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终于忍不住吐槽-现在的医生在行医前少上了一门儿课!!! [打印本页]

作者: lala80    时间: 2015-8-11 00:14:31     标题: 终于忍不住吐槽-现在的医生在行医前少上了一门儿课!!!

本帖最后由 lala80 于 2015-8-18 13:34 编辑

首先,我必须承认,我这标题写得是有点儿“危言耸听“吸引他人眼球的目的。不过既然发了吐槽的帖子,就是想让更多人关注。我不得不说,现如今,发帖好比拍影视剧,你要是不说得夸张些,悬乎点儿, 你的帖子是没人看的。)

这段时间经常看到因为医生的误诊而致使病患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新闻。 今天在天维上又看见了小William的悲惨遭遇 (http://ent.skykiwi.com/video_news/2015-08-10/202774.shtml),真让人痛心不已!

有人说这是因为新西兰的医生缺乏临床经验, 但是我认为,就这起悲剧而言,这不是最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这些医生(包括很多中国和其它国家、地区的医生)在行医前都少上或者是根本不应通过的一门课!!!!!

先引用一段故事: 《大长今》中, 一心想成为医女的长今虽然在各个方面都显得出类拔萃, 但是她的老师申主薄还是很决绝地给了她“不通” (即:不及格), 并且放话说长今虽然有坚强的意志力,但是没有资格做医生! 当时,作为观众的我甚为不解,觉得这一定是对长今的偏见和刁难。 但是当申主薄道出他的理由时, 我彻底的被说服,并且百分之一万的赞同、深信他的观点!!!

他对长今说: “你没有身为大夫的恐惧感,我认为恐惧感是大夫应该具备的,万一行医失误,会导致多大的后果,你却一点都不恐惧...”

(个人觉得,这里的“恐惧感”并非狭义上的惧怕、恐慌,而应该被理解为对生命的敬畏! 只有有了这种“敬畏”你才知道谨言慎行的重要性, 你才知道,也许因为你的一时疏忽、轻率,就可能误诊,从而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看了回帖, 还是有人无法理解, 好吧再换一种方法解释:因为医生工作的对象, 是不同于一般职业的!普通职业如果出了问题,再不济也是用金钱可以弥补的, 但如果是人家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就算医生很担当、很大义凛然地说一句“我赔!”我想大部分病患家属是不会买账,甚至会大嘴巴抽Y的,对吧?我这样解释,大家能理解了吗?! 所以, 医生这个职业才被人冠以“神圣”这个字眼儿来形容,所以这个职业不是随便什么人觉得IQ挺高就适合来做的啊!)

这句话对我的震撼很大, 所以在看过《大长今》将近十年后的今天, 我看完新闻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两名误诊了小William的医生,目前根本还没有成为一个大夫的资格,因为他们没有一点儿作为医生应有的恐惧感!!!

当听到William的父亲在这起医疗事故发生两年后,虽然强装镇定,但声音依然哽咽地回忆两年前自己的心肝宝贝是如何两次被家庭医生诊断认为小william的病情比较严重应该立刻到医院经行进一步的诊断治疗后, 又是如何在Wellington Hospital 这种在新西兰也应该算是三甲医院的大医院里先后被两名医生 , 敷衍了事地误诊后打发回家。 即使你们是junior,但你们也挂着医生的头衔儿啊?!你们应该听说过脑膜炎吧?!也应该知道脑膜炎与一般的感冒发烧症状类似吧?!也应该先判断排除了这个也许可能性不高,但是致命性很高的可能性吧?!!可是在William父亲有些怀疑,并再次和她确认是否可能是脑膜炎时, 这两名医生却坚持自己无知、草率的判断! 她在做出判断前是否有着作为医生应有的一丝一毫的“恐惧感”呢?!!!

(有回帖说, 这可能是医院的体质、流程问题。 但我觉得,体质或是流程问题固然存在, 而且影响范围和严重性有可能更大、更深远, 更值得讨论,不过,我相信医院的体质、流程绝不会规定因为要节省开支,就允许医生在没有把握确诊的时候, 不做化验就给人家确诊吧?两个实习医生,没有经验,又没做化验, 就敢告诉人家烧了N天、看了数次医生的孩子: 没事儿,不是脑膜炎, 再烧4、5 天都正常。 你们这样儿戏的给人家诊断, 这不是轻视人家的性命,不是没有作为医生应有的”恐惧感“,又是什么?)

我真的不懂医, 所以想不出这两位医生当时诊断时的心理。是对自己百分百的自信, 还是讨厌病患挑战自己的权威、伤害了自己的尊严, 或是不敢挑战、推翻自己同事之前的判断? 无论如何, 我想说的是, 做为一名医生,必须了解的是,装逼会死人的!!!!所以确定就是确定, 不确定就是不确定, 没有经过进一步检查, 就把不确定的可能性给否定了,这不是草菅人命吗?! 这样还有资格做医生吗?!!!

我还想说的是,世界上的人有两个极端, 一种是超级不自信, 自己明明有能力去做的事儿,却因为怀疑自己而不敢去尝试;而另一种是超自信(或者说是自负),自己可能还没有十足的把握时,就敢接,敢做。就是俗话说的“没有金刚钻,也敢揽瓷器活”的那种人。 一般而言后者更容易出成绩、但是杀伤性可能也更强。 周围有很多的高级打工者都是这样先上再说的人。前一类人, 很可能是把“责任”看得太重, 而后一类人正好相反。 可是对于如医生这样的“高风险”、“掌握着他人的生杀大权”的职业, 我认为是不太适合这类“自负”人群的!

还是那句话, 我不懂医, 所以上面更多是我个人的感言,很希望医疗行业的人士能够来个现身说法,欢迎批评指教!

小William的捐款连接: http://givealittle.co.nz/cause/williamburton/donations (感谢MMTT28提供的连接和默默的支持!)

我捐了,不多,就是想表达:你们的痛,我能体会一二,会支持你们! 并且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发生- 虽然知道这不太可能。但是,还是让我天真的祈祷,只要多一个人理解, 就多一分帮助,就能促成多一分的改观!




P.S. () + 黑体, 是为了回应回帖提出的疑问而做出的更新。


作者: masterq    时间: 2015-8-11 00:26:18

作為醫生應有恐懼感的沙發!
      
作者: masterq    时间: 2015-8-11 00:27:34

真讓人痛心不已的板凳!
      
作者: masterq    时间: 2015-8-11 00:28:34

沒人搶沙發,板凳,地板的地板!
     
作者: masterq    时间: 2015-8-11 00:41:24

《大长今》中, 一心想成为医女的长今虽然在各个方面都显得出类拔萃, 但是她的老师申主薄还是很决绝地给了她“不通” (即:不及格)


终于忍不住吐槽-现在的医生在行医前少上了一门儿课!!!


作者: oplwy    时间: 2015-8-11 01:40:11

只能自求多福了。庸医太多
作者: 注册专用    时间: 2015-8-11 05:15:12

了解一点医疗界,觉得根本原因还是joke key资本家行为。政府拨款持平或相对减少。靠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最终必然导致实际的服务质量的下降

作者: NewLynnHse    时间: 2015-8-11 07:28:41

这里的医疗体制,除了医生,其他的都挺好的
作者: snowlight    时间: 2015-8-11 07:45:28

本帖最后由 snowlight 于 2015-8-11 07:48 编辑

哎,确实是悲剧,两次都碰到实习医生,小孩子的病情发展又快。不过脑膜炎一开始确实和发烧感冒差不多,被误诊太多了,就我印象里就已经在电视报纸上看到两三次,有一个自己就是实习医生,硬是就这么死了。
作者: skywindcn    时间: 2015-8-11 08:44:12

本帖最后由 skywindcn 于 2015-8-11 10:04 编辑

有孩子的人看到这样的新闻,真能气死!

前不久我孩子感染小儿秋季腹泻,高烧4天,最厉害的一天有2次烧到40度,我们也怀疑是脑膜炎,看了2个不同的GP,又去了2个不同的医院,都说不是,但还是担心加担心,只能白天黑夜的守在孩子身边观察。我无法想象,如果因为医生误诊导致孩子耽误治疗,我会是什么心情,真可能杀了那医生的心都有!这样的医生,最起码应该吊销行医执照,在他们的职业记录上应该有一辈子的阴影!

我也不能理解,新西兰这边的治疗制度到底是怎么回事!?小儿脑膜炎的所有症状,除了前卤门鼓起、拱背、皮疹外,其他症状都和流感、秋季腹泻非常相似,例如高烧、呕吐、腹泻、哭闹、精神不振、面无表情、嗜睡。其中,拱背、皮疹不一定会出现,卤门鼓起则表明脑压已经很高了。所以我觉得当其它症状都出现时,至少应该及时做血液检验吧?我们2次要求做血液检验,都没给做,最后只给做了1次粪便检验,到现在我还不知道结果是什么,孩子病都好了......

很多人诟病国内的医院,动不动就做各种检查,动不动就点滴、上抗生素,但这次孩子生病,我开始怀念国内的医院了。这边的老移民很多对国内医院的印象还停留在5年、10年甚至15年前。国内现在早就不是动不动就上抗生素的时代了,至少在北京的大医院不是这样。但国内医生遇到孩子高烧、上吐下泻、哭闹或精神不振,肯定会做血液检验!而且医生会给家长说明检验结果!我知道脑膜炎单凭血检依旧很难诊断,但至少是很有用的诊断方法之一。不明白这边为什么就是不给做。如果说乱用抗生素对孩子有害,那做血液检验能有什么害处?取血孩子疼?我就cao了!

我不惮恶意的揣测,血液检验会产生额外的费用,而6岁以下儿童的费用都由政府负责,所以公立医院是能不做就不给做。我甚至更加恶意的揣测,公立医院在评价医生绩效时,会不会检验做的越少绩效越好,而误诊则不会影响绩效?!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医生也是人,如果说误诊的情况发生的多或者不时发生严重的误诊事件,那就决不是医生的问题,只能是医疗制度、医院制度的问题!

这次孩子生病,我几天几乎没睡,查了各种文章,医院给的几张纸都快背下来了,一刻钟摸一次孩子的前卤门,生怕耽误孩子的病。我老婆说国内拼的是钱,这边拼的是家长。要我说,国内和这边拼的都是钱。国内有钱,可以去挂300块的特需门诊甚至500块的国际部门诊,那就医环境和医生的态度就是比7块的普通门诊和15块的专家门诊要好的多的多。这边有钱,我想应该可以买更好的保险,让孩子去更好的私立医院看病吧,虽然我都不知道哪里有更好的私立医院......

最后抄一句说烂了的话,据说是奥巴马说的,“这个世界会依据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儿童而对它作出评判”。

作者: 我不爱吃鱼    时间: 2015-8-11 09:03:52

没孩子的看了这样的新闻,也能气死
作者: wendod    时间: 2015-8-11 09:10:49

误诊判重刑可好?终身监禁一点不过分
作者: 雪梨樱桃    时间: 2015-8-11 09:16:09

作为门诊,误诊率高达70%呢,怎么办呢,有孩子的实在是根本承受不起啊
作者: bd4ay    时间: 2015-8-11 09:20:01

哎。。。。无力吐槽

谁摊上这事都没辙,完全看命啊。

我儿子1岁多,前些日子突然高烧,伴随小儿惊厥,快吓死了。叫了救护车,去了急诊,到了医院就是观察。。。不做任何验血,验尿,验大便之类的测试

在医院的时候我还要求医生给验个血啊至少,医生说不用,医生坚信是小儿支气管炎伴随高热惊厥。好彩的是儿子没有被误诊。

不过比较搞笑的是我带我家狗去打针(每年的疫苗),宠物医生说看到狗狗皮肤有点问题,马上取了样本去化验。。。。
作者: 还剩几米    时间: 2015-8-11 09:26:26

呆的越久越觉得这里的医疗会是大问题.  
作者: 误入    时间: 2015-8-11 09:34:48

bd4ay 发表于 2015-8-11 09:20
哎。。。。无力吐槽

谁摊上这事都没辙,完全看命啊。

区别在于,一个付钱,一个免费
作者: bd4ay    时间: 2015-8-11 09:40:54

误入 发表于 2015-8-11 09:34
区别在于,一个付钱,一个免费

问题是,你去了急诊想给钱都没地方给啊
作者: xytdt55    时间: 2015-8-11 09:42:47

真的,尤其是有孩子的,真实折磨
作者: 后文车妖    时间: 2015-8-11 09:43:48

拿韩棒电视剧当论据?我也能拿港台导演执导下的大陆抗日神剧当历史,比如手撕鬼子这类,也是醉了。

顺便说下,我认识的一个奥大教授就是被这边误诊拖延最后归天的。你们都知道是谁了吧。
作者: Utel    时间: 2015-8-11 09:44:35

确实太有道理了,医德,医心重于医术。~
作者: Paper_Man    时间: 2015-8-11 09:49:30

楼主说的很对,这边很多医生或者其他 professionals 在上岗前研究的是如何避责。



作者: 无过    时间: 2015-8-11 10:02:55

我不想吐槽医疗体系或者制度,很多事情其实是非常无奈的.
新西兰的医生培训体制导致各种误诊是常事.
一个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在中国一直是跟随导师在医院实习,知道导师认为他完全合格了才会让他上岗但是随时会被抽查
新西兰的培训制度是大量的毕业生也就是house officer充斥在工作岗位的第一线,一旦值班加班什么的一定是house officer.
然后呢,每一层楼或者WD配备一个registrar, 没事就house officer处理了,有事就等registrar过来,有时候一等就是几个小时. 更有甚者是直接电话指示不做具体的临床检测.....
真正有专科资格或者consultant资格的基本上都是在危机时候再call back........ 这样不耽误才怪
作者: denema    时间: 2015-8-11 11:18:38

对新西兰的医生医术如何,楼主我真的不敢说什么,毕竟我和周围朋友没有碰到过。医疗体制真心需要改善。特别西区医院,打死不再去,宁可市区医院远就远点。
不过,对于医生的医德我可以说非常到位。这个是我怎样都力挺的。
作者: 误入    时间: 2015-8-11 11:27:41

bd4ay 发表于 2015-8-11 09:40
问题是,你去了急诊想给钱都没地方给啊

私立的好像也有急诊,没去过
作者: bd4ay    时间: 2015-8-11 11:37:22

误入 发表于 2015-8-11 11:27
私立的好像也有急诊,没去过

最好的设备都在公立医院。。。。
作者: NASA    时间: 2015-8-11 11:48: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无过    时间: 2015-8-11 11:55:43

bd4ay 发表于 2015-8-11 11:37
最好的设备都在公立医院。。。。

错,
最好的设备都在公立医院,最好的医生都在私立医院
作者: MchanelM    时间: 2015-8-11 11:57:29

在新西兰真的很害怕生病,虽然这边有最先进的医疗器械,但是医生的经验真的不敢恭维。。
看了小william 的新闻真的很痛心,好好一孩子的一生就因为医生的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期而变成这样。
作者: joy___123    时间: 2015-8-11 13:29:58

看韩剧学行医,呵呵。

只想问LZ一个问题,脑膜炎确诊方式是什么?
作者: snowlight    时间: 2015-8-11 15:31:30

本帖最后由 snowlight 于 2015-8-11 15:43 编辑
skywindcn 发表于 2015-8-11 08:44
有孩子的人看到这样的新闻,真能气死!

前不久我孩子感染小儿秋季腹泻,高烧4天,最厉害的一天有2次烧到40 ...


脑膜炎验血查不出的,要做腰穿刺。你宝宝这种情况买保险也没什么用的,保险对做手术有很大帮助,不用排队。在auckland就尽量送starship的急诊,那里儿科医生还是比较专业。我儿子就有保险,但不等于像国内,想看就看,想查就查,一样要医生refer,不然还是没用的,所以我刚把他从vip2降到vip1了
作者: quad5    时间: 2015-8-11 15:38:44

好多感叹号。 我觉得看电影看多了吧。
作者: skywindcn    时间: 2015-8-11 15:42:51

snowlight 发表于 2015-8-11 15:31
脑膜炎验血查不出的,要做腰穿刺。你宝宝这种情况买保险也没什么用的,保险对做手术有很大帮助,不用排队 ...

多谢对于保险作用的介绍
我们在东区,去city的starship有些远,请问starship也算是公立?

另外,据我所知,脑膜炎验血是很重要的判断标准之一,腰穿刺一般也是基于验血结果来判断是否要做。
作者: lala80    时间: 2015-8-11 15:50:36

joy___123 发表于 2015-8-11 13:29
看韩剧学行医,呵呵。

只想问LZ一个问题,脑膜炎确诊方式是什么?

看了所有的回帖儿, 好几位都纠结于我引用了《大长今》中的一段话来说事儿。
可是这有什么的, 我又不是靠看韩剧给您开方子抓药、谋财害命的, 我只是说这个“理儿”。
没听说过“话糙理不糙”吗?甭管这话是出自哪儿,谁说的, 您难道觉得说的不对吗? 不占理吗?!

另外, 我前面说得清楚,“我真的不懂医”所以您问我脑膜炎的确诊方式, 那是您问错人了, 您真正应该问的是那两位医生! 因为, 我没有行医证,没资格给人家开方诊断。但,那两个医生有啊?!

您看清楚,我要吐槽的问题不是他们的医术, 而是他们的医德。 (如果您觉得这也不是医德的问题, 那就是他们的逻辑出了问题。)

医学白痴的我都知道脑膜炎的症状与感冒发烧很类似,但是作为挂牌儿医生, 却光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就把连化验结果都可能很难区分的一个很致命的可能性,那么轻易地给排除了。他们凭的又是什么?!! 那是一条命,是一个家庭的幸福啊!他们怎么能这么轻率、随意呢?!

所以这里我要吐槽的并不是医术不高、临床经验不够,而是不懂装懂、把不确定,说成了肯定!

您自己看看那个孩子和他的父母, 就是因为那两个医生又不合逻辑、又非常轻率的判断, 那么可爱的孩子就要一辈子活受罪;而他的父母就要每天看着自己的宝贝痛苦, 而一辈子受煎熬!您觉得这样的医生合格吗?
作者: 由甲儿    时间: 2015-8-11 15:50:43

楼主根本没说看韩剧学医啊 楼主只是引用了一个故事 韩剧里面的一段情节而已..
楼上人都怎么看的字啊...
作者: lala80    时间: 2015-8-11 15:56:50

NASA 发表于 2015-8-11 11:48
临床经验不是你说有就有的啊

既然临床经验不够,就不要乱下诊断啊?! 人家GP都说了挺严重, 凭啥你们两个没经验的就敢舔着脸的轻易把人家给打发了。 还说什么发烧几天很正常?!!!!现在怎样?!你们一句话,人都没救了! 可恶,害人不浅啊!
作者: lala80    时间: 2015-8-11 16:00:03

skywindcn 发表于 2015-8-11 08:44
有孩子的人看到这样的新闻,真能气死!

前不久我孩子感染小儿秋季腹泻,高烧4天,最厉害的一天有2次烧到40 ...

对啊?! 临床经验不够, 还不做化验, 凭经验和概率判断,真是气到无语!!!
作者: lala80    时间: 2015-8-11 16:05:52

quad5 发表于 2015-8-11 15:38
好多感叹号。 我觉得看电影看多了吧。

啥逻辑?看电影和感叹号有什么联系呢?
作者: lala80    时间: 2015-8-11 16:06:51

由甲儿 发表于 2015-8-11 15:50
楼主根本没说看韩剧学医啊 楼主只是引用了一个故事 韩剧里面的一段情节而已..
楼上人都怎么看的字啊... ...

明白人儿, 谢啦!
作者: quad5    时间: 2015-8-11 16:07:46

lala80 发表于 2015-8-11 16:05
啥逻辑?看电影和感叹号有什么联系呢?

感叹号多说明很多感情抒发, 引用电影做观点的支持,觉得感情化了。 让人觉得不客观
作者: honeybabesc    时间: 2015-8-11 16:17:24

skywindcn 发表于 2015-8-11 08:44
有孩子的人看到这样的新闻,真能气死!

前不久我孩子感染小儿秋季腹泻,高烧4天,最厉害的一天有2次烧到40 ...

這邊6歲以下是免費也就是政府出錢他們要省錢就能不做 就不做, 我覺得這邊應該也要有自費的選擇, 如果我們自已付費就該可以做, 這邊醫療體制就是這樣沒辦法
作者: 由甲儿    时间: 2015-8-11 16:18:18

quad5 发表于 2015-8-11 16:07
感叹号多说明很多感情抒发, 引用电影做观点的支持,觉得感情化了。 让人觉得不客观 ...

楼主应该是没孩子的 只是当年看了部连续剧 对这个情节一直记在心里 然后凑巧看到william发生的事情 就有感而发发了个帖子而已 你也不能说他不客观吧 我觉得写的挺好的 新西兰的医疗服务确实太没责任心了
作者: honeybabesc    时间: 2015-8-11 16:20:59

bd4ay 发表于 2015-8-11 09:20
哎。。。。无力吐槽

谁摊上这事都没辙,完全看命啊。

寵物是我們主人自費呀, vet 當然肯了, 我家狗狗做腳的手術排日期可快了, 還有專家跟診, 我都覺得人不如狗呀
作者: joy___123    时间: 2015-8-11 16:51:46

lala80 发表于 2015-8-11 15:50
看了所有的回帖儿, 好几位都纠结于我引用了《大长今》中的一段话来说事儿。
可是这有什么的, 我又不是 ...

不觉得他们的医德有什么问题,医术是有问题,但是这是客观事实,再义愤填膺再怒火冲天也无济于事,相反,理性的分析才能避免下一次事故的发生。这种医疗事故需要的是冷静的分析和相关总结来改进,当然你可以说冷血,但是光嚷嚷又有什么用呢?

另外,确诊脑膜炎需要做腰椎穿刺,那两个医生在这个孩子的case判断出错了,而其他一般发烧的case对了,如果说疑似症状的就要做腰穿,那从人数上来说受害者更多。当然也可能医生为了避免可能的医患矛盾,从此没事就穿穿,跟国内一样。这样就好了?



作者: snowlight    时间: 2015-8-11 17:41:48

本帖最后由 snowlight 于 2015-8-11 17:50 编辑
skywindcn 发表于 2015-8-11 15:42
多谢对于保险作用的介绍
我们在东区,去city的starship有些远,请问starship也算是公立?



是公立的,小孩子生病,假如病的比较厉害都是被转到这个医院的,新闻里最后不是也是到这个医院做的检查吗?我家住西区,孩子发烧到40度,我就直接去那,那里毕竟都是儿科医生,不过地址我报了个中区朋友的,这也是朋友教我的。我父母都是医生,我问过他们,常规血检早期查不出的,但是他们认为脑膜炎有很多明显症状,这个新闻确实是个误诊。其实你说看了好几次,那么多医生都说不是,是的机率确实不高,尤其你不可能同时看几个医生,有时误诊是因为病情没有发生到那个程度,医生又缺乏经验,才会误判。此外,保险还是要买,不过就买开刀的就可以了。我父母都是退休的老医生了,认为国内现在做的很多检查都是没必要的,有的是医生太黑,有的是医生怕担责任。这里的大部分医生医德没问题,医术确实一般,此外因为国家掏钱,能不做的检查确实都不给做,有最基本的药就用最基本的(前段时间真好我朋友做了个小手术,我父亲看了一下他的用药,说这些都是国内淘汰的,不过也管用,就是病人比较受罪,但是我朋友是一分钱没出,出院后,护士还上门换药)所以两边都不是完美的。
作者: 乍暖还寒    时间: 2015-8-11 18:01:25

joy___123 发表于 2015-8-11 16:51
不觉得他们的医德有什么问题,医术是有问题,但是这是客观事实,再义愤填膺再怒火冲天也无济于事,相反, ...

如何才算冷静客观的分析,愿闻其详。如何判断是医德问题还是医术问题,看你言之凿凿愿闻其详。
脑膜炎的判断应该不是上来就腰穿的吧,否则......。一个细菌性脑膜炎,隔几年就死一个,看来客观冷静的分析还不够啊。
希望所有父母上帝保佑不要遇到如此医疗行为。
作者: koikui    时间: 2015-8-11 18:20:19

skywindcn 发表于 2015-8-11 08:44
有孩子的人看到这样的新闻,真能气死!

前不久我孩子感染小儿秋季腹泻,高烧4天,最厉害的一天有2次烧到40 ...

虽然没有孩子 但是觉得很认同你的想法 我一朋友上半年也是脑膜炎查了两月才查出来 太让人揪心了....
作者: birdybirdy    时间: 2015-8-11 19:08:35

本帖最后由 birdybirdy 于 2015-8-11 19:20 编辑

事后人人都是赛华佗

连一本完整的医学书籍都没有读过的人,还是少出来放屁了

作者: Alan9a    时间: 2015-8-11 19:11:35

自己是三个孩子妈妈 孩子生病一盒传一个 咳嗽咳了2个多月 肺部有痰很明显,带去看医生 医生什么都不做  给了2孩子一人一根冰棍。结果孩子一通死咳。 我也得既然免费医疗的质量跟不上  不要也罢! 典型误人子弟。医德我觉得没有问题 ,医术太有问题了。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5-8-11 20:41:10

Alan9a 发表于 2015-8-11 19:11
自己是三个孩子妈妈 孩子生病一盒传一个 咳嗽咳了2个多月 肺部有痰很明显,带去看医生 医生什么都不做  给 ...

你可以换个医生。我们常去的诊所,有好几个医生,其中一个明显有点心不在焉大大咧咧的,我们都尽量避免看他。有时候去的晚了他值班没办法只能看他。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5-8-11 20:42:34

joy___123 发表于 2015-8-11 16:51
不觉得他们的医德有什么问题,医术是有问题,但是这是客观事实,再义愤填膺再怒火冲天也无济于事,相反, ...

可以验血做进一步确认。
作者: lala80    时间: 2015-8-11 22:00:35

本帖最后由 lala80 于 2015-8-11 22:03 编辑
joy___123 发表于 2015-8-11 16:51
不觉得他们的医德有什么问题,医术是有问题,但是这是客观事实,再义愤填膺再怒火冲天也无济于事,相反, ...


哎, 也许是我多用了几个标点符号, 让你觉得我不理性, 光嚷嚷。

不过您根本没有理解人家的意思, 就发表评论,这叫理性吗?这样客观吗?

‘其他的都对了,只有这个判断错误’, 对于病患的性命,你觉得这种靠碰概率一样赌博似得诊断方式是可取的吗? 虽然就这一次的判断错误,就差点要了这个孩子的命。 一个孩子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您是否能体会呢?

跟着您的思路分析, 疑似病症,当然不一定需要个个都做腰穿, 这时就需要医生凭借自己的经验做出初步判断可能性非常大、病情非常严重的当然要做, 而其它症状尚不明显, 病情还不危急的可以跟病人家属解释:进一步检查可能对患儿带来的痛苦较大,费用较高,所以建议先继续观察。但是在没有做腰穿确认没有脑膜炎的可能性之前,你凭什么推翻人家GP的猜测,告诉人家你家孩子得的不是脑膜炎, 烧个几天都是正常现象啊! 这算什么逻辑呢?这不算医德问题,那又算什么问题呢?  

你这个人分析问题只讲前一半儿, 不说后一半儿,不看清别人的意思, 把人家说的意思含混、情绪的理解为“从此没事儿就穿穿” 这就是您所谓的客观事实、冷静分析吗?你这是跟谁较劲呢?

作者: 新马甸甸    时间: 2015-8-11 22:06:25

小儿脑膜炎是不是有预防针可以打?
作者: lala80    时间: 2015-8-11 22:08:33

由甲儿 发表于 2015-8-11 15:50
楼主根本没说看韩剧学医啊 楼主只是引用了一个故事 韩剧里面的一段情节而已..
楼上人都怎么看的字啊... ...

这年月找个能理解我在说什么的人,咋就这么难? 谢谢....谢谢啦~~~~
作者: lala80    时间: 2015-8-11 22:14:47

本帖最后由 lala80 于 2015-8-11 22:55 编辑
quad5 发表于 2015-8-11 16:07
感叹号多说明很多感情抒发, 引用电影做观点的支持,觉得感情化了。 让人觉得不客观 ...


实话是, 这年月如果要提高关注度,还真必须学会包装和推销自己。 我用的那些叹号,也是一种推销。 就好像,你在演讲的时候,如果没有感情跟念经一样, 就算再客观,有人喜欢听吗? 不过更重要的是,我真的很气愤,很痛心, 否则我干嘛要吐槽?

引用电影里说的话就不客观吗?但您怎么知道电影中说的话不是来源于生活呢? 我在引用的时候, 只考虑有理没理,根本不可能也没必要去刨根究底的查明这句话到底是申主薄说的还是编剧写的。


作者: 宝宝的妈    时间: 2015-8-11 22:44:05

我相信当事的两个医生肯定也是在煎熬着吧? 谁也不愿有这样的结果。我看完新闻,也很为这个孩子揪心。我相信出这个新闻,肯定也会让医生们在日后的工作中提高警惕。

医生不是神仙,不会没有判断失误的时候。大家都问问自己,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从来没有犯过错? 只是医生的错牵扯到人!

我觉得这种新闻一定会让大多数的医生更加警醒。我们就不要马上跳出来说医生没医德了,不负责了,太自负了。有种落井下石的感觉。毕竟医学院也不是那末好读的。牵扯其中的医生肯定也不会好受。给他们一些反省的空间吧。毕竟这还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

每年得脑膜炎的人口比例是多少? 因为脑膜炎而死的人的比例是多少? 因为误诊而没及时得到治疗的比例又是多少?总不能因为几个案例,每个发烧感冒的baby或大人都去做穿刺检查?
作者: lala80    时间: 2015-8-11 23:06:12

宝宝的妈 发表于 2015-8-11 22:44
我相信当事的两个医生肯定也是在煎熬着吧? 谁也不愿有这样的结果。我看完新闻,也很为这个孩子揪心。我相信 ...

您肯定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说的也有些道理。

不过最后一句说的有问题, 说明您可能也没听全或是看明白。

他们的错, 不全在于没有做“穿刺”,而是在没有穿刺的结果下, 就仅凭自己有限的临床经验, 大胆、草率地否定了GP的初步判断, 跟家长下了诊断说William得的不是脑膜炎!


作者: sdas1234    时间: 2015-8-11 23:13:46

lala80 发表于 2015-8-11 22:00
哎, 也许是我多用了几个标点符号, 让你觉得我不理性, 光嚷嚷。

不过您根本没有理解人家的意思, 就 ...

抱歉,我并没有看出里面的医生医德有什么问题,有很多疾病初期本来就不好判断,不然就没有潜伏期之类的事情了。

几年前在国内TOP的医学院学习临床,深感国内行医的不易,工作压力巨大还常常要被道德绑架,检查多了又说暴利乱收费,没检查出了意外又成了没“医德”的问题。说实话看到前面的评论里的各种“终身监禁”,深感言论暴力的可怕。

并不反对抒情,但你写个东西出来是要有价值的。你要是觉得医疗制度不好,请指出它哪里不好,怎么改正,这样的讨论才是有意义的。从没诊断出脑膜炎到没医德,这个逻辑太跳跃,抱歉我理解不了。你要抨击那个医生,至少要了解了解该疾病是怎么样的,当时诊断的情况是什么的,出错点在哪。
作者: maths_nz    时间: 2015-8-11 23:15:57

sdas1234 发表于 2015-8-11 23:13
抱歉,我并没有看出里面的医生医德有什么问题,有很多疾病初期本来就不好判断,不然就没有潜伏期之类的事 ...

还是有明白人啊,赞。
作者: Alan9a    时间: 2015-8-11 23:29:26

love_3_month 发表于 2015-8-11 20:41
你可以换个医生。我们常去的诊所,有好几个医生,其中一个明显有点心不在焉大大咧咧的,我们都尽量避免看 ...

我说的  发生我身上的 孩子看病的事实, 我也要求换医生了 又等了3个小时  最后去柜台问,什么时候来新医生看。 柜台那边一个医生就说,我们还需要排队等待, 他看了病例 觉得第一个医生看得没有错, 你再等 后面的医生应该也是给的一样的答案。。。。 彻底无语
典型的  不花钱的 真真的不好
作者: Alan9a    时间: 2015-8-11 23:29:48

love_3_month 发表于 2015-8-11 20:41
你可以换个医生。我们常去的诊所,有好几个医生,其中一个明显有点心不在焉大大咧咧的,我们都尽量避免看 ...

我说的  发生我身上的 孩子看病的事实, 我也要求换医生了 又等了3个小时  最后去柜台问,什么时候来新医生看。 柜台那边一个医生就说,我们还需要排队等待, 他看了病例 觉得第一个医生看得没有错, 你再等 后面的医生应该也是给的一样的答案。。。。 彻底无语
典型的  不花钱的 真真的不好
作者: 皮皮蛋蛋    时间: 2015-8-11 23:52:06

新马甸甸 发表于 2015-8-11 22:06
小儿脑膜炎是不是有预防针可以打?

有的,但是脑膜炎分好几种起因,护士说那个预防针只防一种,唉唉唉。。。
作者: 乍暖还寒    时间: 2015-8-12 07:18:52

楼主别纠结了,不同的人站在各自的角度各自解读,所谓见仁见智。经过冷静客观全面的分析后,发现虽然楼主从一个外门汉角度,从一部电视剧里找出从医的关键问题"医生要有恐惧感",非常难得! 做为医生无论医术与医德面对生命,的确要战战兢兢慎重之再慎重,不知楼主的这一观点哪里有错?  楼主借电视剧阐明自己的观点,注意,是观点不是根据,错在哪里?  
从新闻方面讲,就事论事,看不出是医德问题还是医术问题,因资讯不全,凭着感觉说是与不是都不客观。唯一能说通的就是"不慎重", 小儿发病变化是非常快的,没有经验的实习大夫在不请示上级的情况下,草率诊断是不负责任的。也可以说是'缺乏恐惧感'。
楼主的' 标题 '平和些,比如直接点题医生要有恐惧感,更能让人了解和理解你的观点。
医生是艰苦和无聊的职业,年轻医生常常连轴转,其中辛苦只有当事人知晓,没有节假日的观念,永远的不断的要读书,更新自己的知识。相比之下家庭医生会好一些。在如此压力下他们还要有恐惧感,因此这个职业也是抑郁症的高发职业,所以选职业千万要慎重啊,没有那个金刚钻就别急揽活儿啊,尤其是那些傲慢的tough men/women 千万别学医,否则害人害己。特别不理解这么一不好玩的职业,竟然抢破头的往里钻啊,这是为虾米呢???
作者: 乍暖还寒    时间: 2015-8-12 07:41:51

楼主别纠结了,不同的人站在各自的角度各自解读,所谓见仁见智。经过冷静客观全面的分析后,发现虽然楼主从一个外门汉角度,从一部电视剧里找出从医的关键问题"医生要有恐惧感",非常难得! 做为医生无论医术与医德面对生命,的确要战战兢兢慎重之再慎重,不知楼主的这一观点哪里有错?  楼主借电视剧阐明自己的观点,注意,是观点不是根据,错在哪里?  
从新闻方面讲,就事论事,看不出是医德问题还是医术问题,因资讯不全,凭着感觉说是与不是都不客观。唯一能说通的就是"不慎重", 小儿发病变化是非常快的,没有经验的实习大夫在不请示上级的情况下,草率诊断是不负责任的。也可以说是'缺乏恐惧感'。
楼主的' 标题 '平和些,比如直接点题医生要有恐惧感,更能让人了解和理解你的观点。
医生是艰苦和无聊的职业,年轻医生常常连轴转,其中辛苦只有当事人知晓,没有节假日的观念,永远的不断的要读书,更新自己的知识。相比之下家庭医生会好一些。在如此压力下他们还要有恐惧感,因此这个职业也是抑郁症的高发职业,所以选职业千万要慎重啊,没有那个金刚钻就别急揽活儿啊,尤其是那些傲慢的tough men/women 千万别学医,否则害人害己。特别不理解这么一不好玩的职业,竟然抢破头的往里钻啊,这是为虾米呢???
作者: snowlight    时间: 2015-8-12 08:12:36

本帖最后由 snowlight 于 2015-8-12 08:19 编辑
乍暖还寒 发表于 2015-8-12 07:41
楼主别纠结了,不同的人站在各自的角度各自解读,所谓见仁见智。经过冷静客观全面的分析后,发现虽然楼主从 ...


实习医生缺乏经验,估计他根本无法判断那些是需要请示那些是可以做出诊断,假如事事都请示也是不可能。所以应该是制度造成的,实习医生被赋予这个权利,假如再事事请示他就不用做这个医生了。个人感觉,第二个医生责任更大一些,一般三天内又回来的病人医生需要更谨慎。至于医生的恐惧感,那是不可能的,也就是电视里有。医生做久了,看的病太多,看到死的人太多,都是铁石心肠了,太多恐惧反而会感精神崩溃的。我们病人只要需要一个有经验负责任的医生就可以了
作者: bd4ay    时间: 2015-8-12 08:50:03

honeybabesc 发表于 2015-8-11 16:20
寵物是我們主人自費呀, vet 當然肯了, 我家狗狗做腳的手術排日期可快了, 還有專家跟診, 我都覺得人不如狗 ...

问题是去看急诊,我要求付费去验血,医院也不给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5-8-12 08:57:21

bd4ay 发表于 2015-8-12 08:50
问题是去看急诊,我要求付费去验血,医院也不给

医院里没有这种自费检测服务,但是外面的验血机构可以自费做某些检查



http://www.labtests.co.nz/patients/general-information/self-referred-test-pricing
作者: snowlight    时间: 2015-8-12 09:07:03

lala80 发表于 2015-8-11 16:00
对啊?! 临床经验不够, 还不做化验, 凭经验和概率判断,真是气到无语!!! ...

不要太责难医生了,不是他们不想或不给,是制度或程序不允许。我怀孕时想提前做个b超,gp不给,后来我说我肚子疼,害怕先兆流产,他就说那就有理由可以做。还有次我嘴唇过敏,看gp,吃了那个cold sore的药不好,又回去看,gp才说过敏,那时我嘴唇已经肿的像香肠了,其实第一次我去我就说应该是过敏。后来gp跟我解释一下,他第一次必须给我吃那个药,不好他才能给来过敏的激素药膏。身边这样的例子太多,所以在这看病真是要有点技巧,但也不能完全责怪医生
作者: bd4ay    时间: 2015-8-12 09:09:24

love_3_month 发表于 2015-8-12 08:57
医院里没有这种自费检测服务,但是外面的验血机构可以自费做某些检查

.......我说的是急诊啊,半夜去急诊难道还要跑到lab test去验血
作者: MMTT26    时间: 2015-8-12 09:13:44

Many thanks for sharing. I am saddened to hear the news as well....God bless...
作者: MMTT26    时间: 2015-8-12 09:16:15

NewLynnHse 发表于 2015-8-11 07:28
这里的医疗体制,除了医生,其他的都挺好的

you might be right.....
作者: MMTT26    时间: 2015-8-12 09:20:56

For Will Borton:
http://givealittle.co.nz/cause/williamburton/donations

Sorry I cannot type Chinese at moment (at work)...Please share your love with the family...$1 will help.

I dont know them. But I feel sorry for the family, and been upset for days.....
作者: MMTT26    时间: 2015-8-12 09:21:28

For Will Borton:
http://givealittle.co.nz/cause/williamburton/donations

Sorry I cannot type Chinese at moment (at work)...Please share your love with the family...$1 will help.

I dont know them. But I feel sorry for the family, and been upset for days.....
作者: skywindcn    时间: 2015-8-12 09:38:25

joy___123 发表于 2015-8-11 16:51
不觉得他们的医德有什么问题,医术是有问题,但是这是客观事实,再义愤填膺再怒火冲天也无济于事,相反, ...

诊断脑膜炎的手段不是只有腰穿,除了查看症状外,还可以查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尿素氮、尿常规,其中血象尤其重要。另外还可以做排除性检查,这是我就医时GP说的。比如怀疑患者是病毒感染的肠胃炎,就可以检查粪便以确诊肠胃炎或者排除肠胃炎。

说到医德?日内瓦宣言中有一条:THE HEALTH OF MY PATIENT will be my first consideration;




作者: skywindcn    时间: 2015-8-12 09:39:55

snowlight 发表于 2015-8-12 09:07
不要太责难医生了,不是他们不想或不给,是制度或程序不允许。我怀孕时想提前做个b超,gp不给,后来我说 ...

最可怕的不是一两个医生有问题,而是制度有问题
作者: sammy1112    时间: 2015-8-12 09:48:01

joy___123 发表于 2015-8-11 16:51
不觉得他们的医德有什么问题,医术是有问题,但是这是客观事实,再义愤填膺再怒火冲天也无济于事,相反, ...

非常赞同你的看法!
一直觉得很多人一提到误诊就义愤填膺!
当然,我知道有些人会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痛,但是医生也只是普通人,不是神,不可能不犯错误!
如果患者个个都需要医生100%做正确诊断,也hold医生100% responsible的话,请问谁还敢去学医?
作者: sammy1112    时间: 2015-8-12 09:48:43

sdas1234 发表于 2015-8-11 23:13
抱歉,我并没有看出里面的医生医德有什么问题,有很多疾病初期本来就不好判断,不然就没有潜伏期之类的事 ...

很多人在看事情的时候缺乏理智,非常赞同你的看法!
作者: joy___123    时间: 2015-8-12 10:09:37

乍暖还寒 发表于 2015-8-11 18:01
如何才算冷静客观的分析,愿闻其详。如何判断是医德问题还是医术问题,看你言之凿凿愿闻其详。
脑膜炎的 ...

冷静客观,就是对事不对人,而且从各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从家长的角度看,自己的孩子烧的那么厉害,而且有各种疑似脑膜炎症状,为什么医生不做检查就排除,是不是失德。

从医生的角度看,流感季节一晚上可能收到10个8个高烧不退的孩子,除了脑膜炎,还有什么玫瑰疹,败血病,肠胃炎,川崎症,尿道感染等等等等(纯百度,反正可能性很多),但是大多数都是单纯的发烧,等等就好了。

家长或者旁观者在事后评论很容易,但是作为医生或者说医院的流程,思考的不应该只是这一个孩子,而是要怎样才能用有限的资源拯救最多的病人。给每个孩子做全面检查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只有症状最明显才会做,那么就肯定会有遗漏。其他的行业也是一样,但是医生因为后果最为直接和严重,更容易产生对医生个体的矛盾。

像LZ这种上来就觉得医生少上一门课,没有“恐惧感”啥的,对改进以后的状况没有什么作用,或者应该说有反作用。不说希波克拉底誓言,那是不是有了“恐惧感”,医生就能不误诊了?就能包治百病了?明显是情绪化的发泄而已(不过这里是FML,也没啥不对)医者不自医算是常识,作为医生,情绪化更容易对病人误诊和对自己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而这种社会舆论情绪化发泄的压力,后果是什么?作为医生,多做检查,那么责任就不在自己了,至于真正严重而因为资源有限没有轮到的病人,那就怨舆论对医生的评论吧。

然后。。。至于不冷静客观,可以看LZ的行文之类,当事医生SB装逼这个就当顺口吧,感叹号一堆就当包装吧,别人的回帖,同意的就是理解TA了,不同意的就是较劲,那也没什么讨论的用处了。

我相信所有看到这个事故的人都不希望它发生,也担心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边,那么关注医院对事故的调查和流程的review, 同时作为家长多了解儿童病例什么的才是积极的做法,那个孩子惨重的代价能促进医疗系统的一点点进步家长也算有点安慰,至于质疑当事医生医德,除非医生违反了医院制度,没有调查结果之前这种行为只能激化医患矛盾,吵架过个嘴瘾而已。
作者: maths_nz    时间: 2015-8-12 10:15:48

joy___123 发表于 2015-8-12 10:09
冷静客观,就是对事不对人,而且从各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从家长的角度看,自己的孩子烧的那么厉害,而且 ...

写得好,有理有节,不得不赞。
作者: 枫叶零乱    时间: 2015-8-12 11:10:41

只能说体制问题。实习医生诊断误诊很正常,就算是老医生也经常误诊呀。我们当初学医的时候书上描述的各种病的症状都很类似。我们老师也说名医都是死人堆上爬起来的。新西兰这边人少,医生见到的病例也少,和国内医生的经验自然没法比。可惜这个孩子了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5-8-12 11:19:24

bd4ay 发表于 2015-8-12 09:09
.......我说的是急诊啊,半夜去急诊难道还要跑到lab test去验血

对啊,我就是说他们不是刁难你,是医院没有这种服务。如果提供这种服务,医院需要设计制度,怎么收费如何收费,时间安排是高于公费还是一样。这些都不是医院设计的。
作者: MMTT26    时间: 2015-8-12 13:08:09

So much support!     11 August 2015 New



The kind words, shared stories and messages of support for Will and us continue to flow in. He is such a lucky boy.

Lots of questions today about the DNR decision, and I've talked about this on Facebook here if you're interested: https://www.facebook.com/derekjburton/posts/10153578298020746

He's still in hospital tonight. Much the same. Unwell, but safe and cared for. Mum's tired!

Thanks everyone.

The Burton family

I copied from http://givealittle.co.nz/cause/williamburton/donations
作者: gooddog1982    时间: 2015-8-12 19:52:28

所以有钱人都买医疗保险,取条件好的私人医院!!!!
作者: sxd    时间: 2015-8-12 21:12:48

如果孩子一直高烧不退,就算他们怎么说,一定要降温才可以。不然绝不回家。
作者: 小肥猪猪    时间: 2015-8-12 22:50:35

sxd 发表于 2015-8-12 21:12
如果孩子一直高烧不退,就算他们怎么说,一定要降温才可以。不然绝不回家。 ...

同意你的说法,不退烧,不回家
作者: Hello_Judyyy    时间: 2015-8-12 23:03:29

不能再同意。。 每次想起我朋友的老公因为肾结石硬生生疼死在医院里没有人管,我就非常害怕,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我或者我家人身上,那该怎么办。。。。。。。。。。。
作者: lala80    时间: 2015-8-12 23:53:32

本帖最后由 lala80 于 2015-8-12 23:59 编辑
joy___123 发表于 2015-8-12 10:09
冷静客观,就是对事不对人,而且从各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从家长的角度看,自己的孩子烧的那么厉害,而且 ...


你说的很多我都明白。 但是我请你在回帖时先看清人家的意思再来反驳。 你这样避重就轻、自说自话;说了前句、没了下句,我认为是很不客观的。

(你可能没参加过国内的作文考试吧?如果参加过,你应该知道,先把作文考题读明白了再往下写这是最重要的。 你还没有弄清我想说的是什么,就这样长篇大论的回应我,不论你写得多好、多精辟,你都是跑题了。 我在前面的回复中, 一个劲儿的解释, 你还是一个劲儿自顾自的说...哎....)

我只想问你一句, 作为医生,在常规化验都无法确诊的情况下, 在还没做过相应化验之前,在你只是个Junior的身份根本没有多少临床经验时,就敢否决GP怀疑有脑膜炎的可能性, 告诉人家没事儿,回家烧个4、5天都正常,你凭的是什么?!
这种轻率, 没有逻辑的诊断, 也许说他没有医德,可能重了点儿,但是我说他们没有作为医生应有的“恐惧感”这有什么不对呢?!

另外, 我拜托你先理解我所说的“恐惧感”的意思, 再来说我情绪化,不客观。 我引用“恐惧感”时是有语境的:“你没有身为大夫的恐惧感,我认为恐惧感是大夫应该具备的,万一行医失误,会导致多大的后果,你却一点都不恐惧...” 这里的“恐惧感”并不是您狭义上理解的惧怕,而应该被理解为对生命的敬畏! 只有有了这种“敬畏”你才知道谨言慎行的重要性, 你才知道,也许因为你的一时疏忽、轻率,就可能误诊,从而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所以, 两个实习医生,没有经验,又没做化验, 就敢告诉人家烧了N天、看了数次医生的孩子: 没事儿,不是脑膜炎, 再烧4、5 天都正常。 你们这样儿戏的给人家诊断, 这不是轻视人家的性命,不是没有作为医生应有的恐惧感,又是什么?

除非他两根本不知道脑膜炎的症状和一般感冒发烧的症状类似, 那真是他两医术不行。否则,即使你缺乏经验, 你也可以说现在无法确诊,需要进一步观察, 或是给人家做个检查啥的啊? 我相信医院的流程绝不会规定为了节省开支,在医生没有把握确诊的时候, 不能做化验就可以给人家确诊、开出诊断的规定吧? 所以在这个案例上, 你所说的医院的制度和流程可能是一个影响因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

最后,你说的“冷静客观, 就是对事不对人.....”,其实在有造成严重后果,要必须追究责任时就说不通了。 错误一定是人犯的,责任也一定要有人承担, 而追究一个人的责任就是不冷静不客观吗? 那法院干的不都是追究责任人的事儿吗?

这次的误诊,差点要了一个孩子的命, 现在那个孩子的后半生不得不生活在没有声音、没有影响的世界里, 而且可能终生无法自理,这后果不严重吗?我说那两个实习医生有如上的责任,怎么就不冷静、不客观了?



作者: lala80    时间: 2015-8-13 00:03:11

MMTT26 发表于 2015-8-12 13:08
So much support!     11 August 2015 New

给小william 家的捐款连接:

http://givealittle.co.nz/cause/williamburton/donations

我捐了, 不多,希望能表达我对他们的支持~~~  

作者: lala80    时间: 2015-8-13 01:03:16

乍暖还寒 发表于 2015-8-12 07:41
楼主别纠结了,不同的人站在各自的角度各自解读,所谓见仁见智。经过冷静客观全面的分析后,发现虽然楼主从 ...

我必须承认,我当时写标题时是有“哗众取宠“(这个词可能用的不准)吸引他人眼球的目的, 所以说的是很夸张。
不过既然发了吐槽的帖子,就是想让更多人关注, 但是我不得不说,很多网友,你要是不说得夸张些,悬念些, 你的帖子是没人看的。
这就如同国内的影视业, 你如果不拍出些雷人、奇葩的东西,制造些话题,让人有炒作空间(不管是证明还是负面的),你的作品是没有收视率,自然就达不到赚钱的目的。
我虽然不如他们那么desperate, 但是为了达到能让更多人看到我的想法的目的, 我也不得不落了回俗套, 编了一个惹来这么多争议的标题。
但是,我确实是认为, 这件事有问题! 我确实是觉得这家人,因为这两个医生的XXX(我真的不知如何形容了)而太冤了!

我最近身体不好,也经常出入GP和医院。真的, 有时我这种感觉非常强烈, 这里的医生所考量依据的,很大程度上,就是个概率。 但是即使我是那个小概率的, 并不等于没可能啊? 这也是一条命啊。 而这两个医生, 可能是因为嫩, 并没有使用这里一般医生所使用的”拖延“手段, 不等病情恶化到某种程度, 就是不让你做进一步检查, 以至于, 我周围的很多人, 都直接去急诊, 然后把自己说的快死了一样, 弄个免费全身检查。 这的确是医疗体制的问题。

跑题, 接着上面, 那两个医生可恶就可恶在, 连“拖延”的手段都没使, 就直接告诉人家,没事儿, 烧烧就好, 这不是误人吗?!这种诊断于情于理都说得通吗?!

如果是杀人,在有些有死刑的国家,罪犯可以拿出自己有精神病史,来保一条命。 在医疗事故中, 如果说是他们医术的问题,其实跟说他们是神经病一样,是在一种无意识的情况下,犯下的错误, 这可能就要赖体制,为什么让一些医术不佳,没有临床经验的人接诊。 就好像, 精神病院, 为什么把可能会危害社区的有精神病的人不看好了放出去。 但是如果说他们不是医术问题, 而是意识上的问题, 一个没精神问题却犯罪的人, 那就很可怕了。 所以我很认同《大长今》上的说法, 没有这种“恐惧感”的人, 是没有资格做医生的, 因为后果会非常可怕, 而且这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经验的积累,就可以克服的。

当然长今最后还是当了医女, 但是是因为有申主薄给了他“不通”这样的当头一棒才把她敲醒, 让她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当我深切意识到这点时,我才想在这里如别人形容的那样“嚷嚷”。你看就引来了那么多人的非议。不过没关系,我希望我的“噪音”能更大一些,只要多一个人理解, 就多一分帮助,就能促成多一分的改观!


作者: Ant_Worker    时间: 2015-8-13 01:20:32

lala80 发表于 2015-8-13 01:03
我必须承认,我当时写标题时是有“哗众取宠“(这个词可能用的不准)吸引他人眼球的目的, 所以说的是很 ...

说的很好。在NZ不知道出了医疗事故的医生是怎样处罚的。这两名误诊的医生有被处置吗?
作者: MMTT26    时间: 2015-8-13 09:22:51

lala80 发表于 2015-8-13 00:03
给小william 家的捐款连接:

http://givealittle.co.nz/cause/williamburton/donations

Hi sis, you are very kind, warm hearted.....

i think it does not matter how much we donate, but it shows we love and care.

sorry, at work, and cannot type Chinese....
作者: n35190630    时间: 2015-8-13 10:27:38

一共就去看过3次医生基本上就是过去交钱了····· 还不如自己去百度病情了解的好···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5-8-13 11:08:39

这的确是让人遗憾,但任何事情都不是单方面原因引起的,医生们之所以缺少经验是因为:

1,国家小,以前的人口少,封闭,狭隘的环境让他们没有机会见识太广,没有机会学习更多的经验,很多的病症他们可能从来没见过,都不知道世界上存在这样的疾病。

2,无知者无畏。根本没见过,没听到过,又怎么会有危机感呢?他们的知识只限于书本上,如今虽然发达了,人口也多了,开放了,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但早年拖拉悠闲慢节奏的生活和处事方法依然存在,习惯很难改变,大环境如此,人人如此,要让他们加快动作,紧张起来,太难了。除非是去其它国家受过训练,已经见识过什么叫做“紧急”才会有危机感。


3,医生稀少珍贵造就了他们拿着高薪,凌驾于一切之上,甚至法律。对民众来说,他们是“神”,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要靠他们挽救,怎敢得罪?他们是专业的,怎敢不听从?他们已经尽力了,谁敢治罪?大部分的医生都这样的水平,谁敢说他们错了?病人能等就要等,等不了的,那就是你的问题,医生已经尽力了。

这里的医生护士们态度是好的,用药是安全的,事故也不算多,但就怕拖延和误诊,就怕遇到井底之蛙。

以前家人生病,我是不管不顾的催促着慢动作的医生和护士,让他们又怕又恨,但最后却成了“朋友”似的熟悉了我的节奏,为了家人的健康,认为对的就去催,就去争取。网络发达了,自己找资料学习,打印出来给医生看,有的医生说“不要太相信网络啊!”,我说,“如今就是网络的世界,很多知识都来自网络,靠书本上的那点东西已经无法增长见识了吧?至于网络上的是真是假,你们专业的应该比我更清楚,但是完全拒绝网络是肯定落后的!”
医疗在这个小国家也是有利有弊的,开放的太快,学习的太慢,希望有更多的外来人才能带领他们完善。

作者: MMTT26    时间: 2015-8-13 11:22:12

匿名者 发表于 2015-8-13 11:08
这的确是让人遗憾,但任何事情都不是单方面原因引起的,医生们之所以缺少经验是因为:

1,国家小,以前的 ...

Actually, you are right at some extent. Let's pray for him.
作者: MMTT26    时间: 2015-8-13 11:38:12

本帖最后由 MMTT26 于 2015-8-13 11:45 编辑
Ant_Worker 发表于 2015-8-13 01:20
说的很好。在NZ不知道出了医疗事故的医生是怎样处罚的。这两名误诊的医生有被处置吗? ...

Not yet. They are still investigating the accident. It is very hard to sue a doctor in NZ (I never seen a case before), though they are accountable for the mistakes they have made. But the patients could take legal actions to take this matter to Court for the Judiciary review.


作者: yeying823    时间: 2015-8-13 12:56:58

bd4ay 发表于 2015-8-11 09:20
哎。。。。无力吐槽

谁摊上这事都没辙,完全看命啊。

公费自费。
作者: 吉祥083    时间: 2015-8-13 13:06:40

不是说私立医院的医生好吗?谁给推荐一个,我住中区。怕遇到公立医院的2b实习医生,我自己到无所谓,我儿子被误诊我真承受不了,那么小的孩子,花钱讨个心安我愿意
作者: yeying823    时间: 2015-8-13 13:14:32

警察不佩枪安全 vs 警察抓不住小偷没用                     - 制度问题?
看公立医生不花钱 vs 看公立医生不放心医术               - 制度问题?
政府公务员不受贿  vs 公务员拖沓不办事儿                 - 制度问题?


作者: Ant_Worker    时间: 2015-8-13 13:41:44

MMTT26 发表于 2015-8-13 11:38
Not yet. They are still investigating the accident. It is very hard to sue a doctor in NZ (I never  ...

I wonder if there`s a rule that trainee doctors or interns must announce themselves with the patients, so patients know that they are not being seen by a fully qualified doctor. If there`s a regulation like that, it would be the legal ground to use to sue the hospital.

I know when I took my mum to the hospital to get X-ray, sometimes they had student doctors and trainees, and they always asked if we would mind a student being involved.
作者: hunterfreak    时间: 2015-8-13 14:11:14

醫院要負最大的責任, 很明顯的是系統跟制度出了問題, 把沒經驗的年輕醫生推上人命交關的第一線, 也不加派資深的醫生去監督 (人力資源不足? 還是想節省開支?)

不但害了孩子跟家人, 也拉了那兩個醫生的前途跟名聲一起陪葬了
作者: MMTT26    时间: 2015-8-13 15:15:48

Ant_Worker 发表于 2015-8-13 13:41
I wonder if there`s a rule that trainee doctors or interns must announce themselves with the patie ...

Hi mate, thanks for your reply. Appreciate it...
You have made a good point. Why did not the hospital get the Senior staff to sign off the patient???

https://www.facebook.com/derekjburton/posts/10153578298020746

The above is the Dad's Facebook page, and there is no harm to leave a message to him if you like.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