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Henderson 大华超市做生意不守新西兰法 [打印本页]

作者: orgfarm    时间: 2015-3-10 14:42:30     标题: Henderson 大华超市做生意不守新西兰法

本帖最后由 蓝山小野猫商铺 于 2015-3-16 14:32 编辑

                                                         禁止在批评本地中介,律师,餐厅等企业时使用实名

本人2015年2月12日星期4到位于Henderson Edsel st 的x华超市购买了一瓶x福有机黑豆浆, 到期日是2月23日。14日星期6早上本人开瓶喝了后拉肚子,然后肚子胀,想呕吐。15日本人再去拿那瓶x福有机黑豆浆时,发现瓶里豆浆变成一整个凝冻块(不是液体,也不是液体里有一些沉淀)。19日本人到Henderson Edsel st 的x华超市退,但一个上海口音的女经理说不能退,先是说只有开瓶的第二天才能退,然后说开瓶了就不能退(不开瓶能知道坏了吗?),并且说门口贴有英文的开瓶不能退通知。本人说这个还在到期日前,并且示意了液体现状,说只要上海女经理敢喝,本人就不退,还问上海女经理懂不懂新西兰消费法,但上海女经理就是坚持不退。

本人在新西兰大学修商业法时,老师曾一条一条地讲解消费者法。商家出售商品必须有基本的质量保证,否则购买者可以退货。洋人商家之所以有好的退货制度,是因为有这个法的保障,和本地人包括经营者只要上大学就可能都详细学这个法有关。一些移民老板和员工,如果没有到本地教育机构再学习,可能不知道或不是很明白这个法,以至于在新西兰做生意,却不守新西兰的法。当然一些差劲的经营者可能多少知道这个法,但为了商家的利益,而做出无视消费者权益的规定和行为。

希望Henderson的x华超市改进服务。


作者: www.liang    时间: 2015-3-10 14:47:05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作者: 伤心小天    时间: 2015-3-10 14:49:49

这样说有什么意义,直接告啊,
作者: AUTUMN2010    时间: 2015-3-10 14:52:01

夏天是不能买豆浆喝的。曾经连续买过2次,回家打开盖,都是豆腐脑样的。从此再不买了!
作者: halsey    时间: 2015-3-10 14:56:35

他们家的豆浆从来不敢买,很多人抱怨过了。
他家的冷藏不过关,都是没过期的
作者: CT搬运    时间: 2015-3-10 14:57:06

上周六在东区大华买了两盒豆腐,四块全是馊的,也都是在保质期内。豆腐,豆浆不是大华自己的产品,但您起码做到检查的义务吧!!我觉得这种B玩意儿的保质期都他妈是假的!知道过期豆腐回收之后怎么处理么?全他妈炸成豆腐干卖。
作者: piha123    时间: 2015-3-10 15:07:54

打  0800 CONSUMER
作者: GreenDragon    时间: 2015-3-10 16:22:01

其实像豆浆或者肉类这些很难说的,因为食品是被严格要求时时被储藏在某个固定温度一下的
问题来了,顾客能不能证明买了东西马上回家放进冰箱?还是在夏日炎炎里把东西放在车里到处逛?
所以当你以店主的角度来看事情,想象一天会遇到各种不同客人不同问题的投诉,可能就可以理解一般店家是不会理会会接受类似投诉的
作者: heaven1206    时间: 2015-3-10 16:31:01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作者: caustal    时间: 2015-3-10 16:50:00

直接告啊 你还学法律的。。。
作者: realist    时间: 2015-3-10 21:41:22


作者: 5775831    时间: 2015-3-10 21:56:45

亲,不要吓唬我。。我。。昨天下午。。同一家店。。同一款豆浆。。已经喝了半桶,不过没发生什么状况。。。你会不会是和其他一些与豆子相克的食物同时吃的?
作者: yoursqueenb    时间: 2015-3-10 22:10:58

我们一般去那边的银中 态度很好
作者: liu_yu_1980    时间: 2015-3-10 22:33: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u_yu_1980    时间: 2015-3-10 22:34: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ove_cat    时间: 2015-3-11 11:46:02

前几天着急想买饺子皮,发现东区大华的冰箱就是个摆设!根本就不冷!面和饺子皮都膨胀发霉了,更别说什么豆腐豆浆了....都不明白这些超市老板是怎么想的,真是无语啦.....
作者: joanna8931    时间: 2015-3-11 11:56:46

前两个月,去那,我家小孩说从没吃过raspberry,盒装的,一小盒$3.5,价格不重要,小孩若喜欢吃的话,回家后小孩睡着了,我就把它放冰箱了,第二天一早,小孩记起了,我一打开,上头几个还ok,里头全发霉了,照片我现在还有呢,我打了个电话过去,他们说食物不能换的,是我自己选的,我说里头发霉了我又看不到,他们还是坚持说不能退,我也没跟他们争执了,但是既然好多人也同样发生此类事情,那大家就多注意注意了,
作者: lnm412    时间: 2015-3-11 14:58:22

来新西兰四年,上个月去过唯一一次这家店,乌漆麻黑的,不知道是停电还是怎么回事,只有收银机可以工作,整间超市没有照明,冰箱的东西也不冰,就看见西瓜是刚刚拿出来的,皮上面有水汽,就买了一个西瓜。这一类乳制品大家还是自己小心为妙,在太平也见过过期的豆浆还依然摆在冰柜里。
作者: 会员    时间: 2015-3-11 19:12:23

其实这边的华人超市,有哪一家是按照新西兰的法律规定做生意的?
都是钻着法律空子做生意的。
光是过期的东西重贴或者覆盖一个生产日期的标签,每个华人超市都能找出不少来。
所以说根本就不该去,要是去了发现问题,人家也不管的话,那就去告。
作者: liu_yu_1980    时间: 2015-3-11 19:47: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ewLynnHse    时间: 2015-3-11 20:13:29

去告呗,发帖子有啥用?
作者: 会员    时间: 2015-3-11 22:18:07

liu_yu_1980 发表于 2015-3-11 19:47
請問如果把這些不按最低工資發給員工且逃稅的店報光給政府部門的話,會有何下場? 罰款? 取消PR?

他們敢 ...

你说是谁有何下场?
员工肯定没工作了。
超市的话,那就要看举报的材料是否充分了,不过估计员工的级别也拿不到多么强的证据,最后超市找个好点的律师,都不一定会输官司,要不然最多罚点款而已。
取消PR?因为什么呢?
他们不是有后台,而是对手太弱~~
作者: liu_yu_1980    时间: 2015-3-12 07:16: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u_yu_1980    时间: 2015-3-12 07:30: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会员    时间: 2015-3-12 09:14:11

liu_yu_1980 发表于 2015-3-12 07:30
我原來還真的擔心,若打工老闆給我逃稅,被查出是否會被取消身分。看你一講也無關緊要,難怪那麼多人逃稅。 ...

不是说逃税就无关紧要。
首先,偷税漏税肯定是错的,也肯定是一种犯罪行为。
对于不同种类的问题或犯罪,对待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逃税,第一次被查出来可能给一段时间把税都补交齐了,可能就没事了,
之后再有的话,就会额外罚款,根据不同程度和性质,罚款的金额也不同,不过新西兰税务罚款可非常高的。
如果情况比这些还严重的话,就可能就该被指控,甚至进去爆菊花了~~
作者: cloud_wl    时间: 2015-3-12 09:39:32

能自己做就自己做吧,豆制品放几天都不坏的绝对放了不少防腐剂,我都很少买了。。。
作者: killnz    时间: 2015-3-12 09:59:34

countdown都有坏东西 别说大华了
作者: MR2(SW20)    时间: 2015-3-12 11:27:09

killnz 发表于 2015-3-12 09:59
countdown都有坏东西 别说大华了

东西好坏可能不好控制。但是售后服务呢?肯定不同把。
作者: Jackpot    时间: 2015-3-12 11:37:58

触犯法律之后
楼主只是
希望Henderson的大华超市改进服务。


作者: liu_yu_1980    时间: 2015-3-12 12:00: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游客    时间: 2015-3-12 12:37:41

killnz 发表于 2015-3-12 08:59
countdown都有坏东西 别说大华了

countdown会退钱
如果是新鲜蔬菜水果有问题,他们会退钱,并且免费换新鲜的.
作者: killnz    时间: 2015-3-12 16:17:13

MR2(SW20) 发表于 2015-3-12 10:27
东西好坏可能不好控制。但是售后服务呢?肯定不同把。

那不知道啊  我是买之前就发现不好 就没买
作者: GeorgeZhang    时间: 2015-3-12 19:20:34

经理就经理,扯什么上海人不上海人
莫名其妙
作者: liu_yu_1980    时间: 2015-3-12 21:36: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吃草的狮子    时间: 2015-3-12 22:37:56

以前在华人超市旁边的公司工作过,公司后门就是超市的后场,有时候来的货卸下来的货他们来不及处理,就放那在太阳底下暴晒,包括需要冷冻保鲜的食品
作者: orgfarm    时间: 2015-3-14 13:54:53

GreenDragon 发表于 2015-3-10 15:22
其实像豆浆或者肉类这些很难说的,因为食品是被严格要求时时被储藏在某个固定温度一下的
问题来了,顾客能 ...

1,该食品并没有在标示中严格要求时时被储藏在某个固定温度。
2,产品出现变质,可能在厂家生产过程中,运输过程中,商家处理过程中,食品陈列过程中,及消费者购买之后处置不当。现在Henderson 大华超市的做法(开瓶不退)等于不管在任何过程中造成的产品变质, 由消费者承担后果。
3,新西兰的法律和实际惯例,是更倾向于保护消费者。比如消费者拿一瓶变质的牛奶到商家,由于购买与消费习惯,比如购买者不可能在商店一买牛奶就当场开瓶检查,所以实际上不可能知道或证明是消费者处置不当还是厂家或商家的原因造成牛奶变质。新西兰的法律和实际惯例,是可以退货,因为要去实际上证明是消费者处置不当还是厂家或商家的原因造成牛奶变质,消费法会不可操作(因为基本上证明不了或成本太大),不了了之后,消费者实际上无法退货,最后权益实际上被侵害。确实有可能有些时候是消费者原因,这一需要厂家标示清楚,二现在新西兰惯例是可委屈商家不可委屈消费者(即不允许有消费者买不合格产品而不能退的可能性),三实际上消费者原因比例很小(实际上很多时候消费者可退货并没有去退,因此因知道自身原因而去退比例很低)。

所以从“店主的角度来看事情”,可理解,但不应执行。这种“货既售出,概不负责”,方便,轻松了商家,剥夺了消费者权益。是违法的。

作者: winny    时间: 2015-3-15 12:37:54

                     
作者: 大豆油    时间: 2015-3-15 16:26:54

很能理解你买到质量有问题食物的心情,你可以吐槽发泄,但是你却没有将全部的事实的经过都交代清楚,让网友和顾客们去了解真相,而是片面的抹黑人家,这做法也太过分了!
我不知道你跟这家超市有什么纠缠和恩怨,但就我或当天在场的顾客看来你所写的不是一个完整事情经过,我只想补充一下那天我看到的情况:

那天大年初一你拿着一瓶豆浆说有问题在超市里大吵大闹的,说要退款,店家要求提供你这瓶豆浆购买的receipt 或 proof of purchase就可以马上换或退钱给你,而且会帮你把这件事反映给供应商,让他们改进。因为这个豆浆很多华人超市都有卖,如果你不能提供的话就没办法处理,他们只能处理在他们店出售的商品。结果你不但不能提供,而且在店内大吵大闹,还动了手,我可是亲眼看到如果不是一个超市员工拉着你的手,你已经把那瓶豆浆打到在那个经理的脸上,然后你还在那家店里收银台前举着豆浆大吵大闹,骚扰其他顾客影响人家做生意。


就冲你那天的行为,你像是一个学过法律的人吗?完全就是一个没有文化低素质的人在耍流氓!如果人家把你当天要打人并且大吵大闹又捣乱的CCTV发上网让大家评评理的话,估计你现在可以火了。先别说人家怎样做生意,是否违法,就你当天的行为,也算违法了,我真搞不懂当天那个经理为啥不报警,如果报了警,当时的证人可就不是一个两个了!在场被你骚扰到的顾客都看到了你是如何耍流氓的。


你既然在这里说的振振有词为啥不去告他们 不去投诉他们,等投诉结果出来了再上来揭露人家呢!你就是理亏才上来抹黑人家!你还欠当天在那里买东西所有被你骚扰到的客人一个道歉,为啥不上来公开给人道歉呢!你在超市闹事那天,我就在你身旁是位带着孩子的普通家庭主妇,也许你没看见,估计过来拉着你叫你不要冲动的那位男性朋友能看到我们。


作者: 吃草的狮子    时间: 2015-3-15 16:40:28

大豆油 发表于 2015-3-15 16:26
很能理解你买到质量有问题食物的心情,你可以吐槽发泄,但是你却没有将全部的事实的经过都交代清楚,让网友 ...

真相出来了!!!!!!!!!!
作者: liu_yu_1980    时间: 2015-3-15 17:31: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u_yu_1980    时间: 2015-3-15 17:37: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INGK    时间: 2015-3-16 10:02:19

仪器调试,精确可靠
作者: 踢踢桃子    时间: 2015-3-16 16:42:32

Jackpot 发表于 2015-3-12 10:37
触犯法律之后
楼主只是
希望Henderson的大华超市改进服务。

同晕。
有证有据直接告他好不好,在这希望一下有用吗?这就是为什么经理不给退的原因了,反正不退也没有后果。
作者: Jackpot    时间: 2015-3-16 17:09:11

踢踢桃子 发表于 2015-3-16 15:42
同晕。
有证有据直接告他好不好,在这希望一下有用吗?这就是为什么经理不给退的原因了,反正不退也没有 ...

那就 告他啊,,,,,,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5-3-17 08:05:16

38楼真相帝!!!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15-3-17 08:59:04

坐等LZ回应39楼
作者: pangxinzhu    时间: 2015-3-17 09:30:43

坐等回应。。。。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5-3-17 11:36:34

所以这又是个李老太的故事吗?
作者: skysadness    时间: 2015-3-17 11:38:27

告呗,让他们知道这里是新西兰
作者: 猫头鹰的翅膀    时间: 2015-3-19 17:52:30

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太平干净一点,也值得信赖一点。曾经在大华买到过期的黄飞红花生米还有核桃仁。
作者: 楼主    时间: 2015-3-21 05:33:44

路过水一分走人
作者: orgfarm    时间: 2015-3-24 15:22:12

大豆油 发表于 2015-3-15 15:26
很能理解你买到质量有问题食物的心情,你可以吐槽发泄,但是你却没有将全部的事实的经过都交代清楚,让网友 ...

欢迎对事实的不同看法(如8贴),但决不能容忍对事实本身的捏造。38贴是一个有毒的帖子,说谎,诽谤和威胁。而人们不知道说谎,诽谤和威胁的人是谁,躲在哪个漆黑阴暗的角落。
她是谁?虽然网络世界,人们容易以各种面目,编造各种故事,比如商店以顾客的面目说商店不便说的话,但不管什么故事,说故事的人,都要先出具面目,你是谁,因为这影响人们的判断。奇怪的是,这个38贴的她,说了半天话,没有一个面目可以被被明确显示。她是谁?顾客?店方,第三者?
可能很多人,匆匆忙忙的说,她不是顾客吗?她的不严谨的轻浮作风,把人们引导到了这个结论。实际上她没有明确的说她是顾客(见下贴)。她的行文,这样的例子很多。
38帖,因为有了谎言,诽谤与威胁内容,因此她不是一个一般和正常的顾客。一般和正常的顾客,没有必要为商家,对另一个维权的顾客进行撒谎,诽谤与威胁
请明确告知,你是谁?是商店人员(或就是那个经理),或非顾客非店方的第三者?你可能会开始明确说你就是一个一般的顾客。但不管你说你是谁,如果你敢承诺你在38帖所陈述是真实的,你把它全部发表在中英文平面媒体上,我愿意在媒体确定了你的真实身份后,也接受平面媒体的采访。人们将会看到,你的撒谎画皮,是如何被一层层剥下来的。在平面媒体用真实身份说谎或诽谤,要付出公平的代价。
可能会有网友急着问,那些东西是说谎,诽谤和威胁?你凭什么说是说谎,诽谤和威胁,那么请你督促38楼,先到平面媒体把这些东西登出来。这里可以先谈一点涉及本帖主题的问题。1贴与38贴在涉及1贴主题(商家没有退货机制是违反新西兰消费法的)的相关事实陈述上是不一样的(一个说当时商家没有退货机制,一个说当时商家有退货机制)。我和她之间,有一个撒谎的人。并且我和她明白,谁是撒谎的人。撒谎的人,到平面媒体上是有风险的 (撒谎的人,只喜欢在网络媒体撒谎,就像卖假货的骗子,最好只生活在一个又可以随便卖假货,又不受惩罚的世界里)。网友们且先看看,她敢不敢上平面媒体,进行一个 fair game。如果不敢,会編什么样的托词。
再重复一遍:你是谁?敢不敢承诺你在38贴陈述的当时商家有退货机制是真实的?如果你敢承诺,敢不敢上平面媒体?


作者: orgfarm    时间: 2015-3-24 15:25:04

大豆油 发表于 2015-3-15 15:26
很能理解你买到质量有问题食物的心情,你可以吐槽发泄,但是你却没有将全部的事实的经过都交代清楚,让网友 ...

以下是38贴的copy与paste,括号里是对发38贴者身份陈述的分析。

“很能理解你买到质量有问题食物的心情,你可以吐槽发泄,但是你却没有将全部的事实的经过都交代清楚,让网友和顾客们去了解真相,而是片面的抹黑人家,这做法也太过分了!
我不知道你跟这家超市有什么纠缠和恩怨,但就我或当天在场的顾客看来你所写的不是一个完整事情经过(这是38贴里唯一陈述发帖者面目的地方,可这里的“我(发帖者)” 被陈述的如此暧昧,结合全贴分析,似乎不明不白地指任何人,店方人员,顾客,第三者,都可能,你究竟是什么人?你必须首先要明确表明你的身份,这是阅读者对你陈述的可信度的分析前提。一个人在法庭上证明了半天,却让人不知道她是被告还是证人),我只想补充一下那天我看到的情况:
那天大年初一你拿着一瓶豆浆说有问题在超市里大吵大闹的,说要退款,店家要求提供你这瓶豆浆购买的receipt 或 proof of purchase就可以马上换或退钱给你,而且会帮你把这件事反映给供应商,让他们改进。因为这个豆浆很多华人超市都有卖,如果你不能提供的话就没办法处理,他们只能处理在他们店出售的商品。结果你不但不能提供,而且在店内大吵大闹,还动了手,我可是亲眼看到如果不是一个超市员工拉着你的手,你已经把那瓶豆浆打到在那个经理的脸上,然后你还在那家店里收银台前举着豆浆大吵大闹,骚扰其他顾客影响人家做生意。

就冲你那天的行为,你像是一个学过法律的人吗?完全就是一个没有文化低素质的人在耍流氓!如果人家把你当天要打人并且大吵大闹又捣乱的CCTV发上网让大家评评理的话,估计你现在可以火了。先别说人家怎样做生意,是否违法,就你当天的行为,也算违法了,我真搞不懂当天那个经理为啥不报警,如果报了警,当时的证人可就不是一个两个了!在场被你骚扰到的顾客都看到了你是如何耍流氓的。

你既然在这里说的振振有词为啥不去告他们 不去投诉他们,等投诉结果出来了再上来揭露人家呢!你就是理亏才上来抹黑人家!你还欠当天在那里买东西所有被你骚扰到的客人一个道歉,为啥不上来公开给人道歉呢!你在超市闹事那天,我就在你身旁是位带着孩子的普通家庭主妇,也许你没看见,估计过来拉着你叫你不要冲动的那位男性朋友能看到我们。“


作者: AUGUSTUS    时间: 2015-3-24 15:56:39

吵什麼? 強烈要求店家提供監控錄像.
作者: sky-horse    时间: 2015-3-24 21:17:40

AUGUSTUS 发表于 2015-3-24 15:56
吵什麼? 強烈要求店家提供監控錄像.

奥兄,好久不见,最近换哪个马甲上来玩????
作者: AUGUSTUS    时间: 2015-3-25 09:10:08

sky-horse 发表于 2015-3-24 21:17
奥兄,好久不见,最近换哪个马甲上来玩????

呵呵,好久不見.我沒啥特殊情況也不會用馬甲,你知道的.而且馬甲就那麼一個,你也是知道的.所以你這樣問我其實是有點桑心的.

半年沒發言倒是真的.有來看看,但一般不說話的.
作者: orgfarm    时间: 2015-4-2 13:58:00

CT搬运 发表于 2015-3-10 13:57
上周六在东区大华买了两盒豆腐,四块全是馊的,也都是在保质期内。豆腐,豆浆不是大华自己的产品,但您起码 ...

商店不仅仅只起检查的 的义务。商店本身也有可能是造成食品变质的原因,比如像5贴说的“他家的冷藏不过关”,或像35贴说的“(有的商家)卸下来的货他们来不及处理,就放那在太阳底下暴晒,包括需要冷冻保鲜的食品”,或best before重贴,导致陈列过久,等等。商家那种出了问题食品便全说成是厂家原因,然后像38贴似的说什么“会帮你(顾客)把这件事反映给供应商,让他们改进”,是片面的胡扯,好像食品出问题与他们完全无关。

新西兰的消费法是把商家retailers当成出现问题产品的直接和唯一责任人。有的顾客考虑食品出问题可能是厂家责任,商家可能无责任是不必要的,与消费法规定不符。

Commerce Commission网站关于商家产品售后责任的陈述是:

After you buy

After you've purchased a good or service from a retailer, you are protected by a series of guarantees set out in the Consumer (Consumer: A person who buys from a retailer, an end-user) Guarantees Act.

Under this Act, goods must be fit for their normal purpose, safe, durable, they must last for a reasonable time, have no minor defects and be acceptable in look and finish.

http://www.comcom.govt.nz/fair-t ... d-know-your-rights/

这些内容导致了新西兰很好的退货机制。
作者: todd_yx    时间: 2015-4-3 12:12:07

啥也别说了,录像传youtube,然后发链接
作者: 820901027    时间: 2015-4-3 12:57: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orgfarm    时间: 2015-4-7 15:46:11

820901027 发表于 2015-4-3 11:57
对。夏天千万不买豆制品,容易坏。但是,侧面也说明,没有防腐剂。。。国内豆制品一个月都不会坏。。汗。。 ...

别的品牌豆浆保质期一般很短, 常见的是3-4天。那瓶豆浆2月12买的,标明的best before是2月23日,因此它承诺的保质期至少11天,又标明不用防腐剂 ... 这里不知道best before是谁贴的,贴之前有没有做过实验,或best before有没有重贴。华社里关于有的商家best before重贴是存在很久的老话题了。从未听说洋人商家有best before重贴的问题。有的华人商家best before重贴能成为存在很久的老话题,说明这个问题可能存在很久,但一直没有解决。为什么这个问题在我们族裔里会存在这么久?

夏天是不是不可能有合格的豆制品?现在有不少好的工艺可以在不用防腐剂的前提下延长产品的保质期,洋人超市里采用这些新工艺的产品很多。华人产品要想在保质期,产品质量等方面有进步,既要靠厂家学习新工艺,又要靠市场有严的质量竞争与保障机制。那种发霉的Raspberry 买了不能退, 让消费者喝了拉肚子的固体豆浆买了不能退,厂家商家赚黑心钱无忧无虑,这种rubbish做生意法,不仅不利与产品质量的提高,而且是对同一个族裔为主体的消费者的极端不敬,消费者在踏进不良商家门槛的那一刻起,作为新西兰公民的一部分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就被剥夺了,成了二等公民。

退货机制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反逼机制,但这个机制要发挥起来,还要靠消费者监督与维权的到位。
作者: xxx4ever    时间: 2015-4-11 21:22:43

豆浆豆腐都是贴的标签 到期撕掉重贴一个就是了 你哪知道是什么时候的 所以从来都不买 豆花粥豆腐不是盒装的 买的也放心 豆浆从来不买
作者: orgfarm    时间: 2015-4-16 15:58:44

伤心小天 发表于 2015-3-10 13:49
这样说有什么意义,直接告啊,

几种维权方法比较:
1,到法庭告。目的为伸张公义。但如果仅仅考虑为获得购物退款,则意义不大,因为可能经济上得不偿失 (如果商家在法庭上撒谎,那么法庭辩论可能要两次以上,这会导致消费者产生很多时间成本与金钱成本,比如多次出庭交通费,为证明商家撒谎所花费时间思考与收集证据,等等,最后消费者如果赢了,法庭只会判消费者获得购物退款,不会因为商家之前的不守法行为及商家在法庭上的撒谎,导致消费者时间成本与金钱成本增加,而判商家赔偿。商家在法庭上撒谎,也不会受到惩罚)。
2,舆论监督与罢买。比如发贴,公开公平讨论。商家在法庭上撒谎,不会受到法庭惩罚,公众也无法知道。但在公众舆论平台撒谎,被揭穿后则信誉扫地。通过讨论,在事实清楚的情况下,商家如果不做出诚实反应与彻底改正,或甚至做出公然撒谎等更恶劣行为,则消费者根据自己判断,可能对不法商家罢买。
第2种方法,比第1种好。这样,市场就会“良币驱逐劣币”,好的商家做大,坏的商家淘汰,长远看,对市场,商家,消费者都有益,一个更好的市场环境会形成。

退货机制是淘汰劣质产品的反逼机制,消费者维权(比如罢买)则是淘汰劣质商家的有效行动。

作者: 宁夏紫依    时间: 2015-4-17 00:24:38

直接致电食物安全部门就好了,不要自己亲自下刀
作者: orgfarm    时间: 2015-4-22 13:25:11

宁夏紫依 发表于 2015-4-16 23:24
直接致电食物安全部门就好了,不要自己亲自下刀

二月份已打了Primarey Industries 的Food safety complaints 电话0800 69 37 21 (http://www.mpi.govt.nz/contact-us/)。因为食后不适, 也告知了卫生部奥克兰中心。 该店已列入卫生部食品安全监控名单。如果两个月内,再有他例告知奥克兰中心,则该店会在New Zealand Herald被告示。出现食后不适情况,一定要告知卫生部各地中心,因为有可能一批次产品都有问题。(IMPORTANT NOTICE:
To report food poisoning or food borne illness, the public should always phone ARPHS on 09 623 4600 (24 hours).  http://www.arphs.govt.nz/contact。)
大华的肉也出了问题http://www.stuff.co.nz/business/ ... eservatives-in-meat。商家要认真负责地对待顾客。顾客到店里买东西,是对店家的支持。如果卖不安全食品给支持它的顾客;不按法律公平处理不合格产品退货问题;把客户投诉当抹黑,甚至投诉的客户遭到不明身份的人的诽谤与威胁;商家应该认真地思考一下,这样做聪明吗?

作者: orgfarm    时间: 2015-4-28 15:42:59

orgfarm 发表于 2015-4-22 12:25
二月份已打了Primarey Industries 的Food safety complaints 电话0800 69 37 21 (http://www.mpi.govt.n ...

奥克兰这些违规的商家在肉中加了亚硝酸盐和二氧化硫。在肉中加亚硝酸盐有什么危害?,以下是中国农业大学一位副教授文章的一部分,可以作为参考:
“千万不要以为亚硝酸盐离我们很远,其实它很近很近。尽管有最新研究表明,微量注入亚硝酸盐可以增加心脏血流量,或许有一定药用价值,但数量稍多(每天几十毫克以上),它就会有致癌隐患。就好比说,砒霜虽然已经用于治疗白血病,但绝不意味着人们可以放心把它当成调味品或美容品。
    随便在网上一翻,有关亚硝酸盐中毒的案例数不胜数,很多都是摊贩、餐馆中所制作的肉类熟食和肉类菜肴中毒的案例。这是因为,亚硝酸盐已经深入各种肉制品烹调当中,从仅用于猪、牛、羊肉当中,已经逐步发展到所有动物性食品都添加,甚至连鸡鸭肉、水产品也不放过。应用亚硝酸盐或含有亚硝酸盐的嫩肉粉、肉类保水剂、香肠改良剂来制作肉制品,让肉制品色泽粉红,口感变嫩,不易腐败,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厨师的不传之秘。
    一日在某店购买酱驴肉,看到驴肉颜色呈深粉红色,便问厨师说,有没有不加硝(亚硝酸盐)的驴肉?有没有颜色不发红的驴肉?厨师摇摇头说没有。他表示,现在做熟食哪有不加硝的?消费者都喜欢红色的肉,遇到像我这样想要褐色驴肉的人还是头一次。还有几次,在超市的熟食柜台前,我要求买不加硝发色的肉制品,制作人员表示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产品了。
    最糟糕的是,不仅散装加工肉制品和餐馆肉类菜肴中充斥着亚硝酸盐,就连购买鲜肉自己烹调都无法幸免。某日从大超市买来一斤牛腩,清炖之后却发现肉块是粉红色的,而且肉质比平日软烂许多,显而易见是加了含有亚硝酸盐的嫩肉粉。另一次,学生来我家吃饭,带来一份超市购买的排骨,煮熟之后,却发现肉块是鲜明的粉红颜色。前两天购买筒子骨炖汤,结果发现骨髓和连在骨头上的肉也是深粉红色的......不用说,也是“被”亚硝酸盐发色了。我顿时食欲全失。
    看来,只要吃肉,亚硝酸盐躲都躲不开!我非常担忧地想:肉块在超市、市场就已经被加入了亚硝酸盐,那么餐馆买回去之后,厨师并不知情,再次加亚硝酸盐或嫩肉粉来处理,又该怎么办呢?这岂不是肯定会发生亚硝酸盐超标危险吗?
    这些用来处理肉的亚硝酸盐是哪里来的呢?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就是餐饮业者直接购买亚硝酸盐。事实上,很多亚硝酸盐中毒案例中的当事人都表示,在批发市场就能轻而易举地买到亚硝酸盐,难度比买白糖也大不了多少。另一个来源就是添加亚硝酸盐的各种嫩肉粉产品。如果还有第三个可能,就是购买劣质散装盐带来的亚硝酸盐污染,但前两种情况在腌肉料中占据主导。
    就算餐饮店使用亚硝酸盐并不违法,但按理说,这样的有毒物质,应当有严格的管理规定,在店中放在专门的地方,不与其他调味品放在一起;应当派专人保管,使用均需记录。但是目前各级餐饮企业中都没有亚硝酸盐和相关产品的特殊管理规定。在若干餐馆中,吃到粉红色的酱牛肉之后,我问该店亚硝酸盐、嫩肉粉之类配料有无特殊管理规定,使用有无记录,厨师均表示没有这样的规定,而且对我的问题表示很奇怪。
    很多人知道,腌制蔬菜、腐烂蔬菜都不能吃,因为其中亚硝酸盐含量很高。还有很多人不仅不敢吃腌菜,就连放过夜的剩蔬菜都不敢吃,不就是害怕亚硝酸盐吗?为什么在吃肉的时候就如此勇敢,明知餐馆和摊贩们在肉里添加亚硝酸盐的做法既没有检测抽查,也没有定量设备,为什么吃这些腌肉和肉菜的时候还那么津津有味毫无怨言呢?都说少数人为了美味“拼死吃河豚”,看来拼死吃亚硝酸盐腌肉的人更多。
    而最让人忧虑的是,知道粉红色肉类当中含有亚硝酸盐的人实在太少了,不仅是消费者,甚至很多相关管理人士、医生和保健专家都不知道……他们会害怕饮料中的色素,却不害怕餐馆里那些粉红色的肉!
    越是无知,我们距离危险就越近。对亚硝酸盐也是这样。但愿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能早点制定相关管理规定,对亚硝酸盐的出售、储藏、使用都进行规范,对各种腌肉料、嫩肉粉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和标注进行规范,不要让大量中毒事件用“误食”两字蒙混过关,不要让更多的人在患上癌症之后还懵懂无知”


作者: orgfarm    时间: 2015-5-6 11:54:28

orgfarm 发表于 2015-4-22 12:25
二月份已打了Primarey Industries 的Food safety complaints 电话0800 69 37 21 (http://www.mpi.govt.n ...

商家为什么要加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增进肉的色泽,使肉看上去更新鲜;亚硝酸盐增进肉的风味,使肉吃起来更有味道;亚硝酸盐作为防腐剂,延长肉的保质期,减少肉的损耗,这样肉就可以卖得便宜。因此,加了亚硝酸盐,能吸引顾客。
在中国,从化工企业购买一瓶分析纯亚硝酸钠500克(3克为致死量)的价格为人民币4元,新西兰应该也不会很贵。可见,加亚硝酸盐对商家的收益/成本比有多大。但这种有竞争力的盈利模式违反了新西兰食品法。

作者: BlOoDTeAr    时间: 2015-5-6 20:44:14

知道就行了  下回绕道
作者: wendytomyy    时间: 2015-5-11 17:50:17

还以为楼主要说他们在public holiday开门呢
作者: orgfarm    时间: 2015-5-28 00:21:35

piha123 发表于 2015-3-10 14:07
打  0800 CONSUMER

这是个咨询电话,不是投诉电话。在新西兰遇到商家违反消费法时,没有投诉渠道。消费者只能到法庭告。但由于消费法所牵涉的不少物品单价较低,所以上法庭在经济上没有意义。这是新西兰消费法在理论上的一个不完善的地方。

在新西兰多年都未对此一不完善进行修改情况下,是消费者碰到商家不按消费法处理事情时,普遍地放弃诉讼,导致消费法形同虚设?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导致新西兰消费法依然基本有效,不须修改?


作者: 经济学人    时间: 2015-5-28 13:26:31

orgfarm 发表于 2015-4-22 12:25
二月份已打了Primarey Industries 的Food safety complaints 电话0800 69 37 21 (http://www.mpi.govt.n ...

给力                                             
作者: 轩辕剑仙    时间: 2015-5-30 13:31:03

楼主,就这样的商家,让他们上次法庭,他们这辈子都会老实
作者: orgfarm    时间: 2015-6-18 11:41:15

轩辕剑仙 发表于 2015-5-30 12:31
楼主,就这样的商家,让他们上次法庭,他们这辈子都会老实

说的对,就如开车的老超速而不收到罚单,那么超速就会成为习惯;不守法,不老实的商家不被告上法庭,或受到别的惩罚或制约,那么卖假冒伪劣,撒谎欺骗,也会成为他们的习惯。

但在本帖或其他贴里,吐槽商家伪劣产品或服务的的网友不少,但很少去告。理应去告的,为什么很少去告呢?有很多原因,金额小可能是原因之一。上法庭退款可能不及费用。新西兰应该对消费法做一些修改吗?譬如中国大陆规定商家卖过保质期产品按售价10倍赔买家,这样惩戒不良商家,也鼓励消费者上法庭。


作者: liaoweiguang123    时间: 2015-6-18 12:48:03


作者: wujulie    时间: 2015-6-18 19:31:45

食安很重要耒到NZ,又吃到有問題的食物,是太可笑了,只為$,不顧客人健康太不厚道
作者: 兰亭集序    时间: 2015-6-18 22:24:36

不过附近的银钟实在是太脏了,他们家还算比较干净整洁的华人超市。然后没买过豆浆不清楚
作者: kyjac623    时间: 2015-6-19 00:23:02

(豆类篇)除了大华以外,我这里的南顺发也一样很糟糕的。
每次去买的时候都担心会不会日期都是重贴的,因为偶尔会买到隔一天就已经凝固掉,
或喝没两次豆奶的都开始变质了。
重点是,每次去都会发现常都会有过期常品(豆奶,豆腐泡,豆腐片)。
我近这几个月来都已经没喝过豆奶了。
作者: 寒夜霜深    时间: 2015-6-19 11:39:35

所以LZ希望超市的老板上来看了帖子后,

突然醍醐灌顶,大彻大悟,


然后把不及格和过期的产品全数销毁,


召回所有次品退款,


从此严格把关质检,


成为有口皆碑的良心企业家?

作者: 轩辕剑仙    时间: 2015-6-19 21:34:34

orgfarm 发表于 2015-6-18 10:41
说的对,就如开车的老超速而不收到罚单,那么超速就会成为习惯;不守法,不老实的商家不被告上法庭,或受 ...

新西兰有小额法庭,具体怎样不知道。貌似消费者成本不高。
作者: lewisjack    时间: 2015-6-20 17:48:42

没用的。你告不告人家还是这么卖,照样有人去买。中区太平有段时间都被贴E了,人也没见少啊。
作者: 有个朋友在惠村    时间: 2015-6-20 17:52:00


作者: orgfarm    时间: 2015-6-23 22:25:05

轩辕剑仙 发表于 2015-6-19 20:34
新西兰有小额法庭,具体怎样不知道。貌似消费者成本不高。

是有一个小额法庭,如果消费者遇到商家不退款是可以到小额法庭告,但如果我们做一个消费者行为调查的话,很大可能会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消费者到小额法庭告的比率与案子金额成正比。案子金额到一个金额 (比如10纽币)以下,或者说,案子金额小于上小额法庭告发生费用,上庭比例就会非常低。假设一个学生,案子金额小于10纽币,他到小额法庭领表,车费来回5纽币,交表又一趟5纽币,上庭又一趟5纽币,。。。。。。那么这个学生可能不会去告,因为他做完这些拿回的钱不到10纽币。当然还是有一些人会去告,但比例不会高。

大部分操市,包括洋人开的和华人开的,很大比例商品售价小于10纽币,商家不退,消费者被赖掉的钱确实也不是很大,但有些精明的无赖商家,可能因为反正卖有问题产品,金额小的话,不退款消费者也很少去告,那么在质量方面就会降低标准,比如过期的产品best before重贴,质量可能有问题的产品也依然放在架上卖。。。。。。。因为这样做它可能利润更大。这是不是新西兰消费法理论上的一个困境?

中国大陆规定商家卖超过保质期的产品按售价10倍赔买家,可能有这方面考虑。新西兰为什么一直都是原价退款,而不做修改呢?这里面是怎么回事呢?
作者: wujulie    时间: 2015-6-24 09:25:06

希望大家看到,因為我也常在華人超市買到了坯掉的東西,但我很自然扔掉。心裡也不高兴,也不會想去換因去換也不不知道是否能夠換,。
作者: 轩辕剑仙    时间: 2015-6-24 23:54:12

orgfarm 发表于 2015-6-23 21:25
是有一个小额法庭,如果消费者遇到商家不退款是可以到小额法庭告,但如果我们做一个消费者行为调查的话, ...

我觉得我要是遇到还是会去告,大家去都不是为了那几块钱。但是对卖家危害就大了。他店里可能会判不利经营的东西,比如道歉啊,限期整改啊等等。最主要的是,店铺的法人将有犯罪记录,至少是被法庭传唤的记录。这个东西会在个人信用里,而且还会在法院警察系统里,试问去这人要是办身份,这会有多大的影响?这人出国办签证必须填写时候有犯罪记录以及法院传召记录,这人怎么写?对签证申请时有影响的。再者对于其个人以后贷款等等,有极其大的影响
作者: kylehuang    时间: 2015-7-5 10:25:44

刷帖。。。。。不要怪我!!。。。。。。
作者: orgfarm    时间: 2015-8-28 20:37:58

前几天在PAK'nSAVE买了一瓶橄榄油,可能是冬天天气冷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凝固了倒不出来。今天到PAK'nSAVE购物时双方简单沟通了一下,告知我拿一瓶新的。

印象里,从来没听说洋人店有对问题产品不退/换货的现象。新西兰消费法从理论上看可能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商家不退/换货,消费者因金额小而很少上法庭),但这个理论上可能的不完善的地方,之所以一直存在,可能是在实践中不成为问题,因为基本上商家都会守德,自觉遵守。
作者: wujulie    时间: 2015-8-28 20:47:36

洋人店只要坯的可換,東西不要的拿收據可退款
作者: 不知道干什么好    时间: 2015-8-29 20:38:02

只买花生米和瓜子  其他的吃的绝对不去中国超市买
醋虽然是国产的 但也到台湾超市买
吃过几次亏 再去就是自己找病了!!!
作者: 大坏人    时间: 2015-8-29 22:40:25

去告她,会有人去查的,你可以吧你的豆浆去检查,然后告他
作者: 蜜茶    时间: 2015-8-31 11:47:02

华人店都这样啦。。我还记得law规定不让贴禁止退换这种条呢。。
作者: orgfarm    时间: 2015-9-25 17:34:55

orgfarm 发表于 2015-8-28 19:37
前几天在PAK'nSAVE买了一瓶橄榄油,可能是冬天天气冷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凝固了倒不出来。今天到PAK'nSAVE购 ...

荀子概括古今中外的道德与法律关系, 认为“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則法雖省,足以遍矣;無君子,則法雖具,失先后之施,不能應事之變,足以亂矣”,大概意思是,如果大家都守德,消费法简略一点也问题不大,如果大家都不守德,法律即使完备也会很亂。这个。。。。。。有点让人思考。
作者: orgfarm    时间: 2015-10-23 20:26:59

wujulie 发表于 2015-8-28 19:47
洋人店只要坯的可換,東西不要的拿收據可退款

很多消费者和商店, 包括洋人消费者和商店, 有个误会,以为有收据(receipt)才可以退货或退款,没有就不能退货或退款。有的消费者没有收据了,就放弃了退货或退款的权利,即使他在意愿上是想退货或退款的。

新西兰消费法是有证明即可退货或退款。这个证明包括物证,比如receipt,bank statement,影像扫描资料 。。。。。。。等等,也包括人证, 比如因为一些原因,如熟客,营业员记得你购物,。。。。。。等等。因此,如果消费者自己想放弃退货或退款权利,那是一码事,如果想行使退货或退款权利,那么任何证据都是可以的。

有时候,新西兰有的洋人店不与消费者谈证据就给消费者退货或退款。有一些原因,比如信任顾客,或店家知道有证据而有的消费者不知道(比如条形码)。从消费者方面看,基本上不会有消费者A店购物跑到B店退款,这不合逻辑。为了什么了?捣乱店家?店家CCTV一看,说你那天没购物,不是闹笑话吗?所以消费者想退货,有证明可以,自己以为没证据,如果想换,有的商家也会给予退/换货。

作者: orgfarm    时间: 2015-11-19 18:57:18

蜜茶 发表于 2015-8-31 10:47
华人店都这样啦。。我还记得law规定不让贴禁止退换这种条呢。。

我理解“贴禁止退换这种条” 比如 “开瓶不退”本身是商家与消费者的一种合约内容,只是这种合约内容违反了消费法所以是无效的,侵权的。一般商家贴这种条说明商家不太了解消费法或明知故犯。

发38贴的那个“大豆油”说该店知道消费法并遵守消费法。知道消费法并遵守消费法的该店为什么贴违反消费法的“开瓶不退”呢?既然该店贴了“开瓶不退”,为什么发38贴的那个“大豆油”又说该店“开瓶可退”呢?该店是卖杂货的,还是玩杂耍的?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