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易子而食 [yì zǐ ér shí] [打印本页]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6-8-25 17:21:30     标题: 易子而食 [yì zǐ ér shí]


易子而食
易:交换,子,指儿女。原指春秋时宋国被楚国围困,城内粮尽,百姓不忍心吃自己饿死的孩子,但是为了生存,俩家交换,作为自己的食物。后来用来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1921年华北发生大饥荒,受灾人数3000万。1921年5月19日《申报》报道说,记者所到之处,树皮被剥光吃净,沿途饿毙者无人掩埋。据不完全统计,至5月中旬为止,儿童死于饥饿者已达12377人。人价低廉,每一儿童最少只一元钱,最高价也不过50元而已。
1929年,23岁的斯 诺在连年饥荒的中国北方农村,第一次看到了饿殍遍野的可怕场面。他夫人1981年整理出版的《斯 诺的中国》一书中提到:“饥民的尸体经常在埋葬之前就消失了,在一些村庄,人肉公开售卖。”
1936年春夏到1937年夏一年多时间,四川各地频频传来饥民吃人肉充饥的可怕消息。1936年4月10日《重庆快报》上说:“近有桐木洞贫妇邱氏因迫于饥饿,将其3岁小女杀而食之。”
1942年中原大饥荒,“1千万众的河南省,有300万人饿死,另有300万人西出潼关做流民,沿途饿死、病死、扒火车挤踩摔轧而死者无数”。
1946年和1947年南方大饥荒,湖南饥民始则挖草根、剥树皮为食,继以“观音土”充饥。截至1946年8月,仅衡阳就饿死9万余人……




作者: XiaoFaye    时间: 2016-10-16 09:56:28

怎么到1947年就停了?后面好像还有呀。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