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更新:梦想何时才能实现?(9月6日) [打印本页]

作者: —蜂巢舰队—    时间: 2016-9-3 14:46:04     标题: 更新:梦想何时才能实现?(9月6日)

本帖最后由 —蜂巢舰队— 于 2016-9-6 20:39 编辑

9月3日:
2010年来到NZ上高中,那时候对奥大表现地无限憧憬。高考后回国游玩,跟老爸在KTV唱歌的时候收到了奥大工程系的录取通知书,那一刻老爸抱住我说:“十几年了,你从来没让我失望过”。

那时候着实的骄傲和感动了一把。进了奥大工程系才知道,一山比一山高,遍地学霸,原来那颗骄傲的心渐渐地被磨平了。大一大二的时候不习惯老师放养式的教学,自学能力差。很努力学了GPA也只能维持在3-4之间,每次发成绩都很失望。

大三那年遇到了贵人,是我们系里的一个博士生,每次写Project他都会教我怎么去设计,怎么去思考,怎么去写代码。他说过一句话:“世界上那么多知识怎么学得完呢,每年那么多新的技术出现你又怎么学的完呢?只有学会如何google,如何去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才是王道,而不是去背它”。

还有2个月,我的大四生活就要结束了,真正的踏入社会。我们这帮自诩全NZ最牛的学生无一遭遇了找工作的滑铁卢。到了大三大四,我的成绩有了突飞猛进,GPA也上升到了6。可是在我真正投简历的时候,这个公司要GPA7,那个公司要8的情况层出不穷。我学的是Computer System Engineering,学的是硬件,FPGA,MCU这些的。一去面试,人家面试官当着我的面指着我的简历说C和VHDL根本没用,出来后我整个人都是懵逼的。我们一年也就毕业40来人,各大网站都看过了,搜索embedded这个词后出来的结果寥寥无几,随便翻一个就是senior,5年经验的,我真得开始慌了。

看着身边学Software和Compsci的都早早找到了工作,我开始怀疑当初选这个专业是不是正确的。现在的情况就是学EEE和我们CSE的找不到工作,市场需求量小,在市场需求量小的环境下公司就开始在我们身边挑尖子生了。

身边找到工作的基本都是GPA7,8的大神们,像我们5,6的基本还属于待业状态。今天我的一个印度同学跟我说他现在天天失眠,做梦都是找工作,因为他要赶紧工作还房贷了。说得我也开始失眠了,我感觉吧,现在NZ缺的是搞C#和.NET的人,像我们这种搞底层开发的不太好找工作,现在有点开始迷茫了,在犹豫是不是要转行去做C#和JAVA。


9月6日:
看到了大家给我的建议我很感动,大家可能都以为我是留学生了所以给我的建议都是针对留学生的。我现在和父母一起住,在经济方面到是没有什么负担。以前的时候吧就总想着找不到工作就读研吧,读了研不行就读博,是一种逃避的二世祖心理。其实我的心里一直是很热爱硬件工程师这份工作的,因为我爷爷和爸爸都是硬件工程师,我也算从小在这个环境中长大。只是临近毕业有了心爱的姑娘,伴随着男人责任感的膨胀,抛弃了以前的那种想法了。我现在就是想赶快找份工作能够养活自己,养活自己的女人,就是这样简单的想法驱使我去努力找工作。上天不负有心人,我在今天拿到了北岸的一家做雷达的公司的面试Offer,正在等对方的回信。感谢各位观众老爷们对我的支持,我会后续更新自己的奋斗日记的 :)

作者: 巴依老爷    时间: 2016-9-3 14:54:44

NZ就业果断要做前端开发
其他都是扯

作者: wudidzwj    时间: 2016-9-3 14:55:51

板凳表示同意老爷
作者: —蜂巢舰队—    时间: 2016-9-3 14:56:07

巴依老爷 发表于 2016-9-3 14:54
NZ就业果断要做前端开发
其他都是扯

同意,做前端的同学全找到工作了。
作者: 巴依老爷    时间: 2016-9-3 15:07:53

话说回来
楼主也别气馁
通常来讲你已经占据了一个优势,其实奥大出来的毕业生,公司在录用的时候,看得不是你会什么,而是你会被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这一点很关键,其实对于年轻人来说,高GPA意味着更好的可塑性。如果让我雇佣一个30多岁过来读GD来移民的老人,那么更倾向于雇佣一个20出头高GPA的年轻人,因为技术层面的东西每天都在更新,可塑性其实要高过你目前掌握的技术能力。
而且不要忽视你现在一个优势就是英语技能,对于三年奥大的毕业生你们其实不用太局限于和奥大本专业的尖子学生比去拿工作OFFER拿PR,你要知道还有多少理工学院的和私立学校的学渣,这些人同样在市场中。就和我读书时考试的策略一样,只要我保证我不是末尾的5%,我就能生存下来。
也许你不是特别高的GPA很难拿到超大企业的毕业生培养计划人选,但是我认为对于你来说,留下来找份工作办身份要比其他学校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要容易3倍到5倍。而且你又是计算机类别,同时你也知道了未来努力的放下。先找个公司能给你工签,拿到身份,同时向前段去转。我们做IT的只要有一定的基础底子,做开发我真的觉得不是很难的,过去做管理的我转到开发只花了1年半的时间,更何况你在这里读的大学。
别气馁年轻人,没有方向才会迷惘,你现在是有方向的。记着,好工作签不到,我们签差一点的,先留下,自己努力向前段开发去转型,最多2年。人生是长跑,不是短跑,别看那些现在学前端开发的签的好,我们比的是5年,10年,甚至15年之后的发展。而且你要知道开始越难,你会越懂得思考,思考越多,你以后发展才会更好。
加油吧~
作者: mimisa    时间: 2016-9-3 15:08:07

会实现的。。。。。。
作者: XiaoFaye    时间: 2016-9-3 15:12:57

巴依老爷 发表于 2016-9-3 14:54
NZ就业果断要做前端开发
其他都是扯

不止NZ,全世界现在就只剩下前端的机会了。以后任何系统都不需要后端了,只有前端就足够了。。。
作者: 巴依老爷    时间: 2016-9-3 15:24:40

XiaoFaye 发表于 2016-9-3 15:12
不止NZ,全世界现在就只剩下前端的机会了。以后任何系统都不需要后端了,只有前端就足够了。。。 ...

我跟你的看法不同
在NZ9成都是外包项目开发公司,几乎非常少非常少的本土企业应用公司
而在北美,欧洲,中国大陆,甚至澳大利亚的本土规模企业都需要大量后台运维人员。现在的后台云端只是一个初期,小企业,甚至中型企业会把我自己的后台和数据放在云端,但规模企业绝对不会把自己企业的命脉放在第三方服务器上,所以依然需要大量的后台网络,系统和安全人员做维护。
而NZ普通企业规模较小,后台运维外包就可以了,也不会存在数据和系统的安全性的关键问题。所以NZ是前端职位的天堂。我周围接触的也是开发很容易找到工作,但在国内做了7年8年运维的老资历不少都非常难在这里找工作。当然英语是一方面问题,但更核心我认为在于NZ根本不就给后台运维提供更大的市场。这些人去北美去澳大利亚很有可能会拿到非常不错的职位,而在这里不得不转去做开发。
作者: XiaoFaye    时间: 2016-9-3 16:17:45

巴依老爷 发表于 2016-9-3 15:24
我跟你的看法不同
在NZ9成都是外包项目开发公司,几乎非常少非常少的本土企业应用公司
而在北美,欧洲, ...

我只是调侃现在前端太好做了,苦了我们这些积累了10几年经验的后端人员。。。
作者: 巴依老爷    时间: 2016-9-3 16:57:34

XiaoFaye 发表于 2016-9-3 16:17
我只是调侃现在前端太好做了,苦了我们这些积累了10几年经验的后端人员。。。 ...

其实前端有前端的问题
通常来讲新西兰项目制的开发有弊端,项目在公司在,项目倒了公司就倒了,今年那么大的游戏工作室说没就没了就是这个原因,而且新西兰远离市场的最前沿。不用说现在市场的最前沿在北美地区在中国大陆地区,越靠近市场的区域信息和发展会越快,而新西兰只能接到一些外围的分包开发内容,决定了NZ这个地方的开发从某种方面来说不太入流。这就会造成,今天也许还看着开发热火朝天呢,一旦市场方向稍有变化,可能整个项目(就是公司)就被砍掉了。现在开发火,不是开发人员本身火,而是市场端火,一层一层的分包过来的。一旦市场不火了,开发可能就会和很多大企业的销售一样被首先被砍掉(当然也取决于你的技术能力),而且在新西兰做开发很有趣,你也许足够强,但你的薪酬也非常高,一旦市场变化,砍一定会先砍薪酬高的那部分人,公司只要留1,2个骨干,带着新毕业的小孩干就行了。
而且前端开发过了30岁依然是个问题,华人向上的通道不如白人多甚至不如印度人。这个前端完败给运维,任何一个中型和大型企业后台运维人员几乎不会被裁掉,甚至说裁完最不可能裁的HR部之后才敢动运维的人,因为整个企业就是靠后台运维人员在运作的。所以运维企业能干到退休的,而且经验越丰富资历越老的运维薪酬可不是一般前端开发高级别人能比的。
我只是想说,前端也好,后台运维也好,看你怎么看了。我只是觉得在新西兰前端找工作办PR是挺沾光的,但因为远离最终用户市场,所以技术能力普遍不行,职业发展不如美国和中国。而后台运维虽然在NZ不好找,但只要找到规模以上企业运维的岗位,稳定性和薪酬指数都会高过前端开发。
作者: sallycantskate    时间: 2016-9-3 17:32:20

我还是认为实现梦想最快的方法是把梦想设低点
作者: 太阳鸟鸟    时间: 2016-9-3 19:10: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angchengzi2013    时间: 2016-9-3 22:43:12

太阳鸟鸟 发表于 2016-9-3 19:10
我们这帮自诩全NZ最牛的学生???———How?

人家自诩的      
作者: 无色咖啡    时间: 2016-9-3 23:17:16

朋友,你很像10年前的我。我是2005年奥大第一批bbim毕业生,那时奥大算一个尝试,把information system 和 buisness 合并的一个专业。弄得我感觉自己两边都学了半桶水,而且,由于是新科目,老师教课的提纲也乱,有时期末考试甚至出现全班scale up才可以pass的机率。 我从小也是在三线城市长大,没有上过重点中学,当年能上奥大80%也是运气,后来gpa也混地一般,好在都过了。我们那时学的语言是vb, 和少许c, software 是access, myob和analysis R
后来找工作也是处处碰壁,由于没有pr和经验,被很多大公司拒之门外。在加上专业比较混乱,对自己找工作的方向也不准确。
我当时是听了一个哥们的办法,专门找中小公司,而且在面试的时候把自己对面试公司的框架和发展列出来,才幸运的找到第一份工作。有了第一份工作经验后,以后找工作相对会顺利很多了。中小公司很希望能招到multi-skill的人。
如今我们那批留下来的都基本稳定了,有个大神还做到了xero的中层。

作者: AdrianLiu729    时间: 2016-9-3 23:22:49

在新西兰找个工作只是起点,远远称不上梦想。
作者: AdrianLiu729    时间: 2016-9-3 23:24:43

巴依老爷 发表于 2016-9-3 14:54
NZ就业果断要做前端开发
其他都是扯

我觉得C#在这里需求量最大啊
作者: 小莹子    时间: 2016-9-4 08:38:51

巴依老爷 发表于 2016-9-3 15:07
话说回来
楼主也别气馁
通常来讲你已经占据了一个优势,其实奥大出来的毕业生,公司在录用的时候,看得不是 ...

说得很中肯,楼主可以看一下
作者: 董董    时间: 2016-9-4 11:13:09

楼主学霸你别担心,梦想早晚会实现,时间问题而已,加油。。。。
作者: xiaoxin628    时间: 2016-9-4 14:02:29

我是读了一年PGD 在怀卡托 大学 成绩除了一个paper是A 其它都是A+。我找工作比较快, 是一个中介给我介绍的,我当时看工资不差 而且可以办pr 就答应了。进去了才知道 就我一个中国人。我不知道这里的公司是否看学生成绩,但是我面试的时候 他们从来没问过我成绩 也没问过我在国内干过什么,只是问你有什么作品 拿来看看,还有签证的事情。我平时喜欢自己捣腾,所以作品还是蛮多的。然后他们就说可以。给我付了机票钱 让我去面试。后来面了几次 就过了。
我一只纠结的是 读澳大是否值得, 因为奥克兰生活成本挺高的,而且我觉得凡是公立大学 都差不多。澳大也不是样样都强, 所以如果你指望你的学校为你面试增加“很多”筹码,希望越大 失望越大。

当然 PR也马上下来了,我想回去完成我的master 我在纠结是澳大还是继续我的怀大。澳大比较贵, 但是国人眼里可能很厉害吧,怀大排名差一点,但是生活成本比较低,生活也舒适一点,至少不用为停车 租房 发愁。


作者: 117wik    时间: 2016-9-4 18:54:12

Guess what? Your starting point is way better than me.

I am a EEE graduate from Auckland Uni too, however my GPA was pretty shit and i failed 2 papers every year, and my average grade every year was C-. After i graduated, i struggle to find any job for 9 months, did my MCSE intensive training, got my first job as desktop support, and i never look back since.

Today (18years later after i graduated from EEE), i work for one of the largest corporate in NZ, managing a team of 24. My current specialization mean i can get a job in any corner in the world if i want to (constantly being head hunted globally).

What i am trying to say is, you are the one that define your own path, it might be a rocky start, and life is never easy, don't give up and keep trying, and connect and talk to more people that's already in the industry, find an area that you are passionate about, and i am sure you can go way further than me in life.

Good luck, and let me know if you wanna chat over coffee? (i can potentially help review your CV, tell you more about what working in IT industry is like, and also a hiring manager's perspective, what we typically look for etc).
作者: zwanything    时间: 2016-9-5 13:55:20

巴依老爷 发表于 2016-9-3 15:07
话说回来
楼主也别气馁
通常来讲你已经占据了一个优势,其实奥大出来的毕业生,公司在录用的时候,看得不是 ...

写得不错,给个赞。。。
对我来说,管理转一线开发就是硬着陆。
作者: zwanything    时间: 2016-9-5 13:56:09

GPA满分现在是几分啊?我读书的时候满分是5分。。。
作者: 蓝山小野猫商铺    时间: 2016-9-5 14:13:44

哎。。。

只能说努力吧骚年。。。

其实我挺好奇的 为啥一堆人没事就去做码农 做computer system???

就不能学一些mechanical electrical engineer么???!!!

说西厨好移民 一窝蜂就西厨。。。

说码农好移民 一窝蜂就码农。。。

其实有没有想过 能做金字塔塔尖的 总只有那么几个 自己如果是普通人 就别钻塔。。。

mechanical electrical engineer 一样是短缺 而且很多出来起薪就6万。。。

是难读 但是认真读 出来找工作就不会那么难了。。。

每年能出来就那么几个人 比LZ说的40还少上几倍。。。

但是投简历10个不到 就找到了工作了。。。

为啥就非要尝试自己可能lotto的运气呢???!!!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6-9-5 19:00:36

找份

清洁工作吧

作者: anzac_corp    时间: 2016-9-5 20:24:33

第一份工作总是最难的,keep trying,每次失败都总结教训,多和业界朋友沟通,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对于还没毕业的IT同学:1-作品总是最有说服力的,多参加一些开源项目,自己动手做一些小项目,在找工作时比GPA有用得多;2-刚进一年级就要不停地找实习,了解公司和业界动态,这样到了毕业工作也差不多找到了,绝不要快毕业才开始考虑找工作的事情。
作者: 玛思琪哆    时间: 2016-9-6 11:20:31

LES'S 帶著夢想一起飛吧!
作者: winniezhz1989    时间: 2016-9-6 11:23:33

巴依老爷 发表于 2016-9-3 15:07
话说回来
楼主也别气馁
通常来讲你已经占据了一个优势,其实奥大出来的毕业生,公司在录用的时候,看得不是 ...

老爷说得太好了,必须赞一个!
作者: ultinotready    时间: 2016-9-6 16:36:40

本帖最后由 ultinotready 于 2016-9-6 16:54 编辑

看到楼主的境遇,感触颇深。

我XX年毕业于梅西(还是留点隐私吧),专业是computer & electronics engineering。这门专业,高级语言相关的课占1/4,剩下大多是硬件和底层,跟楼主的专业略为相似。我从小的兴趣就在编程上,选择这门专业的原因,主要是妥协于父母的“程序员吃青春饭”的观点。然而上学的过程中,越读越迷惘,不知自己学会了什么,也不知道学到的东西以后有什么用。当时同年级总共只有三个中国人,再算上一个斯里兰卡人,我们自称梅西四大混,这自嘲的称号,现在想想实实是为了掩饰当时的惶恐不安和无力感。

这种惶惶度日的感觉,越接近毕业越浓烈,这种惶恐开始推动我思考。思考过程不表,只能说,既是机缘巧合下,也是深思熟虑下,本该去跨工程这条独木桥的我,在毕业时的同时,果断地下了一个决定:走程序员这条路。

有些庆幸自己当年在妥协父母的同时没把自己的路堵死,选择的专业实际上脚跨了enginnering和cs两条船,至少没成为我职业选择上的障碍。无奈当年学得浑浑噩噩,编程底子实在是很、薄弱,于是我下定决心开始恶补。下了决心后,心态反而明朗了很多。接下去的近一年时间成为了我这个一直吊儿郎当的人活到现在为止最努力的时光,除了吃饭睡觉,基本都对着电脑,按照一定的顺序恶补语言,算法,帮cs的朋友做作业,刷leetcode,自己做作品,充实自己的github账号。因为没有了犹豫,编程这个方向上的进境比我想象得还要快得多。
然而光闭门造车是不够的,为了修正自己的努力方向,也为了让为了让我的履历更有竞争力,在被明确告知由于公司经营情况不可能转正的前提下,仍然义无反顾地进了一家小公司无偿实习。虽然是无薪的,我现在还是很感谢这家公司对我的帮助。在那里,我的眼界和工程能力都获得了提高,这些东西是闭门造车无法带来的。我的努力获得了实习公司员工的信任,我受命独自开发了一个用canvas渲染热图的前端插件,这个插件也成为了我后来找到正式工作的重要敲门砖。

一边干活,一边学习,一边蹭各种meetup刷脸,日子过得很快。在三个月实习合同将要到期的时候,两个机会不期而至。一份是来自简历的回音,是一个中国人开的做外包网站开发的公司;另一份是来自师兄的内推,他们公司开放了一个.net开发的岗位。

第一个机会,简单的面试后,被要求直接上机使用opencart这个框架按照设计的样稿改网站。当时的我毫无类似框架经验,相信毕业生也没几个会去了解这种纯效率生产的半成品框架。于是我一脸懵逼满头大汗,所幸后来不知是因为几个月的努力积累发生了质变,还是激发了潜能,总算摸索规律渐入佳境。整个面试算上上机时间,花了好几个小时,出了公司大门,感觉精疲力尽。过后几天得到了面试通过可以入职的通知。然而因为这份工作感觉个人成长性很低,并且雇主提供的条件让我觉得很没保障,并且师兄内推的机会我刚过了一面,于是我略加思考后婉拒了。虽然婉拒了,对方的认可对我的信心的提升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我还是很感激他们。

第二个是师兄内推的机会,是一个做CRM系统的洋人公司,总部在美国,核心开发部门在新西兰,使用新西兰份额最大的.net平台进行开发。这个机会显然比第一个机会理想得多,并且师兄提到,这个岗位接下去参与的项目包括前端的数据可视化,与我之前开发的前端插件正好对口,可以直接作为展示自己的武器,给我带来了很大的信心。然而同时,这位师兄也提到了这个岗位有几个竞争者,我不是唯一内推的,一副“师兄只能帮你到这了”的表情。接下去在漫长的一个月中经过了四次面试,通过了手写算法代码的测试,面对过学习成绩不佳的质疑,最终PK掉了剩下的竞争者,有惊无险地获得了offer,此时,已经是毕业后那一年的11月,距离open visa到期还有4个月。

说了好多废话,故事基本讲完了,似乎略有跑题。其实我想要表达的是,选择,比努力重要一万倍!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努力不懈,只会离正确的方向越来越远,除了博得看客的叹息和感动,没有任何意义。我的第一个次选择,专业上的选择,就错了;之后明明有机会转专业却没转,更是错失了第二次的选择;这两次错误,让我付出了时间,成绩和心理上的代价。幸运的是,第三次选择,毕业时的选择,在客观分析了自己的喜好,能力,以及尽量客观分析了行业趋势后,我做出了目前看来最正确的选择。建立在正确选择上的努力,才会顺理成章地获得与努力成正比的回报。
每个人都一样,要放弃已经积累的努力而重新作出选择,是很难的。借用猫腻的一句话,生命这回事,猛回头比让他一直走更需要勇气。

说这些,只是想给楼主提供一种参考,或者说一种可能性,毕竟选择这种事,别人帮不了。最怕的是首鼠两端,不敢做决定,事后又后悔。
主观地讲,受我见识所限,在我认知范围内,如果我是楼主,如果当工程师不是我的毕生梦想,如果我自认有能力学习编程并且感兴趣,在目前的大氛围下,我会选择走程序员这条路。
--------------------------------
擦,回头再看看我写的话,似乎还是乱+论据不足,anyway,我也不重构了,就酱吧,不认同得朋友,就当我放了一通厥词吧








作者: ls50800977    时间: 2016-9-7 11:09:46

巴依老爷 发表于 2016-9-3 16:57
其实前端有前端的问题
通常来讲新西兰项目制的开发有弊端,项目在公司在,项目倒了公司就倒了,今年那么 ...

原来老爷是IT

PS,我就是苦逼的运维
作者: 巴依老爷    时间: 2016-9-7 14:28:28

ultinotready 发表于 2016-9-6 16:36
看到楼主的境遇,感触颇深。

我XX年毕业于梅西(还是留点隐私吧),专业是computer & electronics enginee ...

哥们写的真切
赞一个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