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新西兰独特的救援方式 [打印本页]

作者: dayoff    时间: 2011-2-26 14:42:57     标题: 新西兰独特的救援方式

自从发生地震后一直在关注新闻,美丽的基督城毁于一旦而且这次地震还很可能成为这个国家历史上最惨痛的自然灾难,为死难者家属感到痛心的同时,我很难理解新西兰政府对灾难救援的方式,包括之前的Pine River煤矿的爆炸,两次的灾后救援我都非常疑惑:

1. 两次的灾难发生后救援队都因为现场有可能发生危险而停止进入救援, 甚至在知道现场还有幸存者,都可以因为担心救援人员会有危险而放弃第一时间挖掘。


这样的理由很不可思议,难道他们的工作本来就是应该没有危险的吗?救援一定是危险的,如果害怕就为什么要进行这个工作呢?而且有危险就想办法解决啊,有瓦斯泄漏就用鼓风机稀释瓦斯,着火了就灭火,但没听说过不去解决困难却龟缩在后面的。后果只能是本来有机会抢救的人因为错过了最佳时机而冤死在现场。Pine River 的矿工的遗体到现在还没有清理出来,这次地震的CTV大楼被掩埋的人里面最少有三个曾经用手机和外界联系过(包括一个华人小姑娘),结果呢?因为救援的人害怕自己会发生不测,在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将救援行动中止了10个小时,那些可怜的人至今还下落不明, 而且很有可能已经罹难.


2. 救援当局在两次灾难发生后不久,就当即宣布不可能再有生还者被发现。


不明白他们是根据什么做出这样的定论的,在灾难后的黄金72小时是最有可能救出生还者的,相比在我所见过的世界上其他的灾难里,新西兰救援队应该是最早公布这消息的了。我不明白为什么,唯一的理解是,他们不想,也没有能力冒险去救人,所以早点公布了死亡的讯息后,他们可以将十万火急的救援行动降级成为一种休闲活动,慢条斯理的打扫废墟清理尸体会比冒着生命危险抢救来的简单的多。而且这样也更好的面对媒体和群众,让他们不要继续关注这些政府不愿意,也没能力做的事。


3. 在这次地震后,大家都很明白以新西兰自己的人力和财力是很难救援和赔偿的,但政府没有向世界求助,居然把中国第一时间提出的援助延迟到第三天才放行。
这个时候应该是越多人帮忙越好的不是吗?难道当局还在担心来自世界的救援者有移民倾向要审批吗??


很多不明白的,也许只是我的井底之见,只是不泄不爽.
作者: 小人儿雪糕    时间: 2011-2-26 14:46:29

怎么说来说去都是这些一样的话题?
懒婆娘的裹脚布,又丑又长
没意思
都讨论多少遍的东西了
作者: 武夫的眉笔    时间: 2011-2-26 15:07:58

观点我支持,但是天知道能不能拷问到那些麻木的心灵,矿爆的名字写错了
作者: 鬼神童子    时间: 2011-2-26 15:14:44

应该是当头的害怕承担责任,所以不敢让手下的冲锋陷阵吧。
作者: diver    时间: 2011-2-26 15:29:53

你写这个贴子,很多“精英”又要来拷问你了。
作者: dayoff    时间: 2011-2-26 15:31:02

1楼的是版主?我写写自己的看法影响你情绪了?发个帖子难道还要找找是不是有人讨论过这个问题吗,如果你不喜欢可以不看的,没强迫你。
作者: dayoff    时间: 2011-2-26 15:35:42

谢了武夫,是pike river.
作者: keepower    时间: 2011-2-26 15:42:34

和澳洲美国是军事同盟,和日本是重要经济伙伴。新西兰就这么个情况了。
到是刚才偶然看到 WTV8 郑经纬那个好像叫新闻今日谈的节目,上面上来一个CHCH华人商会发言人,怒斥中国大使馆现在多么的不给力,说很多PR带着NZ籍的孩子想回国,却没有办法办理签证。主持人旁边说美国大使馆机场设了张桌子,专门应答美国公民的咨询。
作者: 没辙了    时间: 2011-2-26 15:52:23

老外的想法跟咱们的估计不太一样...

那天看新闻,有个女的被救出来隔天欢天喜地结婚地结婚去了...

这边救援队都是拿工资的,没那么强献身意识,他们大多数人是不会冒着旁边的楼随时可能倒塌的危险去牺牲自己挽救他人的。跟中国国内部队救灾还是很不一样的。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1-2-26 16:49:03

其他的就不说了,但把救援者说是休闲活动就过分了。
作者: sammy1112    时间: 2011-2-26 16:56:18

“救援当局在两次灾难发生后不久,就当即宣布不可能再有生还者被发现”

楼主,可不可以贴一下证据,证明谁宣布不可能再有生还者发现!
作者: d_tsai    时间: 2011-2-26 16:59:59

本帖最后由 d_tsai 于 2011-2-26 17:20 编辑

不是救援隊
是那個堅挺著雙下巴 警察的指揮官 叫做Dave Lawry 說的話請看下面的視頻

第34秒we don't believe the site is now survivable

37 秒 we also got other problems that are putting significant risks to our staff

看他說話時 一副不在乎的臉 還說甚麼 we promise to do the best we can

2分13秒 記者問 "you believe there's no chance of survivability, what level of certainty have you got?" 大衛回答 "100 per cent"

http://www.youtube.com/v/yeN9bcgDPCo?fs=1&hl=zh_TW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1-2-26 17:08:59

本帖最后由 love_3_month 于 2011-2-26 17:19 编辑
“救援当局在两次灾难发生后不久,就当即宣布不可能再有生还者被发现”

楼主,可不可以贴一下证据,证明谁宣布不可能再有生还者发现!
sammy1112 发表于 2011-2-26 16:56


LZ估计说的是CTV,倒了一天后,里面时不时的起火火,用各种仪器都探测不到生命迹象,同时旁边有一栋危楼很大可能倒塌的情况下,救援队决定移到更有希望救出人来的同时危险性也更小的PGC那里去救人,而那个人回答记者就说,这时候不想拿队员生命去冒险在CTV继续寻找生还者,没有生还者的可能是100%.

我费这么多字,都不能保证把我看到的报导的内容里的前因后果完全说清楚。简单的一句“救援当局在灾难发生后不久,就当即宣布不可能再有生还者被发现”,更加有误导嫌疑。

不过,我也认为,所谓的“100%”太绝对。除了上帝,谁都不知道他说话的那一刻,是不是还有幸存者在下面。他的话只能是根据现有的人力所能及的信息来分析。
作者: ki_ki    时间: 2011-2-26 17:21:17

上面youtube这段已经广为流传了。。。
作者: haosemao    时间: 2011-2-26 17:21:23

哎 已经第四天了 祈祷吧
作者: sammy1112    时间: 2011-2-26 17:53:51

本帖最后由 sammy1112 于 2011-2-26 18:03 编辑
LZ估计说的是CTV,倒了一天后,里面时不时的起火火,用各种仪器都探测不到生命迹象,同时旁边有一栋危楼很大可能倒塌的情况下,救援队决定移到更有希望救出人来的同时危险性也更小的PGC那里去救人,而那个人回答 ...
love_3_month 发表于 2011-2-26 17:08


英文的用词和用法很广发
比如说we don't believe the site is now survivable并不等于警方宣布了这栋楼里不可能再有生还者发现只是他们被专家告知,这栋楼里应该不会有可能还有生还者

看了楼上的视频
当被问到”you believe there's no chance of survivability, what level of certainty have you got?“
他的确肯定的回答了 “100%”

这个回答让我很吃惊
因为政客或者高官一般在做媒体回答的时候都是在打太极拳
绝对会半否半认的去回答问题
绝对不会这么肯定的去回答一个问题
作者: 酷到底    时间: 2011-2-26 18:39: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24X7    时间: 2011-2-26 18:43:56

新西兰“独特的”救援方式,其实到底就是拿钱办事,拿多少钱,办多少事。一直追寻证据,事实的人,自己随便上网看看,都在那儿呢,这有什么难以接受的?就不必再苦苦解释了。地震一天可以荒唐的说死光了,此时再纠结于找回他们的原话,岂不更荒唐?!

地震发生一天就断言100%没有生还可能,再没有比这个更让人绝望了,接下来发生的,已经不再重要。我是想说,救援方式就是不一样,大家必须接受。太多的就不必说了。

这一切终将过去。
作者: lemon_tea    时间: 2011-2-26 19:54:58

昨天不是就从里面救出个日本小男孩吗。。
所以Dave Lawry 之前这么肯定说的100%是错误的!~
作者: lemon_tea    时间: 2011-2-26 20:09:54

http://www.nzherald.co.nz/nz/new ... p;objectid=10708586
作者: 焖棒一记醒头    时间: 2011-2-26 20:12:05

本帖最后由 焖棒一记醒头 于 2011-2-26 20:13 编辑

说100%的人的确欠缺思考,这样的事情怎么可以说100%? 根据是什么,他肯定经不起推敲,而且他也应该为他的说法负责任——个人观点。 但是不能因为他一个人的失职而否定其他人的辛勤工作。
作者: 蜗牛在冬天    时间: 2011-2-27 12:55:30

老外的想法跟咱们的估计不太一样...

那天看新闻,有个女的被救出来隔天欢天喜地结婚地结婚去了...

这边救援队都是拿工资的,没那么强献身意识,他们大多数人是不会冒着旁边的楼随时可能倒塌的危险去牺牲自己挽 ...
没辙了 发表于 2011-2-26 15:52
正解, 所以在新西兰只能靠自己, 大使馆和新西兰政府都是浮云
作者: hungugu    时间: 2011-2-27 13:20:09

昨天不是就从里面救出个日本小男孩吗。。
所以Dave Lawry 之前这么肯定说的100%是错误的!~
lemon_tea 发表于 2011-2-26 19:54

拜托,不要以讹传讹扰乱视听……日本男孩是在宣布"100%"之前被救的。

"100%"之后就没有再CTV救出过人……
作者: jckingjc    时间: 2011-2-27 14:13:54

唉...真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啊......我之前很气愤的发个微薄也被围攻了~~只能祈福了现在, 不过在911灾难还有一对BROTHER一周后生还的呢, 大家还是抱有希望吧~~~
作者: mojo76    时间: 2011-2-28 09:49:29

中国文化讲究舍身救人,就是一命换一命。很明显,西方社会不适用。
作者: hungugu    时间: 2011-2-28 20:30:26

中国文化讲究舍身救人,就是一命换一命。很明显,西方社会不适用。
mojo76 发表于 2011-2-28 09:49

一命换一命,你亲人做消防员的话你愿意么?
作者: mojo76    时间: 2011-2-28 21:02:46

一命换一命,你亲人做消防员的话你愿意么?
hungugu 发表于 2011-2-28 20:30



一命换一命是不好听,但是实话,你说在中国国内不是一直颂扬舍己救人吗?有了灾害马上派出军队救灾,那些都是军令,都要向前冲,等于上战场,有正常的伤亡数字。
作者: taomibaobao    时间: 2011-2-28 21:31:39     标题: 回复: 新西兰独特的救援方式

[quote]一命换一命,你亲人做消防员的话你愿意么?
hungugu 发表于 2011-2-28 20:30
一命换一命是不好听,但是实话,你说在中国国内不是一直颂扬舍己救人吗?有了灾害马上派出军队救灾,那些都是军令,都要向前冲,等于上战场,有正常的伤亡数字。[/QUOTE]
你也是说国内了。。

。。。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1-2-28 21:34:01

一命换一命是不好听,但是实话,你说在中国国内不是一直颂扬舍己救人吗?有了灾害马上派出军队救灾,那些都是军令,都要向前冲,等于上战场,有正常的伤亡数字。
mojo76 发表于 2011-2-28 21:02


所以你不应该说新西兰“独特”的救援方式,而是国内太过独特,而新西兰的救援方式和国内“独特”的救援方式不同。
作者: CHN-NZ    时间: 2011-2-28 21:34:41

我支持楼主!说句不好听的看来以后就算遇到地震也最好是在中国,这样获救的希望还有,就像前面的几位说的,看来在西方国家只能自保了!!!!
作者: 太阳鸟鸟    时间: 2011-2-28 22:06: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ungugu    时间: 2011-2-28 22:19:31

为什么地震了之后要救援?因为我们珍视生命。

一命换一命?凭什么为了救一些人而把另外一些人的生命安全置于险境呢?  这本身就是漠视生命……
作者: zxn201    时间: 2011-2-28 22:39: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太阳鸟鸟    时间: 2011-2-28 22:47: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ungugu    时间: 2011-2-28 22:54:19

看了一些留言,感觉是来了新西兰就忘了本了。不管中国独不独特,但是那个精神是提倡的。不要忘本啊。你在打的是中文,说的是中文,再怎么地都是中国人。
赖宁怎么了,说实话,就是有了这样的精神,才会是有很合困难 ...
zxn201 发表于 2011-2-28 22:39

什么本,谁的本? 本什么?! 凭什么军人、消防员的生命就比别人的廉价? 他们的命在你看来就不是命?  

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都很愿意关键时候一命换一命去,或者很愿意你的家人关键时候去一名换一名。我只知道生命都是平等的,因为一群人的安危其置另一群人的安危于不顾完全背离了救人的初衷,是对生命的漠视,根本就是陋习……本质和“让领导先走”没有什么区别。
作者: 萨米    时间: 2011-2-28 22:56:31

看了一些留言,感觉是来了新西兰就忘了本了。不管中国独不独特,但是那个精神是提倡的。不要忘本啊。你在打的是中文,说的是中文,再怎么地都是中国人。
赖宁怎么了,说实话,就是有了这样的精神,才会是有很合困难 ...
zxn201 发表于 2011-2-28 21:39


什么逻辑?什么本?没看明白。
作者: 萨米    时间: 2011-2-28 22:57:56

我支持楼主!说句不好听的看来以后就算遇到地震也最好是在中国,这样获救的希望还有,就像前面的几位说的,看来在西方国家只能自保了!!!!
CHN-NZ 发表于 2011-2-28 20:34




你知道汶川地震死了多少人吗?你在那些豆腐渣学校里的话,还有获救的希望?
作者: ki_ki    时间: 2011-2-28 23:07:59

转贴skykiwi上的  《文扬时评:比较中国和新西兰两国的救灾》

http://news.skykiwi.com/na/zh/2011-02-28/117828.shtml
作者: kiwibom    时间: 2011-3-1 08:47:03

转贴:
周末去学车,有个师姐是石棉的。我一直觉得地名很熟悉,突然想起小时候崇拜的少年英雄赖宁就是那里的。随口问了问,结果听到一个惊爆大新闻,瞬间光辉形象像打破的镜子一样碎成一片一片的。    师姐说 ...
太阳鸟鸟 发表于 2011-2-28 22:47



早被人扒皮了,那赖小孩是假英雄来着

我觉得除了亲人愿意一命换一命,谁也不愿意爱心如此大发舍已为人吧?帮助人救人是应该的,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

在中国有军令,但个人觉得中国出现意外的可能更大。房子更高嘛
作者: Corec    时间: 2011-3-1 08:58:07

文化差异,这边一直是先以救援队的性命安全为重要,在保证救援队的安全基础上再去救人,国内是,士兵一派出去,人是一定要救回来的,不管怎么救。 其实个有个的好,新西兰这样做其实也是很正常的
作者: ki_ki    时间: 2011-3-1 09:00:49

一个礼拜了,那些可怜的人啊
作者: wking    时间: 2011-3-1 10:45:40

逝者安息吧
作者: nzakl100    时间: 2011-3-1 12:01: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