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saintjohn 于 2009-9-4 12:04 发表
原来中学老师有一次说过,鲁迅先生有一篇文章,连用了5个冒号 ":::::"
那个老师陶醉地说,不愧是文豪,经典阿,经典!
连用5个冒号,是不会用标点符号吧?!
原帖由 love_3_month 于 2009-9-4 15:33 发表
老鲁只是被利用了这么多年
他的东西不错, 很不错, 但有没有到那么崇高伟大的地步呢
以前更多的是政治上的因素考虑而已. 所谓"马恩列毛鲁"
据说有人问过老毛, 老鲁如果活着会怎样, 回答, 一样要接受党和人民 ...
原帖由 missmia 于 2009-9-4 16:43 发表
我同意他的文章被利用,不过错别字的由来,是不是当时文字处在废旧立新,从文言转白话文的阶段?
其实修改教科书一点也不影响学生接受知识,中学阶段看的课外书其实是最多的。青春期都叛逆,越不让看什么越想看 ...
原帖由 saintjohn 于 2009-9-4 17:41 发表
看鲁迅的作品和看梵高的油画感觉很像
视觉冲击力特别大,想表现的东西非常的直白、明显。不够含蓄
和美术不一样,文学艺术更应该讲究含蓄的美,相比之下更喜欢老舍
原帖由 saintjohn 于 2009-9-4 17:41 发表
看鲁迅的作品和看梵高的油画感觉很像
视觉冲击力特别大,想表现的东西非常的直白、明显。不够含蓄
和美术不一样,文学艺术更应该讲究含蓄的美,相比之下更喜欢老舍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