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奥克兰在热烈讨论是否建一个中国城,餐馆可是中国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啦,所以关于中餐馆的各种话题又被提出来了。在车上听到的华人电台call in里,以食为天的华人们争先恐后的报料,有人说朋友工作的餐馆里,剥大蒜不用手用脚踩,有人说餐馆老板在鸡蛋里放黄色素,在菜里放绿色素,还有人说有些餐馆洗拖把和洗肉,洗菜是在一个池子里,更有人报料说华人餐馆里的菜是洋人超市卖剩下的菜或者是仍掉的。唉,让我们这些生活在这种环境周围的人胆战心惊。 对比洋人的餐厅,不管是restaurant 还是小的街角cafe,什么时候去都是干净,整洁,还有一种由舒适而产生的香味在其中。我也曾经在洋人restaurant里做过经理,里面生肉,熟肉分不同的菜板,厨房里面的卫生要求苛刻,感觉比我们家的都干净。这种差别相信不只是政府的监管的结果,更是一个民族累计下来的习惯造成的。 华人做事缺少细节的考量,目光总是在远处。收益,利润总是华人餐馆老板们第一重要的目标,不过这个目标是要在许多的日常经营的细节中慢慢累计出来的。比如说厕所的清洁,服务员的素质,餐厅座椅的密集度,音乐的选择,菜的摆放都是决定一个餐馆能否有竞争力的因素。而现在很多的华人餐馆老板认为,让餐馆赚钱的最重要的办法就是节约开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无所不用其极,却忽略了细节的重要性。如果华人也开始更多的注重细节,相信这个已经有高度智慧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无人能及。 现在很多华人餐厅有现在这种经营环境,是被华人缺少监管的心态,和怕事的性格所宠出来的。即使很多人发现餐馆的一些地方不合理,甚至不合法,他们却害怕或者懒得去跟卫生当局反应情况。华人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有‘能不惹事就不惹事’的心态就是原因。华人害怕跟别人产生矛盾,华人也非常好面子,也比较小器。所以一个华人如果指出另一个华人的缺点,他肯定认为会被怨恨,这样的心态导致华人的生意在国外总是停留在小规模,小经营模式,缺少了接受建议的渠道。记得有次坐洋人朋友的车,他看见高速公路有个人一边喝酒一边走在只有车辆通行的路上,他立刻拨通了警察的电话,将此事报告警察。我们说他管闲事也好,多事也好,不过他的行为反应了洋人的性格特点,他们看见有不合理的地方就肯定会找个渠道反应出去。你也可以当着洋人的面职责他的缺点,他会很开心的谢谢你的提醒。也就是有了这种监管和豁达的心,洋人办事和办公司都走的是直接的,说一不二,不需要揣摩别人的思想。华人也正是缺少了这些特质,所以才能让这么多不合理的,或者违法的行为当成家常便饭。真的希望华人更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华人的公司在世界更有竞争力。 |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