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新西兰地震:多发但伤亡小 [打印本页]

作者: FE304    时间: 2013-7-26 18:30:22     标题: 新西兰地震:多发但伤亡小

新西兰地震:多发但伤亡小

每次中国的新闻媒体只要播发了新西兰发生地震的新闻,生活在新西兰的华人就能接到来自中国的家人朋友们的电话、短信、微信或者电子邮件问候。他们远在中国,对新西兰的情况不了解,每次看到地震的新闻后难免担忧。笔者特别查了一下资料,简单介绍一下新西兰的地震情况,只要对新西兰的地震多一点了解,就不至于惊慌,还可以宽慰中国的家人和朋友们。

新西兰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和日本一样,属于一个火山和地震多发的国家,每年发生14000多次地震,平均每天都要发生40多次地震。新西兰的部分国土本身就是由海底火山喷发后冒出海平面形成,因此,做为在地震中形成的岛屿,新西兰频频发生地震属于正常现象,完全不用担心。虽然地震频繁,但绝大多数地震都是小地震,超过5级以上的地震很少,每年只有20次左右。

由于地震频发,新西兰的所有建筑都有抗震设计。大部分民居都是欧式传统的木框架建筑,一层的瓦房和二层的小楼居多,3层及以上的高楼很少。只有在市中心区域才可以看到6层以上的高楼(洋人把高层建筑叫TOWER,塔)。在建材方面,新西兰的房屋以木屋最为常见,比例在一半以上。砖房、砖混、混凝土和钢架结构的房屋数量不多。很多外表看上去是砖房的建筑,实际上砖墙往往只是外在的装饰,并不起承重的作用,真正承重的是里面的木框架。这样的砖墙不但不承重,反而需要用铁构件固定在里面的木框架上,防止砖墙倒塌。木结构房屋的抗震性比砖混结构好很多,遭到地震破坏的木屋可能会歪歪扭扭,被严重破坏,但不至于坍塌。而没有抗震设计的砖混结构的房屋在遇到地震时往往会彻底坍塌,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时大量学校彻底坍塌就是例子。只要房屋不坍塌,里面的人就有很大的可能性存活下来,死于地震的人就会很少。

新西兰自1840年成为英国殖民地之后,发生过的严重地震和死亡人数参见下表:

日期 地点 地震级别 死亡人数

184378 Toaroa 7.6 2

18481016Blenheim 7.4 3

1855123Wairarapa 8.2 9

186965 基督城 5.7

188891 Lewis 7

19011116Cheviot 6.8 1

192939 Arthur 7

1929617Murchison 7.3 17

193123 Napier 7.4 256

193435Pahiatua 7.2 2

1942624Masterton 6.5

194281Masterton 6.8 1

1968524 In angahua 6.7 2

198732Edgecumbe 6.1

20071220Gisborne 6.7

2009715 Dusky Sound

201094Darfield 7.1

2011222 基督城 6.3 185

2011613 基督城 6.4 1

201273Taranaki Bight 7.1

2013721 库克海峡 6.5

可以看出,过去170多年,新西兰一共发生了21次强烈地震。地震次数虽然多,死亡人数却很少,只有479人,平均每年只有3人死于地震。479个死难者中,绝大部分是死于1931年的Napier地震(死亡256人),和2011年的基督城地震(185人)。其中2011年基督城地震中的185个死难者,有115人是死于坍塌的电信大楼(Canterbury Television)。该大楼建于1990年初,高7层,由于设计中的存在问题,以及在2010年的基督城大地震后的检查中出现疏失,没有发现大楼存在的严重危险,继续正常使用,结果在2011年的大地震中彻底坍塌,酿成惨剧。

新西兰的大城市只有以下四个:奥克兰(人口150万)、基督城(人口38万)、惠灵顿(30万)、汉密尔顿(30万)。这四个城市的人口总数大约为250万,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二。在新西兰的华人数量大约有15万人,主要聚集在上述四个大城市中,尤其以奥克兰市的华人为最多,据估计大概有十万之众。在这四个华人聚集的城市中,奥克兰、汉密尔顿较少发生地震,风险较低。基督城距离地震带很近,是地震高发区,风险较高。风险最大的是惠灵顿,正好处于地震带上。由此估计,新西兰的绝大部分华人——大约12万人——都在地震低发的区域生活,只有23万华人生活在地震高发区域。

基督城地震和前几天的惠灵顿地震后,引发了华人对普通家庭平时是否要做抗震准备的讨论。有人说家家都应该储备饮用水、饼干和罐头之类耐储藏的食品以及帐篷、毛毯等急救物资,一旦发生地震等突发事件,可以用来救急。也有人说没必要风声鹤唳,因为即使饮用水、饼干和罐头之类耐储藏的食品也有保质期,年而半载之后需要更新。而大地震十年八年才发生一次,储备急救物资太麻烦,真发生地震了自己家中储备的那点急救物资也排不上大用场。

想想也是,新西兰170年来只有479人死于地震,平均每年不到3人。而普普通通一个3天或者4天的小假期,都要有几个人死于车祸,每年死于车祸的人何止3050人?要说预防灾难、保护生命,平时小心驾驶、注意交通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地震,真的不必恐慌


作者: 爱国爱港    时间: 2013-7-27 00:55:04

新西兰的所有建筑都有抗震设计。

这句已经是错的
作者: 恶意灌水    时间: 2013-7-27 12:29:20

奥克兰city 里面很多老建筑,如果大地震,绝壁死的不是一般多,这些老建筑都是几十年了,而且建筑结构是砖混结构,抗震能力非常差,新建筑框架结构还可以。
作者: 鹬鸵圣者    时间: 2013-7-29 02:33:55

恶意灌水 发表于 2013-7-27 11:29
奥克兰city 里面很多老建筑,如果大地震,绝壁死的不是一般多,这些老建筑都是几十年了,而且建筑结构是砖混 ...

奥克兰不会有超过5级的地震,不要危言耸听。
作者: 恶意灌水    时间: 2013-7-29 17:41:23

本帖最后由 恶意灌水 于 2013-7-29 16:51 编辑
鹬鸵圣者 发表于 2013-7-29 01:33
奥克兰不会有超过5级的地震,不要危言耸听。

这只是概率的事情,没有任何危言耸听啊, 你看奥克兰旁边那个rangitoto活火山了吗,那如果要是喷发,奥克兰整个就完了。
作者: 鹬鸵圣者    时间: 2013-7-29 18:31:49

恶意灌水 发表于 2013-7-29 16:41
这只是概率的事情,没有任何危言耸听啊, 你看奥克兰旁边那个rangitoto活火山了吗,那如果要是喷发,奥克 ...

火山和地震是两码事,地震是错断层才会有,火山则是聚合板块边缘的上层板块。
两者基本上不会重叠。
作者: Ageorge    时间: 2013-7-30 16:28:32

哦,可以确定,奥克兰100%不会发生大地震的了。放心了。
作者: wgtn_emma    时间: 2013-7-30 16:29:24

爱国爱港 发表于 2013-7-26 23:55
这句已经是错的

.........................................+10
作者: 灰色夜宵    时间: 2013-7-30 16:42:53

本帖最后由 灰色夜宵 于 2013-7-30 15:43 编辑

170年21次地震 有7次是前6年内的。。 这代表了什么。。 而且不光新西兰到处都是这样 世界怎么了
作者: 鹬鸵圣者    时间: 2013-7-30 16:57:54

灰色夜宵 发表于 2013-7-30 15:42
170年21次地震 有7次是前6年内的。。 这代表了什么。。 而且不光新西兰到处都是这样 世界怎么了

这代表着人口密度增加了,仪器先进了。
以前认为不怎么样的地震,现在也被重视了。
作者: JJ-Creative    时间: 2013-7-30 17:44: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鹬鸵圣者    时间: 2013-7-30 17:50:13

JJ-Creative 发表于 2013-7-30 16:44
专业

唉,多少在奥大学习 BSc 的时候,还是学了几门地质的 course 今天看来没啥用,屠龙之技。
作者: 维思辅导    时间: 2013-7-30 19:10:30


作者: heiying2012    时间: 2013-7-30 20:06:27

很好,相对很安全的地方。
作者: luckandy    时间: 2013-7-30 20:29:33

专业
作者: xuzf    时间: 2013-7-30 20:32:22

主要是人口密度小和高楼不多。如果上次基督城的地震发生在惠灵顿,专家模拟后,说死人可达1500以上(计不确了)。要是发生在奥克兰更不得了。
作者: nacton    时间: 2013-7-30 23:32:56

爱国爱港 发表于 2013-7-26 23:55
这句已经是错的

.........+20
現在住的房子是沒抗震的, 保險費超貴!!!{:8_405:}
作者: 安吉拉1984    时间: 2013-7-30 23:34: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ㄒㄧㄤˇㄈㄟ    时间: 2013-7-31 01:56:16

本帖最后由 ㄒㄧㄤˇㄈㄟ 于 2013-7-31 00:59 编辑
鹬鸵圣者 发表于 2013-7-29 17:31
火山和地震是两码事,地震是错断层才会有,火山则是聚合板块边缘的上层板块。
两者基本上不会重叠。

怎麼可能是兩回事?
火山爆發極有可能引發地震。
而地震造成地殼變動而引發火山噴發的例子也有。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B0%E9%9C%87

實例也有
http://channelg.siagoo.com/item/items/4934/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42071/2013/07/18/5105s4186178.htm
作者: Agatha    时间: 2013-7-31 02:00:57

经历过一次。。。。。。。。。。
作者: 鹬鸵圣者    时间: 2013-7-31 02:24:52

ㄒㄧㄤˇㄈㄟ 发表于 2013-7-31 00:56
怎麼可能是兩回事?
火山爆發極有可能引發地震。
而地震造成地殼變動而引發火山噴發的例子也有。

请不要拿维基百科说事,你要清楚地认识到,任何学术论文都不可以用维基百科当引文的。作者可能是任何人。

火山直接导致的地震,由于威力很小,是可以忽略的。
火山与地震并发只有在板块边缘的逆断层才会发生。因为板块倾斜角度很大,所以震源可以将比较强的震波传到地表。同时在地壳底部受到挤压后,地压猛然降低,形成岩浆逐渐上升。西兰迪亚亚板块是没有较大的逆断层的,何以来的火山与地震并发?奥克兰、科罗曼多、一直到陶泊,板块接触面的深度都没有小于120千米的。你可以自己计算一下,如果说板块摩擦后,同时形成岩浆和震波,逐渐上升。它们的速度是否会允许同时发生?它们的潜在危害是否能够相提并论?
(對不起,我不習慣打整體中文。)
作者: 鹬鸵圣者    时间: 2013-7-31 02:29:31

ㄒㄧㄤˇㄈㄟ 发表于 2013-7-31 00:56
怎麼可能是兩回事?
火山爆發極有可能引發地震。
而地震造成地殼變動而引發火山噴發的例子也有。



这个图我专门找的,给你解释这个问题。
该照片来自中国北疆的祁连山,看到的这个断层就是我上面说的逆断层。在新生代前期,祁连山就是火山和地震并发的一处地段。青藏高原成熟后,地质运动转移到了更靠南的地区。这里也就不断受到侵蚀,剥落,露出了岩床和断层切面。   太平洋板块西侧可是找不到这种断层的。
作者: 我行我素我酷    时间: 2013-7-31 10:30:29

三个主要要原因;1。新西兰人口太少了,2。而且还算是发达国家,老建筑比较少,住宅多为木结构。3。大规模地震其实也不多。 所以死亡人数少,你要是比,死亡人数除以国家人口,那这个比例,还不少了。
作者: 我行我素我酷    时间: 2013-7-31 10:32:46

鹬鸵圣者 发表于 2013-7-29 17:31
火山和地震是两码事,地震是错断层才会有,火山则是聚合板块边缘的上层板块。
两者基本上不会重叠。

火山爆发,比地震危害还厉害,而且往往引起地震。
作者: QQ依娃    时间: 2013-7-31 11:47:42

奥克兰不怕地震就怕火山爆发 再牢固的房子都是浮云
作者: 029369    时间: 2013-7-31 12:32: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奇异绿茶    时间: 2013-7-31 12:34:59

在达尼丁经历了一次,震动比较大,是在凌晨4点多我记得,结果早上起来的时候没人当回事。。。。
作者: qman    时间: 2013-7-31 13:13:56

029369 发表于 2013-7-31 11:32
奥克兰不会有太强的地震。

奥克兰地震的可能性是比较低
作者: 029369    时间: 2013-7-31 13:16: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义灭猪    时间: 2013-7-31 13:44:35

新西兰地震:多发但伤亡小, 呵呵, 好戏还在后面呢
作者: 太阳鸟鸟    时间: 2013-7-31 15:18: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qhxue    时间: 2013-7-31 16:20:33

现在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百分百安全的,有的国家的每天的枪击案死亡人数都比天灾死亡人数多多了!
新西兰已经是很安全的国家了!
作者: qhxue    时间: 2013-7-31 16:24:33

本帖最后由 qhxue 于 2013-7-31 15:26 编辑

火山是可以预测的,大家放心吧。
这个世界已经很难有百分百安全的地带了。
作者: qhxue    时间: 2013-7-31 16:25:49

我记得曾经有报道 新西兰房子的抗震能力很强,日本曾经派专家来新西兰学习这方面的建筑知识。
作者: 鹬鸵圣者    时间: 2013-7-31 16:28:06

我行我素我酷 发表于 2013-7-31 09:32
火山爆发,比地震危害还厉害,而且往往引起地震。

火山是可以预测的,有很多前兆,可以提前撤离,地震至今也无法准确预测。熔岩上升时造成的部分地震威力很小,没有什么威胁性。

按照历史上地震和火山造成的死亡人数,就可以得出结论,地震远远比火山危险。
作者: qhxue    时间: 2013-7-31 16:30:27

大家可以上网搜索 earthquake today,就会发现 每天都有地震,但不在新西兰,全球很多地方都有,美国的加州比较多,日本比较多。

因为自己 或自己的亲人朋友生活在新西兰,所以大家对在这里发生的事格外关注,如果放眼世界,注意观察整个地球,就会知道,新西兰是个非常安全的国家,这点儿事儿不算事儿!
作者: qhxue    时间: 2013-7-31 16:32:22

鹬鸵圣者 发表于 2013-7-31 15:28
火山是可以预测的,有很多前兆,可以提前撤离,地震至今也无法准确预测。熔岩上升时造成的部分地震威力很 ...

是的。

还有现在很多百年没有发生过地震的国家 不在地震带的城市 都发生地震了,这样更可怕,房子都不是防震的。
作者: cathygunther    时间: 2013-7-31 20:38:50

真是详细 !
作者: emma22    时间: 2013-7-31 20:48:07

新西兰很安全啦。
想想中国的空气污染啊,水污染,食品污染。死于那些的才多呢,而且都是慢性的,大多得了癌症不治,那些死才痛苦。食物还有的选择,空气和水又是逃不掉的~
作者: 蓝色的生鱼片    时间: 2013-8-1 00:41:19

现在在库克海峡附近 每天要发生接近20多次4级以上的地震 希望是余震
作者: tribbianidan    时间: 2013-8-1 08:47:23

鹬鸵圣者 发表于 2013-7-29 17:31
火山和地震是两码事,地震是错断层才会有,火山则是聚合板块边缘的上层板块。
两者基本上不会重叠。

,什么也不说了。
作者: qhxue    时间: 2013-8-1 16:04:57

所谓无知者无畏,很多人们并不知道哪里存在,何时会发生的危险,大家反而不害怕不担心,比如:车祸,枪击案,各种意外,污染导致的无法治愈的疾病等等,其实这些危险更可怕,因为无法预防。而象新西兰这样的地区,大家知道了会有什么样的危险,防患于未然,各种准备工作,防备意识都很强,反而降低了危险系数。
作者: Iceybusha    时间: 2013-8-1 20:59:05

平安最重要
作者: ray-en27    时间: 2013-8-2 13:49:43

前几天地震的时候我正好在北岛中部Mt Ruapehu附近滑雪,住的是Ohakune。地震当天租的小屋有明显震感,开始都以为是小孩子在跳,持续了几秒以后停了。开车进山滑雪的时候如果注意路两旁会发现,山体有曾经滑坡的痕迹,但两边已经加了石块堆积的加固措施。
我一直认为国内如果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根本不会引起大量死伤,媒体、大众,也许也有government吧也不会以为依赖在“24小时,希望有生命奇迹”上面。
其实火灾也是一样。上海还有成片的木质老房子,我自己也住过这种容易漏水容易蛀虫、发霉的老房子。所有的房子起火都是因为有邻居发现才打119火警,没人发现或者打晚了便会有人死。这里救火车整天穿过街道看着的确很麻烦(家里对面就是一个fire station),但回过头想想误报火警总比迟报引起死伤好吧。
哎。。
作者: 鹬鸵圣者    时间: 2013-8-3 22:04:03

ray-en27 发表于 2013-8-2 12:49
前几天地震的时候我正好在北岛中部Mt Ruapehu附近滑雪,住的是Ohakune。地震当天租的小屋有明显震感,开始都 ...

119 火警?你是住在哪个国家呀?
作者: ray-en27    时间: 2013-8-4 13:08:26

鹬鸵圣者 发表于 2013-8-3 21:04
119 火警?你是住在哪个国家呀?

中国还有别的火警电话吗?新西兰也没有叫上海的城市吧。。
作者: ily00912    时间: 2013-8-4 13:37:38

的顶顶顶顶顶的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作者: ily00912    时间: 2013-8-4 14:11:57

顶顶顶顶的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作者: ily00912    时间: 2013-8-4 17:12:24

的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作者: maylan    时间: 2013-8-4 21:50:52

资料详细,数据完整,加以楼主的个人分析,非常赞成!

感谢楼主分享!辛苦了!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