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中国公路杀手大举入侵新西兰了,ODT头版两个报道。 [打印本页]

作者: 太阳鸟鸟    时间: 2015-2-23 07:42:24     标题: 中国公路杀手大举入侵新西兰了,ODT头版两个报道。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楼主    时间: 2015-2-23 07:45:38

嗯,还是先来一发再说。
作者: ibabe    时间: 2015-2-23 07:47:50

who cares。              
作者: 太阳鸟鸟    时间: 2015-2-23 07:48: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allycantskate    时间: 2015-2-23 07:54:51

Who gives a crap!
作者: 猪猪沙发    时间: 2015-2-23 08:08:15

应该限制海外驾照在这里租车。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5-2-23 08:25:45

猪猪沙发 发表于 2015-2-23 09:08
应该限制海外驾照在这里租车。

我觉得主要是要限制 驾驶习惯+规则相差太大的,这些国家的应该有简单考试,过了才可以租车。

尤其是南岛,没什么城市,一小会就时速100的open road,景色又好,注意力一分散,动不动开到右边,太危险了
作者: 猪猪沙发    时间: 2015-2-23 08:29:05

love_3_month 发表于 2015-2-23 09:25
我觉得主要是要限制 驾驶习惯+规则相差太大的,这些国家的应该有简单考试,过了才可以租车。

尤其是南岛 ...

我觉得应该禁止啦。

去年接待过两拨国内来的所谓富人的“穷游”团。自己富的一塌糊涂,但是一出来就抠门儿,非要让自己团里的同事开车。结果弄得开车的同事一路不开心,最后还吃了好几张罚单。。。。开车的同志说我们应该一起付,结果大家都不太愿意。弄得更不开心你。

让海外的游客在这里开车本身就一个错误。哪怕租来的车到处都写着keep left也没用。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5-2-23 08:33:06

ibabe 发表于 2015-2-23 08:47
who cares。

u wouldn't say that once u got hit by them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5-2-23 08:33:44

sallycantskate 发表于 2015-2-23 08:54
Who gives a crap!

u wouldn't say that once u got hit by them
作者: skywindcn    时间: 2015-2-23 08:33:45

实话说,没有任何练习,直接从国内过来就开车,确实危险。交规不同,行驶方向都不同。至少应该过了机考再上路吧?

可没办法,新西兰政府想吸引自驾游的旅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些肇事的中国司机也是受害者,因为政府在制定相应法规的时候,对安全性的考量不够。有些网友们常说制度问题,这就是典型的制度问题。

另外一个很二的制度,就是持翻译驾照可以随便开车的人,如果过了机考,就变成L驾照,开车有限制了。这个近乎白痴的制度,导致不少人宁可一年换一次翻译驾照,也不去考机考,也就导致这些人对交规的理解让人担忧。大多数人都是目光短浅、趋利避害的。

制度:
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
作者: nickgl    时间: 2015-2-23 08:34:27

猪猪沙发 发表于 2015-2-23 08:08
应该限制海外驾照在这里租车。

死心吧,不可能的。以前海外驾照撞死人的多了,都不是中国的,离谱的是都让人家回国,说是开庭时再过来就行,这类事情太多太多,只不过都不是中国人,大家都好像无所谓。这里最主要问题就是驾驶方向不一样,还有以前左拐要让右拐,很多海外游客不习惯。不会限制是因为新西兰公共交通太不方便,而旅游业却是三大产业之一,洋人也没习惯加入旅行社,限制海外驾照,新西兰的旅游业就会受重创
作者: sallycantskate    时间: 2015-2-23 08:48:32

做好自己,其他的让key去操心吧
作者: hanharry    时间: 2015-2-23 08:51:51

nickgl 发表于 2015-2-23 09:34
死心吧,不可能的。以前海外驾照撞死人的多了,都不是中国的,离谱的是都让人家回国,说是开庭时再过来就 ...

说的对 不仅仅是中国游客
作者: 萨米    时间: 2015-2-23 08:56:35

其实美国来的,欧洲大陆来的租车的旅客在nz也出很多车祸的。主要还是左右不一样,这真的很难。
作者: Olga    时间: 2015-2-23 08:58:00

违法, 违规重罚最有效.
作者: goddog    时间: 2015-2-23 09:01:55

sallycantskate 发表于 2015-2-23 08:48
做好自己,其他的让key去操心吧

我自己做好了,就怕遇到做不好的。那是自认倒霉吗?
作者: 楼主    时间: 2015-2-23 09:05:18

goddog 发表于 2015-2-23 10:01
我自己做好了,就怕遇到做不好的。那是自认倒霉吗?

那是的,就算制度再健全也没法控制那些不遵守规则的。遇上了只能说是命。
当然,我并不是说现在的制度已经够好了。

作者: 椰果奶茶    时间: 2015-2-23 09:06:02


作者: 太阳鸟鸟    时间: 2015-2-23 09:07: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5-2-23 09:15:50

关键有个数据要知道

去年中国游客增长40%。。。。。。这么多右行司机突然变左行,而且很多本来就驾驶习惯不好,对每个人都是定时炸弹。

如果每年几千,和每年几万游客,这个大不一样啊
作者: lazybee    时间: 2015-2-23 09:17:20

nickgl 发表于 2015-2-23 09:34
死心吧,不可能的。以前海外驾照撞死人的多了,都不是中国的,离谱的是都让人家回国,说是开庭时再过来就 ...

是呀,不仅仅是中国人会出这些问题的,其它国家的人同样会!我们只是太了解中国了,中国人有特别不好的驾驶习惯,在加上人生地不熟,自然就容易出问题。禁止,不是解决办法,搞一刀切。不过,也应该考虑一些其它的办法。我看了那个新闻了,你说人家小女孩一家多无辜,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遇上SB了,这是啥命呀!要是有耶稣上帝佛祖先知的,咋不超度撞车的去极乐世界呢!
作者: Uni-boatgroup    时间: 2015-2-23 09:20:27

小女孩的却是太可怜了~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5-2-23 09:27:30

以前时有发生,各个国家都有,所以看不出大问题,但以前中国游客少啊,即使事故率很高,也隐藏在大部队里面,看不出。。。。。

现在别的国家游客数量一直这么多,事故率也是这么多。中国游客数量大幅度增长,而且自助游自己开车的也越来越多(以前是跟团 或者 探亲的比较多),这个问题就很明显了。

比如,大多数西方国家(在下面)过来都不用考试的,就可以换驾照,但不包括中国。这些国家,看看游客人数,最多的几个国家,只有中国(和新加坡)不在免除的里面,换句话,中国的驾照受认可程度本来就不高。

免试国家 Australia, Austria, Belgium, Canada, Denmark, Finland, France, Germany, Greece, Hong Kong, Ireland, Italy, Japan, Luxembourg, the Netherlands, Norway, Portugal, South Africa, South Korea, Spain, Sweden, Switzerland, the United Kingdom or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游客主要来源
International Visitor Arrivals December 2014
Country

Visitors

% Change

Australia

168,208

0.9%

United Kingdom

33,776

0.5%

United States

30,704

5.7%

China

25,776

39.4%

Country

Visitors

% Change

Germany

13,120

13.6%

Singapore

11,008

8.0%

Japan

10,160

7.6%

Canada

6,960

2.8%



作者: p2p    时间: 2015-2-23 09:38:11

这事基本无解。。
作者: Eastpark    时间: 2015-2-23 09:39:13

是不是也要检讨一下新西兰的道路设施的问题? 不少国家都是左侧驾车,是不是都这么容易出现严重交通事故,并且都是“中国公路杀手”干的?

高速路路太窄,而且没有隔离带?司机迷糊就容易开错,这既是人的错误,也是设计的错误。
作者: 太阳鸟鸟    时间: 2015-2-23 10:33: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azybee    时间: 2015-2-23 10:48:18

Eastpark 发表于 2015-2-23 10:39
是不是也要检讨一下新西兰的道路设施的问题? 不少国家都是左侧驾车,是不是都这么容易出现严重交通事故, ...

问题是,你迷糊你就慢点开,不要下道超车呀!技术不行就不要装啊!
作者: 会员    时间: 2015-2-23 11:01:05

我觉得在这边生活的中国人,真的没必要再发这些新闻了,故意突出是中国人做了不好的事情,
其实这些是不应该,在这生活的我们做好自己就行了,这些是政府需要出台相对的法规来限制,但是政府又想中国人来旅游花费,所以在不修改规定的情况下,经常爆出这种针对性的新闻,其实对任何人,任何人种都一样,只有坏处没好处。咱们中国人就别跟着凑这个热闹了,非去当洋人的宠物,洋人也不会因此高看你一眼,何必呢?有点骨气就这么难吗?
作者: 大细路    时间: 2015-2-23 13:24:19

just a normal vehicle accident happen in southisland, queenstown arrowtown, that is it.
作者: xytdt55    时间: 2015-2-23 13:45:45

是不建议国内过来的马上开车
连交规都不知道

如何能规范的开车
作者: Eastpark    时间: 2015-2-23 14:31:46

太阳鸟鸟 发表于 2015-2-23 11:33
修什么隔离带啊,又不是高速公路,就一般的省道,本来就一百公里的限速,车又少,修高速不是亏大了? ...

100km  的限速应该必须要隔离带吧!  不能光想着省钱。
作者: Eastpark    时间: 2015-2-23 14:39:40

lazybee 发表于 2015-2-23 11:48
问题是,你迷糊你就慢点开,不要下道超车呀!技术不行就不要装啊!

应该在租车前给每个来新西兰自驾的外国游客发一个免费的小册子,这个星期在本地区又撞死了XX个人,请注意交通安全。 在出国车祸的地方,再立个牌子,这里XX时间,死亡几人。外国游客看到这些手册和路牌,估计都会谨慎一点。 通过投资是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的。

回头看看新西兰的道路情况确实不行,在发达国家中处于中下游情况。不要说和中国的大城市比,看看10年前山东的高速路网,完胜现在的新西兰吧?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5-2-23 14:46:27

Eastpark 发表于 2015-2-23 15:31
100km  的限速应该必须要隔离带吧!  不能光想着省钱。

请问一下,你去南岛开过车吗。。。。。或者去奥克兰以外的地方。。。。。
作者: Eastpark    时间: 2015-2-23 15:00:53

love_3_month 发表于 2015-2-23 15:46
请问一下,你去南岛开过车吗。。。。。或者去奥克兰以外的地方。。。。。 ...

嗯,南岛不少路段人烟稀少,而且只有双向两车道,修个隔离带确实不太划算。

但中国还有一句话,想致富,先修路。
作者: kanegu86    时间: 2015-2-23 15:05:39

Eastpark 发表于 2015-2-23 15:00
嗯,南岛不少路段人烟稀少,而且只有双向两车道,修个隔离带确实不太划算。

但中国还有一句话,想致富, ...

南岛那些农民已经富的流油了,致富和安全驾车好像也没什么关系。
作者: mumu1211    时间: 2015-2-23 15:07:24

skywindcn 发表于 2015-2-23 09:33
实话说,没有任何练习,直接从国内过来就开车,确实危险。交规不同,行驶方向都不同。至少应该过了机考再上 ...

没有用的,对于国人来说,上有政策就会下有对策··· ···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5-2-23 15:12:37

mumu1211 发表于 2015-2-23 16:07
没有用的,对于国人来说,上有政策就会下有对策··· ···

多一个步骤,短期入境的游客,要租车或者开车,必须通过 笔试 和 路试。可以比full license的考试稍微简单一点,但总比没有强。
作者: mumu1211    时间: 2015-2-23 15:14:56

love_3_month 发表于 2015-2-23 16:12
多一个步骤,短期入境的游客,要租车或者开车,必须通过 笔试 和 路试。可以比full license的考试稍微简 ...

那就一定会有大批的代考服务出现~~~又是一个生财之道··· ···
作者: lazybee    时间: 2015-2-23 15:43:14

love_3_month 发表于 2015-2-23 16:12
多一个步骤,短期入境的游客,要租车或者开车,必须通过 笔试 和 路试。可以比full license的考试稍微简 ...

估计没这个可能,因为按照新西兰的笔试路试标准,这些人根本没可能通过的!这样太影响旅游业了!毕竟出现事故是小几率的事,不可能为这样的事牺牲国家经济的。同理,给全国高速修隔离带也是没可能的事。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5-2-23 15:56:41

lazybee 发表于 2015-2-23 16:43
估计没这个可能,因为按照新西兰的笔试路试标准,这些人根本没可能通过的!这样太影响旅游业了!毕竟出现 ...

中国游客租车势头上涨很快啊,以前都是跟团的多,现在国内都开车了,出国自然也要开车。
作者: 我选择新西兰    时间: 2015-2-23 16:06: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    时间: 2015-2-23 16:15:27

自驾游是新西兰旅游的一大卖点,其实就是新西兰的旅游业的一个缺陷.一个公共交通这么失败的国家,拼命的搞这么多的游客过来, 所有的基础设施都根不上,
其实这问题要解决一点也不难,看政府要怎么选了,要钱还是要我们这些普通民众的命。
作者: 太阳鸟鸟    时间: 2015-2-23 16:28: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太阳鸟鸟    时间: 2015-2-23 16:34: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kywindcn    时间: 2015-2-23 19:32:55

mumu1211 发表于 2015-2-23 15:07
没有用的,对于国人来说,上有政策就会下有对策··· ···

防君子不防小人。你觉得出事儿的都是小人?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5-2-23 21:47:40

哎                          
作者: Eastpark    时间: 2015-2-24 09:38:55

太阳鸟鸟 发表于 2015-2-23 17:34
新西兰的公路系统已经非常不错了,在发达国家中居中上,封闭半封闭式的告诉公路完全不适合人少地多的国家 ...

欧洲游客过来开车出事的以前就很少 -- 这个结论怎么得来的?

海外游客开车出事大都是近几年开放中国旅游市场后才开始井喷的。 - 这个结论又是怎么得来的? 有统计数据支持吗?

http://www.statschat.org.nz/2014/06/08/foreign-drivers/  -- 这个调查并不支持你的说法。

昨天听NZ National News说,新西兰旅游局,交通局,还有其他部门正在讨论怎样改善新西兰的交通设施。可见他们也认为提升路况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作者: p57927    时间: 2015-2-24 09:41:35

都是移民和房屋政策惹的祸.
作者: 太阳鸟鸟    时间: 2015-2-24 09:46: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直面异议    时间: 2015-2-24 09:48:20

Eastpark 发表于 2015-2-24 10:38
欧洲游客过来开车出事的以前就很少 -- 这个结论怎么得来的?

海外游客开车出事大都是近几年开放中国旅游 ...

你这个说法是对的。

对交通事故发生的分析要建立在统计的基础上。而不是拿个事故在这里乱叫。

这里地大人少,自驾游是趋势。
作者: sallycantskate    时间: 2015-2-24 09:48:45

一年下来不也还是这么多, 新闻手段
作者: 直面异议    时间: 2015-2-24 09:50:34

太阳鸟鸟 发表于 2015-2-24 10:46
Five tourist drivers in court----------------短短春节期间,就五个海外司机上法庭,其中四个就是中国 ...

你这个是神逻辑。

那当地人,按当地的训练一样出事故,是不是该禁止驾驶?
作者: Eastpark    时间: 2015-2-24 09:53:12

太阳鸟鸟 发表于 2015-2-24 10:46
Five tourist drivers in court----------------短短春节期间,就五个海外司机上法庭,其中四个就是中国 ...

这个只是你的感觉,不是统计数据啊。 和文科生讲道理真的比较困难。

http://www.transport.govt.nz/res ... pdate-january-2015/

近几年开放中国旅游市场后,新西兰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大幅下降。但这个和中国游客的增长没什么关系,应该和交通设施的改善,提高司机的交通意识有关。 同样你感觉这两年中国游客造成的交通事故上升,应该是你的错觉。你可以和10年前,20年前的数字比较一下。
作者: Eastpark    时间: 2015-2-24 09:57:13

再看一下2014年2月春节期间的数据

http://www.transport.govt.nz/res ... date-february-2014/

Since 1990 the number of vehicles on the road has increased by 57 percent while Police reported injuries have dropped by 29 percent, road deaths have dropped by 67 percent and the number of days spent in hospital as a result of road crashes has dropped by 60 percent.

车辆和20年前比增加了50%,事故伤降低29%,死亡降低67%。以前没有外国游客的时候交通事故更多!

作者: littlecat    时间: 2015-2-24 10:33:40

上阵子去了一趟南岛旅游,特地留意了下马路杀手们。公道的讲,我开车的时候确实有遇到骑着中线开,路上没车100的道开70然后别人超车就开始各种加速到超速弄得后面车险象环生,黄线危险超车,总是开到右车道去等情况。有机会的时候我都特地去看开车的是谁,但是我发现大部分还是洋人虽然我不知道是哪国的。遇到这种情况10几次也只有一次是亚洲人面孔。这只是我个人经验,可能我去的时候国人旅游不多。但不管怎么样我看到的就是这样。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5-2-24 11:31:31

Eastpark 发表于 2015-2-24 10:57
再看一下2014年2月春节期间的数据

http://www.transport.govt.nz/research/roadcrashstatistics/monthlyov ...

应该分不同的类别来比较。

总体车辆增加50%,事故率降低,当然是好事

但具体到海外游客,具体到中国自驾游客,未必是降低。这个有待详细数据啊。

但个人想法,你让一个在中国开了很多年的司机,突然到左行车道,陌生环境来开车,出事几率上升是必然的,这还没考虑中国司机的一些普遍坏习惯。 - - 右行国家还有很多,但目前来这里旅游的华人数量大增,其他国家持平或者小幅变化,所以很突出。
作者: xiaoxin628    时间: 2015-2-24 11:43:27

skywindcn 发表于 2015-2-23 08:33
实话说,没有任何练习,直接从国内过来就开车,确实危险。交规不同,行驶方向都不同。至少应该过了机考再上 ...

草,一刀见血,他们这个制度太傻逼了。而且公共交通又不发达,逼的没辙啊。
作者: xiaoxin628    时间: 2015-2-24 11:48:23

lazybee 发表于 2015-2-23 15:43
估计没这个可能,因为按照新西兰的笔试路试标准,这些人根本没可能通过的!这样太影响旅游业了!毕竟出现 ...

是的 我特么昨天刚fail掉。尼玛严格的一塌糊涂。
作者: xiaoxin628    时间: 2015-2-24 11:51:10

littlecat 发表于 2015-2-24 10:33
上阵子去了一趟南岛旅游,特地留意了下马路杀手们。公道的讲,我开车的时候确实有遇到骑着中线开,路上没车 ...

我觉得洋鬼子开车比国人猛多了。个人觉得。
作者: JR01    时间: 2015-2-24 12:13:41

我回国坐朋友开的车,看见他骑着线开就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这样安全,反正对面没车,来车了再让,左边有车就往右让,右边有车就往左让,一般还不容易被人超车。我又问是驾校教的吗?他说是啊,有经验的老司机都这么开。我说我不敢,他说你们外国待久了脑子不活络。

所以我觉得同胞开车骑中线挺正常的。
作者: Eastpark    时间: 2015-2-24 12:34:15

JR01 发表于 2015-2-24 13:13
我回国坐朋友开的车,看见他骑着线开就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这样安全,反正对面没车,来车了再让,左边有 ...

我在中国也是靠中间行驶的。中国的交规和新西兰在这一点上处理确实不同。(中国)在没有隔离带的道路上,一个是要限速,另一个是要靠中间行驶保证安全。因为可能会有人横穿马路,或者有非机动车在路边行驶,靠中间行驶会更安全。 碰到对面来车,就转向右边。

但你说骑着线行驶就不对了。在没有画线的道路上才要靠中间行驶的。肯定不是正规驾校学出来的。

新西兰的要求和中国不同,这个没有好坏之分,只能说到什么地方,遵守当地的交通规则。另外对于这些不同之处,新西兰管理当局应当明确告知国际游客这些不同,这样做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http://www.bhjtaq.com/portal.php?mod=view&aid=827
(6)靠中间行驶
很多农村道路是双向单车道,靠右侧行驶容易与行人或非机动车发生碰撞,因此在没有隔离带和中央分道线的公路上,可靠道路中间行驶,保持匀速行驶,车速控制在每小时40公里以内。但是在双向双车道、施划了分道线的公路上,应按照通行规则靠右侧行驶。
作者: snowlight    时间: 2015-2-24 12:41:50

本帖最后由 snowlight 于 2015-2-24 12:44 编辑
skywindcn 发表于 2015-2-23 08:33
实话说,没有任何练习,直接从国内过来就开车,确实危险。交规不同,行驶方向都不同。至少应该过了机考再上 ...

海外驾照就是一年有效期,从你落地算,不是看你翻译时间的。其实国内有一定驾驶年龄段人驾驶水平一点不差的,就是驾驶习惯不一样,和give way的意识不太强
作者: snowlight    时间: 2015-2-24 12:49:52

太阳鸟鸟 发表于 2015-2-24 09:46
Five tourist drivers in court----------------短短春节期间,就五个海外司机上法庭,其中四个就是中国 ...

一个特例罢了,你怎么不算过去的十年,二十年呢?
作者: snowlight    时间: 2015-2-24 12:55:10

本帖最后由 snowlight 于 2015-2-24 13:10 编辑
love_3_month 发表于 2015-2-24 11:31
应该分不同的类别来比较。

总体车辆增加50%,事故率降低,当然是好事

可是你只揪着中国明显不公平,以前中国人没有能力自驾游,美国这些右倾国家一样也经常出事,为啥中国人一出事就要限?这世界只有34%的国家靠左,我看要改也应新西兰改成64%里去,然后再对那些少数国家来的游客进行考试发临时驾照
作者: 直面异议    时间: 2015-2-24 13:44:14

snowlight 发表于 2015-2-24 13:41
海外驾照就是一年有效期,从你落地算,不是看你翻译时间的。其实国内有一定驾驶年龄段人驾驶水平一点 ...

你这个观察的仔细。最大的区别就是give way.过去国内的城市也有不少路口是转盘的,玩不转,基本改交通灯了。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5-2-24 15:22:38

snowlight 发表于 2015-2-24 13:55
可是你只揪着中国明显不公平,以前中国人没有能力自驾游,美国这些右倾国家一样也经常出事,为啥中国人一 ...


所以建议要多一个考试,当然全体外国游客都一样,不涉及对中国不公平。

所谓以前“经常”出事,也只是个感觉,时不时的有这个国家那个国家的游客造成大的事故。但在这个旅游旺季(新西兰夏天),爆发出来这么多华人的事件。。。。。 所以最后还是要看数据。。。

另外,目前,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他们的驾照可以直接申请新西兰驾照(包括美国加拿大等右行国家),不需要笔试和路试,中国,印度,都不在里面。你觉得这公平吗。。。。。。

你回国看看国内的路况和司机的水平和安全意识,你再想想如果这些司机直接到新西兰南岛的山区去开车。。。。。。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作者: snowlight    时间: 2015-2-24 15:37:07

本帖最后由 snowlight 于 2015-2-24 15:40 编辑
love_3_month 发表于 2015-2-24 15:22
所以建议要多一个考试,当然全体外国游客都一样,不涉及对中国不公平。

所谓以前“经常”出事,也只是个 ...

今年是比较多,可能和爸爸去哪儿有点关系,明年还会不会来那么多国人不一定,不能因为一年事多就做出判断。你说的考试肯定不可行。人家来旅游能来几天?还考试学习?来了考不过,新西兰赔人家机票钱吗?要么承认,要么不承认,就那么简单。能做到就是多宣传教育。我在国内考过驾照,国内正规的驾照非常不好考,就那个移库我就练了好几天,毛巾每次都是湿透的湿透,过任何一个路口都必须眼观四方,这是教练告诉我的,还有那个八字路,坡道起步。就驾驶水平,国内肯定好过这里几倍,但是国人没有give way的意识,没办法,我第一次开车胆子小give way 了,然后我等了四十分钟。压线也是不可以压,教练说的线就是墙,不能压。那个之前掉头那个不就是好多人拿国内交规说事吗?明显国内严格于这里,但是国内车太多,抢道太厉害,司机的安全意识自然不强,到这我们必须要强调。我的水平回国就马路杀手,在这就能安安全全的开

作者: G    时间: 2015-2-24 16:32:38

太阳鸟鸟 发表于 2015-2-23 17:28
新西兰的公共交通怎么就失败了?你去过美国加拿大吗?那边的公路不会比新西兰好,新西兰极少动就几十辆车 ...

好吧.我是乡下刚来的,没有你那么有见识.只去过美国没有去过加拿大.
但是新西兰的公共交通的失败是不用跟别人比的,举个例子吧.
就是你,
我在说公共交通,你跟我扯公路,
这就是这个问题的本质.
新西兰的公共交通就是这么的失败,失败到好多人连什么是公共交通都搞不清楚。
这个国家对车太依赖了,对公共交通的意识太淡漠了。
如果有非常方便的公共交通去到mt cook 去到miford sound,我想很多的游客都不会选择入乡随俗的拿条命出来拼,
好多南岛的景点,不要说公共交通,连基本住宿都少。想在里面过夜,要提前好久预定。
游人多了,基础设施根不上,问题就不停的来了,就是这样,公路杀手 也许是这些现象的开始,


作者: 太阳鸟鸟    时间: 2015-2-24 18:01: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小昕46    时间: 2015-2-24 18:22:07

其它国家出事的多了去了,
作者: NewLynnHse    时间: 2015-2-24 18:39:57

其实是媒体的问题,不是中国人的问题。媒体把中国人的事无限放大了,中国人被媒体针对了
作者: 太阳鸟鸟    时间: 2015-2-24 18:59: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nowlight    时间: 2015-2-24 19:38:02

G 发表于 2015-2-24 16:32
好吧.我是乡下刚来的,没有你那么有见识.只去过美国没有去过加拿大.
但是新西兰的公共交通的失败是不用跟 ...

嗯,上次去90里海滩,想在那过一夜,既然找不到motel, 至少网上搜不到,只好回到Paihia, 开车好累。
作者: snowlight    时间: 2015-2-24 19:39:45

太阳鸟鸟 发表于 2015-2-24 18:01
拜托,非常方便的公共交通到MT COOK? 你总该不会要求中国也来个非常方便的公共交通到珠穆朗玛峰吧?公共 ...

新西兰都市公共交通绝对方便?曾经做公车上学做火车上班的我笑了。
作者: 太阳鸟鸟    时间: 2015-2-24 19:46: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nowlight    时间: 2015-2-24 20:33:38

太阳鸟鸟 发表于 2015-2-24 19:46
美国瑞典都有坐火车上班的

做火车上班没问题的,只要不是让我老板习惯以及理解我迟到就行了。动不动就停着,也不知道干嘛,少则十分钟,多则一个小时,还经常突然停运,然后改用公车接,那个就是一两个小时了,还有一次,啥都没,我只好让我老公来接。汽车吗,我以前上学可有压力,绝对不能睡过头哦,一睡过头就没车了,也就是我只好旷课一天。我生孩子,我婆婆想自己坐公车去医院给我送刚做好的饭菜,查了一下,要换两次车,还要各走15-20分钟,就放弃了。你觉得方便,试试过一个月没车的日子
作者: 太阳鸟鸟    时间: 2015-2-24 21:15: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kywindcn    时间: 2015-2-24 21:46:41

太阳鸟鸟 发表于 2015-2-24 18:01
拜托,非常方便的公共交通到MT COOK? 你总该不会要求中国也来个非常方便的公共交通到珠穆朗玛峰吧?公共 ...

忍不了了,奥克兰的公共交通就差的不能再差了
作者: skywindcn    时间: 2015-2-24 21:47:57

太阳鸟鸟 发表于 2015-2-24 21:15
小CASE啦,我大学同学在纽约上班,每天开车四十多分钟到地铁站,然后泊车,走到地铁站,二十分钟左右,然 ...

北京的公共交通是挤,但是方便甩奥克兰公共交通几百条街好不好
作者: snowlight    时间: 2015-2-24 21:53:07

本帖最后由 snowlight 于 2015-2-24 22:00 编辑
太阳鸟鸟 发表于 2015-2-24 21:15
小CASE啦,我大学同学在纽约上班,每天开车四十多分钟到地铁站,然后泊车,走到地铁站,二十分钟左右,然 ...


那不一样的,这里是误点频繁,还有就是压根没有。你朋友的情况和国内北京一样,公共交通都算发达,但是就是人都多,计算好时间就可以了。这里很多老板是不愿雇佣没有车的人,国内不可能吧。你试试没车一个月再说吧。这里医院的东西多难吃,而且我开完刀,给的是凉的,此外我还需要吃些能下奶的东西。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你很多时候根本无法通过公共交通去你想去的地方,哪怕目的地是医院这类地方。
作者: G    时间: 2015-2-25 15:07:04

snowlight 发表于 2015-2-24 20:38
嗯,上次去90里海滩,想在那过一夜,既然找不到motel, 至少网上搜不到,只好回到Paihia, 开车好累。 ...

这些悲剧经常有阿,我以前没有经验,最悲剧的一次去玩时没赶上油站关门时间,车没油了,离目的地还有200多公里,在油站门口等了一个晚上.
在这里提醒大家,南岛那边的24小时油站是非常非常非常少的, 不像北岛到处都是,普通油站都关门的特别早.特别是西海岸,最好逢油必加.
别像我一样没有经验被悲剧了.
作者: G    时间: 2015-2-25 15:09:11

本帖最后由 G 于 2015-2-25 16:12 编辑
太阳鸟鸟 发表于 2015-2-24 19:01
拜托,非常方便的公共交通到MT COOK? 你总该不会要求中国也来个非常方便的公共交通到珠穆朗玛峰吧?公共 ...

这都是在扯什么? 什么珠穆朗玛峰, 什么高铁的,连炫酷的公共交通工具都YY出来了。
我服了。
这不是在谈新西兰吗?关中国,日本,德国还有印度啥子事?他们国家的公共交通发达不发达关我什么事?。
搞公共交通连接城乡就可以把新西兰搞破产?新西兰的大多数城乡早就被公共交通连接着了吧。不要说 Coachlines, nakedbus, NZbus,NZ Airline, Jetstar。。。。你都没坐过。
如果你认为路上根本就没有多少游人多少车是真的,那我们还在这里讨论什么,你这个帖子的标题中国公路杀手大举入侵新西兰了,杀手们去那里了,都不上路了?
方便的公共交通到MT COOK或者各个景点,这就是新西兰未来的需要,别扯盈利不盈利,起码给了游客多一个选择,就给我们本地人多一条活路。

“新西兰都市公共交通绝对方便,城市交通流畅或基本流畅”

看完这段我昏了。你这样说让我们这些AKL每天早9晚5堵的要骂爹 的上班族上学族情以和堪。。。要是林市长看到,估计要笑了。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的标题这么快就达到了。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5-2-25 15:13:11

G 发表于 2015-2-25 16:07
这些悲剧经常有阿,我以前没有经验,最悲剧的一次去玩时没赶上油站关门时间,车没油了,离目的地还有200多公 ...

你这个还好了

我邻居 kiwi, 小时候, 20年前吧,父母带着去南岛。从基督城出发去皇后镇,开了一小半的路,发现忘了加满油。算了一下,肯定开不到下个油站(皇后镇附近),所以又往回走了。。。几个小时啊。。。。

还有,听别人说的,澳洲西部沙漠里,几十上百公里没有人烟。。。有的车坏了,手机也没有信号,会热死的。。。。不过好像也是以前了
作者: 太阳鸟鸟    时间: 2015-2-25 15:20: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    时间: 2015-2-25 15:47:03

本帖最后由 G 于 2015-2-25 17:15 编辑
love_3_month 发表于 2015-2-25 16:13
你这个还好了

我邻居 kiwi, 小时候, 20年前吧,父母带着去南岛。从基督城出发去皇后镇,开了一小半的路 ...

加油,加油是个硬伤.南岛还真是20年如一日阿,3月大哥,你刚回来,玩的爽吗?

有看过个恐怖电影一群人在澳洲西部沙漠里旅行车坏了被人偷偷拉走屠宰了, 觉得很是恐怖.
数据说在澳洲西部沙漠里自驾旅行每年都不见不少的人,尸到现在都找不到.
作者: G    时间: 2015-2-25 15:59:29

太阳鸟鸟 发表于 2015-2-25 16:20
这点堵,在北京算个啥啊?中国随便找个二线城市都比奥克兰堵,知足吧,来都来了,就学会ENJOY新西兰吧。 ...

为什么老扯着别的国家比呢?别的国家堵不堵关我啥事?
我住在新西兰,心里想着的就是这里.
我移到这里,自然enjoy新西兰该enjoy的,不enjoy的我也不会装作
ENJOY
作为这里的人,也自然希望这里发展,希望这里好。
这里不足的地方,媒体就该报道,大家就应该发帖子,就应该说,就应该讨论可行的方案。
这不是你发帖子的初衷吗?
对于政府搞来这么多的外国的游客现在变了马路杀手,你enjoy的知足了吗?

作者: 太阳鸟鸟    时间: 2015-2-25 16:13: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    时间: 2015-2-25 16:26:21

太阳鸟鸟 发表于 2015-2-25 17:13
比较才能分出优劣,有人说新西兰的公共交通是发达国家最差的,我就不同意这个观点。 ...

那么我发现现在我们根本不是在讨论同一个帖子里面的内容了,

我的论题是通过针对性的提高公共交通来减少外国来的马路杀手,

你的论题是新西兰的公共交通在发达国家到底是不是最差的。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