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为何中国人更崇尚“聪明”而不是“诚信”?(深度好文) [打印本页]

作者: 越墮落。越快樂    时间: 2016-2-12 19:26:33     标题: 为何中国人更崇尚“聪明”而不是“诚信”?(深度好文)

导读      

契约精神就是诚实的信守规则。但中国的文化往往在乎聪明,在乎变通,在乎兵不厌诈。比如说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活生生地违反契约。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这是赛马的规则,但是田忌却使用了下马对上马、上马对中马、中马对下马,这是典型的不讲规则;但却被中国人当做最经典的案例来崇拜。 


 有一天,我从北京赶回来,夜深了,在无锡站打的回家。 一路上,和出租司机闲聊。出租司机每天接触的人最多,天南海北,无所不包,成就了这个职业人员广阔的知识面和深刻的批判性。 我很喜欢听出租司机胡侃,老实话,北京的出租司机都不亚于纵横捭阖的演说家,一不小心某个司机就是八旗子弟的没落贵族。有一次,我打的去清华大学,我说从西南门进去,司机信心满满的说其他门也可以进,结果那一天其他门不让进。最后只能绕道西南门进去。下车时,48元打车费司机只收了我40元,并再三向我表示歉意,说耽误了我的时间,不好意思。这就是首都司机的风度。 那天路上,聊着聊着,司机突然问了一个困惑他很久的问题,说,外国人让人搞不懂。 也许是害怕中国人按照计时器收费绕远道,外国人打的都先谈价格。 司机当然都喜欢宰老外,明明很近的地方,就蒙老外千儿八百的,老外也好骗。一开始,司机不好意思,反复绕圈子,后来,干脆不绕圈子了,一会儿就送到位。只要约定在先,老外照样给钱,不折不扣,无怨无悔。 而一旦你说定了价格,譬如路上遇见施工,你不得不绕道,结果跑了很多冤枉路,大大超过了事先约定的价格。事实明明摆在那里,但你想老外增加一个子儿,也是门都没有。 司机弄不明白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外国人这样。  我心头一震,见多识广的司机居然也不知道,这就是西方人的契约精神!  



岂止司机,今天的中国还有多少人知道遵守契约精神呢? 有一次我们外出旅游,晚饭前我和朋友与两位领导玩牌,结果我们输了一局,愿赌服输,乖乖一个人拿出100元,晚上买零食。第二天,我和朋友大获全胜,那两个领导却拍拍屁股走人了,毫无赧颜之色。我和朋友面面相觑。这可是知识分子啊。 最后,我们得出结论,中国人普遍缺乏契约精神。  契约精神源自西方宗教中的立约,是西方文明社会的主流精神,其产生与宗教密不可分。  西方文明传统中的契约精神,首先表述在“神人立约”上。耶稣降生之后,上帝与人重新确立“新约”,把过去上帝与犹太人订立的称之为“旧约”。这种契约精神经犹太教、基督教的弘扬开来,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根深蒂固。 契约是西方文明的基石,进而又成为西方商业文明的基础,在资本主义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契约代表着商业关系双方的承诺,信用与契约紧密关联。契约精神保证了商业文明的发展,商业文明又强化了契约精神。 正是这种契约精神,孕育了西方人的“诚信”观念,我们甚至可以说,契约精神本质上就是诚信精神。只有交易双方都能诚实守信,履行合约不折不扣,才能确保交易安全,社会稳定和谐。



那么,中国人为何没有契约精神呢? 首先是中国人普遍缺少宗教信仰。没有一个高悬头顶的神明,这就失去了一个无所不在的监督者,失去了一个保证契约正常履行强大的中间人,一切只能靠自己内心的道德律令,何其难也。 其次,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限制。契约精神产生于人神约定,孕育于商品交易。中国一直是农业社会,农业社会自给自足,而且,中国历代都是重农轻商,对商持贬抑态度,商品交易极为贫乏。偶有商品交易,也常常在熟人世界中运行,陌生人交易所需要的契约精神自然很难产生。 最要命的是,中国在于变通的文化基因。契约精神就是诚实的信守规则。但中国的文化往往在乎聪明,在乎变通,在乎兵不厌诈。比如说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活生生地违反契约。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这是赛马的规则,但是田忌却使用了下马对上马、上马对中马、中马对下马,这是典型的不讲规则;但却被中国人当做最经典的案例来崇拜。 宋定伯卖鬼中,鬼对人遵守契约,以诚相待,背着人走路,一是一,二是二。宋定伯却套鬼的话,问鬼怕什么。鬼和盘托出:惟不喜人唾。最后的结果就是宋定伯把口水吐到鬼身上,鬼化身为一只羊,宋定伯骗鬼卖鬼,得了五百钱。如此践踏契约的行为,却一直被我们奉为英雄,千载之下,让人们钦佩不已。 笑星赵本山的《卖拐》三部曲,愣是把一个好好的人忽悠瘸了,还引起了全民的狂欢。连续三年,一浪高过一浪,从卖拐,到卖担架。 艺术都是生活的真实反映。 诚信的建设一定要以制度来保障,要有巨大的惩罚措施,使得不诚信的人所失大于所得,而且总是如此,人们就会选择诚信。也就是说,最初,诚信只是一种选择,久而久之,诚信会成为一种道德。 其实西方人并不比我们守信,而是不遵守信用的代价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没有诚信的西方人简直寸步难行,生不如死。这就迫使他们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诚信。对西方人来说,失去信用,就是失去精神生命,这两者没什么区别。



我曾经带队去美国,发现很多美国家庭都希望中国孩子住在自己家,一开始我以为他们是为了获得一些费用,后来才明白,她们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信用。因为帮助外籍人员,宣扬美国形象,这些家庭将会在社区里获得一些信用积分。这些信用对外国人至为重要。银行贷款,融资,租赁什么的,都需要信用来保障。 譬如美国的校车司机就是一个大美差,只能由根红苗正的人担任,因为责任重大,美国的校车司机信用指数极高,非常受人尊重。在美国做校车司机那是非常了不起的,常常是世袭。套用一句话,信用比黄金还宝贵。 我看三国,最不喜欢的人就是诸葛亮,在荆州这件事情上,诸葛亮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何尝有过一点点契约精神? 其实,我们曾经也有过伟大的契约精神。比如尾声,为了守候自己的女人,为了一个约定,他在桥柱下等待,结果洪水来了。但尾声为了守护对自己女人的承诺,抱住柱子不走,最终被大水淹死。伟大的诗人李白也为之感叹: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但后世之人却常常嘲笑尾声。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个更值得敬重的人,他就是宋襄公。




当年宋楚争霸,爆发了著名的泓水之战。楚强宋弱,但宋军先在泓水北岸占据有利地形。等到楚军正渡过一半泓水时,子鱼赶紧向宋襄公请示:“敌众我寡,敌人刚刚渡过一半河流,此时出击,一定能大获全胜,请允许我攻击。” 宋襄公看了看:不行,趁人之危,打不得。子鱼遵命,只好眼睁睁看着敌人过河而来。等楚军过了河,还没来得及排成列。子鱼心急火燎,又建言攻打。宋襄公说,还不行,继续等着。 直到楚军排好兵布好阵,宋襄公才下达攻击的命令。宋军失去时机,根本不是对手,宋军大败,宋襄公也差点丧命。但宋襄公却并不后悔,因为他遵守了公平作战的契约。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翻译过来就是,“品德高尚的人,不能使受伤的敌人再次受伤,不捉拿头发有黑白两色的老人。古代作战的人,不凭借险要之地。我虽然是亡国者的后代,但也绝不攻击没有排成队列的敌人。” 有人曾点评宋襄公这么说:宋襄公是蠢猪式的仁义!之所以我们全民嘲弄尾声和宋襄公,乃是我们中国人太聪明了,太会算计了。中国人更崇尚的是“聪明”,而不是诚信。我们向来缺乏契约文化,自然也缺少诚信基因。 如果在西方,宋襄公的命运可能会不同。公元1135年,英国国王亨利一世去世,他的外甥斯蒂芬和他的外孙亨利二世都有望继位。结果斯蒂芬捷足先登,抢先登上了王位。亨利二世不干了,就在欧洲组织了一支雇佣军来攻打斯蒂芬。由于亨利二世经验不足,仓促出兵,等大军千里迢迢开到了英伦三岛,仗还没打,钱就花完了,粮也吃完了。大军饥肠辘辘,非常被动。 亨利二世于是给敌人斯蒂芬写了一封求援信,说我在攻打你的时候,准备不周,现在一没钱二没粮,您能不能给我一点接济,让我把这些雇佣军遣散回欧洲。斯蒂芬慷慨解囊,给了亨利二世一大笔钱。  几年之后,亨利二世准备充足了,发动了第二次战争来争夺王位。这一次,亨利二世大获全胜。但亨利二世居然和斯蒂芬签订盟约,说国王还是你继续干,只需立我为太子,一旦您百年之后,王位由我继承。于是,彼此皆大欢喜。这哪里像是打仗,这简直就是中国人过家家,但这就是伟大的契约精神、骑士精神。但伟大的契约精神的真正实现,还必须要有一个高贵的对手,契约双方应该是对等的,不能有一方失衡,否则这个体系就会坍塌。   我常常会想起印度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的“非暴力”实质是以吃苦隐忍的精神、以道义的力量邀请对方共同遵守人类的文明准则。它的真正难度在于对手也必须是一个讲究基本游戏规则的人,否则,你对他“非暴力”,他却总是对你“暴力”,结果可想而知。  甘地一生共绝食16次,其中针对政府的几乎每一次都使英国统治者大为惶恐,不得不让步。但在这种“让步”的背后,其实是一种“人的生命观念”在转变,我们可以设想,假如甘地的绝食不是“示威”给英国人,而是希特勒,其结果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宋襄公的可悲之处在于他没有遇到一个更加高贵的对手,他的公平作战只是便宜了小人。 偶然读到美国的这个故事,我的心一下子就柔软了。




在美国纽约哈德逊河畔,离美国18届总统格兰特陵墓不到 100米处,有一座孩子的坟墓。在墓旁的一块木牌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1797年7月15日,一个年仅5岁的孩子不幸坠崖身亡,孩子的父母悲痛欲绝,便在落崖处给孩子修建了一座坟墓。 后因家道衰落,这位父亲不得不转让这片土地,他对新主人提出了一个特殊要求:把孩子坟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保留。新主人同意了这个条件,并把它写进了契约。100年过去后,这片土地辗转卖了许多家,但孩子的坟墓仍然留在那里。 1897年,这块土地被选为总统格兰特将军的陵园,而孩子的坟墓依然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成了格兰特陵墓的邻居。 又一个100年过去了,1997年7月,格兰特将军陵墓建成100周年时,当时的纽约市长来到这里,,在缅怀格兰特将军的同时,重新修整了孩子的坟墓,并亲自撰写了孩子墓地的故事,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那份延续了200年的契约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这就是伟大的契约精神。   人和人之间并非孤立无关的,每个人都是一块小小的泥土,连缀起整个大陆。人来到这世间,作为社会的高级动物,是订有契约的:物质利益的来往,有法律的契约;行为生活的交往,有精神的契约。诚信,实质上就是一种精神契约。遵守契约的人是明智的,信守契约的人是高贵的。懂得为自己的契约买单,实质上是给自己的人格保险。  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得黄金万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所谓的一诺千金,可是,究竟是在什么时候,我们整个民族失去了仅有的一点温存和诚信呢?  而最要命的是,契约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再次建立。犹如精美的瓷器,可贵的东西总是易碎的。还是那个残酷的寓言说得好,说谎的孩子,选择了不诚信,就只能被狼吃掉。   



祝大家新的一年里事事顺利!
   

作者: lychee    时间: 2016-2-12 19:45:31

这是being smart和being wise 的不同之处。。
国人多急功近利。。在道德和利益之下一般选择后者。。不能说错。。只能说没有远见。。
因果循环。也许当时吃了一点亏却可以换来更多或者别人的利益。。
作者: waitakere6    时间: 2016-2-12 19:53:24

这也和东西方的生产力源头有关,西方的起源是海洋文明,交换是其生存的根本,契约是保证交换的必要手段,而东方的起源是农业文明,守土安迁,耕种技术是依靠传统传承来传递知识积累,所以东方人非常相信权威,比较保守,比较听话,而西方人更追求刺激,喜欢冒险。
作者: 阿放    时间: 2016-2-12 19:57: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adashuainz    时间: 2016-2-13 04:42:08

其实 我觉得  这个跟我们多年来生长在  毛泽东思想的雨露阳光下有关吧   。。。   有的东西还是会  潜移默化的  
作者: Z4018    时间: 2016-2-13 12:29:29

中国是以等级立国,讲究的是贵族出身与科举入仕,从来不需要立约。就是立约,比如法律是针对平民的与,平民得遵守立约,官方不用,有道是“法律也是由人制定的”(这句话好像是我们这个论坛权威人士的口头禅)。等级制度讲究的是权威与规矩,有权威讲权威,权威不到的讲规矩。

西方的立约是傻子行为。我们中国人从我们的祖先汉高祖刘邦这个大流氓起就视“契约”为粪土,但年高祖与霸王项羽定立“楚汉划江而治”之约,但我们聪明的刘邦立即撕毁契约,攻打撤退中的项羽,将其击杀,奠定我们汉族的一统江山。从此代表贵族精神的契约被代表流氓精神的不信所取代,成了华夏聪明智慧的象征。

中国人素质不行,契约暂时不适合中国,所以法律在中国是没有用的,权威即可。哈哈。。。。。
作者: 阿放    时间: 2016-2-13 13:55: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4018    时间: 2016-2-13 14:05:50

阿放 发表于 2016-2-13 13:55
那看来英国人移民美洲后屠杀土著人庆祝吃火鸡,是不是无视契约行为呢?
不要把特例拿出来说话。 ...

英国人到美洲后难道与土著人有契约????

英国人到新西兰后与毛利人有个著名的契约就是“怀唐以条约”,这才保住了毛利人的种,否则就像澳洲的土著人,几乎被杀殆尽。
作者: 小阿姨的厨房    时间: 2016-2-14 09:20:04

因为中国人并不‘聪明’, 他们只争一夕,只顾眼前,所以耍点小聪明是可以的。
诚信需要时间,利益收获的慢,是长远的。对于急功近利,就想马上得利的中国人来说当然不适合啦。
作者: sky-horse    时间: 2016-2-14 09:26:08

小阿姨的厨房 发表于 2016-2-14 10:20
因为中国人并不‘聪明’, 他们只争一夕,只顾眼前,所以耍点小聪明是可以的。
诚信需要时间,利益收获的慢 ...

诚信是贵族文化,爆发户学不到。

话说英国有个贵族学校,这个学校的成员参加二战的死亡率达48%,而整个英国士兵的二战死亡率只有12%,为什么?????因为贵族有荣誉感责任感,总是冲锋在前,干最危险最重要的工作,有道是有诺千金,重契约重诚信是贵族社会的基石,也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中国距离这个还有好远的路要走。
作者: 小阿姨的厨房    时间: 2016-2-14 09:32:40

sky-horse 发表于 2016-2-14 09:26
诚信是贵族文化,爆发户学不到。

话说英国有个贵族学校,这个学校的成员参加二战的死亡率达48%,而整个 ...

对,你说的这种诚信是一种修养,一种教养,也算是一种信仰了,非常高尚,这种珍贵的诚信中国是绝对不可能有的,今后也没有可能!

但还有一种最基本的诚信,比如诚实,信任,爱心,这种多见于国外,尤其是那种淳朴,未被污染的人心之间。
这样基本的诚信在中国也早已消失了,想要重新拾回必须靠教育,教育是人之根本,但如今国内的教育是什么样的?都是以竞争名利为主,所以,不是有好远的路要走,而是根本无法回头选择正确的道路了。
作者: sky-horse    时间: 2016-2-14 09:34:07

小阿姨的厨房 发表于 2016-2-14 10:32
对,你说的这种诚信是一种修养,一种教养,也算是一种信仰了,非常高尚,这种珍贵的诚信中国是绝对不可能 ...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16-2-14 10:14:46

阿放 发表于 2016-2-13 14:55
那看来英国人移民美洲后屠杀土著人庆祝吃火鸡,是不是无视契约行为呢?
不要把特例拿出来说话。 ...

。。。。。这张嘴就来的真简单,请你举出英国人和印第安人的契约在哪,再请你举出所谓的到哪杀光哪的人都在全世界的哪些角落,既然你张口就说特例


作者: 2015新来的    时间: 2016-2-14 11:20:18

信用在中国一直也是存在的,这是人在社会中自然形成的,因为没有信用就没有合作,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发展到高的阶段,肯定是合作的产物。
如今中国缺乏信用,或者说信用错位,该信的时候不信,不该信的乱信,恰恰是社会制度和社会需求冲突的表现。
我举个例子,这个在中国非常常见,有一家厂效益不景气,一年大概就十万利润,老板请了个销售经理来,说好完成二十万,提成百分之十,如果超过一百万,提成百分之五十,因为老板觉得可能性不大嘛。结果哪知这个经理很能耐,第一年就做了快到一百万,老板坐不住了,下年 开始你不就比老板赚的多了,而且还要生产部门什么都摆不平。于是老板就找经理商量,这个提成要另外立规矩,这个经理也没办法也就只能忍气让步,因为他知道老板生意做开了,没有他,照样还能发展,而经理却未必能在复制成功,而且心血也白费了。只有妥协。这就是中国典型的违约例子。中国政府其实也一样,为什么规则总是改变,变化太大,他又想维持自认为合理的分配制度,于是,不断朝令夕改,损害老百姓的利益。政府在城市拆迁重建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什么流氓手段都用上。
可以想象那个销售经理内心的抑郁,必然通过其他方面发泄,可以想象他绝对不会诚信对老板,而老百姓也一样,当大家都认为自己因诚信而受伤害,谁有会那诚信当回事的。
作者: 巴依老爷    时间: 2016-2-14 12:04:51

别总民族性格上分析
没用
就一句话:
上梁不正下梁歪
多说无益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