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一个KIWI儿子在国内读书———家长的感受 [打印本页]

作者: zhangfei70    时间: 2012-10-14 23:51:00     标题: 一个KIWI儿子在国内读书———家长的感受

本帖最后由 zhangfei70 于 2012-10-20 22:27 编辑

在这我以kiwi儿子家长的身份,讲讲自己的感受,以供想送小孩回国内读书的家长们借鉴,共勉!

我的儿子赵云(真名略去,因为儿子的偶像是赵云,所以借用)在NZ出生,一个月后带回中国,现在读六年级,某省一级小学,学费跟这里的私立差不多(因为是外国人),RMB5w年。成绩一般,班里42人,基本排30多名。

小学一年级,刚进门,校长笑面欢迎,你的小孩是我校第一个国籍NZ的学生,我校无限光荣,但是赞助费一分不能减,RMB 5万,2012年行情涨到RMB15万,是DGP涨幅的5倍。我马上请求校长小声点,不能让别人知道,包括老师,怕对小孩今后的发展有影响(这是非常英明的决定)。开学了,开家长会,国内的家长会是一学期两次,开学一次,学期结束一次,一年四次。家长要选家长委员,5名。每个班在学校的网页里有各自的网站,班主任要求家长回去和小孩一起刷网,刷流量(幸好还没开通刷卡功能),各家长一定要记住,刷自己班里的,不要刷错其他班,因为学校要评比,算老师的绩效,这也是我在学校的第一项家长作业。

接着每个学生要交社保,80多元一年,保学生的基本医疗,需要办个身份证,用身份证号投保。问:“我儿没有咋办?”,答:“那我请示一下” ,我的请示从班主任到区教育局,时间一晃,到六年级了,现在还没有答复。幸好,赵云在幼儿园的时候就买了补充医疗保险(友邦保险),后来有些小病痛都有得出保。所以,KIWI在国内读书,一定要买补充医疗保险,社保是指望不上的了。

    半个学期过去了,赵云参加了学校的游泳队,成绩不错,准备参加区里的游泳比赛。小孩很高兴地回来告诉我“体育老师要户籍资料报名”。我老老实实地报上去,过几天,小孩沮丧地回来说:“不去游泳队了”。我说:“比赛输了很正常,加把劲,多训练,成绩就上来了,下次一定赢”。赵云:“教练不让我去了,因为我是新西兰人,没有身份证号,报不了名,所以不能参加比赛”。我的气往上顶啊,小孩去游泳比赛还受歧视,马上找教练论理。教练也一面无奈,是教育局不批,赵云不能比赛,也就没有在游泳队训练的必要了。去教育局问,教育局的人也说不行,我说:“外地学生咋办?”“外地学生也有18位身份证,你的没有,不是我不批,是系统录入不了”。我问:“以后的奥数、作文等比赛会不会出现同样问题。”回答:“都是同一系统”。拉出去毙了吧,这烂系统在我儿子入学的第一天已经决定了他不能成为中国教育系统下的优秀人才,这是真正的输在起跑线上。不是我不努力,而是我没资格努力。从学校回来,我第一次流下了愧疚的眼泪,赵云,是爸爸欠你啊,欠你一个身份证。受此打击,赵云就没有力争第一的念头,到现在偶尔拿个100分,我表扬一下,他也懒散地说:“班里谁谁谁也不是100分,轮不上表扬我”。六岁的时候,就经历了连大人都承受不了打击,想想他的心理该是怎样的状况。如果这事在新西兰发生,大家肯吗?如果有一天,你儿子回来告诉你,他不是新西兰公民,学校不给他参加游泳队,你会把学校给翻了。

    小孩的伤痛,很快就过去了,一样开开心心地上学,家长也不敢再揭伤疤,由于隐瞒了国籍,小孩和同学,老师相处融洽,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偶尔会接老师电话,“你儿子的学习有些退步,最近测验如何这般,我想放学后留他补习功课,希望家长同意”。我不但同意,感激还来不及,NZ的学校没有这好事吧。放学后,小孩匆匆地吃过饭,7点,休息30分钟看新闻联播(学校的课外作业),增长时事知识,丰富写作要材。这个我非常赞同,一家人可以饭后聊天,让小孩发表自己对某些事情的看法,从中你会发现儿子的思想变化,增进沟通。730分,准时做作业,作业少的时候两小时,多三小时搞定,要看是否到大考,大考前作业会很多,因为大考除了考学生成绩,还考老师绩效,与收入、升迁、评职称挂钩。所以你明白为什么老师会主动找学生免费补课了吧。做完作业,小孩已经筋疲力尽地洗洗睡了。时间1030分。早上7点,准时起床,刷牙洗面吃早餐,15分钟,接着朗诵语文或英语15分钟,出门上学,745分到学校上早读课。

    由于小孩成绩达不到三好学生要求,夫人周六、日要送他到课外提高班,有写作提高班,奥数班,英语雅诗班等等,学费几百到几千块一学期,要看一个老师教几个学生,我觉得这是国内小资家庭的必修课,个个勒紧裤腰带送小孩去,如果不上补习班,小孩就会比谁谁谁差,永远都有追赶的目标。民工子弟可免,因为父母没钱,富二代也可免了,因为请了家教,在家里一对一,更悲催。就像韩寒在《三重门》里写的,家教与妓女的比较,大意是,大家都是一对一的服务,都是一小时200元,家教是不停地给你灌输压力,让你压抑得喘不过气来。而妓女是给你放松,愉快,让你觉得轻松自由。当时韩寒写《三重门》的时候是高一,16岁。这段文字在国内引起很大争议,一是韩寒是富二代,16岁就嫖妓,或者这段是他爸代笔写的,韩寒无言而对,由他爸出面答复,我没有代笔。扯远了,我只是告诉大家这就是现在的中国式教育,比填鸭式更进一步,压迫式的,老师有压力、家长有压力学生有压力,希望我的赵云能承受得住。


更新在 3、14、15、59、74楼

谢谢大家给了我很多建议,分享了很多感受,在很多跟帖里,大家都是肺腑之言,读后感触良多,感觉得到为人父母的不易,对子女成材的渴望。回头看看,童年时候我们的父母不也是这样期待我们的吗?到了现在,只要一家人能健康快乐,节日能一家团聚就是最大的幸福,其他的已是无所谓了。


作者: 三文鱼的流苏    时间: 2012-10-14 23:58:27

顶一下!!!
作者: 留下足迹    时间: 2012-10-15 00:09:53

看完了,。。请问这6年的孩子教育,好像也没有改变你的想法么。。。你在这里发稿,你是不是你生活在新西兰?。。。你觉得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你这个做爸的妥当么?。。。哦,对了,对于韩寒的所谓三重门作品,有脑的人,都知道这个真正出自何人之手的了,16岁的孩子,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思维的,。。。
作者: zhangfei70    时间: 2012-10-15 00:25:30

赵云班里有个同学,是香港籍的学生,父母不注意教育,让全班的同学都知道,老师更不在话下。学习成绩在班里的平均线以下,人倒挺聪敏,好动,一到大考,总把平均分拉低,老师也不想给他补习,直接找家长,要求家长到教育局备案,算编外学生,以后考试都不统计他的分数。家长顶不住压力,最后同意了老师的要求。至此以后,班里的老师让他自生自灭了,可以不交作业,不用放学补课,每次家长会都不投诉了,都说学生好话,座位就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享受单人单桌的VIP待遇。所以,你们会明白在国内,有老师要求成绩差学生做智商测定,如果智商达不到要求,该学生就不计算统考分数,对老师的绩效没有影响。并且,学校会对家长说:“你不如找个熟人,做到要求以下就好了,你的小孩就不会留级了,我们保证他能初中毕业。”可以看得出老师的压力有多大,连这些主意都想得出。幸好,老婆的周六日补习计划有用,不然,我担心老师会对我提这些要求,家长也有的压力啊。
现在的中国教育是
   天天学习,好好向上
作者: ttkel    时间: 2012-10-15 00:30:04

冒昧的问一句.是国内哪个城市?
作者: 9fafa    时间: 2012-10-15 00:34: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唐飞哥    时间: 2012-10-15 00:38:16

游泳,楼主就别太在意了。就是有身份证,如果不是本地户口也不能作为代表参加比赛,结果和没身份证的没什么两样!教练会告诉你我们这是以比赛为训练目的的。功利就所有努力和付出的目标,你需要理解。。。。
作者: 大唐飞哥    时间: 2012-10-15 00:51:28

LZ不是欠孩子一个身份,而是欠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作者: sjx806    时间: 2012-10-15 08:31:41

d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littlemoka    时间: 2012-10-15 10:03:50

zhangfei70 发表于 2012-10-15 00:25
赵云班里有个同学,是香港籍的学生,父母不注意教育,让全班的同学都知道,老师更不在话下。学习成绩在班里 ...

嗯,儿子小学就有一个女生做的类似测定,上的划片的中学。
作者: 小雨点123    时间: 2012-10-15 10:16:05

四个字:审慎选择!
如果选择回国,只能承受国内的压力了。
冒昧问一句:还打算让孩子读下去么?
作者: 小雨点123    时间: 2012-10-15 10:18:33

另外,觉得家教与妓女风马牛不相及。家长会给孩子请个家教,不会给孩子请个妓女吧???
作者: watermelone11    时间: 2012-10-15 10:23:41

看得人襂得慌。不过如果赞助费高达15万的话,为什么不读国际学校?国际学校学费也就10万一年,而且木有压力,美国教材,外籍老师,外籍同学。

很想知道lz在国内哪个城市?
作者: zhangfei70    时间: 2012-10-15 11:14:06

在这里,我只是告诉大家,在国内读书是有压力的,小孩有压力,父母有压力,老师的压力更大。如果你和小孩愿意接受这种挑战,你就要去勇敢面对,不要让压力摧垮。有压力不是坏事,主要是把压力转化成动力,现在我的小孩都是主动,认真地读书,不想辜负父母的付出,我也想给儿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是我自己也是这样过来的,也是带着父母的期望来到NZ ,我们很多人不是这样吗?你们的童年快乐么?我常常跟小孩说,你自己觉得快乐就行了,就好像我回国的时候,每周六晚和他打篮球,都是他一周最期待的节目,现在讲长途,都是讲科比 如何。还有现在他的数学功课已经做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几何图形的基本运算,NZ的学校不知道几年级开始学,我那年代是初中学的,现在都是小学教材了,有点超前了吧。这也是小孩在国内读书的小小收获了。
关于赞助费,NZ人是没有体会的,送钱给别人花还要求他收,收了你就有戏了,不收就是不了你,这就是CN国情。15万省级小学赞助费不是由学校定,是由市教育局定,每年有公告,行情算公道,北京收费最贵的幼儿园三年就收20万赞助费,都成高干子女和暴发户的学校了。
关于国内的国际学校,建议就不要送去了,老师全是外聘,没有考核,收费特贵,都是暴发户的子女,没有几个小孩认证读书,都比名牌。省级重点的学校建议进去,中国是精英教育,你是精英才教你,教学资源都向重点学校倾斜,所以大家都往里挤,钱都不成问题。问题是要有实力,考出分数。在重点学校,学生都是自觉读书,都想出人头地,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浓厚,国际学校没法比。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没有把小孩接回NZ读书的原因。
作者: zhangfei70    时间: 2012-10-15 11:21:42

关于家教与妓女,是韩寒以16岁的小孩对现有CN教学体制的一种厌恶的比喻,在国内也有很大的争论,小说,有争论题材才会有销路,不然三重门都不会成为畅销书,韩寒也不会成暴发户。
作者: 小雨点123    时间: 2012-10-15 11:46:52

zhangfei70 发表于 2012-10-15 11:14
在这里,我只是告诉大家,在国内读书是有压力的,小孩有压力,父母有压力,老师的压力更大。如果你和小孩愿 ...

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精英教育。这点认同!
如果孩子能够适应这种教育,也是一种选择。
作者: 小雨点123    时间: 2012-10-15 12:07:07

本帖最后由 小雨点123 于 2012-10-15 12:14 编辑

回想我以前读小学时(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成绩一直很突出,又是班长,但是心里一直觉得很孤单,因为没有对手,没有可以竞争的对象,老师的表扬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了,只能在心中默默告诉自己,第一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不断超越自己。
后来考上了最好的重点中学,眼光就开阔了,那是真正终身受益的经历!在那里,不必享受廉价的赞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是多才多艺的,学业成绩只是很小一部分的比试,并且是轮番夺魁的。老师从不担心学生用不用功,只记得他经常对我们说,别太累了,到操场上活动活动。我们不仅从老师那学到东西,从同学那也学到很多。有人会说,重点中学不一样有走后门的吗?可以说,那是很少数的,丝毫不影响强大的主体。每个优秀学生的背后都有自身的特点:良好的家教;家庭文化的熏陶;多才多艺等,都是同学间可以互相学习的。
中国的重点学校都是公立学校,可以凭自己真本事考进去。与这里不同,进私立要承担高额的费用。
重点学校的老师也多是优秀老师,资源也是最好的。不过,不是所有学生有机会享用的。
作者: knocknock    时间: 2012-10-15 12:32:46

张飞教赵云!哈哈

很好奇楼主准备孩子多大就带回nz?

咱就不明白既然中国式教育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为啥就输在终点?
作者: jcj45    时间: 2012-10-15 12:45:00

一直很糾結孩子大了到底是帶回去還是在這裡讀書。

其實看完你得之後,有很大的感觸,就是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

但是我卻又理出了一個道理,當孩子沒有“自由想幹嘛就幹嘛的”的時候,當你給他們一點點,就算一個小時,一個週末,他們才懂得珍惜,然後平時壓力再壓一壓,然後再讓他們自由。 我覺得孩子可能更會為了他們想要的而去爭取。

像這裡的孩子,想去遊樂園就去遊樂園,想幹嘛就幹嘛,當真的想再帶他們去的時候,搞不好已經對他們沒有吸引力。

但是說孩子有沒有童年,童年定義是什麽,快樂自由? 但是怎樣叫做快樂叫做自由,平時他們壓力大,週末讓他們自由活動,他們是否快樂呢?

為了孩子長久打算,又感覺這些童年快樂不算什麽。 我們不也是這樣過來了? 今天再一次讓自己長大,是否還是願意接受小時候父母給的壓力呢? 因為他們的壓力,所以成就了我們的今天人格。

再矛盾不過了。
作者: 小雨点123    时间: 2012-10-15 13:30:23

knocknock 发表于 2012-10-15 12:32
张飞教赵云!哈哈

很好奇楼主准备孩子多大就带回nz?

感觉是不能就教育谈教育,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还与高等教育有关。
作者: johntea2008    时间: 2012-10-15 13:53:26

其實小孩的道路很多時候很受我們當父母的左右。
人各有志,沒有對錯。不要頻繁變動,影響小孩就是了。
我當年是与LZ相反,自己回來,讓小孩從廣州某著名省一級小學退學,回來讀。
每一個決定,都是父母認真考慮的結果。祝福LZ。
作者: szqueena    时间: 2012-10-15 13:56:49

我来说说我的感受吧!儿子2岁半来的NZ开始上幼儿园,直到5岁上year1的下半年我们举家回迁深圳,为的是赶在9月1号前让儿子入读一年级,由于有深圳户口和住宅区的便利儿子有幸入读深圳一家著名的半公半私的国外语小学。学校一个班只有40人(公立学校的编制是52-55人,以致老师都根本喊不出学生的名字),空调大教室(公立学校大部分只有风扇),每人带一床被子枕头中午有床垫可以午休,包营养午餐和morningtea.可以算是一流的硬件和加上人性化的教学制度。就这样儿子一读就是4年半,知道四年级下学期我们当机立断又把儿子带回NZ读书,其中的心酸史也是有很多的,让我慢慢道来!
作者: johntea2008    时间: 2012-10-15 14:00:09

本帖最后由 johntea2008 于 2015-5-31 10:29 编辑
zhangfei70 发表于 2012-10-15 12:14
在这里,我只是告诉大家,在国内读书是有压力的,小孩有压力,父母有压力,老师的压力更大。如果你和小孩愿 ...

贊助費由來已久。

作者: watermelone11    时间: 2012-10-15 14:16:24

LZ对国际学校有很大的误解,国际学校是给在中国供职的外籍员工(商务或政府)的小孩提供学习的地方,因为只允许外籍小孩就读,不是lz所谓的暴发户想进就能进去的。之前有朋友的小孩在上海德法小学就读,同校的同学因为父母的工作关系迁居回德国,后又转到德国的国际学校,相比之下还觉得德国的国际学校不如中国的国际学校呢。
作者: 米虫宝宝    时间: 2012-10-15 14:39:16

szqueena 发表于 2012-10-15 14:56
我来说说我的感受吧!儿子2岁半来的NZ开始上幼儿园,直到5岁上year1的下半年我们举家回迁深圳,为的是赶在9 ...

期待你的故事啊。
作者: 海边小妞    时间: 2012-10-15 17:40:16

我觉得国内教育可能有一个好处,就是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
知道生存的艰辛,竞争的剧烈,和在和年纪所不相符的压力下如何保持镇定和快乐。
如果能够经历过这一段,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特别是经历打击的时候
或许会有更坚强的心态和意志去度过难关。

我常觉得KIWI的自杀率在世界排名这么高
是不是因为生活太轻松愉快,太没有压力了
所以一走上社会一点小压力就承受不住而崩溃了。
作者: jimmyang    时间: 2012-10-15 17:50:38

zhangfei70 发表于 2012-10-15 12:14
在这里,我只是告诉大家,在国内读书是有压力的,小孩有压力,父母有压力,老师的压力更大。如果你和小孩愿 ...

忽然发现这个所谓的赞助费就跟我们留学生在新西兰读书对比本地学生要付高昂的学费是一个概念。。对不对呀
作者: 中国人民    时间: 2012-10-15 19:12:12

今年年中我们一家5口回了一次国,说是回国探亲,实际上是为了我们家大儿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有考虑让他回去上小学大概4,5年这样,我们的目的是想让孩子都大概学一点中文,然后再回来,可是这次回国,让我坚决不会让孩子在国内了,哪怕以后就是回去玩,也是没什么必要,绝对不会回去了,
过马路绝对没有车让你,我们老大5岁了,懂得一点事情了,他会问,妈妈,是小绿人了,怎么不是我们过马路?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在nz,都是给我家孩子们说过马路要小绿人我们才能走,在他们的意识里,就应该我们走,可是我们走不了,
还有国内小朋友随处大小便,这都不算什么了,最重要的我也怕了,国内小孩看上去4,5岁那样,就会张口骂人了,这是我最接受不了了,国内孩子被家长宠的已经不象小孩那样天真了,就想韩寒那个年级就能写出那样的文章一样,我接受不了我家孩子张口就说脏话,我可以接受孩子学习不好,但是不能撒谎跟无视大人,
我也不知道快乐的童年是什么,但我知道不是从小就生活在想有什么就能有什么的环境里就是快乐,家长有足够的钱给你,同学拿2块,你拿200块,就是快乐,我更希望我能有个轻松无忧的童年,有爸爸妈妈一起每天陪我,周末有干净的草地给我玩,足够了,小学就学了这边初中甚至高中才学的东西,孩子就会快乐了吗?我可能与这个板块的父母想得不太一样,我不觉得孩子一定要学习好,2,3岁就会几千个汉字,8,9岁就参加奥数什么就是好事,孩子以后一定比别人强,就是神童,我不这样看,我不觉得学习好才是唯一的出路,比如我闺女,她2岁半多,就可以给一个题材,她就能画得出来,比如你说画大森林,她就可以给你画大树,小鸟,小虫子,彩虹,我都不知道她怎么知道画上彩虹还要用不同颜色的笔画,但我从来都没有把她当成画家,也没有看到她对画画如此有天分,我就赶紧送她去学习,都没有,只是会比较多在意一点,以后会送她去学,但现在我觉得更多的需要给她自由,兴趣,而不是压力,逼迫,让她害怕学习画画,
学习也一样,我不觉得压力多就是好,互相攀比也受不了。,
作者: mychloe    时间: 2012-10-15 19:43:15

中国人民 发表于 2012-10-15 20:12
今年年中我们一家5口回了一次国,说是回国探亲,实际上是为了我们家大儿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有考虑让他回去 ...

100%  agree!!!
作者: szqueena    时间: 2012-10-15 19:44:30

(本人所说的只是儿子在读学校的部分情况,并不代表其全部或是其他学校或是其他城市学校)
怀抱着能让小孩打好中文基础和扎实知识基础的美好愿望,我们放弃了NZ的生意带着儿子和2岁的女儿回到深圳,
其实我们做家长的一直想着为了小孩将来可以运用双语在寻找工作出路时会比kiwi多些,其实说白了还是不适应这
里放羊式的宽松学习环境。
由于儿子有NZ快四年的英文底子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上学期一直都担任班上的英语课代表和每年英语节的主持人。但
因没有接受国内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就靠我们在家里教的拼音和加减法远远不能满足一年级语文和数学课的需要,
别看一二年级的书本和10年前的书本差不多,但是他们放学的功课却不是简单的背背书默写单词,发下来的语数英
都是“黄冈小学数学””北京师范附小语文“等等一本本17寸手提电脑般大的册子,每天语数英各一本各三页纸的作业,
加上语文单词抄写背书,英文背单词,数学公式,每天放学看看电视后就开始了作业大战。儿子中文阅读水平不行,
我就得坐在旁边一题题解释(数学一年级已经有应用题了,还拐着弯问,我想怎么一年级就开始奥数的题目了)。
千千万万的中国小孩都是这么熬过来的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不行,我们也没有用虎妈式的教育,但是也希望小孩能拔尖
再拔尖。儿子挺聪明的,很快能融入学习,头一两年很轻松的过去了。到了三年级开始慢慢发现儿子的写作文能力
开始跟不上,更别说数学了,老师教的都是课本的东西,但是发下来的作业卷子真正有奥数了,我们自己肚子里的那
点墨水早都不能应付这些题目,结果小孩不会做怎么办,我们解题的方式也落伍了,于是我们一群家长每到晚上7点
半开始就要上MSN,互相研究分析答案,实在不行就用GOOGLE正确答案后再商量如何用三年级小孩思维方式去给
他们解题。好吧,自己教不了就送去补习吧,这个头开始了就没完没了的补习任务了!小孩写作,奥数都成了他们
这个年级必要的补习必修课程,一周各两节课,他们课余时间就更少了,周末再上个画画班什么的,一周基本就没有
体育活动时间了。一直是班上前两三名的儿子到了四年级逐步感到学习压力了,因为是公立外语中学的附属小学,
班主任加紧了对深圳户籍生的学习进度(只有深户才能考这家中学,班上只有一半是深户),很多次儿子还没有放学
回家老师的电话已经打到我手机上了“你儿子的数学只有9X分啊,不行,要注意不要放松学习啊,不行要补补课”,
造成我也很紧张,儿子一到家就开始让他从书本拿出卷子不停地给他做类似的题目,慢慢的儿子的内心受不了了。
每逢第二天有测验或是考试,他老人家晚上居然开始失眠了,半夜睡不着坐在窗台上发呆,一搞就是3、4个小时到了
第二天不是发烧就是肚子疼不能上学,感觉就是得了考试恐惧症。这个情况还不止他一个还朋友,他们班的班长一小
男生也是同样问题,做医生的朋友建议我们带小孩去看看儿童心理科,天啊!好好地孩子怎么要看心理医生啊,这是什
么一个状况啊!到此时我们作为父母已经不得不开始考虑这样的学校环境是否适合他了,幸好在NZ有房产,在他上三
年级开始每年的国内寒暑假我们都会把小孩带到NZ上几个月的学,两个小孩渐渐开始期望离开中国了,期望NZ这种
放羊式的学习了,走还是不走便成了摆在面前的问题了。终于我们决定我先带两个小孩回来上学,先生NZ中国两头跑。
回来NZ的日子就简单很多了,除了补习一下英文以外基本就是玩了。儿子从1米38的小男孩经过三年多的NZ学习已经成
了一个1.76的大小伙子了,我能看到的是他的健康和快乐!今年我回国看到他的同班男孩怎么都长得胖胖墩墩的,结果
他们的妈妈告诉我小孩的学习忙啊,每周2节的体育课都给文化课占用了,周末除了补习还是补习,他们根本没有运动时间。

啰啰嗦嗦讲了这么多,其实很混乱,希望大家能看懂。看到网上很多妈妈都在纠结是否送小孩回国读书,其实我个人
觉得也未尝不可,但是若是只读小学就要回来上高中的话,我建议必须为小孩选择英文课多些的学校,我儿子一年级
开始就每周有10节课,比公立学校的2节好多。其实到了四或是五年级小孩的中文水平已经足够了,因为后期都是学
文言文,对于小孩的中文没有太多帮助,早点过来融入kiwi同学当中,他们的英文水平能快速提高,不至于高中会很
吃力。
作者: prayer914    时间: 2012-10-15 20:07:10

7点半做作业, 三个小时, 等睡到床上都11点了吧. 早上7点起来. 8个小时睡眠. 跟我小时候一样, 到初中高中, 就只有6, 7个小时睡眠了, 每天早上起不来的痛苦啊. 能在床上多眯个五分钟都觉得很奢侈.
作者: 琴韵    时间: 2012-10-15 20:10:28

海边小妞 发表于 2012-10-15 17:40
我觉得国内教育可能有一个好处,就是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
知道生存的艰辛,竞争的剧烈,和在和年纪所不相 ...

完全同意,有时间我再写写我家孩子往返中国和新西兰接受两地教育的经历,任何事情都得客观地看待,各有利弊。
作者: 小雨点123    时间: 2012-10-15 20:20:22

琴韵 发表于 2012-10-15 20:10
完全同意,有时间我再写写我家孩子往返中国和新西兰接受两地教育的经历,任何事情都得客观地看待,各有利 ...

期待您的分享哦!
作者: prayer914    时间: 2012-10-15 20:24:10

szqueena 发表于 2012-10-15 20:44
(本人所说的只是儿子在读学校的部分情况,并不代表其全部或是其他学校或是其他城市学校)
怀抱着能让小孩 ...

那么多年了, 国内教育还是一点都没变. 还是写作, 还是奥数.
作者: 海边小妞    时间: 2012-10-15 20:39:30

中国人民 发表于 2012-10-15 20:12
今年年中我们一家5口回了一次国,说是回国探亲,实际上是为了我们家大儿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有考虑让他回去 ...

跟你一样,去年带着女儿回国探亲,其实也是感受一下国内的生活环境,看女儿是否喜欢和接受,打算让她回国读点中文。但是我的感受跟你一样。在过马路的时候,女儿耐心地等绿灯,绿灯一亮她就兴高采烈地过马路,哪里知道那些摩托车和自行车遇红灯根本不停,还是直往她身上冲。撞到了孩子还怪她不看路,更不要说道歉了。去公园玩,莫名其妙地被一群小男孩欺负,那么小的孩子张口就骂人,竟然还欺负一个无辜的小女孩!我太失望了。我不会带她回去读书了。

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深受传统影响,学而优则士,学习好仿佛就是孩子唯一的出路。一个好孩子就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幸福就是功成名就。其实一个人的幸福快乐,真的跟学习成绩正相关吗?有一颗善良仁厚的心,有勤奋工作的人生态度,至少在新西兰就可以过得不错了。
作者: lanxinxin    时间: 2012-10-15 21:22:49

海边小妞 发表于 2012-10-15 21:39
跟你一样,去年带着女儿回国探亲,其实也是感受一下国内的生活环境,看女儿是否喜欢和接受,打算让她回国 ...

同意你的观点.....
作者: lanxinxin    时间: 2012-10-15 21:31:23

szqueena 发表于 2012-10-15 14:56
我来说说我的感受吧!儿子2岁半来的NZ开始上幼儿园,直到5岁上year1的下半年我们举家回迁深圳,为的是赶在9 ...

我也是深圳来的.小孩在国内上小学时每到什么中秋呀,教师节什么的我们都要给老师准备礼物或购物卷.要不然你的孩子在学校会很悲哀...
作者: wnin001    时间: 2012-10-15 21:48:12

好帖要顶

我姐姐的孩子在国内快要小学毕业了, 精英教育下的优良品种。 孩子很努力,他父母也付出很多, 孩子非常好。
我觉得摆正心态挺重要。在中国的大环境下, 你顺应那个环境, 发挥长处, 也可以把孩子好好养大。 同样在新西兰, 充分利用这里教育的优势用中外结合的方法养孩子, 大人小孩都过得开心。 力争上游是一件正能量的事情, 不要争着争着就搞得又苦又累, 做父母的时常自省一下, 孩子少受些折腾。

我听过一个朋友的劝告,觉得挺有道理。 她说你要小孩真的做一个kiwi,就让他们从小接受这里的教育。做个小小中国人四五年, 然后变身kiwi,这还是不一样的。 不是哪一种孩子有优劣, 是做父母为孩子做的一个选择。
作者: 大唐飞哥    时间: 2012-10-15 22:21:13

lanxinxin 发表于 2012-10-15 21:31
我也是深圳来的.小孩在国内上小学时每到什么中秋呀,教师节什么的我们都要给老师准备礼物或购物卷.要不然你 ...

更悲哀的是:你不知道该准备多少?
作者: lanxinxin    时间: 2012-10-16 06:36:45

大唐飞哥 发表于 2012-10-15 23:21
更悲哀的是:你不知道该准备多少?

你说的太对了.......
作者: 海边小妞    时间: 2012-10-16 07:40:18

怪不得我有二个做小学老师的朋友都腰包鼓鼓的,
比大学老师还有钱呢。
原来都是学生家长们定期进贡啊。
作者: 小雨点123    时间: 2012-10-16 08:27:55

本帖最后由 小雨点123 于 2012-10-16 08:28 编辑

一些朋友在国内做老师的,学生家长塞的红包一分不拿。不缺这点钱,也不必落下什么话柄。
一个学生家长暗地里用信封装着几千块交给老师,后来原封退回了。家长挺感动呢。
作者: annie0002    时间: 2012-10-16 08:56:32

楼主好帖子,谢谢分享
作者: 一星风    时间: 2012-10-16 09:02:02

唉。。。何必呢。。
作者: laowuzhao    时间: 2012-10-16 09:43:17

请问楼主现在在哪里?国内还是新西兰? 我有点看不明白为什么楼主把孩子带回国去上学呢?要是觉得国 内不好为什么不马上带孩子回新西兰尽情地享受这里的阳光草坪和自由平等呢?
作者: laowuzhao    时间: 2012-10-16 09:55:31

楼主对国际学校有很大的误解,不错国际学校费是贵点,比新西兰这里的私立学校还要贵,但是基本去那里读书的孩子,家长都是自己不掏腰包的。因为家长基本都是外籍人士被聘到中国,什么大使馆也好,什么500强公司也好。 他们举家到中国,子女的医疗啊,学费都是全部公司负担。还有租房,每月可以高达2万-5万也是公司负担的。但是他们的工资倒和本土拿了一样。
你愿意自己的孩子和这些精英的孩子在一起读书吗?反正我是愿意的。
还有你要是觉得国际学校老师不抓,上课不怎么教东西,那你回新西兰可就更失望了,我觉得我的孩子现在在这里上学整天就是排练什么唱歌,跳舞,幼儿园更是,去了就是玩,玩到放学。
作者: littlemoka    时间: 2012-10-16 10:47:17

这么看儿子还是挺幸运的,小学在国内上的户口划片的,没有赞助费,但是是区模范校。小学每周二和周四都是三点放学,所以就利用这个空档,四年级之前是在本校分别报的奥数和作文,上完5点,跟平时放学差不多。周日上半天剑桥英语,时间安排整体上讲并不紧张。四年级之后,上的区重点的占坑班,为了小升初做准备,之前所有的课外班就都停了,只专攻这个,时间也是周末半天,上课语数英都会讲。小学期间,只给老师送过月饼。一直上到六年级,儿子很争气,凭自己的能力考上了该校,没有赞助费。值得说的是,这所学校的教育非常严格,比如仪表,男生必须是寸头,头发长度以自己手指插进头发,不能超过手指为标准;女生也是短发,还必须露出眉毛和耳朵。平时上学穿校服,鞋子必须黑色,价格不能超过三百。在校不能带手机。一开学,校长开家长会强调,家长如果给老师送礼,老师学生一起开除。这回连月饼都省了。学校的教学也有自己的特色,数学,英语,物理都根据学生水平分层教学,英语选的是英国的进口教材。每年还有社会实践,学校带着出去玩,我们赶上了上海世博会,去了上海和南京。初二去的西安花博会。儿子在那儿上到初二,期间语文,物理,化学,都在大考时得过全年级第一。如果非说缺点,就是学习压力大,上了初二经常作业写到晚上十一点,第二天一早六点起床,因为他们学校一天上十节课。现在,我们来到NZ上学,躲过了中考和高考,全力以赴完成NCEA.今后继续在这儿学他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专业。
作者: 亲亲wo    时间: 2012-10-16 11:06:26

国内很多孩子都不像孩子,说出来的话比大人还成熟,失去童真了,还是让孩子什么年纪做什么事吧,这里的孩子相对来说快了一些吧。
作者: 猪猪不哭    时间: 2012-10-16 11:49:05

really hard decision to make~~~ Never know which one is better~~!
作者: 大唐飞哥    时间: 2012-10-16 12:05:38

猪猪不哭 发表于 2012-10-16 11:49
really hard decision to make~~~ Never know which one is better~~!

no better. which one you need.
作者: 野鹰山友    时间: 2012-10-16 12:07:13

littlemoka 发表于 2012-10-16 10:47
这么看儿子还是挺幸运的,小学在国内上的户口划片的,没有赞助费,但是是区模范校。小学每周二和周四都是三 ...

曾经也想让孩子在国内读初中的路过,最后,还是无法接受在两地穿梭,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是两回事,一个普通人没必要去体验那么多,觉得lz是个人移民了,心理还没移民,念着国内的好,念着国内精英教育的光环。
作者: right/wrong    时间: 2012-10-16 12:47:36

我的个人观点是国内的基础教育真的很不错,而基础知识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非常非常重要。这关系到他以后的就业,社交圈,婚姻,发展,等等。。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很重要,但一生的幸福更重要,我不希望他像很多Kiwi小年轻那样,过得没有目标没有追求过得很无所谓,我做不到,况且他也不是真正的Kiwi.

我不是否定西方的放养式教育模式,但是从客观上来讲,新西兰的教育本来就落后于欧洲北美等西方国家。小学的教育水平更是落后于西方国家平均水平。

其实和很多家长一样,我们有我们的难处,收入不够多,上班也很辛苦,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辅导孩子的功课,,而且我们留给我们下一代的可能真的不如父母留给我们的多(比如花很多钱送我们留学,买房等等)。。所以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自己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知识和学历对他们来说就更重要了。。

我在这边看了好几所小学都不太满意,而且我也认为中文是必须要学的。所以我也在考虑是否要送孩子回国上几年小学。
当然国内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这个要去慢慢适应,并且家长应该学会去帮他们屏蔽一些不正确的东西,比如攀比,上各种补习班学没用的东西等等。在逆境中生存更能锻炼一个人的能力,不吃黄连不知糖甜,生活一定是要有酸甜苦辣的。
作者: Kuku    时间: 2012-10-16 14:09:45

szqueena 发表于 2012-10-15 20:44
(本人所说的只是儿子在读学校的部分情况,并不代表其全部或是其他学校或是其他城市学校)
怀抱着能让小孩 ...

看到你说孩子长到176时候我都快哭了我真不想送我孩子回去上学啊
作者: szqueena    时间: 2012-10-16 14:26:53

Kuku 发表于 2012-10-16 15:09
看到你说孩子长到176时候我都快哭了我真不想送我孩子回去上学啊

是的,哥哥长得好不说。女儿在国内只能上到一年级下学期就跟着哥哥过来,原本矮小害羞的她现在在这里上year5,参加学校的体操队和长跑,参加民族舞蹈学习,多次在总理和市长前演出,几年级也转变成开心活泼的小姐姐了。
作者: Kuku    时间: 2012-10-16 14:29:09

szqueena 发表于 2012-10-16 15:26
是的,哥哥长得好不说。女儿在国内只能上到一年级下学期就跟着哥哥过来,原本矮小害羞的她现在在这里上ye ...

{:8_489:}{:8_489:}{:8_489:}
作者: 西瓜情人    时间: 2012-10-16 19:06:16

根据在下多年的观察,国内教育出的中等人才最多,没什么顶尖人才,蠢材也少。西方教育下的人,蠢材和没救的人比国内出的多的多,但在各个领域都出的了顶尖人才,这和西方开放性的教育有关。
作者: 西瓜情人    时间: 2012-10-16 19:09:23

在条条框框的规则下竞争力最强的就是国人和开挂的民族印度人。 洋人更能够打破世界的规则。
作者: zhangfei70    时间: 2012-10-17 00:55:37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 ... &fromuid=185110
谢谢你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建议,我就是纠结,是放弃国内的事业与小孩一起过来还是让小孩一个人过来。
大家都问为什么我不带小孩过来算了,其实这也有大人的意愿在里面,现在夫人在国内的收入比这里的打一份年薪8w的工资高(这个收入现在在国内只顶一个小小的处级干部),职位也算个总了。让她放弃奋斗了十几年的事业重新来NZ创业,她情愿在CN坚持多十几年等退休。想一想在NZ,找份周薪1500的工作,要干到什么职位啊。有次和一港叔茶叙,他赞自己的女儿在NZ某银行多本事,能做到很多华裔都达不到的高位,年薪有8W,他非常满足,也为自己争光了。我听了以后也为他高兴,确实有个争气的女儿。同时我也担心,我的小孩如果在NZ,要干到什么时候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大家想一想,在NZ的CEO能有$4百多万年薪已经可以上报纸了,而在CN 上市公司的CEO平均工资rmb3千W,国企的更不用说,y因为有隐性收入。所以,是否让小孩来NZ发展,确实是我们家庭的争论矛盾,我是倾向NZ的,父母和夫人就有不同的意见,小孩还没有自己的思想。所以,我也成了飞人,一年有几万公里的飞行积分,顺其自然吧,我跟小孩说,你如果觉得读书辛苦的话,你就去新西兰,那里读书比CN好,你想读什么就读什么,不想读的可以不读。同样的话我也是这样对夫人说,你如果觉得上班辛苦的话,你就去新西兰,那里上班比CN好,你想干就干,不想干的可以不干,回家休息够了再干。这可能是在nz拿个PR的好处,比国内的同志们和同学们多一条退路,读书不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工作不用搞斗争。
作者: zhangfei70    时间: 2012-10-17 01:40:29

想请教一下大家,我也想寒暑假带小孩回NZ适应一下,这里的学校允许吗?读2个月就回CN 还保留学位,半年后又读一个月。我怕这里的学校嫌折腾。请赐教,谢谢
作者: 小雨点123    时间: 2012-10-17 07:39:53

本帖最后由 小雨点123 于 2012-10-17 07:40 编辑
西瓜情人 发表于 2012-10-16 19:06
根据在下多年的观察,国内教育出的中等人才最多,没什么顶尖人才,蠢材也少。西方教育下的人,蠢材和没救的 ...


赞同!精英毕竟是少数,精英教育不可能把大部分人都变成精英。再者,能不能在社会上成为精英,除了自身的天份外,还要有环境,资源,境遇等助力。把一个天才放到荒岛上也不一定有什么用处。大概也是有些人在国内默默无闻,走出去就声名大振的原因吧。
精英教育的结果是提高了整体的知识水平。西方的自由发展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由,乐学且有天赋的成为了尖子,厌学和懒惰的找到了天堂。
作者: szqueena    时间: 2012-10-17 08:09:44

zhangfei70 发表于 2012-10-17 02:40
想请教一下大家,我也想寒暑假带小孩回NZ适应一下,这里的学校允许吗?读2个月就回CN 还保留学位,半年后又 ...

可以的,要是你有住房在校区内就去报读校区内的学校,买校服和交一个季度的赞助费。要是没有买房子,可以就近找找不需要提供校区住房的学校。
作者: 紫风百合    时间: 2012-10-17 12:39:31

唉。说真的。我觉得给孩子的期望值太大,孩子从小压力大,大人压力也会大。

我仅仅期望孩子有个好的品行,能够自己独立去思考,自主去吸收学习就可以了。

至于成绩,那个都只是个比较的标准而已。只要尽心尽力了,哪怕成绩不好,那又如何。真正成功的人,不是完全靠成绩的,而是靠个人的能力。
作者: watermelone11    时间: 2012-10-17 13:49:05

littlemoka 发表于 2012-10-16 11:47
这么看儿子还是挺幸运的,小学在国内上的户口划片的,没有赞助费,但是是区模范校。小学每周二和周四都是三 ...

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还是有好有坏的,我同学的儿子在国内读的私立小学,感觉也不错,一年就两万多的学费,直接到高中,读完就去美国读大学。这个压力不压力的,实在是家长的攀比心理在作祟。当然国内的大环境是竞争激烈,人人都想学得好,往上爬,但是为小孩安排好出路,不用在国内中考、高考,有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压力呢?
作者: watermelone11    时间: 2012-10-17 13:50:29

laowuzhao 发表于 2012-10-16 10:55
楼主对国际学校有很大的误解,不错国际学校费是贵点,比新西兰这里的私立学校还要贵,但是基本去那里读书的 ...

同意!!
作者: watermelone11    时间: 2012-10-17 13:55:25

zhangfei70 发表于 2012-10-17 01:55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120456&pid=35190082&fromuid=185110 ...

所以啊,有得必有失,凡事皆然。
作者: laowuzhao    时间: 2012-10-17 21:50:30

zhangfei70 发表于 2012-10-17 01:55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120456&pid=35190082&fromuid=185110 ...

是了楼主自己也说了原因。所以中国有中国的好,新西兰有新西兰的优点。不过在新西兰读了大学毕业也不一定非得在新西兰工作呀,什么国家都可以去呀包括中国。但是外企是肯定的了。要是楼主希望孩子在国企工作的话还是在中国读到毕业拉倒了别折腾了。
作者: 吃菜的小猪    时间: 2012-10-18 15:17:16

为什么LZ的儿子读的学校那么贵??我们那里是只有区重点以上的小学才能接受外籍小孩,我家所属的区重点我妈都问好了,只要一次性交9000人民币就可以了,没有什么一年几万的那么一说,而且中国的好像教育部有明文规定,就是像我们这样的人只要还有一方有中国护照的,外籍的小孩回国是享受9年义务教育的,好奇怪,你竟然花那么多钱却不给儿子送私立~~~
作者: zhangfei70    时间: 2012-10-18 22:37:22

嗨  你真是吃饭不知道谷贵,9千能干什么事?民工子弟都不行,还想九年义务教育,有的话就北京就没有民工子弟学校了,何况你还是外籍,你家在什么城市啊?在CN地图上能找到吗?
作者: zhangfei70    时间: 2012-10-18 22:44:45

在北京,民工子弟学校,学费每学期交(因为流动性大)一般般的2千一学期,最贵的要3500一学期,不是民工,谁愿意送去啊
作者: aklabcde    时间: 2012-10-19 00:54:48

看了这个帖,又激起我的左右不定的想法了,从今年年头就在考虑是否要送孩子回国上几年小学,最大目的是把中文的基础打固执,不期望能长篇大论的用中文书写什么,只希望他能认识并正常运用中文,再有就是不想将来孩子十几岁就开始我说中文他回我英文这样的相处模式的出现.另一个想回国上几年学的目的就是想让孩子知道: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是需要努力的,小的时候不承受一些压力,那大了怎么办?还能承受的住压力吗?古话说的好:少壮不努力,老大途伤悲!我不想孩子过的是先甜后苦的日子,我更想的是让他先苦后甜,这样的生活才会让人舒服些,但是,又觉得把已经在NZ上了Y1或者Y2的孩子再带回中国,上3-4年小学,然后再拖回NZ继续求学,这样是不是会太折腾,会不会到头来两头都不落好呢?所以一直在纠结一直在矛盾中,看着这边太过轻松的学习环境真的有些心急,但想着国内的各种不好,又会有些许的犹豫,到底应该怎么办呢?真的不知道,也的确是锥子不可能两头都是尖的,所以好难选择.....我儿子出生日期是9月份的,所以要比同年的孩子迟一年上小学,按他的生日,明年9月才是正常的进入小学一年级学习的日期,我真怕,我还会左右摇摆不定,到底应该怎样?真的很期待大家的分享
作者: hungugu    时间: 2012-10-19 05:00:09

这是一个警钟啊。。。没有太特殊的必要尽量不能回国上学。新西兰的学校我都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呢,看这篇文章描述的真的无法接受。

另外真的可以去上一些国际学校的,不少学校都有IB之类的国际课程比如碧桂园学校。
作者: anzac_corp    时间: 2012-10-19 20:11:48

海边小妞 发表于 2012-10-15 18:40
我觉得国内教育可能有一个好处,就是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
知道生存的艰辛,竞争的剧烈,和在和年纪所不相 ...

我见过国内教育出来的小孩,抗压能力非常非常差,不是个别现象。

同样是华人孩子,新西兰长大的,大多数都很自信很阳光。
作者: zhangfei70    时间: 2012-10-20 21:26:13

送小孩回国读书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开弓没有回头箭,首先家里人有统一的思想,不要为小孩的教育吵到离婚(这在国内常有的事)。有吃苦的准备,毕竟祖国强大了,中文在世界上将越来越重要。我就是受一泰国老华侨的影响送小小孩回国读书的,这泰侨事业有成,在泰国已经有五代了,有个传统,男丁要继承祖业,必须回中国读书。所以他那宗室,有参加过辛亥革命,经历过解放战争,包括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家族成员有离休的老革命,还有国民党员,和中国共产党,每年回乡祭祖,光宗耀祖,乐也融融。在泰国很有威望,五代人,有三代人当过侨领,到现在还坚持把小孩送回国内或台湾读高中、大学。这可能就是家族传承吧,能坚持五代人,其中有些人还为祖国的建设献出生命。现在祖国一片大好江山,我们送个小孩回去读书,不用赴汤蹈火。我个人觉得,没有远大理想的就在新西兰安安稳稳地过一生,就算过得像岛民一样的生活,也一样肥肥胖胖的,无忧无虑,借用本山的台词“眼睛一闭一张,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张,一辈子过去了”。如果你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还是给小孩一点锻炼,不炼不成钢。
作者: 小雨点123    时间: 2012-10-20 21:50:05

zhangfei70 发表于 2012-10-20 21:26
送小孩回国读书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开弓没有回头箭,首先家里人有统一的思想,不要为小孩的教育吵到离婚(这 ...

难得楼主有这番想法,希望孩子能知道您的用心。
作者: johntea2008    时间: 2012-10-21 10:48:05

這個應該算是中國大陸孩子的普通例子吧。除了一本護照,基本和kiwi孩子沒有什麽聯係。
作者: prayer914    时间: 2012-10-21 15:29:05

"我个人觉得,没有远大理想的就在新西兰安安稳稳地过一生,就算过得像岛民一样的生活,也一样肥肥胖胖的,无忧无虑,借用本山的台词“眼睛一闭一张,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张,一辈子过去了”。"
作者: 小七七    时间: 2012-10-21 18:27:04

zhangfei70 发表于 2012-10-15 12:14
在这里,我只是告诉大家,在国内读书是有压力的,小孩有压力,父母有压力,老师的压力更大。如果你和小孩愿 ...

我国内高中就是上的省级重点学校,可是又能怎么样呢?又是没有快乐的3年,到最后直接放弃了。现在特别期待儿子明年上新西兰的小学,因为看了朋友邻居的孩子都说喜欢上学,喜欢老师。看着他们一脸的天真快乐,真是羡慕啊,我也好想重新在这边上小学。。。。。
希望你儿子是真心的喜欢国内的学校生活吧,而不是家长的一厢情愿。
作者: 小七七    时间: 2012-10-21 18:30:58

watermelone11 发表于 2012-10-15 15:16
LZ对国际学校有很大的误解,国际学校是给在中国供职的外籍员工(商务或政府)的小孩提供学习的地方,因为只 ...

同意,我朋友曾经在中国的国际学校当过助教。是按照美国的课本来的。都是外籍的学生,寓教于乐,教育理念很适合孩子的成长!
作者: leelavia    时间: 2012-10-21 21:31:32

在哪儿上学是个见仁见智的事。
你现在回头想想自己上学那会儿,学得好的那帮人现在在干什么?如今事业有成,风生水起的又是哪些人?
凭心而论,这两群人的交集应该是不大的。
所以有些孩子更适合NZ的自由教育,有的孩子可能在祖国那种高压环境中能释放出最大的潜能。
至于孩子属于哪种类型,这的确是考验父母智慧的问题。
只是很可惜,有的父母当局者迷,智慧不够,无法正确取舍。
作者: knocknock    时间: 2012-10-21 23:21:15

紫风百合 发表于 2012-10-17 13:39
唉。说真的。我觉得给孩子的期望值太大,孩子从小压力大,大人压力也会大。

我仅仅期望孩子有个好的品行 ...

强烈同意......................
作者: 飞在NZ上空    时间: 2012-10-22 05:33:57

knocknock 发表于 2012-10-15 12:32
张飞教赵云!哈哈

很好奇楼主准备孩子多大就带回nz?

顶!这话有力!中国的教育基础好但是孩子的拓展性要比nz弱,而且太多的潜规则会使孩子彻底变成社会的机器!个人看法是用人生引导社会,而不是变成一个无意识社会齿轮
作者: 小雨点123    时间: 2012-10-22 08:52:56

能够选择是幸福的。
最后发现我只是一粒尘埃......
作者: knocknock    时间: 2012-10-22 08:58:01

小雨点123 发表于 2012-10-22 09:52
能够选择是幸福的。
最后发现我只是一粒尘埃......

您想当rock呀,哈哈哈
作者: 小雨点123    时间: 2012-10-22 09:04:48

knocknock 发表于 2012-10-22 08:58
您想当rock呀,哈哈哈

哈哈,发现自己还是留恋红尘。。。
作者: 海边小妞    时间: 2012-10-22 12:33:56

zhangfei70 发表于 2012-10-20 22:26
送小孩回国读书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开弓没有回头箭,首先家里人有统一的思想,不要为小孩的教育吵到离婚(这 ...

看到'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八个大字,真是平地一声惊雷啊。

这真是我们养育孩子的目标吗?真是我们对于孩子未来的期望吗?
出人头地又怎么样了?  按王朔的话说,就是挣大把的钱让SB们看罢了。且不说这背后的代价如何,到底幸福不幸福关起门来也没有人知道。

还是做一个平凡的,善良的,热心服务于社会的人吧。当我们发自内心地尊敬和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有多少是因为他是一个读书的天才,他有无比高的智商,他怎么光宗耀祖了(多少人知道自己祖宗是哪个啊)更多的是因为优秀的品德吧。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2-10-23 07:06:38

LZ的目标是让孩子以后有出息. 而在国内, 以后有出息的话, 比在NZ有出息的厉害多了.

举例说, 国内有出息的一年赚个上百万, NZ赚个8w就美的不行了.
或者, CEO, NZ的话上百万, China的话大公司几千不在话下.

就只看这个方面, 很有道理.

但成为顶尖人才的比率呢? 在国内的孩子有心理疾病可能性比NZ大多了吧?

另外, 你孩子知道自己是NZ passport 吗, 他告诉他的朋友或者老师吗, 还是把这个作为一个"秘密" 保留在心里? 这是教育他诚实吗?

比如现在有两个班级(数字是随便写的)
A, 每天开心的上学, 开心的玩, 孩子出来后可以赚5-10w, 身体健康, 心理完善, 有聪明的和普通的, 但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地方来发掘.
B, 每天早上6点起床, 晚上10点起床, 功课功课功课. 孩子如果熬的过来, 可以赚7-20w, 熬不过来, 就成废品. 唯一的标准就是功课.

有的父母会认为B好, 严格啊, 有点压力好啊, 最后有出息啊, 自己的孩子不会熬不过来的呀, 之类的理由.

但我觉得B的整个观点是错的. 即使只有1%的孩子没熬过来, 整体来说也是失败的. 它关注的是一部分人的教育, 而且只涉及了教育的一个方面. 如果按国内的说法, 德智体美劳, 国内最多是智做的好, 体上面马马虎虎, 其他的三个方面都是需要改进的. 但中国父母只看到了智.
作者: laowuzhao    时间: 2012-10-24 17:32:55

“我个人觉得,没有远大理想的就在新西兰安安稳稳地过一生,就算过得像岛民一样的生活,也一样肥肥胖胖的,无忧无虑。。。”

既然搂住想孩子比在新西兰有出息,那还抱怨什么呀,孩子在国内受了这么点委屈又算什么呢,这样可以让孩子内心更强大呀。 天降大任,比先苦其心志嘛!
作者: happy_nz    时间: 2012-10-26 20:18:50

海边小妞 发表于 2012-10-15 18:40
我觉得国内教育可能有一个好处,就是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
知道生存的艰辛,竞争的剧烈,和在和年纪所不相 ...

你只看到kiwi小孩自杀率高却不知道中国多少孩子因为根本就不该承受的来自家长和学校的压力得忧虑症和自杀得数字是根本报都不敢报出来的!
作者: happy_nz    时间: 2012-10-26 20:30:51

海边小妞 发表于 2012-10-15 18:40
我觉得国内教育可能有一个好处,就是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
知道生存的艰辛,竞争的剧烈,和在和年纪所不相 ...

你只看到kiwi小孩自杀率高却不知道中国多少孩子因为根本就不该承受的来自家长和学校的压力得忧虑症和自杀得数字是根本报都不敢报出来的!
作者: 海边小妞    时间: 2012-10-26 20:43:42

happy_nz 发表于 2012-10-26 21:18
你只看到kiwi小孩自杀率高却不知道中国多少孩子因为根本就不该承受的来自家长和学校的压力得忧虑症和自杀 ...

所以我说可能吧。也许一百个里面有一个挺住了,将来特别有出息,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孩子,高压教育更象一场噩梦。如果没有健全的人格和心态,学习再好,也没有什么意义。

我不会把孩子送回去。为了锻炼孩子去给她一些本来没有必要承受的压力,而且大多是畸形社会所造成的摧残人性的压力,我觉得一点也没有必要。就好象本来家里很多吃的,非要强迫孩子去忍饥挨饿,美其名曰可以让孩子懂得珍惜粮食,没必要。
作者: happy_nz    时间: 2012-10-26 20:46:55

right/wrong  2012-10-16 13:47
...

ùУΣúиμò沨
作者: happy_nz    时间: 2012-10-26 20:47:55

right/wrong  2012-10-16 13:47
...

ùУΣúиμò沨
作者: happy_nz    时间: 2012-10-26 20:49:34

right/wrong 发表于 2012-10-16 13:47
我的个人观点是国内的基础教育真的很不错,而基础知识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非常非常重要。这关系到他以后 ...

我觉得国内的大部分家长也明白不要攀比不要给孩子上补习班得道理,只是那个社会环境就是这样,当学校的老师老是找家长谈话说孩子哪门不行需要补课,你不补就把你的孩子放到角落不闻不问,你想让孩子有个轻松的假期可是他却有十斤重的作业,他的同学都参加各式得补习班学了额外的东西你的孩子却什么都不知道,你会不着急不上火不随波逐流?在国内那样的竞争环境学习压力下孩子只要被划为差生或者编制外得学生基本上就可以和你向往得精英教育说拜拜啦
作者: happy_nz    时间: 2012-10-26 20:50:31

怎么用ipad回复总是乱码?对不起lz我不是故意刷屏得...
作者: happy_nz    时间: 2012-10-26 21:07:29

本帖最后由 happy_nz 于 2012-10-26 22:09 编辑
zhangfei70 发表于 2012-10-20 22:26
送小孩回国读书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开弓没有回头箭,首先家里人有统一的思想,不要为小孩的教育吵到离婚(这 ...


如果lz得孩子真的在新西兰读过书的话你就会知道这里的孩子大多数都是体格健壮,个性鲜明,学习任务也很紧张的。你把在中国省级重点的孩子和这里生活在最底层拿救济得岛民孩子做比较,自然会得到你想看到的差距。这里基础教育更注重得是让孩子自然的对学习产生兴趣,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如何利用资源去找到自己想知道得答案,所以他们不会有成山的作业,但是在小学就开始准备自己的小论文,这里的学校注重对孩子的交际能力(social skill)是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规定在教育大纲得,孩子对自我认识的能力,这里的孩子也有补习班,也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和课后补习,但是参不参加完全取决于孩子自己的兴趣和家长的意愿,跟自己上学的班机无关老师无关,不参加也不会有人歧视你或者给你任何压力,对于孩子来说,有一个健康的体格,健全的人格,受人欢迎的性格,终生爱学习的能力,做任何事都坦坦荡荡无所畏惧,这才是真正对人才的培养。
作者: happy_nz    时间: 2012-10-26 21:16:46

zhangfei70 发表于 2012-10-15 01:25
赵云班里有个同学,是香港籍的学生,父母不注意教育,让全班的同学都知道,老师更不在话下。学习成绩在班里 ...

很好奇这样畸形价值观得老师培养出来的孩子以后对待处理关系事务时会不会也一切以利益出发为了保障自己不择手段完全不管他人?中国人现在一切向经济看齐什么手段都耍得出来什么假货都有人昧着良心做是不是和这样的教育方式以及学习环境有关?lz你是怎么跟你的孩子解释老师这样做的目的和出发点?还是就是让你的孩子和别人一样不要去在意别人仅仅是因为身份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对自己幸好隐瞒了身份免遭了"厄运"而沾沾自喜?因为"体制"的原因而对自己受到的不平等待遇默默的忍受,冷眼看待不幸的人这样的学习环境培养出来就算是博士又如何?
作者: happy_nz    时间: 2012-10-26 21:25:15

本帖最后由 happy_nz 于 2012-10-26 22:27 编辑

其实我想说的是lz根本就不需要去比较新西兰和中国教育到底哪个好,因为你已经作出了选择,过去的每一年你的孩子都在成长不可能再回头。以你的经济实力和家庭环境你的孩子在新西兰接受的也绝对不是和岛民一样的教育,而是进入主流社会的好学校,而你的孩子说不定已经参加了这里大多数的学校每年暑假都会组织的去各个国家学习交流的活动。这种机会不是一定要重点小学中学,也不需要你的孩子一定要是尖子学生,不需要家长大洒银纸,这种机会每年都发生在我的身边洋人或者印度人的孩子身上,而这些孩子有的才8,9岁,他们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这些是读再多的参考书补习班都得不到的学习机会。
作者: right/wrong    时间: 2012-10-28 17:10:20

happy_nz 发表于 2012-10-26 21:49
我觉得国内的大部分家长也明白不要攀比不要给孩子上补习班得道理,只是那个社会环境就是这样,当学校的老 ...

我只想说,国内的小学-不是所有学校都一个情况。也有很多小学也很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一味的补课。
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一些问题,而不是去比较极端的现象。

这里和国内,各有各好,见仁见智。没什么可比性。最理想的做法就是各取其精华,合理安排。是很难,但并不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儿子在这边一岁上的幼儿园,2岁多的时候回国内也上了半年幼儿园,中文进步很大,学到很多东西,比如语言表达,唱歌跳舞等,过来后,在这边同样也适应。英文中文都乐意去学,两边幼儿园他都很喜欢去。

送孩子回去,他本来就是编外人员,至于老师对他的态度,是我们家长去沟通的问题。上几年又不参加他们的考试,没什么的。我周围很多人都这样。
作者: hotban    时间: 2012-10-29 16:53: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ynamite    时间: 2012-10-29 21:10:51

中国人民 发表于 2012-10-15 20:12
今年年中我们一家5口回了一次国,说是回国探亲,实际上是为了我们家大儿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有考虑让他回去 ...

agree...agree...too much pressure can twist personality...everyone's defination for happniess is different...I totally agree with you...I dont want my daughter suffer the same way as every children in china suffering at the moment.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