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做孟母那样拥有智慧的母亲 [打印本页]

作者: assel    时间: 2013-9-14 13:56:06     标题: 做孟母那样拥有智慧的母亲

本帖最后由 assel 于 2013-9-14 21:01 编辑

                做孟母那样拥有智慧的母亲


    通过百度重温了一下孟母教子的故事。深深佩服这个早年丧夫含辛茹苦教子成才的被称为中古代三位伟大母亲之首的女性。


    孟母教子的故事,最有名的有孟母三迁,断机教子,买肉啖子,做人道理,劝子远行。

   “孟母三迁”告诉我们:孤儿寡母,搬一次家绝非易事,而孟母为了儿子的成长,竟然接连三次搬迁,可见孟母深知客观环境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常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它能改变人的思想行为,这一点在少年儿童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虽然不是一个人成才的唯一条件,但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attach]560821[/attach]
    “断机教子”告诉我们:你不专心读书,就像断了的麻布,布断了再也接不起来了。学习就像织布,靠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废。”

    [attach]560822[/attach]
    “买肉啖子”告诉我们:要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教育孩子诚实不欺的品德。

    [attach]560823[/attach]
    良好的环境使孟子很早就受到礼仪风习的熏陶,并养成了诚实不欺的品德和坚韧刻苦的求学精神,为他以后致力于儒家思想的研究和发展打下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孟母对儿子的教育无微不至,即使在成亲之後,对于夫妻相处之道,孟母也要指点。《烈女传》记载:长期以來,孟子对自己的妻子总是不满,竟有意休妻。一日天热孟妻由氏在卧室內裸袒身躯走动,孟子勃然不悦,由氏认为丈夫太过见外,就求婆婆劝说。孟母知道以后严厉斥责孟子说:你进门之前应该先敲门问屋里是否有人,才能进去,你没有敲门就推门而入,是你先失礼节,并不是你妻子的过错啊。孟子深感自己孟浪,心中芥蒂尽除,与妻子和乐相处如初。

    孟母对于家庭一生操劳,尽管孟子已经长大成人,但对孟子的教育和督促从来没有放松过。在齐国,孟子多次向齐宣王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齐宣王虽然以年禄十万钟酬谢孟子,但是却不肯积极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他非常想去愿意采纳他政治主张的宋国,可是又担心母亲年事已高无人照料。


    孟母知道了儿子的心事,对儿子说:“故年少则从乎父母,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孟母的一席话把孟子的担忧和犹豫一扫而空,孟子随离家周游列国,受到了各国的空前欢迎,他的政治主张在许多诸侯国得到顺利推行。


    孟母被称为中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母亲之首。作為一位女性,孟母的伟大之处岂止「精五味,置酒浆,养舅姑,缝衣裳」以及「三从之道」,她更注重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约礼等方面对孟子谆谆教诲,数十年如一日。


    孟子的母亲是位伟大的女性,她含辛茹苦,克勤克俭,坚守志节的抚育儿子,既成就了孟子,也为后世的母亲带来诸多启示。
    (信息资料转自度娘)
作者: annie0002    时间: 2013-9-14 16:30:03

好文章!  引入反省
作者: annie0002    时间: 2013-9-14 16:31:20

本帖最后由 annie0002 于 2013-9-14 15:31 编辑

楼主,我帮你编辑了一下字体和格式:)

精品文章啊! 难得你能想到这么多,很受教育。
作者: assel    时间: 2013-9-14 17:31:55

本帖最后由 assel 于 2013-9-14 16:40 编辑
annie0002 发表于 2013-9-14 15:31
楼主,我帮你编辑了一下字体和格式:)

精品文章啊! 难得你能想到这么多,很受教育。

是那个拼爹拼娘的说法启发了我。。。现成的例子不就在这里吗?所以闲得无聊再温故一下。
谢谢版主加精,我再添把火,加点图,注明资料出处。
作者: annie0002    时间: 2013-9-14 18:09:05

本帖最后由 annie0002 于 2013-9-14 17:12 编辑
assel 发表于 2013-9-14 16:31
是那个拼爹拼娘的说法启发了我。。。现成的例子不就在这里吗?所以闲得无聊再温故一下。
谢谢版主加精, ...

那啥。。。配图最好放在文章中间或者末尾,然后资料来源也放在最后一行,不用放在标题上面,喧宾夺主啦

你再调整下?
作者: maylan    时间: 2013-9-14 20:46:20

本帖最后由 maylan 于 2013-9-14 19:50 编辑

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挺大,尽自己的能力为孩子创造好学校还是必要的。

说个发生在小儿身上的例子,前几周送孩子上中文课,他班上的同学问我“阿姨,棋棋是不是在家里说英文

粗话?他用英文粗话取笑我们。”我儿子在家里是不讲英文的,更别提英文粗话。我责问儿子,他说是假期

住朋友家从朋友的儿子学来的。我问他你们学校有人说吗,他回答没有,也主动承认讲粗话不礼貌。他说朋

友的儿子天天在家讲粗话,他爸爸妈妈都听不懂。这个回答真让我有好气又好笑,不过儿子说在他自己学校

极少人讲粗话,说粗话会被同学笑话。





作者: 香草味甜点    时间: 2013-9-14 21:09:33

maylan 发表于 2013-9-14 19:46
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挺大,尽自己的能力为孩子创造好学校还是必要的。

说个发生在小儿身上的例子,前几周 ...

说点“反动”的话啊。我小时候特别有正义感,老师说或者课本上说的“真理”的都烂熟于心并且严格执行,比如坚决不说脏话并且反对他人说脏话等等。我妈特搞笑,她反而支持我说脏话,还教我说。她的理由是,你不学说脏话,将来交不到朋友,融不进社会。
现在我长大了,发现似乎还真的如此。华人朋友之间聊天,偶尔说句“他妈的”显得好亲热;洋人之间交流,管他什么高端洋气上档次的人物,遇到倒霉事谁不吐个“shit”的?
现在我的观点是,说脏话的不一定是坏人,不说脏话的也不见得都是好人。说不说脏话不代表一个人的人品或者素质。只要说话场合和说话对象合适,如果说些脏话能利于情感表达,也是无所谓的。
由此我就想,我们作为家长的,总是希望给孩子一个纯净的成长环境,但是这个社会的大环境不是我们能轻易改变的。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教育他们随机应变吧
作者: assel    时间: 2013-9-14 22:02:29

annie0002 发表于 2013-9-14 17:09
那啥。。。配图最好放在文章中间或者末尾,然后资料来源也放在最后一行,不用放在标题上面,喧宾夺主啦
...

重新编辑了。
作者: maylan    时间: 2013-9-15 00:58:04

香草味甜点 发表于 2013-9-14 20:09
说点“反动”的话啊。我小时候特别有正义感,老师说或者课本上说的“真理”的都烂熟于心并且严格执行,比 ...



嗨,用词很好,随机应变。

有道理,太一本正经的的确缺乏社交能力,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不过我觉得年纪还小,还没有到随机应变的聪慧吧,你妈妈是你几岁时叫你反其道而行的?
作者: 香草味甜点    时间: 2013-9-15 11:43:56

本帖最后由 香草味甜点 于 2013-9-15 10:44 编辑
maylan 发表于 2013-9-14 23:58
嗨,用词很好,随机应变。

有道理,太一本正经的的确缺乏社交能力,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不过我觉 ...

好像是9岁左右开始提倡,但是我到大学了才开始采纳其意见的,我很自觉的!
我妈的育儿哲学就是不要太死板,不要拒绝那些“坏”朋友,要跟什么人都能谈得来。当然啦,不是说支持我去学坏。我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同学们开始拉帮结派了,但是我跟哪个帮派的人都谈得来,不管成绩好的成绩差的,有钱的没钱的,我都能聊两句,没人讨厌我。我很满意这样的人际关系,我也希望我将来的孩子也是这样。
作者: assel    时间: 2013-9-15 12:18:01

本帖最后由 assel 于 2013-9-15 11:19 编辑

朋友有很多种。
仅交普通朋友而言,世界不是真空,各种人都有,别人可以MEAN,不等于自己可以MEAN;别人可以不守诚信,不等于自己可以不守诚信。但千万别以为自己做好了,别人就该同样如此。坚守志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点头朋友很容易交到。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志同道合,则可以交到可深交的朋友,无论是朱还是墨,总能找到同类。
至于知音,那更是高山流水,难得了。
孟母的确是天下母亲的典范,难得的远见卓识。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