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读新西兰小学学什么有感而发。。。。 [打印本页]

作者: SRFiona    时间: 2012-9-12 14:39:02     标题: 读新西兰小学学什么有感而发。。。。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两句话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自古至今,为了教导孩子用心读书,努力上进,教育者,也就是家长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自古至今,“学而优则仕”,读书,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应该是孩子将来走向社会,成为栋梁之才必经之路。

    而今,虽然时过境迁,但是孟母三迁的故事仍在世界各地不断上演,可见我们华人对于孩子的教育的重视程度。

    的确,孩子是我们的未来,而教育是关键。现在的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将来的竞争将愈加激烈,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爆炸,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教育方式数不胜数,但有些家长急于求成,往往只强调赢在起点、却不知终点又会如何。

    如果我们舍本求末,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方式,我们就在迷茫中浪费孩子的宝贵时光,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机,因此我们不得不慎而又慎。


   作为家长,无不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出人头地、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我们总希望我们的孩子:从小爱学习、成绩好、聪明活泼、上好大学,进入社会后,会做人、善做事、出人头地、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然而,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却非常头疼,似乎他们并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笔者接触了不少家长,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新西兰,因为孩子从小在这里出生成长,所以他们的语言,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已经完全同化于当地儿童,也完全融入了当地的文化,但是家中还有秉承国内传统文化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于是一个小小的家庭中,形成了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化的交织,甚至因此产生了诸多的冲突。

有的家长对此无能为力,漠然置之;有的家长对此深深思索并且试图寻找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也有很多家长面对愈来愈大的文化冲突,忧心忡忡——西方社会固然有其先进发达的一面,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一代移民孩子的身上几乎要流失殆尽了。

最理想的教育,莫过于中西合璧了——既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内敛谦逊,又有西方文化的自由民主,舍我其谁的自信。

中国文化是我们华人的根,无论是在哪里出生,哪里成长,都不应舍弃。在这点的,犹太人的教育无疑是最为成功的——他们无论散落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在汲取当地文化的同时,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精髓,所以才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一个不到两千万人口的民族,失去了自己的国家,却掌控着世界的大部分财富,在人类发展史上曾涌现出不少影响世界发展、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巨匠大师,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是故笔者认为,在海外教读中文经典,尤其重要。让在海外的华人儿童从小接触中文经典,接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尤其重要。


作者: SRFiona    时间: 2012-9-12 15:42:56

欢迎妈妈们来探讨!
作者: laowuzhao    时间: 2012-9-13 15:59:53

不好意思,没看明白,是不是做儿童主题摄影的广告?
作者: SRFiona    时间: 2012-9-13 16:29:15

SRFiona 发表于 2012-9-13 15:05
中西结合把新西兰和中国的文化结合起来,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是自信快乐优秀的国际宝贝 欢迎妈妈们加我的QQ2 ...

只是想和新西兰的妈妈们一起探讨下孩子的教育,简单介绍下自己的来历。
作者: 蔻蔻猫    时间: 2012-9-13 16:47:02

作为一代和二代移民,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家长的刻意干涉,有害还是有益,不是由个人说了算的。

我想指出的是: 二代移民的孩子,无论是心理上还是感情上都已经远离了中国这个概念,
作为父母为什么还要强加于他们身上。因为肤色等原因,孩子们已经在面对社会第一层的discrimination
(我很不想用discrimination,但是却也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来形容)。孩子自身和主流文化的冲突
就已经存在,为什么父母还要加剧这个问题呢?要他们偏离他们的主流呢?
他们是kiwi,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与父母无关,与家庭无关。
尊重是双方的,不能尊重孩子的选择,又怎能要求孩子尊重父母的文化传统呢?

同样也作为家长,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健康,善良,快乐,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观。
其他的比如是否出人头地问题,是否博学,是否成绩好都不是重点问题。
我看lz的文字中摆脱不了的中国父母观。要知道,路是孩子自己走的,处处强求在这种
提倡自我主义的文化大前提下会有什么结果呢?
作者: SRFiona    时间: 2012-9-13 17:29:34

蔻蔻猫 发表于 2012-9-13 16:47
作为一代和二代移民,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家长的刻意干涉,有害还是有益,不是由个人说了算的。

我想 ...

我很赞同这位妈妈的观点,路孩子自己走出来的,我的观点不是强求孩子接受父母的文化传统,因为孩子毕竟在未成年的阶段,在国内的孩子很可怜不论你其他方面多优秀都以成绩论高低,即使学习好的孩子也没有谁是喜欢学习的。在新西兰不像在国内学习压力作业压力升学压力大,有那么多时间可以做喜欢的事情,多一种学一种语言,多一种兴趣爱好,多了解一种文化没有什么对孩子不益的。毕竟孩子有学习中文的优势,我们作为家长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并不要刻意的去改变什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孩子学习能力最好的阶段给他创造学习的机会来发现她的兴趣爱好及潜质,家长不求成才但一定要求成人。
作者: edgrund    时间: 2012-9-13 20:45:38

您的QQ怎么找不到?
作者: mamanloup    时间: 2012-9-13 21:26:23

是西方的不一定都是好的,中国的也不一定都正确,既然命运给了我们这个机会,我们应该尽量尝试吸取两者的长处,中西合璧是最好的,不过实施起来一定是有难度的。。。
作者: 小雨点123    时间: 2012-9-13 23:01:22

中讲究融合,西力求极致。
作者: 1313xiaohua    时间: 2012-9-14 13:39:38

本帖最后由 1313xiaohua 于 2012-9-14 13:40 编辑

我喜欢这里的学习,是自由的,多选择的,没压力的.不象国内的学校,都是求分数的。
在学校,轻松点,回家我给他补中文,,这样一松一紧的配合,就好了.
我以前是在小学做老师的,我很不喜欢国内那种洗脑教育,每周1的升旗礼上就洗一次脑,每周有一个下午是少先队活动,也是洗脑活动,很形式.很不实在.每到这些时间,我自己的内心是很抗拒的,
现在国内的小学现在成日讲减负,其实根本是没减的,教育局说减负,那些练习册就要求学校订少了,但是实质上每个学校都在竞争分数,那些压力就在老师身上了,所以老师也就私下要求学生自己去书店买老师指定的某一本练习册,变相,孩子的书包依然是没减到,而且每到考试前夕,主科老师都会把那些体育,美术,音乐课都要了,来补语文数学.,所以在国内读书真的很累和很大压力的
所以之前我先生说想给我BB出去读书,我坚决反对,我宁愿自己在这里给他补中文
作者: StarTree-Arts    时间: 2012-9-17 11:31:26

我想自己教孩子中文。
我在国内也做过老师,还有点基础。。。
作者: SRFiona    时间: 2012-9-17 11:34:41

支持!  如果几个孩子在一起学会更有兴趣和动力,效果也会更好些。
作者: cm31    时间: 2012-9-17 11:56:22

看来半天似乎也没看出什么
作者: 爱德    时间: 2012-9-17 14:48:15

我的目标是:孩子能阅读已经算不错了,书写就留给汉语拼音和电脑吧!
作者: 困困猪    时间: 2012-9-18 00:27:58

什么是中文经典呢?不是三字经二十四孝之类的吧?我是赞成孩子多受中文教育的,不过不是这些。汉语是活的不是死的语言,活的东西还不够孩子学的?还要学这些死亡了的东西?
另外楼上另一位妈妈的观点我也不同意。不是你接受人家的文化人家就不歧视你了。我,我们家几代,都比一般中国人接受西方文化多得多得多,几乎可以说深入骨髓,最后的感受是,咳,最多是你接受人家的文化中比较低下的那部分的话,人家就当你是个合适的奴才,不堤防你了,而已!该歧视还是要歧视的!你越是原汁原味地和他们一样了,人家越是不容你。我们还是应该头脑清醒点,别太把歧视啊,融入主流社会啊什么的当回事。孩子多懂点东西,尤其是多知道点自己民族的东西,没有任何坏处,只给孩子开启了更多的窗户和门。多学东西,并不等于搞得象国内的学校教育那样痛苦。体制不同,再说大家是自己教育孩子,自己当然不会折磨孩子了!孩子完全可以快乐地继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而且我们的文化,本身就很优秀,很多方面远远高于kiwi的水平。
作者: SRFiona    时间: 2012-9-18 16:25:36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annie0002    时间: 2012-10-3 14:55:00


作者: SRFiona    时间: 2012-10-3 17:20:00

annie0002 发表于 2012-10-3 14:55

谢谢版主支持中国文化
作者: annie0002    时间: 2012-10-3 17:50:47

SRFiona 发表于 2012-10-3 17:20
谢谢版主支持中国文化

欢迎讨论这个话题:)
作者: denema    时间: 2012-10-3 18:38:37

lz
你说小学 学什么 你有考察过吗?其实这里的小学生 可忙了,他们并不是表面的玩啊闹啊的。
你说的那些中国文化,其实你就是想说中国人的家庭孩子必须学中文。不是说学中文不好,而是,学中文是不是真的有必要?我们这里的孩子有多少个会去中国发展。哪有人会说你不是一样花钱给孩子读一些不可能的东西吗?我不敢说我女儿会去那里,不过NZ可能会有些狭隘。就像女儿说的去中国玩,没问题接受,在中国生活不可能。那他学中文来干嘛?我说的学是听说读写样样通。

LZ你和很多坛里的教育家一样,为自己的商业手段不停铺路。
其实,斑竹为什么不开个地方专为这些育儿专家们放些商业广告的地方?!这样一来他们可以名正言顺的做广告二来很多需要的家长也有找的地方。
作者: SRFiona    时间: 2012-10-3 19:11:27

楼上的妈妈想得有点偏了,中国孩子学英文也不一定就去英语国家生活,再就是我认为学习中文就是作为中国人的基本,如果一个洋人不会说自己国家的母语,而跑去只学中文大家是不认为这人有问题?不论生活在哪里我们都是中国人 根基是不会改变的 身上永远流的是中国人的血
作者: denema    时间: 2012-10-3 19:22:18

是 当我们生活在中国时 我们必须要听说读写中文 因为学校学的 人与人之间都说中文 我们最主要出生在中国
可是我们的孩子不是 母语定义不是父母的语言
你试试问这里出生长大在一80家庭的已经上小学的孩子 问他是哪里人 听他们的回答以后你再说也没关系
我承认我是中国人 不论何时何地 可是 我现在说的是我们的孩子 他们认不认
很多中国思想和教育方式在nz已经行不通
作者: mychloe    时间: 2012-10-3 19:45:44

1313xiaohua 发表于 2012-9-14 13:39
我喜欢这里的学习,是自由的,多选择的,没压力的.不象国内的学校,都是求分数的。
在学校,轻松点,回家我给他补 ...

很高興看到這裡有人反對洗腦教育!
作者: 小雨点123    时间: 2012-10-3 20:12:28

denema 发表于 2012-10-3 18:38
lz
你说小学 学什么 你有考察过吗?其实这里的小学生 可忙了,他们并不是表面的玩啊闹啊的。
你说的那些中 ...

哈哈,我们也建议加个子版块—广告专版,区长没让加啊。
欢迎大家讨论~~~有广告用途的帖子请举报~~ 大家不理也就没有市场了~~~
作者: johntea2008    时间: 2012-10-3 21:29:45

mychloe 发表于 2012-10-3 19:45
很高興看到這裡有人反對洗腦教育!

希望越來越多。
作者: 紫色夕阳    时间: 2012-10-3 22:45:08

其实关键在孩子,孩子有兴趣多学当然好,但不喜欢强逼就没有意思了。像我家女儿在这里出生长大,14个月开始上这里的幼儿园,但她一直说她是中国人,现在4岁多,一般的中文连环画故事书基本都能读,幼儿园的老师也说在幼儿园的学习都很好,我们夫妻比较忙,说实话真的不怎么教她,但是她自己就是喜欢读书。但她画画就一塌糊涂了
作者: SRFiona    时间: 2012-10-4 12:53:19

紫色夕阳 发表于 2012-10-3 22:45
其实关键在孩子,孩子有兴趣多学当然好,但不喜欢强逼就没有意思了。像我家女儿在这里出生长大,14个月开始 ...

我很欣赏这位妈妈的家教观点,其实孩子是否接受自己是中国人这个观念还是在父母的潜移默化的家教中熏陶出来的,很多中国孩子的学业事业表现优于KIWI。这必然是中西文化结合造就的。我的观点不是强求孩子接受父母的文化传统,因为孩子毕竟在未成年的阶段,在国内的孩子很可怜不论你其他方面多优秀都以成绩论高低,即使学习好的孩子也没有谁是喜欢学习的。在新西兰不像在国内学习压力作业压力升学压力大,有那么多时间可以做喜欢的事情,多一种学一种语言,多一种兴趣爱好,多了解一种文化没有什么对孩子不益的。毕竟孩子有学习中文的优势,我们作为家长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并不要刻意的去改变什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孩子学习能力最好的阶段给他创造学习的机会来发现她的兴趣爱好及潜质,家长不求成才但一定要求成人。
作者: 海边小妞    时间: 2012-10-6 12:30:50

denema 发表于 2012-10-3 20:22
是 当我们生活在中国时 我们必须要听说读写中文 因为学校学的 人与人之间都说中文 我们最主要出生在中国
可 ...

我非常支持你的看法。

母语并不是母亲说的语言。我妈说宁波话,我爸说闽南话,如果我把他们的母语都学会了自然很好,但是我只会说普通话,然后我说英语,是他们根本不懂的语言。给了我在新西兰自在生活的契机。

试想如果我的女儿,她不会说我的母语,但是她英语很好。长大了也许她选择另外一门外语,而且因为那一门外语给了她一个机会。其实,她的人生选择不是跟我当初一样嘛。

我们的中文情结,是那种想起来很重要,其实失去了也没什么。孩子总是比我们强的。我们不要用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作为他们的标准。
作者: mychloe    时间: 2012-10-6 19:30:02

我们的中文情结,是那种想起来很重要,其实失去了也没什么。<---金句!
作者: SRFiona    时间: 2012-10-6 20:13:42

多学一门语言就是给孩子多一些机会,多一门特长也是给孩子多一条路。但是也是要从兴趣出发不要强迫。
作者: 小雨点123    时间: 2012-10-6 20:41:43

mychloe 发表于 2012-10-6 19:30
我们的中文情结,是那种想起来很重要,其实失去了也没什么。

如果父母觉得没什么,孩子更是无所谓。<---拙句。
作者: WARU    时间: 2012-10-7 09:49:42

本帖最后由 WARU 于 2012-10-7 10:51 编辑

首先说学中文, 我是举脚赞成. 至于这个中文学到多深, 那就因人而异了. 这个人应该是孩子自己, 而不是家长.

如果家里父母都是华人的话, 平时在家说中文, 父母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已经足够地传达了中国文化给孩子. 孩子愿意的话, 从国内带点中文书, 教他阅读, 就完全足够了.

至于楼主提到的"中文经典", 不知道你具体指什么. 我的理解是四书五经, 四大名著. 不知道妈妈们还记不记得这些是什么. 我来帮大家百度一下,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Source: 百度). 还有"文化艺术", 是指: 京剧? 水墨画??  请问有多少来自中国的爸爸妈妈读过或者学过这些"文化"?

好吧, 我相信你都读过,都学过. 而且觉得受益匪浅, 因为它们"博大精深,内敛谦逊". 那么我更相信在你的言行举止里面肯定能体现出这些文化. 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 你的孩子学习这些自然也是顺理成章.

应该也有人和我一样, 只读过里面的某些章节, 某本著作. 对所谓"中国文化"的了解大部分来自于生活的人, 你觉得有必要让你的孩子学习那些"精华"吗?

我认为在哪里成长, 就让他接受哪里的教育为主, 不管什么文化, 先传递给他正面的价值观, 和世界观. 我相信有益的为人之道, 各种文化都会有相通的地方.

我今天灌的水抵得上我一年的量了. 去陪孩子看中文图画书了, 大家继续发表意见吧.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