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妈妈和上海的地域歧视 [打印本页]

作者: Waihi2010    时间: 2015-12-7 13:03:16     标题: 妈妈和上海的地域歧视

看了今天坛子里的一篇关于上海的文章,思绪一下子回到了童年的上海,也想起了78岁的妈妈。父母都出生在江苏盐城,是地地道道的苏北人。小小的年纪先后跟着家人到了上海,50年代全国实行户籍制度的时候,家里没钱帮他们买返乡的船票,便双双被家人留在了上海,只能拿上海户口, 也就是说,没能拿到苏北老家的人头一份一亩半分田。直到今天,父母还能清晰地感受当年被抛弃的感觉。读中学的时候我问过爸,为什么爷爷奶奶当时没把你抛弃到香港去呢?爸爸迎面给了我一巴掌。

上海就是这样,全国各地的人,来到上海,在这里扎根,都成了上海人。浙江沿海和苏锡常一带过来的移民,家境似乎好些,读过书的人多些,社会地位自然高一些。山东的,上海人会亲切地叫他们老山东;广东的,小广东;只有苏北的,会轻蔑的叫,苏北宁。真不知道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生活在上海最低层的,最穷和最受歧视的,就是父母这样的苏北人。

妈妈基本上没读过书,但也似乎从来没在意过所谓的地域歧视。不管是最初生活在古北路上的苏北里,还是天山四村,以及后来的航华小区,她总是不知疲倦地上班,保质保量地把每一个零部件装到“永久牌”自行车上。回了家,倾心倾力地操持家务,让三个孩子干干净净去上学。逢年过节,烧上好几锅红烧狮子头,一碗一碗分给邻居们吃。在厂里拿先进,分房,去外地疗养都有她的份。同事们邻居们拿妈妈苏北口浓重音的上海话开涮,妈妈从来不生气,反而乐呵呵地说,有谁听不懂我的话啊?就是这样一笑了之。从来不会面红耳赤,永远没有反唇相讥。

妈妈哪有本事给我们讲道理啊,更不可能为我们指点未来,她能做的就是一如既往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认真生活,这才是真正影响了我们的一生品质。 想想也是,做人做事过日子不都这样嘛,态度认真些,品质也就精致些。


作者: 地富坏反右    时间: 2015-12-7 13:12:23

老上海对苏北裔的歧视主要集中在“三湾一弄”,LZ说的天山四村还真的算是可以的地方,歧视这个东西关乎你是不是自己歧视自己。从小身边也有很多家里长辈是“苏北人”的同学和朋友,相比来说这些长辈很直接很实惠,虽然有时候脾气不大好但是能让人感觉到“话糙理不糙”。
作者: yax    时间: 2015-12-7 13:13:17


作者: 巴依老爷    时间: 2015-12-7 13:13:23


哪里都有
没办法

作者: oplwy    时间: 2015-12-7 13:15:01

以前我有个上海朋友。 来新西兰多年了。回国的时候买菜都没有用上海话了。他说卖菜的阿姨都看不起他。

不过我觉得现在应该好很多了吧

作者: songinator    时间: 2015-12-7 13:19:44

赞一个。。。。。。。。。。。。。。
作者: LeonWang    时间: 2015-12-7 13:19:56

中华文化的歧视文化由来已久,从最基本的三个字,“中国人”就是个地地道道的歧视。“国”就是“郭”,即“城郭”,所以“中国人”就是住在“城郭”里的人,那么“城郭”外面的人是什么人呢?“野人”。 至于由于近现代地缘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歧视就更是随处可见了。
作者: 0222999999    时间: 2015-12-7 13:29:47

上海本就是海纳百川之地. 用周立波的一句话, 所谓的上海人,往上数三代,没有一个是上海人. 我爷爷就是宁波过去上海做电器生意的. 所谓地域歧视, 其实最不应该发生在上海这样的地方.
作者: Waihi2010    时间: 2015-12-7 13:44:50

本帖最后由 Waihi2010 于 2015-12-7 14:56 编辑
地富坏反右 发表于 2015-12-7 14:12
老上海对苏北裔的歧视主要集中在“三湾一弄”,LZ说的天山四村还真的算是可以的地方,歧视这个东西关乎你是 ...


是呀,天山四村是不错的。说来还是妈妈当年连续被评上先进,单位里分给她的。我们三个也从古北路二小转到玉屏南路小学 - 那时候,我们才开始学说上海话! 之前的古北路二小,所有学生都是苏北人(上海出生的而已),苏北方言是官方语言,哈哈。
但这是我们人生的一大转折,我们三个都顺利考上了重点中学。考上大学呀,出国留学什么的,都是后来的事了。记得我爸爸当时在我们小区很出名的,不是因为三个孩子都考上重点中学,而是“分数挂帅”的口碑。他自己没念过什么书,盯我们可盯的紧拉,考试要是没考好,这个打的哟,路人皆知,我有时候想想都还觉得疼。。也许,也许啊,正是爸爸这么逼着,才有我们三个今天呢。


作者: 180sx    时间: 2015-12-7 13:53:45

力所能及则尽力,力不能及随它去。
作者: simonhe    时间: 2015-12-7 13:59:15

阿拉。。。。。上海您。。。。。。嘿味。。。。。哈哈哈
作者: 留下足迹    时间: 2015-12-7 14:05:23

本帖最后由 留下足迹 于 2015-12-7 14:08 编辑

楼主好像没必要那么不开心的吧。。说实话,,要是回到你说的那个时代,,那些现象存在是很现实的吧,,说不上那个啥,,对了和错了。。本事就是在那个环境里成在的事,。。原来不是还划分为上只角后下只角捏。。。就是存在的,,那么在说最近的是好了,,多多少少静安区的人,,对彭浦区合并,,在网上刺杀呀。。。不是都在搞笑吗。。。这个问题在当时的状态下,,就是根深蒂固的偏见。。也可以说是一种压力吧。。再比方说,,先声明啊,,我对什么地方的人,,现在都无所谓的,,只要我认为人品好,就继续交往,,不然没啥意思搭话的必要。。过去那个年代的人谈恋爱,,那是不是要承担很多的社会舆论的呀。。这个不是我可以编的吧,,人家恋爱双方,不一定一开始想那么多的,,但。。随着感情的发展,,或多多少有来自各方面的言论了吧。。。不少就是为这个因素,最后不得不考虑分手了哦。。对不对了。。要是你现在跟我说,,这是歧视,我只能说,,我改变不了其他人的想法吧。。我是对啥,都无所谓的,,只要不惹我,,就OK了。。所以,,到目前,,上海,为今年静安区合并的,,还心中不满捏,,呐,,前一段时间,那天我们徐汇区群,,我就看他们在调侃这事捏。。。你说我能怎样?还不是看着那些搞笑的段子,,一起笑笑了。。。我当然理解你的心情了。。但这个好像也不能争恨任何一个个体的吧。。想开点了。。也不是每个人都是你想象的意思,,,就比如说,我小时候也听到大家这么说的,,但事实难道我就没有盐城的朋友吗?事实我有的,,而且关系还不错的捏,,我还觉得跟他们说话,容易捏。。不需要兜圈子的。。就是那么简单哦


说明一下哦,,你写的东西没有看完,就看了一个开头,,但也能猜想你想表示什么了,,所以,写下我这个人的感想吧了。。只是说明自己的看法哦。。都别多想哦。。希望别把我写的东西,,都上纲上线哦。。

作者: Waihi2010    时间: 2015-12-7 15:01:58

本帖最后由 Waihi2010 于 2015-12-7 16:03 编辑

不会啦,哪那么容易上纲上线的。
我当然没有不开心,相反,我珍视这种经历,这就是人生的财富啊。不是吗?现在的80后90后哪有那些经历啊? 花钱能买到吗? 大学一毕业,就考到了当时的波特曼香格里拉做前台,2年不到跳槽到了扬子江,在那里都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香港人和老外们,就这么几年的功夫,英语突飞猛进,最重要的,明白了,我们大陆人的脑子一点都不比他们差(其实我是觉得我们更聪明),只是我们什么世面都没有见过,显得木木的。这才逼的我要出国见世面。80后90后哪接触到这些啊。
作者: bondbunny    时间: 2015-12-7 15:06:37

  LZ的妈妈来自盐城?和奥运冠军刘翔的祖辈是同乡哦,都是"刚不宁"哈哈。其实很多"地域歧视"都是口头上的,上海北京给我的感觉还是挺包容的并不排外,很多官员和名流都是外地人。有次我去北京向一胡同里蹬小三轮的大爷问路,人家一开口更是气势逼人:"你们地方上的,,,,,"哈哈哈
  LZ提到的"永久"自行车,那是老一辈中国人心中名牌的象征。在那个年代里,勤劳精明的上海人甚至在弄堂工厂里做出了极其优质的产品,永久凤凰自行车,上海牌手表,蝴蝶缝纫机,金星水笔,各种面料服装,,,,,几乎占据了中国优质品牌的半壁河山,还向北京等地支援了大批的技术和人材。聪明低调的上海人为中国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我们尊敬。
作者: Waihi2010    时间: 2015-12-7 15:26:31

本帖最后由 Waihi2010 于 2015-12-7 16:27 编辑
bondbunny 发表于 2015-12-7 16:06
LZ的妈妈来自盐城?和奥运冠军刘翔的祖辈是同乡哦,都是"刚不宁"哈哈。其实很多"地域歧视"都是口头上的, ...


对的,刘翔他们都是住在朱家湾的,也就是最著名的普陀区三湾一弄。那一带是最著名的棚户区,也就是苏北人居住区。比起那儿,我们住在长宁区天山新村,环境已经好很多了。不要小看这些棚户区,我的很多朋友都是在那里长大的,都很怀念邻里之间相濡以沫的亲情,也就是所谓的“都市里的村庄”。只是现在,到处是高楼大厦,很多东西也只能是回忆了。
作者: 越墮落。越快樂    时间: 2015-12-7 16:53:44

三湾一弄,太多的故事,励志感人,小时候有个小表哥在江苏药水厂。
作者: 越墮落。越快樂    时间: 2015-12-7 17:09:11

这个贴子感人至深,求加精!
作者: 留下足迹    时间: 2015-12-7 17:18:40

越墮落。越快樂 发表于 2015-12-7 16:53
三湾一弄,太多的故事,励志感人,小时候有个小表哥在江苏药水厂。

三湾一弄啥意思呀?
作者: aprily    时间: 2015-12-7 17:20:07

朴素感人,加精的节奏。
作者: masterq    时间: 2015-12-7 17:22:30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5-12-7 14:29
上海本就是海纳百川之地. 用周立波的一句话, 所谓的上海人,往上数三代,没有一个是上海人. 我爷爷就是宁波过 ...

是的,上海很多外地人,我媽媽是在上海長大的,哪時外公要做生意,住在淮海北路,除了會講上海話,但我從不覺得她有什么上海絡印,只是感覺,老一輩的親戚們都很有錢,就算搬到廣東和香港都不用干活的,只是到我們這一代沒落了~~


作者: joyjoyjoy    时间: 2015-12-7 17:42:46

不说话,,,,,直接走了。。。。。LZ有个好家庭。
作者: 蓝山小野猫商铺    时间: 2015-12-7 17:56:22

越墮落。越快樂 发表于 2015-12-7 17:09
这个贴子感人至深,求加精!

加喽。。。
作者: enen1108    时间: 2015-12-7 20:15:13

本人广州人,婆家苏南的,去婆家时发现对苏北的地域歧视还是比较明显的,尤其在婚事上。所以不止是上海!
作者: 越墮落。越快樂    时间: 2015-12-7 21:22:54

本帖最后由 越墮落。越快樂 于 2015-12-7 22:26 编辑
留下足迹 发表于 2015-12-7 18:18
三湾一弄啥意思呀?


中远两湾城+朱家湾,还有药水弄(原江苏药水厂)
作者: 越墮落。越快樂    时间: 2015-12-7 21:25:27

留下足迹 发表于 2015-12-7 18:18
三湾一弄啥意思呀?

苏州河边,潘家湾、潭子湾、朱家湾、药水弄。中远两湾城指的是潘家湾和潭子湾。
作者: 留下足迹    时间: 2015-12-7 21:47:36

本帖最后由 留下足迹 于 2015-12-7 21:49 编辑
越墮落。越快樂 发表于 2015-12-7 21:25
苏州河边,潘家湾、潭子湾、朱家湾、药水弄。中远两湾城指的是潘家湾和潭子湾。 ...

哦,,是指介个啊。。,还真的。。那些湾和弄,,听都没有听到过捏。。。那个角落,真的不去的,,所以没方向哦。。。谢谢科普哦。。只知道苏州河
作者: 越墮落。越快樂    时间: 2015-12-7 21:57:11

留下足迹 发表于 2015-12-7 22:47
哦,,是指介个啊。。,还真的。。那些湾和弄,,听都没有听到过捏。。。那个角落,真的不去的,,所以没 ...

十六铺码头有一大片棚户区,丽园路,浙江帮
作者: 留下足迹    时间: 2015-12-7 22:12:05

越墮落。越快樂 发表于 2015-12-7 21:57
十六铺码头有一大片棚户区,丽园路,浙江帮

十六铺码头知道的呀,但真的没啥去过。。不过你说的丽园路,是不是城隍庙的呀。。说实话,,棚户区真的没去过,,只是听说过,,不知道哪些人家怎么住的,,没有贬低的意思,,只是没有那种机会,,说实话,我们那片都是花园洋房的。。没有朋友啥的在那些地区吧,,所以没啥来往的。。只是电影里看看。。没啥影响的。。
作者: 越墮落。越快樂    时间: 2015-12-8 12:15:01

留下足迹 发表于 2015-12-7 23:12
十六铺码头知道的呀,但真的没啥去过。。不过你说的丽园路,是不是城隍庙的呀。。说实话,,棚户区真的没 ...

你有兴趣和时间听听我的上海情结或我的家族上海经历,从民国到共和,起伏跌宕。
作者: Waihi2010    时间: 2015-12-8 12:54:56

masterq 发表于 2015-12-7 18:22
是的,上海很多外地人,我媽媽是在上海長大的,哪時外公要做生意,住在淮海北路,除了會講上海話,但我從不覺得 ...

别这么想,大不了,应了那句话,富不过三代,更何况现在你们生活在新西兰呢,能差到哪里去啊。
不过旧上海确实是笑贫不笑娼,只要能挣钱就是本事。旧上海那么广东来的咸水妹,挣了钱就吃喝玩乐,享尽了孤岛病态的奢华。解放前夕,争先恐后的去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和美国定居,现在也都也过得蛮好。
只是对于长期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大多数人而言,唯一的目标,就是能吃饱饭,能活下去。
作者: Waihi2010    时间: 2015-12-8 13:12:09

enen1108 发表于 2015-12-7 21:15
本人广州人,婆家苏南的,去婆家时发现对苏北的地域歧视还是比较明显的,尤其在婚事上。所以不止是上海! ...

同意。
歧视是别人给你的,问题在于你自己是什么态度,有不少人选择了自暴自弃,自我沉沦。菩萨保佑,我有个好爹妈,他们为孩子们选择了认真,所以我们三个才有了今天的衣食无忧。
我老婆是无锡人。在家里,我嘻哈得很。我对两个孩子说,记住:你们是苏北人!老婆一阵大笑,说,你们是华人!!
我说,这就对了,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作者: Waihi2010    时间: 2015-12-8 13:21:33

越墮落。越快樂 发表于 2015-12-8 13:15
你有兴趣和时间听听我的上海情结或我的家族上海经历,从民国到共和,起伏跌宕。 ...

好啊,你敢说,我就敢听!
作者: Waihi2010    时间: 2015-12-8 13:44:50

本帖最后由 Waihi2010 于 2015-12-8 14:47 编辑
留下足迹 发表于 2015-12-7 23:12
十六铺码头知道的呀,但真的没啥去过。。不过你说的丽园路,是不是城隍庙的呀。。说实话,,棚户区真的没 ...


上海的故事远不止复兴路上的花园洋房。上海的人文精彩的很,在于你能不能看见。
我姑姑出嫁,自然住在姑父家里。花园洋房,位于华山路/复兴西路,也就是长宁/静安/徐汇的三区交界处。三层洋楼8个房间(佣人房和他们的活动区域都在二楼夹层),洋房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精益求精的品质,毕竟是祖辈们的百根金条打造出来的。姑姑说,所谓邻里,就是别苗头,暗里较劲:我女儿是全额奖学金去美国留学的,你儿子才半奖,唉,这门亲事,悬啊。。。只有回到古北路,苏北里,才能想笑就笑,想哭就哭。
大一的时候,同学让我们上他家去打八十分,这才见识了威海公寓,房间超大,超高,冬暖夏凉,全砖结构,难怪阮玲玉生前喜欢住这儿呢。不远处,另一个同学老麦,就住在威海路782弄(有点记不清了),去了才发现,原来上海的广东人住的里弄是这样的。。。爷爷们三个一桌,婆婆们五个一团,说着家乡话,喝茶聊天,这哪是上海啊?那一年,我第一次吃到广东的萝卜糕,第一次看到,烧粥也是可以放几个皮蛋进去的。 所以啊,我真的很喜欢苏北里,广东里,那里有一种温暖叫邻里。

作者: 留下足迹    时间: 2015-12-8 13:54:21

Waihi2010 发表于 2015-12-8 13:44
上海的故事远不止复兴路上的花园洋房。上海的人文精彩的很,在于你能不能看见。
我姑姑出嫁,自然住在姑 ...

嗯,,其实你这段上面说得蛮事实的。。住花园洋房的,,是蛮喜欢蹩苗头的。。。因为面子问题。。还有就如小时候,出门被规定不可以穿睡衣和拖鞋的。。出门都要人模狗样的。。呵呵呵呵。。。要噱头哦。。
作者: 留下足迹    时间: 2015-12-8 14:13:43

Waihi2010 发表于 2015-12-8 13:12
同意。
歧视是别人给你的,问题在于你自己是什么态度,有不少人选择了自暴自弃,自我沉沦。菩萨保佑,我 ...

是的,,你说那个歧视是别人给的,,一切在于自己的态度,,这话是对的,,但很多事,如果在国外的话,,都已经不是问题了。。但在国内,那个环境下,,真心是压力很大的。。。连要嫁个外地的,,都得考虑一下哦。。当然现在这种情况缓和多了。。因为外来人太多了,,要不然,,咱们说说实话好了,,反正我我就当人,土生土长在上海的苏北人好了,你别介意啊。算上海人了。。那么我们就有说了,,那么多外地人都涌进上海,,你有没有看到,,一到春季啥的,,上海的那些群里,,就一片欢呼。。。就有人会说,,终于还我上海了嘛。。。这街上的马路的感觉。。宁静了好多,,这些照片,,作为上海人,,难道不留念吗?也许很多外地人会说,上海人怎么这个样子的捏,,但其实上海人是会接受现实的,,但还是会留念那曾经属于上海的部分,,这不意味着是排外,,而是一直回味一下往日上海的感觉吧。。当然,,现在上海的变化那么多,,几乎都无法跟过去的一样模样了,,五彩缤纷,,没啥不好的,,其实很多感觉,还真的无法用语言所能表达出来捏。。其实就是一种意境吧。。
作者: 留下足迹    时间: 2015-12-8 14:34:32

越墮落。越快樂 发表于 2015-12-8 12:15
你有兴趣和时间听听我的上海情结或我的家族上海经历,从民国到共和,起伏跌宕。 ...

哦哦哦哦。。。
作者: Waihi2010    时间: 2015-12-8 14:42:08

本帖最后由 Waihi2010 于 2015-12-8 15:53 编辑
留下足迹 发表于 2015-12-8 15:13
是的,,你说那个歧视是别人给的,,一切在于自己的态度,,这话是对的,,但很多事,如果在国外的话,, ...


那是在澳洲的事了。我谈过一个女朋友,香港人,不会普通话,英文一般般,所以,我们多来是一直是说港式广东话的,不管是在悉尼,还是香港。后来分手,主要还是觉得她不是那种卷起袖子,一起过日子的那种人。
如果你是香港人,你应该知道,大陆开放了,大陆人接触世界的渠道多了,早晚会撇开你香港,直接走向世界。你能做的,就是怎么不被撇开,或者至少,别人撇开你了,你怎么个打算?呆呆地坐在那儿发怨气,于事无补!上海不也一样吗?!别人进来,你能怎么样啊?过你的日子呗,当作一切照旧。不喜欢现实?那就改变你自己吧 !
新西兰每增加一个新移民,都会思考相应的福利,医疗,交通,看看能不能跟上,上海是不会管这些的。政府都不管,有你什么事儿啊?想好你的退路吧。回忆,只能是回忆而已。
作者: 留下足迹    时间: 2015-12-8 15:05:46

本帖最后由 留下足迹 于 2015-12-8 15:07 编辑
Waihi2010 发表于 2015-12-8 14:42
那是在澳洲的事了。我谈过一个女朋友,香港人,不会普通话,英文一般般,所以,我们多来是一直是说港式广 ...

嗯,,是的,,国内的节奏确实如此。。不是说那个啥,,不管,,而且没法管,,人口太多,,管理没有系统话吧,,至少是入口造成的。。我个人感觉,,新西兰这么个移民下去哦。。也要乱了。。大陆是已经开始考虑二胎的问题了。。就是政府为了自己脱身捏,,这边,,一旦粮绝,,很多事就要出现了,,最大的问题,不是教育,而是医疗跟不上节奏的。。。至少感觉奥克兰地区会压力很大的。。。
作者: 越墮落。越快樂    时间: 2015-12-8 21:24:10

Waihi2010 发表于 2015-12-8 14:21
好啊,你敢说,我就敢听!

打电话回去,问一下,都不同意我在这说闲话,很多亲人还在上海。
作者: lamucs    时间: 2015-12-8 23:35: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aihi2010    时间: 2015-12-9 06:46:52

越墮落。越快樂 发表于 2015-12-8 22:24
打电话回去,问一下,都不同意我在这说闲话,很多亲人还在上海。

吊胃口额。
越是不肯讲,越是想晓得。
作者: 4agefans    时间: 2015-12-13 23:11:54

为你妈妈点个赞,好感动
作者: lala80    时间: 2015-12-16 12:43:38

没分了,赞一个!
作者: superreagan    时间: 2015-12-21 15:50:53

上海人哪都歧视  跟江苏人有毛关系
作者: 一秀    时间: 2015-12-27 06:10:16

上海地域歧视这么严重?
作者: snowlight    时间: 2015-12-27 07:43:39

一秀 发表于 2015-12-27 06:10
上海地域歧视这么严重?

以前了,现在上海人的优越性已经淡了很多。首先大量的外地人的涌入,而这些外地人通常都是比较优秀,他们打拼几年后的生活不比本地人差,只有更好,其次就是别的城市的崛起和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以前中国人会以有件上海牌子的衣服或鞋子手表什么而骄傲,现在估计没人知道了。倒退十五二十年,去上海用普通话问路或者打车肯定受欺负,现在不会了。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