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NZ工程师, 对你们无语了 [打印本页]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10-10 19:12:51     标题: NZ工程师, 对你们无语了

今天开16号高速发现Rosebank 到 Gt North 不是要扩宽嘛! 再看牌子,2017年完工!!! 意思就是这4年那段都要限速80了嘛!!!


请中国工程师好不好! 慢了吧唧的! 还没提Lincoin 路呢! 那个施工都几年了!


作者: songinator    时间: 2013-10-10 19:23:54

设计半年而已
tender 3个月 然后等着nzta批 2个月左右
批了以后detailed design加上peer review 半年 然后contractor开始enabling work
再造2-3年 如果开始造了跟工程师有什么关系 明显就是造的慢
作者: rooster    时间: 2013-10-10 19:24:01

人家就这样,你没辙的,干得速度快了,那不是没钱拿了。请中国人来干,他们这工人还不全拿福利了,失业
作者: Rubiebabie    时间: 2013-10-10 19:30:43

请中国人来...速度是有了...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质量
作者: BIGBIGGary    时间: 2013-10-10 19:34:35

洋人干的慢,也不代表他们质量高的。很多都是看上去看,其实都是糊的。
作者: 阿海    时间: 2013-10-10 19:47:08

Good things take time.
作者: hunter1014    时间: 2013-10-10 20:13:47

六个月造好三个月大修
两年完成一百年不倒
作者: DinC    时间: 2013-10-10 20:16:08

地基硬化需要时间。这就是为什么中国高速公路竣工早,返修也快。
作者: wikikiwi    时间: 2013-10-10 20:23:03

阿海 发表于 2013-10-10 20:47
Good things take time.

赞同阿海的。我以前也纳闷,为什么在中国几天一座大楼都能起来,而在这儿却要那么长时间。后来我看过一篇文章才恍然大悟,人可以加班加点,但象水泥混凝土等材质浇注后要足够的时间才能坚固。这可急不得,如果不等其坚固就开始下一道工序,那质量就可想而知。
作者: crazymouse    时间: 2013-10-10 21:05:09

wikikiwi 发表于 2013-10-10 21:23
赞同阿海的。我以前也纳闷,为什么在中国几天一座大楼都能起来,而在这儿却要那么长时间。后来我看过一篇 ...

有没有文章 学习下
作者: wikikiwi    时间: 2013-10-10 21:10:01

crazymouse 发表于 2013-10-10 22:05
有没有文章 学习下

早几年看的,应该是南方周末上的文章,文章是针对当时青藏铁路地基下陷的事情所做的分析报道,但很对不起,我现在没法给你文章。
作者: NewLynnHse    时间: 2013-10-10 21:13:37

wikikiwi 发表于 2013-10-10 21:23
赞同阿海的。我以前也纳闷,为什么在中国几天一座大楼都能起来,而在这儿却要那么长时间。后来我看过一篇 ...

比如这个?


作者: 爱国爱港    时间: 2013-10-10 21:29:15

BIGBIGGary 发表于 2013-10-10 20:34
洋人干的慢,也不代表他们质量高的。很多都是看上去看,其实都是糊的。

起码纽西兰最近二十年没有发生过塌桥等事故
作者: 爱国爱港    时间: 2013-10-10 21:31:34

LZ,是国情问题,纽西兰盖条路也大量的资询和审批
作者: 阿海    时间: 2013-10-10 22:01:26

wikikiwi 发表于 2013-10-10 21:23
赞同阿海的。我以前也纳闷,为什么在中国几天一座大楼都能起来,而在这儿却要那么长时间。后来我看过一篇 ...

SH16那加宽并且要提高至少1米半好像,而且加宽需要填海,所以填土和加高必须做好,不然以后会有地基下沉的隐含,所以这种复杂的工序必须做好,自然不能省时间的。
作者: anan1023sissi    时间: 2013-10-10 22:03:11

NewLynnHse 发表于 2013-10-10 22:13
比如这个?

哇塞!!!这个嘛!!!!!
作者: AUGUSTUS    时间: 2013-10-11 10:56:20

songinator 发表于 2013-10-10 20:23
设计半年而已
tender 3个月 然后等着nzta批 2个月左右
批了以后detailed design加上peer review 半年 然 ...

還是專業人才懂這行!
作者: songinator    时间: 2013-10-11 15:26:32

阿海 发表于 2013-10-10 22:01
SH16那加宽并且要提高至少1米半好像,而且加宽需要填海,所以填土和加高必须做好,不然以后会有地基下沉的 ...

SH16 causeway  
主要是aus的coffey来了两个专家设计的
作者: JackyZeng    时间: 2013-10-11 19:43:43

我啥也不懂,就来看看,当年02年刚来的时候就看到MT ROSKILL那边在拆房子准备修延长20号工程,现在我孩子都会跑了,还没修完,估计等我孩子将来上大学了能看到它修完吧。
作者: 游客    时间: 2013-10-11 20:55:27

爱国爱港 发表于 2013-10-10 22:29
起码纽西兰最近二十年没有发生过塌桥等事故

纽西兰有几座桥,中国有几座桥?根本没有可比性
作者: 照瓢画葫芦    时间: 2013-10-11 22:04:45

LZ,那条路不止是升高一米半,还要重修自行车和行人道,还要不能影响到旁边的海洋保护区,另外要加宽到九道。2017年从机场过去的链接隧道会通车,,整个要把20高速链接16和1号,所以比较久。有时间可以去mt Albert paksave那边看看TBM有多大你就知道工程有大了,注意奥克兰地下很多火山石Basalt钻探非常困难,还要保证万一出现地震隧道以及路面上的住户的安全。新西兰的工程真的质量很高,出一点小问题工程师是第一个被法庭叫去调查的。国内三峡引发地震已经写进教科书了,但是谁被调查了?四川那么大的地震伤亡惨重,谁为百姓讨公道了?新西兰很慢但是工程质量很高。
作者: 爱国爱港    时间: 2013-10-11 22:24:30

本帖最后由 爱国爱港 于 2013-10-11 23:25 编辑
游客 发表于 2013-10-11 21:55
纽西兰有几座桥,中国有几座桥?根本没有可比性

纽西兰、澳洲、英国和香港最近二十年都没有塌桥塌楼事故

人家盖每一条桥和每一个房都不会塌,除了基督城特大地震

盖桥盖得多就有塌桥,这是什么理论?
作者: James7685    时间: 2013-10-12 18:41:15

造个房,设计,审批,动土到完工都要最少六个月,造价$40万。那个工程几百个million,那么浩大两,三,四年,那不正常吗。再加上,以新西兰的规格,品质管理上确实是顶瓜瓜的
作者: 清蒸龙虾    时间: 2013-10-12 18:45:17

蛋定吧。还好我家走te atatu 的口,上次送儿子去幼儿园,打算从林肯路上高速,早上10点半,硬生生堵在那里半个多小时。估计上班的点,要堵2个小时
作者: 高飞    时间: 2013-10-12 18:51:22

不是工程师不给了,是干活的人太少
作者: 我行我素我酷    时间: 2013-10-12 19:14:16

本帖最后由 我行我素我酷 于 2013-10-12 20:15 编辑
James7685 发表于 2013-10-12 19:41
造个房,设计,审批,动土到完工都要最少六个月,造价$40万。那个工程几百个million,那么浩大两,三,四年, ...

质量顶呱呱,就不会只有在新西兰有那么多漏水房了,新西兰的漏水房不是一般多。澳洲,加拿大的论坛,也没有天天说漏水房。而且新西兰的规格真的不高,没有问题,就是因为路面交通比中国那少多了,没有什么超载,再好的路面,如果遇到中国那样超载卡车,一切都是浮云。
作者: ryb    时间: 2013-10-12 20:18:24

我行我素我酷 发表于 2013-10-12 20:14
质量顶呱呱,就不会只有在新西兰有那么多漏水房了,新西兰的漏水房不是一般多。澳洲,加拿大的论坛,也没 ...

新西蘭的漏水房和國家工程還是有差別的

漏水房是那些承包商學亞州黑心抽了油水
並不是不能把事情辦好
與本來設計師的理念也沒啥相干
純屬中環謀利害人而已

問題是LZ說的這種工程確實不能趕工完成

引用袁騰飛老師的話說
盧溝橋100年未倒
北京立膠橋維修不斷啊............
作者: 游客    时间: 2013-10-12 21:36:27

爱国爱港 发表于 2013-10-11 23:24
纽西兰、澳洲、英国和香港最近二十年都没有塌桥塌楼事故

人家盖每一条桥和每一个房都不会塌,除了基督 ...

造一万座桥塌两座和造一百座桥不塌能比吗?虽说中国的建筑质量经常有问题,但你用西瓜和芝麻做比较有意思吗?中国不塌的桥的长度比纽西兰的路都长
作者: 爱国爱港    时间: 2013-10-12 21:45:50

本帖最后由 爱国爱港 于 2013-10-12 23:04 编辑
游客 发表于 2013-10-12 22:36
造一万座桥塌两座和造一百座桥不塌能比吗?虽说中国的建筑质量经常有问题,但你用西瓜和芝麻做比较有意思 ...

任何先进国家造任何一座桥,不论长短都“不能塌”!你还不懂还要拍某政权拍马屁辩护

塌桥是表示,可能是设计或者施工或者建桥地质等各方面出了问题。你说中国不塌的桥的长度比纽西兰的路都长,那我过中国的短桥不就要提心吊胆?

我起码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过桥也不担心会塌,人为人家不论长桥短桥,都有严格的施工程序。先进国家会定期检查各桥梁,发现有塌桥危险会封桥修理或者重建

某些政权,为了政绩,赶着建大量的桥梁和道路,设计时不是所设计都详细研究,评估塌桥的风险,建桥时有可能贪污腐败漏放钢筋,建了也没有人去监控桥梁的表现,塌桥了就说自己的长桥没有塌去转移民众的观线。这只是表明政府对民众不付责任
作者: Davidshi    时间: 2013-10-12 21:49:47

NewLynnHse 发表于 2013-10-10 22:13
比如这个?

中国的事故报告说了什么???是超载吗?
作者: Davidshi    时间: 2013-10-12 21:51:21

AUGUSTUS 发表于 2013-10-11 11:56
還是專業人才懂這行!

一看楼主,就知道是外行的外行,啥都不懂。
作者: Davidshi    时间: 2013-10-12 21:52:16

JackyZeng 发表于 2013-10-11 20:43
我啥也不懂,就来看看,当年02年刚来的时候就看到MT ROSKILL那边在拆房子准备修延长20号工程,现在我孩子都 ...

那可不一定,哈哈~~~~
作者: Davidshi    时间: 2013-10-12 21:54:32

我行我素我酷 发表于 2013-10-12 20:14
质量顶呱呱,就不会只有在新西兰有那么多漏水房了,新西兰的漏水房不是一般多。澳洲,加拿大的论坛,也没 ...

超载??!!

哈哈~~~
作者: Davidshi    时间: 2013-10-12 21:57:37

游客 发表于 2013-10-12 22:36
造一万座桥塌两座和造一百座桥不塌能比吗?虽说中国的建筑质量经常有问题,但你用西瓜和芝麻做比较有意思 ...

瞧这话,讲得好!你看多有气势。以后记得要经常讲。
作者: 我行我素我酷    时间: 2013-10-12 22:08:53

Davidshi 发表于 2013-10-12 22:54
超载??!!

哈哈~~~

中国那超载车,那巨无霸,有时候三倍,四倍的超重,都是改装的,我看到一个新闻前几年,刚好很凑巧,三辆改装的一辆车都近百吨的卡车,刚好走在一个高架桥的同一侧,承载力不平衡,压塌了。这三辆卡车的重量相当于,小轿车,布满整个桥,六层的重量。 中国卡车为了多挣钱,不超重的很少,如果真的要像中国那样改装的卡车,天天过北岸大桥,估计北岸大桥坚持不了5年,绝壁塌了。
作者: Davidshi    时间: 2013-10-12 22:13:16

我行我素我酷 发表于 2013-10-12 23:08
中国那超载车,那巨无霸,有时候三倍,四倍的超重,都是改装的,我看到一个新闻前几年,刚好很凑巧,三辆 ...

我知道,那是黑龙江的一座大桥,你是学桥梁工程的吗?或则是结构工程师吗?

很专业的东西,我们就不说了。
作者: 我行我素我酷    时间: 2013-10-12 22:18:38

本帖最后由 我行我素我酷 于 2013-10-12 23:25 编辑
Davidshi 发表于 2013-10-12 23:13
我知道,那是黑龙江的一座大桥,你是学桥梁工程的吗?或则是结构工程师吗?

很专业的东西,我们就不说 ...

我看这个新闻,不是黑龙江的,不过中国很多起这样的事故,好像不是河南就是山东的附近的省份。
我国内学习建筑工程的,毕业了才过来。所有理论,材料,结构力学,钢结构,混凝土结构都是必修课,主要学习工业与民用建筑,虽然来新西兰后从事金融行业了。大部分都忘光光了,但是应该你说的,大概道理,我还是能懂一点的。哈哈。
作者: Davidshi    时间: 2013-10-12 22:29:55

我行我素我酷 发表于 2013-10-12 23:18
我看这个新闻,不是黑龙江的,不过中国很多起这样的事故,好像不是河南就是山东的附近的省份。
我国内学 ...

原来你是学土木工程的,那你一定是十分专业了。能给我讲讲这桥倒塌的原因吗???我的一个朋友也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有兴趣,可以交流。
作者: 我行我素我酷    时间: 2013-10-12 22:39:52

本帖最后由 我行我素我酷 于 2013-10-12 23:41 编辑
Davidshi 发表于 2013-10-12 23:29
原来你是学土木工程的,那你一定是十分专业了。能给我讲讲这桥倒塌的原因吗???我的一个朋友也是这方面 ...

我都不在是专业人士了,现在是专业的金融人士。快十年没有碰了,过来新西兰后都没有再使用了,理论学习几年加实习经验有半年多,所以不敢说专业了,就是现在属于一个能听懂的阶段吧。中国事故报告说桥建筑师符合设计规范的,好像超设计称重2倍。经过检测不存在质量问题。主要三辆开车,同时在一侧,从而形成巨大偏载,导致桥梁梁体向右侧倾斜而引起桥梁倒塌。中国这样的新闻很多,好像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小的桥压塌的更多了。
作者: 妖精de蛊    时间: 2013-10-12 22:45:38

时间还好了····洋人本事做事就慢···但是一般来说都做的比较有质量·····别豆腐渣···时间怕什么···
作者: 我行我素我酷    时间: 2013-10-12 23:00:54

本帖最后由 我行我素我酷 于 2013-10-13 00:01 编辑
ryb 发表于 2013-10-12 21:18
新西蘭的漏水房和國家工程還是有差別的

漏水房是那些承包商學亞州黑心抽了油水

我如果用木头搭独木桥,每次只能过一个人,200年都不会塌。卢沟桥是不能过卡车,如果能过一辆那种超载卡车,只要一辆,必蹋无疑。袁腾飞是学历史的,对结构学,混凝土结构根本不懂。
作者: Davidshi    时间: 2013-10-12 23:07:29

我行我素我酷 发表于 2013-10-12 23:39
我都不在是专业人士了,现在是专业的金融人士。快十年没有碰了,过来新西兰后都没有再使用了,理论学习几 ...

不好意思,我刚才与我的朋友通过电话,他叫我问你从事过结构设计的工作吗?

其实土木工程与路桥工程毕竟是两个行业的,原理相通,道理一样的。是这样吗?

请恕我冒昧,如果有不恰当之处。
作者: 我行我素我酷    时间: 2013-10-12 23:24:01

本帖最后由 我行我素我酷 于 2013-10-13 00:25 编辑
Davidshi 发表于 2013-10-13 00:07
不好意思,我刚才与我的朋友通过电话,他叫我问你从事过结构设计的工作吗?

其实土木工程与路桥工程毕 ...

算从事过吧,实习算不算,还有学校里面几个结构设计,毕业设计还是优秀。 但是现在都十年了没有再用,来新西兰也是开始重新学习金融了,之后从事金融相关工作。你朋友说的对,我没有专门学习桥梁工程,主要就是土木工程里面的房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里面也有很多分支,有城市规划,房屋建筑,给排水等。。。 这两个专业基本很相近,基础课都一样。我的同学现在很多都是结构设计师了,什么一级二级的注册构造师,也要考证。 我记得我一个同学,在四川,是专门做桥梁的。其他很多在设计院做结构设计的,也有很多人在工地里面做监理,现场施工的。
作者: Davidshi    时间: 2013-10-12 23:36:08

我行我素我酷 发表于 2013-10-13 00:24
算从事过吧,实习算不算,还有学校里面几个结构设计,毕业设计还是优秀。 但是现在都十年了没有再用,来新 ...

其实你应该私下问你那些学桥梁工程的同学,如果他们真心回答你的话,你会有不同的答案的。

听过我那朋友的看法,从设计角度来说,最重要的是考虑最不利的因素,也就是你说的那极端的情况出现,还要加上一个安全系数。也就是说这中情况下桥是不应该塌的。但事实上发生了你所说的那种塌了,那这里的原因可能就不是仅仅压塌这么简单,如果是的话,你能说工程师没有责任吗?但事实上你也知道,工程师的计算一般是不会错的,你这些想过没?我是大概明白的。
作者: 我行我素我酷    时间: 2013-10-12 23:51:14

本帖最后由 我行我素我酷 于 2013-10-13 00:54 编辑
Davidshi 发表于 2013-10-13 00:36
其实你应该私下问你那些学桥梁工程的同学,如果他们真心回答你的话,你会有不同的答案的。

听过我那朋 ...

对,你朋友说的对, 是你说的那样,会有疲劳测试,会加一个安全系数,但是如果超过太多的话也不行,这样桥的结构设计也有问题。就比如日本地震, 建筑规范一般可以抗八级地震,但突然来个9级, 也是照样抗不住。这东西太复杂了,不是说简单说有责任就有责任的。责任可能是多方面的。如果设计的负荷没有问题,建筑质量也没有问题,那可能卡车司机承担大部分责任。至于如何责任分配,那就不知道了。  你说的我也想过,我的意思,一般一次重大事故的诞生,都不是单方面的问题,可能会多方面的巧合中。 也有可能这种桥梁设计本来就有缺陷,就不能这样设计,这样设计就是容易出现这样问题,第二道路管理部门,对于这样超载非常严重的怎么还能放行。等等,很多巧合。我最喜欢的一个片就是air crush investigation.很好看,专门介绍历次空难的, 就世界历次空难一样, 90%以上都是人为失误。任何一次事故,不是说简单的一方面侧问题,都是巧合中的巧合,有时候是天气,加技术疏忽,还有工程师,还是飞机设计的失误。刚刚好同时出现,才造成一次事故的诞生,现在飞机安全,也是很多次事故经验教训总结的。 中国出事故多,我想大部分还是人为问题,一般不会是单方面的问题,可能会有所疏漏,以后这样的事故还是可能发生。
作者: Davidshi    时间: 2013-10-12 23:58:01

我行我素我酷 发表于 2013-10-13 00:51
对,是你说的那样,会有疲劳测试,会加一个安全系数,但是如果超过太多的话也不行。 这东西太复杂了,不是 ...

哈哈,但中国的责任认定仅仅是压跨来定,是否草率了?这来还是有复杂的一面,你我的探讨也只能到这一步了。

晚安!
作者: Venox10111    时间: 2013-10-13 00:04:34

不是专业人士,但是看到这个新闻
http://news.163.com/13/1012/13/9B0811R80001124J.html
作者: 爱国爱港    时间: 2013-10-13 01:16:41

ryb 发表于 2013-10-12 21:18
新西蘭的漏水房和國家工程還是有差別的

漏水房是那些承包商學亞州黑心抽了油水

漏水房不会马上杀人,但塌桥塌楼会马上杀人
作者: JackyZeng    时间: 2013-10-13 10:46:22

Davidshi 发表于 2013-10-12 22:52
那可不一定,哈哈~~~~

hope so.
作者: 花落云飘    时间: 2013-10-13 14:40:57

Rubiebabie 发表于 2013-10-10 20:30
请中国人来...速度是有了...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质量

你以为洋人干的质量高?质量高干吗老拆了修,拆了重建?
再说,干这么多年,再不如中国干的质量高点,你能干吗?
作者: 花落云飘    时间: 2013-10-13 14:43:40

JackyZeng 发表于 2013-10-11 20:43
我啥也不懂,就来看看,当年02年刚来的时候就看到MT ROSKILL那边在拆房子准备修延长20号工程,现在我孩子都 ...

我刚来时候hillsborough就延长,现在毕业了,有pr了,老婆孩子都有了,房地产赚翻了,还没连到16号呢
作者: jsmith2    时间: 2013-10-13 16:11:38

本帖最后由 jsmith2 于 2013-10-13 16:12 编辑

很多人都给中国式的基建速度宠坏了。以为大干快上是好事,事实是极为危险。
造路是需要时间让地基稳定,而且是造高速公路,更加不能马虎。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3-10-13 16:23:25

我行我素我酷 发表于 2013-10-12 23:08
中国那超载车,那巨无霸,有时候三倍,四倍的超重,都是改装的,我看到一个新闻前几年,刚好很凑巧,三辆 ...

确实巧

设计的人难道是国外过来的,不知道国内超载的现实吗。。。。

难道是kiwi设计的。。。。。。。。。。。
作者: 爱国爱港    时间: 2013-10-13 16:27:28

花落云飘 发表于 2013-10-13 15:40
你以为洋人干的质量高?质量高干吗老拆了修,拆了重建?
再说,干这么多年,再不如中国干的质量高点,你 ...

你真的不懂,或者人家重新发展,重建比翻新旧楼化算。又或者楼不合符防地震的要求,业主有钱搞重建

不重建就叫盖房质量高,什么理论?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3-10-13 16:31:05

我觉得,这里造的是慢,加上前期的论证啥的,就更慢了

但这里的好处是
造好了之后安全性高
造的时候就预估了多久完工,是基于工程进度而不是什么什么献礼而完工
造的过程中,有不方便,但没有到扰民的程度,工程车出入口限速标志都很全,路面也不会很脏。比起回国碰到的高速大修,乱糟糟完全没有并道标志n多车跟着感觉在开,就好像在农村集市上的感觉,这里安全多了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3-10-13 16:35:05

Venox10111 发表于 2013-10-13 01:04
不是专业人士,但是看到这个新闻
http://news.163.com/13/1012/13/9B0811R80001124J.html

重庆一在建长江大桥垮塌 多名工人失踪(图)

我估计是工人吃的太多,超重,而且都现在施工大桥同一侧,相当于100部小轿车的重量,大桥才哽咽着垮塌的
作者: 爱国爱港    时间: 2013-10-13 16:35:30

jsmith2 发表于 2013-10-13 17:11
很多人都给中国式的基建速度宠坏了。以为大干快上是好事,事实是极为危险。
造路是需要时间让地基稳定,而 ...

还有很多人很无知,说自己没有塌的桥比国外的长,还有搞重建就是盖房质量不好等荒谬理论

人家就是管理严格,桥就没完全坏已经搞重建,这样不就是避免塌桥吗?

之前还有人说核电好。核电如果要保持安全的操作,某些零件是经常需要更新。中国连桥梁也没有管好,中国那些核电厂基本上就是计时核弹
作者: 爱国爱港    时间: 2013-10-13 16:38:28

我行我素我酷 发表于 2013-10-12 23:08
中国那超载车,那巨无霸,有时候三倍,四倍的超重,都是改装的,我看到一个新闻前几年,刚好很凑巧,三辆 ...

但正常的管理是,如果怀疑桥梁会被压塌,应该封桥重建
作者: 爱国爱港    时间: 2013-10-13 16:41:57

ryb 发表于 2013-10-12 21:18
新西蘭的漏水房和國家工程還是有差別的

漏水房是那些承包商學亞州黑心抽了油水

听说清朝的建筑,下大雨不会水淹,因为有排水沟。但是新建的楼下大雨经常会水淹
作者: Davidshi    时间: 2013-10-13 18:09:55

love_3_month 发表于 2013-10-13 17:35
重庆一在建长江大桥垮塌 多名工人失踪(图)

我估计是工人吃的太多,超重,而且都现在施工大桥同一侧,相 ...

OMG, 能不这么直接吗?其实我行我素兄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在,他其实很坦诚的,也应征了我朋友的看法,没有实际结构设计的经验。咱不谈专业,那要我朋友来谈,咱谈一下逻辑,估计大家都容易懂。

这个大桥本身存在着这个巨大的安全隐患,或因为设计方面的原因,或工程质量的因素,而这三部超载的车是诱因,它触发了这个事故的发生。中国的做法就是把罪归与实际的受害者---车主,而西方的做法是追究这安全隐患的责任方。这就是中西方的区别。

当然,如果有专业人士就这一方面做一深入的探讨,我的朋友愿意做更为专业的探讨。
作者: vickiliu1974    时间: 2013-10-13 18:13:13

本帖最后由 vickiliu1974 于 2013-10-13 19:19 编辑

大亚湾核电站,在香港旁运营了几十年,安全无事故。你是因为这个原因移民的吗?

不过不止李嘉诚不怕,刘德华也不怕,你更没理由怕。
作者: 丫丫369    时间: 2013-10-13 18:56:58

真xx扯淡,质量好不好和建筑队有毛关系,国内这样是因为检验部门就艹蛋,是因为从上到下都克扣建筑费用 和材料费用。新西兰不一样呀,检验是新西兰自己的检验部门材料也是这边的,检验好坏与否都是这边的标准,只要检验部门不放水就没问题喽!!!!!!国内确实快一天24小时三班倒,这边可能吗?靠腰的一天就那么几个小时工作时间,上午下午茶时间就用了3点还不算抽烟聊天打屁的时间!!满打满算一天工作4-5个小时就不错了!不慢可能吗?
作者: JackyZeng    时间: 2013-10-13 18:57:59

花落云飘 发表于 2013-10-13 15:43
我刚来时候hillsborough就延长,现在毕业了,有pr了,老婆孩子都有了,房地产赚翻了,还没连到16号呢

是啊是啊,估计等孩子们上大学了才能完全修好
作者: 爱国爱港    时间: 2013-10-13 21:49:25

vickiliu1974 发表于 2013-10-13 19:13
大亚湾核电站,在香港旁运营了几十年,安全无事故。你是因为这个原因移民的吗?

不过不止李嘉诚不怕,刘 ...

我们家就是因为这个移民来无核电的纽西兰。我伯伯在美国以前是美国通用电气的核电工程师,他跟我爸说不少有关核电的问题
作者: Rubiebabie    时间: 2013-10-14 12:22:46

花落云飘 发表于 2013-10-13 15:40
你以为洋人干的质量高?质量高干吗老拆了修,拆了重建?
再说,干这么多年,再不如中国干的质量高点,你 ...

至少洋人知道不好的东西拆了重建...至少不会死人...返工多少次不重要...结果比较重要...
你看中国的豆腐渣工程...明知是豆腐渣...有谁說要拆了重建的么??到后来不是照样死人上新闻...然后被同胞骂?
我没有说洋人干的一定就好...我也没有說中国人干得就一定差啊??...我只是說"不知道有没有质量保证"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