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直播我在MIT的荒唐求学历程 [打印本页]

作者: VincentZhang    时间: 2016-7-25 23:27:28     标题: 直播我在MIT的荒唐求学历程

本帖最后由 VincentZhang 于 2017-5-29 22:37 编辑

------------------------------------------------------16 Aug 2016 -----------------------------------------------------

由于一些不妙的事情发生,可能危及我毕业,不过我没有证据,不方便讲。我对原文做些修改,将教职员原名换成一部小说里的角色名。


------------------------------------------------------15 Aug 2016 增补-----------------------------------------------------

由于收到各种谩骂,我最后还是决定把后续的事情完整讲述出来。不过我先回应一些人的观点,比如: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261528&pid=53954389&fromuid=10018528,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261528&pid=53947749&fromuid=10018528,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261528&pid=53950423&fromuid=10018528


我本人的初始想法跟你们一样,没有想理会学校的教学会怎样,简简单单混个文凭了事。可是事实不是如期望的那样(其实下面的东西在原文已经讲过了,不得不重复),我讲到过Arcadio的作业的工作量太大导致我浪费了所有时间的问题,我讲过一个细节,在第二个Java作业里他要求我们用一个unit test的框架做unit test,我还记得他本人一开始在课堂上大手一挥说所有的类的所有的方法都要写test case,你们知道那有多大工作量么?而且作为教学目的这样做毫无意义,我以前工作中没用过Java,对Java环境里的unit test工具根本没了解,我浪费了多少时间给每个方法都写测试用例,可是后来我意识到有些方法技术上行不通,为了澄清作业的具体要求,在一次课堂上我就又问Arcadio究竟要给哪些类哪些方法写测试用例,他还是说所有的,我就把我的代码给他看,问他这种怎么写,他立刻就改口说:你给三个重要的类写一下就行了,后来又说你们根本不需要用测试框架啊。我知道你们有很多在这里乱喷的人根本看不懂这些东西,我就简单点给你解释,就是说Arcadio留作业让学生做一些他自己也不太会做的东西,也做了些不太具有可行性的要求,但是为了不懂装懂,就坚持要给每一个方法写测试用例,那其实是非常非常大的工作量,而最后他无法再继续不懂装懂下去的时候,就又改作业要求了,可是这个时候我又都已经把时间搭进去了,这根本就是在玩弄学生,“全都做”和“只做三个”这两句对白就是在五分钟内发生的,我的时间就这样被他玩弄进去了。


再怎么水,这好歹也是高等教育学院的作业,三天两头改一次作业要求,我读小学也没遇见过这种现象,这种行为根本不应该发生在心智成熟的人身上,而且Arcadio教这门课已经教了几年了,这不是第一年还在摸索阶段,这已经超越了你们所谓的“3星级酒店”的水,小武馆”的水,“技术学校”的水,“一分钱一分货”的水,“什么价钱买什么等级服务”的水,“混口饭吃”的水,“楼主牛逼就去奥大AUT”的水,反正超越我的底线,我不期待你能教我什么,你讲课讲的是错的,都没有所谓,但是你至少给个能让我知道我该做什么的作业吧?这样的要求在MIT是一种极度奢侈的要求,你们这些不明所以就妄加评论的看客,一来没看完,二来不了解技术细节,再有就算你了解,你来读过MIT的ICT么?你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感觉么?你们在评价你们完全没有过的体验,而且又是在以一种傲慢粗鲁的态度评价。


之前的故事已经说过Aureliano在假期前对Y君口头承诺会找个别的老师来教,这件事情确认后我还跟Aureliano写了邮件把学生的petition的结果告诉他,总之我是有证据的。


这个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也就是发这个帖子的当天),那一天大家发现Special Topic还是由Arcadio来教,晚上我去找Aureliano聊这个事情,我说为什么这门课还是Arcadio教,你不是上学期说会换掉他么,他的回复完全出乎我意料,他说咱们没聊过这个话题,咱们只说过换PHP那门课,我一时有点错愕,我说你是上学期考试前一周跟Y君谈的,他继续否认有这件事发生,当时有另外两个国际学生也在,不过他们现在应该也不愿意佐证这件事了。我即刻打电话给Y君,他马上赶来,我想跟Aureliano对质刚刚为什么撒谎,他避而不谈,说:go to the point,于是我们又重复了一遍关于Arcadio教课的问题,他就说换老师不是那么容易,你知道请老师有多难么,你知道根据劳工法解聘老师有多难么……聊了一个小时,最后他说他有个新方案,他有个人选,可以找她来做合同工上这门课,但是要我们写一个纸质的声明列出Arcadio教课的问题并让班上半数以上同学签字,他说这样他才好跟Arcadio交代。也就是说Aureliano没能兑现第一个承诺,然后现在给了第二个承诺。我和Y君就去着手写请愿书找同学签字。


之后第二天,也就是26号星期二,Aureliano私下里又跟Y君约谈,刻意排除我在外,Y君也没告诉我,到周三晚上他才跟我说,他说Aureliano告诉他,Arcadio很想教这门课,希望能再给他一次机会,作为校长,如果员工要求再给一次机会,总不能不给……总之结论就是说不打算换了,就他教吧,你们学生实在担心的话Aureliano可以亲自做coodinator。我就问Y君你相信这些话不?Y君说他不相信,可是也没有选择,这学期都已经开始了,换老师没可能了。所以Aureliano又没兑现他的第二个承诺,变成第三个承诺,承诺方案是他会在周四这门课第一堂上出现给大家一个交代,然后做这门课的coodinator。至于那个请愿书,我和Y君的共识是,还是继续写让大家签字,如果之后Arcadio又重蹈覆辙,我们就去NZQA投诉,这个请愿书将作为证据证明我们学生是做过抗争的。


我在FB上跟同班同学讲这个事情征得大家支持,本地学生们普遍的态度是:我倒是愿意签,但是你搞这些其实没用,最后什么都不会发生。因为我们试了两年了,有一个人说他以前每学期都给校长写几次邮件投诉教学质量问题,他觉得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些老师在搞什么,可是学校从来没兑现什么。他们整体来讲,对这个事情士气低落,因为已经感到绝望。这门课最后有16个人上,其中13个人公开表示愿意签字,而且最后有12个人签了字,这张纸现在依然在我手里保管。


{上面这个插曲可以用来回应你们很多看客中提出的一个观点,比如此楼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261528&pid=53960092&fromuid=10018528,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 ... 53&fromuid=10018528:其结论是我过于苛刻,只以我的标准衡量教师,但事实看来不像你们揣度的那样。}


其实当时我也质疑Aureliano刻意把我排除在外是知道Y君软弱,对于我的质疑,Y君的做法是引用Aureliano私下里对我的攻击来回应我,我当下觉得他是挺两面派的,不过不好在其他同学面前让对方下不来台,所以我第二天才跟他当面讲清楚了这件事,我告诉他我确实觉得他软弱,另外我也告诉他不应该在那样一个语境中引用Aureliano对我的攻击来回应。


等到了周四,这门课的第一堂,Aureliano没出现,他的第三次承诺也是没兑现。


Aureliano否认他做过承诺,甚至否认有过这样的对话,这本身就是撒谎。对于我一个学生来讲,associate dean代表MIT,他撒谎就等于这个学校在撒谎。我后来跟学生rep谈的时候我也明确表明了我的观点:每一个稳定的系统都会保护自己,拒绝改变,以Aureliano的角度想要改变什么必然会遇到很大阻力,这里会有很多政治纷争,如果Aureliano是因为这些难处而没能兑现诺言,我是理解的,他坦承跟我讲就好了,可是他选择的做法是否认有这件事发生,这不是成熟的行为,很幼稚,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只会导致学生对他做道德上的评判。


但是同时我意识到Arcadio似乎有做些改进,所以下课时我跟Y君说好像Arcadio有所调整,观望一下,如果他有诚意,咱们也就不要继续抗争了。后来Arcadio还将课上讲过的东西又录了视频,发给大家,第二次遇见我时还主动过来问我看到视频没,我觉得他确实是改变很多了,而且这次有诚意了。第二周我也跟其他国际学生聊过这个话题,确认大家是否都感觉到Arcadio在诚心诚意地改进。


之前讲述故事的方式确实让人仿佛觉得我是个义愤填膺的愤怒青年,我当然确实也很愤怒,但是我的意图并不是单纯对MIT进行报复性的破坏,即使经历了那么多政治,官僚,谎言,我觉得既然Arcadio有改善了,就算了吧。


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个帖子被校方的人看见了,8月11号,早上Special Topic课上突然来了新老师,要替换Arcadio,然后Aureliano也进来讲了些似乎针对我的激烈言辞,再之后学生rep来找我谈,告诉我他看了这个帖子,再之后Y君在FB里刻意地把其他不相干的同学也拉进群组之后就对我进行一番攻讦,说我发这个帖子defame MIT和MIT的学生,说我是racist等等,这些我已经写过了。


再后面的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帖子的浏览量突然陡增,然后就“事已至此”。


另外,你们有些人讽刺我既然有能力判断MIT教学水平不行,为什么不能直接来找到工作,甚至有人捏造出“我觉得在MIT被埋没”,对于这种言论,我只能说,既站不住脚,同时也很恶毒。对于MIT教师的知识水平,技能,和见识所做的评价,是基于客观现实,这些专业方面的评鉴外在于我的能力,两者没有必然关联。


最后,我与Y君的关系,我们在这个事件之前一直非常亲近,都住在学校宿舍,我做饭会叫他来吃他也邀请过我,我开车去city参加程序员的meetup会带上他,我跟他分享所有他想知道的工作方面的各种经验,下课后的时间我们基本上都在一起讨论些事情,而我们聊的最多的话题就是:MIT的老师有多没用。





----------------------------------------------------------------------------------------------------------------

在当下这个混乱之中,我还想做个声明,就是我虽然数落了MIT的诸多不好,但是昨天,毕竟Aureliano还是兑现了他的承诺(其实这中间发生很多崎岖我还没有在这里讲,这些细节对Aureliano不利,算了我也就不说了),所以现在至少我要更正我之前的控诉,就是MIT校方无所作为,校方还是做了些事情的,这样讲对MIT公平些。


-----------------------------------原贴-------------------------------------


一点写在前面的话


这个学校的全名叫Manuka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多数校区分布在奥克兰Otara区。


我开这个帖子的主要原因是我此刻感到极度懊恼,愤怒,也有些无助,因为眼下我跟校方的对峙在持续升温中,而所有问题到最后都很可能没有解决,我很可能在做一场无意义的抗争。我打算在这里讲一下所有事情的经过,这个故事会很长,我今晚不会讲到眼下发生的事情,不会那么快。另外,故事也还在持续发生中,所以我估计我会陆续来更新,不保证不会中途放弃。


这个故事也可能将会很无聊,因为将会涉及到太多专业性的内容。但我还是觉得对于有兴趣读MIT的人来说,是可以看一看的,了解下这个学校的整体情况。不过不管怎样,结论很明显已经被题目暗示了,就是千万不要来读MIT的ICT(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


本来一直都在申Unitech和维特利亚,后来到了9月中介突然提出MIT并建议我试下,原因是MIT第二个学期有一个在企业实习的课程,这样对就业有很大帮助。


于是我就来到MIT了,悲剧就特么从此开始了(我没有抱怨中介的意思,她应该并不了解真实情况)。



第一学期有四门课,如下图:


[attach]1467307[/attach]


任课老师分别是(我就直接从我的MIT邮箱截图了,这样真实些):


José
Arcadio

所以José同时教Software Engineering 2和Best Programming Practice in .NET。现在简单说下他的问题,因为他的问题不算多也不算严重,不会花太多笔墨。其实此人在学院里声望很高,很受学生欢迎,被认为教的最好,所以半年前他升职为progremme director。他的履历可以在MIT网页找到:


那这个人的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不管他在人工智能方面有怎样的成就,他教的是.NET,所以我就来聊聊他在.NET方面的能力。


首先,.NET主要还是用来开发商用软件的技术,而他根本没有在实际的软件公司用.NET开发真实商用软件系统的经验,可能写过几个实验室的程序,没有来自真实世界的需求,没有来自真实用户的反馈那种。


Best Programming Practice in .NET这门课都是围绕WPF设计的,基本上所有的作业,练习和考试都是写一个WPF桌面程序,所以最多的时间花在了WPF上面,诸如如何画一个按钮,如何让一个图标靠右这类琐碎细节,C#语言本身就只讲了点基本的syntax,任何中级或高级话题都没有涉及,讲了下读写文件,讲了下异常处理,讲了点stack和queue数据结构,讲了点LINQ,还有连接本地SQL Server数据库和一点基本的SQL里的INNER JOIN操作。


在讲到WPF里的事件处理机制时,我问他除了bubbling阶段,有没有capturing阶段,他很潦草地说没有,不过其实从他的回答来看,他甚至没有理解我的问题。后来我随便找了本WPF的书看了下相关章节,WPF的事件处理机制和JavaScript还有ActionScript是一样的,只不过它没有称capturing阶段为capturing,而是称其为tunnelling,换了个名字而已。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教WPF的老师,他甚至都没有完整读过一本WPF的教材。而且这种事件处理机制是很多语言和技术中采用的,是一个很普遍的模型,我觉得作为一个软件开发人员,完全不知道实在是说不过去,从他回答问题时的反应来看他对这些术语完全陌生。而这个问题不仅发生在他对于WPF的理解上,也发生在他对C#语言本身的理解,还有对.NET基本原理的理解,他甚至以为CLR就是.NET中间语言的名字,WTF……


.NET是我比较熟悉的技术。第一次做ASP.NET的项目还是在2005年,当时是在大学里接freelance的工作,后来2009年毕业后在一个公司做了一阵子ASP.NET,之后转做了3年PHP,再之后,从2014年至今又回到.NET领域。我在课堂上问过他挺多问题,大多数问题我都是知道答案的,只是验证下他的知识到底有多深,他基本每次都让我失望;我也问过一些我在工作中遇见的我最后没有解决的难题,他当然更是没有答案,他直接回答“sorry, I can't help you...”。


评价一个程序员的能力最公平最稳妥的办法就是看他写的程序,每个assignment他都会给一个演示demo,一个可执行的exe,他的这些演示程序全都有不同程度的瑕疵,都有一些设计上的问题,根本不符合业内的通用的规范,可以说这个人不是很有基本的programming sense,有些甚至有赤裸裸的bug。我写邮件问他bug的事情,他本人的回答就是:“it's just an example...”。最糟糕的一次还是一次编程考试里他给的代码,那个考试程序是以航班信息为模拟案例,在他的方案里有数据库设计,其中有个Flight表,有个FlightNumber列,他居然用ntext作为这个列的数据类型,可见这个人完全没有如何设计数据库的概念。这种低级错误即使可以被原谅,也只能发生在fresh graduate身上,我不知道新西兰什么标准,但他如果去香港申请高级开发员职位然后就这样实现数据库,肯定不出两个月就被炒了,简直就是个笑话。那次考试考的主要内容是看学生会不会用INNER JOIN从几个表里读数据,考试后当天下午的SE2课上他给出他的答案后问我用的什么方法,我说我用的sub query,他一脸错愕,看来他应该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


但是即使是这样的教师,已经是全学院最好的了,当然学校里的学生缺乏经验,完全没有鉴别能力,他们并不知道其实José也就看过一两本类似'C#.NET for Dummies'的书(而且显然他还没有耐性看完),能写个toy program。从我的角度看,我也不得不说他是我见过的三个老师里最好的,因为另外的实在是更不知所谓。




现在来说说教Java的Arcadio吧,一个印度老头。学校网页找不到他的履历,据说他在美国的大企业工作过十几年,他的最高学历也是PHD。他是整个学院里最不受欢迎的讲师,这个地位没人能跟他争,因为他的问题简直是罄竹难书,已经不仅仅是能力不能力的问题了,而是态度上的,可以说这个人毫无职业操守和道德可言,我个人觉得用人渣形容他不算过分。表面上看起来倒是和蔼可亲的,总是让人觉得很好说话,很nice,但是骨子里他完全不在乎学生学到东西没有,更不在乎学生是否觉得自己学到东西了(后面这个说的有点绕,MIT的多数老师显然是没有能力让学生有所收获的,但是至少一学期下来,他们能让学生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他们至少对这个指标表现出一些关切,Arcadio则完全置身“世”外)。长期以来Arcadio不停遭到各种投诉,学生方面一直希望学校能炒掉两个老师,他是其中之一。


至于他的Java课程,基本上他没讲什么,也就十来个话题,比如基本的OOP概念(这部分跟.NET课重叠了),inner class,Vector和HashTable这样的collection类,IO,Swing(非常基本),Java里的observer设计模式,Thread类,RMI和访问数据库等等。作业都是GUI涉猎非常多的程序,而且他要求用古老且已经被业内废弃的Swing来做。每周有3小时课时,其中2个小时用来讲课,1个小时用来指导学生实验。



因为他的问题实在太多,我也就只能尽量挑几个过于奇葩的说说好了。



讲课方面,Arcadio没有幻灯片,没有预先准备好的示例代码。他提起一个话题后,就在课堂上写演示代码,他自己一直坚持用很搓的jEdit(跟Notpad++差不多,所以没有智能提醒或语法检查)加上敲命令符作为开发工具,所以任何语法层面的基本错误他都要等编译时才发现,可是他又没有那么牛逼,能一下子就写没有bug的程序,一般来说,他编译之后都会有十几个编译错误,甚至有至少两次,他就在课堂上花了40分钟去调试他写的程序的错误,都是很简单的程序,都是很愚蠢的错误,他就是这么浪费时间的。不过反正他也没打算教多少东西,时间永远够用。更可笑的是最后的考试里,我们被要求在纸上写程序,不能有语法错误,也就是说如果Arcadio本人参加他自己的考试,他最多也就能得个70来分,反正满分绝对没可能。


另外还有一个典型的事件也可以用来解释Arcadio的为人。有一次讲课讲到如何在同一个ActionPerformed方法里判断该事件是由哪个按钮引发的。其实做法有很多,一般来说都是依赖按钮类的一些属性做判断,可以用name,可以用ActionCommand,一直以来,在Arcadio的课堂上他都用getActionCommand()方法获得ActionCommand属性来比较。可是那天他突然心血来潮,说有个更好的做法,就是给每个按钮写个新的类继承JButton,然后就可以用instanceof操作符来判断了,他甚至越陷越深,还声称最好的做法都是继承Swing里的类,而不是直接使用那些类。当时很多学生起疑,觉得这很怪,有些人当场就表示异议,Arcadio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坚持他见过很多大型项目有几千个类,那很正常,这样才好维护,可是到底怎么个好维护法,他却说不出一二来。下课后班上著名的印度同学问我怎么看,我建议他把这个问题发到stackoverflow的论坛里,看看全世界的从业人士们都怎么看。这个讨论的链接如下:http://programmer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317495/when-should-i-extend-a-java-swing-class,后来他把这个链接发到了学生之间的FB Group里:





这次话题并未就此结束,后来Y君带着同样的问题问了学院里另一个资历老的讲师,他表示不同意Arcadio的观点,Y君最后就索性把这个帖子的链接发给Arcadio本人,CC给了José,直接质问Arcadio,结果是José责备Y君不该这样羞辱Arcadio,而关于这个问题本身,José的态度是Arcadio knows the best,他这样说肯定有原因,如果我们觉得有问题就把他的做法当作他个人风格好了。Y君回来跟我讲述José的这番言论后我真是气急败坏,José就是个鼠辈,他的选择是维护他的同袍前辈而扭曲常识性判断,典型的office politics。


------------------------


下面说说作业方面的问题,Arcadio这个人完全不懂得如何布置作业。他的作业的要求极为含混,模糊,模棱两可。这种不清不楚是两个层面的,一个是关于你要写的程序的software specification层面,另一个是你要如何提交你的作业的层面,通常你要提交源代码,截图,UML类图,用户操作手册,等等,但是很大一部分这类要求都没有明确写在他的文档里,而是你要不停问,做一点问一点。一个学期下来,他至少拿出了学时的1/5用来解答关于作业的要求的疑问,也就是说,他进教室后就告诉学生今天咱们的任务就是解答你们关于作业的疑问,有的话就问,没有的话我也不会讲什么新内容,你们想早走也可以。然而这些关于作业要求的疑问应该是他一开始在文档里就交代清楚的…………他的作业要求通常只有寥寥几句,一般就五六行word文档,12号字体,相比较而言,José关于每个作业的要求的描述是Arcadio的十几至二十几倍,而且José会给个demo再配上截图。可是Arcadio的作业的工作量却通常是José的作业的20倍以上,因为他在课堂上啥也没教。


比如第一个Java作业,要用txt作为数据库(序列化Vector对象再写进去),以Swing设计界面,实现一个雇员和客户的管理程序。他在deadline的前五周发布的作业,但是其中涉及的技术多数他还没有讲,他说过一些日子等他讲完了会给大家一个初始程序代码,大家在那之上再继续完成其他功能。


实际上关于Swing,Arcadio只教了如何显示一个按钮并侦听事件。他后来一直到作业deadline前十天才提供他所谓的初始代码,而然搞笑的是他给的不是一个完整的程序,他给了两个代码片段,一个实现IO的,一个实现DAL的……


姑且不说他给的代码片段里的error和命名上的误导性,一个老师如果打算提供一个作业的初始程序给学生,绝对不可能是piece by piece这样提供,这不仅坑爹,简直是太滑稽,不管是作为软件开发从业人员还是作为老师来讲。多数学生的时间都浪费在了解开这两段谜一样的垃圾代码上面,毕竟因为他们是学生,所以其中有些人不可避免地还会以为Arcadio给的代码是值得借鉴的sample。



前面讲到Arcadio的作业的要求极度模糊,如果只是模糊,但稳定不变倒也还好,问题是他的作业的要求还会时不时变化。


第一个作业他一开始说要用Table显示雇员和客户信息,从上下文来讲,他指的是Swing里的JTable。可是到了交作业的前一天,Arcadio又突然说你们不要用JTable啊,那多难实现啊云云…………JTable的使用可以很复杂,因为组件很多,每个都有很长的文档,要想弄明白怎么用还是很花时间,对于大二的学生来说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可是如果不用JTable,要自己画控件模拟成个表格的样子再自己实现模拟row select事件,也是很花时间,对于一个对Java都还没有多少概念的人来说,不管何去何从都是很迷茫的,首先很困惑到底该怎么实现这个程序,然后就是到底哪种实现的方案需要研究的工作量最小,这样才能保证及时完成作业。最后这个作业的情况是,因为学生怨气冲天,Arcadio不得不延期一周,然而最后全班二十几个人里,半数以上的学生甚至没能完成那个程序的一半。


这里还有个插曲,这个作业刚好赶在学期中间的break,在break期间学院对这门Java课程做了个survey,学生们除了抱怨就是抱怨,主要都是针对这个作业,于是作为director的José跟Arcadio约谈了一次,要求他以后把作业要求写明确些,如果是程序设计的问题,给个story board,和UI界面大概要是什么样子,至少让学生知道如何下手。


José那次约谈的作用显然是零。第二个作业里,这个问题更为严重,这个作业的要求和前一个类似,但是实现细节有些调整,DB是使用MySQL,然后还有一个新要求是要用一个Unit Test框架来做单元测试,文档里也就是这样写的,究竟用哪个框架,对哪些类或者哪些方法做测试则完全没有提及,Arcadio本人也从未在课堂上教过哪怕一点点单元测试或与测试有关的话题。我就在课堂上问Arcadio我们要用哪个Unit Test框架,他说“你去google,随便哪一个都行”。后来做到单元测试的时候,那一周的Java课上我又问Arcadio如何定义“单元”,并且该对哪些单元做测试,他的回答(下面是他的原话)是“every method of all the classes”。


作为一个有经验的程序员,我把多数UI部件封装成不同类,在不同时候加进主容器里,就是根JFrame。然而这样的继承JPanel的视觉控件类几乎无法单独测试,只有当它们被放在JFrame里时,它们自己的子控件的事件才能被自动化地触发,但Unit test的原则强调每个单元测试的独立性和测试过程的自动化,可是我要是再给它写个JFrame作为测试stub,那又跟用原来的没啥区别,我研究了下,发现这种类没有办法做完美的绝对意义上的单元测试。于是在deadline前一周的课上我又问Arcadio同样的问题究竟要给哪些类写单元测试,他的回答还是“every method of every class”,然后我就问他那如何用JUnit测试我实现的控件类,他顿时无语(很显然他根本没有答案),然后便说“you only need to test 2 or 3 important classes, that's good enough....”,我当时心里的潜台词是WTF....




Arcadio本人不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前面也提到了survey,每个学期针对Best Programming Practice in Java这门课所做的调查一共有两次,一次在期中的假期,一次在期末考试前一两周。而学生之间都会聊大家究竟给Arcadio写了怎样的评价,所以学生们对Arcadio的反馈基本上在班上是透明的,肯定没有正面的,学院里的人也就会例行公事地跟Arcadio谈一下他的问题,不过前面提到现任programme director是José,这个人很是圆滑,他在MIT工作时间短过Arcadio,所以他不想得罪Arcadio,他跟Arcadio的对话究竟是怎样没人知道,但是总之从来没有过起色。Arcadio本人也不是完全没有尝试过让情况好一点,不过他的弥补措施只会让你更觉得他是个二逼。


他的第一个措施是给自己的文档打补丁,第二个作业deadline前一晚他突然宣布给一周的extension,然后给所有学生发了一个清单,列下了所有应该提交的内容,可是他仍然坚持不把这些相对明确了的要求写到一开始的作业要求的文档里,


他的第二个措施是请pass tutor(类似助教的角色),关于助教的资格认证,大学都是有普遍的规范的,如果是教本科生的助教,那至少应该已经有本科学历,一般都是在读硕士,也就是说助教的学历要比他教的对象的学历高一级,可是Arcadio找来的第一个tutor是大三学生(顺便说一下这门课我主要是跟大二学生一起上,班上有四个跟我一样读GD的,其余都是本科生),那个人只做了一次就不干了,他觉得还是去找工作是正经事。后来一直找不到人,又过了几周,Arcadio最后要Y君担任这个角色,可是Y君本人就是还在上这门课的学生之一,这里可以看出MIT的一些企业文化,基本上在没有选择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决定抛弃规范,而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处于“没有选择余地”的状态下,所以在MIT的员工眼里,规范形同虚设,我从来没看见规范对他们有约束作用。





Management Of ICT那门课的工作量对我来说也很大,这门课的内容本身就是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第一学期四门课的学分和课时都是一样的,但是我花在Java的时间肯定有至少50%,Management Of ICT的时间有30%。从4月18号到29号两周本来是期中假期。由于前面提到的Arcadio的各种问题,我不得不over implement了Java的每个作业,我以前工作中从没用过Java,对Swing更是完全没了解,所以这整个假期我都完全耗在Java的作业上面,而且因为坐的太久,腰椎的旧患复发,四月底不得不开始去看医生治疗。



Management Of ICT班上有一个本地kiwi,我们在同一个组做作业,他上学期有门课叫Advanced Programming也是Arcadio教,其实就是关于PHP的,他完全不知道怎么做那门课的作业,于是找我求助,我看了下作业的要求,风格果然是跟Java的作业一模一样,极尽潦草,模糊。可见Arcadio的上述问题出现在所有他教的课程里。我知道我下学期也要上Advanced Programming这门课。



我没有期望能在这里学任何东西,但是我的预期是课程比较简单,我能轻松地拿个A,然后有一些时间安排一些其他的事,来为找工作做准备,比如说学习下英文,多去接触下社会上的同行之类的。我预料我会有很多时间要浪费在这个学位上,但是我没想到竟然是所有的时间,这里的实际情况竟然是,在什么都学不到的同时,还要承受无法负担的课业量,最后还导致身体也出问题,而且四月中旬有个老朋友来新西兰旅行,本来也算聚一下,可是因为作业太多我们也没能见上面,客观讲,这些插曲都导致我的积怨太深。重点是,对于我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所有的时间都被浪费掉,这个代价其实是很高的。再加上彻底认清了这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师资能力,导致我在期中的假期内决定向NZQA对整个MIT提出投诉,NZQA是一个政府部门,其职能是制定像MIT和Unitech等等这类技术学校的教学标准,以及监督和评估,网站是http://www.nzqa.govt.nz/。Y君知道了我的想法,他也跟学生会的人谈了,学生会代表的建议是我至少还是先跟associate dean聊一下,在他给我负面的反应的情况下,我再去政府部门投诉就会更师出有名。负责分管ICT这边的associate dean叫Aureliano,我对这个人的印象不是很好,他喜欢时不时溜进课堂跟讲师和学生互动一下,插科打诨,讲点俏皮话,娱乐一下大家,顺便再吹嘘下这些讲师有多优秀。在我看来他完全是个sales的嘴脸,一个bullshitter,哗众取宠,刻意给自己营造一个亲民形象。



所以假期结束前我给Pilar(她的职位是programe administrator)写了一封邮件问我下学期可不可以换掉Arcadio的PHP那门课。



关于换课这件事,之前就有个插曲,我在刚开学时就要求过换掉Java,在正式开课前我跟前任programme director聊过,他叫Melquíades,他的回答极为官腔和虚伪,总之结论是不行,开课一周后我又问过José,他说应该可以叫我去问Karthika,最后Karthika又跟我说Java是我的这个programme的必修课,不能换。毕竟初来乍到,我就没再继续坚持。



5月2号,假期后的第一天,Karthika打电话给我,回复我要换掉PHP课的事情,她说可以,不过后来发现这是个误会,可以换课,但是要想拿到学位还是必须上这门课,因为它是必修云云……我个人觉得她有点低能。后来我发现跟她解释是浪费时间,她就是个喽罗而已,我就索性问她如果我坚持要换掉这门课,我该跟谁谈。她说我应该跟Aureliano(前面提到的associate dean)谈。于是她就帮我预约了5月5号那个周四下午1:15见Aureliano。



基于我对Aureliano的负面印象,我不认为Aureliano会同意我换课,我真实的想法是,我会先跟他讲这整个系的教学质量问题,然后要求换课,他会拒绝,然后我就有口实可以继续上诉至NZQA了。周二我跟班上一个印度同学M君提起这件事,他说他跟Aureliano一共聊过两次Arcadio的问题,因为他觉得他根本无法过这门课,他没有编程基础,Arcadio又实在不可理喻,他根本不知道Java课在干什么,可是Aureliano没有给出他解决办法,他最近一次甚至提出要从软件开发这边换到网络工程那边去,可是Aureliano拒绝了。他很困扰,也对学院的情况感到愤恨。他讲到一件事比较引起我注意,就是整个Java班,所有学生都觉得Arcadio有很大问题,但是真正跟校方反映过这件事的只有他一个人,本地学生更是不在意。当天下午一个学生会的主席,S女士,是个四十来岁的白人女生,跟我一起上José的课,她来找我,想要我出席周五NZQA的一个会议,她想让我作为国际学生代表发表些意见,她心里盘算着的是想让我讲些正面的东西,MIT如何如何好之类的,当时Y君也在场,他们很熟所以他知道S女士心里的想法,所以他听到之后就冷笑,S女士就问他笑什么,他说你该先问问Vincent(就是我,笔者)对MIT的真实看法,于是我就跟她讲了我对这些讲师的评价,她听了之后问我你以前工作过?我说我工作过6年多,她表示理解并尊重我的评判,但是她也表示不希望我出现在NZQA对于MIT进行评估的会议上,因为她不希望有人讲负面的东西。后来我跟她渐渐熟络些,聊得多一点,她对校方其实也有诸多不满,但我一直都不是很理解她的立场,或许有些人就是生来喜欢附和体制,营造一切都很美好的假象。



因为Aureliano本人没有技术背景,而我需要跟Aureliano详细讨论下Arcadio究竟为什么是个不称职的教师,我预计我需要拿出些简单又实际的证据,所以我准备了些文档,在周三发给了Aureliano。但是周四见面后,我们聊了不到15分钟,他就完全同意我换课的要求。我跟他讲了三个原因:我以前做PHP至少三年了,不需要学;在新西兰PHP的职位实在太少;Arcadio实在是个太烂的老师。我本打算继续深入谈Arcadio的问题,想进一步要求他解聘Arcadio。可是Aureliano很圆滑,他口头上同意我对Arcadio的所有看法,他还说“实话告诉你,其实私下里我也不喜欢他……”然后他就把话题引向别处,他在计划对整个学院的课程设计进行大改革,一年之后,50%的课程会被换掉,然后他就一直不停问我意见,该教哪些课该怎么教之类的,因为他觉得我有经验。我们一共聊了100分钟,基本上都是在说那些对我来说没用的东西。后来在我跟他讲我对新西兰的IT行业的了解时我提到我是在meetup的活动里获得这些信息的,他就对meetup表示很好奇,最后还要求我再去参加活动的时候叫上他,不过,最后说回来,这些也无非都是salesman的惯用伎俩。



总之最后Aureliano给我的建议是下学期换掉Advanced Programming,选Server Side Programming,后者其实是ASP.NET。当时他的意思是会找José来教。据我了解José完全不懂任何像JavaScript这些front end技术,所以他到底怎么可能教ASP.NET我也很是怀疑,不过他能不能教我根本无所谓,我又不是来学习的。只要摆脱Arcadio就行。



5月10号,之后一周的周二,M君跟我说,他从José那里得到消息,所有我们这些读GD的学生下学期都不再需要修Advanced Programming了。看来是我跟Aureliano的谈话导致的结果。再之后一周,José在他的课上说所有学生下学期都不需要再修Advanced Programming了,这就也包括了那些本科生,所有的下学期本来要选Advanced Programming的人都改为学Server Side Programming了。当时看来是个happy ending,有些班上的印度同学还向我表示感谢。



之前的段落对Aureliano的描述都很负面,客观讲还不能下结论说他有那么糟糕,在跟他的会谈里,他说他是去年12月才获得晋升,成为associate dean,言外之意是,他虽然很想做些改变,只是刚上任不久,不能一步到位,也怪不得他想对整个faculty的所有programme进行改革,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是我一直有一件事愤愤不平,就Java这门课来说,每个学期会对学生做两次survey,多数其他的课也是如此,所以也就是说Arcadio几年来一直收到学生的差评,有些有想法的学生甚至写了两三千字的反馈在那些问卷调查里,详细罗列Arcadio的问题,所以,校方是不可能不知道实际情况的,可就是从来没做过任何改变,我问过一些大三的本科学生,Arcadio的教课方法和作业的模式从来没变过。所以我一直想找个校方的负责人则难一番,而Aureliano刚上任,不适合作为发难的对象了。后来有了个机会,就是正校长Aureliano II约见一些国际学生聊天。




于是我去参加了这次会面,不过跟我想的完全不同,Aureliano II根本不是计划听学生讲他们的问题来的。这个会面的模式是,Aureliano II问问题,学生分组讨论下,给出比较有共识性的回答。这些问题都是诸如:如何发现MIT这所学校的,为什么选择MIT之类的,很快我就搞明白了,Aureliano II只是在收集一些marketing方面的信息,借以了解他们是如何成功把国际学生吸引来的,然后好继续使用这些方法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因为学校的主要收入来自国际学生,我们交的学费是本地学生的至少4倍(当然不同学科有细微差别)。


最后终于到了Q&A环节,可是这个环节的时间很短,而且基本都被其他南亚国家的学生给占了,他们的诉求竟然是要健身馆,篮球场之类的,WTF,我们ICT这边的学生连作业都做不完,他们倒真是有闲阶级。我提到了教学质量的问题,我问为什么有的老师持续收到学生投诉,可是校方无所作为,Aureliano II一开始表示出好奇,然后马上又失去兴趣了,时间又很仓促,我们终究没能谈上什么。临走之前,我跟他说了些比较重的话,我说:a lot things here are going wrong, most of the lecturers are not qualified to teach at all, it's worse than bad, it's incredibly ridiculous,他或许也是第一次听见有人这样评价他的学校,当下的反应有点懵。我跟他建议另外安排一个会面详细谈这些问题,虽然他很有礼貌接受,但是从他的回答来看他没有兴趣再谈这个,他说你可以通过Aureliano再约,你就去reception,跟他们说你想约见我,把Aureliano也叫上…………







对于我一直想去NZQA申诉这件事,Y君并无心参与,虽然他也很气愤MIT的现状,一切都很荒唐,其实荒唐的不仅仅是教学质量,只不过是跟这个比起来其他事情无所谓了。他觉得去投诉只是跟新西兰的官僚主义浪费时间,最后也是什么都解决不了,而且眼下ICT又在进行改革,新的课程的申请应该已经提交到了NZQA,所以很可能校方会利用这个噱头来应对我们向NZQA的投诉,总之,多半这件事到头来会是一场空。我一心想促成的结果是让ICT faculty无法通过下一次NZQA的评估,按照Arcadio的说法,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了,那么政府就不会继续给MIT拨款,教职员就会被解散,ICT的学生会被转去AUT。实际上我也心知肚明,这个结局会发生的概率几乎是零,而且就算发生,也不会仅仅因为一个海外学生的一面之词,NZQA不会仅仅凭借一个学生的投诉就做这样影响重大的决定。而且,第一个不希望看到这个结果的人竟然就是Y君,他的考虑是他家里负担不起AUT高昂的学费,好吧,自古学霸多落迫。


第二个学期有三门课,学分最多的一门是industry project,30个学分,是普通课的两倍,实际上就是去外面的公司做类似实习生,但没有薪水,这就是我之前讲过的我最终选择MIT的原因,但是现在想来,作为一个学校,让自己的学生免费出去给人打工,这说明什么呢?我现在终于明白,那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没有能力教出能干活的人,更别说有点竞争力。另外有一门课是Special ICT Topics,更接近是independent project,没有lecture,讲师也不算是讲师,学生自己提出个感兴趣的项目,讲师最多算是个project manager,并不会教学生任何东西。最后一门就是被换了之后的Server Side Web Programming。

就在大家还在满心欢喜下学期终于可以摆脱
Arcadio的时候,在期末考试的前一周,Y君从José那里得到消息,下学期的Special ICT Topics是Arcadio教,Server Side Web Programming则是由另一个叫Amaranta的讲师,Amaranta在学院里的臭名昭著仅次于Arcadio,他们两个是学生一直最希望学校解聘的讲师,所以,Aureliano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制造更多更大的问题。这个时候Y君终于也坐不住了,来找我商量对策。他同时也从José那里得到一个点拨,就是如果学生们联名上书,学院将会不得不重新考虑。于是我就跟Y君说,那就弄个petition好了,我们用google form设计了个问卷,然后他根据我的意思写了段号召大家来参与投票的话,发在了ICT学生的Facebook群组里: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白人学生提出异议,并表示不支持我们,他们的原因是这些诉求不切实际,因为学院里根本没有几个老师。之前我就提到过本地学生从来不会因为对讲师不满而主动找校方谈话,在这类问题上,他们永远是极为被动的,多半情况下甚至冷漠,这一点我一直很困惑,于是我问了班上的一个白人kiwi,他表示对我很理解与同情,他说确实MIT的教学太水了,而本地学生又没人在意,原因是本地学生可以跟政府申请贷款上学,而且这种贷款是零利息,如果毕业后找到与所学专业相关工作,则可以由新雇主从薪水里扣除一部分钱还贷款,大概每周20块钱,所以还款期限很长,假如运气不好没有找到工作,那就不用还,就是由于有这样的政策,所以有些本地学生们没有什么动力去计较教学质量。

虽然这样,最后本地学生和国际学生加起来还是有21人参与投票并且表示支持换掉
Arcadio。另外也有19也是支持换掉Amaranta的。


但是这个时候Y君又去向学生会主席L君请示了,然后那家伙的态度又是那一套:最好还是先跟Aureliano聊一下,如果Aureliano不同意再把这个petition的结果亮出来,于是Y君就又接受了这个建议,在期末考试前几天去见了一次Aureliano。然后他回来后在FB上发布了这次谈话的结果:






就这样Aureliano就把Y君给打发了,对于仅仅承诺换掉
Arcadio,Y君已经很心满意足地回来跟我分享,在我看来他太软弱了。他的考量跟之前那些提出异议的学生本质上是一样的:基于现状,要求换掉两个能教level 7课程的讲师是不现实的。他说他本来也准备好了详细讨论下Arcadio的各种问题,可是不论他说什么Aureliano都表示同意且支持,Aureliano完全同意这里的很多讲师根本不配在这里教课,他表示他本人也质疑他们是怎么进来工作的,有这番言论之后,Y君也不好继续坚持了。Aureliano果然是老江湖。


由于Aureliano作为校方代表已经承诺会换掉
Arcadio,我也就不好再去NZQA做什么,所以就这样寒假在一个等待中过去了。






作者: 巴依老爷    时间: 2016-7-25 23:31:57

慢慢看喽~

作者: 专注エロ20年    时间: 2016-7-25 23:33:28

先马克一下

太长了

慢慢看
作者: 巴依老爷    时间: 2016-7-25 23:40:14

我一直在讲新西兰是老弱病残孕和单身妈妈的天堂
楼主再一次证明,如果你是个人才,那么新西兰真的很不适合你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COME AND GO~~~
新西兰也只能做个跳板了

加油楼主看好你
作者: VincentZhang    时间: 2016-7-25 23:40:57

谢谢楼上两位,我还没写完,事情还在发展中。
作者: 假装多好    时间: 2016-7-25 23:48:28

确实好多专业术语
作者: yyr    时间: 2016-7-25 23:51:11

There are exactly the same problems in my IT school which is dominated by indian tutors and students. They are nice people but they just make the course so inflexible and tedious. But my school is just some small name near queen st... so shame on MIT which at least has a brand name.
作者: 313250688    时间: 2016-7-26 00:00:22

楼主淡定,MIT只是一个技校而已,不是学术的地方,随便混个学历就行,凭你的能力在这里找到理想的工作应该不难。加油
作者: 313250688    时间: 2016-7-26 00:02:16

楼主淡定,MIT只是一个技校而已,不是学术的地方,不是“麻省理工”。随便混个学历就行,凭你的能力在这里找到理想的工作应该不难。加油
作者: a5962547    时间: 2016-7-26 00:08:36

第一次听到MIT这个名字我就觉得好笑
作者: birdybirdy    时间: 2016-7-26 00:09:37

太长,我以极快的速度浏览了一遍。
我不理解的是:
1、如果楼主对科目的理解程度已经达到可以评判老师的程度,那么课业量怎么可能多到负担不了的程度?
2、如果如楼主所说,学校里的学生都是“菜鸟”,那么这些人又是如何过关的呢?如果你的大部分同学都无法完成学业,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吗?

总之,在我的理解里,对于高中以上的学业,学校只是提供一个学习的形式和框架而已,真正的知识还是要靠自己去苦读去实践,不应该依靠任何人。就我个人而言,我只有极少一部分知识是来自于课堂(实习操作例外)。
作者: samsung2006    时间: 2016-7-26 00:20:06

MIT oh yeh ....
作者: yangchengzi2013    时间: 2016-7-26 00:21:26

Welcome to New Zealand !!!

作者: mouwen    时间: 2016-7-26 00:32:08

lz确实很认真啊
这边学校里就是挺水的,以后可能你还会发现这里不少公司也是挺水的。。
投诉教学质量是可以的,但如你所感觉,并不能改变多少,只是换个稍微好点的老师,要想要质的变化实在太难
如果你的目的是拿文凭找工作再拿绿卡,那这个文凭就是求速度,成绩的话只要能过就行,不必追求完美,现在你又在和学校争论更是要花精力
尽量把精力放在实习、写简历、找工作上面,你的水平和经验应该足够了,如果英文也OK,不愁没工作
作者: vegetarien_baby    时间: 2016-7-26 00:52:09

yyr 发表于 2016-7-25 23:51
There are exactly the same problems in my IT school which is dominated by indian tutors and students ...

Is yr school called ICA?
作者: charles523    时间: 2016-7-26 01:01: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VincentZhang    时间: 2016-7-26 08:40:23

本帖最后由 VincentZhang 于 2016-7-26 08:51 编辑
birdybirdy 发表于 2016-7-26 00:09
太长,我以极快的速度浏览了一遍。
我不理解的是:
1、如果楼主对科目的理解程度已经达到可以评判老师的程 ...

首先,我建议你详细读了再问你的问题和发表你的所谓读书心得。我不只一次强调过,对于这些老师教不了东西这件事,我根本不在乎,如果那仅仅是问题所在,我完全可以接受,也没兴趣吐糟,更不会来写这个帖子。

关于你的第一个问题,这主要的原因是作业的要求非常隐晦不清楚,你可以详细看关于Java的作业里Unit test的部分。
反过来讲,你也可以这样假设,一个不懂软件开发的人来做你的老师,他依然可以给你布置作业,他甚至可以叫你写一个卫星控制系统,仅仅作为一个作业而已,但是关于这个系统究竟有哪些功能,怎样的需求,要你自己去想。这个假设的细节被我夸大了,不过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

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多数人完成不了作业,所以老师在考试前把期末考试的考题(严格讲是,考题的80%是完全一样,其他20%做了点参数的变化)都告诉学生了,并且给了多数问题的答案。而这个考试的成绩占50%,所以即使很菜的学生还是可以至少拿个B。
作者: birdybirdy    时间: 2016-7-26 09:45:18

很菜的技校学生都能拿B的课程(更不用说还是学校规定必修课),你居然都还想申请换掉?!
看来你手里这个软件工程的所谓 “硕士学位” 也不过如此。
作者: com2    时间: 2016-7-26 10:01:57

我是来新西兰快20年的老移民了。在MIT读的会计,后来在洋人会计师事务所,大银行工作。我老婆读的信息系统,后来在City Council ,大银行工作。文凭只是一块敲门砖,以后还要看你的实际能力。投诉是可以但还是多花时间在提高英文,找工作上吧。
作者: VincentZhang    时间: 2016-7-26 10:17:42

birdybirdy 发表于 2016-7-26 09:45
很菜的技校学生都能拿B的课程(更不用说还是学校规定必修课),你居然都还想申请换掉?!
看来你手里这个软 ...

本质上讲我要换的其实是老师,什么课无所谓,我跟校长也说过,上PHP也可以,但是要换另外一个老师。在这整个事情中,成绩从来不是我担心的事情,而是一个荒唐的老师浪费了我所有的时间,我在乎的是我的时间。

我不知道你究竟在这里尝试证明什么?被我吐槽了所以心有怨恨?你进行报复性的攻击我可以理解,但是至少你的攻击也要有个立足点,你知道我的Java的成绩么,你知道我的.NET的成绩么?
作者: VincentZhang    时间: 2016-7-26 10:26:48

巴依老爷 发表于 2016-7-25 23:40
我一直在讲新西兰是老弱病残孕和单身妈妈的天堂
楼主再一次证明,如果你是个人才,那么新西兰真的很不适合 ...

好吧,那等我找个单身妈妈先。
作者: 愿景    时间: 2016-7-26 10:49:00

很多学校存在这样的情况
作者: yyr    时间: 2016-7-26 16:09:55

vegetarien_baby 发表于 2016-7-26 00:52
Is yr school called ICA?

No.. but I guess all the IT colleges here are more or less the same...

to LZ: Vincent, I very much doubt that complaining to NZQA is useful as their assignments are designed exactl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NZQA. So it's NZQA who indeed sets the course in this way ( no real knowledge taught but assignments machines produced) , which all the school copies and profits. Try AUT or UOA if you are still keen to get some education out from this system, at least the "proper" unis require less assignments and give more attention on your comprehension. But if you are already capable as what you are, just cope with the assignments or teamwork the assignments with other students( every student cherishes their time, even Indian ones).  Once you get the certificate you can do real work from then on.
作者: yangchengzi2013    时间: 2016-7-26 16:53:29

birdybirdy 发表于 2016-7-26 09:45
很菜的技校学生都能拿B的课程(更不用说还是学校规定必修课),你居然都还想申请换掉?!
看来你手里这个软 ...


”很菜的技校学生都能拿B的课程”

为什么就不能申请换掉呢? 人家手里的  “硕士学位”  怎么就不过如此了?
作者: birdybirdy    时间: 2016-7-26 22:20:20

yangchengzi2013 发表于 2016-7-26 16:53
”很菜的技校学生都能拿B的课程”

为什么就不能申请换掉呢? 人家手里的  “硕士学位”  怎么就不过如 ...

不能换掉的原因在于这是这个专业的必修课,明白?

”很菜的技校学生” 都能拿B的课程,你一个该专业的硕士,外加那么多年的工作经验都拿不下来,这不是不应该么?这不是能力低下的表现之一么?

我认识的好多中国学生,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学习太依赖老师。而我认为高中毕业以后的学习都应该依靠自己主动学习,而不能依赖老师。学校只是提供学生学习的条件和一些必要的形式而已。

这或许是中国流行的“填鸭式”教育模式的错?
作者: 叉烧包miu    时间: 2016-7-27 00:50:55


其实吧...要想教学质量好那转大学学IT不是挺好的嘛?
作者: VincentZhang    时间: 2016-7-27 21:28:05

birdybirdy 发表于 2016-7-26 22:20
不能换掉的原因在于这是这个专业的必修课,明白?

”很菜的技校学生” 都能拿B的课程,你一个该专业的硕 ...

你从哪里看到我有担忧过不了这门课而想要换掉?
你又从哪里看到我没有过Java那门课?
你又是从哪里看到PHP的课最后因为必修而没换成?

1. 我一直在讲的是因为这个讲师能力和态度的问题而不懂得如何布置作业,而导致我不得不over implement所有的Java作业,于是浪费了我所有的时间,能否拿到这门课的学分,从来都不是我所关心的。
2. 我已经说得很清楚,很菜的学生能拿B,原因是老师在考试前已经把所有考题和答案预先公布了,学生只需要背下来,这种将学生作弊合法化的做法本质其实是老师在作弊,老师作弊只说明他心虚。
3. 必修不必修不是你说了算,之前的人只是拿这个借口当挡箭牌用。

我强调的重点一直都在老师的荒诞的做事风格。我作为一个工作几年的人,没有兴趣去跟本科生比成绩,那是自损身价。


至于说你在这个帖子里所发的言论,没有什么是基于站得住脚的立场在说话,你从来也没有看清楚这个帖子在讨论的问题,所以你根本不知道我在讨论什么,你讲的东西从来就没有point,而且你的那些什么“学习靠自己”的心得在这个上下文里显得很幼稚。你只是因为意气用事,不停地在这里做没意义的争吵,为了吵架而争吵,你现在的行为跟泼妇骂街没有什么区别。

我建议你就不要继续自取其辱了。


作者: yangchengzi2013    时间: 2016-7-28 00:54:31

VincentZhang 发表于 2016-7-27 21:28
你从哪里看到我有担忧过不了这门课而想要换掉?
你又从哪里看到我没有过Java那门课?
你又是从哪里看到PHP ...

很能理解楼主的立场和感触,楼主作为一个香港出来的高级程序员...这里的很多学校和生源甚至...不说太多了,会变成口水贴的。

祝楼主好运,早日登陆。
作者: triplecsureseal    时间: 2016-7-31 10:38:38

本帖最后由 triplecsureseal 于 2016-7-31 14:36 编辑

不发言可以了吧,某些人太善于给人扣帽子。动不动问人是和居心,某人没有那么复杂,只是根据个人感受说话,
作者: AdrianLiu729    时间: 2016-7-31 13:44:20

triplecsureseal 发表于 2016-7-31 10:38
其实新西兰的很多学校的GD的课程都是很有问题的,包括奥大,个人感觉问题是很严重的。不过投诉的过程太耗时 ...

为什么扯到奥大了?奥大的GD课程是三门stage 2加五门stage3的课才能毕业,而且课程难度还是有的,至少是正规的教育。。。你在这里信口开河是何居心。。。。。。。
作者: triplecsureseal    时间: 2016-7-31 14:30:24

AdrianLiu729 发表于 2016-7-31 13:44
为什么扯到奥大了?奥大的GD课程是三门stage 2加五门stage3的课才能毕业,而且课程难度还是有的,至少是 ...

我起码有言论自由吧。我没有否认课程的难度,没有否认奥大的要求高。只是个人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发言根据个人的感受。何必动不动给人扣帽子。
作者: triplecsureseal    时间: 2016-7-31 14:34:03

没有否认奥大要求高,我只是根据个人的感受发言。但是,我只是看到了里面的问题。我有言论自由。何必上来就给人扣帽子
作者: triplecsureseal    时间: 2016-7-31 14:38:24

本帖最后由 triplecsureseal 于 2016-7-31 14:40 编辑
AdrianLiu729 发表于 2016-7-31 13:44
为什么扯到奥大了?奥大的GD课程是三门stage 2加五门stage3的课才能毕业,而且课程难度还是有的,至少是 ...

没看清楚就乱喷,我说有问题,不是说课程没有难度,也没有说课程没质量。有质量和有难度不等于没有问题。动不动就怀疑人的居心。我只是简单的表达自己看法,至于吗?这种口气
作者: AdrianLiu729    时间: 2016-7-31 17:01:43

triplecsureseal 发表于 2016-7-31 14:38
没看清楚就乱喷,我说有问题,不是说课程没有难度,也没有说课程没质量。有质量和有难度不等于没有问题。 ...

为之前说话语气道歉,但是起码楼主抱怨的这些问题奥大完全不存在吧,我就是没搞懂为什么一下子扯到奥大了。
作者: FCA北岸    时间: 2016-7-31 18:37:51

你根本就不应该去那里读。
你也根本就不应该让中介帮你去找学校。
你应该自己选择学校。
明白吗?
中介是哪家给的佣金高就给哪家送学生。
问题是好学校哪里有佣金高的?

作者: FCA北岸    时间: 2016-7-31 18:42:29

你的抱怨就像去3星级酒店住宿要求提供5星级酒店的服务一样.
要么换个学校,
要么混个文凭.
没必要去要求学校为了你一个人改变.
或者炒掉某人,
人家也只是混口饭吃.
知道新西兰有多少连除法都不会的老师在教孩子吗?
少见多怪.
作者: yangchengzi2013    时间: 2016-8-1 12:02:57

FCA北岸 发表于 2016-7-31 18:42
你的抱怨就像去3星级酒店住宿要求提供5星级酒店的服务一样.
要么换个学校,
要么混个文凭.

我觉得您这个比喻不恰当
“你的抱怨就像去3星级酒店住宿要求提供5星级酒店的服务一样.”
楼主描述中的mit简直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学校” 根本谈不上三星级,如果硬要说,就也顶多是个backpacker

“人家也是混口饭吃,新西兰有多少连除法都不会的老师在教孩子吗”  这种更是不好的逻辑,大环境里很多差的老师是你mit老师应该差的理由吗?如清末贪官横行,但是这是你贪污的理由吗。行业乱,是你乱的借口吗。

lz也不是小孩子了,来抱怨一下,播报一下更真实的情况也能让更多人了解这个学校,甚至这个领域啊。

支持lz
最后我也愿意

"多见多怪"

作者: yangchengzi2013    时间: 2016-8-1 12:05:02

记得有一句话,不知道用在这里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
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
如果自觉无力发光的,那就蜷伏于墙角。
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
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
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
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作者: 2553685yxp    时间: 2016-8-1 21:26:44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
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
如果自觉无力发光的,那就蜷伏于墙角。
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
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
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
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作者: FCA北岸    时间: 2016-8-2 11:04:41

2553685yxp 发表于 2016-8-1 21:26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
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
如果自觉无力发光的,那就蜷伏 ...


这诗写得蛮好的.
真的.
很有情怀.
作者: FCA北岸    时间: 2016-8-2 11:10:03


那就继续开搞吧.




作者: 柒夜之月    时间: 2016-8-2 15:40:18

本帖最后由 柒夜之月 于 2016-8-2 15:42 编辑

建议楼主去美国读?毕竟牛逼大学都在美国 不太需要在这里。。。。你懂的。
你可以去真的MIT念书~~~

作者: VincentZhang    时间: 2016-8-11 18:01:09

本帖最后由 VincentZhang 于 2016-8-16 23:13 编辑

开学以来,发生了很多事,在我和校长之间,在我和那个与我一起抗争的印度同学P君之间,都发生很多事,多半是不愉快的事,而今天在Special Topics的课上,新的老师来换掉Arcadio了,这是我们在假期前的诉求,和开学以来一直抗争的。

不过那似乎不重要了,而且有别的插曲发生,看来校方看见这个帖子了,他们应该是用Google Translate看的,今天早上Aureliano进来讲了些针对我的话,然后学生代表也跑来找我谈,然后下午P君突然在FB群组里开始骂我,并附上这个帖子的链接。


他主要的控诉是我泄露了我与他之间的一些谈话内容,确实是我疏忽,虽然在文字里对学生都用了化名,但我忘记了擦去截图里的名字。但是我确实不理解他将问题夸大是为何,这里面透露的名字只有他一个人,因为有两个对故事情节很重要的声明是他发在FB群组里的,为了讲述完整的故事我把它们截了图发在这里,可P君讲的很多事情都超越了事实,本质上讲为了令大家恨我,他讲了些谎言。

下面的话是写给那些代表MIT的利益的且能读中文的人:

这个帖子的影响远远超越了我的意图。出于尊重P君的隐私,我将图片删除,但是我将不会修改任何原文文字部分,我对于校方教职人员所做的所有批评,我都不打算收回,因为它们都是基于事实。我不认为我在诋毁(defame)MIT。

作为MIT,请如此不称职的人来做教师,本质上是欺诈,此种行为堪称无耻。

我的初衷是作为一个看客讲述下这里发生的事情,而且有些事情因为根本没有办法去理论,我无法跟体制抗争,所以我能做的也只是记录下来一些事实,警告其他的华人。

作者: VincentZhang    时间: 2016-8-11 22:22:41

yangchengzi2013 发表于 2016-7-28 00:54
很能理解楼主的立场和感触,楼主作为一个香港出来的高级程序员...这里的很多学校和生源甚至...不说太多了 ...

谢谢你的支持。非常感谢,我想顺便问个问题,天维网论坛如何删帖?
作者: 葫芦岛吴奇隆    时间: 2016-8-11 22:57:13

技校而以吗 直接去aut 奥大好了 保证学校的软硬件条件 和你能遇到的人都不是一个档次  
作者: yangchengzi2013    时间: 2016-8-11 23:52:13

VincentZhang 发表于 2016-8-11 22:22
谢谢你的支持。非常感谢,我想顺便问个问题,天维网论坛如何删帖?

好像只能版主有权限删除帖子

可是您这个写得挺好的呀,基于事实的话,就放在这里让更多的人看到吧,还能帮助更多的人掌握更多的信息。
但是如果涉及法律什么的,那我就不清楚了。
可是 您看这个: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424643
评价奥克兰大学的,奥大的有关部门和老师都看到了的,最后也是说OK。(那个题主也是贴了很多学校的内部东西)

最后 很多中介真是操蛋 什么事儿都敢做 什么话都敢说 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
我有个同学天天说 做什么都不做新西兰留学中介 @AdrianLiu729

最后 祝lz一切都好!


作者: VincentZhang    时间: 2016-8-12 08:21:38

本帖最后由 VincentZhang 于 2016-8-16 23:17 编辑
yangchengzi2013 发表于 2016-8-11 23:52
好像只能版主有权限删除帖子

可是您这个写得挺好的呀,基于事实的话,就放在这里让更多的人看到吧,还能 ...

谢谢你,以我理解新西兰是自由社会,言论自由是基本公民权。

可是事情发展的太快,现在我很确定Aureliano本人和MIT其他一些职员学生都在关注我在这里写的东西,而他们是用翻译机器看的,他们究竟如何理解我不确定,这里有一个隐忧。而且校方肯定是非常不满意的,甚至一度跟我一起抗争的同学也倒戈,现在跟我反目成仇,他说我在defame MIT,下面是他发在MIT学生群里的原文(我之前发的这段话的截图我打不开),

So I found this blog post written by Vincent on a public forum defaming MIT and a lot of lecturers and Students. It's horrendous, very racist; and contains a lot of namecalling! He's posted private information, private conversations, snippets from private group chats and emit
Very unethical and backstabbing vincent. Your selfishness will come back to eat u one day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 ... 1528&extra=page%3D1
Chrome will auto-translate or you can copy paste into Google Translate

当然他写的很多东西并不属实,总之现在情况确实对我很不利。
作者: VincentZhang    时间: 2016-8-12 08:27:18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收到了校方的一些压力还是怎样,他这样激进的反应很反常,但是他表示他是代表自己,不是出于校方的威慑,而强调他自己之前跟我一起所做的一切是因为他很关心MIT,他希望MIT能更好之类的。。。
作者: sd2020    时间: 2016-8-12 09:42:40

If you feel not good in uni, better spend sometime do useful thing rather than complain here. I studied here, and I agree uni is not that useful when you get on to work, but all teachers in UNI has their own strength and weakness. Please do not judge them by something you specialised, but they not.They are not God like, they are human and show your respect, learn what they are good at and forgive about others.  Spend time to research the market, dev your own product, push the market and make the world better.  That's what a dev should do.    And to be honest, even for an oversea 6 years IT experience should be very easy to find a job here since the IT shortage, provide some of your previous works (if you do have..., and good enough) in your CV and I think head hunters will come to you, rather than you back to study.
作者: DrRoad    时间: 2016-8-12 09:45:16

想混个文凭,找工作移民就不要那么认真,想学到东西,就多跑图书馆,多自学。
作者: 留学新西兰    时间: 2016-8-12 09:46:21

楼主是依然义愤填膺啊 还是菜鸟一枚, 其实很多国人来到新西兰 很多人有很好背景,比如有外企工作背景,拿着年薪在国内,只是这里是新西兰、不是中国。拿中国的标准来衡量新西兰你会一直郁闷下去的、你也很难在这里生活,记得上学时候,你的能力再好,也要适应其他同学, 现在工作了 ,要适应其他同事,现在遇到很多素质极差的人 基本不会理会的。
同意有些人的说法,来新西兰久一点的人 会比较淡定,因为见惯不怪了, 上学时一枚老师开学第一天就讲 ; 在新西兰 , 你会遇到很多同胞和你的价值观不一样,习惯就好,
作者: jamesbjnz    时间: 2016-8-12 09:47:54

巴依老爷 发表于 2016-7-25 23:40
我一直在讲新西兰是老弱病残孕和单身妈妈的天堂
楼主再一次证明,如果你是个人才,那么新西兰真的很不适合 ...

严重同意,,,,,,,,,,,,,,
作者: LJHookerRobin    时间: 2016-8-12 09:57:07

楼主你好!
认识到这些问题是正常的,可是你这个心态是不是有点过激啦!

你心态稍微稳一点会好很多,你现在这个心态,跟刚上大学18岁编程天才看不起大学老师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你用各种运动,各种投票,各种学生想让学校开除老师的想法或者事实来举例,真正大学会在乎你这一点想法?
你要弄出来点事情还有点意思,再说了,你以为这边没有官僚主义?没有论资排辈?

奥大学生弄过很多次闹腾的事件,学校也没见得妥协。
我读大学(或者刚毕业)的时候有奥大学生喊着占领queens street,都去Aotoa广场上扎帐篷了,也没见得学校或者政府让步呀。 (暴露了年龄!sorry)

一两周前有一些奥大学生喊着我们交了学费读了书拿到了学位但是找不到工作所以我们要把学位证还给学校让学校退学费。上了新闻,也没见得后面有什么后续。

你这种网上闹腾几句来个投票,跟键盘侠有啥区别?

可能你们MIT学生会代表都比你想的成熟,虽然人家可能还不如你年龄大。

顺便说一句Unitec不是Unitech,(好歹算我半个母校)


找找自己的内部原因吧,你总不是来说你在新西兰四五百万人中或者MIT成千上万人中就你一个“”众人皆醉我独醒”吧?

(来纽十年的中国护照移民,我现在回过头来一看,觉得我学校大学都很好,不管是国内国外的高中。不管是我几年前拿了本科学历的奥大还是我现在还挂名读QS的Unitec)

找找自己的原因,跳出圈子看看吧。


各位看官,别搭理他啦。标贴写的这么长不就是想在网上火一把?


作者: snowlight    时间: 2016-8-12 10:10:09

写的太长,而且太专业了,估计看得懂的不多,能做判断也不多。总的说,楼主水平比较高,学校水平比较低,这个我信,mit不是大学,只是个技术学院,学术上肯定好不大哪里去的。我也是读那个学校的,不过我没啥水平,所以还是学到东西了,但是也有感觉某些老师水平非常一般,有个水平挺高的老师后来退休了,顶替他的错误百出,同学提问回答不出来,只好转移话题。那个学校比较出名的是护士,工程,会计也算ok,但是比较适合高中毕业去读,或者没有要读的专业背景,想深造是不可以了,说实话新西兰就没有什么大学适合深造的
作者: mwe23    时间: 2016-8-12 10:16:55

VincentZhang 发表于 2016-8-12 08:27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收到了校方的一些压力还是怎样,他这样激进的反应很反常,但是他表示他是代表自己,不是出 ...

觉得你处理事件的手段过激。

现实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很多,很多都可以淡化处理,比如你觉得你的老师和学校水平不够什么的,(没有看全你的文章,太长看不了),你可以去申请转学的。。你申请的MIT本来就是 大专,只不过教一些大学的教程而已。你要求太高可以转学的。

你说的 言论自由什么的,是以‘不贬低别人’为前提的,要是‘absolute freedom’是不存在的。

说老实话,你反应的情况已经够成学校可以告你的条件了 (当然我相信他们不会这么做的,一做的话,他们就会上本地的新闻,就会更多的人知道了)。

还是建议你转学了。 奥大的计算机专业还是可以的。你已经有master了,应该再上一般奥大的master也是可以的。。
作者: skywindcn    时间: 2016-8-12 10:35:19

本帖最后由 skywindcn 于 2016-8-12 10:46 编辑

写的很好。你的认真精神值得赞赏。我不会推荐我的任何朋友读MIT了。同时我会劝阻计划在MIT读ICT的人。

作者: skywindcn    时间: 2016-8-12 10:38:53

VincentZhang 发表于 2016-8-11 18:01
开学以来,发生了很多事,在我和校长之间,在我和那个与我一起抗争的印度同学P君之间,都发生很多事,多半 ...

截图挂了,看不了
作者: fxfzxxx    时间: 2016-8-12 10:42:03

yangchengzi2013 发表于 2016-8-1 12:05
记得有一句话,不知道用在这里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

可以的,你真是新西兰华人圈的一股清流,不知道比其他人高到哪里去了。
作者: skywindcn    时间: 2016-8-12 10:48:20

birdybirdy 发表于 2016-7-26 00:09
太长,我以极快的速度浏览了一遍。
我不理解的是:
1、如果楼主对科目的理解程度已经达到可以评判老师的程 ...

这两个问题显出你根本没有认真读楼主写的东西。
作者: yangchengzi2013    时间: 2016-8-12 10:50:01

fxfzxxx 发表于 2016-8-12 10:42
可以的,你真是新西兰华人圈的一股清流,不知道比其他人高到哪里去了。 ...

大兄弟不要这样,这样我很容易被喷的{:8_481:}
作者: skywindcn    时间: 2016-8-12 10:51:33

FCA北岸 发表于 2016-7-31 18:37
你根本就不应该去那里读。
你也根本就不应该让中介帮你去找学校。
你应该自己选择学校。

这个说的有道理。按照文中楼主的能力来看,完全有能力自己来选择学校的。

中介不是帮助你的,中介是帮自己赚钱的。把中介的动机想清楚,就能明白很多中介的行为和做法了。
作者: 趴趴小熊    时间: 2016-8-12 10:53:51

楼主既然是想以最简单的方法(混一年拿个证就找工作),再凭你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干嘛要跟这样的学校较真呢。找工作才是王道哇。话说我刚来的时候还以为MIT是MIT的分校,觉得匪夷所思。
作者: Yip    时间: 2016-8-12 11:03:09

抱歉我没看完, 但是我觉得你是在说老师的教学水平问题是吗? 如果是的话, 我也分享下我的情况: 我在UNITEC上学, 虽然我读的专业和你的完全不一样, 但是我们的老师有一半都是这样的, 比如说教个软件, 居然发你一份PDF, 让你自己去看, 一点都不讲, 然后你问他, 他却和你聊哲学... 我们当时得出的结论是: 这个老师根本不会

我感觉这里的师资真的非常有限, 原因大概是人才都流到industry了, 毕竟教学没什么钱, 真正有经验的, 教学干嘛啊? 在外面干工资比学校高多了. 人都是逐利, 这也没办法改变的事实. 面对这样的教学, 我选择suck it up, 毕竟我们去university就是为了毕业找份好工作不是么? 只要在学校里你能拿到B以上, 就符合了industry的要求了不是么?  
作者: VincentZhang    时间: 2016-8-12 11:10:31

mwe23 发表于 2016-8-12 10:16
觉得你处理事件的手段过激。

现实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很多,很多都可以淡化处理,比如你觉得你的老师和学 ...

我刚刚跟法律顾问聊完,这篇帖子不算毁谤MIT。不过多谢你关心。
作者: VincentZhang    时间: 2016-8-12 11:13:34

LJHookerRobin 发表于 2016-8-12 09:57
楼主你好!
认识到这些问题是正常的,可是你这个心态是不是有点过激啦!

你的回复又何尝没有哗众取宠之嫌?
作者: VincentZhang    时间: 2016-8-12 11:18:32

FCA北岸 发表于 2016-7-31 18:42
你的抱怨就像去3星级酒店住宿要求提供5星级酒店的服务一样.
要么换个学校,
要么混个文凭.

这里有很多人的回复都是和你同一种思维,这种思维的逻辑,本质上就是用恶的普遍性来论证恶不是恶。
作者: fxfzxxx    时间: 2016-8-12 11:22:15

LJHookerRobin 发表于 2016-8-12 09:57
楼主你好!
认识到这些问题是正常的,可是你这个心态是不是有点过激啦!

说其他人不成熟的,往往是拿自己作为标准。你的本意是好,想提醒他变得像你一样成熟。但是成熟与否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你的“闷声发大财”在别人眼里也许是simple and naive。官僚主义、论资排辈这些人性的基本法,竟然拿出来质问别人,亦可赛艇。你最后写的,他不就是想火一把?能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文章为什么不能火?
作者: zhanshipxr    时间: 2016-8-12 11:28:41

其实楼主没有融入这边的生活,如果楼主想要学深入的知识,有好的老师,可以去大学读啊,我想大学的教授水平应该会高很多。
既然楼主的目的是为了混个文凭,然后拿open工签找工作转pr而选择了这个便捷的途径。
那么我个人觉得,既然目的是文凭和将来的工作,那就把重点放在拿到文聘和积攒在本地的工作经验上面吧。去找一份专业相关的实习。与其把时间和经历放在换老师上,不如打工来得实在,既能赚钱又能对将来有帮助。实在气不过的话,你工作几年再读个博士,再回到这个学校当个教授,然后换位思考一下可能又有不同的感受了
作者: 无过    时间: 2016-8-12 11:34:46

我勉强看完了.
说一下我个人观点.
1. 你的目的就是读一个graduate diploma拿到工签找工作移民, 要知道Graduate diploma只是和bachelor 一个级别的文凭。 你也说的你有多年的开发经验,那么课程中很多问题对你而言却是都不是问题了,也因此体现出老师的无能。 但是你也要想想没有专业背景的人在学这个科目的心情。 我自己本身就是 CS毕业的,工作后再回头看读书时的东西都会觉得很搞笑,老师很多处理的方式都很显得和社会脱节.
2. 新西兰的教育水平本就参差不齐,我只能说如果你要追求教育水平那就去真正的国立大学, 你会看到和理工学院不一样的东西.
3. 现实和你的期望往往存在差距, 很多事情不是按照你的想法来运作的.

最后,看清自己的目标和目的. 用最快的速度达成自己的目标才是王道, 至于过程,对于你而言已经不重要了
作者: 半夏琉璃空人心    时间: 2016-8-12 11:35:55

VincentZhang 发表于 2016-8-12 11:18
这里有很多人的回复都是和你同一种思维,这种思维的逻辑,本质上就是用恶的普遍性来论证恶不是恶。 ...

支持lz。。。。。。。。。。。。。。。
作者: LJHookerRobin    时间: 2016-8-12 11:36:44

VincentZhang 发表于 2016-8-12 11:13
你的回复又何尝没有哗众取宠之嫌?

我不回复啦...我只是劝告你但是你听不进去。
可是你看你履历,猜测你大概三张了吧,别太冲动啦。

哗众取宠?我没想过在网上刷声望啊。

周五愉快,周末愉快
作者: blackcoffee    时间: 2016-8-12 11:37:48

楼主不要搞的比面试你的人还牛,领导喜欢能力强的,但是喜欢更听话的!
作者: LJHookerRobin    时间: 2016-8-12 11:41:53

本帖最后由 LJHookerRobin 于 2016-8-12 11:49 编辑
fxfzxxx 发表于 2016-8-12 11:22
说其他人不成熟的,往往是拿自己作为标准。你的本意是好,想提醒他变得像你一样成熟。但是成熟与否不是一 ...

什么消费者? 你是学生,是学术。不是单纯地消费。
再说了 MIT是入门便宜,出来文凭可以拿工签,至少是公立大学。
愿打愿挨的事情吧。

楼主吐槽吐槽就得了,说到底日子该过还得过。
你要真弄出点动静来那也算个人物,别在网上吐槽吐槽串联串联就没了。

我只是觉得楼主看着履历猜着都是三张的人了,还这么激动。


我没有闷声发大财。


我说官僚主义,论资排辈在新西兰这边有,是我的看法 可以吧?

什么 亦可赛艇是什么意思?难道是Exciting吗?
作者: hsuoechen    时间: 2016-8-12 11:44:16

本帖最后由 hsuoechen 于 2016-8-12 11:48 编辑
VincentZhang 发表于 2016-8-12 11:18
这里有很多人的回复都是和你同一种思维,这种思维的逻辑,本质上就是用恶的普遍性来论证恶不是恶。 ...

LZ都有个硕士了还有工作经验,别说是MIT了,估计到奥大甚至到澳洲八大念这种本科课程也会大为嫌弃吧。毕竟课程本就不是为LZ这种档次设计的。
作者: honeybabesc    时间: 2016-8-12 11:50:24

我以前在夜店有男生來搭訕, 聊天的時候他說 讀MIT, 我說你這 麼利害 (順便自我感覺良好, 這麼高質量的男生搭訕我)......結果我以為他是美國那個MIT麻省理工.  他是奧克蘭的MIT.......
作者: honeybabesc    时间: 2016-8-12 11:51:46

不好意思, 我不知道原來你們樓上的在 吵架.......
作者: liuruihua    时间: 2016-8-12 11:53:42

本帖最后由 liuruihua 于 2016-8-12 12:05 编辑

I read your lengthy post and I am a .net developer using asp.net mvc, jquery and angularjs etc and I don't understand that why you do not find job directly instead of studying pg?

I got a job in 1998 auckland as a delphi programmer at salary nzd28k per year and at that time I have around 4 years experience as visual c++ 1.5 mfc 2.0 programmer. I have no experience in Delphi before. I just read one day delphi book and attend that job interview and manage to get that job offer based on my nz visitor permit.

FYI, I have 22 years programming experience in x86 assembly language, c/c++, vb, delphi, mssql, mysql, interbase, oracle, sybase, c#, vb.net, javascript, jquery, angularjs, cobol, swift, windows, linux, ios, aws cloud etc. That is not one year programming experience x 22. :-) I have written software for fletcher building, apl, nalco these sorts of multi billion dollars revenue nz/australia business. Everyday I learn something new. :-)
作者: 悠悠    时间: 2016-8-12 12:03:59

LJHookerRobin 发表于 2016-8-12 11:41
什么消费者? 你是学生,是学术。不是单纯地消费。
再说了 MIT是入门便宜,出来文凭可以拿工签,至少是公 ...

MIT是公立大学???
作者: VincentZhang    时间: 2016-8-12 12:05:42

本帖最后由 VincentZhang 于 2016-8-16 23:18 编辑
LJHookerRobin 发表于 2016-8-12 11:41
什么消费者? 你是学生,是学术。不是单纯地消费。
再说了 MIT是入门便宜,出来文凭可以拿工签,至少是公 ...

就在昨天,Arcadio被一个新的lecturer换掉了(不过这件事情发生的太晚,这个帖子已经成这样了,如果早些发生,也不会有这个帖子了),这学期另外一门原本是Arcadio教的课也被换掉。这两件事都是因为我和那个印度同学的抗争而发生的。这应该算是诉求成功。

如果我们讨论严格意义上的大学,比如美国的名牌大学,它们都是同时具有双重性的,学术性和商业性,以后者的意义上来讲,学生就是消费者,之前网友的这个说法完全没有问题。针对眼下的话题,新西兰的MIT,它不具有学术性,那么这一切就是个生意,做生意就有诚信问题,你在赚钱,你就好好做你的生意。这里多数人没有仔细看我写的东西,我确实详细数落了教师的资格不够,但是这个问题加上另外工作量太荒唐的问题同时发生才导致我对MIT不满,导致我投诉要求换老师,如果所发生的问题仅仅是前者,这一切都不会成立,我不会投诉,更不会来这里发帖了。我发这个贴的本意确实就是给其他要申请MIT的中国学生一个参考,这里究竟怎样,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的抗争精神是人格的一部分,我很以我的维权意识,行动力,胆识和意志力为傲,这些东西都与年龄无关,你可以拿这个事情攻击我,我尊重你的言论权利,可是我觉得我有必要讲出我的看法作为回应。

作者: 悠悠    时间: 2016-8-12 12:07:42

MIT的氛围不适合你,要不你考虑一下换个学校吧!

在我看来MIT也不是那种好到值得忍气吞声坚持念完的好学校。况且新西兰的IT教育,呵呵~ 找个还差不多的学校拿个本地学历就可以了。有你国内的工作经历就可以找工作了。
作者: VincentZhang    时间: 2016-8-12 12:13:57

这个帖子的回复里涉及到对于中介这个角色的一些评价,我尊重各位对于中介的总体的概观性的评价,或许他们很多时候扮演的只是个生意人。我只是想说,在我的case里,我的中介没有做错什么,我不希望她因此收到不应有的批评,她了解的信息毕竟有限,她做的决定从她了解的信息来看是个不错的决定,她看中的是MIT这个课程第二学期有实习。

说到AUT,我实习公司的leader跟我讲了这样的故事,他们两年多以前是跟AUT做这种合作的,然后那年有四个AUT的快毕业的学生去他们那实习,可是他说给他们任务过了两周后什么都交不上来,他觉得AUT的学生能力太差了云云,后来校方的负责人还跟他道歉。。。。。。

我没读过AUT,我也没见过AUT的毕业生,我不做我个人的评价,我只是客观讲下我看到的业内对学校的看法,给各位作参考。
作者: VincentZhang    时间: 2016-8-12 12:17:44

本帖最后由 VincentZhang 于 2016-8-16 23:12 编辑

在当下这个混乱之中,我还想做个声明,就是我虽然数落了MIT的诸多不好,但是昨天,毕竟Aureliano还是兑现了他的承诺(其实这中间发生很多崎岖我还没有在这里讲,这些细节对Aureliano不利,算了我也就不说了),所以现在至少我要更正我之前的控诉,就是MIT校方无所作为,校方还是做了些事情的,这样讲对MIT公平些。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6-8-12 12:34:27

我觉得你给自己的定位有些模糊啊

如果是为了通过拿文凭,你怎么混都没问题吧,但你好像不是
如果是为了学知识,应该觉得很浪费时间,所以投诉,或者可以考虑换学校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想波澜不惊的拿到文凭,又想稍微学到点知识反正也要花钱花时间,同时又不想花太多力气去转校啊抗争啊什么的

其实我觉得你是在做类似为民除害的事。很好啊,虽然你不见得是最大受益人,但你的同学,以后的学生,都能因此得益。

这种事情,换了很多人,要么混要么转校,因为那样比较简单。

但个人觉得,你的问题(小问题啦)是,你以你的经验和体会以及同学的感受来评价学校,会不会会不够乐观,不够专业?毕竟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是两回事,如果有个正规的第三方来review会更有说服力。当然,这个需要更多的投入,更麻烦了。


作者: beawesome    时间: 2016-8-12 12:44:04

很多网友分析问题不客观。
lz的工作背景和去MIT的目的不重要。
重点是MIT教学质量有问题,lz作为MIT的学生就有资格去提出来。



作者: zhangfan872    时间: 2016-8-12 12:44:12

支持楼主,我也是在这边读的it后来工作的, 也见过一些上课前才在网上看明白自己要教什么的老师。不过我没有楼主这种敢于发声的勇气,也就得过且过了,真心给楼主点赞~希望事情能最终有个好的结果
作者: CP3    时间: 2016-8-12 12:50:21

垃圾学校

没有生源   还装b
作者: mwe23    时间: 2016-8-12 13:19:42

本帖最后由 mwe23 于 2016-8-12 14:18 编辑

说个题外话,我们公司ceo ,年薪很高的那种,现在在mit读mba课程,就看你怎样看学校了
作者: tin29415    时间: 2016-8-12 13:28:02

To be honest, you pay what you get. Nothing is free here. You should study in AUT or AU if you require better education.
作者: tin29415    时间: 2016-8-12 13:30:32

Most of school here is like shit and they don't really care of quality of teaching
作者: 呼啸寒风    时间: 2016-8-12 13:36:30

lz要两条腿走路阿,一方面可以抗争,另一方面该找工作找工作改转学转学,真的没必要跟MIT较劲,强龙难压地头蛇,MIT不过就是给找不到工作的毛毛岛岛领着学生津贴白天有个地方打发时间的,正经人水去呢?本地白人都不会去的烂校,只不过是公立的而已

新西兰从学校到企业(特别是国企),包括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靠政府皇粮和间接corporate welfare混日子的真的是数不过来,要不然那么多kiwi想出头都要远走高飞呢,新西兰就这鸟样,也就因为是这样它才是新西兰,不是香港,日本,英国。。。

再说一个搞笑的,一个本地朋友说自己当年在奥克兰东区某中学上学的时候,老师天天就让学生数手指混时间啥都不教,学校和校委会花了3年才把2B老师开掉,3年哦!
作者: 枯藤老树    时间: 2016-8-12 13:44:49

让我想起了Unitec的傻妮欧。。
不过我想所楼主偏离方向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想考高分就要用考试的方法对付考试,而不是用实战经验。毕竟最终目的是工签,你自己也说了没打算学什么东西。。其实说白了学校就是合法卖工签的地方。。
你这些问题在别的学校不知道,起码Unitec也有类似情况,不过还好我应对下来了,,最终成绩还不错。。。。

要斗智斗勇,而且说实话垃圾老师哪里都有,此处更是不缺。。。。
作者: dichn    时间: 2016-8-12 14:01:54

去美国吧,新西兰不适合你,你要是找到工作在公司里会更郁闷的
作者: 微苦蓝山    时间: 2016-8-12 14:41:33

楼主跑偏了吧,本来就是混个文凭拿工签的,你指望些什么呢?
以你的履历,水平分分钟比讲师高是很正常的事情,来这里的很多新移民在自己的行业里都是如此啊,为什么要觉得很吃惊呢?

作者: VincentZhang    时间: 2016-8-12 15:00:56

我觉得有趣的事情是,印度同学倒戈也就算了。

最终这场抗争的受益者们——其他的一些海外学生,他们之前一直支持我做这场抗争,甚至很积极主动地问我进度;他们甚至坚持要把这学期的两个老师都换掉(当然是通过我,可是连我都退步了同意只换掉一个),然而现在他们根本不打算站出来说些公道的话,一个个全都躲起来了,置身事外。


作者: DrRoad    时间: 2016-8-12 15:10:45

VincentZhang 发表于 2016-8-12 15:00
我觉得有趣的事情是,印度同学倒戈也就算了。

最终这场抗争的受益者们——其他的一些海外学生,他们之前一 ...

我老婆最近有和你很类似的经历,她对这点也深有感触。
作者: fxfzxxx    时间: 2016-8-12 15:12:42

本帖最后由 fxfzxxx 于 2016-8-12 15:32 编辑

What Mr. Vincent speaks about is the hard truth, and his feeling is mutual across MIT. Anyone says otherwise is lying to themselves or a massive sell out, who has no moral decency. Especially those people need to think before they speak, what you do today will be written in the history as a coward who betrayed the right values.


Saying the truth, standing up for the right thing is hard; there always be people who want to put you down for speaking the truth. But that’s what kind society we live in and people who stand for there own selfish gains encourage more to push the society into that way. People like these are the ones who are causing so much trouble and pain in this world.

SO Mr. Vincent My Hats off to you!!!!! For doing the right thing, showing us how to lead and stand up for injustice. You have my support; also this is a lesson to all those cunts without a backbone.


作者: DrRoad    时间: 2016-8-12 15:13:35

新西兰这两年大量引进留学生,导致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不如以前了。
作者: DrRoad    时间: 2016-8-12 15:15:37

微苦蓝山 发表于 2016-8-12 14:41
楼主跑偏了吧,本来就是混个文凭拿工签的,你指望些什么呢?
以你的履历,水平分分钟比讲师高是很正常的事 ...

同感
作者: jasonxu85    时间: 2016-8-12 15:33:40

其实以LZ的经验和能力本身就不应该去读GD,既然你都已经是Master学历,你还去读个GD干嘛呢?!说实话你的水平已经比那个老师还高。而换句话来说,如果您是老板,先忽略能否创造价值,有一个天天都调侃你的下属,你会舒服吗?!纽村的教育其实更偏向于集思广益,加上个人觉得洋人老师是巨要面子的,在他主场你放出你的学历和经验,就摆明去踢馆嘛你,绝对不会给你好过的!!
我自己也是在国内读完大学,来这村深造的。我的第一个学期也像你那样,上面说的我都会,结果洋人老师就肯定有些目光啦!!但是后来大家了解一下,其实还是习惯与沟通问题罢了!!
纽村这个地方其实还是很保守的,大部分时候我们这些从快速发展的地方来的人,做事方式和理解问题的角度跟他们是很大的区别。LZ既然来了,我觉得学习怎样用纽村人民的看法去想东西,比你的技能还更重要,因为你已经是有工作经验的Master,其实是非常香的!!
MIT是一个理工学院,不要去说他的学术能力怎样,因为他是一个技术学院,道理就如你是一个清华硕士毕业生去一所技校进修你自己硕士课题,你不是自己找来郁闷吗?!你要进修还是去8大高校吧!!移民中介就少相信点,如果想移民就多自己研究一下法律法规吧!!现在IT不好找过工作,找到工作后面还有很多东西的!!我是读IT,也是IT移民的,不是中介不能帮你,但信40%就差不多了!!
以上纯粹个人看法!
作者: DrRoad    时间: 2016-8-12 15:42:08

本地文凭不是找工作的必要条件。我本人就是直接拿工作签证过来,而且之前都没来过新西兰,电话面试就搞定了。从这些年工作经历中体会到,雇主还是主要看你有没有他们需要的工作经验和技能,文凭是次要的。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