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对你们的广告不以为意,但自最近出现的X宝宝事件之后,华人经营的此类幼教机构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不是因为不断增加的同类机构,而是因为在“钱”字上以及在自身资质上做的华而不实而误导人群的广告。
只要对新西兰home-based education and care 稍有了解,你就知道很多具有几十年历史品牌的洋人机构。例如行尊Barnardos, 1972年注册,近些年也扩展业务,从home-based 做到centre based。Barnardos在全新西兰为10万个小朋友服务,也没见到自我标榜是规模最大,并且是教育部唯一全牌的幼教机构。Light house 不是2012年才注册的吗?算你加在一起也有过两千个小朋友,你也说自己是最大规模?此外,在英文先驱报早先曝光的信息中,大家都看到了你们拿的还是provisional 执照,翻译成中文怎么成了全牌照,而且是教育部唯一的?
Home-based education and care 是新西兰政府给幼儿教育的支持,是世界上少数国家能够给予儿童教育的关爱。真心希望在华人社区中这样性质的机构能够务实做事,公平竞争,以质量取胜,而不是靠哗众取宠,夸大取巧来填涨投资者的荷包。否则的话,渐渐萌生的苦果,就会轮到无辜的众多的幼教机构和广大家长来品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