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欧洲游之三: 柏林,一个古老与现代,耻辱与荣耀并存的城市 (多图)
[打印本页]
作者:
一切很美~
时间:
2011-2-27 01:41:35
标题:
]欧洲游之三: 柏林,一个古老与现代,耻辱与荣耀并存的城市 (多图)
本帖最后由 一切很美~ 于 2011-2-27 22:26 编辑
柏林,德国的首都,她很美丽,她
默默地记载着德意志民族的兴衰荣辱
。
柏林的建筑多姿多彩,蔚为壮观。人们徜徉街头,随处可见到一座座古老的大教堂、各式各样的博物馆和巍然挺立的连云高楼。既有巴洛克风格的灿烂绚丽的弗里德里希广场,也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申克尔剧院,既有富丽堂皇的宫殿,也有蜚声世界的现代建筑流派作品。但是,
也许历史,尤其是纳粹以及冷战时期的历史,才是这座城市的真正看点。
柏林太大,要写的也有很多,害的我一时不知道从哪里写起。
我当时在柏林是从亚历山大广场(Alexander Platz) 沿着菩提树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一直逛到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er Tor)。所以我就按照这个方位来写我的游记吧。 然后最后再说几个比较远的景点。
===================== 第一章: 亚历山大广场
=======================
此广场以纪念1805年访问柏林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Alexander I)而命名。二战中遭到严重破坏,战后前东德柏林市政当局进行了恢复,成为以前东柏林的市中心广场。
电视塔(Fernsehturm)在广场中间,
高365米建成于1969年,上面有观光厅和旋转餐厅可俯瞰柏林的市容;
红色市政厅(Rotes Rathaus),
因墙体成红色而得名,是座新文艺复兴式建筑,建成于1869年,中间的塔高74米;
海神喷泉
(Neptunbrunnen)建于1891年,中间是海神尼普顿的雕像,周围四个女神雕像分别代表四条大河易北河、奥得河、莱茵河和维斯瓦河;
世界钟和世界友谊喷泉
是1969年为庆祝东德成立20周年而建。
广场中心的电视塔 -
亚历山大广场上最醒目的建筑:
是欧盟第二高,比巴黎的艾菲尔铁塔还高出
45
米
。
上塔好像是13欧元,而且排队的人能排了2里地,所以我就没上去了。在下面照一张吧,塔太高了,头有点晕。
[attach]67147[/attach]
红色市政厅
: (我个人还是更喜欢维也纳的市政厅,维也纳游记的那个帖子里有照片)
[attach]67148[/attach]
海神喷泉
: 刚下过大雪,冻冰了,现在不喷了,可以想象夏天应该很美:
[attach]67149[/attach]
世界钟
: 我本来以为这个钟会很大,结果去了之后怎么都找不见。我还一度认为它是被拆了呢,后来问了一个路人,他一抬手,哇,其实就在眼前。。。。。。比我想象的要小很多。哈哈。来张世界钟和电视塔的合影吧:
[attach]67150[/attach]
我们的晚饭是在此广场的一个HOTEL内的饭店
吃的自助餐
,HOTEL名字忘记了,反正是个特别特别高的HOTEL,去了应该很好找:
[attach]67151[/attach]
[attach]67152[/attach]
[attach]67153[/attach]
[attach]67154[/attach]
[attach]67155[/attach]
[attach]67156[/attach]
[attach]67157[/attach]
[attach]67158[/attach]
[attach]67159[/attach]
此广场上另外一个小教堂,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进去看了一眼,里面正有人在做礼拜:
[attach]67160[/attach]
这个教堂跟电视塔的合影:
[attach]67161[/attach]
=======================
第二章: 菩提树下大街
=======================
从
亚历
山大广
场
出
发
沿着
Karl-Liebknecht-Strasse大街,
就来到了富
丽堂皇的菩提树下大街.
菩提
树
下大街是柏林
的著名街道,也是欧洲著名的林
荫
大道。
它
东
起
马
克思
—
恩格斯广
场
,西至勃
兰
登堡
门
,全
长1390
米,
宽60
米。街
两
边4
行挺拔的椴
树(
被
误译为
菩提
树
),
笔直地伸向勃
兰
登堡
门
。
我就一直沿着走下来了。
柏林的菩提树下大街跟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差不多可以媲美了。
这
条街座落着
众
多的著名建筑,让我一一来说:
在大街
左边的
马
克思
—
恩格斯广场上,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雕像
:
[attach]67171[/attach]
在往前走一点,在街道右
侧
第一个
展
现
在
我
眼前的是令人
难
忘的,曾经是
Hohenzollern王室的宫廷教堂-
柏林大教堂
。
它是座新巴洛克式的圆顶教堂,建于1750年. 它做为新教教堂同罗马天主教教堂彼得大教堂相应。二次大战期间,教堂曾经毁坏严重,1975年至1993年间得到了重新修复。教堂内部修饰富丽豪华。 其中最创珍贵的是大选帝侯及夫人Dorothea,弗里德里希国王一世及王后索菲·夏洛滕的棺材价值连城。废话不多说,看照片:
远景:
[attach]67162[/attach]
正门:
[attach]67163[/attach]
与电视塔的合影:
[attach]67164[/attach]
内部: 色彩永远是那么的丰富及丰满。
[attach]67165[/attach]
内部:很壮观的教堂风琴:
[attach]67166[/attach]
大教堂圆顶的内部:
[attach]67167[/attach]
穿
过
重新整修
过
的
卢
斯特花
园
(Lustgarten)
有路可以通到后面的
博物馆岛
Museumsinsel。 之所以叫博物馆岛,是因为这里有5座博物馆,
展有世界一流的收藏品。
看到一张中文的地图,先照下来再说:
[attach]67168[/attach]
放5个博物馆其中的3个吧,都很漂亮了。
1. Atles 老博物馆 -真的够老的:
[attach]67172[/attach]
2. Atles nationalgalerie 老国家艺术画廊
[attach]67169[/attach]
3. Neues 新博物馆
[attach]67170[/attach]
返回菩提
树
下大街后
,
会走
过纵贯
大街的
宫
殿大
桥(Schlossbrücke),
在
东头
的
马
克思
—
恩格斯
桥桥
墩上,
耸
立着
8
座大理石雕像
(一边4个)。
这
些雕像是
19
世
纪
中叶的杰作,刻画的是古希腊神
话
中的各位女神形象,
她
们
体
态
婀娜,栩栩如生。
过桥
后在街道右
侧
的建筑原
为军
械
库(Zeughaus),现
在是
德国
历史博物馆
.
远处那个粉色的挂着国旗大楼就是德国历史博物馆了,前面4个雕像就是桥上一边的4个雕像,另一侧还有4个,一共8个。去的时候正好有在维修。
[attach]67173[/attach]
正面:
[attach]67174[/attach]
[attach]67187[/attach]
门票6欧元:
[attach]67175[/attach]
里面有的是固定展览,有的是不固定展览,我去的时候正好有
希特勒的展览
,有好多人是专门来看这个展览的,排队的人相当多。这个是此展览的宣传画,展览从10月一直展到2月,每天10点到18点。(在欧洲懂点德语是很重要的,个人感觉比法语和意大利语都重要)
[attach]67176[/attach]
在
博物馆
边
上的新
岗
亭
(Neue ache)
是
联邦德国中央纪念
馆,
用以纪念在战争中和暴虐下的受难者
。
德国在这点比日本做的好多了,他们敢于承认他们在战争中的罪行,而且现在用这些资料来教育下一代。 我们晚上去了一个战争纪念馆,等下后面会提到。
外景:
[attach]67177[/attach]
上面的英文说明,看着心里很沉重:
[attach]67178[/attach]
沿街的下一个建筑是建于
1748
至
1766
年的、
柏林最老的大学-洪堡大学
(Humboldt- Universitt)。
这里曾经北洋出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爱因斯坦,格林兄弟,海捏,舒曼等许多著名的人物。
听说
蔡元培
也曾经在这里读书,后来把洪堡的教育主张带回了中国,成功的主持了北京大学。
洪堡大学正门。由于这里出产了太多的名人,所以我来到这里就自然的产生一种崇敬之情。
[attach]67180[/attach]
前面这个雕塑,就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亥姆霍兹
。(他怎么可以有这么多相差甚远的学科头衔啊?他是医学博士,竟然后来也开始研究数学和物理)。我百度了一下, 他的主要论点是:①一切科学都可以归结到力学。②强调了牛顿力学和拉格朗日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因而可以用拉氏方法以力所传递的能量或它所作的功来量度力。③所有这种能量是守恒的。1847年他在德国物理学会发表了关于
力的守恒
讲演,在科学界赢得很大声望,次年担任了柯尼斯堡大学生理学副教授。亥姆霍兹在这次讲演中,
第一次以数学方式提出能量守恒定律
。
洪堡大学图书馆, 壮观:
[attach]67181[/attach]
图书馆前面的这个广场,可是有历史意义的。 听说1933年,一些受纳粹思想驱使的学生,曾经在此焚烧了大量作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的著作。
这就是著名的焚书运动
。 现在从这块玻璃向地下看,
可以看到
地下空
图书馆纪念室
里空空的书架
。。。洪堡大学自己的学生的这种作为和现在这些空空的书架让我震惊。
[attach]67182[/attach]
就是这块玻璃,可惜照片照的不清楚,大家就想象一下里面空空的书架吧。
广
场
后面独特的
圆顶
建筑是
圣-黑德
维希(St. Hedwig)天主教堂。
我们去的时候此教堂也在维修,前面的牌子大煞风景。。。。
[attach]67184[/attach]不过这个教堂内部太一般了。在欧洲教堂看太多了,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
菩提树下大街
在与大学大街
(Universittsstrae)
的交界
处
的街心上
耸
立着一尊宏
伟纪
念雕像
,
那是赫赫有名的
普
鲁士国王
弗里德里希二世在他心
爱
的座
骑
上的
骑
士雕像。
[attach]67183[/attach]
另一
侧
是弗里德里希古城的第一座建筑-
国家歌
剧院
(Staatsoper), 不过这个
跟维也纳的歌剧院是不能比了。
[attach]67179[/attach]
往后面绕一下就是
御林广
场
Gendarmenmarkt
。
这里是全欧洲最美
丽
的广
场
之一,是很多游客的必游之地。
这里有音
乐厅
、德国大教堂和法国大教堂。
这里我都没有进去,就是在门口照了个像,因为我说过了,对于教堂,我已经审美疲劳了。
去过梵蒂冈的大教堂以后,其他的就见怪不怪了。
[attach]67185[/attach]
[attach]67186[/attach]
好了,我还是继续沿着菩提
树
下大街走吧。
这里到底是汽车的国度。大街上满眼的奔驰宝马,各形各样。
来到了
奔驰总部
,赶紧照2张吧。 (在法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上也有名牌车行,我也没少照,等我写巴黎的时候也会写进去)
.
[attach]67188[/attach]
[attach]67189[/attach]
=======================
第三章:勃兰登堡门
=======================
继续走啊走啊,终于到了
辉
煌的
巴黎广
场 (我也很奇怪在柏林这个广场为啥叫巴黎广场)
,
也就是
菩提树
下大街的最西端。
大街
两
侧
有
高高的写字楼、商
业
大楼及使
馆
建筑
,
说
它是柏林最著名的大街
,
真是不枉其名。
巴黎广场上最最最最著名的就是
勃兰登堡门
了,估计这也是全柏林最著名的景点了!!(我感觉跟巴黎的凯旋门差不多,甚至更出名)。 此门兴建于1788年至1791年,以雅典卫城的城门作为蓝本,并在门顶上复制了四马战车上的胜利女神维多利亚雕塑。
在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之前,
雄伟的勃兰登堡门是当年东西柏林的分界线,举世皆知的柏林墙就建在门的西面。现在墙已拆除,但历史不会被忘却。
临附近小广场的铁网栅栏前竖立着一尊木十字架,栅栏上挂满照片和文字说明。那些人是冷战时期试图翻越柏林墙从东德逃往西德的受难者。虽是细雨绵绵,寒风瑟瑟,仍有不少人驻足观看,向死者献上一份祭奠。
现在每年新年或者其他重大日子的时候,这里都会放烟花,巴黎广场上也有彻夜的庆祝活动。经常看电视或者新闻的朋友可能会经常看到这里。
勃兰登堡门:
[attach]67190[/attach]
[attach]67191[/attach]
这是我拍的一张明信片,这是柏林墙还没有推翻前的样子(中间那面比人高一些的墙就是柏林墙,当时很多人翻越此墙而丧命)。
柏林墙,跟朝鲜半岛的三八线一样,建立的目的是制止东德居民大量流入西德。柏林墙的建立,是德国历史上难以抹去的一道伤疤,这个民族那时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二战惨败后的再次分裂。更多关于柏林墙的照片,我会在后面继续说到。。。。。。。
[attach]67192[/attach]
离勃
兰
登堡
门
不
远处
是同
样
具有
历
史意
义
的建筑-
国会大厦
Reichstag
。
”到了德国,不能不去柏林,到了柏林不能不去参观国会大厦“。
早在少年时代,从历史课堂上,便知道德国首都柏林曾发生一起轰动世界的国会纵火案,
德国的这座国会大厦因而名扬天下。我对这个建筑的兴趣也源于此。
所以说,这个国会在30年代被希特勒他们烧过一次,然后在二战期间又被战火洗劫了一次。现在看到的国会,是一直到东德和西德统一以后,才重建的
。
最惹人注目的是,在国会大厦中间,有一个硕大无朋的圆顶,
现在,这个大圆顶已成为全世界的著名旅游景点.
圆形屋顶的设计,特别是螺旋上升的步道极具现代感,站在上面往下看可以一直看见国会开会的情景。
提
示
:参
观
国会大厦的穹形
圆顶
是免
费
的
,
但
您
要提前7天
在网上预约
,而且听说排队的人很长,所以一定要算好时间。
国会一角:
[attach]67193[/attach]
国会也是祭奠历史和教育人们珍惜明天的最佳场所。他们无时无刻不再警示他的人民:德国曾经带给世界怎样的灾难,而这些灾难最终又是怎样全部
“
回报
”
给德国人自己。我想今天的世界没有一个民族和国家会像德国这样能够包容,并珍视和平了吧。相形之下,日本人不仅不能正视历史,还用骗局去教育他们的后人。今天的讳疾忌医很可能导致历史的重演。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在这一点上,我深深的尊敬德国人!!
国会全景,看到中间那个玻璃大圆顶了么?!
[attach]67194[/attach]
在勃兰登堡门南边, 是
欧洲遇难犹太人纪念碑群
(
HolocaustMemorial
),
是犹太人大屠杀的纪念物
。这些纪念碑可不是想象海总的高高的建筑碑,而是一群高低不齐的石柱子构成的一片小广场。
这里设计简单而深邃,水泥方块森林突兀在城市建筑中间,置身其中自有一种别样的感觉体验,是个奇妙的地方。狭隘幽长绵延起伏,象征了犹太民族命运之路。每条小路都彼此交叉,形成了无数的十字路口,现在的犹太民族在哪条岔道口徘徊呢?
[attach]67195[/attach]
这厚厚的都是积雪啊。。。。。。。。相当冷。。。。。。。。。。。。
今天先写到这里吧。 我说过了,柏林太大了,要写的太多了。。。
我编辑这个帖子快累死了,大家看完好歹帮我顶一下吧。。。。
明天继续写。。。
要写的还有柏林墙,SONY CENTRE, 战争展览,伯茨但广场,威廉皇帝纪念堂,和著名的查理检查站 等等等等太多了。。。。
作者:
一切很美~
时间:
2011-2-27 01:43:25
明天继续写啊。。。
作者:
sxd
时间:
2011-2-27 02:04:59
作者:
一切很美~
时间:
2011-2-27 21:25:28
楼上的速度挺快啊。。
我今天懒的写了
作者:
4444
时间:
2011-2-28 10:26:01
你这成连载了。。。。
作者:
luc10
时间:
2011-2-28 10:46:48
是不是特别冷啊?
作者:
一切很美~
时间:
2011-2-28 12:17:22
恩,是,德国特别冷。意大利还好,不冷
作者:
luc10
时间:
2011-2-28 14:11:37
对德国感觉如何?当地人还友好嘛?那里是不是中国人比较少?
作者:
一切很美~
时间:
2011-2-28 21:40:45
德国人非常友好,荷兰人和英国人也非常友好。
个人觉得意大利人和法国人稍微差一点。
整个在欧洲我都没怎么看到华人,蛮奇怪的。
但是在英国的华人就明显多一些了。
作者:
4444
时间:
2011-3-1 10:35:57
我想去德国!!参观HK, SIG等众多兵工厂
作者:
浆饼娃娃
时间:
2011-3-8 07:02:29
谢谢你的分享
作者:
joannacj
时间:
2011-3-9 21:29:03
总想去欧洲玩玩,就是担心语言沟通上有麻烦。
作者:
一切很美~
时间:
2011-3-10 08:58:11
是,去欧洲是挺憋的。啥也看不懂。不过德国人英语还不错,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就稍微差一点。
个人感觉在欧洲,德语蛮吃香的,很多小国家都讲德语,比如瑞士,奥地利等,大概是因为以前被德国统治过吧。。我以前没去的时候一直认为法语比德语吃香,去了才感觉到德语的重要性。
我们最后一站是英国,一路上在欧洲憋了好久,后来几天我一直都在盼望赶紧到英国,这样就没有语言麻烦了。
作者:
MAGGIEWONG
时间:
2011-3-20 21:51: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etou78
时间:
2011-3-28 20:31:57
真好,想去呢
作者:
Melben
时间:
2011-3-28 20:57:41
lz辛苦了!!!
作者:
小小斯
时间:
2011-3-29 09:51:49
不错啊。。。好像去周游列国啊~~~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