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林女士------地主家的小姐 [打印本页]

作者: 029369    时间: 2017-8-5 15:14:33     标题: 林女士------地主家的小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029369    时间: 2017-8-5 15:16: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029369    时间: 2017-8-5 15:18: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029369    时间: 2017-8-5 15:21: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029369    时间: 2017-8-5 15:24: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029369    时间: 2017-8-5 15:29: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029369    时间: 2017-8-5 15:34: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网络毛毛虫    时间: 2017-8-5 15:37:03

大妓院的 小说。。。

还分那么多,不如发个链接吧。。。
作者: 029369    时间: 2017-8-5 15:40: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人生如梦-颜    时间: 2017-8-5 15:43:32

拜读

               




作者: jchbnz    时间: 2017-8-5 16:01: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逗逗doudou    时间: 2017-8-5 16:03:20

同是天涯沦落人。
作者: 029369    时间: 2017-8-5 16:27: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029369    时间: 2017-8-5 16:30: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nowlight    时间: 2017-8-5 16:33:45

本帖最后由 snowlight 于 2017-8-5 16:35 编辑

楼主的故事真的很像故事,尤其像法轮功那些故事,建议你去看看白鹿原,那才是真正在给当年地主阶级在翻案,虽然是小说更让人觉得有说服力。有时候,你不需要说他们有多惨多遭罪,说他们多好多真实才更让人信服和反省以及感受到那种震撼力
作者: 029369    时间: 2017-8-5 16:40: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029369    时间: 2017-8-5 17:02: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鸢芷清    时间: 2017-8-5 18:27:34

我外婆是富商家的大小姐

那一阵也是受尽屈辱

不过后来家里从政了,她当高官家的大小姐也挺开心

至少现在也有人在伺候着
作者: HoMeWolf    时间: 2017-8-5 19:51:20


作者: snowlight    时间: 2017-8-5 20:31:14

本帖最后由 snowlight 于 2017-8-5 20:32 编辑
029369 发表于 2017-8-5 16:40
写作手法可以多种多样,不会千篇一律,可贵的是反映真实的历史。

写作手法是可以多种多样,但是也要感染力,有说服力,你这个故事我真就当故事看了。可是白鹿原,明明知道是小说,我看完为之感动,为之深思,并且确实相信那个时候是有不少白嘉轩式的地主,虽然小说并不涉及到文革,可是我已经浮想联翩,为之感慨,更加深恶当时的运动了。其实这个小说不仅洗白了地主,对当时共产党也有一些“抹黑”,难怪被禁了
作者: auckland.clark    时间: 2017-8-5 20:39:00

那个年代,唉.....
作者: 029369    时间: 2017-8-5 21:44: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029369    时间: 2017-8-6 15:26: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6 22:29:29

029369 发表于 2017-8-6 15:26
可能是转载的时候做了些删减,所以感觉文章不够感染力。

   潮汕地区的土改,有很多这样的事件,按家产划分,上线的都清算,在村里称王称霸,欺负邻里的大都难逃其咎,但也有冤假错判的。
   
   我祖母也是富商家大小姐,出嫁时配有侍婢,但祖母与人为善,菩萨心肠;尽管爷爷家经商有道,置有田地让人耕种,商铺有帮工,但是祖上一直德高望重。当年遭遇土改,家族也是一夜之间从屈指可数的富商一下变得家徒四壁。家父说当时家里刚刚建成的一座“四点金”及两座“厝包”,入住不到半年,就被赶出住到破旧的旧屋,祖父母虽被清算挨批,但没有受到迫害。祖母共育有六个儿子,四个女儿,因为贫困有两个女儿后来夭折,祖父也因贫困挨饿,患病无钱医治,饥荒年病逝。

   不同的是父亲健在的兄弟姐妹都有书读且他们都品德兼优,我一个叔叔还考上了中山大学,有三位叔伯后来相继逃到香港经商,有一位姑姑还读医有成。祖母晚年也过着幸福生活,至2千年96岁寿终正寝。

   父亲也经历过文革,他教书出色,为人刚直不阿,差一点就成为右派,祖母说全是祖上积德,因为在土改前家庭富有时都接济邻里,对家里的帮工和佣人都很友好的。

   因为有叔伯在香港,后来政策落实后,归还了土改被占的房屋,经过装修后,父亲退休开办了幼儿园......
我们几兄弟姐妹也都业有所成。
   
   父亲告诫我们:不管何时何地,以善为本,不忘初心。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6 22:46:24

鸢芷清 发表于 2017-8-5 18:27
我外婆是富商家的大小姐

那一阵也是受尽屈辱

    我父亲也是一样,现在每天乐呵呵的,我们子女从没听他老人家怨天尤人的,只是他经常跟我们炫耀当富少时的生活无忧无虑,到市里读书,租房还请佣人照顾......   其实就跟现在的富有人家一样,多数有请保姆或者钟点工。他老人家说,现在的富二代才是真正的生活优厚富足,没得比。
作者: take-away    时间: 2017-8-7 09:30:55

snowlight 发表于 2017-8-5 20:31
写作手法是可以多种多样,但是也要感染力,有说服力,你这个故事我真就当故事看了。可是白鹿原,明明知道 ...

真不是故事,都是事实。解放后我的外婆埋了一些金首饰在厕所的地里,文革期间一次下大雨部分金首饰给水冲了出来,别的小孩捡到后告诉大人,结果她给批斗得一塌糊涂,最后以自杀来结束一生。其实她也不过是解放前做点小生意,省吃俭用攒下了一点金首饰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真相将会被人遗忘。结果过不了多久历史又会重演,更多无辜的人就会受影响。铭记历史的真相,避免重蹈覆辙。
作者: snowlight    时间: 2017-8-7 13:32:38

本帖最后由 snowlight 于 2017-8-7 13:34 编辑
take-away 发表于 2017-8-7 09:30
真不是故事,都是事实。解放后我的外婆埋了一些金首饰在厕所的地里,文革期间一次下大雨部分金首饰给水冲 ...


我外婆也是财主的女儿,当年她那些陪嫁金银首饰也是想藏起来,后来还是被我外公“卖”给国家了,我外公是读书人,是那种世代书香门第那种,所以他毫不犹豫交出去可能是胆小也可能是不太在乎金钱,可我外婆就受不了,脑溢血瘫了,后来一辈子都没下过床。我外婆还有一个姐妹,嫁的就是门当户对的有钱人,那个人家里是开钱庄的,吃喝嫖赌抽大烟什么都来,后来文革时期很惨的,什么都没了,饥寒交迫的死了,可我个人真不太同情他们。我个人觉得吧,过去的地主阶级肯定有好的,就和白鹿原小说主人公白嘉轩一样,在后来的运动中他们肯定是冤枉受到极大不公平待遇,但是像另一个主人公鹿子龄也很多,或者更坏。过去吧,你有钱了,第一代可能确实是通过辛勤劳动以及聪明才智获得财富,对穷人对为自己工作的人也是和善和有情有义,可是到了后代,那完全就看个人的道德品质和素养。假如当初地主阶级个个都很好,共产党怎么可能赢?所以我还是觉得现在好,不要指望个人品德个人素养,还是要依靠法律来保护。这样双方利益都收到保护,阶级矛盾也最小化
作者: 鸢芷清    时间: 2017-8-7 15:19:09

KXJH 发表于 2017-8-6 22:29
潮汕地区的土改,有很多这样的事件,按家产划分,上线的都清算,在村里称王称霸,欺负邻里的大都难逃 ...

我太公公那个时候是大学教授

被批斗很惨 还进监狱了
作者: 鸢芷清    时间: 2017-8-7 15:20:45

KXJH 发表于 2017-8-6 22:46
我父亲也是一样,现在每天乐呵呵的,我们子女从没听他老人家怨天尤人的,只是他经常跟我们炫耀当富少 ...

同意你的观点

我母亲也是跟我提起

她小时候上学都是有司机开四轮送上课滴

不过现在她退休了,也还行,但是不能回到以前了
作者: 029369    时间: 2017-8-7 18:11: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7 19:52:30

鸢芷清 发表于 2017-8-7 15:20
同意你的观点

我母亲也是跟我提起

  我觉得人活着,多点感恩,少点埋怨,才会过得轻松。一直活在过去中又回不去,只会徒增伤悲。

  这或许是我上了年纪的人的一点感想吧!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7 20:11:07

snowlight 发表于 2017-8-7 13:32
我外婆也是财主的女儿,当年她那些陪嫁金银首饰也是想藏起来,后来还是被我外公“卖”给国家了,我外公是 ...

   听我祖母说,陪嫁的金银首饰很多,后来全都上交,她说每天开批斗会,每晚有人守在家门口,大门也不让关她想都不敢想藏点;她的一个妯娌藏了一对耳环不知怎的给查出来了,第二天就给吊着手指,给人批斗。

  不过据我所知,很多批斗分了地主家的财产的,多数后辈都不咋地。比如我父亲的祖屋,讨到最后剩下的都是穷叮当的钉子户,落实政策后,拖了几年才彻底搬迁。类似的有好多家,人家房子归还后,有的装修一新,有的推倒重建成祠堂,供奉先祖神位。可见冥冥之中,非法得来的也是一场空。
作者: take-away    时间: 2017-8-7 20:39:17

snowlight 发表于 2017-8-7 13:32
我外婆也是财主的女儿,当年她那些陪嫁金银首饰也是想藏起来,后来还是被我外公“卖”给国家了,我外公是 ...

我不认同你的观点,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中国历史传统上都是为寇者株连九族。三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延续到现在。每次朝代的更替必然带来人祸以及大量财富的飞灰湮灭,其实这样非常不利于中华民族的传承。新西兰的政治制度挺好,每次政党更替不会带来大的社会变革,只是练练嘴仗而已。
作者: 029369    时间: 2017-8-7 21:16: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029369    时间: 2017-8-8 10:17: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nowlight    时间: 2017-8-8 10:26:08

本帖最后由 snowlight 于 2017-8-8 10:46 编辑
take-away 发表于 2017-8-7 20:39
我不认同你的观点,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中国历史传统上都是为寇者株连九族。三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延续到现 ...

我没有什么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观点,你说的对:朝代的更替必然带来人祸以及大量财富的飞灰湮灭,比如三国,很多男孩子都喜欢那段历史,觉得很过瘾,但在我看来真是那段历史,导致中国连年征战,人口锐减,后来才爆发了五胡乱华,给中国人带来巨大也是历史最久的动荡和痛苦。不过,中国还有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说明在过去的时代里天下太平时,老百姓一样也不安身,有各种各样的繁重的赋税和劳役,所以我不想评判过去,历史的车轮始终是在前行,老百姓的日子必须越过越好,社会制度必须越来越公平,不然这个政府就没有存在必要,可是为了过去一些事,就没那个必要了。
作者: snowlight    时间: 2017-8-8 10:45:51

KXJH 发表于 2017-8-7 20:11
听我祖母说,陪嫁的金银首饰很多,后来全都上交,她说每天开批斗会,每晚有人守在家门口,大门也不让 ...

是的,不是你的迟早一天要还的,无论谁不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迟早要吐出来的,哪怕是父辈为你攒下的,自己不努力守着,也是会没有的。我的长辈给我的经验教训就是人有时不要太沉迷过去,还是要自己努力,我外婆走不出来,我舅舅走不出来,怨天尤人,所以他们的结局都是不好的,我父亲或者我母亲以及他们的其他兄弟姐妹就非常努力,最后都闯下自己的一片天下。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8 13:49:29

snowlight 发表于 2017-8-8 10:45
是的,不是你的迟早一天要还的,无论谁不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迟早要吐出来的,哪怕是父辈为你攒下的,自己 ...

   说得好!即使祖业根基再好,也要靠自己继续努力,古话说得好,富不过三代就这个道理。

  社会整体在进步,只要肯付出,没有过不去的生活,树挪死人挪活,整天怨天尤人的还不如急起猛追。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