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实意义上,本文提供了对于一直以来统计人员身份问题的解答。
身份问题一直是每个当代统计人员最难避免的一个问题。
早在统计成型初期,数学物理,为满足解决天文测量问题的需要,高斯分布确立了现今所有统计概念的核心概念。
待至R.A.Fisher,以一个遗传学家身份,建立一系列古典统计模型,统计在自然科学中有了自己的型态。但第一次的身份问题随即来至,究竟是以生物学家的身份还是以数学家的身份,立足统计这个行业,直至现在还是一个难题。
低潮期后,70年代,计量经济的发展需要(经济派系的纷争居然催生了统计),使得大量的统计模型在学园,研究所转入了实践社会。第二次的身份问题来临,社会科学也在统计身上找到自己寻求答案的办法。
而统计呢?统计人士还是非常尴尬的不知道怎么称呼自己,生物计量?数学概率?。。有的只是很浅层的分析,看不了本质的迷雾。。
一个世纪的追求,成就了各行各业。。。金融加个统计,就可以说是精算了;电脑用了你统计,就机械学习了。。每个热爱统计的人士,都会陷入反思:为什么求学初期,舍难取易,现在只能对着不会向你沟通的数字? 为什么年轻时不多学学生物,好让自己报告中的数字能多带点本质意义? 为什么不有一门真正的专业能用自己的统计知识更好地了解当中的本质价值?
引用CMU 的机械学习课题教授Cosma Shalizi的话,
I advise undergraduates in the joint major in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本人建议:学习统计,非常需要一个真真正正的学科作为基础,而不是空洞地解释那些数字,科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去解释真理。
His company has their own policy, he cannot get salary increase if he got exemption. Only increase if he passed paper. But still worth it because exams are hard, lol.作者: 多野哥哥 时间: 2014-1-9 16: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