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从佳能的镜头盖与众不同,想起了日本德国瑞典相机风云史 [打印本页]

作者: 千贺刀    时间: 2009-10-25 23:05:50     标题: 从佳能的镜头盖与众不同,想起了日本德国瑞典相机风云史

本帖最后由 千贺刀 于 2009-10-25 23:17 编辑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是一直都注意到了,佳能的镜头盖子,跟其他厂家的不一样的。佳能是用很简单的设计,就是一个塑料环靠弹性来卡住。很简单的结构,哪怕是L头也是如此。

而其他的结构会多很多,精密很多,不过效果可能手感挤压的时候(心理)舒服点其他好像都没什么了,当然,这些只是相机外在对一个外行人所能够看得到的。

为了适应镜头安装上遮光罩后,镜头盖不易取下和安上的问题,N家和许多相机及专业镜头厂家已经纷纷将镜头盖进行了全新设计.主要就是将手指按压处移往了靠近镜头盖的中心处.这样,手指就不会在镜头安装镜头遮光罩时,被妨碍,无法按压卡纽.
可是,佳能却无视各个厂家的技术进步,依旧生产老式的镜头盖.使得用户使用很不方便.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知名大厂的水平
有人可能又要对此不以为然了,因为在他们看来,佳能什么都好
即便同是老款的镜头盖,佳能也是不能和尼康比较的佳能是依靠一个和按纽一体的塑料环,经按压时塑料环变形来实现"弹力",而尼康复杂地多,是依赖两侧独立的弹簧来顶推按纽.


可是这也让我不得不衍生到佳能和一些日系相机制造原则————没有必要搞复杂的就不弄复杂,不要追求那么不是很切实际的性能提高而抬高太多的成本!把最重要的做好,做精,然后普及到大众!

相机这样,电子产品也这样,汽车也是如此。




不过真的有人不爽佳能的这个设计,国内山寨来仿冒!



说起照相机这个话题,一个品牌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绕过去的,她就是莱卡,莱卡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35毫米电影胶片的小型照相机,自从他问世以来,就首先以小巧方便而成为摄影人的热爱。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喜欢追逐新奇古怪新闻和战争商业利润的西方记者无不冒着生命危险冲到战争的前沿阵地捕捉镜头。正是莱卡的小巧精致和坚固耐用,经过这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坚固的莱卡作为军用战地摄影的利器获得了最高的评价,也在世界上奠定了自己应有的地位。加上德国人的严谨与扎实,莱卡(1954年问世的莱卡M3是第二次世界战争结束以后照相机历史上最辉煌的机型之一)一度成为世界上任何后来者永远追逐但一直没有超越的目标。历史就这样载着莱卡的荣耀不断地向现代化迈进。

自从莱卡M3问世以来,日本无论如何也无法达到莱卡的技术水平转而专心致志的开发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日本的PENTAX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具有测光功能的固定五棱镜取景器,成为日本相机自主技术革新的新起点,而尼康F(1959年问世)F2(1971年问世)的问世以及F3(1980年问世)的出现到FM2(1982年问世)的辉煌。加上佳能F1(1971年问世)等的成功。日本相机凭借德国照相机技术的引进与消化吸收。这些具有先进的可靠功能而又非常实惠的日本相机凭借价格优势在美国等地展开了与德国莱卡相机的战地争夺战。

此时的莱卡在技术上依然处于遥遥领先地位,尤其是其光学镜头的神话还在继续延续,世界上光学霸主地位的莱卡依然除了能够制造地球上最好的照相机的同时,也在制造着最为放心又影像效果最好的摄影器具。这个是没有任何疑问的。同时,加上历史影响,莱卡相机还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用户群体,因此这些用户群体依然在更新换代以及添置器材的同时给莱卡带来源源不断的市场和利润。同时还在继续影响刚刚要加入摄影群体的人们的消费趋向。莱卡的辉煌是世人瞩目的,也是日本相机厂家无不窥视的。单镜头反光相机时代的莱卡相机依然是最好的相机,无论技术还是性能,都值得信赖。

21世纪的今天,包括日本的尼康相机在内的绝大多数照相机企业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仅仅几年时间,全球已经是数字照相机的世界。同样的历史倒退二十几年,日本美能达照相机也是在1985年凭借α7000率先成功的实现了电子照相机的自动聚焦技术并产业化的公司之一,然而真正在这场自动聚焦技术革命之中得到最大实惠的却是日本综合电子产品公司的佳能,佳能,一个并不以照相机产业作为自己最主要产品链的大型企业,凭借多年积累的雄厚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优势以及强大的财力作为支撑于1986年成功推出EOS镜头接口,更为重要的核心是有超前的企业战略定位和决策。当佳能以过人的胆量和超人的智慧在EOS自动聚焦技术领域成功以后,自动化的快捷方便和精密苛刻的机械聚焦技术之间,人们终于为适应快节奏的生活需要而选择了快捷方便的自动聚焦照相机。终于经过几十年的市场洗礼,在最为关要的时候,保守的莱卡错过了发展时机,直到今天他或许依然没有感觉到错误或者已经不想再承认错误,毕竟市场已经向含有自动化聚焦技术的日本相机彻底倾斜。莱卡相机市场份额已经每旷日下,再也无法挽回昔日的市场份额,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如何投入大规模长效机制的新技术和产品研发,回天无术的莱卡难以继续辉煌。回头来看,开始正是日本企业提供优质低廉的相机,大规模侵占市场的时候,莱卡没有通过大力调节市场的价格杠杆而争取更多用户群体,而后是日本照相机在新技术应用上占领了制高点。最终的结局是日本相机在市场和技术上胜利,德国莱卡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市场竞争之中遭遇失败。

而日本的PENTAX也是曾经创造了照相机历史上无数奇迹的照相机,作为第一个使用TTL测光技术的反光式照相机,第一个在1980年实现自动聚焦技术的照相机,也是唯一一个在135照相机、645画幅照相机和67画幅照相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照相机企业,还是第一个实现中画幅自动聚焦技术并引领中画幅进入快速抓拍应用领域的照相机,但是后来赶上的尼康和佳能都超越了PENTAX的35毫米照相机的电子自动化新技术,尤其是自动聚焦技术成为市场主流以后,日本的佳能和尼康成为最为先进的两个照相机系统,并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互相展开了长期的拉锯战。尼康凭借多年积累的镜头加工技术和坚固可靠的照相机技术在世界照相机市场曾经成为继莱卡PENTAX以后的非常被世人注目的产品,而佳能则凭借其最新开发的EOS系统不断地展开与唯一最大竞争对手尼康的技术和市场竞争。佳能的EOS系统加上世界上最早实现超声波马达自动聚焦技术的镜头群。逐渐的占领了市场的技术优势,而其可靠的L系列镜头除了价格昂贵以外,可靠性与影像效果也已经有口皆碑。说到这里,再看尼康,20几年间,凭借FM2、F3、F4(1988年问世)、F5的极大成功和多年拼打,日本相机还是尼康的天下,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佳能的第一次胜利是来自EOS自动聚焦技术的成熟和推广,但是EOS系统以及奢侈级L系统超声波镜头也并没有给尼康造成灭顶之灾,毕竟佳能的相机机身始终因为采用合成塑料材料而无法与尼康的金属材料机身在抗冲击和老化性方面竞争,聪明的佳能根据市场和用户反馈的抱怨声中发现了金属情节在摄影群体中的强烈和坚定。自从2000年佳能1V推出以后,佳能1V不但满足了喜欢金属情节的爱好者的心理需求,也在技术和性能上做了巨大的修改和提升,并在连续拍摄速度、自动聚焦技术、防水功能和使用操作的方便性和体积的综合性能上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照相机,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好的135胶片照相机之一。佳能的135单镜头照相机的地位由此得到最终认可并一直持续下来,1996年推出的尼康F5虽然拥有3D彩色距阵测光等先进功能而且最初发布时间早几年,终因过大的块头和重量使人们更加青睐相对精巧干练的佳能1V了,在人们对佳能1V高度认可之时,2004年问世的代表尼康最高水平的F6不但在推出时间上落后佳能1V太久了,而且此时已经是胶片市场被数字市场攻城掠地而退守有限的专业创作市场和特殊消费者市场的时候了。

数字照相机凭借快捷方便和高效率,成为继自动聚焦技术占领手动机械聚焦技术市场以后的一场历史上最为空前的摄影技术革命,这次革命的彻底性还在于改变了摄影术发明一百多年来必须使用感光化学物质记录影像的传统,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摄影已经可以摆脱化学感光材料的束缚而变成数字编码时代,数字编码成为一个照片的文件并可以使用适当的计算机技术利用设备重新输出照片时,数字摄影的色彩管理时代诞生了。数字时代已经到来并且成为市场的主流,历史已经不可逆转。

而进入数字化时代,佳能更是一马当先,经过几年的打拼,目前已经是日本数字相机领域遥遥领先的排头兵。目前在数字色彩管理系统,只有采用美国柯达CCD元件和技术的欧洲厂家具有世界上最优秀的色彩处理系统的技术优势,而这个优势目前还主要体现在中画幅照相机数字后背身上,美国柯达CCD感光元件和欧洲哈苏数字色彩处理管理系统合作技术是目前世界上的最高技术水准,而佳能的数字色彩处理技术也因为从数字感光芯片到后期处理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综合优势,更利于各个部位技术的横向整合。因而成功的市场博弈过程之中逐渐整合技术优势而不断成功。而尼康更是在最后一个关键的产品更新换代问题上不论是判断失误还是错过了发展机会甚至是力不从心,总之是落伍了尤其是数字相机的色彩管理系统实在难以令我满意。看到一些全画幅数字相机拍摄的好照片.对照不同数字照相机拍摄的样片又难以控制内心的情绪。

莱卡没有在这场数字风暴中呼风唤雨,最终惨淡的延续着自己的市场生命,虽然完美的机械光学素质继续生存而不会消失和灭亡,究竟能够在未来获得多少经济回报还难以估量,假如莱卡能够从容地把高贵的身价化做消费者乐意接受的物美价廉的爱物,也许,虽然不能起死回生,但是或许能够赢得更多纯影派摄影爱好者更多的青睐与惠顾并也能通过更多的销售量获得利润,要知道仅仅青睐是没有意义的,必须要惠顾,要接受并愿意拥有她而不是隔河赏花。而哈苏最新的H型照相机则超越了PENTAX的自动聚焦技术,并通过数字与胶片的最好兼容占领了市场的制高点,市场又无情地把PENTAX甩在后面,这些不是他们的照相机不好,镜头不好,可以说都是数字惹的祸,是人们追逐新鲜事物的热情惹的祸,是新技术新产物从萌芽的星星之火达到燎原之势的迅猛速度的不可预料和不可逆转造成的。市场不同情弱者。


胶片是利用合成化工彩色颗粒再现景物色彩的,由连续的无间隔的感光单元密布。CCD图像传感器利用感光单元来接受光线,对光线色彩没有识别能力,怎么让它感知色彩呢,在每个CCD或CMOS图像传感器单元的前面加上一个具有单一色彩的滤色片,红色滤色片只能通过红色和白色(白色有红色成分),同样加蓝色滤色镜的感光元只通过蓝色和白色感色。这样蓝、绿、红有规律的严格排列,不论采用原色还是补色滤色镜,通过这种方式在所有感光单元前都加上滤色镜,再编制一个程序,使得照相机CPU中央处理器知道每个单元对应的位置,这样的感光单元对应的CCD或CMOS单元就有了一个加权排列序号,输出信号不但包括色彩信息和强度信息,同时还包括位置信息,这种最后所有的加权图像信息汇总后由微处理器芯片运算得出一个模拟的图像复原图像。因为加蓝色滤色镜的CCD前的感光单元只通过蓝色和白色感色,那么红色和绿色图像信息到达这个感光单元时就拒绝接收,这时的CCD单元没有信号输出,也就是黑色,那么如何模拟出这个点并不是黑色而是有颜色呢?通过软件处理使它具有相邻单元颜色或紧密过度的假色彩。白色通过所有的CCD后被通过的CCD同化,利用软件处理计算出某个位置感知周围红绿蓝的排列以便做出这个位置应该出现白色信号还原的判断,最后这个区域就让它还原为白色或其它颜色。总之数字相机的色彩还原完全是根据设计者的软件编制方法模拟地把原始景物信息再现出来。


2005年,相对传统胶片相机市场的寂寞,数字相机可是出尽了风头,先是佳能面对发烧友和摄影爱好者推出具有1280万像素的全画幅5D引来无数佳能迷的喝彩,而后其主要竞争对手尼康推出了极具价格杀伤力的1040万像素的D200,而索尼也推出消费相机级别的具有1000万像素和只有在数字单反相机上才采用的大型数字影像传感器。更有意思的是到2005年年底,日本美能达相机宣布其辉煌了几十年的照相机产业因为在数字技术后继乏力而转让给了电子巨头索尼公司,三星也宣布进军数字单反相机领域展开新一轮角逐。数字照相机产业的真正重新洗牌开始拉开了帷幕。

中画幅领域,在绝大多数中画幅厂家宣布退出市场以来,只有来自世界传统相机摇篮的德国的禄莱、欧洲名机阿尔帕和日本的玛米亚及潘太克斯成为哈苏的最大竞争对手。无论几个中画幅厂家如何在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上如何绞尽脑汁,都没有撼动哈苏最大中画幅照相机系统的地位。哈苏H2D已经具有3900万像素的数字后背,哈苏成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中画幅摄影胶片和数字互相转换的最完整系统,然而这并不表明哈苏在技术上领先的同时,也意味着其市场竞争的绝对成功。其过高的市场定价大大超出太多人能够接受的心理期望价格,市场销售业绩明显随着价格大幅度提高而严重下滑,似乎重新重复着莱卡曾经越是没人买就越是涨价的价格手段。企望哈苏能够被作为艺术品那样成为哈苏迷们竞相采购的目标,但是哈苏毕竟不是收藏品,还有禄莱在中画幅胶片相机市场凭借独特而完善和超强的技术性能以及多年奠定的历史地位和更加具有亲和力的价格,不断地侵蚀哈苏的市场,更有太多舍弃中画幅相机而投身135数字单反相机的人们。而年底数字化的玛米亚出奇的市场发力或许可以给以老大自居而对市场及消费者心理因素估计不足的哈苏也会带来一点竞争风险。还有其它几家中画幅厂家还要后继发力的跟进也会逐渐打破目前哈苏一枝独秀的局面等因素也还都是未知数,不过以潘太克斯作为第一个推出自动聚焦的645N也并坚持实施低价市场战略以获取更大市场份额的成功经营手段来看哈苏H1系列,尽管技术稍微领先对手一点点,但也看不出其战略的超强之处,互相对比,似乎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哈苏H系列价格的成因。

我不是任何一个相机企业的投资人、股票持有者、业务合作伙伴,所有相机厂如何运做,谁好谁坏,都无所谓。不论何种相机,哪个照相机生产厂家,都聚集了很多优秀人力资源,都会在市场信息收集和技术开发角度,比我们这些消费者考虑的更加周全.我们还是把对企业的期盼转为对器材有针对性的选择上吧.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多么精通器材,毕竟我们距离设计器材的实质性内涵还相差的遥不可及.对于某种品牌相机太多的包括价格降低和性能提高的过分期盼只会使我们丧失摄影的乐趣,毕竟世界上的摄影器材种类繁多,我们还有选择空间,毕竟钱包在我们自己手里.喜欢哪个就买哪个.毕竟照相机的销售价格取决于制造成本、企业利润、输出国关税、输出国销售环节成本和利润等多个因素构成。任何相机也不例外,同样在不同国度价格也会有所差异甚至因为关税和销售环节成本利润不同而会差别很大。

不论德国的、美国的、中国的、丹麦的、瑞典的、日本的,只要性能可靠价格合理、用着放心,世界上品牌越多越好,自己选择方便。谁的好争取用谁的。管他经营业绩如何,管他产品开发速度快慢。假如现在的135系列照相机完全像计算机标准配件一样有互相兼容的镜头机械接口和运算数据传输接口,机身之间除了性能不同外,可以互相代换;120相机也完全这样的技术理念。再也不用为这些选择哪个品牌而烦恼,谁家的机身好用谁的,谁镜头好用谁的。都是各个相机厂家自行制定自己的镜头接口进行自己的系统产品链的垄断造成的。在包括计算机标准配件的标准化强制性规定的今天,几乎所有家用电器高新技术消费产品领域互相都能够信号兼容的今天,唯有照相机产业还没有实现镜头与相机之间接口的统一化标准化,而是各自为政。不得不关心的是照相机涉及到镜头接口问题,一旦购买了大量一个品牌的产品以后,基本上就得在这个产品链上给吊死。目前所有希望某种相机赶紧发展的主要原因,与其是说关心这个企业不如说关心自己已经投入很多银子以后的未来产品升级换代问题。谁不为自己的钱袋子着想,谁不再为自己新住房未来的物业服务水平而考虑啊。

凭借比135全画幅影像传感器面积两倍以上的大面积上,集成了高达3900万像素的数字后背或者数字相机,譬如哈苏H2D-39,可以获得7211X5409的数字像素,至少在7200X5400的有效像素范围内没有问题吧,单个像素面积要比目前最高像素135全幅数字传感器的单个像素尺寸大的多。135数字和120数字相比,还是120的数字相机未来更容易获得高的影像品质.价格和存储问题应该比较麻烦,只要H2套机价格在三万人民币以内,而数字H2D-39套机8万以内,我才感觉价格适合并考虑弄个自己玩的,以后再出更高像素产品,也没有多少兴趣了,相机吗够用就得。

就在尼康宣布除了F6和FM10以外的胶片相机全部停止生产、以及CONTAX等宣布退出120中画幅相机市场之际。我将会逆水行舟,准备在价格合理的适当时机购买哈苏H2系列,然后融合我的哈苏503CW,在微距摄影和静物以及风光摄影中,以503CW为主战坦克,同时配合H2+50-110/3.5-4.5抓拍一些需要快速捕捉稍纵即逝的人物活动或者动物活动的优美镜头。也能继续在503CW以及H2上体验蔡司尤其是CFE40/4IF+CFE250/5.6SA等等绝好镜头的美妙。

相反,我也会保留佳能5D一套配合袖珍数字相机作为我的扫射机枪,记录所有认为有机会可以拍摄下来的意义不是非常重大但是还不想放弃的拍摄机会,从此不再太多关心未来数字相机技术的革新步伐,直到很多年以后,目前的数字相机设计原理无法突破的技术瓶径被突破以后,再继续更新数字相机系统(目前1000万像素135数字单反相机满足绝大多数需要已经足够了.如果像素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单纯增加像素或者单纯增大CCD面积是否能够解决目前数字相机的色彩管理再现和还原、传感器边缘成像质量提高的问题?)。而在120胶片尤其是反转片和黑白胶片能够买到和冲洗服务依然存在的岁月里永远把两种120胶片作为最主要也是最重要拍摄机会的最佳搭配。
无论我们多么希望天天吃山珍海味的大餐,现实的快节奏生活工作中我们实际上更多的还是选择了食堂和快餐店,麦当老和肯德鸡依然是我们的大众食品.在未来的世界里,无论我们如何喜欢胶片,也不论胶片的影像效果如何美妙.我们都无法回避数字摄影即将成为摄影快餐文化的主要消费方式。同时,数字相机也将会是新闻和商业摄影最主要的摄影工具,在非常严谨的摄影师那里,数字摄影更将会取代以往的拨拉片试镜方式,而胶片虽然不会消失,在数字与胶片并驾齐驱的未来,使用胶片的严谨创作也应该借助数字相机随拍随看的快捷方式帮助我们提高创作效率和极大程度降低胶片的消耗量。
现在不少从一开始接触或者学习摄影的人,包括已经在摄影上渐渐的展露锋芒的摄影人,从他开始接触照相机的那一刻起,就是从数字照相机起步的,既然数字技术不但减低了摄影的门槛,同时也让具有特别审美创意思维能力的人利用数字技术取代以往的劳累复杂的暗房合成技术.对于这些人来讲,不但轻松上手,而且对数字技术的把握能力已经炉火纯青.这些群体,没有对胶片效果的任何认识,也从来没有接触胶片更不想再去尝试接触胶片,对于他们没有对历史留恋的机会也没有数字胶片谁好谁坏比较的兴趣.但是绝对不影响他们对艺术摄影的追求和新的表现方法的尝试与探索,他们的审美就是建立在数字基础上并要在数字基础上继续发扬光大的.这个群体会越来越大.

    所以未来的摄影必然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化固定影像(与活动影像摄影区别开来)的摄影世界.如同从来没有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既不清楚那段历史甚至也不知道计划经济体制究竟是什么样子.
    因此时间到了2006年的时候,我们的任何摄影器材消费必须考虑未来数字摄影的存在,更要考虑数字与胶片的互相补充.在中画幅领域,哈苏H系列将会成为哈苏用家非常值得考虑的配套设施,那么CFE镜头将会在V系列和H系列之间架起桥梁.

    莱卡相机曾经创造了小型照相机的历史,其坚固耐用和镜头光学素质突出更成为摄影光学镜头历史的神话,然而,随着数字摄影时代的到来,开始在摄影器材的电子技术保守落后,后来在自动化技术彻底落伍的今天。莱卡,无论多么辉煌的历史,希望在未来永铸辉煌需要内力强劲和张力无限,吃老本只能坐吃山空,老祖宗的荣耀不能维持未来的超级发达,集能集合的优势,弥补能弥补的弱势,加快步伐学习和发展,在未来才能站立于不败之地。

回视莱卡的失败历史,除了电子技术、自动化聚焦技术的落伍以外,莱卡作为胶片时代的优秀相机依然是非常值得信赖的产品,毕竟照相机作为一个摄影工具,太多赋予其历史内涵不如现实的经济性价比更重要,日本新型自动聚焦相机,如佳能1V和尼康F6等都集合了现代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产品也同样非常坚固可靠,快捷方便成为这个快速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技术落伍的莱卡,没有给人提供能够买得起又可靠的相机,而是希望提供一种历史神话。把历史神话的价值通过产品价格赋予了相机这个现代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合成的高技术产品。无论如何也不能达到达·芬齐的《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莱卡毕竟是一款相机、一种摄影工具,一种现代工业产物,而不是真正的艺术品。这个才是莱卡市场低迷的主要原因。

哈苏定价过高是否会同样重复莱卡的历史,铤而走险失去更多市场或者逼走更多准备购买哈苏而因价格过高转向其他中画幅相机甚至干脆选择135数字单反相机的潜在消费者呢?凭借突出的技术储备优势,现在佳能在小型数字相机领域一枝独秀,可谓佳能独舞。索尼因为CCD质量问题给世界上多数数字相机带来麻烦,可谓险象环生秧及无辜,而接手美能达相机产业是否会融合自己的电子技术优势和数字影像传感器技术实力而异军突起。尼康作为昔日照相机产业巨人,事过境迁之后的今天是内力不足还是继续韬光养晦,积蓄力量而最终大器晚成,宾德,一个在照相机历史上创造了无数第一、在135相机和中画幅相机领域都曾经非常有建树的昔日枭雄光辉不再.还是在孕育一场新的革命。谁将会是未来的真正照相机王国的巨人?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而哈苏凭借世界光学巨人蔡司镜头、日本富士优势技术资源、世界顶级的美国柯达CCD制造技术、易麦康数字芯片影像处理技术以及自己照相机制造经验,融合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照相机资源优势,应该在技术和市场上都会占领相对突出的优势。我们还是报以期待的目光吧,毕竟市场是技术和价格的双刃剑。

什么摄影器材好,什么摄影器材不好,不论德国的美国的日本的,都号称鬼子制造的,什么叫鬼子,鬼子就是真鬼贼鬼,说白了还是夸人家聪明,好歹人家的“只会耍小聪明”的本事并不比咱强多少。
买照相机要选择国家,哪个国家生产的哪个东西好就用哪个国家的,有罪吗。什么抵制日货爱中国,哪个中国人不爱中国,爱中国就要用国货,不争气的阿斗历史上有一个,愁死诸葛亮又当如何,你辅佐的起来吗,五丈原交代几个诸葛亮还够还有地方,不过现在流行火化,五丈原那边你就不要占用太多地方了。

什么胶片有油润的境界,数码比不了,好办,我喜欢数字的新技术,喜新厌旧是我多年的老毛病了也不想改了,我用一套莱卡MP换你一套哈苏H2D如何?我不怕数字淘汰率高,不怕贬值,你换吗?

什么胶片的早过时了要彻底被淘汰了,早晚是垃圾,我喜欢垃圾,我用一套携带非常方便,小姑娘最喜欢的索尼小数码袖珍相机换你的莱卡M6吧,我不嫌弃垃圾,要不用我的尼康D50换你的禄莱6008如何,你的机器好笨好大,携带好累的。你换吗?
作者: 千里千里    时间: 2009-10-26 22:06:36

本帖最后由 千里千里 于 2009-10-26 22:09 编辑

刀兄一文洋洋洒洒数千字牵涉到了很多摄影的口水问题...门派之争,胶片vs数码,抵制日货。
不论哪一个话题都得让大家叽歪好一阵子
刀兄你辛苦啦
作者: 千里千里    时间: 2009-10-26 22:09:48

本帖最后由 千里千里 于 2009-10-26 22:13 编辑

"抵制日货"...kk...这个话题太沉重了!太让俺们中国人纠结了!特别是玩摄影的童鞋最纠结!

不想了...洗洗睡了!
作者: Conax    时间: 2009-10-26 22:34:12

太長了...
作者: qqz    时间: 2009-10-28 22:43: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qqz    时间: 2009-10-28 22:47: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敬孔    时间: 2009-10-28 23:26:32

实在没...勇气读完LZ的文章。
但是镜头盖这东西...我已经很久不用了...
作者: bordesign    时间: 2009-10-28 23:35:14

比较赤裸的方式就是直接用坏了filter换一个,比如BW的超薄filter系列根本上不了佳能的cap.
一直以来最郁闷的事情就是lose 镜头盖。。后来干脆全部扔袋子里。。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