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发个帖子,也许很SB [打印本页]

作者: flamestar    时间: 2011-2-25 16:26:26     标题: 发个帖子,也许很SB

虽说NZ比较小,但是就不能PGC 和CTV两个大楼一起救援么?

难道全国就一拨救援队? 还是全国的救援队,只能救援一栋大楼?
作者: 武夫的眉笔    时间: 2011-2-25 19:50:11

是很SB的,但SB的不是你
作者: 天空的感觉    时间: 2011-2-25 23:58:44

可能真的有什么困难吧  毕竟都是人命  能救不可能不救吧。。。
作者: 蜗牛在冬天    时间: 2011-2-26 00:05:01

你说对了, NZ真的就那么一拨救援队, 你看汶川地震, 镜头所到之处无不是绿色军装的解放军, 白色大褂的医护人员, 再看新西兰, 全都是老百姓互相抱头痛哭

政府之所以存在就是再出现一些个人无法抵御的情况, 比如自然灾害战争之类的时候, 有一个强有力的能够保护民众的系统, 很遗憾, 新西兰政府没这个功能, 人家国歌都叫God defend NewZealand, 老百姓还能指望什么呢
作者: 闲人莫入    时间: 2011-2-26 01:18:40

John Key那个SB带了一群SB很SB的去救援。。

都人命关天了,其他国家送救援队,NZ还扭扭捏捏,玩筛选。。。。。妈的,真当自己在选美呢。。。这么‘民主’主义的国家,居然如此践踏生命。
作者: ky108    时间: 2011-2-26 07:28:23

是很SB的,但SB的不是你
作者: 太阳鸟鸟    时间: 2011-2-26 08:44: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L330    时间: 2011-2-26 10:00:12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伤亡,如果不是CTV大楼倒了,伤亡也没有那么多。
如果这个地震发生在中国?唐山伤亡了几十万,汶川伤亡了几十万,官方报道死了8万多,我跟本就不信,因为死亡数字到了某天就停在那不往上统计了,这叫止损。以后在发现的到失踪处理。
别怪新西兰啦,整个南岛有整个朝鲜半岛这么大,就100万人,还不都在一起,基督城有40万人,但大部分瞬间成为灾民。离我们最近的国家有3000多公里的距离,就是这条件。
别把新西兰跟天朝比啦,跟本不是一个境界,别再无聊了啦,有空捐点钱吧。
作者: 太阳鸟鸟    时间: 2011-2-26 10:13: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L330    时间: 2011-2-26 10:28:43

止损???呵呵呵呵呵,你太幽默了,还涨停板呢,哈哈,止损,太形象了,我看汶川地震的时候志愿者的日志,晚上就睡在废墟旁,听到下面有人还救命,也没法,最后一天天喊救命的少了。
太阳鸟鸟 发表于 2011-2-26 10:13
是真的哥么,那时我每天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某天起,死亡人数就停留在8万6千多个人,接下去几天一直报的都是这个数,不知道有多少亡灵被和谐掉了,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真相。
作者: 郁闷的小马甲    时间: 2011-2-26 12:09:47

新西兰真的就这么一拨救援队。。。唉!
作者: right/wrong    时间: 2011-2-26 12:17:59

汶川地震,死20万都不止。
作者: sammy1112    时间: 2011-2-26 18:14:50

本帖最后由 sammy1112 于 2011-2-26 18:18 编辑

中国和新西兰国情不同
所以没有可比性
作者: sammy1112    时间: 2011-2-26 18:17:35

借楼主的帖发泄一下

真是受不了了
大家都是中国人
爱中国,也爱新西兰
难道两个都爱就是罪过?

有些人动不动就说中国不好
有些人又动不动就说新西兰不好

每天没事就会搞批判
何必呢?
作者: flamestar    时间: 2011-2-26 23:33:18

起了怪了,怎么什么帖子都能和中国挂上钩呢。

我就是好奇了一下,像新西兰这种地震多发国家,怎么一到救援的时候就凸显人手不够呢? 难道都指望这房子震不塌?
作者: 蜗牛在冬天    时间: 2011-2-27 12:00:51

止损???呵呵呵呵呵,你太幽默了,还涨停板呢,哈哈,止损,太形象了,我看汶川地震的时候志愿者的日志,晚上就睡在废墟旁,听到下面有人还救命,也没法,最后一天天喊救命的少了。
太阳鸟鸟 发表于 2011-2-26 10:13
这个比较痛心, 自然灾害啊, 哎
作者: 小人儿雪糕    时间: 2011-2-27 12:03:04

起了怪了,怎么什么帖子都能和中国挂上钩呢。

我就是好奇了一下,像新西兰这种地震多发国家,怎么一到救援的时候就凸显人手不够呢? 难道都指望这房子震不塌?
flamestar 发表于 2011-2-26 23:33


新西兰似乎还真不算是:地震多发国家
作者: flamestar    时间: 2011-2-27 19:48:23

楼上的要重温一下 NZ 地理了。。。。。。

NZ这种在两板块裂缝上的陆地,他不算地震多发国家,就奇怪了。。

只不过很多地震多是几乎感觉不到的。。。
作者: perrycalton    时间: 2011-2-27 21:05:42

NZ肯定算得上是地震多发国家的,整个国家原来就是由于太平洋跟澳洲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
作者: StarTree-Arts    时间: 2011-2-28 12:52:47

我也觉得 政府就不能多找点人参加救援吗?才这么小的地方,救点人有那么难吗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1-2-28 12:58:51

本帖最后由 love_3_month 于 2011-2-28 13:10 编辑

2/22

到现场后,发现CTV大楼还在冒烟,高压水枪一直都在喷,救援人员冒着很大的危险,在又热又湿的环境下作业
第二天早晨,还是时有大火发生,高压水枪也是一刻没停过

2月28日 1:52
虽然没有细问,但是地震的搜索工作已经在一到二层之间了。能看到一些尸体被放到包里抬出来。在离这里不远的一个军用基地有一个暂时的敛尸房,所有完整的尸体都被安放在那里。不得不承认,最近发现的都是尸体,虽然中国的救援队没有放弃一直在废墟里工作,但现在搜索的主力还是日本救援队,日本救援队的狼狗也很辛苦,看到两只威猛的狼狗已经受伤了,其中一只现在只能靠三条腿走路。现在都带上了口罩,并且有洒水车不断地喷水降低空气中的灰尘。很敬佩救援队的所有人员,因为几天的时间让现场有病疫的危险,但是救援队没有退缩,一直在奋斗着。

-------------------------
这又不是居民房, 大家一起来帮忙就能拔拉出来了.
作者: Venox10111    时间: 2011-2-28 13:06:30

我也觉得 政府就不能多找点人参加救援吗?才这么小的地方,救点人有那么难吗
StarTree-Arts 发表于 2011-2-28 12:52

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痛,你捐钱了吗?
作者: 小人儿雪糕    时间: 2011-2-28 15:23:13

楼上的要重温一下 NZ 地理了。。。。。。

NZ这种在两板块裂缝上的陆地,他不算地震多发国家,就奇怪了。。

只不过很多地震多是几乎感觉不到的。。。
flamestar 发表于 2011-2-27 19:48


好吧,我没了解过NZ地理,俄,鄙视我吧

在我狭隘的观点里,造成破坏才是地震,俄。。。地下感觉不到的地震,对地面造不成威胁的就不算多发

俄,成功例子比如日本。。经常对付各种地震,所以经验丰富
NZ么,这次地震据说是80年来最大地震?不经常用的技术,会退步吧?也许?
不知道了

熟能生巧,看来抗震救灾也是这么个道理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1-2-28 15:29:53

nz 是地震多发国家, 但一般都在人烟稀少的地方.
作者: 小人儿雪糕    时间: 2011-2-28 15:32:25

nz 是地震多发国家, 但一般都在人烟稀少的地方.
love_3_month 发表于 2011-2-28 15:29



各种给我补地理知识。。。。。丢人丢大了。。。。{:8_395:}
作者: asdf123    时间: 2011-2-28 15:32:27

中国是13亿人就一个城市,新西兰你全都算上也才300万人啊。而且这里更讲究一点就是,人已经埋下去了,不能为了救人让更多的人生命受到威胁。《拯救大兵雷恩》只有电影里才出现啊。
作者: Lilac    时间: 2011-2-28 15:35:17

新西兰离其他国家都太远, 打仗时是离的远好,发生灾难时就是救援时间不够了。。。
作者: Corec    时间: 2011-2-28 16:10:48

借楼主的帖发泄一下

真是受不了了
大家都是中国人
爱中国,也爱新西兰
难道两个都爱就是罪过?

有些人动不动就说中国不好
有些人又动不动就说新西兰不好

每天没事就会搞批判
何必呢?
sammy1112 发表于 2011-2-26 18:17

顶,非常同意,最近批判帖特别多,都神经过敏了
作者: Anatomy    时间: 2011-2-28 22:09:03

一切都是浮云, 都会过去......
作者: 太阳鸟鸟    时间: 2011-2-28 22:26: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lamestar    时间: 2011-3-1 10:26:06

你知道日本地震 中国申请救援要等多长时间么?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