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Octane Number (RON)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octane rating worldwide is the Research Octane Number (RON). RON is determined by running the fuel in a test engine with a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and comparing the results with those for mixtures of iso-octane and n-heptane.
"Regular" gasoline in Japan (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 RON 90
"Regular" gasoline in Australia, New Zealand, Canada and the US RON 91–92
"Premium" gasoline in Japan (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 RON 100
Super/Premium in New Zealand, Australia RON 95
BP Ultimate 98/Mobil Synergy 8000 in New Zealand RON 98
GRMVT 发表于 2014-7-5 01:02
Research Octane Number (RON)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octane rating worldwide is the Research Octa ...
我知道你发的这些,都是 WIKI 上的内容。wiki 百科我也经常看,这篇自然也看过。虽然我英语不好开不了口,但我还是会选择一些英文的看看,因为往往中文版面上的资料太少。但问题在于,同样的内容在你我的理解中却产生了不同的认知。
我知道你是日语专业毕业,做车多年,找日本官方资料很高明,也给了不少人方便。平时经常看到你提供日本一些数据,我知道那些都是引用自日本原厂方面,单看数据本身没有问题。但我总觉得太书面化了,偏缺了点什么。看你今天引用了 WIKI 这一篇,我有点明白原因了。我来说说我的观点,换个视角,与你,与大家讨论一下吧。
在我的另一个关于燃油标号与发动机运行之间的关系贴中,我粗略的表述了我对于这方面的认知,尝试理出一条线供大家参考,其中涉及的一些理论原理与这贴有关,而那些理论原理也与你发的 WIKI 百科内容是相合的。在这里不去牵出大套的理论原理,我们就贴子内容简单化一些吧。
无论在哪个提供官方数据的地方,你始终能看到类似这样的一句描述与定义:The 1zz-fed designed to run on Octane Rating 87 (Research Octane Number 91) or higher. 无论是哪个车厂的哪款发动机,几乎论调都是相同的。而这里反映的一些重要信息,正是你所忽视的原理理论重点所在:
1,以这句话为例,丰田表述的非常清楚:1zz-fed 被设计定义为可以在能满足 AKI 87 抗爆指数标准 或 更高 AKI 抗爆指数标准的燃油供给下正常运作的一台发动机。 AKI 87 抗爆指数是它的设计目标,丰田从来没有说过这台发动机它一定能做到,也从来没有说过低于 AKI 87 抗爆指数的燃油可以让这款发动机正常运作。丰田仅仅是说了"or higher",也就是说抗爆性更好的燃油本身就是丰田的一个建议值项,也是发动机原理理论上的抗爆要求包线区间。受技术实现能力的影响,丰田要是达不到 AKI 87 的指数要求,是完全正常的,也是可能存在的事,现实也正是如此。
2,为什么有两个不同的指标在那里同时使用?你看过 WIKI 百科就应该知道,辛烷值定义以后,常用三种不同的测定方法值,分别为:
RON 值--测定是中低速温和驾驶时的条件对辛烷值进行测定。这代表着可以理解它为发动机低负荷轻松运行环境之下的辛烷值抗爆要求的较低值,不是吗?
AKI 值--其值约为RON与MON的平均值。这说明此值是一个区间中的平均点值,是一个理论性数值。不是吗?
那为什么要定一个 AKI 值呢?又为什么用了 RON 值标注而没使用 MON 值呢???原因很简单,石油成份的分析,性能的分析,造就了 RON 值的理论定义。在发动机技术研发突破中,人们才了解了发动机不同运行状态下对于燃油抗爆性的不同要求变化,从而产生了 MON 值的定义。而一台发动机并非无时无刻的运行在同一状态之下,这种实际的情况就要求了燃油必须要能涵盖一个抗爆能力区间,才可以满足持续可靠运行的需要。在本来以欧洲主导的工业大革命环境之下,以英标为准的英制国家广泛采用了 RON 标注法。而美国在二战以后的工业大发展,型成了理论,技术等全方超越。拿到了话语权的美国以当前最新的理论制定了美标,采用 AKI 值标注法,那作为二战后仆从国的日本自然也用的是美标。那为什么没有用 MON 值标注呢?因为 MON 值的界限起步很低,对它从了解到掌控也是最难的,它才是真正石油工业突破的难点。始终,内燃机的技术发展过程,就是在一直想着办法不去触及界限,尽量的使发动机能更多的始终保持在一个尽可能低负荷的平稳运行状态,达到最好的综合效能。或者说,低负荷平稳运行的达到总是比较容易,而恶劣环境的底线却总会是深不可及的。这些,应该是很容易想通和理解的吧??
由此,我们看出,AKI 值是一个理论上希望涵盖一个相对平稳,综合效能良好,又可实现的设计参数。以此值定义了对一台发动机的设计期望,但真正影响到发动机实际运行中的抗爆效能的,还是 RON 和 MON 值!这很重要!
3,在这句原厂的定义中,以 AKI 值基准,以 RON 值为辅助,实际上直接给了你我一个发动机的理想状态区间。变速箱等传动技术的产生,正是基于这种理论而生的。或者可以说:以此区间为基础,用变速箱等传动技术去实现动力追求的满足,始终是变速箱等传动技术的推动力和终级目标。而 MON 值是极限,它决定了发动机的极限在哪里。
有了对于这点的理解,以 1ZZ-FED 这款发动机为例,AKI 值为 87,而我们知道日本所谓的 ”普通无铅汽油“ 相对应的 RON 值为 90,也有 89 一说对吧?在日本随处可见标注为 RON 89 的。那么我们很容易知道说 日本市场上的 ”普通无铅汽油“ MON 值应当是 88 (虽然找不到有关公布数据,但你可以算出来)!于是乎,简单的把原厂标注里的 Research Octane Number 91 对应成 新西兰 "Regula RON 91" ,就很确定的说:wish 全车系普通无铅汽油,在新西兰就是91号无铅 。。。这真的靠谱吗?从表面上看来,"普通" 翻译成 "Regula", RON 91 对应上 RON 91 那是相当靠谱。可从你自己发的 WIKI 百科中我们很容易找到 新西兰 REGULA RON 91 汽油的 MON 抗爆值才 82 !远低于日本 "普通无铅汽油" 的 88 !如果让你开一辆 1.8 1ZZ-FED 发动机的 WISH,带着满车家人去环新西兰长途旅行,你真心信心车况一直保持可靠稳定完美运行??你拿什么去证明这款压缩比达到 10.5:1的 过渡款 直喷技术 发动机,在这种经常是富油燃烧爬坡过弯的山地国家路况之下,那 MON 82 的燃油,真能满足它设计需要的 MON 88 标准的水准???
让我们再看 WIKI 百科,n-butanol 这个 RON 92 的汽油,它的 MON 值只有 71 哎,你看能适用 1ZZ-FED 不?在很多贴子,都有提到一些词:"普通无铅","高级无铅","Regula","Premiium","SUPER"......等等,似乎它们都直接联系着,有着对发动机燃爆性能的精确定义一般,原厂以日本的情况给出的理论设计值,却似乎成了不可违的准则了,那一够 "or higher" 却直接被盲视了。那让我们再看看 "EuroSuper" or "EuroPremium" or "Regular unleaded" in Europe, "SP95" in France RON 95号,这个油按这种理论标准,它不就是成了”神油“了,一种油可以满足全世界发动机的使用要求了。这,可能吗??而在 Pertamina "Premium" gasoline in Indonesia 中,这个 "Premium" 它又该对应是什么呢??它的 RON 只有 88,AKI 只有 83,而 MON 仅仅 78 而已。那在日本是用 "高级无铅汽油" 的 Lexus 直喷发动机,能不能用这款 "Premium" 货色呢??日本那 "高级无铅汽油" RON 100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