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我的创业移民故事(更新至201楼——成功) [打印本页]

作者: hitye    时间: 2011-7-31 18:39:45     标题: 我的创业移民故事(更新至201楼——成功)

本帖最后由 hitye 于 2012-9-6 00:07 编辑

写这些东西,是因为曾经答应过,给创业移民群的各位朋友,写一篇关于我的移民的前前后后的总结。PR下来有段日子了,一直忙,没空写。想想就用这种有空就写点的方式来把它写完吧。


记得我曾说过07年我第一次来NZ,然后就喜欢上了这个岛国,于是就过来了。。。话虽简单,但中间的过程还真是挺复杂的。最大的问题,也就是很多人为之烦恼的——如何才能拿到PR呢?
当时,表哥给我推荐的是X功移民,在他看来,X功是个不错的公司,这不是给X功做广告,因为关于这一点,其实网上的说法也确实很多,正面的负面的都有。但无论如何,我的移民之路就在X功移民开始了。
从我自身来讲,大学四年虽然学的是计算机,可是毕业后就改行了。而雅思6.5对于英语4级勉强达标的我来说,也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难题。所以,技术移民这条路就被否决了。而投资移民呢,当时新政策未出,仍是个天价,据说每年配额都用不完,更不是我所能考虑的了。所以,也只有创业移民了。
创业移民这个政策,大约在移民局把雅思要求提高到5分以后,似乎走的人就很少了,以至于我初来NZ的时候,很多人听说我是来创业移民的,都说已经好几年没听到过有人走这条路了。而且,这个政策还有不少模糊的地方,比如申请PR的时候,究竟如何才算给新西兰的经济做了贡献?究竟上多少税才算达标?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也就是说,风险还是挺大的。
我相信,肯定有人会想,既然条件都不是那么成熟,为啥就一定要移民呢?
确实,当我把要来NZ的想法跟很多人说的时候,很多人真的很不屑——为什么要放弃在上海丰富多彩的生活而跑到一个羊比人多,鸟不拉屎的地方呢?但是,我执意要走。
在上海,这个我生活了12年的城市,我经历了求学、工作、恋爱、结婚,这些人生中最重要的的过程,同时,我也见证了上海这12年间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无不被溢美之词所环绕,但是,我却感觉特别的烦躁。我讨厌人群拥挤的地方,可是,那时的上海,有着2000多万的人口,对比下NZ,那是多么恐怖的数字。
所以,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使得我第一次来NZ,就特别想永远地留下来。
现在想起来,有点后怕,觉得当时的想法好幼稚。30岁的人了,舍下那么多亲人,舍下国内的一切,跑到NZ重新来过,如果老天让我再做一次选择,我想我可能未必还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真的很感谢我和领导的家人,在那个时候,我知道他们的意见并不一致,也知道他们未必真的相信我有这个能力,但还是坚定地支持了我的决定。而且,还特别要感谢一下领导,她的牺牲是更大的,她放弃了在外企收入不错的工作,陪着我一起来面对一个不确定的未来,真的,没有她的支持,我很难想象这两年能不能坚持下来。

---------------------------------------------------分割线-----------------------------------------------------------------
创业移民的前身,是一个期限为3年的长期商务签证,也就是大家常说的LTBV。申请这个签证,雅思G5分是先决条件。所以,07年回国后,我就去上雅思班。当时我那个班上,几乎一多半是去澳洲的,还有是加拿大,新西兰,就我一个,一个知音都没,人家下课都有的聊,我呢,就只能听听了。雅思班,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为考雅思而上课,对于我这种早把英文还给老师的人来说,恨不得从语法时态重新学啊,但这只能是幻想。
阅读、写作、听力,都是中国老师,不懂的地方还能中文沟通,口语是外教,一堂课下来基本上是云山雾罩,到现在对那个外教唯一还算深刻的印象就是有个单词我听懂了。。。PAPA John’s——我最爱吃的批萨。
上课这效果实在是太差了吧,仲么办啊,好歹也是交了几千块钱啊!
这个时候啊,听力老师介绍了个神奇的东东——机经。不是吃的鸡精,是雅思考试的机经。。。。第一次看到这个东西,我就惊呼啊,泥马中国人太神奇了!wood no wood!!
于是,我那时候除了练习英文写作(因为写作这个是不会有标准答案啦),就是去KFC背机经(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等到去杭州考试前,一大本机经已经是烂熟于胸了。
考试的具体情况,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只是依稀还记得,考听力的时候的确是听到了熟悉的题目,而考阅读的时候,出现了kiwi鸟的文章,我刚从新西兰回来,这只鸟神马的知道的最多了,自然也是很有把握了。总之呢,当网上查到成绩时,我还是挺兴奋的,机经没白吃啊。。。。。。
接下来,自然就是联系X功了。。。。

接着写,但是那时候已经是08年1月份了,发过去的邮件如泥牛入海一般,出去就没回来,接连几封一直这样,我就急了,于是2月22号那天,俺正式在skykiwi注册了ID,并在X功的帖子里问他们到底还要不要做这个生意,这个方式果然有效,马上有人回复我,X小姐度假去了就快回来了。又过了几天,我就接到了X小姐的电话,并收到了整个办理签证的合同以及付款流程,我记得整个的费用大约在10K纽币,包含了移民局收取的费用以及帮忙准备business plan的费用。首期款2K纽币,我马上打了过去,走的中国银行,很方便,对方收到也很快。
没过几天,我就收到一个大包裹,里面厚厚的一叠全是纸。。。。其中有申请签证的表格,体检表,需要准备的材料清单,以及一些材料的样本。
那个清单我回忆一下,大概如下:
1、各种公证:出生、亲属关系、无犯罪、结婚、工作经历、公司的营业执照
2、公司的纳税记录、营业执照、公司2-3年的年报表、企业章程等
3、与客户所签合同、客户名片、推荐信
4、个人纳税记录(换句话说就是你要带去NZ的钱得证明是你合法赚的)
5、资产估价(这个我没做,但是如果你要带去NZ的钱是来自这些资产,就要做)
6、来NZ考察的照片(这个照片正好我是去旅游的时候顺便就拍了)
7、公司照片
8、公司简介、个人的工作职责
9、以上所有文件均需要翻译成英文(很大一笔翻译费,我托人最后还花了5000多rmb)
10、体检报告
11、护照、结婚证、护照照片

------------------------------------割一下割一下--------------------------------
   准备这些材料说实在的,着实花了我不少功夫啊,大概从3月份到6月份,整整3个月,总算是都整理好了寄走。我觉得材料准备的还是不错的,基本上反映出了一个公司逐步上升的情况,中介说这样最好,因为移民局需要成功的经商经验。但是呢,就是我的体检报告稍微有点问题,因为胖纸啊。。。那血粘度啊血糖啥的就可能高啊,不过医生说我的体检报告其实还可以,但是还是看移民局怎么说吧。
于是呢,俺也不管了,递上去看吧。
    接下来,就是等待,这个等的时间真没个准确的说法,我以为得半年,有人说也可能1年,那既然如此。。。这么长的时间,怎么过呢?
    领导说,她有个妹妹开了个航空订票的公司,如果我感兴趣可以过去玩玩。我想反正也暂时没事,就去了。这一去啊,还不是那么简单,俺要想卖机票呢,得去申请个登录帐号,一个帐号好像1个月1000,然后1个月的办公室管理费1000,管中饭。一个月2000的成本,还真不是简单玩玩的,但是领导坚持让试试,那就试试吧,反正就赔也就几个月。
    于是乎,我就在篱笆网、淘宝网开始卖机票——一个从没尝试过的事。结果呢,第一个月,赔了1000,第二个月,平了,第三个月我就已经赚了2000,而且还积累了一批老客户,开始做的比较得心应手了,记得卖的最多的是香港3天2晚的行程。
    这其间,纽币一直在走下坡路,我加入了一个skykiwi投资版的纽币汇率的QQ群,每天和很多在N,Z的朋友聊天,同时也想了解下自己如果过去了可能做点什么。从我的本意来讲,中介给我写的商业计划是倾向于商业的装潢、设计、制作等等,但是这些我真的不懂啊,而且兴趣也不大,而我那时对国内兴起的个性产品制作比较感兴趣,比如情侣衫啊、杯子啊、水晶啊,我觉得这些东西拿到国外应该会有销路。但是,我又觉得如果能够买一个现成的生意,比从0开始创业这条路会好走一些、保险一些。所以,那时我也经常光顾投资论坛,看看有没有相关的生意在卖。那时啊,还就让我找到一个,地点在city,一个新加坡人的印刷店,对方留了email,于是每天除了卖机票,我就和他聊聊生意上的事。大概在第2个月的时候,接到中介通知,移民局说要补充几个项目的体检,赶紧冲到上海商城做了寄走,两个项目,800块,同样体检结果是没啥问题。
就在第3个月结束的时候,我又接到了中介的电话,说我的签证已经批了,让我汇款。当时的感觉就是速度也太快了吧.............
-------------------------------割一下割一下----------------------------------
但是后来拿到护照,才知道,这只是一个9个月的签证,也就是说3年的LTBV也是分成两个阶段,先给你9个月过来NZ创业,等你公司注册好了,开始营业了,再去申请那剩下的两年零3个月的签证。移民局的意思就是要逼你尽快把资金转过来,并且把公司开起来。如果9个月你没有把公司开起来,那么就前功尽弃了。
    既然如此啊,看来时间还挺紧迫的,我马上去上海的ANZ开了账户,ANZ可以开国内的账户,也可以帮你开NZ的账户,我当时不懂,两个都开了,后来才知道,国内的没必要开,因为根本用不上,还要交月费。然后,让领导辞职,该买的买,该办的办,比如给丈母娘买了个手提,然后教会她怎么用MSN,怎么用视频,再比如把驾驶证公证了一下,事实证明,这个公证太重要了。怎么个重要呢,我以后会提到的。
    匆匆忙忙的1个月,准备完毕,剩下的就是最重要的资金转移,这个事还出了个小问题,我当时有一笔比较小的数额从上海的ANZ转到新西兰的ANZ,但是两天后接到电话说,NZ的账户是错的,那时已经离上飞机只剩下3天了。当时真的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因为我马上就要去中国银行把最大的一笔资金一次性汇到新西兰的ANZ账户,还好问题发现的即时,当天,我和领导以及领导的几个亲戚一起去了中国银行(因为外汇管制,每人一年最多只能换5万美金,所以就要多几个人帮我换成美金再汇到NZ),这种一堆人去汇钱的阵势我还真是头次见。。。。

12月7日清晨,我和领导登上了国泰的航班,由香港转奥克兰,一段异国的创业故事即将展开

欲知后事如何,待俺明天继续分解。。。

在写如何创业之前,我想先谈谈这个business plan,因为这个很关键。这个plan一旦递交给移民局了,那么在你申请PR的时候,移民局就会根据这个plan来审核。
    我的plan是XX功准备的,基本内容就是在北岸(后来知道这个是无所谓的,开在神马地方都没关系)开一个以商业的设计和装潢、制作为经营项目的公司,大约需要雇1个fulltime和1个parttime,年营业额在200k左右,利润30k多(包括雇主的工资),但是因为生意总归有成长的过程,所以第一年大约做到180k,第二年200k,第三年220k,呈一个逐渐上升的态势。说实话,这个plan还是让我有点心虚的,就算是180k,每月也要做到15k才行,当时心里一点谱也没有,想想15k,和人民币要7万多了,心里不免有点哈牢牢的。。。
    但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也得到了身边所有人的支持,就算心里害怕,我也得坚定的走下去,虽然大家说,“万一真的失败了也没关系,大不了回来好了。”,但是我真的不想失败。
-----------------------------------------------------割一下------------------------------------------------------------------------------
     表哥住在henderson的alan ave,我们来到奥克兰后,就先落脚在他家。后来啊,当碰到三月那个alan,我就总觉得我跟alan这个名字好像挺有缘的。
   刚刚过来的人们做的事大概都是差不多的,办IRD,办银行卡,考驾照,买车。。。。这里就用到了前面我所提到的国内办的驾照公证。因为IRD和银行,都必须要两个有相片的证件才行,而我们出国只带了护照,还好有国内的驾照和公证书(没公证书有驾照也没用),才顺利的办成。考驾照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国内的驾照,那就得重新来过了,从learner开始,那得多就才能到full呢?当考官告诉我考试通过的时候,我感觉我的确是幸运的,至少刚来的几件事都很顺利。
   但是,最关键的事还是没有着落。 city那家新加坡人的店我去看了下,感觉他的店基本没有什么值钱的设备,除了一台单色印刷机和切纸机,也要卖到120k+货,而且,对印刷真的是一无所知的我,如何去操作一台上个世纪初生产的印刷机呢? 这个时候,一个关键的人M,出现了。
    关于M的故事,我曾在几个关于员工问题的帖子里提到过他,记得有人问我,既然此人如此之JP,为什么你一定要雇这样一个人?究竟是有什么样的背景?后来啊,领导跟我说,老天给你安排了一个M是有他的用意的,如果没有M这样的人来锻炼你,那你就不可能成长的那么快,可能跟刚来NZ时并不会有很大的差别。
    既然M如此的重要,想知道他是如何“锻炼”我的?那就请继续关注我的更新吧,谢谢。

好吧,决定写一点然后睡觉。
    先介绍下M家的背景,M一家都是北京人,M的老爸跟表哥家关系不错,M大约是在02-03年左右跟他老爸一起创业移民来的NZ。他老爸来到NZ就在西边的一个小镇买了一个小印刷厂,但是因为他不懂得最关键的开机器的技术,所以在生产上非常受制于人,开机器的工人只要不来,他就只能停工了。总之印刷厂当时的生意并不好,我估计可能一年也就60k不到吧。于是,M的老爸想起以前曾在中国卖过印刷材料,而NZ的印刷材料价格相当高,以国内的成本来算,大概能有300%的利润。就这样,他们开始从国内进口印刷材料来卖,效果果然不错,比做印刷的生意要好的多了。就这样,他们就凭借卖印刷材料,再加上那时的创业移民要求不高,就获得了PR。
    然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虽然印刷材料的生意利润不错,但那时,他们所卖的产品已经逐渐在被高科技的新产品所淘汰,到了07年,他们丢掉了最大的一个客户。印刷材料的生意开始走下坡路,而印刷的生意又没有起色,M的老爸也老了,干不动了,于是,只能让M出来挑大梁。M没上过什么学,大约初中文化,虽然他也在NZ的印刷业混了不少年,耳濡目染懂得了不少印刷的专业知识,但是,他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粗心,很粗心,给客户做发票本都会把号码顺序搞错。同时呢,他也缺少耐心,一件事如果反复几次做不好,他就做不下去了。所以,以他的性格是根本做不了印刷的。无奈之下,他老爸只好把印刷的生意卖了,据说也没卖多少钱,甚至卖设备的时候还搭上了几千块的运费。那么,就只剩下了卖印刷材料的生意让M来干。卖印刷材料相对简单,也不用开店,货物放在家,客户要货就发个快递,或者自己去送货,很轻松。这样也省去了租店面的成本,虽然市场还是在逐渐萎缩,但是对于M来说,利润还是不错的。
    初次见到M,是在表哥家,因为表哥以前曾跟M的老爸说过我的事,毕竟他做过几年印刷嘛,可以给我些指点,他也同意了,所以表哥家里开party时,就叫上了M,大家见个面。记得M是在表哥正忙着烤羊肉串的时候来的,小平头、布鞋,个字不高,看起来身体挺结实,但是神情有点不冷不热,让人觉得不是很精神。刚一见面,大家只是寒暄了几句,没怎么说话,只待了一会,他就说要走,说朋友找了几个日本妹妹,让他去吃饭,然后就走了。所以,第一次见面,没什么太好和太坏的感觉,只是觉得人家请你来吃饭,你才待了几分钟就走,似乎不太礼貌,而且原因也挺那个的。
    和M见面,基本上等于什么都没聊,只好又去找M的老爸。M的老爸给人的感觉挺热情,也很精明,他给我讲了不少他做生意时的事,比如他曾经做一单活,最后印了一屋子的废纸,再比如他给别人印T-shirt,因为语言沟通不好,把背面印到正面去了,还有有次他的机器坏了,修机器的人偷懒拖延时间多收钱等等,总而言之,就是在新西兰做印刷不是件容易的事。同时,他也说可以让M在送货的时候带我们去那些印刷厂看看,了解了解情况。那时候,我刚刚买了车,但是没驾照,不敢开上路,而表哥的孩子刚出世,表哥白天又要上班,所以有人能带我们出去转转,我们是非常感激的。


今天挺忙,回来陪领导看裸婚时代,好了,现在继续
于是我们就跟M出去送货,顺便了解下AKL的中小印刷厂。这一次,M倒是一反上次在表哥家的态度,变得很热情,而且不光带我们去看印刷厂,顺便也带我们去东区的“富人区”玩,给我们讲讲奥克兰的情况等等。但是,他似乎更喜欢谈男女感情的问题,一路聊下来,从我的感觉,他觉得自己是个特纯情的人,也特别真诚,而且喜欢锻炼,身体好,但是呢。。没钱,而奥克兰的中国姑娘呢,大都喜欢A装C,即使自己条件不好的,也喜欢找帅哥,找有钱的。于是,他来了奥克兰那么长时间,感情上却一直失败,最可能成的一个姑娘,也最终选择了一个赚钱多的包工头。那时候,我还真的信他了,觉得这出了国的姑娘们怎么都这样,跟他一起感慨。但是,后来他又说到有次从QQ约了个姑娘在北岸见面,结果姑娘来了他就躲在一边,然后发现姑娘原来是个胖丫头,他就走了,回去以后还上QQ把人家损了一遍。。。。所以,我又觉得,他说的话可能不是那么回事。
    和M在奥克兰转了一圈,在国内都没进过印刷厂的我,这回可算是开了眼,原来这印刷厂还挺复杂的,那么多设备,那么多工序,但是我什么都看不懂。不懂技术,如果真的买了印刷厂,怎么做?再请人?心里实在没把握。
    我和领导左犹豫、右犹豫,什么都定不下来。无聊的时候就出去看看房子,这是我和领导都喜欢的一件事,因为表哥也说,如果能买个房子,那肯定比租房合适。一开始,我们看300k左右的房子,因为我们出来带的钱有限,而且还要考虑投资生意。但是,300k的房子很快就被否决了,预算很快的上升到400k,乃至500k,仍旧不满意。想想我们那时真的也是很可笑,又要地大,又要freehold,又要格局合理等等。。。后来,我们选择了自己买地盖房子,就暂且不表了,详细的可以见我的建房日记。
    大概也就在买地的那时候,M的老爸叫我们去他家,说有事相谈,我隐约觉得,应该和他的生意有关。但老实说,我对他的生意兴趣并不大,因为这个生意能养活他儿子,但是营业额远达不到我移民的要求,而且一个处在夕阳产业的生意,没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况且,我觉得卖印刷材料可能和印刷不太靠边,怕倒时候不符合移民局的要求。M的老爸见了我,就开门见山提出想让我买他的生意。他拿出一本印刷杂志,指着上面一个新产品(他目前产品的新一代产品,目前正在大踏步的取代他所卖的产品),他说那是中国出的,目前市场上仍旧是以kodak、fujifilm、agfa为主,但是如今中国有公司也掌握了这项技术,开始在澳洲推出自己的产品。如果我们可以从中国引进这个产品,那么基本可以说,我们至少,要比现在好的多的多。对于我在生意性质上的疑虑,他也以自己的实际经验跟我说,他觉得问题不大,总归跟印刷沾点边,而且客户都是印刷厂,实在不行,可以把印刷厂的活拿过来,走个帐,那样也就可以了。
    他说这个话,也并不只是玩虚的,因为他实际上已经和中国的公司联系上了,并且对方也已经寄了产品过来测试。最后,他把自己目前的生意开价x万,他说一般生意是按照一年营业额来定价,但是那时纽币跌的厉害,他觉得价格应该高点。我当时就觉得,生意的卖价和纽币的汇率有什么关系?难道说我在这时候来了NZ,我沾了汇率低的便宜,我就应该多花钱么?
    虽然这个出价的理由不太靠谱,但是在老人家面前我们还是表示先回去商量商量。回去后,我和领导合计了一下,觉得如果说这个生意能有发展,那么还是可买的,但是出价的理由不太合理,而我们也不知如何去还价,毕竟这里还有M家和表哥家的一层关系。而且,就是一个相对简单的生意,我们其实也还是一无所知,因为通过和M跑了几次印刷厂,我们知道,他家所卖的印刷材料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印刷质量。而我们什么都不懂,如果万一客户有了技术问题怎么办?我们如何解答呢?何况还要开发新产品的市场,如何入手呢?所以,最后我和领导觉得,要不可以这样,比如在新公司给M一些股份,然后把买生意的价格降下来。
但是当我把这个想法说给表哥听,他却觉得有点问题。
    问题不在生意上,主要是关于M。因为虽然他跟M没有太多来往,但是也听到了一些关于M的故事,在他觉得,M做事非但不靠谱,甚至是个有点奇怪的人。但是,从我们的感觉,一直觉得M是个挺热情的人,开车带我们到处转,觉得他也挺大方。虽然说在他关于对待感情、对待女孩子的态度上,我们觉得不太赞同,但是总体来说,那时我们对他的评价还是很正面的。再加上我们觉得做这个生意没他似乎不行,所以我们情愿相信他是个思维有点幼稚只是有时行为不太让人理解的。。。好人(后来证明我们的感觉还算准确)。

于是,我们就直接跟M的老爸提出了我们想法,x-20k再加M在新公司10%的股份。M的老爸起初说些什么他儿子太笨,什么都干不了之类的客套话,但后来我们夸奖了M几句以后,他也就没再坚持。但他说,这个事还得M同意才行。
    和M相谈的那天我还记得很清楚。夏天的傍晚,M的爸妈都出去了,他一人在家,还戴了副眼镜,看上去给平时不太一样。他先是给我们一张纸,告诉我们这是他在unitec报名上学的表格,他本想去学健身,以后出来当健身教练,同时也可以多认识点洋妞,既然中国姑娘不行,也许能在洋妞那把单身的问题解决,而且洋妞不看重房子。。有感情就住在一起如何如何。但是呢,他现在觉得他也快30了,还是赚钱最重要,有了钱,一切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所以呢,他很爽快的同意了我的方案。当天他给了我一些公司的历史资料,包括销售记录和近两年的财务报表等等。
     M答应的如此之爽快,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当然,后来我们才知道往往他答应的越爽快,反悔的也就越快。这一次,他的反悔只隔了一天。
     转天M就找了个会计朋友来帮我们准备注册公司的事宜。但是,仅隔了一天,会计就打电话给我说,M一直没有把他应该填写的表格传过来,M说他有些事还没跟我谈清楚。我马上打了M的手机,M接了,说他在外面,不方便说话,让我有事找他爸谈,然后就挂了。我当时有点纳闷,怎么还装的好像不知道我找他什么事似的?找到他老爸,他老爸好像一直在等我们的样子,但看见我们,说话还是不紧不慢的,他觉得我们给M10%的股份,M觉得太少,觉得自己不受重视,有情绪,又不敢跟我们说,所以呢,就让他来和我们说。他们觉得30%的股份比较合适。我们觉得有意见可以提,有问题可以商量解决,但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提意见,让人只能觉得M还是挺幼稚的一个人。我们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提出了折中的方案,把M的股份提高到20%,M的老爸稍露了一下难色,但还是接受了我们的方案。
    在新西兰注册公司的确简单,大约只用了两天,公司就注册好了。接下来就是要解决我们自己的住房和公司的办公室的问题。
    以M老爸的意思,公司应该是租个便宜的仓库,然后我们也可以住在里面,这样房租便宜,我们住在里面也省去了租房的费用。他的想法我能理解,但是看过了一些类似的仓库,我和领导觉得那条件的确是太艰苦了点,或者说是根本没办法住人,而且那些仓库大多地点也很差。后来我们也谈过几个带仓库的连排,条件不错,有仓库,也有办公室,还有卧室、厨房,但是一个月要4000左右了,谈过几次价格都降不下来,只好作罢。

与林肯路的缘分,是出现在最后。当我从西区跑到albany,又转回西区,跟中介看过无数个房子仍不满意之后,我跟中介说,我似乎在林肯路看到一个房子在出租,但是可能面积不是很大,我想把资料调出来看一下。中介很专业,很快就找到了那个房子,我快速的扫了几眼房子的结构图,有办公室,四个房间,浴室和厨房都有,基本上办公和住都完美的解决了,而且房子后面有很大的停车场,而房子又是在主路上,对面就是一个小mall,warehouse、情人餐厅、bond&bond、银行等等,不远处还有中国超市、nandos、hell pizza,这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所以我几乎是毫不犹豫的租下了这个房子。那时,公司刚好成立10天了。10天里,公司做了3k左右的营业额,我觉得还算满意。
    我和领导一下子有了自己的办公室和家,就好象一下子有了目标似的,每天东买西买,忙得不亦乐乎。然而,就在我把办公家具、电脑、电话、传真等等都准备好等待公司开业的时候,M却又突然反悔了。而且,反悔的前一天他还在跟我装家具,真的一点征兆也看不出来。


M反悔的原因,大概与我和他的一次谈话有关。因为当时我粗算了一笔账,公司如何发展还是不确定的,所以以目前跟M老爸所买的生意来看,平均一个月可能营业额在5-6k,那么房租一个月就要2.3k,要M来工作,就要给他发工资,按照四周,每周40小时,按照当时最低工资12.5/H来算,那么四周就要2k,再加上电费、网络电话费和其他杂费每月0.5k,这样一个公司的要运行起来,至少每月需要4.8k,就算印刷材料的利润很高,公司也还是要每月小亏。所以,当时我和M商量,新公司刚成立,事情并不是很多,再加上一上来只能靠老公司的生意维持,连成本都cover不掉,这样公司的压力就很大,那么,他也是股东,本着从公司利益出发,可不可以每周只工作30小时,这样公司一开始的压力也小一些,等过一段时间就给他恢复到40小时。M当时没说什么,只是点头答应了。
    于是,新公司成立的第一天早上,传真机就响了,我收到了M的第一封传真。M信里的意思是说,他认为他和我的经营理念不符,我一周只让他工作30小时甚至还不如麦当劳打工的学生。另外,他觉得这个生意很小,没必要有两个股东,我自己做就可以了,所以他要求退掉他的股份,让我给他20k,之后,他可以考虑重新以雇佣的方式跟我合作。
    当时,我和领导看到这封信着实有点懵,一下子有点不知所措。想打电话跟律师咨询,人家接了电话就说要按时间收费,无奈之下,只好给我们的会计打电话。我们的会计Z是我表嫂的同学,注册会计师,我曾经在skykiwi上推荐过她,她也在投资版有咨询的帖子。她是个很热心的人,做事也很快。给移民局提供的所有财务方面的资料都是她帮我准备的,一点问题也没有,我也非常感谢她。Z说,因为3月底刚刚做完年账,公司账上是亏损,无钱可分,而M要求退股,没有这种说法,只可能是他把他的股份卖给我,或者其他人,但是股价的计算又比较复杂,要找估价师估价,那又是一笔很大的费用,所以可能还是双方协商一个股价比较简单些。但是以公司目前的情况,M想要卖20k应该是不太可能。
    有了会计的说法,我们的心里稍微定了定。我们觉得,M如此“混”的行为,他老爸到底知道不知道?如果知道又是什么样的想法呢?等我们找到M的老爸时,才知道,原来M这几天在跟他爸闹别扭,几天没回家了。大致的原因可能是M想买辆车,已经联系好了卖主,结果老爸不给钱。而他觉得,老爸刚卖了生意,有钱了,那钱有一部分应该是他的,而老爸却不给他,于是就赌气不回家。M老爸答应帮我们劝劝他儿子,同时他也强调,我们现在还离不开M,毕竟刚接手这个生意,还什么都不懂。
    我和领导分析,不回家的孩子,其实饿了也就知道回家了,但是M也是快30的人了,有朋友,应该能暂时顶一阵子。可是M自己也没什么积蓄,朋友也不可能总让你白吃,没钱了,这可是大事。然后M可能就想,他在新公司有股份,这股份也没多少,有和没有意义不大,自己现在又没钱,干脆把股份退了,20k也是够花了。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假如M的老爸能够劝劝自己的儿子,等M的孩子脾气消了,或许也就没事了。
    当天晚上,我又收到了M的第二封传真,大意是从3月份公司成立,他一共工作了XX天,每天以X小时计算,我应该支付他工资XXX元。另外,公司当时买电脑给他办公用,他拿来一套鼠标键盘,说是家里没用多余的。在传真里,他要求我付给他20刀的鼠标键盘费。我觉得这些费用都不是问题,但是那些印刷材料都放在他家里,我觉得还是尽快都搬到公司才能放心。于是,转天我和领导就去他家搬印刷材料。
    那天,我真是一辈子都忘不了。因为印刷材料主要是80多包铝板,每包大约15-20kg(根据尺寸不同),还有60多箱化学品,每箱大约5kg。林肯路的房子是居民住宅的结构,也没有车库,我们用一个小房间当仓库,但是因为过道很窄,就只能一包一包的往里搬。记得那天我来回M家有7-8趟,整整搬了一下午,最后实在没力气了,就用头顶着箱子往里搬。那天,我唯一的帮手是领导,她笑着说自己快变成大力士了,但是,我的心里,却有点酸.......

    M老爸的话似乎是起了作用,大约过了两天,M到公司来送了一些以前公司的送货单和信封,都是可以继续使用的。领导看他来了,就把我们的想法告诉了他。领导告诉他,就在公司开门的第一天的前一天晚上,我们想到M来上班了,没有椅子坐,于是晚上11点跑到东区去就为了给他买椅子,没想到,早上就收到了他的那封传真。我看的出他有点惭愧,他开始承认自己做的不对,做的过分了,但是他依然坚持要“退掉”自己的股份。但是我也很明确的告诉他,公司现在没钱给他,如果他坚持要“退”,那么公司也只能两年内分几次给他。
    不知是我的态度坚决,还是M觉得我的方案有些繁琐,总之他转天就来上班了,事先并没有通知我。用一个从“裸婚”里学到的词,我感觉似乎他是想“翻篇”了,既然如此,我也就当什么没发生过吧,毕竟,公司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M来上班以后,公司的发展并不顺利,甚至因为客户付钱拖拉,我不得不继续往公司账户上打钱以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行。而我最寄予希望的新产品呢,中国公司把新产品在新西兰的代理权给了澳洲公司,而澳洲公司给我们的售价又太高,所以根本没有价格优势,又如何去打开市场呢?但是,在那个时候,在我的眼里,似乎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这个时候,有两个好消息传来——一是M说他家以前卖的一种产品,因为生产商的技术问题不过关,所以后来就不再进口了,而我们目前销售的印刷材料的生产商在这个产品上已经技术很稳定了,虽说这个产品依然是夕阳产品,但是在新西兰这个技术更新相对较慢的地方应该还是有一定的市场。另一个好消息则是他们目前也已经开始生产新型产品,而且价格也有一定的优势。只是,他们不肯空运样品过来,只能等这次订货一起发来,那样,就至少要等1个多月了。
    这1个多月,基本上除了出去送货,就是我和M在一个办公室里待着,领导只能在卧室待着,因为办公室就两张桌子。两个人,在一个办公室里,每天要度过8小时,如果无事可做,其实真的也挺难熬的,要熬过这8小时,也就只能无聊中作乐了。
    说件有意思的事。M的老爸在成立公司时和我们说过,这新西兰啊,可跟中国不一样,在新西兰,公司都是管中饭的,而且,你要让员工出去跑,得给员工配车才行。当时,听到他这么说,我和领导有点怀疑,但是后来也忘记求证了。等到M真的来上班了,我们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真的来了。起初,领导中午做饭,总会招呼M一起吃,M也从没客气过。但是后来发现,即使不招呼M,他也会主动来吃饭。再后来,我们觉得形势不对了,这么吃下去,等于每天中午都得准备3个人的饭,对领导也是个负担。于是,我做主,简单点吧,从超市买袋装的鸡肉饼,微波炉热一下,用面包一夹,放点蔬菜和色拉酱。。。当汉堡吃,省去了做饭的麻烦。但是,自从换了肉饼之后,每次M至少要吃4块以上,我和领导一看,泥马照这吃法,一袋肉饼也根本坚持不了几天啊。那时啊,我有个篱笆网上的朋友也在奥克兰,但是大家一直没见过,只知道她在念书,后来有空了就叫她来家里玩。因为她也是上海人,和领导说上海话,两个人聊得很热闹。聊着就聊到了很头疼的每天中饭的问题。当朋友听到领导说到M每天的中饭时,她惊呆了——“四块肉饼?!”朋友当时非常惊讶和气愤,她说,她现在有时也在公司里做事,新西兰根本没有公司要管中饭的规定,再有。。。他也太能吃了吧?自从那以后,我们就不再准备M的中饭了,但是“四块肉饼”却不胫而走,在朋友们中传开了。

    还有一件事,是我和领导都比较汗的,怎么说呢,觉得挺没面子的。M这个人呢,很色(这一点我可以表示理解,毕竟快30的人了还在单身,但是还是很汗)。因为我是个喜欢泡论坛的人,经常在skykiwi上逛,后来,挺凑巧就让我发现了他在skykiwi上的ID。有个习惯大家应该都有,但凡对一个人感兴趣,肯定会点开他的头像,看看他发过什么帖子。我这么一看,那个囧啊。。。他发的帖子大部分都在两性健康,小部分在交友版,而两性版的帖子标题非常的非常的。。。呕,但是这个事实在太囧了,我只跟领导说过。可后来当他离开公司以后,我和公司其他的员工聊起他,人家说他在skykiwi上的帖子很。。。。我才发现,原来这已经不是秘密了。
    话归正题,关心创业移民的朋友需要注意了。当你的公司正式成立以后,你就得去向移民局要那剩下的2年零3个月的签证了,你需要准备好你的公司证明,如果生意是买的,需要提供买卖合同以及律师信或者会计事务所的证明,还有你的银行statement,证明你已转了足够的钱过来,以及租房合同。但当时移民局只给了我两年的签证,因为我的护照在2011年7月就到期了,后来为此我多花了420刀,就为了找移民局要那剩下的3个月签证。拿到签证之后,放心,移民局不会管你了,也不会私下调查你,两年后见,而你经常打交道的就应该变成IRD了。
    我曾经在M和M老爸的描述下幻想过,新产品一旦上马,我们公司将如何如何的迅猛发展,乃至发展成一个大公司。但是后来,当我了解的越多,就越发现这条路是多么的困难。这次收到的新样品依然不行,因为与其他品牌的化学品不匹配,而测试的工厂也因为以前的失败经历,越来越反感测试我们的产品。而且,我也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新的产品必然有新的技术,而且肯定要比老产品更复杂,但是M根本对此一无所知。老产品因为已经非常的成熟,所以,基本不需要技术上的service,而新产品,各大公司其实也都是在刚刚起步的阶段,机器经常会出问题,所以,大公司们的承诺就是,只要你买我的产品,那么我免费修你的机器。修机器唉。。。我还是M?
    所以,09年5月份,虽然新产品的推广还不能说彻底的失败,但是我几乎已经没有什么信心了。
    怎么办?公司似乎没有什么新的出路了,虽然说重新拾起的老产品也开始卖起来了,但是,每个月也就增加1K的营业额,离我的目标还差得太远,难道最后真的要我去买营业额么?以我的性格来说,我不喜欢作假,同时,我也知道,作一次假,别人手里就有了你的把柄,不管那个人是谁,我都不喜欢这种感觉。
    那时,偶然一件事让我有了新的想法。M的朋友托他做些公司的名片,不知道M是怎么跟朋友宣传的,总之,生意是拉来了。谁来做呢,简单,因为我们的客户都是印刷厂,于是就这么一进一出,钱就赚到了。当时,我觉得这个不错,因为我们认识那么多印刷厂,必然可以从中挑选价格最便宜的,我们帮印刷厂拉活,虽然挣的不多,但是至少营业额可以上去些。
    成本低的活干起来总是快的,很快,我们在林肯路上树起了牌子,牌子改过几个颜色,但是都觉得不满意,但最后还是将就了,虽然最后做出来真的是很丑,但是,当时的我可是相当激动的。但自从牌子树起来后,虽然也偶尔有人来询价,但是却一单也没有做成过。很明显,空荡荡的办公室,啥也没有,别人怎么会相信你呢?那时,我有时也想,要不自己做印刷?但是想起M老爸的经历,再加上自己一点经验也没有,连从何开始都不知道,只好作罢。
    M有一个好友T,是开copy centre的。有次,我和M出去办事,路过他那里就进去看看,因为,一单印刷生意也接不到的我,对别人都是怎么做的很好奇。记得我走进去时,T的复印机上正在印着某选美比赛的海报,厚厚的一叠,看到别人这么忙,我顿时好生羡慕。这机器得多少钱,我很好奇的问T,T说,这机器是lease to own,一个月大概就400多块钱,大概3年后,机器就是自己的了。一个月400多,我忽然想,如果这样起步,那成本倒也不高啊。
    还是那句话,成本低的事做起来总是快的。在M的帮助下,我们找了两家公司,fuji xerox和konica minolta,分别去看了他们的设备,老实说,他们打了很多测试图给我,我基本上看不明白,别人说,你看新机器比老机器打出来颜色好看,其实在我看来都差不多,只好一个劲的点头。。。。最后,两家公司都分别给了两个方案,一种是新款机器,一种是已经基本快淘汰了的老款机器。新机器的价格很贵,一个月要1k多,而旧机器很便宜,但是service的费用要贵很多。我的本意,当然是想买台新型的机器,但是,我当时就不明白,为什么人家的新机器那么便宜,你们给我的方案辣么的贵?无知的我啊,当时觉得他们是在坑我。我问M,M也不懂。于是我做了件傻事,我直接把T的机器型号给他们,告诉他们,我就要这个机器,或者类似这个型号的机器。这时,两家公司的sales显示出了不一样的态度。konica的sales直接告诉我,没问题,这个机器好啊,新出的,一个月才400多,而fuji的sales却极力的不推荐我买这个机器,他email里写了很长一段,但我当时已经没耐心看他的email了,就觉得,这老家伙还在坑我。(事实证明啊,忠言逆耳)
    最后,当然也是在领导的支持下,09年6月我拥有了人生中第一台也是最悲催的数码印刷机。
作者: taomibaobao    时间: 2011-7-31 18:46:12

海总太牛了。。;10;‘

没想到我居然沙发了
作者: jenny11881    时间: 2011-7-31 18:49:54

{:8_391:}坐等更新
作者: 越墮落。越快樂    时间: 2011-7-31 19:25:49

真牛人,真实地海总,还是蛮可爱的。
作者: 飘一季心情    时间: 2011-7-31 19:40:48

坐等更新。。。。。。。。。。支持下
作者: puppypapaya    时间: 2011-7-31 19:48:07

哎呀 来晚了 支持海总啊 机经倒真的是第一次听说呢 国人无所不能啊{:8_384:}
作者: 萨米    时间: 2011-7-31 19:51:09

海總不錯啊,但是能不能把那中介的名字屏蔽了。
作者: hitye    时间: 2011-7-31 20:30:53

海总太牛了。。;10;‘

没想到我居然沙发了
taomibaobao 发表于 2011-7-31 18:46


不好好当爹。。就知道抢沙发。。
作者: hitye    时间: 2011-7-31 20:33:38

海總不錯啊,但是能不能把那中介的名字屏蔽了。
萨米 发表于 2011-7-31 19:51


那我就改成XX功。。
作者: John.G    时间: 2011-7-31 20:42:54

那我就改成XX功。。
hitye 发表于 2011-7-31 20:33

F.L.功................
作者: Koala0601    时间: 2011-7-31 22:26: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00001    时间: 2011-7-31 22:30:30

谢谢楼主热心分享!
作者: 选择新西兰    时间: 2011-7-31 22:33: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iya    时间: 2011-7-31 22:44:20

太好了 还在第一页,留个名!~~~
作者: keepower    时间: 2011-7-31 22:45:49

我还计划着去上海工作2-3年的说,总要进城看看
作者: 太阳鸟鸟    时间: 2011-7-31 22:50: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越墮落。越快樂    时间: 2011-7-31 22:58:56

好好地分享!
作者: hitye    时间: 2011-7-31 22:59:55

我想看你是怎么从一个不熟悉的行业做起,然后做到现在这个份上,是运气还是能力还是执着?
太阳鸟鸟 发表于 2011-7-31 22:50


那就耐心看吧。。我争取每天都写点
作者: 飘一季心情    时间: 2011-8-1 10:49:25

继续支持。。。。。。。。。。。。。这个绝对精华了。。。
作者: BabyG    时间: 2011-8-1 11:09:34

支持呢! 等更新~ 慢慢看~~
一路走來的路不容易, 最重要是家人的支持! =)
作者: tpan    时间: 2011-8-1 11:45:05

都不容易!
作者: kei    时间: 2011-8-1 12:52:47

还在第一页吗??先留名
作者: FindingRainbow    时间: 2011-8-1 13:33:45


作者: hitye    时间: 2011-8-1 14:31:31

吃完午饭,接着写

    在写如何创业之前,我想先谈谈这个business plan,因为这个很关键。这个plan一旦递交给移民局了,那么在你申请PR的时候,移民局就会根据这个plan来审核。
    我的plan是XX功准备的,基本内容就是在北岸(后来知道这个是无所谓的,开在神马地方都没关系)开一个以商业的设计和装潢、制作为经营项目的公司,大约需要雇1个fulltime和1个parttime,年营业额在200k左右,利润30k多(包括雇主的工资),但是因为生意总归有成长的过程,所以第一年大约做到180k,第二年200k,第三年220k,呈一个逐渐上升的态势。说实话,这个plan还是让我有点心虚的,就算是180k,每月也要做到15k才行,当时心里一点谱也没有,想想15k,和人民币要7万多了,心里不免有点哈牢牢的。。。
    但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也得到了身边所有人的支持,就算心里害怕,我也得坚定的走下去,虽然大家说,“万一真的失败了也没关系,大不了回来好了。”,但是我真的不想失败。
-----------------------------------------------------割一下------------------------------------------------------------------------------
     表哥住在henderson的alan ave,我们来到奥克兰后,就先落脚在他家。后来啊,当碰到三月那个alan,我就总觉得我跟alan这个名字好像挺有缘的。
   刚刚过来的人们做的事大概都是差不多的,办IRD,办银行卡,考驾照,买车。。。。这里就用到了前面我所提到的国内办的驾照公证。因为IRD和银行,都必须要两个有相片的证件才行,而我们出国只带了护照,还好有国内的驾照和公证书(没公证书有驾照也没用),才顺利的办成。考驾照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国内的驾照,那就得重新来过了,从learner开始,那得多就才能到full呢?当考官告诉我考试通过的时候,我感觉我的确是幸运的,至少刚来的几件事都很顺利。
   但是,最关键的事还是没有着落。 city那家新加坡人的店我去看了下,感觉他的店基本没有什么值钱的设备,除了一台单色印刷机和切纸机,也要卖到120k+货,而且,对印刷真的是一无所知的我,如何去操作一台上个世纪初生产的印刷机呢? 这个时候,一个关键的人M,出现了。
    关于M的故事,我曾在几个关于员工问题的帖子里提到过他,记得有人问我,既然此人如此之JP,为什么你一定要雇这样一个人?究竟是有什么样的背景?后来啊,领导跟我说,老天给你安排了一个M是有他的用意的,如果没有M这样的人来锻炼你,那你就不可能成长的那么快,可能跟刚来NZ时并不会有很大的差别。
    既然M如此的重要,想知道他是如何“锻炼”我的?那就请继续关注我的更新吧,谢谢。
作者: 如果果    时间: 2011-8-1 14:32:07

{:8_387:}sounds like its not an easy way !
作者: hitye    时间: 2011-8-1 14:34:42

{:8_387:}sounds like its not an easy way !
如果果 发表于 2011-8-1 14:32


对。。别听中介说的那么好听。。因为往里砸钱的是你
也不要听他们那些欺骗移民局的歪点子,因为如果一旦被移民局发现,倒霉的也只是你啊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1-8-1 14:47:47

有缘你妹啊
作者: 小猪baby    时间: 2011-8-1 19:31:34

坐等更新...
作者: 太阳鸟鸟    时间: 2011-8-1 23:04: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越墮落。越快樂    时间: 2011-8-1 23:36:56

海总胆子真大!!!!!大胆!
作者: 荒岛余生    时间: 2011-8-1 23:54:07

此贴要顶啊
作者: 越墮落。越快樂    时间: 2011-8-1 23:56:28

人 生 就 像 高 压 锅,压 力 大 了 的 时 候 自 己 就 成 熟 了。
作者: hitye    时间: 2011-8-2 00:08:24

好吧,决定写一点然后睡觉。
    先介绍下M家的背景,M一家都是北京人,M的老爸跟表哥家关系不错,M大约是在02-03年左右跟他老爸一起创业移民来的NZ。他老爸来到NZ就在西边的一个小镇买了一个小印刷厂,但是因为他不懂得最关键的开机器的技术,所以在生产上非常受制于人,开机器的工人只要不来,他就只能停工了。总之印刷厂当时的生意并不好,我估计可能一年也就60k不到吧。于是,M的老爸想起以前曾在中国卖过印刷材料,而NZ的印刷材料价格相当高,以国内的成本来算,大概能有300%的利润。就这样,他们开始从国内进口印刷材料来卖,效果果然不错,比做印刷的生意要好的多了。就这样,他们就凭借卖印刷材料,再加上那时的创业移民要求不高,就获得了PR。
    然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虽然印刷材料的生意利润不错,但那时,他们所卖的产品已经逐渐在被高科技的新产品所淘汰,到了07年,他们丢掉了最大的一个客户。印刷材料的生意开始走下坡路,而印刷的生意又没有起色,M的老爸也老了,干不动了,于是,只能让M出来挑大梁。M没上过什么学,大约初中文化,虽然他也在NZ的印刷业混了不少年,耳濡目染懂得了不少印刷的专业知识,但是,他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粗心,很粗心,给客户做发票本都会把号码顺序搞错。同时呢,他也缺少耐心,一件事如果反复几次做不好,他就做不下去了。所以,以他的性格是根本做不了印刷的。无奈之下,他老爸只好把印刷的生意卖了,据说也没卖多少钱,甚至卖设备的时候还搭上了几千块的运费。那么,就只剩下了卖印刷材料的生意让M来干。卖印刷材料相对简单,也不用开店,货物放在家,客户要货就发个快递,或者自己去送货,很轻松。这样也省去了租店面的成本,虽然市场还是在逐渐萎缩,但是对于M来说,利润还是不错的。
    初次见到M,是在表哥家,因为表哥以前曾跟M的老爸说过我的事,毕竟他做过几年印刷嘛,可以给我些指点,他也同意了,所以表哥家里开party时,就叫上了M,大家见个面。记得M是在表哥正忙着烤羊肉串的时候来的,小平头、布鞋,个字不高,看起来身体挺结实,但是神情有点不冷不热,让人觉得不是很精神。刚一见面,大家只是寒暄了几句,没怎么说话,只待了一会,他就说要走,说朋友找了几个日本妹妹,让他去吃饭,然后就走了。所以,第一次见面,没什么太好和太坏的感觉,只是觉得人家请你来吃饭,你才待了几分钟就走,似乎不太礼貌,而且原因也挺那个的。
    和M见面,基本上等于什么都没聊,只好又去找M的老爸。M的老爸给人的感觉挺热情,也很精明,他给我讲了不少他做生意时的事,比如他曾经做一单活,最后印了一屋子的废纸,再比如他给别人印T-shirt,因为语言沟通不好,把背面印到正面去了,还有有次他的机器坏了,修机器的人偷懒拖延时间多收钱等等,总而言之,就是在新西兰做印刷不是件容易的事。同时,他也说可以让M在送货的时候带我们去那些印刷厂看看,了解了解情况。那时候,我刚刚买了车,但是没驾照,不敢开上路,而表哥的孩子刚出世,表哥白天又要上班,所以有人能带我们出去转转,我们是非常感激的。
作者: miaomeow    时间: 2011-8-2 02:34:20

继续写啊。好像很好玩哈哈
作者: 无过    时间: 2011-8-2 08:14:14

海总威武,海总神勇.....
小弟来围观
作者: 太阳鸟鸟    时间: 2011-8-2 19:41: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ohn.G    时间: 2011-8-2 20:15:27

晕死。。。 更新咋在第二页。。。
作者: Highlander    时间: 2011-8-2 21:04:30

今天的功课呢?
作者: tli004    时间: 2011-8-2 21:35: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aomibaobao    时间: 2011-8-2 21:47:46

海总威武。。
;10;
作者: hitye    时间: 2011-8-2 23:18:00

本帖最后由 hitye 于 2011-8-3 00:34 编辑

今天挺忙,回来陪领导看裸婚时代,好了,现在继续
于是我们就跟M出去送货,顺便了解下AKL的中小印刷厂。这一次,M倒是一反上次在表哥家的态度,变得很热情,而且不光带我们去看印刷厂,顺便也带我们去东区的“富人区”玩,给我们讲讲奥克兰的情况等等。但是,他似乎更喜欢谈男女感情的问题,一路聊下来,从我的感觉,他觉得自己是个特纯情的人,也特别真诚,而且喜欢锻炼,身体好,但是呢。。没钱,而奥克兰的中国姑娘呢,大都喜欢A装C,即使自己条件不好的,也喜欢找帅哥,找有钱的。于是,他来了奥克兰那么长时间,感情上却一直失败,最可能成的一个姑娘,也最终选择了一个赚钱多的包工头。那时候,我还真的信他了,觉得这出了国的姑娘们怎么都这样,跟他一起感慨。但是,后来他又说到有次从QQ约了个姑娘在北岸见面,结果姑娘来了他就躲在一边,然后发现姑娘原来是个胖丫头,他就走了,回去以后还上QQ把人家损了一遍。。。。所以,我又觉得,他说的话可能不是那么回事。
    和M在奥克兰转了一圈,在国内都没进过印刷厂的我,这回可算是开了眼,原来这印刷厂还挺复杂的,那么多设备,那么多工序,但是我什么都看不懂。不懂技术,如果真的买了印刷厂,怎么做?再请人?心里实在没把握。
    我和领导左犹豫、右犹豫,什么都定不下来。无聊的时候就出去看看房子,这是我和领导都喜欢的一件事,因为表哥也说,如果能买个房子,那肯定比租房合适。一开始,我们看300k左右的房子,因为我们出来带的钱有限,而且还要考虑投资生意。但是,300k的房子很快就被否决了,预算很快的上升到400k,乃至500k,仍旧不满意。想想我们那时真的也是很可笑,又要地大,又要freehold,又要格局合理等等。。。后来,我们选择了自己买地盖房子,就暂且不表了,详细的可以见我的建房日记。
    大概也就在买地的那时候,M的老爸叫我们去他家,说有事相谈,我隐约觉得,应该和他的生意有关。但老实说,我对他的生意兴趣并不大,因为这个生意能养活他儿子,但是营业额远达不到我移民的要求,而且一个处在夕阳产业的生意,没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况且,我觉得卖印刷材料可能和印刷不太靠边,怕倒时候不符合移民局的要求。M的老爸见了我,就开门见山提出想让我买他的生意。他拿出一本印刷杂志,指着上面一个新产品(他目前产品的新一代产品,目前正在大踏步的取代他所卖的产品),他说那是中国出的,目前市场上仍旧是以kodak、fujifilm、agfa为主,但是如今中国有公司也掌握了这项技术,开始在澳洲推出自己的产品。如果我们可以从中国引进这个产品,那么基本可以说,我们至少,要比现在好的多的多。对于我在生意性质上的疑虑,他也以自己的实际经验跟我说,他觉得问题不大,总归跟印刷沾点边,而且客户都是印刷厂,实在不行,可以把印刷厂的活拿过来,走个帐,那样也就可以了。
    他说这个话,也并不只是玩虚的,因为他实际上已经和中国的公司联系上了,并且对方也已经寄了产品过来测试。最后,他把自己目前的生意开价x万,他说一般生意是按照一年营业额来定价,但是那时纽币跌的厉害,他觉得价格应该高点。我当时就觉得,生意的卖价和纽币的汇率有什么关系?难道说我在这时候来了NZ,我沾了汇率低的便宜,我就应该多花钱么?
    虽然这个出价的理由不太靠谱,但是在老人家面前我们还是表示先回去商量商量。回去后,我和领导合计了一下,觉得如果说这个生意能有发展,那么还是可买的,但是出价的理由不太合理,而我们也不知如何去还价,毕竟这里还有M家和表哥家的一层关系。而且,就是一个相对简单的生意,我们其实也还是一无所知,因为通过和M跑了几次印刷厂,我们知道,他家所卖的印刷材料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印刷质量。而我们什么都不懂,如果万一客户有了技术问题怎么办?我们如何解答呢?何况还要开发新产品的市场,如何入手呢?所以,最后我和领导觉得,要不可以这样,比如在新公司给M一些股份,然后把买生意的价格降下来。
但是当我把这个想法说给表哥听,他却觉得有点问题。
    问题不在生意上,主要是关于M。因为虽然他跟M没有太多来往,但是也听到了一些关于M的故事,在他觉得,M做事非但不靠谱,甚至是个有点奇怪的人。但是,从我们的感觉,一直觉得M是个挺热情的人,开车带我们到处转,觉得他也挺大方。虽然说在他关于对待感情、对待女孩子的态度上,我们觉得不太赞同,但是总体来说,那时我们对他的评价还是很正面的。再加上我们觉得做这个生意没他似乎不行,所以我们情愿相信他是个思维有点幼稚只是有时行为不太让人理解的。。。好人(后来证明我们的感觉还算准确)。
作者: hitye    时间: 2011-8-3 00:33:20

本帖最后由 hitye 于 2011-8-3 00:34 编辑

于是,我们就直接跟M的老爸提出了我们想法,x-20k再加M在新公司10%的股份。M的老爸起初说些什么他儿子太笨,什么都干不了之类的客套话,但后来我们夸奖了M几句以后,他也就没再坚持。但他说,这个事还得M同意才行。
    和M相谈的那天我还记得很清楚。夏天的傍晚,M的爸妈都出去了,他一人在家,还戴了副眼镜,看上去给平时不太一样。他先是给我们一张纸,告诉我们这是他在unitec报名上学的表格,他本想去学健身,以后出来当健身教练,同时也可以多认识点洋妞,既然中国姑娘不行,也许能在洋妞那把单身的问题解决,而且洋妞不看重房子。。有感情就住在一起如何如何。但是呢,他现在觉得他也快30了,还是赚钱最重要,有了钱,一切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所以呢,他很爽快的同意了我的方案。当天他给了我一些公司的历史资料,包括销售记录和近两年的财务报表等等。
     M答应的如此之爽快,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当然,后来我们才知道往往他答应的越爽快,反悔的也就越快。这一次,他的反悔只隔了一天。
     转天M就找了个会计朋友来帮我们准备注册公司的事宜。但是,仅隔了一天,会计就打电话给我说,M一直没有把他应该填写的表格传过来,M说他有些事还没跟我谈清楚。我马上打了M的手机,M接了,说他在外面,不方便说话,让我有事找他爸谈,然后就挂了。我当时有点纳闷,怎么还装的好像不知道我找他什么事似的?找到他老爸,他老爸好像一直在等我们的样子,但看见我们,说话还是不紧不慢的,他觉得我们给M10%的股份,M觉得太少,觉得自己不受重视,有情绪,又不敢跟我们说,所以呢,就让他来和我们说。他们觉得30%的股份比较合适。我们觉得有意见可以提,有问题可以商量解决,但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提意见,让人只能觉得M还是挺幼稚的一个人。我们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提出了折中的方案,把M的股份提高到20%,M的老爸稍露了一下难色,但还是接受了我们的方案。
    在新西兰注册公司的确简单,大约只用了两天,公司就注册好了。接下来就是要解决我们自己的住房和公司的办公室的问题。
    以M老爸的意思,公司应该是租个便宜的仓库,然后我们也可以住在里面,这样房租便宜,我们住在里面也省去了租房的费用。他的想法我能理解,但是看过了一些类似的仓库,我和领导觉得那条件的确是太艰苦了点,或者说是根本没办法住人,而且那些仓库大多地点也很差。后来我们也谈过几个带仓库的连排,条件不错,有仓库,也有办公室,还有卧室、厨房,但是一个月要4000左右了,谈过几次价格都降不下来,只好作罢。
作者: hitye    时间: 2011-8-3 00:52:16

与林肯路的缘分,是出现在最后。当我从西区跑到albany,又转回西区,跟中介看过无数个房子仍不满意之后,我跟中介说,我似乎在林肯路看到一个房子在出租,但是可能面积不是很大,我想把资料调出来看一下。中介很专业,很快就找到了那个房子,我快速的扫了几眼房子的结构图,有办公室,四个房间,浴室和厨房都有,基本上办公和住都完美的解决了,而且房子后面有很大的停车场,而房子又是在主路上,对面就是一个小mall,warehouse、情人餐厅、bond&bond、银行等等,不远处还有中国超市、nandos、hell pizza,这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所以我几乎是毫不犹豫的租下了这个房子。那时,公司刚好成立10天了。10天里,公司做了3k左右的营业额,我觉得还算满意。
    我和领导一下子有了自己的办公室和家,就好象一下子有了目标似的,每天东买西买,忙得不亦乐乎。然而,就在我把办公家具、电脑、电话、传真等等都准备好等待公司开业的时候,M却又突然反悔了。而且,反悔的前一天他还在跟我装家具,真的一点征兆也看不出来。


困了。。明天继续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1-8-3 08:17:01

把标题改成,

"我和M之间说不得但又不得不说最后也不知道该不该说所以还是说了吧的那点男人之间的事",

保证更红
作者: hitye    时间: 2011-8-3 09:28:00

哈哈。。我也在想,写M好像也不能太多了,不过我的故事如果没他的确不好玩。。
作者: hitye    时间: 2011-8-3 11:42:46

M反悔的原因,大概与我和他的一次谈话有关。因为当时我粗算了一笔账,公司如何发展还是不确定的,所以以目前跟M老爸所买的生意来看,平均一个月可能营业额在5-6k,那么房租一个月就要2.3k,要M来工作,就要给他发工资,按照四周,每周40小时,按照当时最低工资12.5/H来算,那么四周就要2k,再加上电费、网络电话费和其他杂费每月0.5k,这样一个公司的要运行起来,至少每月需要4.8k,就算印刷材料的利润很高,公司也还是要每月小亏。所以,当时我和M商量,新公司刚成立,事情并不是很多,再加上一上来只能靠老公司的生意维持,连成本都cover不掉,这样公司的压力就很大,那么,他也是股东,本着从公司利益出发,可不可以每周只工作30小时,这样公司一开始的压力也小一些,等过一段时间就给他恢复到40小时。M当时没说什么,只是点头答应了。
    于是,新公司成立的第一天早上,传真机就响了,我收到了M的第一封传真。M信里的意思是说,他认为他和我的经营理念不符,我一周只让他工作30小时甚至还不如麦当劳打工的学生。另外,他觉得这个生意很小,没必要有两个股东,我自己做就可以了,所以他要求退掉他的股份,让我给他20k,之后,他可以考虑重新以雇佣的方式跟我合作。
    当时,我和领导看到这封信着实有点懵,一下子有点不知所措。想打电话跟律师咨询,人家接了电话就说要按时间收费,无奈之下,只好给我们的会计打电话。我们的会计Z是我表嫂的同学,注册会计师,我曾经在skykiwi上推荐过她,她也在投资版有咨询的帖子。她是个很热心的人,做事也很快。给移民局提供的所有财务方面的资料都是她帮我准备的,一点问题也没有,我也非常感谢她。Z说,因为3月底刚刚做完年账,公司账上是亏损,无钱可分,而M要求退股,没有这种说法,只可能是他把他的股份卖给我,或者其他人,但是股价的计算又比较复杂,要找估价师估价,那又是一笔很大的费用,所以可能还是双方协商一个股价比较简单些。但是以公司目前的情况,M想要卖20k应该是不太可能。
    有了会计的说法,我们的心里稍微定了定。我们觉得,M如此“混”的行为,他老爸到底知道不知道?如果知道又是什么样的想法呢?等我们找到M的老爸时,才知道,原来M这几天在跟他爸闹别扭,几天没回家了。大致的原因可能是M想买辆车,已经联系好了卖主,结果老爸不给钱。而他觉得,老爸刚卖了生意,有钱了,那钱有一部分应该是他的,而老爸却不给他,于是就赌气不回家。M老爸答应帮我们劝劝他儿子,同时他也强调,我们现在还离不开M,毕竟刚接手这个生意,还什么都不懂。
    我和领导分析,不回家的孩子,其实饿了也就知道回家了,但是M也是快30的人了,有朋友,应该能暂时顶一阵子。可是M自己也没什么积蓄,朋友也不可能总让你白吃,没钱了,这可是大事。然后M可能就想,他在新公司有股份,这股份也没多少,有和没有意义不大,自己现在又没钱,干脆把股份退了,20k也是够花了。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假如M的老爸能够劝劝自己的儿子,等M的孩子脾气消了,或许也就没事了。
    当天晚上,我又收到了M的第二封传真,大意是从3月份公司成立,他一共工作了XX天,每天以X小时计算,我应该支付他工资XXX元。另外,公司当时买电脑给他办公用,他拿来一套鼠标键盘,说是家里没用多余的。在传真里,他要求我付给他20刀的鼠标键盘费。我觉得这些费用都不是问题,但是那些印刷材料都放在他家里,我觉得还是尽快都搬到公司才能放心。于是,转天我和领导就去他家搬印刷材料。
    那天,我真是一辈子都忘不了。因为印刷材料主要是80多包铝板,每包大约15-20kg(根据尺寸不同),还有60多箱化学品,每箱大约5kg。林肯路的房子是居民住宅的结构,也没有车库,我们用一个小房间当仓库,但是因为过道很窄,就只能一包一包的往里搬。记得那天我来回M家有7-8趟,整整搬了一下午,最后实在没力气了,就用头顶着箱子往里搬。那天,我唯一的帮手是领导,她笑着说自己快变成大力士了,但是,我的心里,却有点酸.......
作者: Blue~Sam    时间: 2011-8-3 12:05:28

MARK 一下,等更新
作者: xlynn    时间: 2011-8-3 12:26:55

占个位,慢慢看看。哈哈
作者: missmia    时间: 2011-8-3 12:37:27

强推~~~~~~~~~~~~~~~~
作者: BabyG    时间: 2011-8-3 12:38:48

很好看, 期待更新~~
M真的很有意思。。哈
領導也很偉大。。現在你們生意上軌道了真好~
作者: 小猪baby    时间: 2011-8-3 13:04:46

,期待更新~~
作者: 家后    时间: 2011-8-3 13:28:20

好帖 留爪 慢慢看
作者: kei    时间: 2011-8-3 13:32:32

还是希望每天在顶楼编辑一下 接着往下码

这样看下来好累啊 老板
作者: fresahoo    时间: 2011-8-3 14:04:57

海和MM之间不得不说的事
作者: sam2006    时间: 2011-8-3 14:09:36

good on you !

Support..{:8_394:}
作者: 太阳鸟鸟    时间: 2011-8-3 14:15: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xy    时间: 2011-8-3 15:15:44

35# 无过

you baby is sooooooooooooooooooooooo cute!!!
作者: Lexy    时间: 2011-8-3 15:16:57

46# hitye

Remarkable "ling dao".
作者: 恶贯满盈    时间: 2011-8-3 15:27:23

创业艰辛呀!!!
作者: purplefog    时间: 2011-8-3 15:33:16

热门吧?
作者: ki_ki    时间: 2011-8-3 15:53:25

写的不错哦~支持!
作者: hitye    时间: 2011-8-3 16:11:30

还是希望每天在顶楼编辑一下 接着往下码

这样看下来好累啊 老板
kei 发表于 2011-8-3 13:32


恩,没问题,已经这么做了
作者: renfei8420    时间: 2011-8-3 18:48:01

留名关注~~~~~~~~~~~~~~~~~~~~~
作者: 电子小铺    时间: 2011-8-3 19:56:27

支持奋斗的人
作者: hitye    时间: 2011-8-3 21:25:44

M老爸的话似乎是起了作用,大约过了两天,M到公司来送了一些以前公司的送货单和信封,都是可以继续使用的。领导看他来了,就把我们的想法告诉了他。领导告诉他,就在公司开门的第一天的前一天晚上,我们想到M来上班了,没有椅子坐,于是晚上11点跑到东区去就为了给他买椅子,没想到,早上就收到了他的那封传真。我看的出他有点惭愧,他开始承认自己做的不对,做的过分了,但是他依然坚持要“退掉”自己的股份。但是我也很明确的告诉他,公司现在没钱给他,如果他坚持要“退”,那么公司也只能两年内分几次给他。
    不知是我的态度坚决,还是M觉得我的方案有些繁琐,总之他转天就来上班了,事先并没有通知我。用一个从“裸婚”里学到的词,我感觉似乎他是想“翻篇”了,既然如此,我也就当什么没发生过吧,毕竟,公司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M来上班以后,公司的发展并不顺利,甚至因为客户付钱拖拉,我不得不继续往公司账户上打钱以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行。而我最寄予希望的新产品呢,中国公司把新产品在新西兰的代理权给了澳洲公司,而澳洲公司给我们的售价又太高,所以根本没有价格优势,又如何去打开市场呢?但是,在那个时候,在我的眼里,似乎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这个时候,有两个好消息传来——一是M说他家以前卖的一种产品,因为生产商的技术问题不过关,所以后来就不再进口了,而我们目前销售的印刷材料的生产商在这个产品上已经技术很稳定了,虽说这个产品依然是夕阳产品,但是在新西兰这个技术更新相对较慢的地方应该还是有一定的市场。另一个好消息则是他们目前也已经开始生产新型产品,而且价格也有一定的优势。只是,他们不肯空运样品过来,只能等这次订货一起发来,那样,就至少要等1个多月了。
    这1个多月,基本上除了出去送货,就是我和M在一个办公室里待着,领导只能在卧室待着,因为办公室就两张桌子。两个人,在一个办公室里,每天要度过8小时,如果无事可做,其实真的也挺难熬的,要熬过这8小时,也就只能无聊中作乐了。
    说件有意思的事。M的老爸在成立公司时和我们说过,这新西兰啊,可跟中国不一样,在新西兰,公司都是管中饭的,而且,你要让员工出去跑,得给员工配车才行。当时,听到他这么说,我和领导有点怀疑,但是后来也忘记求证了。等到M真的来上班了,我们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真的来了。起初,领导中午做饭,总会招呼M一起吃,M也从没客气过。但是后来发现,即使不招呼M,他也会主动来吃饭。再后来,我们觉得形势不对了,这么吃下去,等于每天中午都得准备3个人的饭,对领导也是个负担。于是,我做主,简单点吧,从超市买袋装的鸡肉饼,微波炉热一下,用面包一夹,放点蔬菜和色拉酱。。。当汉堡吃,省去了做饭的麻烦。但是,自从换了肉饼之后,每次M至少要吃4块以上,我和领导一看,泥马照这吃法,一袋肉饼也根本坚持不了几天啊。那时啊,我有个篱笆网上的朋友也在奥克兰,但是大家一直没见过,只知道她在念书,后来有空了就叫她来家里玩。因为她也是上海人,和领导说上海话,两个人聊得很热闹。聊着就聊到了很头疼的每天中饭的问题。当朋友听到领导说到M每天的中饭时,她惊呆了——“四块肉饼?!”朋友当时非常惊讶和气愤,她说,她现在有时也在公司里做事,新西兰根本没有公司要管中饭的规定,再有。。。他也太能吃了吧?自从那以后,我们就不再准备M的中饭了,但是“四块肉饼”却不胫而走,在朋友们中传开了。
作者: nzreseller    时间: 2011-8-3 22:50:18

原来是海总。。只看题目没看见是谁,第一帖还那么长。到下面才看到广告。
作者: hitye    时间: 2011-8-4 00:11:51

还有一件事,是我和领导都比较汗的,怎么说呢,觉得挺没面子的。M这个人呢,很色(这一点我可以表示理解,毕竟快30的人了还在单身,但是还是很汗)。因为我是个喜欢泡论坛的人,经常在skykiwi上逛,后来,挺凑巧就让我发现了他在skykiwi上的ID。有个习惯大家应该都有,但凡对一个人感兴趣,肯定会点开他的头像,看看他发过什么帖子。我这么一看,那个囧啊。。。他发的帖子大部分都在两性健康,小部分在交友版,而两性版的帖子标题非常的非常的。。。呕,但是这个事实在太囧了,我只跟领导说过。可后来当他离开公司以后,我和公司其他的员工聊起他,人家说他在skykiwi上的帖子很。。。。我才发现,原来这已经不是秘密了。
    话归正题,关心创业移民的朋友需要注意了。当你的公司正式成立以后,你就得去向移民局要那剩下的2年零3个月的签证了,你需要准备好你的公司证明,如果生意是买的,需要提供买卖合同以及律师信或者会计事务所的证明,还有你的银行statement,证明你已转了足够的钱过来,以及租房合同。但当时移民局只给了我两年的签证,因为我的护照在2011年7月就到期了,后来为此我多花了420刀,就为了找移民局要那剩下的3个月签证。拿到签证之后,放心,移民局不会管你了,也不会私下调查你,两年后见,而你经常打交道的就应该变成IRD了。
    我曾经在M和M老爸的描述下幻想过,新产品一旦上马,我们公司将如何如何的迅猛发展,乃至发展成一个大公司。但是后来,当我了解的越多,就越发现这条路是多么的困难。这次收到的新样品依然不行,因为与其他品牌的化学品不匹配,而测试的工厂也因为以前的失败经历,越来越反感测试我们的产品。而且,我也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新的产品必然有新的技术,而且肯定要比老产品更复杂,但是M根本对此一无所知。老产品因为已经非常的成熟,所以,基本不需要技术上的service,而新产品,各大公司其实也都是在刚刚起步的阶段,机器经常会出问题,所以,大公司们的承诺就是,只要你买我的产品,那么我免费修你的机器。修机器唉。。。我还是M?
    所以,09年5月份,虽然新产品的推广还不能说彻底的失败,但是我几乎已经没有什么信心了。
    怎么办?公司似乎没有什么新的出路了,虽然说重新拾起的老产品也开始卖起来了,但是,每个月也就增加1K的营业额,离我的目标还差得太远,难道最后真的要我去买营业额么?以我的性格来说,我不喜欢作假,同时,我也知道,作一次假,别人手里就有了你的把柄,不管那个人是谁,我都不喜欢这种感觉。
    那时,偶然一件事让我有了新的想法。M的朋友托他做些公司的名片,不知道M是怎么跟朋友宣传的,总之,生意是拉来了。谁来做呢,简单,因为我们的客户都是印刷厂,于是就这么一进一出,钱就赚到了。当时,我觉得这个不错,因为我们认识那么多印刷厂,必然可以从中挑选价格最便宜的,我们帮印刷厂拉活,虽然挣的不多,但是至少营业额可以上去些。
    成本低的活干起来总是快的,很快,我们在林肯路上树起了牌子,牌子改过几个颜色,但是都觉得不满意,但最后还是将就了,虽然最后做出来真的是很丑,但是,当时的我可是相当激动的。但自从牌子树起来后,虽然也偶尔有人来询价,但是却一单也没有做成过。很明显,空荡荡的办公室,啥也没有,别人怎么会相信你呢?那时,我有时也想,要不自己做印刷?但是想起M老爸的经历,再加上自己一点经验也没有,连从何开始都不知道,只好作罢。
    M有一个好友T,是开copy centre的。有次,我和M出去办事,路过他那里就进去看看,因为,一单印刷生意也接不到的我,对别人都是怎么做的很好奇。记得我走进去时,T的复印机上正在印着某选美比赛的海报,厚厚的一叠,看到别人这么忙,我顿时好生羡慕。这机器得多少钱,我很好奇的问T,T说,这机器是lease to own,一个月大概就400多块钱,大概3年后,机器就是自己的了。一个月400多,我忽然想,如果这样起步,那成本倒也不高啊。
    还是那句话,成本低的事做起来总是快的。在M的帮助下,我们找了两家公司,fuji xerox和konica minolta,分别去看了他们的设备,老实说,他们打了很多测试图给我,我基本上看不明白,别人说,你看新机器比老机器打出来颜色好看,其实在我看来都差不多,只好一个劲的点头。。。。最后,两家公司都分别给了两个方案,一种是新款机器,一种是已经基本快淘汰了的老款机器。新机器的价格很贵,一个月要1k多,而旧机器很便宜,但是service的费用要贵很多。我的本意,当然是想买台新型的机器,但是,我当时就不明白,为什么人家的新机器那么便宜,你们给我的方案辣么的贵?无知的我啊,当时觉得他们是在坑我。我问M,M也不懂。于是我做了件傻事,我直接把T的机器型号给他们,告诉他们,我就要这个机器,或者类似这个型号的机器。这时,两家公司的sales显示出了不一样的态度。konica的sales直接告诉我,没问题,这个机器好啊,新出的,一个月才400多,而fuji的sales却极力的不推荐我买这个机器,他email里写了很长一段,但我当时已经没耐心看他的email了,就觉得,这老家伙还在坑我。(事实证明啊,忠言逆耳)
    最后,当然也是在领导的支持下,09年6月我拥有了人生中第一台也是最悲催的数码印刷机。
作者: fannie    时间: 2011-8-4 00:39:34

可以出自传了~~
作者: 思乡起    时间: 2011-8-4 01:55: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anini    时间: 2011-8-4 12:10:03

佩服LZ啥也不懂时的勇气和敢想敢做的魄力。。。
很多时候犹豫和害怕失败已经让人裹足不前失去所有希望了
如此真实的心路体验看了也能感觉到被鼓励
期待一直更新~~强力关注ing
作者: missmia    时间: 2011-8-4 15:43:48

四块肉饼红了。。。争取写成小月月类型的,有木有!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1-8-4 15:50:29

4mc is red........
作者: 网外的鱼    时间: 2011-8-4 16:28:30

看的津津有味,敢创业移民的都是强人啊,佩服佩服
楼主是以前宠物之家的HITYE么?
作者: hitye    时间: 2011-8-4 16:43:34

看的津津有味,敢创业移民的都是强人啊,佩服佩服
楼主是以前宠物之家的HITYE么?
网外的鱼 发表于 2011-8-4 16:28


宠物之家?2002-2004。。。后来是宠物星球,很怀念那时的日子,一群人一群狗一起出去疯,您是??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1-8-4 16:54:23

你家这么大的院子, 再养条狗嘛
作者: 网外的鱼    时间: 2011-8-4 17:39:02

宠物之家?2002-2004。。。后来是宠物星球,很怀念那时的日子,一群人一群狗一起出去疯,您是??
hitye 发表于 2011-8-4 16:43

O(∩_∩)O哈哈~我记得你家的大金毛,以前还一起聊过
作者: hitye    时间: 2011-8-4 19:01:52

O(∩_∩)O哈哈~我记得你家的大金毛,以前还一起聊过
网外的鱼 发表于 2011-8-4 17:39


告诉下俺ID,俺回想一下
作者: 网外的鱼    时间: 2011-8-4 20:16:51

告诉下俺ID,俺回想一下
hitye 发表于 2011-8-4 19:01


Even贝儿,哈哈
作者: linfeng    时间: 2011-8-4 20:41:15

帮忙顶下牛人。。。。
作者: hitye    时间: 2011-8-4 22:16:11

Even贝儿,哈哈
网外的鱼 发表于 2011-8-4 20:16


老实说,有点印象,但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我唯一能把之家和新西兰联系起来的就是那个叫NZ猫猫的ID,记得那时她经常会讲些在NZ的故事,我印象很深
作者: hitye    时间: 2011-8-4 22:19:03

周日客户开业,要准备很多样品,结果一天都在忙,晚上送过去。
但是,今天是我和领导注册结婚5周年的日子。。。直到傍晚帮客户联系开业花篮的时候我才想起来。。我是猪
想想怎么补偿领导吧。。。
作者: wgv21    时间: 2011-8-4 23:55:59


作者: hitye    时间: 2011-8-5 01:09:13

身体累了,卧在沙发里,故事继续

    为什么说“悲催”的印刷机呢?简单的说,我买的是一台办公室里用的印刷机,作为办公用途,它足够用了,但是距离专业印刷机,它还差的很远。
    当然,虽然机器不专业,但是对一一个小店的起步,也是足够了的。接着,我又添置了一台德国产的桌面式切纸机。这样基本上就可以应付诸如名片、传单之类的活儿了。那时,我自以为很聪明的跑到对面的stationery去“偷”人家的价格,然后告诉领导,我们的价格完全可以定的比他们低很多,而且还是有利润的,甚至,我把A4黑白复印的价格设定在了5 cent,彩色A4 40 cent,都是比stationery要便宜很多。但是,生意哪里会这么简单呢....我等来的第一个上门的“顾客”,是来换零钱的,FML。那个时候,办公室里经常死一般的沉寂,直到下班,有几次,我甚至困了,想睡觉。M每天都很规律,公司9:30开门,他总会迟几分钟到,但是5:30下班,他都是很准时的。有一次,一天又安静的过去了,但我实在是熬不下去了,我对M说,你的职务是销售经理,可公司这样下去不行啊。M似乎早有准备,马上回我一句,公司得有车,否则我怎么出去跑?我说,你不是自己有车吗?公司目前没有钱给你配车,但是用你自己的车,公司可以给你报销油费和一些保养的费用。他马上回我,我的车发动机坏了,不能跑远,而且公司买辆2000块的车就行了,花不了多少钱。我当时想,2000块的车?那要花多少修车费啊?
    M不肯出去跑,我就让他至少要在这方面动动脑子,想点办法出来,同时,我也开始在skykiwi上面做一些“软”广告,那时,我看别人的签名里可以有广告,就直接弄了个价格表的图片放在签名里,结果第一天就被删了,只好改成了文字的广告。
    印刷事业的头一炮,的确是M打响的。M有个朋友R在unitec读艺术,每个学期都要交作业,据说学校里的copy centre价格巨贵。不知怎的,我有一台“无敌兔”的事被R知道了,正好R当时要拍些照片,于是就到公司来,让我帮她拍照,顺便,她也有些作业需要打印。学艺术的人总归要玩点另类的东西,于是,那天我拍了悬空的、上吊的、伤痕累累的。。。。各种pose,但是,我最关心的,依然是她今天会打印多少东西。结果还不算让我失望,她打印了有20块钱的东西,而且,她对印刷机的打印质量也满意,觉得我们的价格也很好,同意帮我们去学校贴些广告。于是,我赶紧打了几张A3的海报让她帮忙去贴。R的做事风格我很喜欢,估计当晚,unitec就贴上了我的广告。而广告的效果,也马上显现了。
    很快,就有几个学生来打印作业,他们其中的两个洋人MM,后来每个学期都会来打印作业。那时,店里因为生意少,根本没考虑过POS机,只收cash,所以几个学生每次来了以后就又要跑出去取钱,我感到很不好意思。学生们着实让我似乎忙了一阵子,收了200多块钱,但是,当他们的作业完成后,生意又没有了。
    虽然学生的生意如同昙花一现,我却从中感受到了广告的效果。我问M,有没有比较好的宣传办法,M说,他老爸以前印过传单,可以通过邮局来发到邮局的PO box里,而且可以选择分发的区域,价格也不贵。好吧,一直只是帮别人打印文件的我,开始要印制自己的传单了,而切纸机也就正式登场。切纸机自从买来后,一直只是做些一切二,或者切边的事,真正意义上的“后道”工作,其实我还没有操作过。这次的传单,我们做的是三分之一的A4大小,一张A4纸排3个,正反面印刷。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只要前后打印对准,最后按照切线切好就可以了。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一次,才是真正的把一个印刷的job从头做到尾,这个简单的活,我做了两天。首先是排版,那时,M要比我懂很多,他会用illustrator,虽说也不是很熟练,但一个版面上排3个图还是很轻松的。然而,接下来的打印就不是个简单的事了。因为我们用的是256克的厚纸,所以只能先打印正面,再打反面。我们计划发4000张左右的传单,也就是1300多张A4纸。这个时候,问题就出来了——正面打印好了,反面却总也对不齐,那时候,不知道打印机是可以进行微调的,我就想了个笨办法——假设反面比正面偏右了两毫米,好,那我就在illstrator里把整个图形往左移两毫米,最后,就是这么一点点的调整,还真让我给对齐了。打印的问题解决了,最后,在切纸的问题上却把我难住了。当时打印好了传单,正好我临时有事,我想M怎么说也在他老爸的工厂干过,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就问M能不能切,M答应的很爽快,于是,上去就抗抗的切,等我忙完一看,fxxk,全是歪的。当时给我心疼的呦。。。那都是钱啊。。就那么全废了。我心想,老大啊,你好歹切完一刀先看看,也不至于废掉那么多。就在那时那刻,我就想,这事以后决不能指望M,我还是自己来吧。到了晚上,我就开始研究“切”。我把每一根切线的位置都用尺量过,然后用数字标出来,再按照数值去一遍一遍的摇切纸机,一根一根切线的切,就这样,看一个数,摇一次切纸机,切一下。记得那时量出来的数字都是带两位小数的(新人嘛,觉得越细越准确),于是,切一叠传单,我就要看10几个数字,切到后来,脑子都乱了。虽然这是个很累很笨的办法,但是最终我得到了我想要的结果,当然,也得到了领导的赞赏。。。好像,这是来NZ后领导第一次表扬我。
作者: 荒岛余生    时间: 2011-8-5 09:36:22

再顶楼主。很多时候创业就是亲自干每件事情,很多时候很简单的事情,干起来才发现不是那么容易。同样,很多时候,干久了,才发现很多公司其实知道的不见得比自己更多啊。
作者: LittlePug    时间: 2011-8-5 16:02:59

很精彩~~支持!!
作者: deliciousegg    时间: 2011-8-5 16:47:45

佩服!!!!!!!!!!!!!!!!!!!
作者: hitye    时间: 2011-8-5 16:54:37

很抱歉啊。。首帖不能继续更新了,因为超过了字数限制
作者: Stephy88    时间: 2011-8-6 03:57:09

好多字,等下次再看了,哈哈~
作者: 太阳鸟鸟    时间: 2011-8-6 10:30: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8    时间: 2011-8-6 11:21:04

很不错的帖子,留个名,LZ继续写,加油
作者: 妖精的指尖    时间: 2011-8-6 14:02:03

很厉害阿海总,挺佩服你家领导的
作者: samc2    时间: 2011-8-6 15:20:23

请问 海总 是 哪间印刷公司的啊 ?
作者: U2飞机    时间: 2011-8-6 15:59:02

不错呀....................
作者: puppypapaya    时间: 2011-8-6 17:29:30

厄.....我说上班族怎么找不到了呢 原来被移到这儿来了 {:8_394:} 海总加油
作者: eesky    时间: 2011-8-6 18:39:35

喜欢你的故事,钦佩你的勇气和努力,加油啊!
继续等更新!
作者: hitye    时间: 2011-8-6 19:52:51

copy centre刚开业的几个月,我们通过发传单和上门推销积累了几个小客户,营业额也从最初的2、300逐渐上升到了800甚至1000。那时候做的最多的是名片。名片这东西利润高,是我那时候最喜欢做的,但是需要的人工比较多,而我毕竟刚刚开始入门,所以切的慢,自己也累。记得有次我在上班族发帖子说,切名片切得很累,结果第二天就有人打电话跟我说,看我在网上说自己切名片很辛苦,想让我帮他公司的名片排排版,后来虽然这单生意因为他老板的原因没做成,但是这让我觉得网上的热心人真的很多,而且“上班族”里虽然表面看不到商机,但其实应该是有潜力的。
    但就在copy centre的业务逐渐慢慢上升的时候,M却向我提出要回国一段时间。请假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国内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他也快30了,成家的问题一直是他家的头等大事,所以,这一点上我非常能理解他家的想法。那时应该是7月底8月初,公司的印刷材料方面的业务我基本上已经掌握了,而copy centre这头M基本上帮不上忙,所以我也就同意了他的请假。
    M的请假条是这么写的:
    I am XXXX, I would like to trip to China, and enjoy the summer holiday. Time from 27th July, totally need 6 weeks to 2 months.
        而最终他回来的时候,已经是12月初了。按照合同的约定,本来当时我可以视他为自动离职,但考虑到他已经很多年没回国了,这一次我原谅了他。但是,没想到同样的事他在2010年又做了一次,而这一次,也成为了他在我公司的最后一次holiday。
    M离开以后,我通过表哥的介绍认识了一个台湾人J先生。J是在NZ经营农药化肥的,第一次,他给了我一张letter head,告诉我要印,但是他没有打印的文件。于是我就帮他找了一个设计师重新把文件做出来,记得那次设计费花的有点肉痛,好像有130刀吧,然后我又给他打样、修改。。。。可结果,他最后根本没印。当然,他也没有耍我,而是给了我另外一些标签的job,但是,那个letterhead,以后就再没提起过,设计费也就打了水漂。可能有人会问,为啥不找他要呢?因为我觉得客户没有印肯定有他的原因,如果他能成为我的长期客户,和长期的利益相比,我暂时吃点亏也无所谓了。
    但是,J先生自从8月份做完标签以后,就消失了。记得表哥曾告诉我,J的公司一年花在印刷上的费用要10k左右,但是怎么看起来,一点也不像?
    9月、10月,奥克兰的印刷市场应该是进入了旺季,因为印刷材料卖的很快,可是,copy centre的生意却依然冷清。但那时,来自skykiwi网友的询问却逐渐的开始多了起来,而且,我第一次接到了小G的job——她的台历。但是小G觉得我们印刷出来的黑色不够黑,不够dense。我当时意识到这应该是机器本身的缺陷,毕竟我们的机器不是专业印刷机。但是,告诉小G这个原因后,我又觉得有点丢脸——好像觉得自己吹了半天牛,却原来根本不是专业的。所以脑子里转了几秒钟,我就马上告诉小G,我们的专业印刷机会来,只是时间尚不确定。
作者: togo    时间: 2011-8-6 20:22:22

楼主写得不错,我都认真读了。

非常希望多从你的故事中启发点东西。
作者: hotty    时间: 2011-8-6 21:26:19

坐等更新!!!
作者: bbdd    时间: 2011-8-7 19:10:49

最爱听故事.
作者: 狂奔的蜗牛!!!    时间: 2011-8-7 20:12:31

写的很好,共同创业真好。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