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人类的灭绝与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kennelly    时间: 2011-10-21 15:47:28     标题: 人类的灭绝与发展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向后看的鱼    时间: 2011-10-21 15:47:50

沙发!!!!!!!!!!!!!!!
作者: 向后看的鱼    时间: 2011-10-21 15:49:34

lz你想的好深刻。。。
作者: 阿海    时间: 2011-10-21 15:49:52


作者: 武夫的眉笔    时间: 2011-10-21 15:55:08

哈哈外星人要来呀?
到那时流行人奸,外星奴大战人类党不?
流行要当人类就回地球去呀的论调不?
作者: starfruit    时间: 2011-10-21 15:55:10

2012 is coming..........
作者: kennelly    时间: 2011-10-21 15:57: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爱丽斯梦游记    时间: 2011-10-21 15:59:26

我每天晚上都跟老公说,不知道在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外星人,他们来了这么多次也不伤害我们人类,也不搭理我们人类,是时机未到? 很期待也很害怕呵呵~ 我老公总是一翻身说一天操不完的心你,睡你的吧!呵呵
作者: kennelly    时间: 2011-10-21 16:00: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ennelly    时间: 2011-10-21 16:06: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ARKSUN    时间: 2011-10-21 16:08:54

lol kan哥, 为奴就算了不用为奴为婢吧 lol
作者: Hisoka    时间: 2011-10-21 16:14:32

只要人类还是一味的持有原始动物的特性,是很难有突破性的发展的。
看什么时候全人类能达成共识,和谐共享地球上所有的资源和知识。

但我觉得太难了,就为了一条新闻,坛子里就能吵的你死我活的,更别谈其它的了。
作者: kennelly    时间: 2011-10-21 16:18: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ARKSUN    时间: 2011-10-21 16:27:52

kennelly 发表于 2011-10-21 16:18
叫ken姐!! :furious: 外星人看到地球又核泄漏又核战争又地震山崩海啸的心想我养你们这人类看家的竟敢肆意破 ...

hahaha well said
作者: Hisoka    时间: 2011-10-21 16:29:26

kennelly 发表于 2011-10-21 16:18
叫ken姐!! :furious: 外星人看到地球又核泄漏又核战争又地震山崩海啸的心想我养你们这人类看家的竟敢肆意破 ...

一战,二战比现在破坏的厉害他们也没来找我们麻烦阿。我们不能用人类的逻辑和知识来理解外星人,那样的外星人只不过是我们一厢情愿罢了。
作者: DARKSUN    时间: 2011-10-21 16:30:16

希望剧末有机会说句 别开枪, 我是好人~~~
作者: brook    时间: 2011-10-21 18:04:48

http://suprememastertv.com/tw/ss/
这个网页对我们了解外星人也许有帮助
作者: MVC3    时间: 2011-10-21 18:40:33

来就来呗,到时候大家一起玩完,也没啥好遗憾的

之前传说google地图上能看到西藏登船点,四周都圈起来了。我只能说就算真有2012,真有诺亚方舟,岂是我等屁民能登上的,到时候大水一来,大家一起隔儿屁。心里无限坦然。过好眼下每一天。
作者: 梦醉仙楼    时间: 2011-10-21 20:15:46

Hisoka 发表于 2011-10-21 16:14
只要人类还是一味的持有原始动物的特性,是很难有突破性的发展的。
看什么时候全人类能达成共识,和谐共享 ...

"看什么时候全人类能达成共识,和谐共享地球上所有的资源和知识。"----哈哈,我坚信我这辈子是看不到了
作者: kennelly    时间: 2011-10-25 08:35: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ennelly    时间: 2011-10-25 08:38: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onginator    时间: 2011-10-25 08:39:46

早晚被自己灭绝
作者: kennelly    时间: 2011-10-25 08:42: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ennelly    时间: 2011-10-25 08:47: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ewLynnHse    时间: 2011-10-25 08:48:12

不知道在我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人类被灭绝. {:8_389:}
作者: dailysc    时间: 2011-10-25 09:27:50

只要留着互联网和喷气机 其他都是浮云
作者: 酷到底    时间: 2011-10-25 11:50: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ennelly    时间: 2011-10-25 12:38: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isoka    时间: 2011-10-25 12:52:49

kennelly 发表于 2011-10-25 12:38
酷到底这就不够酷了。事上万事难,只怕有心人。人类或许在石油两百年内用光前已找到绿色能源又兴许你儿子做 ...

你去看特斯特拉的故事就知道了,其实人类早就找到绿色能源了。只不过现阶段还不会普及的,因为这样会威胁到利用石油控制世界的人的利益。
作者: NewLynnHse    时间: 2011-10-25 12:58:15

Hisoka 发表于 2011-10-25 12:52
你去看特斯特拉的故事就知道了,其实人类早就找到绿色能源了。只不过现阶段还不会普及的,因为这样会威胁 ...

是不是等到从绿色能源的到的利益大过石油,绿色能源就会普及?
作者: Hisoka    时间: 2011-10-25 13:02:10

NewLynnHse 发表于 2011-10-25 12:58
是不是等到从绿色能源的到的利益大过石油,绿色能源就会普及?

利益和控制力,这是精英门所需要的。

他们不掌握大部分的资源和钱,那拿什么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作者: kennelly    时间: 2011-10-25 13:03: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酷到底    时间: 2011-10-25 13:05: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isoka    时间: 2011-10-25 13:14:34

kennelly 发表于 2011-10-25 13:03
不用看特斯特拉我也相信嘻兽卡说的。某超级大国早找到了绿色能源的替代品,但贪欲与控制欲是无止境的。它就 ...

对的,比如电力汽车早就发明了。它比汽油汽车环保,节能,轻便。但是传统汽车的巨头看到了威胁,所以一手遮天,硬是把电力汽车摁死了。我想只有等到他们认为合适的时机才会推电力汽车吧。这在国外都拍成过纪录片的。

我觉得当今世界,其实国家概念没有那么重要了。

美国是怎么建立的?
新西兰,澳大利亚等殖民国家是怎么建立的?

对我来说,现在的国家更像是一个巨型的企业。

在打工者的角度来看,就是这个公司的环境是否好,制度是否完善,工资待遇怎么样?
对静英门来说,国家就是一个搜刮百姓,控制资源,达成自己目的的工具。
作者: kennelly    时间: 2011-10-25 13:15: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isoka    时间: 2011-10-25 13:17:38

酷到底 发表于 2011-10-25 13:05
我不是说能源问题,是人口增长问题。。。实在是太快了,从自己做起!http://www.nzherald.co.nz/the-changi ...

人类是必须研究人口和资源的平衡发展的问题。
不过,我不知道有人算过吗。世界上每年战争浪费的能源有多少?
作者: kennelly    时间: 2011-10-25 13:23: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isoka    时间: 2011-10-25 13:32:39

kennelly 发表于 2011-10-25 13:23
电力汽车有是有,不过有些关键性的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所以仍未能推广,这不能怨石油巨头。其实还有另外些很有 ...

哈哈哈,汉族不知到被异族统治了多少年了。也不挺滋润的?
真的全球统一,可以搞个大议会嘛,资源共享,技术共享,把战争浪费的资源用到贫穷和科技发展上多好。
作者: kennelly    时间: 2011-10-25 13:55: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isoka    时间: 2011-10-25 17:01:59

本帖最后由 Hisoka 于 2011-10-25 17:11 编辑
kennelly 发表于 2011-10-25 13:55
蒙古人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汉人伤及蒙古人,却要判死罪。就算元人杀汉人仅赔一餐毛驴的M。

旗人犯罪罪 ...

我说的滋润是指,其实不管谁当官,只要日子过的好,老百姓基本无所谓。

还有那个电动车是不是技术问题导致失败的,我推荐看部纪录片
who killed the electric cars?
http://player.vimeo.com/video/19863733?title=0&byline=0&portrait=0
http://player.vimeo.com/video/19863733?title=0&byline=0&portrait=0
作者: 4agefans    时间: 2011-10-25 21:07:56

战争是人类进步和洗礼的一个必须过程。。。全球人口已经70亿,,估计在地球差不多承受不了的时候会有第三次世界大战吧,,这个是趋势,,,
作者: kennelly    时间: 2011-10-26 11:17: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真假美猴王    时间: 2011-10-26 11:38:56

妖怪吃人那
作者: NewLynnHse    时间: 2011-10-26 11:44:43

个人觉得替代石油的能源技术应该早就有了,可是就这么让那些还在地低下的石油被替代掉有点浪费,所以先无尽其用,赚够了钱,再推广其他燃料。
作者: Hisoka    时间: 2011-10-26 16:29:47

本帖最后由 Hisoka 于 2011-10-26 16:31 编辑
kennelly 发表于 2011-10-26 11:17
相信你也看过吧?在英国统治下苏格人男耕女织日子平淡解决温饱不成问题,他们的日子过的好不好?但每人结婚 ...

所以我给你看片子嘛?这年头人都有个毛病,包括我自己,就是以为自己够聪明,知道的够多。其实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电动汽车在2000年的时候就解决了电池的问题,首先充电比加油还快,而且一次充电可开300英里,对大多数的人来说足够一天开了吧?速度慢,那是因为你没开过。开过电动汽车的明星门都爱不释手。不好意思你说的那些concern早都解决了,而且我相信,如果大批投入生产,电动汽车只会比汽油的好。

说说谁把电动汽车摁死的吧。
1,石油大亨
2,消费者
3,传统汽车制造厂商
4,美国政府

1,当石油大亨们看到电动汽车发展的苗头时,花钱雇了人去政府部门捣乱,想尽一切方法组织其发展。如果世界上10%的车是电动的,那么石油大亨要少赚多少钱?而且一旦人们接受了电动汽车,那么只会有更多的电动汽车替代汽油汽车,这个变化是不可逆的。你看看后来,石油大亨们鼓动发展的是SUV,油耗越大,他们的钱包就越鼓。
2,一个革新的产品出来时,消费者在缺乏宣传的时候,很难会去了解,接受它。你回帖中的“难题”就是很好的列子。不信你去google一下你这些难题,看他们是不是真正的难题?
3,你知道传统汽车制造商除了卖汽车赚钱,还有什么最赚钱?那就是汽车维修的零件。但是电动汽车没有那么多繁琐的零件损耗,所有他们赚不到这块钱。相关的产业链也会受牵连。当这危机到传统产业的利益的时候,怎么会允许你存在呢?
4,美国政府,当地的环保部门都是受石油大亨和大财团控制的。所以,这里省略不说了。

一个开放的思想和语言没有关系吧?我要看我不懂的知识,哪怕是法语,俄语+英文字幕我都会看。我也不是要跟谁争。只是想说,好哇,原来还是有人追求真相的。好吧,我想它多了。还是连续剧,blockbuster movie比较容易看。
作者: 酷到底    时间: 2011-10-27 10:04: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ennelly    时间: 2011-10-27 10:56: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ennelly    时间: 2011-10-27 11:51: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isoka    时间: 2011-10-27 12:25:23

kennelly 发表于 2011-10-27 10:56
几点疑问:

1. 若电动汽车在2000年就解决了电瓶问题现在已过了十一年了这技术任凭美国巨头如何封锁为何仍 ...

1. 若电动汽车在2000年就解决了电瓶问题现在已过了十一年了这技术任凭美国巨头如何封锁为何仍未能显示出冰山一角?须知世界上的商业间谍多如牛毛,国内削尖脑袋的人才也不少,但为何得知此等消息后仍在这么长一段时间内有所动作与作为呢?在当今社会里,再好得科学技术想要有发展,都离不开资本的支持。世界上最伟大得科学家特斯拉的故事就很好的说明了这点。你去翻翻他的自传就知道了。反之,如果资本要阻碍一项科技的发展,那简直太容易了。我们的世界现在还处于资本为王的世界,不是科学技术为王。

2. 以日本这汽车强国这么些年还停留在油电混合的阶段没有根本性的突破这电瓶问题是否在2000年就真解决了呢?这点纪录片里也提到了,当美国GM销毁了所有EV1电力汽车后,日本开始发展了电油混合的汽车。

3. 若真解决了这电瓶问题那这一定是全新革命性的技术,因为以现有所有的汽车,逆变器,工商业等等所有市面上的蓄电池根本不可能做到充电比加油还快。但为何类此的产品在长达十一年的时间内不见踪影甚至连闻都所未闻呢?确实,那时候充满电池应该不会比加满油快,但是充到能够开几十公理的电量不会比加同等的汽油慢。它用来充电的插头是特殊的,很大。你我不是电池专家,不能凭我们那些仅有的对电池的认识来评判吧?


4. 汽车零件维修的确赚钱,但这并不成为阻碍电动车发展的根本理由。大家都在用微软Office的产品吧,不少体验过不同版本的差别。同样的道理,若真要赚钱简单将电瓶划分为不同等级就可以了 - 廉价的旅途短充电时间长且要常换;顶级的走个两三年不成问题。想掏消费者口袋总有办法,不至于以丧失市场份额甚至独树一帜的良机这么低章来阻碍新技术的发展。你说的跟我说的是2个问题。电动汽车可以带动起和其相关的产业,但是被它替代的产业就会受冲击。我打个比方,如果说平板电脑要取代台式电脑。那么那么多卖DIY电脑零件的电脑商怎么办?

5. 就算SUV如何力推也总得消费者肯埋单。就据NZ交通管理局上年调查现在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买小排量的汽车。所以不是说巨头们推消费者就得接受。相信巨头们对这点比消费者更清楚。大排量的车不是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是汽车生产商广告宣传造成的效果。现在的人买小排量主要2个原因,1,现在人的环境保护意识比以前强,2,现在的油价比10几年前涨了几倍你知道吗?

我给你提一个问题吧,如果电力汽车真存在那么多问题,那么它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消失和石油集团等利益挂起钩来?既然世人都不知道这样一个不及格的产品存在过,它还要平反,栽赃是别人害的它?对它有意义吗?那不是伸出头来给别人抽吗?

你的疑问,在看了我介绍的片子20分钟后,都会被解答。Tom Hanks,Mel Gibson不会无尝的为一个新产品说好话吧?

作者: Hisoka    时间: 2011-10-27 12:37:01

既然你不想看片子,那给你看2篇评论文章吧

20世纪初,电动汽车(electric car)领先于燃油汽车(gas car),曾风靡一时。在大街上,前者远远多于后者。但后来燃油汽车发展迅猛,势头逐渐超过电动汽车。就这样,历史选择了燃油汽车。在当时,历史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然而,随着污染越来越多,能源的消好越来越大,人们发现燃油汽车(gas car) 有很多缺点。于是,1990s,甚至更早的时候 ,人们又重新考虑电动汽车了。于是又开始投入了研发,“1996年加州的马路上有很多电动汽车”但是十年之后,几乎绝迹
  。
   本电影探讨了原因。认为最终是石油大亨阻止了电动汽车的发展。他将这一潜力(电动汽车的未来)及历史事件弄的根没有发生过一样。
  
   三点思考:
  1 美国人并非那么高尚,中国人并非那么猥琐。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哪个民族都会这样。只不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表现。只不过,中国人缺乏长远的目光,只图小利,只图近利了。所谓急功近利。有国人拍马屁以求权,也有美国人把自己晒黑以炫耀其有钱。
  2,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人类社会,必然会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必然会有一小部分人控制大量资源。而当特定的一些人坐了那位置,他便一方面巩固,另一方面防止其他觊觎者。
  而现在,来了一批并非要争夺这个位置的人,而是要推翻这种等级的人,推翻这种位置的人。那么稳居高位的既得利益者必定会千方百计去阻挠。
  历史上,声称要推翻这种等级的团体不在少数。共产主义,农民起义。
  但是,这一次,是触及了市场经济条件的根基――资源稀缺性。
  因为太阳能,风能,核能不具有稀缺性。
  3,        谁有罪?是那些石油大亨吗?那么,如果现在坐在那些位置的人,不是埃克森美孚,不是壳牌,而是你,而是我,而是纪录片导演,那么你会怎么做,我会怎么做?纪录片导演会怎么做?我相信,我们做选择同样的选择:打压遏制。这么说来,那么到底谁有罪?
  
  A 人性的弱点,人的劣根性,或者生存本能。维持的本能,维稳的本能。
  B 人的惰性。其实,从逻辑上来看,那些石油大亨们看见电动汽车的无穷潜力时,其实可以慢慢把力量放在新的无穷潜力的电动汽车上,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他们选择安于现状,他们不愿改变。就像《谁动了我的奶酪》里的哼哼和唧唧,其实哪怕是那些伟大的企业家也是这样。
  当年,福特(FORD)汽车创制了T型车,辉煌一时,胜极一时,在那个时代,他是创新的先驱。是创新教父,可是到后来,福特拒绝任何改变。不得不说,一种新的模式创立后,往往陷入常规和固步自封。不管这种模式在当时是多么的耳目一新,多么的成功。因为此我们要时刻警惕这种劣根性。还记得毛泽东吧。也是一样。
  
  4,        在某一历史条件下,在人们做出抉择时,选择了A,放弃了B。在A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十几年后,几十年后,发现A路越走越艰难。可是这时人们往往忘记了当时还有plan B。甚至有时当我们回头看看,最初在A与B之间作出选择时,A胜出的过程是那么的简单随意,或者是那么的渗入了利益、权力之争。
  
  A可以是建三峡,B可以是不建三峡
  A可以是计划经济,B可以是市场经济
  A可以是高校企业化,B可以是高校不应该企业化
  ……
  
  P.S.我电脑的 “A吃”键打不出来了。。。。
作者: kennelly    时间: 2011-10-27 13:33: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isoka    时间: 2011-10-27 13:40:41

kennelly 发表于 2011-10-27 13:33
Tell you one thing. 听过道西计划吗?据传194x年美国总统就与外星人签署协议,小灰人以九架飞碟换取他们在 ...

那个不是计划,那车是真实存在的。1996年在美国卖出了至少几千辆,从百姓到明星都开过的。所以充电也好,速度等问题不是像你想的是臆想。而是事实。
作者: kennelly    时间: 2011-10-27 13:48: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ennelly    时间: 2011-10-27 13:57: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isoka    时间: 2011-10-27 14:18:43

本帖最后由 Hisoka 于 2011-10-27 14:19 编辑
kennelly 发表于 2011-10-27 13:57
Woooa!! 出了原型了还! 有机会我真想看看那些到底是怎样的电瓶结构! 是不是用原子撞击质子而产生的反物质 ...

1996年美国车展上展出的,然后投入生产。不过因为手工制作,一天只能产3辆。所以价格稍稍昂贵,那时的价格在2万多美金一辆(好像还只是租用权,所以之后GM可以强制收回这些车)。Tom Hanks, Mel Gibson都拥有过。

这是 GM EV 1 的照片


当时EV1在加油站里充电。


后来被GM强制收回,集体报废。现在美国应该也只有汽车博物馆还有真车。


GM EV1的车主在被收回车之前最后一次开他的电动车视频。http://youtu.be/6LE062OfrN4

在wiki上electric car的资料

Range and refuelling time

The Tesla Roadster can travel 245 miles (394 km) per charge;[56] more than double that of prototypes and evaluation fleet cars currently on the roads.[57] The Roadster can be fully recharged in about 3.5 hours from a 220-volt, 70-amp outlet which can be installed in a home.[58]

One way automakers can extend the short range of electric vehicles is by building them with battery switch technology. An EV with battery switch technology and a 100 miles (160 km) driving range will be able to go to a battery switch station and switch a depleted battery with a fully charged one in 59.1 seconds[59] giving the EV an additional 100 miles (160 km) driving range. The process is cleaner and faster than filling a tank with gasoline and the driver remains in the car the entire time,[60] but because of the high investment cost, its economics are unclear.[61] As of late 2010 there are only 2 companies with plans to integrate battery switching technology to their electric vehicles: Better Place and Tesla Motors.[62][63][64] Better Place operated a battery-switch station in Japan until November 2010[65] and announced a commitment to open four battery switch stations in California, USA.
作者: kennelly    时间: 2011-10-27 14:25: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isoka    时间: 2011-10-27 14:29:30

kennelly 发表于 2011-10-27 14:25
我想知道是这电瓶的结构不是电瓶车的结构! 嘻兽卡你都给我找了些什么来啊?! 快,快去找相关的资料。一定要 ...

我又不是专家,不懂啥电瓶结构的。我只知道这车存在,你说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作者: kennelly    时间: 2011-10-27 14:46: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isoka    时间: 2011-10-27 15:00:29

kennelly 发表于 2011-10-27 14:46
还是那个问题不知嘻兽卡能否正面或给我个清楚的答案。既然这车已推出市场了,美国本土的发展商不受乐那其它 ...

这车起初只是在美国的一个州推出的,而且是租借的。当时他想在全国推广就已经被警告打压了,更别说推出国门了,他没有这个能力和实力。

抛开资本压制不说,你说环保。在1996年时,人们有现在那么注重环保吗?

日本也好,中国也好,也都是受资本控制的。中石油,中石化,他们的利益可以被动摇?日本的电力企业,你从日本地震就能看出他们有多大的权利了吧。

我已经写了很多了,你如果有兴趣知道,我已经给你视频了。如果你不愿意看,可以去找资料。如果还不愿意,那么至于你是不是相信,是不是了解,那也不是我的能力能影响的了。
作者: kennelly    时间: 2011-10-27 15:41: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ennelly    时间: 2011-10-28 18:13: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