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演讲 掌声响彻香江! [打印本页]

作者: 越墮落。越快樂    时间: 2015-5-31 22:17:39     标题: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演讲 掌声响彻香江!

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校训 “博文约礼”,是香港最为出色的历史文化名校之一,也是被誉为亚洲最美校园之一的大学。书院制度独特,文化底蕴丰厚,一直吸引着很多大陆学子。中大名人辈出,中大精神薪火相传。从建校初期的新亚书院院长,中国国学四大家之一的钱穆先生,到现任中大校长沈祖尧,都在延续并且发扬着中大精神。来看看香港教育界大牛对毕业生的谆谆教导。

演讲原文如下:

今天早上我翻阅了毕业礼的典礼程序。当我见到毕业生名册上你们的名字,我按手其上,低头为你们每一位祷告。我祈求你们离校后,都能过着“不负此生”的生活。你们或会问,怎样才算是“不负此生”的生活呢? 

首先,我希望你们能俭朴地生活。我过去的三至五年间,大家完成了大学各项课程,以真才实学和专业知识好好地装备了自己。我肯定大家都能学以致用,前程锦绣。但容我提醒各位一句:快乐与金钱和物质的丰盛并无必然关系。一个温馨的家、简单的衣着、健康的饮食,就是乐之所在。漫无止境地追求奢华,远不如俭朴生活那样能带给你幸福和快乐。  

其次,我希望你们能过高尚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有很多阴暗面:不公、剥削、诈骗等等。我我吁请大家为了母校的声誉,无比庄敬自强,公平待人,不可欺负弱势的人,也不可以做损及他人或自己的事。高尚的生活是对一己的良知无悔,维护公义,事事均以道德为依归。这样高尚地过活,你们必有所得。 

其三,是我希望你们能过谦卑的生活。我们要有服务他人的谦卑心怀,时刻不忘为社会、国家以至全人类出力。一个谦卑的人并不固执己见,而是会虚怀若谷地聆听他人的言论。伟大的人物也不整天仰望山巅,他亦会蹲下来为他的弟兄濯足。 

假如你拥有高尚的情操、过着俭朴的生活、并且存谦卑的心,那么你的生活必会非常充实。你会是个爱家庭、重朋友,而且是关心自己健康的人。你不会着意社会能给你什么,但会十分重视你能为社会出什么力。 

我相信一所大学的价值,不能用毕业生的工资来判断。更不能以他们开的汽车、住的房子来作准,而是应以它的学生在毕业后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为依归。所以诸位毕业会成为我校的代表。做个令我们骄傲的“中大人”罢! 

在21世纪,全球的大学都有如处身于十字路口,因为在历史中,大专院校从来没有增长与膨胀得像现在那么快,而又像现在一般,忘其所以、失其导向。正当全球大专学生数目不断增加的时候,人们也前所未有地对大学教育的真正意义作出了重大的质疑。  

正当在某些国家,大学被誉为推动科技与经济建设的火车头的时候,在另一些地方,大学却被诋为纵容精英主义和放任不羁的地方。那么大学教育,所为何事? 

纽曼枢机曾经这样说:“若大学课程一定要有一个实际的目的,我认为就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这种教育能给人以对自己的观点与判断的真理,给人以倡导这种观点与判断的力量。它教他客观地对待事物,教他开门见山直奔要害,教他理清混乱的思想,教他弄清复杂的而摒弃无关的。”  

认清大学的价值和本质 

我相信一所大学的价值,不能用毕业生的工资来判断。更不能以他们开的汽车、住的房子来作准,而是应以它的学生在毕业后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为依归。  

我们也要弄清楚大学的本质:它并非纯粹是一座知识宝库,也并非单单是创意和创新的推动者。大学绝非一所职业训练学校,更万万不可沦为培育贪婪、自私、毫无道德和社会责任可言的人才的机构。大学不可能是排名榜的盲目追随者,更不可以被视为推动生产总值的引擎。 

认识并带领你的时代 

今天你们毕业了,我送你钱穆老师的一番话“认识你的时代,带领你的时代”。“你们一个人怎么样做人,怎么样做学问,怎么做事业,我认为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基本条件,就是我们一定先要认识我们的时代。

我们生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就应该在今天的时代中来做人、做学问、做事业。大部分的人不能认识时代,只能追随时代,跟着这个时代跑。这一种追随时代,跟着时代往前跑的,这是一般的群众。依照中国人的话来讲,即是一种流俗。每一个时代应该有它一个理想,由一批理想所需要的人物,来研究理想所需要的学术,干出理想所需要的事业,来领导此社会,此社会才能有进步。否则不认识这个时代,不能朝向这个理想的标准来向前,此即是流俗。

流俗又如何能来领导此社会?所以每一个时代,不愁没有追随此时代的流俗,而时代所需要的,则是能领导此时代的人物、学术与事业。”  

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这是一个个人主义抬头的时代:个人利益凌驾于群体福祉,个人意见往往成为唯一能接受的意见。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不应只顾自己的利益,不要过于自以为是,而要学会多听别人意见,考虑各方看法,协力实现梦想。  

这是一个资讯爆炸、是非难辨的时代:每日在网上流传的资讯,媒体发放的消息,为我们带来不少冲击。但事情往往不是表面看来那么简单,是非黑白往往需要仔细分析,深入了解。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独立思考。同学毕业后更需终身学习,有慎思明辨的能力。  

这是一个利益在前,道德在后的时代:金钱、地位、权力,已经成为世人追逐的唯一之物,道德和价值观的培育,却渐渐被人遗忘。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但愿你们不要让利益掩盖良心,以厚德载物自许。我们所追求的,理应是较名与利更能持久的东西。  

我盼望中大毕业生能虚怀若谷,以远大眼光,包容态度,带领我们的时代。我盼望中大毕业生能恪守道德,做好本份,不要为了个人利益,埋没良知。我盼望中大毕业生能认识时代,引领潮流,不流俗、不盲从,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知道满足,懂得感恩,贡献更多 

面前放着半杯水,你看到的杯子是半满,而非半空。你会明白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无论是健康、家人、爱人或者机会。你在这个年纪所拥有的一切,所获得的成就,是这个世界上许多人想也无法想像的。知道满足便会快乐。懂得感恩,你心中所念兹在兹的,就不是还想获得更多,而是贡献更多。你应努力回报社会,用你的时间、你的知识,或许有一天,是你的财富。到那时你会发现,奉献愈多,就愈富足。  

“你不会问香港可以为你做些什么,而是你可以为香港做些什么。”为自己和别人创造更多机会,献上更多关怀,你的烦恼反而减少。懂得感恩,你大概也是个包容的人。一天当父母开始双鬓斑白,记忆衰退,步履蹒跚时,你不会对他们抱怨挑剔,你会不离不弃的照顾双亲,为他们做饭洗脚。一天你有了更大的成就、更高的收入,或更高荣誉时,你也不会瞧不起老师,你会饮水思源,告诉别人他是我脚前的灯、路上的光。  

有一天我们的社会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多少的挑战,你也不会离弃香港,不顾而去。你会尽你的责任为香港创造未来。各位,今天是值得我们庆祝并为之欣喜的大好日子,但不要忘记……这还是个应当感恩的日子。  

各位毕业同学,在我的心目中大家都是我的儿女。当我诵念你们的名字时,我默祷你们都能不负此生。
作者: 越墮落。越快樂    时间: 2015-5-31 22:18:03

默祷你们都能不负此生
作者: xiulan50    时间: 2015-5-31 22:28:48

我们要有服务他人的谦卑心怀,时刻不忘为社会、国家以至全人类出力。
作者: lychee    时间: 2015-5-31 22:33:42

每个人都这样的话世界就太平多了。。。。
作者: 经济学人    时间: 2015-6-1 12:30:42

lychee 发表于 2015-5-31 22:33
每个人都这样的话世界就太平多了。。。。

是的。。。。。。。。。。。。。。。
作者: AUGUSTUS    时间: 2015-6-2 13:37:07

手握靈珠常奮筆 心開天籟不吹簫
作者: quad5    时间: 2015-6-3 16:50:27

AUGUSTUS 发表于 2015-6-2 13:37
手握靈珠常奮筆 心開天籟不吹簫

真实涨见识啊 :
4 个回答
陈玄微,花房姑娘
陆沉、周小江、空中追风 等人赞同
谭处端所念两句诗出自丘处机《磻溪集卷》呀,题《赞丹阳长真悟道》,全诗为:
马氏谭君达圣朝,疑情万古一时超。
云中采药烹金鼎,火后收丹贮玉瓢。
手握灵珠常奋笔,心开天籁不吹箫。
看看跨鹤乘风去,海上人间影迹遥。
题名中丹阳子为马钰,长真子即谭处端,同首联里马氏、谭君对应。
历史上的谭处端与小说中略有出入:
谭处端(公元1123--1185)初名玉,字伯玉,后改法名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涉猎经史,善书法,为人慷慨重孝义。师从王重阳,于马钰后继任掌教,大定二十五年安然仙逝于洛阳乾元宫。
不过从这里可以看出,谭处端是和马钰是相似的,即注重修道,淡泊率性,如小说中所写:
丘处机功夫最高,我师哥却最不喜欢他,说他耽于钻研武学,荒废了道家的功夫。说甚么学
武的要猛进苦练,学道的却要淡泊率性,这两者是颇不相容的。马钰得了我师哥的法统,但他武功却是不及丘处机和王处一了。
至于这句诗,是看似常见却又不甚常见的一句道家义理诗。
“手握灵珠”和“心开天籁”皆指得道,然而“常奋笔”与“不吹箫”却为相反,一讲“为”,一讲“不为”。实际上,道教其中心思想虽来源于春秋时期的道家,但是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儒、佛的理论,并时刻反映和影响着社会。所以道教并不限于黄老,而是将哲学理论与现时行为结合起来。如《射雕》中的全真教,也是提倡“隐世”和“救世”的结合。
而“灵珠”到“天籁”,则似一个实物到无物的过程,是进一步的表现。
所以这句大抵可以理解为“虽握有灵珠(道),仍需奋笔;却因开天籁(得道),而无所谓得失”,直白地说,就是“我努力,但我不是很在乎结果啦”。这可以算是道教思想的一个比较精确又富哲理的概括。
而小说中,谭处端临终之时留下这一句,一面为了明志,一面也是为了劝丘处机。毕竟从某种角度来说,丘处机是最容易看不开的一个人了,事实上他最后也没怎么看开嘛,掉头就和人打起来了。

全真七子布天罡北斗七星剑阵时所吟之诗,是校长王重阳写的。
一住行窝几十年。蓬头长日走如颠。
海棠亭下重阳子。莲叶舟中太乙仙。
无物可离虚壳外。有人能悟未生前。
出门一笑无拘碍。云在西湖月在天!
如楼上所说,道教义理诗很多,而且全真七子也大多有诗作留下,比如那句很有名的“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就是丘处机所作。嗯,就酱。
编辑于 2014-03-29  1 条评论 感谢“”4 个回答
陈玄微,花房姑娘
陆沉、周小江、空中追风 等人赞同
谭处端所念两句诗出自丘处机《磻溪集卷》呀,题《赞丹阳长真悟道》,全诗为:
马氏谭君达圣朝,疑情万古一时超。
云中采药烹金鼎,火后收丹贮玉瓢。
手握灵珠常奋笔,心开天籁不吹箫。
看看跨鹤乘风去,海上人间影迹遥。
题名中丹阳子为马钰,长真子即谭处端,同首联里马氏、谭君对应。
历史上的谭处端与小说中略有出入:
谭处端(公元1123--1185)初名玉,字伯玉,后改法名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涉猎经史,善书法,为人慷慨重孝义。师从王重阳,于马钰后继任掌教,大定二十五年安然仙逝于洛阳乾元宫。
不过从这里可以看出,谭处端是和马钰是相似的,即注重修道,淡泊率性,如小说中所写:
丘处机功夫最高,我师哥却最不喜欢他,说他耽于钻研武学,荒废了道家的功夫。说甚么学
武的要猛进苦练,学道的却要淡泊率性,这两者是颇不相容的。马钰得了我师哥的法统,但他武功却是不及丘处机和王处一了。
至于这句诗,是看似常见却又不甚常见的一句道家义理诗。
“手握灵珠”和“心开天籁”皆指得道,然而“常奋笔”与“不吹箫”却为相反,一讲“为”,一讲“不为”。实际上,道教其中心思想虽来源于春秋时期的道家,但是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儒、佛的理论,并时刻反映和影响着社会。所以道教并不限于黄老,而是将哲学理论与现时行为结合起来。如《射雕》中的全真教,也是提倡“隐世”和“救世”的结合。
而“灵珠”到“天籁”,则似一个实物到无物的过程,是进一步的表现。
所以这句大抵可以理解为“虽握有灵珠(道),仍需奋笔;却因开天籁(得道),而无所谓得失”,直白地说,就是“我努力,但我不是很在乎结果啦”。这可以算是道教思想的一个比较精确又富哲理的概括。
而小说中,谭处端临终之时留下这一句,一面为了明志,一面也是为了劝丘处机。毕竟从某种角度来说,丘处机是最容易看不开的一个人了,事实上他最后也没怎么看开嘛,掉头就和人打起来了。

全真七子布天罡北斗七星剑阵时所吟之诗,是校长王重阳写的。
一住行窝几十年。蓬头长日走如颠。
海棠亭下重阳子。莲叶舟中太乙仙。
无物可离虚壳外。有人能悟未生前。
出门一笑无拘碍。云在西湖月在天!
如楼上所说,道教义理诗很多,而且全真七子也大多有诗作留下,比如那句很有名的“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就是丘处机所作。嗯,就酱。
编辑于 2014-03-29  1 条评论 感谢:“
作者: AUGUSTUS    时间: 2015-6-4 11:12:58

quad5 发表于 2015-6-3 16:50
真实涨见识啊 :
4 个回答
陈玄微,花房姑娘

重陽身後,處機中興。處機身後,全真式微。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