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有意思的想法------------------------- [打印本页]

作者: fallrainsboy    时间: 2014-5-12 10:07:42     标题: 有意思的想法-------------------------

今天跟同事聊天,同事刚从英国被聘请过来,购置房产ing
期间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1. 三居室,第三间房间被改成了一个大的浴室......这个还能理解吧!

2.竟然有人把三居室当做四居室卖,因为房东把洗衣房变成了一件只能放一张单人床的单人间......

真的是疯狂的房市,有趣的想法啊!!!
作者: 送你一枚钻戒    时间: 2014-5-12 10:20:22

第二个房东很弱,如果放个上下铺就妥妥的双人间了有木有!
作者: 巴依老爷    时间: 2014-5-12 10:39:27

现在大多数买房人是为投资
只要出租其中一间也是为投资
市场上投资房多过自住房,房价必跌
作者: 不听不看不说    时间: 2014-5-12 10:46:31

巴依老爷 发表于 2014-5-12 10:39
现在大多数买房人是为投资
只要出租其中一间也是为投资
市场上投资房多过自住房,房价必跌

有几分道理。
作者: Myminimuffin    时间: 2014-5-12 10:49:29

都是数字游戏呗,四房让人感觉比三房好啊。
作者: Philip_J._Fry    时间: 2014-5-12 10:51:41

大浴室那个挺有意思的。
作者: yeying823    时间: 2014-5-12 11:12:29

送你一枚钻戒 发表于 2014-5-12 10:20
第二个房东很弱,如果放个上下铺就妥妥的双人间了有木有!

一点儿都不高大上,摆个大盆就是SPA间了,立马豪宅有木有?
作者: 穿开裆裤的猪    时间: 2014-5-12 11:43:08

送你一枚钻戒 发表于 2014-5-12 10:20
第二个房东很弱,如果放个上下铺就妥妥的双人间了有木有!

钻戒哥果然好点子!
作者: londonsky    时间: 2014-5-12 11:53:30

巴依老爷 发表于 2014-5-12 10:39
现在大多数买房人是为投资
只要出租其中一间也是为投资
市场上投资房多过自住房,房价必跌

市场上投资房多过自住房,房价必升啊.
作者: 巴依老爷    时间: 2014-5-12 13:08:31

londonsky 发表于 2014-5-12 11:53
市场上投资房多过自住房,房价必升啊.

呵呵,我随便说说的,不用认真。
市场分为这几个阶段:
低迷期,房价一直很低,这个时候通常伴随着经济低迷就业率差工资收入平均值低。大家都倾向于租房,因为对经济预期不看好不敢投入首付或者全款买房。存款多投入其他获利渠道,这个时候大家的投资倾向比较保守。
增长期,经济体逐渐活跃,伴随着就业的改善,平均工资的提高,人们逐渐对经济恢复了信心。有了信心人们的投资倾向就会趋于激进,渐渐的人们开始付首付贷款买房,全款投资房产的也开始增多。
爆发期,经济体持续活跃,就业不断改善,失业率不断创新低,平均工资不断上升。人们的投资倾向趋近于疯狂。因为房价会在经济活跃期稳健上升。大量投资客和投机商充斥在房子市场,富有的人投资十几套全款房,一方面吃租金,另一方面享受房价上涨红利,中产投资5,6套同样,大量穷人以低银行首付进入房地产市场(注意现在的投资房,卖房的10有8是谈这个房子的投资功能,非常危险)同时不得不出租房间进行银行还贷。同时银行银行疯狂放贷,经济体由于房子的暴涨效应吸纳了其他经济实体的资金(看看现在小生意是不是都在出售?出售小生意的老板是不是在打着回国的旗号套现后马上投入房子的投资魔咒,因为所有实体经济都不如房子赚钱快赚钱多,这个时候就危险大了)。当资金集聚向房子集中的时候风险就出现了。因为投资房不是自住房。区别很大,自住房你是无法卖的,卖了没地方住或只能租房,你会死守自住房。投资房不同,你是有退路的,而且投资房跑的最快。
衰退期,通常会有某一个事件作为引爆点,引发房价暴跌。因为风险已经酝酿了一个时期了。在风险过程中。大的投资客(上千万甚至上亿级别的)会继续在各大华人媒体投放广告,甚至收买笔杆子继续鼓吹房价必将上升的言论,打击一些房价下降的言论,同时大的投资客都在悄悄出货。那些成公顷买地开发的,那些富人全款10几套投资的,他们的经济嗅觉更加敏锐,一方面鼓吹房子还要涨另一方面自己玩命出货。这个时候穷人会被房子继续疯长的轮调所左右,争相恐后的抢房,砸锅卖碟付首付贷款,甚至不得不出租已购房中的几个房间才能还贷。房价一旦由某个事件引爆狂跌,损失最小的是大投资客和富人,富人即使10几套房都没出手,他的抗风险效应也比穷人强很多,但是穷人由于被媒体误导疯狂购房(有的甚至买了一套HOUSE一套公寓投资都在还贷),利率不断上升,房价不断下降,房子只能砸在手里或者被银行收走。因为在房价下降空间是没人出手购房接盘的(为什么现在有言论希望加拿大的投资移民关门让那些被拒在加拿大门外的人转到新西兰来投资移民接盘楼市)。
这么说吧,投资房是趋利的就和雇佣军一样,没利益跑的非常快。自住房是保命的,房在命在。一旦房价有问题,谁先跑?肯定是投资房跑的最快,跑得最积极。一个市场中90%是投资房,房价肯定有问题。反过来一个市场中90%是自住房,你放心,你打死他们他们也不会卖房,卖房的少房价就不会降。
你现在别管北岸,西区,东区,中区,甚至南区,周末开车转一圈看看有多少卖房的牌子挂出来就知道现在卖房有多厉害了。
只是自己的观点,说说玩而已。自己的房也只是自住的,没钱去投资。但对现在奥克兰媒体房产疯狂的言论鼓吹表示不满罢了。
作者: londonsky    时间: 2014-5-12 13:54:14

本帖最后由 londonsky 于 2014-5-12 13:56 编辑
巴依老爷 发表于 2014-5-12 13:08
呵呵,我随便说说的,不用认真。
市场分为这几个阶段:
低迷期,房价一直很低,这个时候通常伴随着经济 ...


我的观点和你相左啊。
很简单,在恶性通胀时期。房产价格不会跌的,NZ和其他国家不同,是中小业主众多,不会出现,大批抛售套现的情况。NZ市场小,所有资源都匮乏,没有过剩只说。不要说房产,在NZ10多年,你见过任何产品出现过抛售现象吗???NZ这个地方是卖东西难,买东西更难,买到合适的东西难上加难。

正如大家看到的,现在所有实体经济一片低迷。只有房产保值。所以房价不会跌,只会升。只是升的快慢而已。

当经济好转,利率大规模上扬,其他商业盈利增加时,房价才会下跌。因为这时资金趋利的天性,投入到其他商业中去。现在房地产是最好的规避通胀的投资方式。
总而言之,就是只有经济真正好转,房价才会跌,投资房越多,房价越高。因为资本流入房产来避险保值。
作者: 巴依老爷    时间: 2014-5-12 14:13:55

londonsky 发表于 2014-5-12 13:54
我的观点和你相左啊。
很简单,在恶性通胀时期。房产价格不会跌的,NZ和其他国家不同,是中小业主众多 ...

以前写过篇文章讨论到房价,不少人认为这一轮房价的猛涨是建立在经济稳健上升,工资收入增高的基础上的。
终于今天看到一个和我观点一致认为经济根本就很糟的了。
那么既然经济很糟房价靠什么支撑呢?我认为外来的热钱炒作是关键,因为经济不好经济体内难有大量热钱炒作。
外来热钱炒作(包括2012年大陆换届部分贪官和商人的黑钱流入)推高了房价,在此基础上全民炒房。
如果建立在外来热钱炒作的基础上我认为根基不稳,这不是经济体内部自发的投资投机。我们都知道其实投机是对经济体有错误修复效应的,但是如果这种投机主力来自外部,风险就会很大。很难形成持续效应,一旦引发资金断层就会大跌。
不过我也认同你现在进入房市资金的避险效应。只是我们对价格的下一步预期观点向左而已。不过还是很高兴能和你交换不同意见了。比那些看到房价下跌的言论就跳起来骂的人有意义多了。
作者: 天广的爷    时间: 2014-5-12 18:08:51

巴依老爷 发表于 2014-5-12 10:39
现在大多数买房人是为投资
只要出租其中一间也是为投资
市场上投资房多过自住房,房价必跌

例假又来了,我家天广傻等着村里房价跌呢!可没有啊,40万以下买不到好区的房了,50万以下买不到校区的房了。唉,借你吉言,我孙子好买房
作者: 天广的爷    时间: 2014-5-12 19:17:29

巴依老爷 发表于 2014-5-12 13:08
呵呵,我随便说说的,不用认真。
市场分为这几个阶段:
低迷期,房价一直很低,这个时候通常伴随着经济 ...

巴依小爷学会抄袭了,没劲
作者: londonsky    时间: 2014-5-12 19:41:22

本帖最后由 londonsky 于 2014-5-12 19:42 编辑
巴依老爷 发表于 2014-5-12 14:13
以前写过篇文章讨论到房价,不少人认为这一轮房价的猛涨是建立在经济稳健上升,工资收入增高的基础上的。 ...


先说说NZ的经济,NZ的经济很脆弱,没有什么外向型经济支撑。国家内部,人口少,还穷。靠本国人支撑地产房价,似乎在理论上行不通。新西兰这个移民国家每次房价上涨也都不是本国人推动的,主要靠外来人口。我们华人就是其中的一份子。

说房价我们要从整体经济环境考虑,现在经济差,地产是经济的主要支撑。所以任何党派政府上台,也要力保房价。如果房价跌了,那NZ经济彻底跌落谷底。新西兰的经济各行业都很差,主要靠房地产顶着呢。
所以说政府不想叫房价跌,房价就跌不了,想暴跌那更是妄想。政府需要做的是稳定房价,稳步上涨,和通胀率持平。不要极速上升。
较高的房价支撑不是靠本国经济,而是靠移民。可以预测,最晚到2016年,新西兰的移民政策就会大放宽。靠移民政策调节房价。靠福利政策来调节房租。这是恶性通胀时期,NZ唯一的经济出路。

另外,不要看现在的政治语调,要大选了,打压房价只是拉选票的手段。任何党派一旦当选还是靠房地产提振经济。因为NZ这小国,实在没有什么那得出手的优势。唯一就是移民。
作者: londonsky    时间: 2014-5-12 19:58:50

本帖最后由 londonsky 于 2014-5-12 20:03 编辑

另外,说到热钱。这是一个中性词,也可以说成是投资。资本的特性就是趋利。本身没有褒贬。
中国30年来的经济成绩,很大程度上是热钱的功劳。所以说适当的热钱不是坏事,是好事。

像NZ这样的国家,是巴不得热钱进入的,拉动经济。没看到阿key,各个国家跑,忙着找投资吗?
这么多年除了汇率和能源以外,你见过 “热钱”流入过NZ吗???人家为什么不来?无利可图。你求他来,人家也不来。
热钱流入的第一个前提就是“落差理论”一个国家不论发达与否,必须有一定的贫富差距,这样投资才有回报。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贫富差距越大,热钱流入越多。有落差,代表有机会。有空子,资本的优势就显现了。象NZ这样的国家,热钱真的不来。除非开放移民政策,人为造成落差,阶级明显划分。这样投资才会大量流入,经济开始发热。产生泡沫。
预测大选过后,会有更多政策导向拉开贫富差距。房价会上升。届时政府会出台新的税收和福利政策。来在中间做润滑剂。
作者: londonsky    时间: 2014-5-12 20:16:46

想NZ这样,人口少,相对土地多的国家。房价上升的主要推手市政府。

所有的政府都一样,都是婊子心态,嘴上说一套,实际做一套。

如果政府想叫房价跌的话,一个政策轻松的可以把房价打到谷底。

但在所有经济都低迷,全球通胀的今天。那个政府敢这么做???
真是那句话,不作就不会死!!!

再没找到其他振兴经济的途径时,叫唯一拉抬经济的房地产暴跌,那绝对是作死。

以上是我的观点。声明我不是炒房的,我也不想房价涨得太离谱,给其他实体行业雪上加霜。但现实很无奈。希望NZ政府能控制好上涨速度。给其他行业一条活路。
作者: 巴依老爷    时间: 2014-5-12 20:22:43

天广的爷 发表于 2014-5-12 19:17
巴依小爷学会抄袭了,没劲

呵呵,
这位爷~跟我说说,我那段从哪抄的?
如果您能找到出处,我发帖承认错误啊,哈哈。。。
作者: 天广的爷    时间: 2014-5-12 20:28:11

巴依老爷 发表于 2014-5-12 20:22
呵呵,
这位爷~跟我说说,我那段从哪抄的?
如果您能找到出处,我发帖承认错误啊,哈哈。。。

(你现在别管北岸,西区,东区,中区,甚至南区,周末开车转一圈看看有多少卖房的牌子挂出来就知道现在卖房有多厉害了。
只是自己的观点,说说玩而已。自己的房也只是自住的,没钱去投资。但对现在奥克兰媒体房产疯狂的言论鼓吹表示不满罢了。)
  以上言语是从奥克兰(谈房说地)栏目来的,我们这是基督城大杂烩栏目,谈的是俺村,不是什么奥克兰北岸、西区、南区等,你是村里人、名眼人一看就是抄袭了
作者: 巴依老爷    时间: 2014-5-12 20:30:45

londonsky 发表于 2014-5-12 20:16
想NZ这样,人口少,相对土地多的国家。房价上升的主要推手市政府。

所有的政府都一样,都是婊子心态,嘴 ...

你最后谈到的也是我认为的一个关键问题
政府不打压房价就是等于打击其他实体经济,等到其他所有实体经济的资金都投入房产也是NZ经济彻底没法恢复的时刻
还是很感谢您的回复,虽然不认同房价还会上涨的观点,但还是接收到很多不同的信息。我来的晚,视点还是有局限性。
呵呵,看到又有人又开始喷我了吧?在这个论坛上只要说房价跌必定有人骂,很少人冷静跟你讲道理把他的观点给你阐述清楚的。
其实我也不是炒房的,房子也是自住而已,挺看不惯华人媒体疯狂炒作的,我个人觉得是自己人骗自己人。
作者: londonsky    时间: 2014-5-12 20:42:13

本帖最后由 londonsky 于 2014-5-12 20:43 编辑
巴依老爷 发表于 2014-5-12 20:30
你最后谈到的也是我认为的一个关键问题
政府不打压房价就是等于打击其他实体经济,等到其他所有实体经济 ...


AKL,我不了解,没什么发言权,不过说到基督城的话,我认为房价还会涨的,只不过涨的速度会减慢,另外买家也会,对房子质量,地段,格局,装修等有更多的要求。从长远看,基督城的房价不会比AKL低多少。尤其是5年以后从建出具规模时。
我认识的chch买房子的朋友相对AKL买家来说,更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新区新房的需求,可能会比老区投资房多。
作者: 巴依老爷    时间: 2014-5-12 20:47:19

天广的爷 发表于 2014-5-12 20:28
(你现在别管北岸,西区,东区,中区,甚至南区,周末开车转一圈看看有多少卖房的牌子挂出来就知道现在卖 ...

晕,你不说我都没注意这是上帝花园栏目
我每次水贴都是看着最新主题刷一排下来
我人在奥克兰,不能说不让奥克兰的水上帝花园的帖子吧,抱歉来的晚还不知道上帝花园是基督城还是惠灵顿呢
另外,我第一次看到奥克兰(谈房说地)这个栏目,我不知道你说这个栏目是天维的一个分栏还是另外一个什么节目,我是没有看过的。
你谈到的以上语言是从那里来的,我到很想知道谁能写出和我一样的文字,何况这段文字还是我下午回复的时候现敲出来的。
我今年2月就写过一篇关于NZ留学经济和房子的帖子,我的观点和我2月时的帖子没什么出入。呵呵,我不需要抄袭谁,如果谁跟我观点一样那不是我的错。
下面是我2月16日的帖子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59735
另外借不借我吉言,你孙子早不早买房和我的看法没什么关系
你要是有不同的观点就像那位哥们一样拿出来分享阐述清楚,如果没有我也没什么可以和你说的。
说话自重点
作者: londonsky    时间: 2014-5-12 20:51:04

巴依老爷 发表于 2014-5-12 20:22
呵呵,
这位爷~跟我说说,我那段从哪抄的?
如果您能找到出处,我发帖承认错误啊,哈哈。。。

chch大杂烩就这样,你别介意。想说啥就说啥,大家都没恶意,闲聊扯淡而已。
作者: 天广的爷    时间: 2014-5-12 21:00:18

巴依老爷 发表于 2014-5-12 20:47
晕,你不说我都没注意这是上帝花园栏目
我每次水贴都是看着最新主题刷一排下来
我人在奥克兰,不能说不 ...

原来你不是俺村里人,对不起!天广的爷认错人了
作者: 巴依老爷    时间: 2014-5-12 21:10:10

londonsky 发表于 2014-5-12 20:42
AKL,我不了解,没什么发言权,不过说到基督城的话,我认为房价还会涨的,只不过涨的速度会减慢,另外买 ...

很多同学建议我一路向南
说远离奥克兰,华人越少的地方越干净
我在大陆的时候小时候接受的共产主义集体教育,我读书的时候不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发出来,说话要统一,着装要统一,甚至走路都要统一
后来在大陆的网站论坛甚至微博,你的观点就不能和别人不同,稍有点异样就会被一群人攻击。我很奇怪,为什么我们华人会这样。非常非常少人会给你理性和细致的分析问题为什么他这么看,而你的观点也许错在哪。大多数人跳出来就问候你母亲(要不然你就把你划在他孙子那一辈儿里,嘿嘿),好像你和他们观点不一致就是杀了他家人一样。我竟然很惊讶在NZ的论坛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唉,还是每天刷刷帖子,水一下论坛,瞎混吧。
这个年代人还是随波逐流的好,打口水仗好累,我又不赢房子不赢地的,也不知道和他们掰持图个什么。
水贴去喽~高兴您那么认真的回复,我也纠正了自己一些看法。
作者: 巴依老爷    时间: 2014-5-12 21:11:37

天广的爷 发表于 2014-5-12 21:00
原来你不是俺村里人,对不起!天广的爷认错人了

抱歉,我也没恶意。
本来就是水贴进来的,多说了几句而已。
呵呵
也祝您玩儿的开心~
作者: londonsky    时间: 2014-5-12 21:21:48

本帖最后由 londonsky 于 2014-5-12 21:36 编辑
巴依老爷 发表于 2014-5-12 21:10
很多同学建议我一路向南
说远离奥克兰,华人越少的地方越干净
我在大陆的时候小时候接受的共产主义集体 ...


中国人走到哪里也都是中国人啊,所以自身的毛病改不了。不过也没什么
不论中国人毛病再多,在国外,到关键时刻能真心帮你的也只有中国人。所以和同胞之间别把那些小事放到心里。多交流,慢慢就看到优点了。

多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认为华人毛病多,是因为你了解华人,很容易看出问题。
其实洋人坑蒙拐骗的事更多,只不过你不了解,很多事情被洋人的虚伪所掩盖。

其实接触多了,华人洋人都一样。都有伪善,刻薄,热情,宽厚。人与人之间的事,得满满品味。
作者: 1977pacmann    时间: 2014-5-12 22:55:16

又到日子了是吧? 。。
数据在哪? 揣摩的结论都是,数据呢? 新西兰平均收入 住房拥有率 政党利益代表集团 经济发展策略 主张 选情 这些 在哪啊,都是自己揣测的啊。许多分析都有悖基本宏观经济学原理。。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