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THE HUNGER GAME> VS<大逃杀> [打印本页]

作者: +Princess+    时间: 2012-4-9 00:19:03     标题: <THE HUNGER GAME> VS<大逃杀>

晚上去看了<饥饿游戏>...  看到一半就快睡着了 {:8_387:}

情节极度拖沓..................  理念完全仿照日本电影<大逃杀>, 但是掺杂了居多好莱坞垃圾元素. 例如: 选秀...{:8_474:}

前一个小时就是各种打酱油... 为了真人互杀游戏做了一堆铺垫, 偶像剧成分偏多...{:8_475:}

后面一个小时真人互杀开始, 几乎没有什么血腥杀戮镜头, 女主唯一谋害了一个人还是因为砍了个蜂巢... 很雷..{:8_477:}

再来了段姐妹互助...  我看的震惊了, 真是非常的无语..{:8_405:} 抓狂中.

情节和<大逃杀>相比, 有非常多类似地方. 比如说女主比较心地善良, 不想杀别人, 艰难时候都有导师额外相助..

但是剧情和<大逃杀>比起来, 完全是没得比... 这个简直不伦不类. 还有3D怪兽出现..{:8_384:}

强烈建议大家不要花钱去看 能下载的就看下载吧... 还有海报上的那个标志 就是个胸针, 没有其他意义, 从头到尾出现四次, 不超过一分钟... {:8_403:}

强烈建议大家看完这个片, 回去看下<大逃杀>... 才知道 原来好莱坞在翻拍日本十年前的经典.... 还远远不如日本啊...

最后感叹一句  大逃杀 真是太经典了!!!!!{:8_385:}!
作者: dot    时间: 2012-4-9 00:22:48

也看了,是很没劲。编这样的电影故事,有意思嘛。

还留那么些尾巴,还想拍续集吧。

好在女主角还不错,所以还是看下来了。
作者: +Princess+    时间: 2012-4-9 00:28:26

dot 发表于 2012-4-9 00:22
也看了,是很没劲。编这样的电影故事,有意思嘛。

还留那么些尾巴,还想拍续集吧。

据说是有续集... 这个是根据书改编的... 三部曲... 但是作者肯定看过<大逃杀>.. 外国人也"抄袭"呢{:8_477:}
作者: +Princess+    时间: 2012-4-9 00:44:22

影评:   再浪漫的爱情,再血腥的搏斗也掩盖不了《饥饿游戏》在剧情上的硬伤,甚至能够在看片时数出无数处bug来,比如男主角在游戏刚开始时明明出卖了女主角,但两人之后相遇时就电光火石般一下点燃了激情,谁也没提过去的事情,连一句话的交代都没有,女主角就这样抛弃了青梅竹马,爱上了眼前人。虽然是给十几岁观众看的,但人家心智发育也完整了,这样的错误实在是低级。再比如结尾的生死大决斗,最大的对手竟然已经是伤痕累累,明显就是要让男女主角携手共赴美好未来嘛,即使在光明出现前还要画蛇添足地设计一个两人不肯独活宁愿殉情的狗血桥段,也阻挡不了观众不厚道地希望两人自相残杀的心理,毕竟,整部电影都太不伦不类了。{:8_488:}
作者: ceci-bi    时间: 2012-4-9 01:01:10

美国翻拍日本的电影越来越多了,基本忽略。不在一个级别上。
作者: 地狱天使之1983    时间: 2012-4-9 07:00:43

好好沒去看
作者: cincinfan    时间: 2012-4-9 09:48:48

昨天剛把書看完!!!
書比電影好看太多了
作者: Ardell假睫毛    时间: 2012-4-9 09:52:31

哈哈,我跟LZ的观后感刚好相反。

我一开始是比较倾向于大逃杀的2部,在看THE HUNGER GAME之前也是称之为美版大逃杀,甚至有些反感,但是因为书很火,所以就去凑个热闹。看完以后,跟朋友都觉得不错,但是她没看过大逃杀,只听我说过,我是觉得虽然都是一群小孩子撕杀的电影,但是THE HUNGER GAME的背景设定,整个世界的布局是大逃杀没得比的,所以看完以后我才觉得这绝对不是美版大逃杀。

如果你看了书以后,就知道这是以第一人称写的,里面有很多女主角的内心戏,要在2个多小时把整本书的精华全部表现出来,是很困难的事情,完全要看编剧跟导演的功力了。我觉得在剧情上不存在"抄",毕竟大情节相似的电影太多了,例如讲婆媳关系的电视剧在国内也是多得不行吧。

THE HUNGER GAME的原作者肯定是借鉴了大逃杀,但是我对后面这个世界的架构还是比较满意的。
作者: Ardell假睫毛    时间: 2012-4-9 10:06:56

我也贴个跟我想法差不多的影评。

关于《美版大逃杀》的争议



几个月之前,《饥饿游戏》的预告片发布,很多媒体与影迷从故事情节和预告内容总结出这即将是一部《美版大逃杀》。在那时妄下结论,的确是对很多不了解情况的影迷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今天完整的观看了《饥饿游戏》,在这里为大家解答一下诸多争议和疑点。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把电影只作为消遣,娱乐和把妹用途的观众来说,用最简单的逻辑思考,这两部电影都可以用同样的句子来总结:在固定时间,固定场所,条件支持,男女都有,青少年们为广大群众上演一场厮杀,格斗和生存表演的故事。如果,这就是所谓的《饥饿游戏》是《美版大逃杀》的理由,那我只能退步,应为现实就是如此,把最重要的主题,抛开所有的其他元素,这两部电影的“画面主题”的确就是以上的结论。那我们现在还原电影的宗旨,组成电影的元素都或多或少的改变了电影的本质,最后由不同元素集合在一起的个体才能体现出它自己的魅力与天赋。《大逃杀》和《饥饿游戏》无论是从背景,年代,电影风格,演员选择,画面效果,语言,文化等等,都根本没有办法相提并论。下面为大家细致的分享原因:

《大逃杀》



背景设置: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日本国家对自我名族下一代的改革和再教育。《BR新世纪教育改革法》的目的是为了锻炼日本下一代的新生力量,让学生懂得自强,让品德败坏,屡教不改的社会人渣得到惩罚,让学生在自然环境的严厉拷打下找回日本为下一代灌输的伟大精神,以及不断努力争取自己的未来和权力。从各方面来说,是一次社会性的,有目的实验性改革,是政治手段下采取的必要措施,对于自己国家不良表现的纠正。



剧情细节:编剧在对游戏规则上做了充分的解释和说明,这是《饥饿游戏》里过滤的部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两部电影专注的细节从本质上就发生剧烈的反差。《大逃杀》明确规定了诸多游戏规则。例如,1.违反规则自行爆炸的项圈,2.游戏时间是三天,如果三天没有胜出者,所有人的项圈全部爆炸。3.每天固定时间会封锁固定区域,不允许学生呆在禁区,违规者自爆。
《饥饿游戏》



背景设置:《饥饿游戏》改编自美国作家苏珊.科林斯的青少年科幻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剩下两部的书名分别是《火星燎原》和《自由梦幻》。故事建立在大灾难过后的北美大陆,剩下的公民按照地域性的划分为12个区域,国家由国会掌管,每年为了纪念战争中牺牲的勇士们和教育公民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随时保持警惕和不断提升自己,国会从12个区域里,每个区域选择一对男女作为参赛者,一共24名青年人参加饥饿游戏,最后的胜利者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比赛开始之前,每位参赛者都有机会获得专业的格斗和生存训练,以及奢侈的生活待遇,饥饿游戏跟多的是在于它极具观赏性的商业价值,所以国会以及城市里的贵族们把“饥饿游戏”当做最令人兴奋的电视节目之一。24位勇士在赛场上的目的就是娱乐大众。这和《大逃杀》说灌输的教育改革法有天壤之别,《大逃杀》的主题是想在年轻人心中引起波澜,让日本的学生从新思考人生和自己的行为,电影主要表现的人性,友情和价值观,从多角度的反应了现实中高中生:自我认识与社会定义的问题。《大逃杀》就是日本cult风格的社会实验性电影。而《饥饿游戏》在美帝国的文化背景下,跟像是一种全性的公益活动,它本身所代表的意义是缅怀战争的苦难和人性的勇敢,建立在这种虚幻的价值观之上,饥饿游戏成为了12个管辖区与国会矛盾冲突的焦点。12管辖区的人民代表着反动与新生力量,国会代表统治阶级,《饥饿游戏》就是美国科幻电影中,表现社会重建与国家分裂时人民对希望的理解;这不是关于改造,也不是关于法令,这就是一场贵族的《滑稽表演》。而《饥饿游戏》真正的价值在于,参赛者在节目中所付出的勇敢,鲜血,友情,爱情,痛苦都是活生生的现实。在《饥饿游戏》的世界里24位选手没有国家的包袱,没有宗教的冲突,没有政府的束缚,就想电影台词里说的:“Make sure they remember you”



剧情细节:我不打算在这里过多的透露剧情。饥饿游戏的目的就是一场精彩的表演,选手不是像《大逃杀》里的高中生一样背负着所谓的教育改革的实验者,24位勇士是为自己的灵魂而战,而之所以精彩,就是当他们在杀场上用尽全身的解数,这就是人性暴露无疑的时刻,这就是贵族们所关注的时刻。我个人认为,虽然是科幻电影,戏剧性的元素的确充斥着电影,但是这场比赛里我看到了真实的人性,最简单的人性。不是说《大逃杀》就没有表现这样的人性,只是被过多的目的所束缚,在游戏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剧情的背景就封闭了观众视野,再加上技术的原因,《饥饿游戏》明显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多样性。



所以如果死命的非要说《饥饿游戏》就是《美版大逃杀》,那就说明你是属于把电影当成消遣,娱乐和把妹的工具的那类人(这样没什么不好),那的确就如上说的:在固定时间,固定场所,条件支持,男女都有,青少年们为广大群众上演一场厮杀,格斗和生存表演的故事。那我可以理解。



关于《饥饿游戏》本身



对于这部电影的服装设计师和布景师,我保持支持态度,色彩怪异,造型另类的make up和超时代的建筑设计与艺术气氛的确让观众眼前一亮,当24位参赛选手走过国会大道的时候,时尚在电影中的作用体现的完美无缺。特别是劳伦斯和乔什最后一组出现时,背后喷火的黑色礼服,非常的漂亮!美国人的创意果然名不虚传。



电影摄影对Close Up运用的十分平凡,所以劳伦斯的演技自然是重点,必须承认劳伦斯点到为止的艺术价值表现的凌厉精致。不需要过度的解释,她对这个角色有充分的理解。表演细致入微,人物性格控制的非常到位。当然很多美国人不仅仅是来表演的,她的确很迷人。



电影在结尾的时候让我顿时差异,不过后来总结:结尾唐突的原因有三点,1.青少年科幻小说结尾只能这样。2.在多说就是废话,没人理你。3.这不是关于国家体制问题的研究,这就是一场华丽的表演。



爱情是本部电影后半部分的重点,他们是如何走出困境的--答案自己去看!
作者: sunray    时间: 2012-4-9 12:13:31

  说《饥饿游戏》是美版《大逃杀》,甚至比说《盗梦空间》是美版《红辣椒》还要不靠谱。两部电影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不是同种类型,《大逃杀》的暴力血腥和人性到了《饥饿游戏》都成了软科幻,独裁统治和少女爱情,唯一的共同点只是“一群青少年被迫互相残杀”罢了。其实看过原著的人应该都很清楚,《饥饿游戏》更像是“大逃杀版”《暮光之城》,因此这次电影改编也更多被媒体称为接替《暮光之城》的青少年电影系列,


青少年片,原著也是大片的少女恋爱心理。看看imdb打分年龄和性别就能看出来了
作者: +Princess+    时间: 2012-4-9 19:18:03

没有看过原著, 只看过电影, 但是看的时候觉得很杂乱, 难道电影是拍给有看过原著的人才看的懂吗?

只是觉得很混乱, 假睫毛同学说的对 也许是因为有很多心理描写, 所以电影没有办法表现出来 蒙太奇穿插了一些矿难镜头 让观众觉得很唐突...

《大逃杀》和《饥饿游戏》无论是从背景,年代,电影风格,演员选择,画面效果,语言,文化等等,都根本没有办法相提并论

但是不可否认... 大逃杀是十年前的了, 这个片 是建立才它基础上的```
作者: 肉肉妈    时间: 2012-4-9 21:08:41

个人来说对这种体裁不感冒
用太过于虚幻残暴的东西来反映现实价值观
不如KILL BILL更不如诸多科幻大片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