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看了New Market Viaduct的设计方案彻底厥倒 [打印本页]

作者: bigbear    时间: 2010-9-4 23:04:04     标题: 看了New Market Viaduct的设计方案彻底厥倒

好多人以为是加宽出来3-4车道

其实是加出4个车道,然后拆掉原来南向的3车道,之后再建一个3车道的桥,最后再把原来北向的3车道拆掉。

最后的结果是New Market Viaduct只在南向多了一条车道

http://www.nzta.govt.nz/projects/newmarketconnection/docs/viaduct-construction.ppt

彻底厥倒!
作者: 小小老鼠    时间: 2010-9-4 23:06:55

求高速建筑设计专家解答  我也疑惑很久了
作者: 恶贯满盈    时间: 2010-9-4 23:23:29

前两天刚研究了一下。 主要原因是说旧的viaduct桥梁结构太老了,而且存在种种安全隐患,抗震能力有限。车流量过大,经常会导致桥上有碎片掉到桥下的路上。再加这只是newmarket 链接北岸大桥viaduct升级的其中一部分, 以后还会有北岸海底隧道,和现在正在兴建的victoria tunnel 都是一起规划的
作者: 陌生的香港人    时间: 2010-9-4 23:25:02

LZ,習慣吧,這裡的道路/交通工程/設計師都是腦袋裝水的,看北岸那天什麼North Shore Busway ,整條那麼貴那麼寬的大路就專給早上繁忙時間那幾條疏落的巴士用算了

還有那些在當中的巴士站,未見過有城市會將巴士站設在那麼空曠的地方的,還要建行人天橋才可去到,沒有人塗鴉破壞,沒有罪案發生是幸運

他們以為這樣做就是鼓勵人們使用公共交通了
作者: 陌生的香港人    时间: 2010-9-4 23:32:22

本帖最后由 陌生的香港人 于 2010-9-4 23:33 编辑

前两天刚研究了一下。 主要原因是说旧的viaduct桥梁结构太老了,而且存在种种安全隐患,抗震能力有限。车流量过大,经常会导致桥上有碎片掉到桥下的路上。再加这只是newmarket 链接北岸大桥viaduct升级的其中一部分, 以后还会有北岸海底隧道,和现在正在兴建的victoria tunnel 都是一起规划的


20年後吧,本來剛剛研究好建隧道,兼通火車的,但政府又嫌貴了,又找顧問重新做研究。所以說,這裡最發是當顧問了,我們的稅就這樣花在他們身上,最後一樣什麼也建不成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0-9-4 23:34:25

是的,只是更换,不是升级。。。。。。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9-5 07:00:36

LZ,習慣吧,這裡的道路/交通工程/設計師都是腦袋裝水的,看北岸那天什麼North Shore Busway ,整條那麼貴那麼寬的大路就專給早上繁忙時間那幾條疏落的巴士用算了

還有那些在當中的巴士站,未見過有城市會將巴士站 ...
陌生的香港人 发表于 2010-9-4 23:25


幹... .這個我要為我輩工程師們好好解釋.

不是我們做的不好, 腦袋進水, 而是做決策的不敢花錢, 怕選票走了. 一切都是政治因素影響. 當初北岸大橋本來是要蓋8線的, 結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嫌貴變成4線, 沒多少年就需要加裝現在旁邊那兩條線.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0-9-5 08:17:08

本帖最后由 love_3_month 于 2010-9-5 08:20 编辑

好像是昨天的herald上说的,CHCH的地震,随时可能发生在AKL,所以new market那段最容易出危险,这正是要造新路的迫切性。。。
作者: 陌生的香港人    时间: 2010-9-5 09:29:31

本帖最后由 陌生的香港人 于 2010-9-5 10:30 编辑
幹... .這個我要為我輩工程師們好好解釋.

不是我們做的不好, 腦袋進水, 而是做決策的不敢花錢, 怕選票走了. 一切都是政治因素影響. 當初北岸大橋本來是要蓋8線的, 結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嫌貴變成4線, 沒多少 ...
花天堂 发表于 2010-9-5 07:00


這些都明白,你們工程師是做具體設計的,但根本上還是受制於西方主流城市規劃與設計理論思想的大環境所影響,我輩規劃師也有責任

像增加道路通行能力/交通流量原本是你們工程師的重點,可現在的那班在各市政府當道的城市設計師(urban designer) 卻只著重“還路於民/人”,基本上什麼能提升道路通行能力的工程都必定反對,說是鼓勵人們開車,不符合可持續發展。所以這裡你基本上不能期望會有什麼工程會是純為增加汽車交通流而設,還沒到committee level 便已死在council內部那班urban designers 手裡。

還路於民不是不好,鼓勵公交也是正道,只是能不能在選址/運作方面及如可配合他們希望達成的所謂"desirable urban outcomes" 作多點現實的考慮與配套,例如在之前說過那 northern busway 旁邊空空的公車站旁邊的土地做plan change 以改 zoning 來鼓勵密集式住宅發展,變成他們經常掛在口邊的 "TOD”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 這些規劃理論他們經常說得很多,但做到出來的,很少 - 看看今天Albany 發展成什麼樣子便是很好的例子,它基本就是個建在公路網中間的suburb ! - 還奢望叫人們不要開車~(但North Shore City District Plan 對該區可是描述得非常漂亮的,簡直就是個未來心目中的環保城市,我靠~ @-@~)

Btw, 花兄好像不是做交通的吧,記得你還說過土木工程界中交通這項是最無聊的呢,呵呵
作者: leo19840119    时间: 2010-9-5 09:53: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9-5 10:24:20

這些都明白,你們工程師是做具體設計的,但根本上還是受制於西方主流城市規劃與設計理論思想的大環境所影響,我輩規劃師也有責任

像增加通行能力/交通流量原本是你們工程師的重點,但現在的那班在各市政府當道 ...
陌生的香港人 发表于 2010-9-5 09:29


對啊我不是做交通的, 我可以做, 但是我沒做...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9-5 10:26:46

這些都明白,你們工程師是做具體設計的,但根本上還是受制於西方主流城市規劃與設計理論思想的大環境所影響,我輩規劃師也有責任

像增加通行能力/交通流量原本是你們工程師的重點,但現在的那班在各市政府當道 ...
陌生的香港人 发表于 2010-9-5 09:29


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在Council內做啊... 反正如果出問題了, 可以退卸責任的地方太多了.


While we are on this.. Supercity? it was setup for failure. so any successful outcome, was not part of the setup.
作者: 陌生的香港人    时间: 2010-9-5 10:37:44

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在Council內做啊... 反正如果出問題了, 可以退卸責任的地方太多了.


While we are on this.. Supercity? it was setup for failure. so any successful outcome, was not part of th ...
花天堂 发表于 2010-9-5 10:26


真的不用擔心,什麼事也是council出面用ratepayers 的錢來打官司,燒不到下面的 - 這就是紐西蘭式民主
作者: changzhou    时间: 2010-9-5 10:58:03

我支持政府的这项决定,解决安全问题最重要,看看现在地震后的Church就知道了。
作者: xuxu119    时间: 2010-9-5 11:25: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耍流氓    时间: 2010-9-5 11:27:08

LZ,習慣吧,這裡的道路/交通工程/設計師都是腦袋裝水的,看北岸那天什麼North Shore Busway ,整條那麼貴那麼寬的大路就專給早上繁忙時間那幾條疏落的巴士用算了

還有那些在當中的巴士站,未見過有城市會將巴士站 ...
陌生的香港人 发表于 2010-9-4 23:25


另外,因为没有相应的措施鼓励人们坐BUS
导致全天16小时BUS营业时间,
基本只有2小时是忙的
作者: grantstreet    时间: 2010-9-5 11:33:26

我估计这次改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结构老化的问题,同时可能也有路线优化的原因,道路路线优化可以提高车流量,缓解交通。其实改善交通不只有增加车道一个办法,主要是要提高车辆的通过率,也就是交通流量。
作者: sunray    时间: 2010-9-5 17:50:10

3楼说得对吧 以前读到过
作者: bigbear    时间: 2010-9-5 18:01:52

那个高架桥是进city的瓶颈,1965年的时候建6车道是超前,2010重建只加一个车道成7车道就是愚蠢。既然要重建就建个未来40年不用加宽的桥。
作者: 为啥区别对待?    时间: 2010-9-5 18:31:23

其实修修补补不比重新建设便宜
作者: 陌生的香港人    时间: 2010-9-5 21:32:00

本帖最后由 陌生的香港人 于 2010-9-5 22:21 编辑
那个高架桥是进city的瓶颈,1965年的时候建6车道是超前,2010重建只加一个车道成7车道就是愚蠢。既然要重建就建个未来40年不用加宽的桥。
bigbear 发表于 2010-9-5 18:01



再仔細想想他們NZTA其實也挺難,要全面擴寬便要向私人徵地,還要用RMA 下面的designation 的程序先將土地 designate 了才能開工,也別忘了那裡可是Newmarket,是奧克蘭第二個CBD,全面重建對附近所造成的環境影響肯定不少,程序通不通過也成問題;更不要提地主們/及那強大的Newmarket Business Association (那可不是倒霉路呢)多數肯定不同意下的一系列法律/諮詢/賠償程序

他們現在忙SH20 Waterview 也忙得透不過氣,可能覺得沒必要為那一小路段再添麻煩及增加成本吧
作者: Corec    时间: 2010-9-5 21:53:44

.................搞了半天只加了一根。。。。。。。。。。。 其实我觉的北岸的主要问题还是大桥。。。。。 堵车基本都堵在桥前面,桥上和下桥到cook st那段了。。过了就好很多了
作者: shyandsweet    时间: 2010-9-5 22:16:21

目的就是为了抗震,那段就算加几条条车道也没什么大用的,除非整个高速在市区都拓宽,像沪宁高速那样。
作者: songinator    时间: 2010-9-6 11:15:19

那个高架桥是进city的瓶颈,1965年的时候建6车道是超前,2010重建只加一个车道成7车道就是愚蠢。既然要重建就建个未来40年不用加宽的桥。
bigbear 发表于 2010-9-5 18:01


NZ GOVT is short sighted
作者: 阿海    时间: 2010-9-6 11:27:19

如果New market viaduct不更换,遇上一个6.0的地震恐怕就倒了。

那时候整个奥克兰就瘫痪了。

那么高,那么长,那么宽的桥,如果倒了要花多长时间建好啊?
作者: songinator    时间: 2010-9-6 12:27:15

如果New market viaduct不更换,遇上一个6.0的地震恐怕就倒了。

那时候整个奥克兰就瘫痪了。

那么高,那么长,那么宽的桥,如果倒了要花多长时间建好啊?
阿海 发表于 2010-9-6 11:27


不知道谁做的inspection  怕担责任 就说要换呗  没人愿意为了赚个inspection钱 担那么大的责任
作者: radman.tw    时间: 2010-9-6 23:29:12

本帖最后由 radman.tw 于 2010-9-6 23:44 编辑
再仔細想想他們NZTA其實也挺難,要全面擴寬便要向私人徵地,還要用RMA 下面的designation 的程序先將土地 designate 了才能開工,也別忘了那裡可是Newmarket,是奧克蘭第二個CBD,全面重建對附近所造成的環境影 ...
陌生的香港人 发表于 2010-9-5 21:32




這就是國內跟這裡的差別
可說是有好有壞

在北京,多少公共建設說蓋就蓋,多少土地說徵就徵;就為了奧運

在紐西蘭,政府要做許多政策前,只要有不同的聲音出現
就會耽擱, 搁久了  往往就啥事也幹不了...





相較於國內,   強而有力的政府,    做起事情,  效率十足;   但不甚允許人民有發表意見的權利''''
在紐西蘭,言論自由,政府部門由兩個主要的黨派相互制衡;   但許多事情由於意見相左,
所以,事情到最後不是做不成,就是效率超慢

這兩種相比,您比較喜歡哪一種呢;lol;
作者: TG    时间: 2010-9-7 10:38:40

顶楼上  这个时候就体现中央集权的好处了  上面一发话 下面屁颠屁颠的干活就好 管它花多少钱。这边哪个执政党不是如履薄冰的 生怕走错一步被 拉下台
作者: songinator    时间: 2010-9-7 11:16:41

顶楼上  这个时候就体现中央集权的好处了  上面一发话 下面屁颠屁颠的干活就好 管它花多少钱。这边哪个执政党不是如履薄冰的 生怕走错一步被 拉下台
TG 发表于 2010-9-7 10:38


一句话 各有利弊吧
作者: frankycc    时间: 2010-9-7 16:49:12

我们这些工程师、建筑师等等。。。都是无辜的。
政府无能而已。
深知这边的官僚主义办事效率。工地上一个permit都要发半天。。。怎么快的起来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9-7 18:08:20

我们这些工程师、建筑师等等。。。都是无辜的。
政府无能而已。
深知这边的官僚主义办事效率。工地上一个permit都要发半天。。。怎么快的起来
frankycc 发表于 2010-9-7 16:49


所有西方國家都是這樣啊.... 民主的代價=.=
作者: taomibaobao    时间: 2010-9-9 20:52:33

支持花天堂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