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我们的食物真的不安全吗? [打印本页]

作者: Hisoka    时间: 2010-6-7 18:57:52     标题: 我们的食物真的不安全吗?

本帖最后由 Hisoka 于 2010-6-8 12:39 编辑

在21世纪的今天,全球人口60亿。无论在发达国家的美国,英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农村的人口一直在不断减少,越来越少的人在从事于农产业。那么,谁来养活大部分的人呢?于是, "流水化食物生产"出现了。

“流水化食物生产”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资源生产最多的食物。这样不但解决了大部分人的食物问题,同时也给食物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有人会说:“这样不是挺好吗?”
是的,在某一层面上是,因为他某种程度上能解决人类的温饱问题,但是。。。

当你进一步去了解这些现代工业化生产下的食物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不完全是这样。

给大家举2个最典型的例子吧。

Battery Chicken
  

  

这是把流水线生产搬到农业生产上最典型的例子之一。记得我小时候,对养鸡的映像是隔壁邻居家有一个大笼子,养着2只鸡。白天把它们放出来,让它们在家门口到处走走,晚上关进笼子里。
可是流水化食物生产就大大的不同了。在一个有可能只有1千平方米的仓库里,养着几万只鸡。环境非常的拥挤,基本上和上海的地铁一样。同时为了能让这些大量的鸡更快的投入我们的盘中。它们就要接受不同的激素和抗生素的注射。这样它们就可以获得2倍的生长速度,同时它们的肉也会比一般的走地鸡更加多。



很多Battery 鸡生下来到死可能都没走过一步。




有人会说:这样不是很好吗?是的,吃起来味道不错,而且价格也低廉。但是,这些鸡虽然看起来很干净美味。其实它们体内有着大量的激素抗生素。我们食用了以后就被会摄取到我们的体内。这样在我们体内就会对抗生素产生抗体,以后生病抗生素对我们就基本没用了。而且这些鸡都是长时间在压抑拥挤的环境下生长的,体内有很多对人体有害的激素。不过这些生产商可不管这些。因为当我们看到鸡的时候,它们都已经被洗的干干净净,有的还被精美包装过了。完全不会有人怀疑它们的来历和品质。
(说个题外话,我觉得女生想要胸部大,可以去多吃鸡,特别是鸡翅,鸡蛋。因为那激素最多。我觉得现在女生很多胸部大,就是这样吃出来的@_@)

玉米


因为玉米很适合大规模生产,易于生长。所以美国政府大力的鼓励生产玉米。因为玉米可以被分解后制成很多东西。电池,corn syrup糖浆, 番茄酱,饼干,尿布,果汁很多东西主材料都是用玉米作为原材料的。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超市看一下,大部分的食物里都有和玉米相关的成分。

那你又会问:这有问题吗?
是的,因为玉米成了一种很便宜的原料,而且大量生产。所以它被广泛的运用到各个领域。它被拿来喂鸡,喂猪,喂牛。


牛本来是吃草的。吃玉米会导致牛生肠胃癌。并且会传播一种叫艾舍利希氏的大肠杆菌。这种菌不但会随着牛肉传染,并且因为现代食物的大规模链带生产污染到其他的蔬菜水果或相应的食物产业链中。

所以因为大规模的生产,也导致了会有更多的食物被污染。

那你会问:“那是不是吃什么都不安全了,我们去火星吧!”

也不完全是这样。在国际大企业收购并吞小型农场的同时,还是有些有智慧和良知的农民的。它们坚持生产和宣传有机食物。也就是大家俗称的Organic food。

Organic food有机食品的判断标准

1、原料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野生天然产品;

2、有机食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生产、采集、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标准,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食品添加剂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及该技术的产物及其衍生物。

3、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控制体系和追踪体系,因此一般需要有转换期;

4、有机食品必须通过合法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

当然,不使用大规模的生产,不能使用化肥激素等手段缩短生产时间等因素导致了有机食物的价格必定会高于“普通”食物。所以一般人不太会问津。

其实,我说这么多不是想鼓吹有机食物多好,普通食物多不安全。我只是想告分享给大家一些信息,让大家可以多一种选择。

有机食物是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遵循大自然的规律的传统食物生产方式。

非有机食物是利用各种化学添加剂,人工方法来加速改良食物的生产。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其营养价值基本和有机食物相同。如果对人体有负面反应,那也要10几20年后才有可能被发现。

大家有任何问题,欢迎跟帖探讨。



另外,如果有人不知道那有卖organic food,奥克兰有家叫harvest的连锁超市是专卖organic products,从吃的到用的。一般的超市里也会有一小部分,上面帖了标签的。avondale跑马市场里的很多蔬菜水果应该是的。
作者: 无过    时间: 2010-6-7 20:04:59

这个确实是很大的问题,bioaccumulation一直都是很有争议的问题
作者: Hisoka    时间: 2010-6-7 20:10:07

这个确实是很大的问题,bioaccumulation一直都是很有争议的问题
无过 发表于 2010-6-7 19:04

主要这个不同于毒药,是要经过一代人或几代人才能看得出里面得危害有多大。
所以现在老百姓都不知道呢。
作者: 无过    时间: 2010-6-7 20:36:24

主要这个不同于毒药,是要经过一代人或几代人才能看得出里面得危害有多大。
所以现在老百姓都不知道呢。
Hisoka 发表于 2010-6-7 19:10

任何东西都是有毒的,
dose determines the poisoning.
作者: Hisoka    时间: 2010-6-7 20:44:14

任何东西都是有毒的,
dose determines the poisoning.
无过 发表于 2010-6-7 19:36

那也是,某种程度上来说。不过你知道我的意思拉。
作者: MAG    时间: 2010-6-7 20:56:30

玉米这个真的是很常见在我们吃的食物,饮料里面,很多超市卖的芒果汁,番茄汁都是加了玉米的,所以看起来稠稠的
作者: 无过    时间: 2010-6-7 21:28:44

那也是,某种程度上来说。不过你知道我的意思拉。
Hisoka 发表于 2010-6-7 19:44

我明白你的意思,长期下去确实会影响到某种基因或者潜在的变化,而这种变化至少在短期内是不会爆发的,除非有更为严重的外因引发
作者: 无过    时间: 2010-6-7 21:30:47

我刚刚交了一篇论文就是"How Safe is our food?"

不过我阐述的不是你的观点,我说的还是毒性的混合或者天然存在的

比如深海鱼,尤其是食物链顶端的鱼普遍存在高水银含量等等
作者: Hisoka    时间: 2010-6-7 21:42:40

我刚刚交了一篇论文就是"How Safe is our food?"

不过我阐述的不是你的观点,我说的还是毒性的混合或者天然存在的

比如深海鱼,尤其是食物链顶端的鱼普遍存在高水银含量等等
无过 发表于 2010-6-7 20:30

是阿,鱼越大越毒,每大一等级,污染大10倍
作者: paprika    时间: 2010-6-7 21:59: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无过    时间: 2010-6-7 22:23:34

是阿,鱼越大越毒,每大一等级,污染大10倍
Hisoka 发表于 2010-6-7 20:42


恩,最近我们部门刚刚收到一个水银中毒的case,就是吃鱼吃的
作者: Hisoka    时间: 2010-6-7 22:26:37

"但是我个人觉得有机食物有很多的优点:
1. 卫生安全
2. 保存期较长
3. 味道比较纯正(有可能是个人感觉)
4. 能提供更多的营养和能量
其实,我说这么多不是想鼓吹有机食物多好,普通食物多不安全。我只是想告分 ...
paprika 发表于 2010-6-7 20:59

谢谢你得意见,我改掉了。
作者: Hisoka    时间: 2010-6-7 22:27:18

恩,最近我们部门刚刚收到一个水银中毒的case,就是吃鱼吃的
无过 发表于 2010-6-7 21:23

哇,吃得是海鱼?大鱼?
作者: 牛哥    时间: 2010-6-7 22:28:50

现在这个真的是难防,凡是养殖的东西差不多全有激素,所以现代人的体质越来越弱哪。。。
作者: 牛哥    时间: 2010-6-7 22:29:15

恩,最近我们部门刚刚收到一个水银中毒的case,就是吃鱼吃的
无过 发表于 2010-6-7 21:23


啊,真的啊???这么说大鱼吃不的啊???
作者: 闲人莫入    时间: 2010-6-7 22:35:38

都是自己吓自己

出事的都是个例,根据人的体质不同,反应当然也会不一样。

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还都吃生的呢,也没见人类绝种。
作者: 无过    时间: 2010-6-7 22:37:53

哇,吃得是海鱼?大鱼?
Hisoka 发表于 2010-6-7 21:27


恩,和鲨鱼一个级别的~~~煮了一个月的鱼汤
作者: 无过    时间: 2010-6-7 22:39:53

啊,真的啊???这么说大鱼吃不的啊???
牛哥 发表于 2010-6-7 21:29


那到不是说不能吃,只是说食物链顶端的鱼普遍含量过高,不能天天吃

不过我们常吃的比如blue cod那些没有关系
作者: Hisoka    时间: 2010-6-7 22:41:43

恩,和鲨鱼一个级别的~~~煮了一个月的鱼汤
无过 发表于 2010-6-7 21:37

哎。。。杯具阿他还吃了一个月阿?这么好吃?
作者: 无过    时间: 2010-6-7 22:41:50

都是自己吓自己

出事的都是个例,根据人的体质不同,反应当然也会不一样。

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还都吃生的呢,也没见人类绝种。
闲人莫入 发表于 2010-6-7 21:35


个例??你知道的是个例,你不知道多了去了。自己去NZFSA的网站上看看吧,知道新西兰人普遍身体水银含量过高么??

几千年前生态是什么样的,现在是什么样??

大家只是在说一个事实
作者: hungugu    时间: 2010-6-7 23:00:09

玉米喂牛導致大腸杆菌也就是Food Inc那電影來來去去講的一個問題。大腸杆菌75攝氏度2、3分鐘就能殺死,假如徹底煮熟食物,沒什麽危險可言。至於玉米本身更是沒什麽危害,電影裏面說的是加入氯殺滅細菌……比較嚇人。

至於什麽雞翅膀激素導致胸部大更是沒什麽根據聳人聽聞的urban legend了……關於荷爾蒙,可以好好讀一下Cornell大學這個網頁:
http://envirocancer.cornell.edu/Factsheet/Diet/fs37.hormones.cfm

While currently available evidence does not indicate a link between eating meat, milk or dairy products from hormone-treated animals and any health effects, adopting some known healthy diet habits (see below) can help reduce exposure to hormones used in meat, poultry and dairy production.

Eat a varied diet, rich in fruits, grains and vegetables.
Eat meats in moderation, well cooked, but not charred.
Eat more lean muscle meat, less liver and fat.
作者: akane228    时间: 2010-6-7 23:11:43

我這次在wellington發現首都的organic 店真多,一個連一個,真健康
作者: Hisoka    时间: 2010-6-7 23:19:20

玉米喂牛導致大腸杆菌也就是Food Inc那電影來來去去講的一個問題。大腸杆菌75攝氏度2、3分鐘就能殺死,假如徹底煮熟食物,沒什麽危險可言。至於玉米本身更是沒什麽危害,電影裏面說的是加入氯殺滅細菌……比較嚇人。
...
hungugu 发表于 2010-6-7 22:00

对阿,所以我说长期影响不知道阿。但是抗生素是有影响的。
作者: 无过    时间: 2010-6-7 23:53:10

人为对ecosystem或者食物链的改变都会带来各种程度的影响,只是这种影响是长期或者短期而已.
作者: 腿毛菲菲    时间: 2010-6-8 10:26:54

看来要去马场买菜了,以前还觉得那里的水果蔬菜没有超市里卖的漂亮。。。。
作者: 无过    时间: 2010-6-8 11:54:06

看来要去马场买菜了,以前还觉得那里的水果蔬菜没有超市里卖的漂亮。。。。
腿毛菲菲 发表于 2010-6-8 09:26


据说马场很多都是自己种的菜
作者: xiaolu    时间: 2010-6-8 12:09:39

我自己种的蔬菜应该是100%天然了吧……

肉就没办法了……
作者: 牛哥    时间: 2010-6-8 12:27:48

都是自己吓自己

出事的都是个例,根据人的体质不同,反应当然也会不一样。

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还都吃生的呢,也没见人类绝种。
闲人莫入 发表于 2010-6-7 21:35


老大,几千年前的老祖宗们平均寿命是三十多岁。你也想这样儿??
作者: 无过    时间: 2010-6-8 12:52:44

老大,几千年前的老祖宗们平均寿命是三十多岁。你也想这样儿??
牛哥 发表于 2010-6-8 11:27


看看他的大部分回帖。。。。不用和他斤斤计较了
作者: cleardrop    时间: 2010-6-8 15:29:29

我很不幸的在吃饭时间点开了这个贴子!
作者: JMM    时间: 2010-6-8 21:46:06

自己开发菜园吧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