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带你了解公民咨询局 [打印本页]

作者: abccia    时间: 2014-5-4 19:54:44     标题: 带你了解公民咨询局

在新西兰,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难题时,首先想到的求助机构便是公民咨询局(Citizen Advice Bureau,简称CAB)。那么公民咨询局是什么样的一个组织机构呢?可以提供什么服务呢?

公民咨询局是政府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的机构,工作人员大多是来自社会不同领域的、具有专业知识的志愿工作者。公民咨询局与政府、议会等各方面联系密切,因此能保证在提供咨询时具有权威性。同时,民众通过公民咨询局,还能更直接找到相关部门,提高民众与有关部门的沟通效率,扩大知情权。公民諮詢局以助人为乐的精神提供多元信息免费務服全國大眾,其多元語言信息服務中心以華語、粵語、台語及二十多種他國語言,對所有移民、持有工作簽證者、難民及國際留學生,提供免費且保密的資訊服務。

若您有簽證、入籍、政府福利、就業、學習英文、公共衛生系統、社團、人權、地方政府、消費者權益及糾紛、....等問題,可以拨打0800-367222向公民咨询局諮詢,你可以聯絡說 “ I need Mandarin華語、或Cantonese粵語、或Taiwanese台語” 他們會協助您與聯繫你需要的语种服务,您無需付任何電話費用。您也可親臨最靠近你的公民咨询局辦公室與他們面對面洽談咨询,从公民咨询局官网www.cab.org.nz可以找到所有办公室的地址和电话。

公民咨询局是一个能向民众提供各类实用信息以及咨询服务的信息服务中心。对于出来乍到的新移民及留学生来讲,更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机构,也是遇到困难时可获得有效帮助的地方。公民咨询局一般都坐落在每个社区的图书馆旁边,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和保密的咨询服务。其提供的咨询服务涉及所有有关个人和家庭所关心的事情,如雇佣问题、签证问题、教育培训、移民入籍、社会福利、家庭住房、家庭预算、消费者权益、法律问题、卫生保健、交通旅游,以及有关地方政府部门和社区的一般信息。公民咨询局里的工作人员全部为热心的志愿服务人员,都非常热情、细心、周到,并且很多的公民咨询局里配有懂外来移民语言(如中文、韩文、泰文等)的义工,让前来寻求帮助的人不会遇有语言障碍。 公民咨询局还为社区内的居民提供一个十分重要的服务项目,人们日常使用的也很频繁,即每周定期(每周2-3次,每次1-2小时)会有JP (Justice of the Peace,在新西兰称为“太平绅士”,在公民咨询局内为人们的各类证书或文件(如护照、签证、学位证书、毕业证书、雅思成绩单等)做公证。这些经JP公证过的复印件,与原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CAB总的理念是“作为公民,你有权利知道一切你应该享受的义务和权利是什么”,无偿做好咨询服务,尽可能帮助前来求助的人找到解决问题的部门,可依据的法律和法规,并帮助牵线搭桥,就是CAB服务的范围。CAB受理包括法律、房产、寻工、家庭纠纷、消费者投诉、妇女遭受虐待等等咨询和投诉,帮助“出点子”之外,CAB还有权直接出面干预比如消费者投诉这样的问题,并多次取得良好的效果。每年CAB接受的总咨询量约是平均五十万人次。而令人惊奇的是,这么大的服务量基本上是由义工来完成的,91个分局约有两千五百名义工,全国各分局共只有60个工作人员是拿着微薄的薪水。
公民諮詢局(Citizens Advice Bureau)的前身源自於二戰時的英國,本來是為了協助民眾找尋失散的親友以及了解戰爭期間的非常時期的法令和規定。二戰結束後,公民諮詢局積極轉型成為幫助民眾熟悉和平時期日益繁複的法令和了解自身權益的民間服務機構。自1970年在Grey Lynn地區成立了紐西蘭第一間公民諮詢局以來,現在已經發展到遍佈全國的91個分局為民眾服務。
公民諮詢局是一個民間的非營利組織。全國分為四個大區,分別是:North, Waikato-Bay of Plenty, Central和South,僅負責聯絡轄下的分局但並無統屬關係。每個分局都是「紐西蘭公民諮詢局協會」的會員,並且大多是由當地的志願者提供服務,只有少數是由全職人員負責管理。分局在成為「紐西蘭公民諮詢局協會」的會員之前,必須先符合一定的規定和標準,以確保能提供民眾良好的服務。CAB的志愿工作者必须要先参加一个为期近2个月的培训后才能实习,实习约3个月后才能正式上岗。其培训课程包括:公共关系入门,消费者须知,新西兰历史大事,见面沟通技巧,以及一些财务知识入门等等。除了最开始的培训课程外,每一位志愿工作者每年还需要参加最少两门课题以上的培训,以巩固和提升专业能力。
  象西方这样“职业化”有固定机构依托的“志愿者”群体为什么在中国不能出现或“引进”呢?确实,无论从对大众服务的实际功效还是对社会风气和世道人心的鼓舞来说,“志愿者”都是值得提倡的,但是目前在中国却是失落了这种“风气”。粗浅地想来,一是因为中国人向来单纯得把“义举”归结于“修身”范畴的个人修养,似乎只有高道德的人才有必须去做它,没有深究过它的社会实际功效,也没有将它从纯精神的领域里拉下神坛,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社区服务。第二是“学雷锋”一向作为纯政府的行为在鼓吹提倡,在目前市场经济的浪头里面,民间的力量开始滋生壮大,政府完全控制各种社会细胞变得不可能。因此,我们很需要许多非政府机构来组织“志愿者”,使之科学起来,细节起来,实际起来。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是,西方的“志愿者”是以他们对“社区”概念的根深蒂固认同作为理念基础的,但是中国传统里面并没有“社区”这号玩意,虽然该词在三十年代由费孝通教授翻译引进我中华古国也已有近七十年,但始终未见有太大的发展趋势,原因无他,乃因为我们的观念始终是“家庭”大于“社会”,“社区”则不知为何物。
作者: nzlove2012    时间: 2014-5-4 19:55:57

好啊。。。。。。
作者: joefox604461    时间: 2014-5-4 20:02:11

CAB 有中文热线
作者: ddj    时间: 2014-5-4 20:22:00

服务对象仅限于公民吗?
作者: abccia    时间: 2014-5-4 22:04:41

CAB为所有在新西兰境内的人士服务,包括持学生签证、旅游签证、工作签证的人
作者: tom_shen    时间: 2014-5-14 16:03:28

谢谢分享!!!!
作者: luckandy    时间: 2014-8-18 20:09:57

多谢分享
作者: 小肥猪猪    时间: 2014-8-18 22:40:25

谢谢分享。。。。
作者: 圣象地板AKL    时间: 2014-8-19 09:33: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紫鹤    时间: 2014-8-19 13:32:28

谢谢分享!~
作者: 专业翻译    时间: 2014-8-19 17:51:29

其实任何人都可以去做公民咨询员的。
在其他国家我不知道。但在新西兰是这样的, 因为不管什么人问你什么问题,你只要回答:“ 请查询我们的网站” 就好了。8小时,只要重复说这一句话就好。周周拿工资,手拉手,数星星。
作者: aoxinyu    时间: 2014-8-20 15:13:13

不错,作为新来者,这个站点很有用!
作者: 下雪    时间: 2014-8-20 18:35:55

专业翻译 发表于 2014-8-19 17:51
其实任何人都可以去做公民咨询员的。
在其他国家我不知道。但在新西兰是这样的, 因为不管什么人问你什么问 ...

呵呵   这不是非盈利机构么。
作者: 只身走天涯    时间: 2014-8-21 00:36:23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作者: justin    时间: 2014-8-21 09:14:50

专业翻译 发表于 2014-8-19 17:51
其实任何人都可以去做公民咨询员的。
在其他国家我不知道。但在新西兰是这样的, 因为不管什么人问你什么问 ...

多數是義工,沒有工資的。
作者: 灰色夜宵    时间: 2014-8-22 17:10:54

其他区域我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大部分法律问题他都是胡乱回答的
作者: gillianh    时间: 2014-9-18 01:47:38

ddddddddddd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