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HR那点儿事儿 --- 二楼更新 找工作前期和渠道 [打印本页]
作者: 绿番茄 时间: 2014-3-25 19:09:13 标题: HR那点儿事儿 --- 二楼更新 找工作前期和渠道
本帖最后由 绿番茄 于 2014-3-29 20:47 编辑
做HR有一段时间了,有点感悟分享下。其实每份工作要求和申请都是不太一样的,所以最后的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这里我就是牢骚几句HR从业者的话。工作接触的都是Kiwi公司,所以意见可能片面,见谅。
- 在新西兰最有效的找工作渠道是通过熟人介绍。在HR叫sourcing。小的recruitment 公司可能没有这些渠道,但是很多HR公司现在都逐步开始依赖于sourcing 给客户搜罗人才。
- HR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比如in-house,recruiter,executive search,和HR Consultants。做的事情都是不太一样,所以对待同一个申请也会有不同的态度,不能一概而论。
- 申请工作的过程往往都会和这些人中的一种打交道,所以了解你申请的渠道是很重要的。
- 申请前:一定要给每个申请足够的时间来研究它的具体的要求和申请的方法。撒大网的方式是非常不好的;就是说你通过申请的数量取胜是错误的也是对你和别人不负责任的做法。当你看到一份工作的时候,你一定要明白是哪个公司在招人,为什么招人,具体的要求等信息。这样你的申请才会有内容和有目的。对于一个有经验的HR从业者来讲,基本在10秒钟之内就能看出你是不是一个诚实的申请者,这也决定了她是不是继续看你的申请。而当你到了一个HR小组的黑名单上(比如说大量申请同一个公司不同的职务)的时候,你就不会再在这里找到工作了。
- 申请中:申请一定要中肯。往往需要附带你的CV和申请信(Cover Letter),同时也要包括其它所有要求的信息。这些信息的核心就是要突出你适合这份特定的工作。
- Cover Letter 的作用是表明你申请的态度和目的,同时用非常简略的语言来概括你为什么适合这个工作。除非非常必要,不要重复你在CV中的具体内容。申请信的重要性对于高级职务是更大的,因为这里突出了一个高层管理人的自我了解能力和判断力。对于低层的职务来讲不是非常的重要的,多少有点走形式了。
- CV 的作用是让别人了解你这些年都做了什么。无论学习还是工作,你要突出你取得的成就,不要假设别人会了解你做的工作、公司、以及项目。我个人对长度没有什么看法,很多人都说要保持在4页以内,其实看具体的申请了。
- 我同意论坛上已经有的意见,就是不要用花哨的格式和字体什么的,因为真的很难看出来内容是什么。
- LinkedIn:非常必要有,尤其是找Kiwi公司的工作。而且一定要及时更新。
- 我的经验是:HR的人一般会先看你的CV,通过大约30秒的时间来决定是不是继续看你的信息。举个例子,如果一份工作是招聘一个在Telecom做Marketing的,而且工作要求是必须要有telecommunicaiton和marketing的背景,那么我第一步做的就是看一个申请是不是符合这两个硬件要求了。新西兰的大公司不多,所以其实这一步往往真的不怎么花时间。如果CV上没有这两个方面的keywords (telco + marketing),那么这个申请就掠过了。当你的工作简历符合基本要求的时候,往往会被详细的审视一下,包括你的CV和Covering Letter。
- 现在好多公司都会要求你附带额外的信息,在很多情况下这些信息并不是最根本和重要的。它的作用在于考察申请者是不是足够中肯同时了解一下这个申请者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申请后期更重要了)。不附带这些信息的申请基本直接忽略掉:If you can't follow the basic instructions in an application, how can you take the responsibilities given by this role?
- 申请后:HR往往会在收到申请后会马上跟你联系说收到申请了,同时会给你一个大致的时间范围来等待消息。在这个区间里,除非你有其它的疑问,一般不用额外联系。如果超出了很长时间的话,还是建议联系下的。这里面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以后有机会再细说了。
- 收到消息后:如果你的申请被拒绝了,我建议你打电话给HR问问为什么。如果是比较低的职务,HR往往不会记得你是谁,我的建议是给他们发email约个时间打电话说个10分钟来给你反馈信息 - 这样他们会有时间把你的申请找到并且再看一遍。贸然的电话质问会让一些人不安并且找借口搪塞你。
- 面试:如果你的申请被接受了,就会准备面试了,有的时候还会有其它的测试,比如Psychometrics等。
先写这些了,以后再慢慢交流
作者: 绿番茄 时间: 2014-3-25 19:10:51 标题: 找工作
本帖最后由 绿番茄 于 2014-3-29 20:28 编辑
找工作渠道很多,不敢以偏概全,愿和大家一起讨论。
在切入正题之前先交流下人事招聘的基本法则:公司中会尽力招到比之前更好的人。其实这个原则很简单,就是谁都想找到越来越好的人。所以在起草Job Description等文档的时候,公司对于这个职务的前任的反馈往往很重视 - 哪些技能和品质是被认可的,哪些是被否定的。很多人在找工作被拒绝的时候都会说:哇,为什么不要我?我肯定能胜任这份工作!其实真的不是你的错,HR招聘的角度不完全是你会不会胜任这份工作,而是相比之下你是不是更胜任这份工作的人。这对于管理层和高级职务更是如此。
1. 开始找工作前:这时最重要的工作是了解你自己!这是一个过程,需要很久的自我认识。很多CEO级别的人都额外找顾问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所以如果你尽早开始这个过程,你可能会更快的有领悟。
a. 为什么这个重要呢?可能除了特别早的几份工作以外,你希望你能开始你的职业(career)。工作(Job)和职业(Career)的区别有很多,比如:工作是你的一份投入、一份收入、必须要做的事情等等相对短期的目标;而职业往往更长期,就像一个旅途,你永远都希望进步,它也是一份收入,但你不仅仅是在投入而是在享受你的贡献和获得。所以,如果你希望在职业上成功,你就需要知道你的目标,这因人而异,也只有你更最后找到你的目标。
b. 随之而来的就是你的计划。常用的自我提高问题:1. 我希望在1年、2年、3年、5年达到事业的什么目的呢? 2. 我现在的工作(要申请/接收的工作)对于我的目的有什么帮助呢?3. 如果没有帮助,我要怎么做才能完成我的目标呢?在职业中走捷径(比如接收第一份给你回复的工作)往往在长期上有害处的。
c. 可以怎么做呢?
i. 自己花时间好好回顾一下自己的过去,一步一步的把自己的工作和成长过程简略的记录下来,包括分离出优点和缺点。
ii. 把这些优点和缺点分别联系到你的工作和学习史上。这样能帮助你具体分析你在过去工作中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如果你找到了一些重复优点和缺点,你要记录下来。
iii. 重新打造你的CV:突出你的每个工作中的成就,关联到你的优点中。这样你就有了一份全面的和有内容基础的CV。同时记录你的失败之处(或者你会有改变的地方),关联到你的缺点上,这样能帮助你注意到你的不足并且避免重复。
iv. 可以做一些第三方的测试。这种测试很多,也有一些免费的,比如:
1) http://www.authentichappiness.sas.upenn.edu/Default.aspx
2) http://www.discprofile.com/whatisdisc.htm
3) http://www.123test.com/disc-personality-test/
4) http://fle200-s-o-b-e.blogspot.co.nz/2010/06/questionnaire.html
v. 免费的往往不是很全面,而且对雇主来讲没有可信度。所以这些可以帮助你了解你自己,但是不适合在工作申请中使用。如果你情况允许,可以找专业认识给你做assessment,有专业机构认可的评估在一些工作申请中会有帮助(当然前提是你决定共享这些信息了)。中型和大型公司招聘过程中很多都包括了这一步,所以往往也不用特殊为了申请而自己做这个。但是公司往往都不和你共享结果,所以你可能不会知道你测试的利弊了。
vi. 还有专门做Career Coaching的,就是职业咨询了。也会有帮助,但是比较贵,看你个人情况了。
d. 计划的一部分是你希望得到的工作的细节:行业、公司、职务、你希望的工作环境、收入等等。记住,这是你希望得到的工作,而且它应该是你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而不应该是“随便”或者“给钱就行”: ) 可以到http://www.careers.govt.nz/ 上看看你倾向的行业的一些信息,当然还有其他很多不同的网站了。
2. 告诉别人你在找工作(一般不要让你目前的雇主知道)。
a. 通过熟人介绍的工作成功率是最高的。这其实也没什么奇怪的。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这可以是你的Social Media信息,跟你朋友说说你的想法,还有就是你之前的雇主,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
b. 和工作中介或者猎头公司注册。它们是专业做这个的,所以往往都有很多的工作。工作中介就是一般的recruitment agents,它们有的职务一般都比较低,业务量比较大。猎头公司(executive search)一般制作高层。根据你的需要,一定要有的放矢。
c. 和它们注册的时候一定要尽力要求一个面试机会(just to have a chat),这样他们可以更了解你。往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问你为什么找工作,希望要什么工作,自己的优缺点等。这些信息会帮助中介替你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且也是锻炼的机会,同时你也可以跟他们要feedback,对你以后的申请和面试都有帮助。
3. 到你的理想雇主的网站看看都有什么机会。如果你之前想好了你想要什么工作和哪里的工作,这一步就是关注你的理想工作了。论坛里置顶的帖子里有很多公司的信息,超有帮助。
4. 订阅工作网站的工作空缺,比如
a. http://www.seek.co.nz/
b. http://www.trademe.co.nz/
c. https://jobs.govt.nz/
d. http://www.sjs.co.nz/
e. http://www.nzherald.co.nz/classi ... =1&subpillar=28
f. http://www.careers.govt.nz/jobs/
g. http://newzealand.govt.nz/browse/employment-jobs/
h. …大家补充哦 : )
5. 有的时候工作的分类因人而异,所以你有的时候思路要放广一点,比如你想找HR的工作,那么有的时候在Consulting也会有适合的工作,因为找人公司认为他们要找一个HR Consultant。
6.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遇到一些对你很适合的工作,在申请前,要先问你自己“这个工作对我的职业有帮助么”?当你确定你要申请一份工作的时候,更多的事情就要开始了……
作者: dragonballz24 时间: 2014-3-25 19:13:59
作者: 巴依老爷 时间: 2014-3-25 19:16:02
有点意思啊
和国内不太一样
国内做了HR7,8年的飘过~
作者: hoolee 时间: 2014-3-26 10:09:04
找工作中,求楼主帮忙~
作者: 绿番茄 时间: 2014-3-26 21:58:14
楼上找什么工作呢?
作者: 萨米 时间: 2014-3-26 22:39:35
请问lz是哪个行当的HR source啊?
作者: 绿番茄 时间: 2014-3-26 22:43:42
在做Executive Search
作者: 萨米 时间: 2014-3-26 22:44:38
绿番茄 发表于 2014-3-26 22:43
在做Executive Search
那属于哪个industry的呢
作者: 绿番茄 时间: 2014-3-27 12:12:16
公司倒是没有限定行业,有的其他的猎头公司倒是分的很细。新西兰有点小,只做个别行业有的时候比较困难。最近我做的项目有政府的,电力,几个非盈利性组织,和保险。
作者: 绿番茄 时间: 2014-3-28 14:56:46
本帖最后由 绿番茄 于 2014-3-28 14:56 编辑
多谢版主 工作有点忙,周末写写找工作的前期吧,多谢大家支持!
作者: hannah0913 时间: 2014-3-29 10:45:31
想从一般的kiwi公司跳到大公司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seek上都没登例如junior accountant的職位 只有那種超高的職位 不知去哪裡找這些職位的招聘廣告 請問可以給點意見嗎
作者: mc123 时间: 2014-3-29 20:19:36
HR 很误人,很多专业人才都被他们耽误了,自身没有专业背景,竟弄些蛋痛的问题,最后招的不是和他们有私交的,就是光说不练,耍嘴皮子的。HR纯属扯淡部门
作者: 绿番茄 时间: 2014-3-29 20:23:02
hannah0913 发表于 2014-3-29 10:45
想从一般的kiwi公司跳到大公司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seek上都没登例如junior accountant的職位 只有那種超高的職 ...
很多大公司,比如大的律师行、会计行、行业领头公司等都有很健全的graduate programme 和 summer clerkship。他们通过这个渠道来确保招到的初级人员满足公司的长期发展需要,所以很多大公司都这类广告可能会少些。但是当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偶尔他们也会有广告-比如在他们自己网站上或者seek上,看机会了。
个人感觉,如果你确实想要变化,最好找个适当的时机和你想去的公司的HR面谈一下,跟他们介绍一下你自己,和你的目的。争取到这样的机会需要很多的努力,我的建议是你要关注这个公司,然后看看是不是有认识的人能引荐一下。有的时候可以参加一下他们组织的业外活动来和他们熟识一下先,然后可能会有合适的机会。
有的大公司的HR分级别外包,所以找到他们的recruitment agent可能更有效。
希望有帮助。
作者: 绿番茄 时间: 2014-3-29 20:46:10
mc123 发表于 2014-3-29 20:19
HR 很误人,很多专业人才都被他们耽误了,自身没有专业背景,竟弄些蛋痛的问题,最后招的不是和他们有私交的 ...
也许吧。但是类似的评论基本适用于各个部门,因为每个部门中都有可能有表现不佳的人和不合理的规定以及流程,这不能就说明那个部门没有意义了。
HR的作用有很多,单独讲招聘的话,在招聘过程中HR人员要做到impartial,就是公正和无私了,不好的经历往往和HR人员无法达到这点有关,所以我从一定角度上同意你的说法,但是我的态度还是很乐观的,毕竟很多人还都是相对更客观一些的。
所谓的sourcing也不是说把工作给熟人,而是一种招聘手段和工具,讲求的是通过行业权威推介来达到雇主的目的,和私交没有直接关系。
另外,新西兰除了有很专业的行业外,比如畜牧业、渔业、林业等,其他主要支柱产业和服务都很相关,这些行业不完全有本身的专业性,而要求更多的是和一个公司文化的适合。每个公司的文化都不同,有的时候可能更看重专业背景,而有的时候更看重领导能力。虽然我们可能都讨厌光说不练的人,他们的存在也说明了一个公司本身的企业文化。虽然找到一个理想工作很不容易,但是如果我知道我不适合一个工作环境,我就会考虑改变一下的了。
作者: 萨米 时间: 2014-3-29 22:25:31
lz有linkedin吗?link一个呗
作者: teapotmimi 时间: 2014-3-29 23:53:12
马克,收藏了,谢谢楼主
作者: 犀利哥 时间: 2014-3-30 20:36:36
linkedin相当重要,现在基本所有的猎头公司以及一些大公司的HR都会在上面发布工作,并且给他觉得合适的人选发工作信息。
作者: 我是怎么了 时间: 2014-3-31 14:44:48
好样的 顶起
在职业中走捷径(比如接收第一份给你回复的工作)往往在长期上有害处的。----为什么啊?
告诉别人你在找工作(一般不要让你目前的雇主知道)为什么啊?如果不让他知道的话 怎么要他的REFERENCE呢?如果找到了再告诉他的话,印象肯定不好。
作者: 绿番茄 时间: 2014-3-31 20:59:47
本帖最后由 绿番茄 于 2014-3-31 21:02 编辑
我是怎么了 发表于 2014-3-31 14:44
好样的 顶起
在职业中走捷径(比如接收第一份给你回复的工作)往往在长期上有害处的。----为什么啊?
就展开一些说吧。首先呢,每个人的经历都会有所不同,因为我们都处在不同的环境里而且有不同的观念,所以关键的是要吸取能对自己有帮助的经验。
职场捷径:在我工作的环境中这个一般被叫做 the path of least resistance。这个说法的根本指的就是盲目的选择工作(比如选择最容易和直接的工作等),捷径虽然会给你带来更快的眼前利益,往往在长期上对你职业的发展不利,因为一:可能会错过更好的机会(因为你已经有了工作,很可能就不会更努力的探索新的工作机会了);二:选择捷径的原因无论是什么(缺钱、就为了积累点儿经验、先看看再说毕竟是份收入等),往往在心理上讲会让人产生惰性,而且一次做了这种选择往往会继续这么选择下去,其实就是逐步被社会给同化了,随波逐流;三:最关键的原因是选择捷径的往往并没有把自己的职业放在第一位 = 为了错误的原因选择工作。在现实中,我们往往不得不做出一些不得已的选择,比如必须要有更多的收入,不然生活会有影响等,但是如果这些原因变成了唯一的原因的话,职业发展就没有余地了。我也都算上,经常在择业时会想,先干这个,然后再谋求发展,随机应变嘛。其实运气好的话,个人发展也很有可能会不错。但是如果运气不好呢?我比较推崇的是把择业计划和个人发展更把握在自己手中,虽然还是有很多现实问题要考虑,但是第一位的应该是职业发展,也就是说选择工作要尽量有目的和为了你个人的长期发展需要而选择,在这个宗旨上平衡其它各个因素。
目前雇主:在找工作最早期还是尽量不要告诉你目前雇主的,原因很简单,他们也都需要人来替代你,如果你说你可能走可能不走,他们是不是要计划招一个新人的决定是不好做的。当然有很多的例外了,你可能和你雇主关系非常好,所以他们会帮助你找新的工作,有的甚至于鼓励你更上一步。从决策上来讲,不确定因素是生意上最让人难做的。你告诉你雇主你正在找工作的时候算是辞职么?如果算的话,其实就没有问题了,但是不算的话,往往让人感觉不容易决定该怎么做吧,根据你们关系的不同结果也有可能不同的。到了你找工作的后期或者你已经找到了工作,你是肯定要告诉你雇主的,辞职也都有notice period,所以还是要遵守最起码的规则的。另外Reference不一定是必须要你现在雇主的,虽然往往都会要,如果你给的理由充分的话,其实也无所谓。Reference从HR上讲要做最相关的,而不是时间上最近的。
个人观点,希望有帮助 : )
作者: 挪威的森林 时间: 2014-4-8 16:57:47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james.xu 时间: 2015-6-26 18:40:50
感谢楼主分享经验~~~~~
作者: tli004 时间: 2015-6-27 16:42: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onyget 时间: 2015-7-8 19:32:56
好东西
作者: tli004 时间: 2015-7-8 22:23: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