
我举例子的 原因是,今天如果可以因为公共利益禁枪,明天也可以以公共利益禁别的任何实物。
比如飞行俱乐部。美国911用飞机袭击死了几千人。那是否应该禁止私人飞行俱乐部呢? 这类俱乐部的飞机,就是起飞,转几圈,返回,除了潜在的各类风险外,对社会并没有多少积极意义。按说,把私人飞行俱乐部禁了应该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吧?

我同意,并且强烈支持加强枪支管理。但不是禁。

在新西兰,绝大多数人申请A-CAT枪证的理由是打猎;申请E-CAT枪证的理由是打比赛。
我主张事实上的军用半自动步枪应该要被归为E-CAT,而不是A-CAT。因为通常打猎并不需要这类军用半自动步枪。
而如果要申请E-CAT,就要证明自己的确是在参加各类比赛。

并且,大弹夹人人可买的确是个天大的笑话。这个必须要加紧控制。

如果政府愿意播出资源解决问题,最应该投入的地方,就是对极端分子的情报收集。再禁枪,禁的也只会是守法老百姓。一个匪徒,如果真的想要枪,再禁也是可以弄到枪的。
作者: 浪漫复仇    时间: 2019-3-19 14:23:14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18 20:45
我以前曾经好多次跟警察聊过这个事情,我说,黑洞就是A-CAT及大弹夹,为什么不管?警察说,实在管不过来 ...

是啊,监管力度就是问题所在。至于是不是资金问题,这个我还真不好妄言。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9 14:23:52

微苦蓝山 发表于 2019-3-19 14:04
1 2年时间如果他无法在合法渠道拿到枪,那只能去黑市,被追踪和发现的几率就大增
2 有啥难的,澳洲都办到 ...

其实合法的枪才最容易被追踪和发现。

枪证的办理过程,就是给警方对这个人进行深入背景调查的机会。
---- 一个游历那么多国家,无家无业,facebook时常透露出极端思想的人,怎么会被授予枪证的?这个是我一直很不理解的地方。 对一个极端份子没有重视,别人主动找上门让你调查,都没有调查出来任何结果,难道不是失职吗?

购买枪支的过程,本来也是可以监控的过程。
---- 一个人,购买那么多半自动枪支,还买大容量弹夹,难道不应该引起警方的注意吗?

无需禁枪,只需要对A-CAT的枪支与枪支交易多上点儿心,是可以避免悲剧的。

相反,黑市买枪被警察发现的几率就更小了。

当然,也可以不买枪。买些毒药,跟草莓插针一样地去各超市下毒,估计杀死的人可能更多。

或者,在各个地点,安放大量的炸弹。以新西兰警察的效率,很有可能不会被发现的。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9 14:24:52

浪漫复仇 发表于 2019-3-19 14:23
是啊,监管力度就是问题所在。至于是不是资金问题,这个我还真不好妄言。 ...

所以,我建议收费。

没钱交年费,就不要玩枪。养狗都要交年费,拼什么玩枪不要交??
作者: 微苦蓝山    时间: 2019-3-19 14:25:15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19 14:14
同时咬死50人不可能,但过去10年内因狗造成的伤亡一定比枪多。
我举例子的 原因是,今天如果可以因为公共 ...

既然同时咬死50人不可能, 那禁狗的迫切性就没有禁枪那么大
私人飞机如果很容易被用来搞恐怖袭击的话,禁了也没啥了不起
具体到枪支,新西兰没有美国那么大的枪支产业和势力,也没有那条宪法权利,说禁就禁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我同意全面禁枪矫枉过正,但军用半自动步枪禁了就禁了,大不了就是你们这些军事发烧友的兴趣无法开展了
这和社会安全比起来算什么呢?
顶多顶多,给所谓俱乐部的比赛留一个口子,全部枪支统一管理,比赛的时候统一发不就完了!

至于极端分子的情报收集,情报机关的权限要加强,这个是当然的,但这和禁枪不是非此即彼的事情,完全可以同时做


作者: 浪漫复仇    时间: 2019-3-19 14:27:17

本帖最后由 浪漫复仇 于 2019-3-19 14:30 编辑
autonomae 发表于 2019-3-18 20:47
你自己要有点自知之明好不?
什么背景知识都没有上来就无脑选边站。

请问我有没有自知之明是你老人家说了算的?还是我有没有背景知识,有没有脑子是你老人家说了算的?别人就是不识字,也不用劳你驾来教。

你有话就说,有观点就表达。

要不你告诉我:

“你如果有时间,请去了解一下澳洲在阿瑟港惨案后的禁枪行动和强制性枪支回购。”

你有任何实质性的观点在这句话里面吗?你想表达什么意思?LZ不知道枪支回购这件事?再说,LZ的帖子你看了吗?他里面已经说了没有。你告诉我。


别老一上来就一副“你应该补补这个”,“你应该学学那个”的态度,对谁都不好。别人该学什么都跟你没关系。


作者: 微苦蓝山    时间: 2019-3-19 14:30:33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19 14:23
其实合法的枪才最容易被追踪和发现。

枪证的办理过程,就是给警方对这个人进行深入背景调查的机会。

既然是合法的,追踪了有什么用?
这个嫌疑人完全没有犯罪记录,这样的人怎么防范
如果买不到枪,他用其他手段那就在其他方面防范
安放炸弹?这么容易做到吗?
作者: 窗外    时间: 2019-3-19 14:39:48

直面异议 发表于 2019-3-18 19:30
枪只是表象。我觉得是多元文化本身的问题。

多元文化不能是照搬各自文化。等于在这里复制原居地文化。那 ...

讲的对!过多的迁就多元文化而不去强调新西兰自己的价值观,就是喧宾夺主,久之各种文化之间必然互殴,尤其穆斯林的教义又是如此的排外专制,想不出现混乱都难。我的家我做主,新西兰人硬起来吧。
作者: xiha13    时间: 2019-3-19 14:40:47

微苦蓝山 发表于 2019-3-19 13:38
杠精,你有吗你就给?

有能告诉你?整一低等杠精,杠都不会杠。
作者: 浪漫复仇    时间: 2019-3-19 14:41:19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19 14:24
所以,我建议收费。

没钱交年费,就不要玩枪。养狗都要交年费,拼什么玩枪不要交?? ...

这个问题我觉得我明白,跟你说一下:

警察是执法机构,Firearms Act,归警察执法,其他部门不管。同时警察司法机构,司法机构不能涉及金钱交易,这个是conflict of interest。交通罚款是另外的部门;法院判的罚款也是另外的部门在管理,就是这个道理。

养狗,是Dog Control Act,这个的执法机构是territorial authorities,在奥克兰地区也就是city council。local authorities可以有自主管理罚款,金钱交易等等。比如我们每年交的city council rates,等等。

这个是由于执法部门不同,造成了能不能涉及金钱的问题。警察的arms officer是属于文职,其实完全可以分出来给council,按照你的提议收取管理费用。只是由于firearms的特殊性,才并给警察管理。
作者: 微苦蓝山    时间: 2019-3-19 14:41:46

xiha13 发表于 2019-3-19 14:40
有能告诉你?整一低等杠精,杠都不会杠。

没就直说,装什么B
作者: 微苦蓝山    时间: 2019-3-19 14:43:08

窗外 发表于 2019-3-19 14:39
讲的对!过多的迁就多元文化而不去强调新西兰自己的价值观,就是喧宾夺主,久之各种文化之间必然互殴,尤 ...

所以现在又在讲新西兰价值观了吗
老皮当年提价值观测试的时候,这里可是把他喷出翔来了
当然其实我是同意要讲新西兰价值观的,只是不爽这里太多的双标了

作者: nzecho99    时间: 2019-3-19 14:44:23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18 20:55
这些背景知识就算不知道,网上查查也就都知道了。

我相信这位朋友想说的是,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观点?

造成一次恐袭得后果可以用钱来表述吗?
枪是无罪,但如果监管不了,还是禁枪来得容易。
所以禁枪是最终得方法并不是一定要,但如果其他方法都没有起到效果,那就不得不禁枪了。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9 14:53:48

浪漫复仇 发表于 2019-3-19 14:41
这个问题我觉得我明白,跟你说一下:

警察是执法机构,Firearms Act,归警察执法,其他部门不管。同时警 ...

是这个道理。

能否跟AA一样?由第三方作为agent协助管理。

新西兰的手枪管理就非常非常好。因为我们有 Pistol New Zealand。每年收取年费,那把所有手枪持有者与所有手有枪俱乐部管得非常好!

所有A/B/C/E枪牌中,B手枪牌就是管理的典范。A牌就是一堆糊涂账。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9 14:56:46

nzecho99 发表于 2019-3-19 14:44
造成一次恐袭得后果可以用钱来表述吗?
枪是无罪,但如果监管不了,还是禁枪来得容易。
所以禁枪是最终得 ...

禁枪是不容易的。警察叔叔现在连全国有多少支枪都不知道,怎么禁? 全国24万枪证拥有者,申请搜查令挨家挨户抄家不成?

再说,禁了枪,也只会逼下个恐怖分子改用炸弹或投毒,不会让恐怖分子立地成佛的。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9 15:01:59

微苦蓝山 发表于 2019-3-19 14:30
既然是合法的,追踪了有什么用?
这个嫌疑人完全没有犯罪记录,这样的人怎么防范
如果买不到枪,他用其他 ...

听说有人向警方举报过这个人在facebook上的极端言论。
如果这是真的,那就是警方和情报机构的巨大错误。

有极端言论,一查名字,就知道有枪证,这个时候就已经可以去敲门了。因为有极端思想、暴力倾向等的人是不能拥有枪证的。
作者: nzecho99    时间: 2019-3-19 15:06:14

本帖最后由 nzecho99 于 2019-3-19 15:07 编辑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19 14:56
禁枪是不容易的。警察叔叔现在连全国有多少支枪都不知道,怎么禁? 全国24万枪证拥有者,申请搜查令挨家挨 ...

如果连枪支在哪都不知道,那还怎么管控,那结果就是就不要监管了,直接禁枪把,如果不禁,那我也申请枪证,到时每家一把,你希望看到那时得新西兰。
作者: 微苦蓝山    时间: 2019-3-19 15:08:37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19 15:01
听说有人向警方举报过这个人在facebook上的极端言论。
如果这是真的,那就是警方和情报机构的巨大错误。
...

这点我同意,如果证实的话,警方难辞其咎。。
但这个和禁枪不冲突!
作者: xiha13    时间: 2019-3-19 15:15:30

本帖最后由 xiha13 于 2019-3-19 15:18 编辑
微苦蓝山 发表于 2019-3-19 14:41
没就直说,装什么B

你就一杠精,除了会喷还会干啥?要不去国会扔几个鸡蛋,看看能否禁枪?连问题本质都看不懂,还在这杠。



作者: 微苦蓝山    时间: 2019-3-19 15:16:38

xiha13 发表于 2019-3-19 15:15
你就一杠精,除了会说还会干啥?要不去国会扔几个鸡蛋,看看能否禁枪? ...

你除了会说还会啥先秀一个看看
禁枪已经势在必行了,要不你去扔几个,让他们不要禁了?
作者: bluexian    时间: 2019-3-19 15:18:52

涨姿势了
~~~
作者: xiha13    时间: 2019-3-19 15:19:03

微苦蓝山 发表于 2019-3-19 15:16
你除了会说还会啥先秀一个看看
禁枪已经势在必行了,要不你去扔几个,让他们不要禁了? ...

摔锅,扔鸡蛋交给你这种杠精去干吧。
作者: 微苦蓝山    时间: 2019-3-19 15:22:22

xiha13 发表于 2019-3-19 15:19
摔锅,扔鸡蛋交给你这种杠精去干吧。

别计啊,你杠精级别高,你先示范啊。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9-3-19 18:08:55

微苦蓝山 发表于 2019-3-19 15:08
这点我同意,如果证实的话,警方难辞其咎。。
但这个和禁枪不冲突!

就我个人看到的舆论:50%的人在怪枪;30%的在怪警察和情报机构;10%的在怪移民;10%才是反思白人主义。

难道不应该是反过来吗?

首先要反思极端主义,这个才是根源。

然后要反思警察与情报部门。

申请枪证需要背景调查。警察做了背景调查没有?怎么做的?这个与枪法无关。
记得之前一个毒贩的PR被批了,移民部长就被骂得狗血淋头。这个案子,警察部长也难辞其咎。

如果警察的背景调查严谨点儿,会不会更好呢?

比如,申请手枪牌,就是很严谨的。必须要在俱乐部学习6-12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直到俱乐部觉得你适合拿枪了,才会推荐。此外,还需要担保人。这些与申请者相熟的人是可以了解到申请者的一些思想状况的,并且作为担保人也是要担责任的。更甚者,可以把申请者的背景考察时间延长到12个月,甚至36个月。申请移民都需要审查那么长时间,枪证为什么不?

可做的事情很多。管人比管枪更有意义。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