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我在和一个快5岁的Kiwi女孩玩恐龙的时候,一个快要4岁的中国女孩过来加入我们。结果那个Kiwi女孩就说:"I'm not playing with her."我就问她:"Why not?""Because she's not my friend and her friend is over there."Kiwi女孩伸手一指向了另一个中国女孩. "But she can be your friend now."我说. "No, I can't talk to her."Kiwi小女孩说完这句话就跑了。我不知道我身边的这个中国孩子听懂了多少,她一直保持沉默,也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悦的表情。我问那个中国孩子:“你能听的懂英文吗?”她点点头。“那你会说吗?”她又点点头。”那以后我们跟中国小朋友说中文,跟其他不说中文的小朋友说英文,好吗?“”不好。“”可是那些小朋友听不懂中文啊,你要是只说中文,你怎么跟他们玩呢?“”老师,我不想说英文,我也不想玩,我只想妈妈,我不想在这里……“
说句老实话,我非常同情这些孩子的处境。我一直以为孩子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语言的能力总是比大人强,但现在看来并非每个孩子都如此。虽然新西兰幼教大纲里明确了要value the child’s first language的,但是显而易见地是,这个幼儿园的老师并没有尊重这些孩子说中文的权利,也没有特别花时间帮助他们融入这个集体。有时候我用中文安慰或者解释一些事情给这些中国孩子的时候,幼儿园的主管老师要是听到了,就会含沙射影地连我也批评了,我也只好跟他们说英文了。但是每次看到这些中国孩子只是因为语言不通就被排除在集体之外,还被老师给脸色看,我都为他们感到一阵阵地心痛。主管老师对我再三强调说,中国的家长送他们到幼儿园就是为了让他们学英文,让我不要跟他们说中文。可是每次来接送孩子的中国家长总是来去匆匆,我根本无法知道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到底是怎样的,所以也不好反驳那个主管。
首先我很驚訝, 幼兒園會對孩子說"NO"這件事. 在保姆課程裡, 我們的訓練是"Don't say no to children", 因為這會影響孩子心裡自尊/自信的心理發展. 所以不讓孩子說中文, 並不是馬上說"No", 好的老師會用引導的方式讓孩子慢慢說出英文, 而不是打壓中文然後連帶的連說話都不願意了.
第2點, LZ提到Te Whāriki, 大綱其中有一項是要讓孩子對這個環境有歸屬感:
BELONGING Goal 2:Learning outcomes:Children develop: a feeling of belonging, and having a right
to belong, in the early childhood setting; (p.58)
所以很顯然這家幼兒園在這裡做的不夠. 歸屬感的建立也必須跟孩子的家庭背景做連結, 否則孩子不會接受融入這個環境.
我順便推一下"Dance with me in the heart"這本書 ^_^. 這個派別著重孩子的心理心智發展. 這個作者Pennie Brownlee這個星期會在Auckland開3天的講座, 內容是與孩子的心理成長有關, 如果你對Natural Movements有興趣, 可以找這本書, 可以看看這個講座的內容.
http://penniebrownlee.weebly.com/calenda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