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地震发生后,你应该怎么样逃生自救? [打印本页]
作者: ki_ki 时间: 2011-2-25 10:30:01 标题: 地震发生后,你应该怎么样逃生自救?
本帖最后由 ki_ki 于 2011-2-25 10:32 编辑
最近两年接2连三发生了地震,四川汶川的地震,去年chch的“零奇迹”和今年迫害性强的2.22,才意识到地震其实离我们是这么近,防患于未然,找了些相关资料,也希望大伙们把知道的贴上来,互相学习一下,勇敢面对未知可能发生的地震灾难。
关于逃生
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 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 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 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 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关于地震包
考虑在家里做一个应急包,装上以下物品备用。
1、不锈钢饭盒:亮面可做反光镜求救,还可敲击求救。
2、盒内可装几样小物品:一瓶糖、一瓶盐、一盒封闭盒装蜡封的火柴。
3、绷带及消毒物品(双氧水、碘酒、棉签、杀虫剂、口罩),在潮湿细菌易繁殖的恶劣环境中,向四周喷洒家庭常用的杀虫剂,即可杀灭周围环境中的细菌和微生物,有效防止伤口感染;口罩可防止烟存吸入;双氧水、碘酊、绷带可进行创伤应急处理;注意,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备点专业药,一般病人在非常环境下不宜用药。
4、手电筒,最好是手握发电电筒,普通电筒蓄电和续电能力太差。
5、压缩饼干、饮用水、巧克力,要注意定期换新鲜的。
6.如有可能可装上绳索、瑞士军刀等自救物品就更好。
7、一支铅笔和几张纸,可用于记录有关情况。
这个包平时要备好,采取就近原则放在床头柜,夜间手机可放在床头柜上,在应急时可成为求救工具。
关于自救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这时就用手电筒,有光线不会太过害怕。
在废墟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作者: ki_ki 时间: 2011-2-25 10:31:06
本帖最后由 ki_ki 于 2011-2-25 10:36 编辑
沙发,自己有几个问题
关于地震包,这个是从日本人应急包里过来的,那个一瓶糖,一瓶盐,这个有什么作用?
关于逃生,说是应站在门口,这个做法真的是安全吗?
作者: jdnz13 时间: 2011-2-25 10:56:08
很好的帖子,顶一下!盐除了吃外应该还有一定的消毒功能吧。
作者: Blue~Sam 时间: 2011-2-25 11:19:17
技术帖。留名.................
作者: Butter鞋屋 时间: 2011-2-25 11:52:21
希望这天永远不要来
作者: 中国旅行社 时间: 2011-2-25 12:23: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楼主的往返机票 时间: 2011-2-25 14:39:40
站在门口了,为什么不走到门外面呢?
作者: 蜗牛在冬天 时间: 2011-2-26 00:37:57
还有实际用处, 谢谢楼主, 不过如果真的地震被埋被困了, 根据这次政府组织的救援工作的表现来看, 很难树立生存的信心....
作者: 闲人莫入 时间: 2011-2-26 01:16:32
得去买辆奔驰,奔驰车后面都有个药箱,质地还不错,看来得随身携带了,抱着睡觉最好。。。。。
作者: 五行缺水DIANA 时间: 2011-2-26 01:21:42
顶一下~~~~
作者: 钱塘居士 时间: 2011-2-26 02:00:30
对于住house的人来说, 除非地震当场死了,获救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毕竟这里都是1,2层的木结构房子。就算塌了也容易挖出来。倒是住city公寓的朋友要注意自救方式。楼层太高了,而且有很多楼年份挺久了
作者: 忠于罗马 时间: 2011-2-26 03:37:35
沙发,自己有几个问题
关于地震包,这个是从日本人应急包里过来的,那个一瓶糖,一瓶盐,这个有什么作用?
关于逃生,说是应站在门口,这个做法真的是安全吗?
ki_ki 发表于 2011-2-25 09:31 ![](http://bbs.skykiwi.com/images/common/back.gif)
应该是用来补充血糖和生理盐水的吧~~
作者: taomibaobao 时间: 2011-2-26 04:35:28 标题: 回复: 地震发生后,你应该怎么样逃生自救?
罗马这么晚睡啊
作者: prayer914 时间: 2011-2-26 12:57:33
这些东西真很难说, 理论上, 是要躲起来, 但看这次地震, 是逃出来的人活了, 躲着的人死了. 上次上海大楼火灾, 理论上是逃进小房间, 拿湿的毛巾堵门缝. 但实际上, 那些躲着的都死了. 活着出来的都是那些冒死拿湿床单披在身上, 走了十几层下来的人.
作者: mustangy 时间: 2011-2-26 20:12:19
同意楼上。我觉得也是很难说的。
作者: 露华浓 时间: 2011-2-26 20:16:15
注意事项太多了,地震一紧张都会忘掉一大半啊{:8_401:}。。。哎
作者: 武夫的眉笔 时间: 2011-2-26 20:36:53
我打算钻洞
作者: ki_ki 时间: 2011-2-26 21:42:35
得去买辆奔驰,奔驰车后面都有个药箱,质地还不错,看来得随身携带了,抱着睡觉最好。。。。。
闲人莫入 发表于 2011-2-26 01:16 ![](http://bbs.skykiwi.com/images/common/back.gif)
买奔驰就是为了那个箱子哦?药箱价值不菲。。。。。
作者: ki_ki 时间: 2011-2-26 21:47:45
应该是用来补充血糖和生理盐水的吧~~
忠于罗马 发表于 2011-2-26 03:37 ![](http://bbs.skykiwi.com/images/common/back.gif)
是不是就是平时所说的葡萄糖溶液?
作者: ki_ki 时间: 2011-2-26 21:49:36
这些东西真很难说, 理论上, 是要躲起来, 但看这次地震, 是逃出来的人活了, 躲着的人死了. 上次上海大楼火灾, 理论上是逃进小房间, 拿湿的毛巾堵门缝. 但实际上, 那些躲着的都死了. 活着出来的都是那些冒死拿湿床单披 ...
prayer914 发表于 2011-2-26 12:57 ![](http://bbs.skykiwi.com/images/common/back.gif)
由此看来,还是看个人的造化,希望废墟下面的同胞还是能创造出奇迹
作者: lam 时间: 2011-2-26 22:13:06
沙发,自己有几个问题
关于地震包,这个是从日本人应急包里过来的,那个一瓶糖,一瓶盐,这个有什么作用?
关于逃生,说是应站在门口,这个做法真的是安全吗?
ki_ki 发表于 2011-2-25 10:31 ![](http://bbs.skykiwi.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一勺糖一勺盐,可以防脱水
作者: Dracoz 时间: 2011-2-27 10:12:53
UPUPUPUPUP
作者: Holy.Moly 时间: 2011-2-27 20:38:12
这些东西真很难说, 理论上, 是要躲起来, 但看这次地震, 是逃出来的人活了, 躲着的人死了. 上次上海大楼火灾, 理论上是逃进小房间, 拿湿的毛巾堵门缝. 但实际上, 那些躲着的都死了. 活着出来的都是那些冒死拿湿床单披 ...
prayer914 发表于 2011-2-26 12:57 ![](http://bbs.skykiwi.com/images/common/back.gif)
嗯。很难说。![](static/image/smiley/mushroom/55FC7.gif)
作者: LLLXL 时间: 2011-3-2 18:12: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影武者 时间: 2011-3-2 18:16:49
嘴里含一个樟脑丸,等妈妈给我克隆
作者: gleamy 时间: 2011-3-4 17:21:04
我觉得每个国家的情况是不同的,比如说中国的楼房(塔楼)就和新西兰的木头别墅的逃生方法不样。
作者: qhxue 时间: 2011-3-4 23:45:24
谢谢楼主的分享!
但愿不要再有天灾了!祝福新西兰!!
作者: 穿着马甲的鸟 时间: 2011-3-5 00:32:25
高层建筑千万别躲,撒腿就跑才是正理。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