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马特高地还是巴黎近郊一个小村庄的时候,小丘广场(Place du Tertre)就已是人们欢聚消遣的集会场所,现如今则成了一个画家和艺术家的聚集地。广场大致位于蒙马特区的中心位置,紧邻圣彼埃尔教堂和圣心大教堂。十九世紀末的著名画家如保罗高更、卢梭、雷诺瓦、毕加索、布拉克等都曾在此为生计作画。天气好的时候这里总是游人如织,画中的和画外的风景和人物总一样的美丽宜人,不知究竟是画美如人还是人美如画?
皮嘉尔广场(Place Pigalle)位于蒙马特丘陵的底部,广场之名来自于一位雕刻师让·巴蒂斯特·皮嘉尔(Jean Baptiste Pigalle,1714-1785)的名字。这是巴黎有名的声色场所,您能在广场周边看到许多成人用品商店,一首著名的法国歌曲唱到"我要去找皮嘉尔广场的小妞们(J'irai voir les petites femmes de Pigalle)",它可谓是唱出了巴黎人心中皮嘉尔广场的特色。不过广场周边最多的还是音乐品商店和夜夜笙歌的夜总会。这曾是一个世界许多著名艺术家生活过的地方,也是一个歌舞升平日夜欢歌的地方,辖区有许多著名的歌舞厅夜总会,比如"蒙马特爱丽舍(Elysée Montmartre)","蝉(la Cigale)"等,但最出名的还要属"红磨坊(Moulin Rouge)"。
红磨坊(Moulin Rouge)的祝兴歌舞节目取得巨大成功得益于1870年普法战争后,曾因战事过度操劳的人们需要寻找一个放松的地方,于是酒吧和歌舞厅就成了当时人们的首选。红磨坊于1889年起建,很快就成为了人们寻找另类相遇的情色场所,更成为艺术家们寻找灵感和相互结识的地方。"红磨坊"之所以举世闻名,原因之一是画坛怪杰亨利·图卢兹-劳特瑞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以歌舞厅为题材创作了一系列名画,二则是这里上演的著名法国"康康舞(Cancan)"现今几乎被世界各国视为了法国的"民族舞蹈"。
君士坦丁凯旋门 Arco di Constantino:斗兽场左下侧,为315年君士坦丁大帝战胜Massenzio(Maxentius)纪念碑,旁亦有一些废墟古迹
作者: pisces_fish 时间: 2011-4-8 18:24:44
alatino罗马最古老聚居点 斗兽场的君士坦丁凯旋门西南侧
Casa di Livia宫:奥古斯都大帝为其后所建
Palazzo di Flavi宫: Domitian帝命人建造
Domus Augustana宫:Domitian帝命人建造
Stadium娱乐场所:是了解罗马帝国时期帝王之家生活最佳去处;也是眺望竞技场好地点,顶上古别墅遗址有一个巨大祭坛遗址。传说母狼在那哺育双胞胎兄弟. 巴拉丁(Palatino)和宫殿(palace)有相同词源, 因为它有过最富丽堂皇的宫殿.
Palatine古时是富人和统治者聚居地Domitian,近入口Domus Flavia是皇家办公室,向前行走上小山,沿途有零星废墟,先经过Ori Farnessiani,经过Casa di Livia,绕过Casa d'Augusto,到Museo Palatino,白色两层小楼,1860年向外开放,下层空间很少,两旁放置雕刻和石像,二楼摆放文物和艺术品。 Domus Augustanna在其后,是统治者私人住所,两层高,现倒塌废屋,仍能看到砖红色外墙,前一喷水池,一些折断的大理石柱。Domus Augustanna旁是运动场Stadium。
作者: pisces_fish 时间: 2011-4-8 18:25:13
古罗马废墟讲坛Foro Romano 从斗兽场门口出来,往右边大路(via dei fori imperiali)往前走,快到威尼斯广场的时候,你发现左边有门卫似的,就是那里面的废墟,我给的图示有标注
Via Sacra :圣道
Arco di Tito (AD81)拱门入口,罗马现存最古老的凯旋门
Basilica di Costantino(Basilica di Massenzio)建于315年
Casa delle Vestali:6名女祭师居所,女祭师师职服务旁边的神庙Tempio di Vesta(用于奉祀火之女神),女祭师全是处女,自小(6-10岁)已被挑选,需服务30年,失贞者会被处死
Basilica di ss Cosma e Damiano教堂: 6世纪镶嵌画mosaic
Tempio di Antonino e Faustina神庙:建于141年
左Tempio di Giulia Cosone:公元前29年被选为西泽大帝Julius Caesar下葬的地方,安东尼Mark Anthony的著名演说也在这处举行, 从这儿开始已进入精华段:
右Basilica Aemilia教堂,建于179年,两层高的柱廊紧接着当时的商场,可惜在文艺复兴时期已彻底被破坏
左Basilica Giulia教堂,现余下两排整齐的大理石柱疐;
Tempio di Saturno著名神庙,建于公元前797年,是古罗马主要神庙之一,曾经成为西泽大帝的宝库室
Curia元老院,右一完整建筑物,戴克里先皇帝建于3世纪, 是古罗马议长的聚脚地,中世纪才转为教堂, 它的铜制正门已移进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这是复制品
Arco di Settimio Severo:建于203年,被誉意大利最重要凯旋门
Mamertine地牢:相传监禁过圣彼得和圣保罗
Tempio della Concordia残余神庙
Tempio di Vespasiano公元一世纪末所建,只余下3根巨柱
San Luca e San Martina教堂:17世纪的
Phocas纪念柱:公元608年用于宣扬拜占庭皇帝
Giulia神殿:始建于西泽大帝完成于奥古斯都大帝
Castore e Polluce神殿:仅余3根美丽石柱
Antoninus e Faustina神殿:纪念颇得名望的罗马皇帝和皇后
Massenzio神殿:君士坦丁大帝所完成、评价最高
Di Consentes柱廊:公元367年所建
Basilica Emilia神殿、黑色大理石Lapis Niger、弗卡柱廊Colona需一附各点说明地图,还有最重要的,想象力。
Capitoline Hill不高,在楼梯尽头一代表罗马的母狼喂婴铜像。
圣彼得镣铐教堂S. Pietro in Vincoli 注意开门时间 斗兽场东北方,地势高处
镣铐:圣彼得受难时所带,放于祭坛下的玻璃盒内
摩西: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名作 此教堂有很多画家的小册子书,我蛮喜欢的,买了三杰的加Caravaggio共4本,注意语言的选择。
作者: pisces_fish 时间: 2011-4-8 18:26:38
威尼斯广场 罗马最漂亮广场 斗兽场西北方,不远,5分钟就走到
Monumento Vittorio EmanueleⅡ纪念馆:上台阶进入, 恰似白色结婚蛋糕,是为纪念意大利统一而建,因此其中亦有无名英雄冢和统一运动历史协会、统一博物馆。
国家祭坛,阶梯不能坐.
Fori Imperiali皇家旧墟:广场东侧,始于Santi Cosma e Damiano教堂、终于近威尼斯广场的西泽旧墟。Foro di Cesare旧墟、Foro di Augusto旧墟、Foro Traiano旧墟(最出名)
其中右前侧的图雷真纪念碑Colonna traiana和图雷真市集Mercati Traianei为重要历史文物。
威尼斯宫Palazzo Venezia:广场西侧,曾为墨索里尼办公室
作者: pisces_fish 时间: 2011-4-8 18:27:13
Santa Maria in Aracoeli教堂
木雕Santo Bambino 圣婴像:里面最著名一件物品
作者: pisces_fish 时间: 2011-4-8 18:27:36
真理之口
罗马假日中河神的那一段。。
一定要去
作者: pisces_fish 时间: 2011-4-8 18:28:14
共和广场
这里有美丽的喷泉、华丽的现代建筑和古老的废墟。这一路上也有很多有趣的小店,仅仅WINDOW SHOPPING都很有意思。Repubblica广场上的安杰利圣母教堂Santa Maria degli Angeli,里面有罗马的子午线。地板上的那条铜线,没人说明一般人一定会忽略,它从教堂东侧Transept斜切入教堂正堂Apse,怕旅客太多破坏这条珍贵的线,还特别用栏竿隔起不让人踩,所以教堂正堂进不去,东堂也只留一小小通道,子午线旁刻着十二星座,还一堆我不懂的数字,子午线尽头有一匾额,刻着Felix Temporvm Reparatio(感谢时间的革新!新历法的产生)
西班牙广场 Piazza di Spagna
Barcaccia喷泉:广场中央、巴洛克式、Bernini父设计:纪念1598年台伯河泛滥造成的水灾。据说当年大水退后,广场中央留下一顺流漂来的木船。
西班牙大使馆:广场西侧,是此处地名由来
Trinita dei Monti教堂:广场东侧阶梯顶上,法国首相Mazarin下令建造
双臂环抱式阶梯,尽头有观景平台,能远眺圣彼德大教堂
作者: pisces_fish 时间: 2011-4-8 18:29:21
人民广场PIAZZA DEL POPOLO 3古老教堂
广场中央有一座从希腊Heliopolis运来的尖碑
北侧Palazzo Nuovo宫里,陈列历代教皇珍藏,希腊罗马时期雕刻杰作颇多,包括著名的濒死的高卢人Galata Morente、埃洛斯与普西克Eros e Psyche、MICHELANGELO掷铁饼的人、母狼雕塑Lupa Capitolina,Bernini的Edusa发蛇发男人。中庭摆放了原本属于位于古罗马讲坛Basilica di Massenzio教堂的康士坦丁Constantine铜像的头、手和脚及一座Marcus Aurelius铜像。博物馆附设画廊,内有Caravaggio的 "St John the Baptist",还有大师如Titian、Tintoretto、Van Dyck和Rubens等等的作品,看这个部份已是值回票价。
Basilica di San Pietro 现为世界第二大教堂,世界第一大教堂于1989年建在科特迪瓦新首都。
参观教堂免费,登顶需门票
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皇帝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的,传说这里原本是荒地,圣彼得被尼罗绑在这里十字架上处死。
教堂呈现出一个十字架的结构,造型非常传统而神圣。 教堂最早建于公元324年,原始构想只是一座小会堂,建于圣彼得墓穴正上方。
参观教堂先要经过右边石柱廊的验查站。过后,有免费洗手间,如要租赁讲解机,也要在这儿办理;过了石柱廊后,如想先上教堂顶部,就要右转从侧边入口往电梯。
教堂正门有5扇门,从左边起,分别是Door of Death(死门) 、Door of Good and Evil(善恶门)、Filarete Door、Door of the Sacraments(圣事门)和Holy Door (Porta Santa)(圣门)。死门是供葬体所用,由Manzù于1964年设计。The Filarete Door是由Filarete在1445年装嵌而成,这度门是小数圣彼得旧教堂残存对象之一,在底部刻有St Peter和St Paul殉难故事。而圣门则每隔25年开启一次,教徒们就可从右边圣门进入大殿,不过这需25年才有一次。按规定,每25年的圣诞之夜,圣门打开后由教皇 领头走入圣堂,意为走入天堂。最近一次开启在千禧年(2000年),由教宗主持开启仪式。
通过中门进入能容纳5万人的圣彼得教堂内部。屋顶和四壁都饰有以《圣经》为题材的绘画,如从东侧看起,第一尊圣坛像是圣母玛利亚悲痛地抱着耶稣遗体的 Pieta《圣殇》像,圣母怀抱死去的儿子的悲痛感和对上帝意旨的顺从感在作品中刻画得淋漓尽转手。这里所表现的圣母痛苦状与米开朗琪罗以后的作品迥然不 同。是其24 岁时雕塑作品,在1500年圣门开启之年放进教堂内,这也是其唯一刻上签名的作品。
位于主殿中央的教皇圣坛和顶蓬最金色辉煌,这座顶蓬Baldicchino青铜华盖是Bernini为教堂所做的第一件作品,用了9年时间才完工,它由4 根螺旋形铜柱支持撑,足有5层楼房高那么高。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着99盏长明灯。而Papal Altar圣坛则是教宗唯一做弥撒的地方。面对东升的旭日,当着朝圣者举行弥撒。在圣坛下方是Confessio,亦是处于教堂圆顶的正下方,这处安放了 St Peter的陵墓。
从前进入地下墓室 (Grottoes)的Status of St Andrew和Statue of St Longinus两边入口现已关闭,改在教堂入口右侧,在通往圆顶电梯入口旁边,地下墓室葬有大部份历代教宗的遗体,因为有太多人凭吊刚去世的教宗 John Paul II,现时只许在墓前停留15秒。而St Peter's Tomb和Chapel of St Peter小教堂就在墓室前方中央,在Confessio上层也隐约看到St Peter的墓室。
看过主殿,教堂左边附设了一个宝库室 (Sacristy and Treaasury Museum),严格来说也不属于教堂主体,但要从教堂里边进入,这座宝库室收藏了历代祭衣和圣器,又展出各地向教廷呈献的珍贵物品,藏品中包括True Cross的碎片;宝库室共有9个展览室,Crux Vaticana放在二号室内,参观宝库室虽另付入场费(Vatican Museums入场费不含此馆)。
教堂圆顶 The Dome
教堂圆顶由米高安哲罗设计,参观圆顶需付入场费,电梯只能到达顶层平台,之后需步行323级楼梯上圆顶。如不想行那323级楼梯上圆顶,亦可以参观圆顶内 部的mosaic马赛克壁画,圆形通道设有铁栅围着,可从这儿下望教堂内部;顶层平台也设有纪念品店和咖啡座供游客休息。通往圆顶途中,楼梯空间狭窄,但 上落分开通道,不会相遇,游客可透过通道小窗观看外边景色,登上圆顶更可以腑览罗马全景,当然也可以看到万神殿那巨大的圆顶了。
穷游描述:早听说从楼梯上圆顶是对体力极大挑战,我在梵蒂冈博物馆已经用去七层“功力”,所以毫不犹豫地买了电梯票。然而即便坐了电梯,还是要再爬一大段 楼梯才能到达最高处。那一段楼梯又陡又狭窄,大概只有一人宽。从圆顶下来,在进电梯之前有一礼品店,店员都是由修女担任。不要忘了在这里寄张明信片给远方 的朋友,盖着梵蒂冈邮戳的明信片很有纪念意义,而且据说从这里寄出的祝福是最灵验的。
古罗马墓园 Necropolis
这座古罗马墓园位于圣彼得大教堂地下墓室的底下,有「死亡城市」的称号(City of Dead),这个景点非常受游客欢迎,但参观人数及年龄则有限制,每天只让150人参观,预约需半年时间,只能跟随导游团。
文艺复兴时期五巨匠:建筑师布拉曼德Donato d'Agnolo Bramante、画家兼建筑家拉斐尔 Raffaello Santi、建筑家斐路契Baldassare Tommaso Peruzzi、雕刻家及建筑家桑嘉罗Antonio Sangallo,以及米开朗基罗,这五人均死于圣彼得大教堂工事仍在进行时,因此教堂中多少留有他们未竟之作,例如拉斐尔圣母升天图、Bernini所 造教堂最后部分之圣彼得座椅Cattedra di San Pietro,教堂内米开朗基罗25岁时杰作圣母恸子Pieta雕像。一个狂人用锤砸坏了米开朗其罗的早期杰作圣母哀痛雕像之后,现圣母像外围加了玻璃 罩。这是一座很美丽而且特殊的圣母雕像,异常年轻的圣母端坐在那里,神态近乎安祥。圣母右臂托着平躺在她膝上的耶苏,除了从她眉心和唇间能捕捉一丝隐哀 外,低垂的眼帘,陷进布纹里的右手和掌心向上的左手,都默默地倾诉了慈母心中悲痛。这与米开朗其罗后期创作的圣母像风格有很大区别。据说在一偶然机会,米 开朗其罗听两位前来参观的人在他创作的这座雕像前讨论这是谁的作品,最终还是归属在当时另一位已有影响的艺术家名下。刚刚25岁的米开朗其罗大约是一气之 下在圣母玛利娅的左肩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是米开郎其罗唯一留下了签名的作品。
事有巧合,米开朗其罗在这里也留下了他最后杰作-圣彼得教堂大圆顶。在他七十一岁的高龄创作了这个不朽的作品,艺术家将自己晚年竭心尽力地投入到教堂圆顶的设计中,甚至还放弃了丰厚报酬,以此作为他奉献给基督的最后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